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doc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第一节皮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疼痛1、发生原因:(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产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
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
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3、预防及处理:(1)注意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3)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且更具有敏感性;(4)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起发生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5)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二)注射失败1、发生原因:(1)患者躁动、不合作,多见于婴幼儿、精神异常及无法正常沟通的病人。
(2)注射部位无法充分暴露,如穿衣过多、衣服袖口过窄等。
(3)操作欠熟练,如进针角度过深或过浅,导致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皮内。
(4)注射药物剂量欠准确,如药液推注量过多或不足。
2、临床表现:无皮丘或皮丘过大、过小,药液外漏,针口有出血现象。
3、预防及处理:(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病人配合。
(2)对不合作者,肢体要求充分约束和固定(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穿衣过多或袖口窄小者,可在注射前协助病人将选择注射的一侧上肢衣袖脱出。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针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技术在日常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医护人员需要提前了解技术操作中常见的并发症,并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针对以下几种常见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感染1. 手卫生:在接触患者或进行技术操作前后进行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剂,尽量避免手部交叉感染。
2. 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在进行开放性操作时,必须穿戴防护手套、口罩、护目镜及防护服,并及时更换。
3. 科学用药:在进行局部消毒时,选择适当的消毒剂,并注意消毒方法和浓度,避免对患者造成刺激和损伤。
4. 进行感染控制:避免多人使用同一操作工具,尽量对操作室、手术室等环境进行消毒。
出血1. 善于发现:在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状态和即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出血。
2. 采取止血措施:在发现患者出血后,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常见的方法有局部止血、压迫止血、缝合止血等。
肢体损伤1. 严格遵守规定:在进行高危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规定和操作流程,不得擅自修改或调整操作方式。
2. 保持沉着:在发生肢体损伤时,保持沉着冷静,做好紧急救护措施。
处理方针针对操作中出现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针:感染1. 针对不同病原体进行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原体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 加强营养和护理:采取适当的营养和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出血1. 停止出血:在出现出血时,应立即采取相关止血措施,如实施局部按压、外敷冰袋、输注血浆等。
2. 密切观察:术后应加强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和心肺功能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肢体损伤1. 及时处置:在发现肢体损伤时,如果伤情轻微,应及时止痛、包扎,如伤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2. 安抚患者:在处理肢体损伤时,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慰和情绪疏导工作,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以上是关于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针,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技术操作的了解和掌握,并时刻保持警惕,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4. 采血类并发症
包括静脉采血、动脉采血等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如血肿、损伤神 经等。
5. 导尿类并发症
包括常规导尿、无痛导尿等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如尿道损伤、感 染等。
并发症对病人的影响
•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和损伤,甚至加重病情,影响康复。例如,穿刺类并发症可能会导 致气胸、血肿等问题,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损伤;给药类并发症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给患者带来 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伤害;输液类并发症可能会导致静脉炎、血栓形成等问题,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采血类并发症可能 会导致血肿、损伤神经等问题,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导尿类并发症可能会导致尿道损伤、感染等问题,影响患者的泌 尿系统健康。
处理静脉注射并发症的方法
静脉炎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更换透明敷 料,局部涂抹消炎药膏,如红霉素软膏等。
皮下血肿
冷敷或热敷,抬高肢体,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静脉血栓形成
