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程数学应用方法的教学改革探讨

合集下载

OBE 教育理念下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

OBE 教育理念下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

OBE教育理念下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代海涛1,赵良中2(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2.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摘要:为了弥补“微观经济学”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基于OBE教育理念,以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和农苑在线自制慕课资源为依托,实施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遵循学生中心,成果导向的反向原则开展课程设计。

从获取学习数据、定义学习成果、设计教学内容、实现学习成果和评价学习成果五个方面进行混合式教学流程设计。

以“微观经济学”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模式的实施方案。

教学实践表明,OBE教育理念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更有助于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OBE教育理念;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0968.2022.12.010“微观经济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必修课程之一,是财经类各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微观经济学”传统教学中,一般采用数理模型分析方法讲授复杂的经济理论,教学过程充斥着大量的数学公式、数据推导和图形解析。

而“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一般开设在大一上学期或下学期,学生处在高中向大学过渡的阶段,思辨能力不强,对微观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缺乏足够的理解,对“微观经济学”知识的学习往往只停留在书本层面,欠缺使用经济学分析方法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传统教学的弊端导致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精神,缺乏知识内化,养成经济学创新思维的动力。

OBE教育理念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本着学生中心,成果导向的原则,反向设计集慕课、课堂教学、智慧教学平台为一体的“微观经济学”混合式学习模式,这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优化与改进。

1 OBE教育理念和混合式学习模式OBE教育理论首先由美国学者Spady提出,是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英文缩写[1]。

BOPPPS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BOPPPS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BOPPPS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应用BOPPPS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效果评估。

首先介绍了BOPPPS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然后详细分析了其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通过四个探索与实践环节:课堂引言、概念讲解、问题解决和实践演练,揭示了BOPPPS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有效性。

结论部分对BOPPPS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微观经济学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BOPPPS教学模式, 微观经济学, 探索与实践, 效果评估, 展望与建议, 理论基础, 应用, 课堂引言, 概念讲解, 问题解决, 实践演练, 研究意义, 背景介绍.1. 引言1.1 背景介绍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何进行生产、消费和分配。

在当今社会,经济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因此微观经济学教育也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被认为过于单一、呆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

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BOPPPS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评估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为教师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1.2 研究意义BOPPPS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旨在通过引入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探索如何提升学生在微观经济学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学生passivity 和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而BOPPPS教学模式则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对BOPPPS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和探索,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对其实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微观经济学教学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思政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各级教育部门也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推进高等教育的思政教育改革。

而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思政教学也成为了改革的重要一环。

本文以《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例,探讨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分析了改革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适应时代需求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这也要求我们的大学生必须具备全球化视野、国际化胸怀和创新创业能力。

而《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基础课程,其思政教学应该根据时代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

2.突出核心价值观《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应该把握时代精神,突出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

3.促进学科融合《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该促进学科融合,将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可行性1.教学资源充足《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资源充足。

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级教育部门也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推进高等教育的思政教育改革。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2.教学手段先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课程、在线学习、虚拟实验等,来进行《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这些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

3.教学模式创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如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小组讨论等,来进行《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大学微观经济学论文

大学微观经济学论文

大学微观经济学论文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微观经济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大学微观经济学论文篇1浅谈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摘要:《微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以启发式教学作为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研究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对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启发式教学理念,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提问式教学、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几种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一、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微观经济学作为专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一门学科,成为各高校经济类和管理类本科生、硕士生的必修课。

它是各门经济学科的基础课,其理论方法贯穿运用在各门课程中。

微观经济学是最难学的课程之一。

微观经济学通过抽象的模型描述具体的经济现象,很多时候用数学曲线描述变量的变化规律,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其要表达的内容,而现在大多数高校都是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以“讲解为主,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其弊端显而易见,所以微观经济学教学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好《微观经济学》尤其重要。

但是,《微观经济学》的讲授不能是知识的简单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仅仅孤立、零碎地知道了《微观经济学》的各个理论,就可能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的确有很多学生,被引导到一个死的知识堆中,如果问其各个部分的理论是什么,其回答得头头是道,但一旦拿一个具体的经济现象让其用所学的理论进行解释,就不知所云了。

