历史-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文科综合试卷一、单项选择题.24.西周初年进行了分封,分封制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西周的政权,下列不属于分封的对象的是A.王族B。
功臣C。
古代帝王的后代D.诸侯的妻子25.秦朝实行了三公九卿制的中央官制,其中,太尉的职权是A。
执掌群臣奏章 B.下达皇帝诏令C.负责管理全国军务D.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6.隋唐时,普通人家的子弟可以通过考试而做官,这主要是得益于下列哪种制度?A。
科举制度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世官世禄制27.下列关于雅典民主制的评价,正确的是A.属于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的近现代民主B。
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C。
一直促进了雅典社会的繁荣与稳定D。
与美国的三权分立完全一致28.在英国的责任内阁制下,首相拥有哪些权力?A.直接解散议会与任命国王B.有权提名内阁成员,掌握国家行政大权C.不受到议会等机构的监督与制约D.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没有实权29.“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这一规定属于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A。
《马关条约》B。
《南京条约》C。
《辛丑条约》D.《天津条约》30.遵义之所以成为一个红色城市,主要是因为遵义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上述材料中的“转折",主要是指A。
由“左”倾错误路线转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路线B.博古与李德被取消了军事指挥权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31.中共十九大提出了“四个自信”,其中,理论自信主要是指我们对指导思想—马列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的自信。
请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巴黎公社的成立D。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32.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了伟大祖国的怀抱。
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怀抱主要是因为A。
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高考原创卷(一)
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年高考原创历史试题(一)遵义航天高级中学莫庆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某一官职,其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
”该官职最有可能是:A、汉代刺史B、秦朝县令C、唐朝节度使D、宋朝通判2、家业世传。
是中国古代科技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
汉人褚少孙指出:“虽父子畴官,世世相传,其精微深妙,多所遗失。
”该材料:A、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的繁荣B、分析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优势C、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对科技的影响D、客观指出了家业世传的教育方式的优劣3、右图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货币形制表,从政治Array角度看,当时各国货币形制各异折射出:A、各诸侯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B、各诸侯国文化发展的不同特征C、各诸侯国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礼仪制度D、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分裂动荡的状态4、纵观中华民族的衰落与复兴,成也全球化、败也全球化。
对此概括最为准确的是:A、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陈规与列强的入侵B、传统的衰亡与工业文明的冲击C、世界市场的漩涡与全球化潮流的诱惑D、中体与西用的纠结和彷徨5、梁启超被称为中国近代新史学的代表,他批评中国过去“数千年无良史”,二十四史不过是帝王的家谱,他认为历史学应当“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公理公例者也。
”据此,梁启超所谓“新史学”的本质是:A、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寻找历史依据B、反对君主专制宣传民主革命思想C、宣传近代西方进化论等科学理论D、彻底否定封建史学,重建中国史学体系6、围棋,在我国称之为弈,是古代棋类的棋之鼻祖。
据《世本》所言,围棋为尧所造;晋人张华《博物志》亦说:“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据此,以下历史结论可以成立的是:A、尧、舜皆是传说人物,其造围棋之说不可信B、历史文献有明确记载,尧、舜造围棋之说成立C、围棋在中国起源较早D、历史文献缺乏考古佐证,毫无史学价值7、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高一文科综合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分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封制是以王族为唯一分封对象B. 分封制下周王具有高度集中的专制权力C. 分封制下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以再分封D. 分封制开始推行时,就削弱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答案】C【解析】根据知识可知,分封制的分封对象包括同姓亲族、姻亲、功臣和先代贵族,故A项错误;权力高度集中是从秦朝开始的,故B项错误;下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以再分封,故C项正确;分封制开始推行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故D项错误。
2. 西汉武帝时,为了削弱地方诸侯王的权力,采取了什么措施?A. 推恩令B. 内外朝制C. 三公九卿制D. 科举制【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削弱地方诸侯王的权力,汉武帝采取了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B项是汉武帝时加强皇权的措施,排除;C项是秦朝时的中央官制,排除;D项是隋朝开始的选官制度,排除。
3. 明清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清朝的雍正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设置了军机处。
请问,军机处的职责是A. 主管司法与民政B. 管理少数民族事务C.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D. 协调皇室内部矛盾【答案】C4.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当官。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实行了A. 九品中正制B. 科举制C. 分封制D. 宗法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依靠门第即可当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实行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官制度,这种制度就是九品中正制,故A项正确;B项是隋朝开始的,排除;CD项是西周时的政治制度,排除。