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抬高肢体,给予抗凝或溶栓治疗。
处理采血并发症的方法
局部疼痛或淤血
01
压迫止血,冷敷或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总结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 强化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修护理设备,确保其正常运 行,减少故障导致的并发症。
总结02
03
04
迅速报告:一旦发现并发症, 护士应立即报告给上级医生或
护士长。
紧急处理:根据并发症的情况 ,进行紧急处理,如给予急救
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
处理氧气吸入不当并发症的方法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流程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预防与处理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策略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是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这些操作也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第一章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第二章鼻饲技术操作并发症第三章胃、空肠造瘘灌注操作并发症第四章导尿及留置导尿技术操作并发症第五章灌肠技术操作并发症第六章各种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第七章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并发症第八章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第九章冷、热敷疗法操作并发症第十章血标本采集法操作并发症第十一章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第十二章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第十三章吸痰技术操作并发症第十四章洗胃技术操作并发症第十五章静脉置管技术操作并发症第一章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一、口腔粘膜损伤1. 发生原因(1)在口腔擦洗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动作粗暴、裸露的止血钳尖端碰伤口腔粘膜及牙龈,特别是肿瘤患者放疗期、口腔有感染及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容易引起口腔粘膜及牙龈的损伤。
(2)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方法不正确或力量不当,造成患者口唇、牙龈或口腔粘膜损伤。
(3)漱口液温度或浓度不当,造成口腔粘膜灼伤。
2. 临床表现口腔粘膜充血、出血、水肿、炎性反应、溃疡形成,患者主诉口腔疼痛,颌下可触及淋巴结肿大。
3. 预防及处理(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止血钳的尖端直接触及患者口腔粘膜。
(2)对凝血机制差、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擦洗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防止碰伤粘膜及牙龈。
(3)对需要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的患者,应将开口器包上纱布后从臼齿处放入,以防损伤患者口腔粘膜或牙齿;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张口。
(4)根据口腔具体情况选择温度、浓度适宜的漱口液。
(5)在口腔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口腔粘膜情况。
如发生口腔粘膜损伤,应用多贝尔氏液、呋喃西林液或0.1%~0.2%双氧水含漱;如有口腔溃疡疼痛时,溃疡面用西瓜霜或锡类散吹敷,必要时可用利多卡因喷雾止痛或洗必泰漱口液直接喷于溃疡面,每天3~4次抗感染。
二、吸入性肺炎1. 发生原因多发生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口腔护理的清洗液、口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误入气道,是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原因。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1.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注射药物后外伤、出血:在注射药物时,应确保针头稳定,注药缓慢,避免对血管壁造成外伤,注射后嘱咐患者轻轻按压穿刺部位。
(2)静脉局部感染:应在操作前洗手、消毒,穿刺前用无菌巾固定表皮,确保穿刺部位干净。
穿刺后应巡视穿刺部位,有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处理。
(3)静脉穿透或穿透床单:穿刺时应注意选择静脉较深部位,并在穿刺后检查针头位置是否正确,避免在床单或患者体内穿透针头。
2.导尿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尿道出血:导尿前要确定导尿管的位置,避免过度扭转或插入的力度过大,导致尿道黏膜损伤。
在拔除导尿管时要轻柔,避免拉伤尿道。
(2)尿道感染:导尿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卫生,洗手、戴无菌手套、穿无菌外科手术衣,使用无菌导尿包,而且要做好尿袋的消毒与更换,保持导尿管通畅,并经常巡视。
3.拔胃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恶心呕吐:在拔胃管前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和过程,让患者保持口腔清洁,拔胃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和呕吐。
(2)反流性吸入:拔胃管过程中应注意患者呼吸情况,避免管道内液体意外进入气管和肺部,可请患者深呼吸,且手指按压患者的套囊口,减少吸入风险。
4.换药、打针等操作的预防和处理:(1)药物过敏:在给患者新药物之前,要先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如有过敏史应采用皮肤试验等方式进行鉴别,并在给药前对药物进行过敏试验。
(2)局部感染:在操作过程中应采取无菌技术,包括手术常规洗手消毒、穿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棉签等。
操作后要及时处理穿刺部位的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
(3)疼痛和紫癜:在打针时要选择合适的针头和技术,将针头插入皮下组织,但要避免插入太深,从而引起疼痛和紫癜。
在临床护理操作中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过程中,需要护士具备良好的技术操作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最新的操作技能和规范,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1.感染的预防与处理:a.在操作前进行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b.使用无菌工具和器械,避免污染。