其结果是培养了许多非常努力的学生,可是他们的知识是片面的、支离破碎的,而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越来越倾向于僵化。

因而,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真正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至关重要,而要使学生“真正掌握”,首先应让学生清楚《微观经济学》本身不是教条,而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结论性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原理的形成思路和过程,也就是其思想方法、思维过程,这也是经济学原理形成的科学路径。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微观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高校经济学教育中,微观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不仅是培养学生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因此,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当前,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不够,创新精神的培养不足。

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时,过于追求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于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缺乏对于经济学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认识。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针对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与创新具有必要性。

一方面,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素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另一方面,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经济问题,提高学生的经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方法为了实现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构建思政教育体系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构建思政教育体系,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素质。

例如,在课程中,可以引入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经济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强化实践教学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有 利 于 创新 型 人 才 培 养 的教 材 应 做 到 : 重 知识 的 系统 性 和 科 注 学 性 、 重对 学 生 从 经 典 理 论 向 前沿 问题 的 引 导 、 重 从 掌 握 注 注 理 论 知 识 向实 践 应 用 的 引导 、 重从 解 决 给 定 问题 向解 决 开放 注
块 组 成 。 知 识 结 构 图 ” 图 示 的 形 式体 现 了微 观 经 济 学 知识 体 “ 用
面 对 瞬 息 万变 , 争 激 烈 的 市场 , 格 的经 管 类 人 才 应 是 创 新 竞 合 型人 才 , 们 不 仅 应具 有宽 厚 扎 实 的 经 济 理 论 基 础 , 悉 经 济 他 熟 类 相 关 专 业 的 原理 性 矢 识 , 【 了解 现 代 企 业 运 行 机 制 , 晓 围 际 】 通 经 济 运 行 规 律 , 较 高 的数 理 和 计 算 机 应 用 水 平 . 应 具 有 放 有 更

教 材 建 设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 材 是 教 与 学 的主 要 依 据 , 其 在 中 围强 教 尤
调 教 学 以教 材 为 本 的 传统 模 式 下 , 教材 的编 写 意 图 、 识 体 系 、 知
教 学 要 求 、 练 安排 等 直 接 影 响 着 对 创新 人 才 的培 养 。 一部 训

性 问题 的 引导 。 有这 样 , 能使 学 生 在 掌 握 系 统 、 学 的 知 识 只 才 科 体 系 后敢 于面 对 前 沿 问 题 , 在掌 握 了 理 论 知 识 后 能 够 解 决现 实 问题 , 解 决 了给 定 的命 题 后 , 于 寻找 新 问 题 挑 战未 知 。 们 在 敢 我
创 新 应 用 型 人 才 的 课程 教学 改 革 ” 助 。 资

《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方案

《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方案

《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方案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经济学科。

从本质上讲,微观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理论,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规律探索和实践总结.就研究内容而言,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问题,是以单个经济单位,即个人及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探讨与分析了生产者行为和消费者行为.目前,在我院微观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学好微观经济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对现实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但是,微观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包含大量的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以及经济学的特有概念,这些理论往往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难以掌握。

因此,需要运用合理、形象、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这些抽象的理论以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目前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现象严重目前,教授《微观经济学》时仍然奉行传统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这种“教师中心"观把讲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权利,在教学过程中不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缺乏课堂交流,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模式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

这样即使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也容易把知识看成绝对真理,把学习简单看成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输入过程,低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轻视学习者心理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使师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尤其对于《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其理解难度较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按本宣科,那么,即使你把有关理论解释得再细致,也会使学生感觉你的课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好。

基于 OBE 理念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实践探索

基于 OBE 理念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许 莉,生于1977年,经济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学、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及运用。