点睛:首先通过“依靠门第即可当官”可知此项制度是选官制度;然后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点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5. 明朝时的皇帝废除了丞相制度,专制皇权空前强化,皇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为了造福人民B. 为了进行对外扩张C. 为了压迫人民与剥削人民D. 为了加强与巩固统治【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的皇帝废除了丞相制度,专制皇权空前强化,皇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故D项正确;AB项说法错误;C项是包含在D项之中。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文综试题一、选择题根据下图(东北年降雨量分布图),回答1~2题。
24、下列思想主张中,属于道家思想的是:A、以柔克刚B、法不阿贵C、克己复礼D、反对任人唯亲25、先秦有贵族政治,唐末五代有武人政治,宋代为解决唐末五代武人政治的乱象又开始大兴文官政治(钱穆先生称之为士人政府),中国古代士人政府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A、秦始皇时期B、汉武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宋太祖时期26、美国民主政治实际上的原创设计师是:A、华盛顿B、富兰克林C、孟德斯鸠D、杰斐逊27、中国古代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订的历法《授时历》,其书名取“敬授民时”之意,这可以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A、通俗性B、普遍性C、理论性D、应用性28、照相机的问世对绘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追求惟妙惟肖境界的所有绘画作品纷纷败下阵来,只有中国画依然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和永恒深邃的艺术魅力。
这主要是指中国画的什么特点:A、线条流畅B、写意传神C、色彩绚丽D、造型准确29、中国古代在植物分类方面有着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郭守敬B、贾思勰C、徐光启D、李时珍30、在近代中国,它一度成为农民大同理想的蓝本,维新人士的还魂符,激进知识分子口诛笔伐的故纸堆。
它是:A、改革思想B、三民主义C、儒家思想D、民主科学思想31、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到:“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这里的“诗篇”是指:A、“南方谈话”B、“一国两制”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两个凡是32、1870-1913年世界业生产的分布(%)——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参考资料》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和德国历史发展相关信息判断:导致美德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位次变化的最主要的共同因素是:A、科技发展B、制度创新C、国家独立D、贸易发达33、莫言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莫言是个诗人,他撕下了程式化的宣传海报,让个人在芸芸众生中凸显而出。
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年高考原创历史试题(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年高考原创历史试题(一)参考答案及解析莫庆富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小题、48分。
1、答案:D【解析】:由“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
”可知:该官员负责监察,排除B、C(二者皆是地方行政长官)。
由“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可知:是宋代通判,地方事务裁决必须由通判与地方行政长官知州共同签署文件方能生效。
故排除A,选D。
2、答案:D【解析】:“精微深妙”是优的表现,“多所遗失”是劣的表现。
故选D。
B项缺劣,排除。
A项没有关于繁荣的描述词句,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教育方式对科技影响而非政治体制,排除C。
3、答案:D【解析】:A、B分别是经济和文化角度,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各国都是在周朝分封制、宗法制及其礼乐制度的框架内,表达错误,排除。
经济的差异间接反映出政治的分裂,故选D。
4、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治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衰落开始;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并顺应全球化趋势,走上民族复兴之路,故选C。
A、B、C三项只有衰落,没有复兴,不符合题意,排除。
5、答案:A【解析】:本质即终极性使命(也是初衷):改良旧制,宣传维新(变法),故选A。
B项,梁启超主张变法改良,反对革命,故排除。
C项,宣传进化论是过程性手段,非本质,而且是由严复翻译引进的,排除。
以史学批判为手段,本质在于说明应该对旧制进行改良,史学本身不是主题和本之目的。
6、答案:C【解析】:传说材料不是绝对不可信,可以与其他材料形成佐证,排除A。
尧舜是传说时代的神话人物,文献记载也不能绝对化肯定其成立,排除B。
“毫无史学价值”错误,排除B。
不能具体说围棋起源时间,但传说材料描述时间遥及远古,文献记载又有佐证,可以肯定起源较早,选C。
7、答案:D【解析】:我党对基本国情的判断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平衡不充分”)。
这一判断没有变化,A错。
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B错。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假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答案 精品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5.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26.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27.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33.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
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
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
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
”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A、不畏权贵,忠君爱国B、有所为有所不为C、格物致知,自我修行D、自我克制,廉洁奉公34.《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35.山西有民谣称:“山西人大褥套,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
”这表明晋商所崇尚的是()。
A、“以末致富,以本守之”B、“到处树根基,无往而不利”C、“诚信经营,以义制利”D、“以文会友,汇通天下”第II卷非选择题41.(25分)南宋以后,随着江南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十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24.《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学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