c.对于有可能引起感染的操作,如留置尿管、中心静脉导管等,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d.目视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热、红肿等感染迹象,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
e.给予抗生素或其他抗感染药物,根据病原体敏感性指导使用。
2.出血的预防与处理:a.在操作前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出血风险,例如凝血功能异常、抗凝药物使用等。
b.选择合适的操作器械和方法,避免创伤导致的出血。
c.快速、准确地止血,可以使用手法按压、止血带、止血胶带等措施。
d.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观察排出液体是否带血,及时发现和处理出血情况。
3.肺不张的预防与处理:a.术前积极进行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减少手术时对肺部的刺激。
b.拥有一套完整的通气方案,包括连续管道负压引流术后护理、床位坐位、吸痰等。
c.定期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及时检测胸部听诊和X线检查,发现肺部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d.鼓励患者积极咳嗽、深呼吸、活动,防止肺不张的发生。
4.静脉血栓的预防与处理:a.对于高危患者,如长期卧床、严重疾病患者,应采取预防性措施,如使用压力支持袜、进行抗凝治疗等。
b.按照规范使用静脉留置针和引流管,避免损伤血管壁。
c.帮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防止血栓形成。
d.监测患者的下肢水肿、疼痛等症状,定期观察肢体的温度和颜色,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除了以上具体的措施外,护士还应始终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的早期征兆,遵守操作准则和规范,确保操作安全和有效性。
此外,护士还要注重自身的技术和知识的提升,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及时更新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和技术能力。
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测体温(口表)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体温表破损预防:①护士测体温前,检查体温表的质量。
②患者神志清者,叮嘱患者不要说话、勿咬破。
③患者神志不清者,测腋温或肛温,有人看管。
处理: ①检查患者是否吞入水银及口腔黏膜完好程度。
②立即报告护士长。
③嘱患者漱口、吐出。
④如有吞入,立即给患者吞服蛋清、牛奶等,食粗纤维蔬菜。
2、口腔护理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1)窒息预防:①意识不清者禁漱口,用血管钳夹紧棉球,每次1个,操作前后清点棉球数量,防止棉球遗漏在病人口腔内。
②棉球湿度适度,以不滴水为标准。
③有活动性假牙者应先取下。
处理:①呼救报告医生。
②取出异物(用手,血管钳,吸引器等)。
③给病人取头低脚高位,拍背。
2)黏膜损伤预防:①夹棉球方法正确,钳子不能直接接触黏膜及牙龈。
②擦洗动作轻柔。
处理:①损伤黏膜处出血者立即止血。
②保护受损黏膜(用西瓜霜、锡粒散等)。
3)吸入性肺炎预防:①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帮助患者采取仰卧头侧位,防止漱口液流入呼吸道。
②为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禁忌漱口。
③棉球不可过湿,防止病人将溶液吸入呼吸道。
处理:①病人气促、呼吸困难时,可给予氧气吸入。
②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积极抗感染治疗,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采取对症处理,如: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用小量退热剂;咳嗽咳痰可用镇咳祛痰剂。
3、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1)床档碰伤肢体、床档断裂预防:①护士每班检查床档功能。
②患者肢体与床档之间用软枕隔挡,以保护患者肢体。
③教会患者家属正确使用床档,确保安全。
处理:①报告护士长、医师。
②按医嘱对患者碰伤肢体进行检查,必要时拍片,明确诊断。
③立即报修。
2)约束带过紧,肢体淤血,皮肤破损预防:①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
②使用约束带,必须垫衬垫。
③注意约束松紧。
处理:①报告护士长、医师。
②立即松开约束带,有专人看护。
③按医嘱对淤血、皮肤破损处进行换药。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静脉输液操作的并发症:静脉炎:预防静脉炎的关键是采用无菌操作,确保插管点干燥清洁,并注意静脉畅通。
如果出现静脉炎,应将患者的静脉通路重新选择,给予正确的抗生素治疗。
漏、溢液:在进行输液操作时要检查输液设备的连接是否紧密,输液器是否正确悬挂,避免引起漏、溢液。
如发现漏、溢液应及时更换输液器,并保持插管清洁干燥。
显微血管破裂:输液过程中应轻柔握持输液针头,避免过度压力,并密切观察输液部位是否有血管破裂迹象。
如发现血管破裂,应停止输液,更换输液点。
2.导尿操作的并发症:导尿困难:预防导尿困难的关键是保持导尿管的通畅。
在导尿前要注意洗手并选择适当的导尿器材。
如遇到导尿困难,应仔细检查导尿器材是否正确插入,以及是否有尿道感染等并发症。
尿管滑脱:导尿管滑脱的预防包括正确固定导尿管,定期检查尿管的贴合程度,并确保导尿袋的连接紧密。
如发现导尿管滑脱,应及时重新固定导尿管,并密切观察尿液流量是否正常。
导尿感染:预防导尿感染的关键是保持导尿器材的无菌状态,并遵循正确的插管和更换导尿管的时间规范。
如发现导尿感染,应进行尿液培养和抗生素治疗。
3.气管插管操作的并发症:喉痉挛:预防喉痉挛的关键是充分麻醉患者咽喉部位。
在进行气管插管时,要使用适当的喉罩和喉镜,并确保插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如发生喉痉挛,应停止插管操作并给予适宜的药物治疗。
栓塞:气管插管过程中应注意插管的深度和角度,避免栓塞的发生。
如发生栓塞,应立即停止气管插管并进行紧急处理。
计划外气管拔管:预防计划外气管拔管的关键是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和气管导管的稳定性。
如发生计划外气管拔管,应立即重新插管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以上是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的一些介绍。