基金项目:2019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基于OBE理念的ISEC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以《微观经济学》课程为例基于OBE 理念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许莉,任琪,缪啸天摘要:实现教育现代化一直是我国教育的前进方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断进行实践探索。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就很符合教育现代化的主题,它可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模式和实践方式。

本文介绍了成果导向教育的基本概念以及核心特点,同时提出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微观经济学应用过程中的原则和实施要点,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缺点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达到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OBE理念;微观经济学;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3-0230-0002一、引言《微观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同时它也是经济类和管理类等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

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是《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但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并不能完全掌握所学知识,很多学生觉得学习起来很困难,最后只能通过纯记忆的方式来应付最后的考试,但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并不能进行解释。

因此,我们需要改进《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

2019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提到:“为激发学生兴趣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因此,改革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二、OBE 理念的基本概念及核心特点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其英文全称是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又可以称之为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需求导向教育,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成果非常明确,老师会在特定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检验,并且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成果。

微观经济学经典教案

微观经济学经典教案

微观经济学经典教案第一节:引言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并通过分析个体决策背后的经济原理来解释市场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优质的教案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深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经典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旨在帮助教师准确传达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第二节:供给与需求1. 概念解析供给和需求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

供给表示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2. 教学方法(1)引入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供给和需求对于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2)图表分析:使用供给和需求曲线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供给和需求变动对市场的影响。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讨论和分享的方式探讨供给和需求的实际应用,以加深理解。

第三节:边际效应理论1. 概念解析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资源所带来的附加效益或损失。

边际效益递减原理指出,随着某种产品或资源的使用或消费增加,其边际效益会逐渐减少。

2.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将边际效应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理解边际效应的概念和递减原理。

(2)数学模型: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模型来分析边际效应的变化,让他们能够量化地理解边际效应的概念。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边际效应的应用和限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四节:弹性理论1. 概念解析弹性是指市场对于价格和需求变动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衡量市场对需求变动的反应程度。

2. 教学方法(1)实际案例:通过实际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商品和服务的弹性差异,并理解价格弹性和需求弹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路径依赖:引导学生思考弹性理论对市场决策和政策制定的影响,并通过路径依赖的分析方法,加深对弹性理论的理解。

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微观经济学为例

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微观经济学为例

本约束之后 就来 做最 优化 求解 , 然后 找出随着 环境变化 而
变 化 的 最 优 化建 立 比 较静 态 分 析 , 后 把 每 个 人 的 最 优 加 最
总构成社会 的总供 给。 有了总需求 和总供 给 , 者相互作用 就会产 生均衡价 二
格和 均衡 数量 形成 市 场均 衡 , 何 来 评价 市场 均衡 的效 如
教 育研 究
重 庆 与世 界 21年第2卷第8 01 8 期
T ol & Ch n qig he W rd o g n Vo . . 01 128 No 8 2 1
经 济 学 教 育教 学 改 革 思 的 考

以微 观 经 济 学为例
时 磊
( 州 大学 , 苏 扬 州 扬 江
但 是这 种 贡 献 可 能 是 在 未 来 , 短 期 内相 对 比较 少 , 至 而 甚
在长期 的产 出关系也未必多。学术研究类 似于创新 , 不知 道未来究竟在什么方向上发展 , 我们 只好在很多领域投 入 精力 , 可能只有 少数符合社会发展方 向的投资真正创 造了 社会价值 , 而其 他的都是 社会 的损失 和沉淀 。另 一方 面 , 当前的事务性工作也可以创造 出许多 的价值 , 么现在韵 那 问题就是在学术研 究型 和实务 型人才 培养之 间做 出有利
社 会 发 展 或 者 自然 发 展 规 律 的 学 术 型 人 才 。而 且 由 于 社
如思想道德 修养 、 法律基础 、 马克思 主义 哲学 、 政治 经济学
和 英 语 、 学 等 。在 此 之 后 则 是 大 量 的 专 业 课 程 如 发 展 经 数
济学 、 制度经济学、 博弈论 等 , 若按 照原有 的教育 教学方法 就存在着严重的课时不足问题 , 增加课时量 又意味着大 若 学生负担大 大增 加。因此 , 何在 课 程体 系 内部 强干 弱 如