A. 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B. 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C. 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D. 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25.宋仁宗时规定,佃户迁徙无须地主开具证明,收获完毕,结清账目便可离开,地主不得无理阻拦。
这意味着A.货币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B.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C.土地所有权、占佃权和使用权的分离D.佃户基本摆脱地主对生产过程的干预26.明太祖朱元璋创建了历代帝王庙,集中祭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开国帝王,也入祀了元世祖忽必烈。
清初继续使用明朝太庙祭祀自己的祖先,也把明太祖的神位迁入历代帝王庙供奉。
这些做法A.推崇“中华统绪,不绝如线”B.出于“恢复中华”的需要C.彰显汉民族帝王的主体地位D.能够有效地缓解阶级矛盾27.五四运动中火烧曹汝霖住宅发生后,梁漱溟说:“我愿意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在事实上讲,试问这几年来那一件不是借着国民意思四个大字不受法律的制裁才闹到今天这个地步?”梁漱溟认为A.学生是爱国的行为,不应该制裁他们B.审判完学生后,应该将他们全部释放C.非理性的行为,应该以法律加以规范D.借着国民意思的行为都应受法律制裁29.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季塔连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留下“三大经验”,其中第一条是中国领导人在改革开放之前进行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工作。
该“准备工作”是指A.八字方针的提出B.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C.“文革”被彻底否定D.邓小平理论的形成30.1957—1978年,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但也存在着一部分非计划经济因素,如农村集体经济下的“小自由”、社队企业,城市中的个体经济、中小国有企业等。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附答案)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一、选择题24.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是商代的一种主要纪日方法。
商代君主多以天为名,如太甲、盘庚等。
这反映出商代()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B.王权的自我神化C.商朝人崇信鬼神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25.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
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
此规定()A.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B.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26.据记载,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之前,私营治铁工业生产的铁器,质量精良且价格不高。
而实行盐铁官营制度以后“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
材料表明()A.盐铁官营影响了百姓的日常生计B.官营经济任用的工匠技术水平低下C.适度的竞争有利于经济的良性运行D.建立官营经济是重农抑商的重要手段27.隋朝将作大匠宇文恺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临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
上述现象反映了()A.官营手工业者有严格的从业要求B.隋朝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C.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D.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28.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29.隐士是古代远离权力中心的特殊群体,或洁身自好,或守道不仕,或逍遥山林,与世无争。
钱钟书在评价历代统治者对待隐士的态度时认为,“为政者亦识隐士装点山林,其作用每胜于趋跄廊庙”。
下列观点与之相似的是()A.“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B.“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C.“圣代无隐者,英灵尽归来”D.“重贞退之节,息贪竞之风”30.《新全球史》中指出:“总的来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繁荣,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
2017-2018学年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考试高一文综(文科)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1. 夏商周时期被誉为青铜时代,青铜器的工艺水平很高。
关于夏商周时代青铜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 青铜器主要是贵族祭祀或贵族生活用品,农业生产中使用很少B. 青铜器进入寻常百姓家,使用普遍C. 青铜器主要是农业生产使用D. 青铜器上面的字数随着时代推移,字数由多逐渐变少【答案】A【解析】夏商周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青铜器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很少,主要用于贵族祭祀或贵族生活用品,故A正确;夏商周时代青铜器并未普遍使用,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故B 错误;当时青铜器也没有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故C错误;青铜器上面的字数随着时代推移,也有变多的情况,故D错误。
故选A。
2. 《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A. 由西域传入B. 属水力灌溉工具C. 在东汉时普遍使用D. 增加了犁评,可以调节如土的深浅,当时主要是在江南地区使用【答案】D【解析】材料中“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江东”反映了曲辕犁的特点,最早使用在江南地区,故D正确;曲辕犁并非由西域传入,故A错误;曲辕犁属于耕作工具,不是水力灌溉工具,故B错误;东汉时没有曲辕犁,应该在唐代,故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江东”,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曲辕犁的特点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 某中学几位同学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看到以下藏品后,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 珐琅彩瓷是元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的瓷器B. 宋朝的五大名窑均分布在黄河流域C. 唐朝时,瓷器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D. 瓷器在唐朝时大量输往国外,同时,欧洲国家开始生产瓷器【答案】C【解析】珐琅彩瓷属于清代,不是元代,故A错误;宋朝的五大名窑并不是都分布在黄河流域,也有长江流域,故B错误;瓷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属于唐代的特征,故C正确;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而不是唐朝,故D错误。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10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1. 从秦朝到清朝两千多年的吏治发展中,地方官员的选任制度不断演变,但有一点始终未变,那就是地方主官一律由中央任免。