护士在进行这些操作时,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加强对操作技术的学习和培训,以提高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完整word)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目录1、测体温(口表)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2、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3、口服给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4、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5、鼻饲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6、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7、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8、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9、胃肠减压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0、膀胱冲洗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1、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2、心电监护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3、微量泵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4、输液泵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5、吸痰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6、洗胃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7、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8、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9、肌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20、静脉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21、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22、浅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23、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24、抽血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25、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26、胰岛素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测体温(口表)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体温表破损1、预防(1) 护士测体温前,检查体温表的质量.(2) 患者神志清者,叮嘱患者不要说话、勿咬破。
(3) 患者神志不清者,测腋温或肛温,有人看管。
2、处理(1)检查患者是否吞入水银及口腔黏膜完好程度.(2) 立即报告护士长。
(3) 嘱患者漱口、吐出.(4)如有吞入,立即给患者吞服蛋清、牛奶等,食粗纤维蔬菜。
2、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一)、床档碰伤肢体、床档断裂1、预防(1)护士每班检查床档功能。
(2)患者肢体与床档之间用软枕隔挡,以保护患者肢体。
(3) 教会患者家属正确使用床档,确保安全。
2、处理(1)报告护士长、医师。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目录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第一节口腔护理一、口腔黏膜损伤及牙龈出血1、动作要轻柔,正确使用开口器,防止碰伤黏膜及牙龈。
2、操作中加强对口腔黏膜的观察,发生口腔黏膜损伤者,应用朵贝尔液、呋喃西林或O.1%~2%双氧水含漱。
溃疡面用西瓜霜等喷敷。
3、若出现口腔出血者,可采用局部止血,必要时进行全身止血治疗。
4、漱口液应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口腔黏膜。
二、窒息1、为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行口腔护理时,应取侧卧位,擦洗时须用止血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并在操作前、后清点棉球数量,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
棉球不可过湿,防止病人将溶液吸入呼吸道。
发现痰多时及时吸出。
2、如为活动义齿,操作前取下存放于冷水杯中。
3、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病人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口腔护理操作,最好取坐位。
4、如病人出现窒息应及时处理,迅速有效清除异物,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
5、如果异物已进入气管,病人出现呛咳或呼吸受阻,先用粗针头在环状软骨下1~2 cm处刺入气管,以争取时间行气管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解除呼吸困难。
三、吸入性肺炎1、为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禁忌漱口,应采取侧卧位,棉球不可过湿,防止病人将溶液吸入呼吸道。
2、病人气促、呼吸困难时,可给予氧气吸入。
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积极抗感染治疗,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采取对症处理;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用小量退热剂;咳嗽咳痰可用镇咳祛痰剂。
第二节鼻饲护理一、腹泻1、每次鼻饲液量不超过200ml,减慢管喂的速度,并可给予适量的助消化药或止泻药。
2、菌群失调病人,可口服乳酸菌制剂;有肠道真菌感染者,可口服氟康唑0.4g,每日3次,或口服庆大霉素8万u,每日2次,2~3 d症状可被控制。
严重腹泻无法控制时可暂停喂食。
3、鼻饲液浓度可由低到高,尽量使用接近正常体液渗透克分子浓度(300 mmol/L)的溶液,对于较高液渗透克分子浓度的溶液,可采用逐步适应的方法,配合加入抗痉挛和收敛的药物控制腹泻。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要求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要求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要求。
临床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循以下指导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要求感染1. 操作前应充分洗手,并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2.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工作区域的清洁与消毒。