《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

《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

学 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 难 以做到“ 学以致用 ” 。 英 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说过 , “ 经济学不是教条 , 而 是一种思维技巧和心灵的容器 , 帮助人们从纷乱复杂的现 象 中得 出正确的结论” 。凯恩斯 的话表明, 我们教出来的学
生, 不 应 该 是 只会 死 记 硬 背 和 做题 的 学生 , 教 师应 该 做 到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让学生要知 “ 其然” , 更要知 “ 其
义强调三点 : 一 是 在其 他 条件 不 变 , 这 是 几 乎 所 有 经 济 学 定理 的一个前提 和基础 , 因为影 响需求 的因素很 多 , 而这 里 假 设 其 他 条 件 不 变 ,只考 虑 价 格 和 需 求 数 量 之 间 的关
理解经济理论和解释经济现象有着重要作用 。《 微观经济 学》 也是经管类 专业学生学 习后续课程的基 础 , 即为宏观 经济学 、 国际经济学 、 金融学 、 财政学等学科 的理论基础 , 如果《 微观经济学》 基础不扎实, 后续学习难度加大。此外 , 在我 国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中 , 学好《 微观 经济学》 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因此 , 为 培养更高素质 的人才 队伍 , 本文结合《 微观经济学》 的课程
低 了学 习 的积极 性 。 三、 《 微观经济学》 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首先 , 安 排小 班 教学 , 有 利 于师生 互动 。在互 动教 学模
式下 , 教师不仅再是知识 的传播者 , 学生也不仅再 是知识 的接 受 者 。课 堂应 该 以学 生 为主 体 ; 成 为 师 生互 信 、 互敬、
【 教改创新】
《 微观经济学》 教学改革探讨
胡帮勇
( 重庆 三峡 学 院 经 济 与管 理学 院 , 重庆 4 0 4 1 2 0 )

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及教学方法探讨

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及教学方法探讨

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及教学方法探讨李艳萍(兰州博文科技学院,甘肃兰州730101)经济学课程作为教育单位明确的一门必修课程,归属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体系,微观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领域的重点科目,其不仅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内容,还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

然而部分院校中学生在微观经济学课程学习中表现出不良情绪,因为学生觉得微观经济学课程比较抽象且难懂,学习起来有难度。

为此,研究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价值。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基本概述总体而言,经济学作为分析怎样分配稀缺信息资源的一门课程,微观经济学以分析资源分配的有效决策为基础设立,研究对象是单一的经济组成单位,即判断单一经济单位现有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两者的关系,换言之,微观经济学思考个体消费者以及生产厂家进行资源分配决策的重点途径,决定着微观经济学的对应特点。

(一)理论是抽象性的微观经济学中价格理论涉及供求项目、消费者行为项目、生产项目、市场结构项目与市场项目等,然而相关理论的任何结论形成都立足于假设基础之上,那么学生在分析理论过程中总是不能把所学内容以及现实生活进行关联,再者概念相对多一些,让学生认为学习过程缺乏趣味[1]。

比如在学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阶段,学生可轻松地感知,然而分析消费者实际行为过程,产生的结论为若边际效用以及价格两者相等,则消费者行为处于最优状态,学生认为相关知识是抽象的。

此种现象不和自然科学相同存在实验室中,学生因为生活经验不足会表现出学习畏惧情绪,又如边际替代率以及边际技术替代率的知识点学习,学生总是混淆两者的概念。

(二)图形相对复杂经济学课程包括诸多图形,相关图形均是复杂的,无形中发展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最大阻碍因素。

因为微观经济学把抽象以及处理之后的假设内容为基础加以定量研究,因此理论的结论生成可借助平面图形完成客观反映。

然而最后的结论需求较多形式的图形进行推算,造成学生运用较多时间探索图形的本质。

部分可安静学习的学生在课后复习阶段,可了解到经济学图形的推导过程是缜密的,收获较大[2]。

应用文-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更新与优化的思考

应用文-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更新与优化的思考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更新与优化的思考'微观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更新与优化的思考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科学中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的是单个消费者、单个厂商以及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是高等院校经管类学生必学的课目。