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 维护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B.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C. 体现君权至上和皇恩浩荡D. 确保选官、用官制度的连续性和一贯性【答案】A【解析】依据“地方主官一律由中央任免”可知,中央把地方主官的任免权控制在中央,其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加强中央集权。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A项。
B项与题意不符,C项属于表面现象,D项不是其根本目的。
2.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 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B. 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 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D. 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答案】D【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的意思是一般平民家庭,购置农庄田地,招募佃农,本来是希望租地课税,而并不是为了行仁义。
但是到了某些年洪涝灾害,必须减免课税,贷种子给佃农种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内心害怕佃农不干田地荒芜,日后的损失一定会比现在(减免租税)严重得多。
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所以选D。
3. 武汉大学冯天宇教授等撰著《中华文化史》,研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和阶段特征,如“隋唐:隆盛时代”,那么两宋时期的文化发展历程和阶段特征应该是A. 从神本走向人本B. 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C. 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的勃兴D. 沉暮与开新【答案】C考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点评:高考中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内容的考查角度多样,难度较大。
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及其差异性;②“百家争鸣”出现现象的原因和各家所代表的阶级立场;③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④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和表现。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一文综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西周时,周公带兵东征,平定叛乱,之后,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A、分封诸侯国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D、推行郡县制25、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认为“礼”是“国之干”,坚持以“礼”作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依据。
这里的“礼”主要是指()A.风俗 B.贡赋 C.秩序D.礼仪26、关于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建立于秦朝B.分封制和宗法制实行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周王室的统治C.西周的政治制度是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而来的D.分封制只是天子对诸侯进行分封27、两位学者发表对“秦国统一天下,但享国十五年即亡”的看法。
萧瑀认为“秦并六国后,罢诸侯置太守,故二世而亡”;柳宗元认为秦之亡是“失在于政,不在于制”。
对萧、柳两人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的看法相同,都认为秦代因过于暴虐无道而导致速亡B.两人的看法相同,都认为秦代因废除封建体制而导致速亡C.两人的看法不同,萧否定秦行郡县,而柳未否定秦行郡县D.两人的看法不同,萧否定秦行分封,柳则肯定秦实行分封28、下列历代措施中,不能起到加强中央集权作用的有()A.秦朝全面实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C.宋朝用分权办法加强地方控制 D.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29、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图1 图2A.分封制、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行省制C.郡县制、行省制D.分封制、行省制30、唐玄宗后期,藩镇权限增大,这表明()A.唐玄宗重视边境防御 B.节度使的野心不断增大C.藩镇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D.朝政衰败,中央集权削弱31、宋朝以前,宰相大臣见皇帝时,皇帝让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
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
到明清大臣奏事连站着都不行了,必须跪着。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第十一模(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第十一模(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1.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
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 实现国家的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 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 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冲突剧烈D. 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信息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无论如何敌对,但都不称对方为“戎",说明当时的各诸侯国之间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感,B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民族认同感,不是国家统一的问题,A错误;题干反映的主旨是华夏族内部问题,不是两种文明的冲突,C错误;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属于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与材料中的信息完全不符合,D错误。