3. 使用无菌器械和药品,避免交叉感染。
4. 定期更换导尿管、静脉留置针等器械,并保持清洁。
5. 当出现感染症状时,立即采取适当的抗感染措施,并向主治医师报告。
出血或血栓1. 操作前详细了解患者的出血或血栓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操作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止血控制和血栓预防,如必要,使用适当的药物。
3. 定期检查和观察患者的出血或血栓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误咽误吸1. 操作过程中应确保患者处于正确的姿势,避免误咽误吸发生。
2. 针对有吞咽和吸咽困难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饮食调整和辅助措施。
3. 准备好应急措施并具备相关技能,以应对误咽误吸的紧急情况。
操作相关损伤1. 在操作前仔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确认操作的可行性。
2. 操作过程中应小心谨慎,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 研究和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并随时与同事沟通交流,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反应1. 在给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药物使用情况。
2. 按照医嘱正确给药,并密切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
3. 当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时,及时停止药物给予,并向医生汇报。
管路堵塞1. 定期检查管路是否通畅,避免管路堵塞。
2. 采用正确的装置和方法进行管路引流和固定,防止管路移位和扭曲。
3. 当管路堵塞发生时,立即采取解堵措施,如无法解决,则及时更换。
总结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要求是保证患者安全与健康的关键。
临床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指导要求进行操作,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状况,及时处理并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一、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预防与处理流程1、预防1.1 认真鉴定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护士执行操作首先做到三查七对。
1.2 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1.3血库的血存储不得超过21天,不要加温,护士取血的过程中不要过度震荡,造成溶血。
1.4为了预防输血反应,在输血的前15min内速度要慢,每分钟约20~30滴,如无输血反应,可按医嘱进行输血。
一般每分钟60~90滴,或在60~90min内输完400ml血。
库血取来后最好在室温下放置30min为宜,因有轻度输血反应暂停输血后,如放置超过4h的剩余血,不应再输给患者,因其可能被细菌污染。
1.5患者在输血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反应,是否有烦躁不安、腰痛等症状。
1.6避免快速输入库存冷血,要严格掌握输血量,避免过量,严重贫血及易发生过敏的患者,在输血前首先静脉滴入地塞米松10mg,皮下注射盐酸异丙嗪50mg预防或在输血前半小时口服苯海拉明。
2、处理2.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
2.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2.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2.4、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检验科。
2.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检验科。
2.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3、流程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检验科→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输血科。
二、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预防与处理流程1、预防1.1 严格掌握输液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对肾功能、心功能不全者更应谨用,并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
用药前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的患者所用药物更应谨慎。
1.2 注射室的环境要清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1.3 对药前认真检查药品的外观情况。
1.4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1.5 注意输液瓶之间的配伍禁忌,调整好输液瓶的顺序。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3
鼓励护士主动报告不良事件
建立非惩罚性的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护士主动报告护理技术操作过
程中的不良事件,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定期评估护理技术操作质量
制定护理技术操作质科学合理的护理技术操作
质量标准,明确各项操作的规范流程和注意事项。
定期开展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评估
02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及并发症 风险
静脉输液
静脉炎
由于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 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有计划地更换输 液部位,保护静脉血管。
药液外渗
由于穿刺时刺破血管或输液过程中针头或留置导管滑出血管 外,使液体进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处理措施包 括立即停止输液,拔出针头并抬高肢体,局部外敷药物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成果总结
通过本次项目,我们成功梳理了临床常见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常见并发症,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为临 床护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收获分享
