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石钟山记》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石钟山记课文及学案

石钟山记课文及学案

石钟山记课文及学案.【注释】《石钟山记》课文及导学案。

1、选自《苏东坡全集》石钟山记(1)、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2(4)(2)(3)浪,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水经》云:“彭蠡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8)(6)(7)(5)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

是说,声如洪钟水石相搏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郦元:就是郦道元,北魏人,地理学家,3(11)(10)(9),,得双石于潭上,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扣而聆之,始访其遗踪南声函胡。

著《水经注》(16)(15)(12)(13)(14)疑之。

北音清越。

自以为得之,桴止响腾,余韵徐歇矣。

然是说也,余尤、鼓:振动。

4(18)(17)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之铿然 5、搏:击,拍。

(23)(20)(19)(21)(22)饶之德兴尉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元丰而长子迈将赴(25)(24)、洪钟:大钟。

6,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送之至湖口(27)(26)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硿硿焉7、是说:这个说法。

(29)(28)云霄间;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qìng)、磬8(31)(30)欲还,而大声发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余方心动也。

用玉或石制成。

(33)(32)(34),不知其如钟鼓不绝。

舟人于水上,噌吰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9(35)(36)也。

而为此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

(37)(38)(39),与风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记》(40)(41)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汝之声,与向之10、遗踪:旧址,陈迹。

这里指所在地。

(44)(42)(4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完整版)石钟山记优秀教案

(完整版)石钟山记优秀教案

(完整版)⽯钟⼭记优秀教案《⽯钟⼭记》教案教学⽬标:1.理清思路,把握课⽂重点字词及句式。

2.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3.理解“事不⽬见⽿闻⽽臆断其有⽆”的深沉价值。

教学重点:重点字的词类活⽤、判断句式、宾语前置句。

教学难点:理解“事不⽬见⽿闻⽽臆断其有⽆”的深沉价值。

第⼀课时(第⼀⾃然段、第⼆⾃然段前半部分)教学⽬标:1.熟读第⼀⾃然段,掌握第⼀⾃然段的重点实词的含义及特殊⽂⾔句式。

2.明确作者的质疑和态度。

教学重点:1.理解“焉、⿎、是、鸣”等词语的意义。

2.掌握省略句等⽂⾔句式。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质疑的。

教学⽅法:诵读法、点拨法教学过程:⼀.导⼊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钟⼭记》。

提到苏轼相信同学们对他并不陌⽣,现在⽼师想请同学们各抒⼰见说⼀说你眼中的苏轼是什么样⼦的?(……)是的,苏轼,⼀个如此响亮耀眼的名字,作为苏门之⼦,他与⽗亲苏洵⼀起扬名,甚⾄可以说是⽗因⼦显,光耀列宗;作为⼀个重情的丈夫,⼀⾸不朽的《江城⼦》令多少⼈为之潸然泪下;作为兄长,那⾸我们⾮常熟悉的为⼦由⽽作的《⽔调歌头》将⼿⾜情推向极致,那么作为⽗亲的苏轼会是什么样⼦的呢?看来⼤家对这个不是很了解,没关系,下⾯就让我们⼀起到《⽯钟⼭记》中去看⼀看苏轼是怎样⾝体⼒⾏教育孩⼦的。

⼆.⽂本解读:第⼀⾃然段(⼀)郦元的观点1.⾸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课⽂第⼀⾃然段,读的时候要注意做到读⾳准确,语速适中。

“《⽔经》云,⼀⼆读”……..明确:(1)纠正读⾳:彭蠡(lǐ)郦(lì)元钟磬(qìng )铿(kēng)然(2)提醒学⽣下列句⼦的停顿必须注意:⾄唐/李渤始访其遗踪然/是说也2.好的,在这⼀⾃然段中,出现了哪⼏个⼈,他们分别是谁?明确:郦元、李渤、余(苏轼)3.这三个⼈,郦道元是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李渤⽣活在唐朝,⽽苏轼是北宋⽂坛最具盛名的⼤⽂豪,究竟是什么事情有那么⼤的号召⼒让这三个⼤⼈物穿越时空,同时出现在我们⾯前?我们先留⼀个悬念,现在先来做⼀件事——翻译。

新教材适用高中语文第3单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12石钟山记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含答案)

新教材适用高中语文第3单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12石钟山记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含答案)

新教材适用高中语文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12.*石钟山记学习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在已有文言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注释,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等;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本文语言之美。

2.文化传承与理解:传承发扬独立思辨、质疑、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

3.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段落内容,在把握段落内容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理清作者是如何叙议结合,借记游说理的。