2.《通典·职官》曰:“至后汉,则(尚书更)为优重,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政令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斯乃文昌天府,众务渊薮(sou),内外所折衷,远近所禀仰。
”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 尚书职权的扩大B. 三公权力削弱C. 专制皇权的加强D. 中枢体系的调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于信息可以看出东汉时三公的权力被架空,只有议事功能,没有决策的职能,决策权在尚书台,尚书台听命于皇帝,说明专制皇权的加强,C正确;材料反映的实质是专制皇权的加强,尚书职权的扩大是现象,故A项错误;三公权力的削弱是现象不是实质问题,故B项错误;中枢体系的调整属于现象,不是材料中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故D项错误。
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在(宋代)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
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传统儒学注重道德品质修养B. 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C. 宋代科考中刻意增加了“经世致用”的内容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口号的社会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受理学思想的影响,理学重视气节、品德,鼓励人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B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24.《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学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A. 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B. 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C. 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D. 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25.宋仁宗时规定,佃户迁徙无须地主开具证明,收获完毕,结清账目便可离开,地主不得无理阻拦。
这意味着A.货币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B.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C.土地所有权、占佃权和使用权的分离D.佃户基本摆脱地主对生产过程的干预26.明太祖朱元璋创建了历代帝王庙,集中祭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开国帝王,也入祀了元世祖忽必烈。
清初继续使用明朝太庙祭祀自己的祖先,也把明太祖的神位迁入历代帝王庙供奉。
这些做法A.推崇“中华统绪,不绝如线”B.出于“恢复中华”的需要C.彰显汉民族帝王的主体地位D.能够有效地缓解阶级矛盾27.五四运动中火烧曹汝霖住宅发生后,梁漱溟说:“我愿意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在事实上讲,试问这几年来那一件不是借着国民意思四个大字不受法律的制裁才闹到今天这个地步?”梁漱溟认为A.学生是爱国的行为,不应该制裁他们B.审判完学生后,应该将他们全部释放C.非理性的行为,应该以法律加以规范D.借着国民意思的行为都应受法律制裁28.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B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清王朝统治宣告结束C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D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A. AB. BC. CD. D29.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季塔连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留下“三大经验”,其中第一条是中国领导人在改革开放之前进行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工作。
该“准备工作”是指A.八字方针的提出B.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C.“文革”被彻底否定D.邓小平理论的形成30.1957—1978年,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但也存在着一部分非计划经济因素,如农村集体经济下的“小自由”、社队企业,城市中的个体经济、中小国有企业等。
这说明A.计划经济体制未真正建立B.经济活动完全纳入国家计划体C.两种经济形式共存和竞争D.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着市场行为31.在伏尔泰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前提下,孟德斯鸠则提出,“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
”由此可知孟德斯鸠倡导A.法律所允许的权利和自由B.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C.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和基础D.法律与自由的辩证关系32.1787年美国宪法的“革命性”在于给共和政府的运作构置了“更完美的天平”,使天平始终不偏不倚。
材料中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A.最大程度限制了统治者的权力B.实现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C.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D.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33.真正的旅游业兴起于近代的英国,主要原因在于工作强度的增大和工作时间的限定,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
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中兴起的中产阶级,他们反对各种野蛮的或者充满血腥的娱乐方式,希望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
这主要反映了A.经济活动影响政治地位的升降B.工业革命促进社会各界的层次化C.工业革命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D.大机器生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34.1979年之前,英国在工党的领导下,国家经济大面积国有化。
1979年以后,英国政府对亏损的国有企业开刀:大幅度推行私有化,用比较低的价格使国有企业上市。
无论国有化,还是私有化,其本质都是政府的政策工具。
这种现象主要表明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加大C.国有化与私有化各有千秋D.西方各国的经济政策趋同3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位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
”据此可知当时A.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B.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C.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D.世界两极格局濒临瓦解第II卷非选择题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
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