经济科学是一门没有完全的学科,还处于不断发展当中。

近些年,新的理论和知识以及科学方法日新月异,层出不穷。

经济科学的迅猛发展,需要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来对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和研究。

微观经济学是经管类学生开始经济科学学习的入门学科。

近年来,为了教好微观经济学,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对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与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在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努力实践。

形势的发展促使我们必须要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本文由联盟收集整体系进行科学化建设,对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平台进行必要的更新和重建!一、国内的教学现状与趋势分析我们要对目前国内微观经济学教学的现状与趋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微观经济学教学系统化。

国内很多著名的院校都采用以下模式:具有一套教学用的授课课本教材、教学案例手册和相应的习题及其解答,同时配有彩色图片和动画的PPT等。

2.国内微观经济学教材更新周期快、质量提高。

例如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是经典教材,从1996年初次出版到现今,已经历经五个版本,从2007年的第四版到2011年的第五版,更新速度为4年更新一次。

3.微观经济学教材学科前言内容增多,信息量增加多。

例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已经将博弈论单独抽出,采用一整章的篇幅用于介绍。

同时,为了加强和宏观经济学的衔接,增加了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4.国内微观经济学教学精品课的建设,为我们搞好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提供了示范和借鉴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校微观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课程建设的发展。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其中包括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实验教学建设以及机制建设等。

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析摘要: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类本科学生最基本的学科。

但是微观经济学由于其理论性较强,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极难将理论转为实践。

本来学习难度就大,再加上在工作中似乎用不上,因此许多经济类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厌学。

本文就是针对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意义入手,探讨怎样改革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22-02一、前言一直以来,各大高校财经等各个专业学生开设核心课程之一就是微观经济学,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上大都是以理论为中心,致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既广泛又空谈,极难理解。

而且相关专业学生毕业走上岗位似乎也极难将微观经济学知识付诸实践,这样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对该课程厌学情绪。

因此如何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成为了相关教师探讨和关注问题,经过实践发现实践教学还能够取得显著成效。

因此,在这种形势下探析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二、微观经济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在西方国家,微观经济学课程已经成为了各大院校经济类本科学生必修的课程,在我国其重要性也是日益增加。

但是从各种渠道调查显示,目前微观经济课程的教学和学生学习反馈却存在诸多问题,并不如人意。

因此对微观经济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成为了重要的热点问题。

(一)将理论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事实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处处都有微观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中知识和日常实践状况联系紧密,运用微观经济知识更易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经济现象。

因此必须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就必须要教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将理论实际有机联系,学会如何运用微观经济学处理日常经济现象。

(二)强化西方经济学对于各大院校所开设经济学专业,学生必须要以西方的经济学作为基础,也是该专业学习的核心知识。

因此要让微观经济学跟上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步伐,就必须要进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种改革影响着整个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微观经济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微观经济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尝试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自身角色,从学习者特征分析、课前任务设计、课堂活动设计、课后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设计了《微观经济学》课程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方案,积极推进专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期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标签:微观经济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1引言《微观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它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能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精髓,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详尽了解,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基本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方面由于专业学时有限,面对体系庞大、内容繁杂的微观经济理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是该课程面临的难题;另一方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在生源方面就决定了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难、交流少”问题,教师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缺陷。

为了适应我校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有必要探索出一种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新教学模式。

2翻转课堂的含义、特点早在2011年秋季,翻转课堂模式就在美国明尼舒达州蒂尔沃特一个独立学区五年级的数学课堂中得以实践。

该种模式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并做随堂测验,然后在课堂环节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探讨,不同于教师每天在讲台前讲课,学生回家做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新的教学形态被称之为翻转课堂模式。