通过团队合作和深入调研,我们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还增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未来 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降低医疗风险
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影响患 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还可能增加医疗风险和 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促进患者安全
通过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 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 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并发症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并发症是指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与原发病无关的新症状或疾 病。
分类
根据发生原因和性质,并发症可分为感染性并发症、非感染性并发症、药物性并 发症等。其中,感染性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非感染性并发症 包括压疮、深静脉血栓等;药物性并发症包括药物过敏、药物中毒等。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程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程目标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程的指导,以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安全有效地执行各项技术操作。
1. 皮肤穿刺操作1.1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避免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
- 清洁穿刺部位,并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
- 使用适当的穿刺器具,确保器具的质量合格。
- 遵循正确的穿刺技术,避免穿刺过深或过浅。
- 在穿刺前确认患者的血液凝血功能正常。
1.2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如果发生出血,立即停止操作,并用无菌纱布进行外压止血。
- 若发生感染迹象,如红肿、疼痛、渗液等,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并局部外敷抗菌药物。
2. 导尿操作2.1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导尿前进行手卫生,佩戴手套,并准备好所需器具。
- 使用适当规格的导尿管,避免过粗或过细。
- 保持导尿管通畅,定期进行冲洗和更换。
2.2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若导尿困难或疼痛,应检查导尿管是否堵塞或扭曲,必要时更换导尿管。
- 如发现导尿管脱出或漏尿,应立即固定导尿管或更换其它螺旋式导尿管。
3. 静脉输液操作3.1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避免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 采用无菌操作,使用消毒液擦拭皮肤和穿刺部位。
- 使用合适的针头和导管,避免过大或过小。
- 确保输液速度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
- 定期更换输液和输液装置。
3.2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如发生血肿,应及时停止输液,进行冰敷,并密切观察病情。
- 若出现静脉炎症状,如红肿、疼痛等,应停止输液,更换穿刺部位,并进行局部处理。
结论遵循本文档中提供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程,可以有效降低操作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并及时处理任何出现的并发症,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护理。
打印版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2012年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二十三、造口护理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19)目录第一章中医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2)一、针刺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2)二、中药熏洗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4)第二章西医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4)一、测体温(口表)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4)二、口腔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4)三、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5)四、清洁灌肠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5)五、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5)六、肌肉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6)七、皮下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7)八、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7)九、浅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8)十、PICC置管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9)十一、静脉输血法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0)十二、鼻饲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1)十三、吸痰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1)十四、鼻导管吸氧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2)十五、呼吸机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2)十六、三腔管压迫止血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4)十七、胸腔引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5)十八、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6)十九、电除颤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6)二十、输液泵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6)二十一、微量泵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7)二十二、胰岛素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8)第一章中医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一、针刺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晕针预防:1.对初次接受针刺、体弱及精神过度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时选择舒适体位,选穴宜少,手法宜轻。