1835年一位英国人撰文评价东印度公司采用公开考试竞争原则选拔文职人员时说:“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
”1836年英国观察家默德赫斯特在著述中说:“假如我们的文职官员和副职官员在得到委任之前,能够采取某种三级考试的选拔,那么他们就不会经常出错了。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颁布了两道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逐步建立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强化培训、知识更新等颇具西方特色的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并被其他西方国家纷纷效仿。
——据马桦《英国文官考试研究》等材料二孙中山借鉴西方近代文官考试经验,吸取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合理内核,创立了“五权分立”、考试任官的政治学说。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一个月内即制定了《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草案》《文官考试令草案》。
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期,相继颁布《文官任职令》《文官保障法草案》和《文官惩戒条例》,初步形成了一套文官制度。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
1933年3月,公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
但是国民政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坚决阻挠公务员法的制定和推行。
总的来看,公务员制度在抗战之前推行效果相对较好,而到了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则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是连形式都没有。
——据杨学为《中国考试制度通史》、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探索的共同特点。
(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近代文官制度实践效果不同的原因。
(16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1793年,马戛尔尼率英国使团访问清帝国.英使带来的礼品共590余件,其中包括:前膛枪等武器、望远镜、地球仪等天文学仪器、钟表和一艘英国最先进的110门炮舰模型.乾隆看过礼单震惊之余指示负责接待的官员“可于无意之中向彼闲谈,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马戛尔尼提出了开放一些口岸通商、允许英国商人仿俄罗斯例在北京设一个货栈买卖货物、禁止向英国商人在海关关税之外另行勒索、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允许英商居住等要求.对此,乾隆断然拒绝.依据材料信息,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可以依据其中一条或多条信息,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历史选做题:从44、45、46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做按第第一题计分】44.[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5分)材料 1908年,荷兰殖民者强迫荷属爪哇华侨加入荷兰籍。
与此同时,东北边疆的朝鲜移民因为国籍问题成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尖兵,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巨大威胁。
为形势所迫,清政府于1909年借鉴各国国籍法,参照中国传统律例,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
条例考虑到“各国国籍法有地脉血脉,即是属地、属人主义,因两主义相持必生抵触”,因此,它采用了以血统主义为主而辅之以出生地主义的折衷办法,规定凡父、母为中国人或生于中国者均属中国国籍。
这就意味着大量华侨将成为法律上的中国公民,清政府理所当然的具有保护海外侨民的权利。
同时东北的朝鲜移民也得以加入中国国籍,成为清朝的国民。
后来,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都对国籍法进行了一些修订,但基本原则和内容并无多大变化。
——摘编自刘训智《近代中国国籍法的发展与演变》(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国籍法改革的主要特点。
(7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国籍法改革的影响。
(8分)45.[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在洛迦诺会议上,英国首相奥斯汀·张伯伦宣称:“大不列颠对这一问题恰恰是极为重视的……如果德国不是同时加入国际联盟,缔结公约就无从谈起。
”——让·巴带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材料二法国在洛迦诺会议上,坚持援引《国际联盟盟约》第十五、十六条,“如果德国进攻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充,不论国际联盟能否认定德国为侵略,法国都可进行干步。
”……法国在洛迦诺公约中同意保西不保东实出无奈,非为引德东进。
”——阿贝农《和平大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和法国在洛迦诺会议上对德政策的不同之处。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在洛迦诺公约中“同意保西不保东”的主要影响。
(8分)4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分)材料梁漱溟(1893—1988)曾说:“自进入中学后,便有一股向上之心驱使我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二是社会问题。
”他曾一度崇信康、梁的改良主义思想,赞成“君主立宪”,1911年加入同盟会京津支部,投身辛亥革命。
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他认为中国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殊社会形态,必须从乡村入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社会,并积极从事乡村建设的实践。
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对孔子哲学进行了新的诠释,建立起中西合璧的“新孔学”。
他致力于宣传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新中国建立后,历任第一、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等职。
——摘编自《梁漱溟传》(1)根据材料,概括梁漱溟追求“两个问题”的具体表现。
(8分)(2)根据材料,简要评价梁漱溟。
(7分)参考答案选择题:24—28 B B A C A 29--33 B D A C D 34--35 A B40. (1)借鉴与传承相结合;立法推进;逐步建立;与时代结合,不断创新。
(每点2分,答出四点9分)(2)英国:相对宽松自由的政治文化传统;公民文化政治素养较高;工业化的推进;代议制的建立与发展,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完善;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较强;国内政局长期稳定。
(任意回答四点即可,8分)中国:专制集权的政治文化传统;公民文化政治素养相对较低;工业化水平较低;国民政府一党专政;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派的矛盾;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相对较弱;国内政局长期动荡(或长期受到内外战争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