该种教学形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除了有教学视频,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不仅是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还有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二是教师与学生的角色的转变,教师从讲台上的“圣人”转变为学生身边的“教练”,学生从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三是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能够得到个性化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课程数学应用方法的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等院校经济类与非经济类专业在开设微观经济学课程时,在数学应用方法、不同专业课程设置及教材更新等方面的新尝试,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思路。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应用知识导向分层设课
《微观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高等院校非经济类专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人才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了解,并能运用一些数学方法和模型,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但在微观经济理论中数学知识运用频繁,许多经济理论的得出,都是用高等数学的知识证明和推导,对数学知识掌握一般且缺乏应用能力的学生来说,感到很抽象、深奥、难懂,使很多学生普遍感到经济学难学。

因此,在讲解微观经济理论中如何恰当运用数学分析方法,增强其具体应用价值,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微观经济学的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变晦涩为通俗,变苦学为乐学,对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改革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认识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的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方法是现代经济学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经济学科学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在经济学分析中应用数学分析有助于清晰地表达思想,使论证富有逻辑性,避免曲解、混乱。

但并非所有的经济问题都能用数学分析解释和解决,数学方法只是一种工具,在现实经济领域中,有不少现象很难用数学模型来解释和说明。

因此,我们应对微观经济学中的数学分析持正确态度,经济学数学化与拒绝数学分析都是错误的。

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数学方法在各章讲授中的使用量和难易程度。

对于能较好地说明经济理论且实际应用价值较强的数学知识部分可重点强化,详细讲解推导过程及举实例讨论应用;对一般性理论可考虑简要说明,适当删减,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中数学应用方法的一般思路
1、以应用知识为导向,坚持基础性、前沿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分析方法与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能力。

因此经济学知识在最大程度上应以职业应用知识为导向。

在微观经济学讲授过程中的基础性是指要把基本理论的内容、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讲述清楚,从总体上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前沿性,就是在坚持基础性的同时,及时将微观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国内外经济前沿问题引入课堂,这样既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和
激活课程的经典内容,又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

实践应用性是指并不需要学生精通数学,而以应用为导向,并采用问题场景的方式展开叙述。

每一章的数学分析过程都与某个具体问题如何运用及其对决策制定等出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演示和互动轻松掌握各种数学分析方法。

如利用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中的供需原理以及弹性理论说明我国燃油税开征对燃油价格、社会福利的影响。

通过数学分析方法证明燃油税开征确实短期内会抬高油价,抑制需求,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构建节约型社会,促进新能源的开发。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以培养创新型的学生。

如案例讨论教学法及开展课外辅助教学等,鼓励学生参加课题研究、公开发表论文等。

2、全面推行多媒体教学,提高演示效果。

使用多媒体和其他课辅软件教学,借助动画和数据图表能直观地向学生阐述有关经济变量的关系,当堂演示计算和推导过程,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三、构筑微观经济学数学应用方法教学改革的教学体系
1、课程设置的改革。

根据经济类专业与非经济类专业的不同,分层次设置经济学课程,应有普及与提高之分。

非经济类专业主修初级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用比较通俗、直观的方法,讲述基本概念,介绍基本理论;而经济类专业主修中级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仅深度、难度有很大变化,而且引入较严谨的数学分析方法;侧重工商管理类的专业可继续选修高级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课程,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较好的高等数学基础。

2、教材建设的更新。

现有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对于许多学生而言,无论从理解阅读上抑或习题练习上都存在一定难度。

应根据学生可接受及实际需要的程度,进行教材的改革与更新,使其更适合中国理论与实践的要求,也有利于西方经济学在我国的流行、普及与深化。

3、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若真正能把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透彻地传授给学生,还特别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外语基础及世界历史知识等,为此任课教师需进一步学习或进修。

4、加强计量经济学的教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科学决策;宏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规律;计量经济学研究经济运行中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这3门核心课程构成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因此,对于经济类专业,应适当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可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掌握数学工具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李鹏雁.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教学研究2008.1
【2】张建斌.论定量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J]北方经济2008.14
【3】戴明.《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矛盾及其对策[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