2.对饥饿、大出汗后、疲劳者应先进食、饮水、休息后再行针刺。
3.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针刺和留针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神色,及时发现晕针先兆并处理。
处理:1.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刺全部起出,让患者平卧,注意保暖。
2.轻者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静卧片刻即可恢复;重者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指掐或针刺人中、合谷,内关、足三里,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苏醒后休息片刻即可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浅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1)静脉炎预防: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②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选择套管柔软的留置针,避免在关节处穿刺。
位置便于固定,力争一次穿刺成功。
③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④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
⑤每次输液前后,均应观察穿刺部位和静脉走行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无疼痛与不适。
处理:①立即给予拔管,嘱患者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②在肿胀部位用硫酸镁或土豆片湿敷20min/次,4次/d。
2)液体渗漏预防:①妥善固定导管。
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
③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
④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处理:对液体外渗者,予热敷、硫酸镁湿热敷等。
3)皮下血肿预防:①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②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处理:可行冷敷或热敷,每日1~2次。
4)导管堵塞预防:①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
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浓度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③采取正压封管,即边推注封管液边夹紧留置针塑料管上的夹子,夹子尽量夹在塑料管的近心端。
处理:发生堵管的时候,切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液,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将肝素帽或正压接头拧下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5)静脉血栓形成预防:①再次输液时,用0.5%碘伏消毒肝素帽处,接上输液器,如果液体滴入不畅,勿用力挤压输液管,否则可将小凝血块挤入循环而发生栓塞,应先调整肢体位置,检查静脉留置针有无脱出,然后用5 ml针管抽取0.1%肝素盐水2 ml,连接输液针头回抽凝血块,通畅后再换接输液管输液。
②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且留置时间不可过长。
处理:①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置。
②抬高患肢,卧床休息,患肢抬高略超过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浅静脉内压力,使疼痛减轻。
③避免碰撞伤肢。
④加强静脉血管的保护:急性期患者需静注扩血管,抗凝及溶栓药物,发热患者需输注抗生素。
⑤为保护静脉血管,每日热敷穿刺处2次,预防浅静脉炎的发生。
6)导管脱出预防:①妥善固定导管,延长管应弧形或S型固定,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的余地。
②在更换敷料时应向心揭开敷料。
③加强宣教,指导患者置管侧肢体勿负重或过度活动。
④神志不清者,应加约束带约束另一上肢,以免把针头拔出。
处理:局部按压至不出血。
2、PICC置管术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术。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如下:1)导管堵塞预防:①保持PICC导管的通畅,避免扭曲、打折,穿刺及送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血管壁,减少血栓形成。
②穿刺点外露导管妥善固定,在置管后,记录每个患者的导管置入长度,在每次换药和冲管过程中,仔细观察现有长度是否与置入长度相符。
③正确的冲管方法是置管成功后立即用肝素钠稀释液脉冲式冲管等,输注粘稠度较高的液体及血制品后,要用生理盐水把导管完全冲干净。
④输液完毕时应及时封管,以生理盐水行脉冲式推注冲管,使用输液接头正压封管。
(使用中冲管2-3次/日间歇期1次/周有特殊情况及时处理).处理方法①先仔细检查导管外露部分有无打折、扭曲及长度。
②若为血栓形成阻塞导管,可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先抽回血,若遇有阻力不见回血,切不可用暴力、导丝或冲管来清除凝块,以免使导管损伤、破裂或造成栓塞,可用负压方式进行再通,反复数次,见回血后抽3~5ml血,使导管畅通。
如溶栓不成功,可考虑拔管。
2)静脉炎,穿刺点感染预防:①置管前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和型号匹配的导管,首选贵要静脉(静脉瓣少,血管粗),其次是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②血管最好选择右侧路径,因左侧路径较长、弯曲,插管时难度较大而且容易损伤血管内膜:导管的型号应于血管的大小相适宜。
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置管前严格消毒局部皮肤,置管24小时换药1次,后定期换药(3—7天1次),及时检查创口情况,保持穿刺点周围皮肤清洁。
穿刺时送管动作轻柔、被穿刺肢体制动,可减少对血管的机械性刺激,以免损伤血管内膜;穿刺完毕后以无菌透明贴固定,便于观察穿刺点,及早发现静脉炎。
④根据病人情况,及时更换敷贴,特别是当病人出汗较多时,更换时采用适当的敷贴,消毒范围大于lOcm。
透明贴不粘或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处理方法:静脉炎通常发生于穿刺后48~72小时,一但发生应给予对症处理。
①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每日2次,每次20min。
②置管后如发现穿刺点出现红肿、疼痛和(或)局部出现脓性分泌物,应按伤口感染处理。
③如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
应考虑是否并发感染性败血症,应严密观察,遵医嘱对症处理。
④若为机械损伤、药物刺激导致的静脉炎,一般可通过热敷、远红外线照射(每日3次,每次30min)、抬高患侧手臂、外用喜疗妥或肝素钠乳膏、限制患肢过多活动及调整输入液体的浓度等处理。
⑤若为血栓性静脉炎,可给予热敷或同血栓堵塞导管处理方法。
⑥情况严重者及时拔除PICC管。
3)穿刺点渗血、水肿预防:病人血管情况好,穿刺针应与导管相适应;剧烈频繁咳嗽时可用手指按压在穿刺点,防止因静脉压增高而渗血;置管前常规检查凝血功能,穿刺后按压穿刺点5min,凝血机制较差者按压的时间应增至5-lOmin,制动30min,24h内限制插管侧上肢过度活动,或加压敷料固定24h,必要时停服抗凝剂,给予止血剂。
处理方法:①在穿刺点加盖无菌纱布,再透明敷贴固定后指压穿刺点5~lOmin或局部给予冰袋或沙袋压迫止血,以促进血液凝固。
嘱忠者在咳嗽、咯痰或入厕时按压穿刺部位,防止压力过大血液渗出。
②穿刺部位皮肤潮湿多汗,创口易于出现渗出物,可酌情增加换药次数,能有效的抑制渗出物的出现。
4)导管移位、脱出或断裂预防:①指导病人休息与活动,妥善固定导管,穿刺侧肢体勿过度活动,勿自行牵拉导管。
②定期检查导管,记录好外留导管的位置与长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③更换贴膜时手法轻稳、正确,勿粗暴操作,顺着导管方向从下往上揭去贴膜,以免将导管拔出。
3. 处理方法①导管移位时,拍胸片找出移位的位置,使导管移至正常位置,若无不适感可继续使用。
②导管外脱时,严格无菌操作从里向外碘伏消毒脱出的导管,嘱病人手臂外展900,然后将外脱的导管送到“0”点。
③如发生断裂,让患者卧床,拍片,请介入科从下腔静脉抓捕器取出导管。
④拔管过程中出现断裂,立即扎止血带,请医生静脉切开取导管。
5)静脉血栓预防:置管前测量臂围,排除既往静脉血栓史;尽可能选择细的导管;避免长时间压迫置管侧肢体,嘱患者做握拳、松拳动作,预防血液缓流而发生静脉血栓。
处理方法:立即停止输液,通过血管彩超确认,根据血栓程度、静脉受累情况、症状严重程度决定处理措施。
①拔管。
②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10-14天,抬高患肢20-30度。
③患肢制动,避免按摩。
④观察患肢肿胀情况,同时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桡动脉搏动。
⑤避免在患肢输液和静脉注射,严密观察有无肺栓塞症状。
⑥抗凝、溶栓治疗。
3、胸腔引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1) 引流管阻塞预防:①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定时捏挤,使管腔通畅。
②术后应随时观察引流管内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
处理:①排除引流管扭曲受压。
②捏挤引流管,或重新置管。
2) 皮下气肿预防:①引流管的粗细要适宜,切口大小要适当。
②妥善固定引流管,并留有足够长度,以防翻身、活动时脱出胸腔。
③一旦滑出用凡土林纱布及厚层纱布封闭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处理:①局限性皮下气肿,未做特殊处理自行吸收。
②广泛性皮下气肿,患者出现疼痛、呼吸困难,立即通知医生行皮下切开引流,以排出气体减轻症状。
3) 疼痛预防:①调整引流管的位置,避免引流管与胸膜摩擦。
②可能与压迫肋间神经等引起的疼痛有关。
处理:①适当调整引流管位置或应用止痛药。
②经上述处理仍不能解除疼痛,可予以局部封闭。
4) 肺不张预防:①鼓励患者做有效咳嗽咳痰,避免剧烈咳嗽,定时翻身拍背。
②引流过程中,保持引流管道的通畅。
③鼓励病人吹气球促进肺复张。
处理:①可经鼻导管吸痰或应用支气管镜吸痰。
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以利于引流液的排出及肺部扩张。
5) 胸腔内感染预防:①胸腔闭式引流放置应低于胸腔60-100cm,尤其是搬动患者时,切勿将引流瓶提至高于引流管的胸腔出口水平面,最好先钳闭,至搬动完毕再松开以防引流液倒流入胸膜腔。
②更换引流瓶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③引流管一旦脱落,决不能将原引流管再插入。
处理:①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一旦出现体温升高,胸痛加剧等应及时报告医生。
②遵医嘱应用抗生素等治疗。
6) 血胸预防:①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躁动不安。
②注意体位,减少频繁变换体位。
③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摩擦血管而并发血胸。
处理:①在引流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
②如引流为血性,量突然增多,患者出现休克等症状者,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必要时进行手术止血。
7) 纵隔摆动预防:①大量积液、积气引流时应控制引流速度。
②剧烈咳嗽者嘱其勿用力过度,必要时应用镇静镇咳药。
处理:①大量积液、积气引流时应控制引流速度,一般放500ml后夹管5~10min,再放500ml再夹管5~10min,或根据医嘱增减夹管时间。
避免一次放气放液过多过快。
②一旦发生纵隔摆动,应迅速通知医生抢救。
4、输液泵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1)药物外渗预防: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用药的局部反应,有无回血、外渗,尤其从中心静脉输入时,密切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有无回血、肿胀。
处理:重新选择静脉,根据输入药物性质做好局部处理。
2)静脉炎和静脉硬化预防:使用输液泵前,先选择好血管,一般选择血管较粗直,易固定并便于观察的部位进行静脉穿刺,对老年患者尽量避免在下肢穿刺输液。
处理:①合理使用静脉,及时更换静脉。
②确保无外渗的情况下,可在穿刺部位上方5~8cm处局部热敷以缓解疼痛。
3)常见报警处理空气报警:输液管内有气泡。
重新排气,调整滴液壶内的液体。
滴速报警:①输液瓶已空。
及时更换输液。
②旋夹紧闭。
打开旋夹。
③滴液壶壁有液体凝集。
晃动滴液壶消除凝集。
④滴数传感器未安装好传感器损坏。
调整滴数传感器位置。
压力报警:①旋夹未打开。
打开旋夹。
②管路扭曲、受压。
保持管路通畅。
③针头或管路有血块堵塞。
消除血块或重新穿刺。
泵舱门报警:输液管放置不正确或泵门关闭不严。
重新放置输液管或关闭泵门。
电池报警:1交替显示输液速率和A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