4.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以及行文富于曲折变化的写作特色。

学习情境每一个中国人,差不多都会在不同的境遇里,在不同的时间里,与苏东坡相遇。

他柔情又豪放,苦涩也坦荡。

顺境与逆境,儒家与道家,出世与入世,他都经历;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他都体验。

他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他的文学,几乎包含了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所有主题:有孤独,有相思;有柔情,有豪放;有挫败,有挣扎;有苦涩,有洒脱。

于是,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不同的境遇里,与苏轼相遇。

擦净你的“窗户”一对年轻的夫妇对面搬来一户新邻居。

第二天早上,当他们吃早饭的时候,年轻的妻子看到了新搬来的邻居正在外面洗衣服。

妻子对丈夫说道:那些衣服洗得不干净,也许那个邻居不知道如何清洗。

也许她需要好一点的洗衣粉。

丈夫看了看妻子,沉默不语。

就这样每次邻居洗衣服,妻子都会这样评论对方一番。

大概一个月后,年轻的妻子惊奇地发现,邻居的晾衣绳上居然悬挂着一件干净的衣服,她大叫着对丈夫说:快看!她学会洗衣服了。

我想知道是谁教会她这个的呢?她的丈夫却回答道:我今天早上一大早起来,然后我把玻璃擦干净了。

【赏析】在我们作出判断之前,首先要看一下你的窗户是否干净。

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取决于眼前窗户的纯净度。

在我们作出任何评判之前,我们应该检查自己是否客观,是否能看到对方好的一面,而不仅仅是找出问题审判对方。

所以请务必擦净你的“窗户”。

课|前|预|习1.作者作品“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石钟山记》学案

《石钟山记》学案

《石钟山记》学案学习要点1. 了解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2.把握文中消失的基本文言学问;3.了解和体会本文将谈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4.了解和体会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见。

重点讲解课文简析课文共三段。

第一段,主要叙述关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两种说法,然后分别提出质疑,为下文亲临其境进行探究供应了依据。

其次段,写亲临石钟山和探究石钟山得名缘由的经过,在这段里生动细致地叙写了亲自探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对“石钟山”命名的缘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三段,写探访得实后的感想:凡事须亲历而不行主观臆断,点明白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作为线索。

先“疑”,后“探”,再“断”,最终是“叹”。

文章结构严谨,脉胳清晰,记叙、写景、谈论紧密结合,是宋人游记常用的写作方法。

本文的特点是记叙内容容量大而条理分明,写景奇怪,真实动人,而通过对石钟山命名的探究,阐明白“臆断”有害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熟悉,“臆断”的方式又是多么谬误和浅陋可笑。

写作特色简析《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谈论,而是先谈论,由谈论带出记叙,最终又以谈论作结。

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绽开全文。

全文首尾呼应,规律严密,浑然一体。

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依据,而是用钟磬作的试验为依据。

这就为文章的其次段中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

在文章最终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洁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

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缘由的作法,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其次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

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

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谈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石钟山记》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石钟山记》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石钟山记》第一课时知人论世一、写作背景苏轼平生最讲究求实,早年他针对北宋危机的形势,上书仁宗皇帝,要求革新弊政。

神宗时代,他认为熙宁新法有些激进,便站在保守派边反对,等到哲宗亲政,旧党上台要彻底废除新法时,他却又“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而倒行逆施,竭力主张保留新法的合理内容。

即使遭贬,也不“随时上下”,这种可贵的求实精神不仅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深入实地考察和因事阐发。

《石钟山记》就是在深入调査后总结的事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二、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正如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三、题目解说“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

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石钟山记学案含答案

石钟山记学案含答案

《石钟山记》学案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是:是说也,人常疑之()2、置、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3、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4、腾:桴止响腾,余韵徐歇()5、是:所在皆是也()6、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7、赴: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8、因:因得现所谓石钟者()9、其、焉、固: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10、然: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11、而:涵淡澎湃而为此者()12、因、识: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13、终: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14、所以:此世所以不传也()15、乃、考: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16、是以、盖: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二、通假字至莫夜月明()三、一词多义1、鼓:①微风鼓浪()②噌吰如钟鼓不绝()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殆: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②郦元之所风闻,殆与余同()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3、莫:①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通"暮",日落的时候、傍晚)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不)③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不要,不可)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没有谁、没有人)4、发:①而大声发于水上()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④舜发于畎亩之中()⑤发闾左征戍渔阳九百人()5、何:①不然,籍何以至此()②徐公何能及君也()③水何澹澹()④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⑤豫州今欲何至()四、词类活用1、下: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名作,)2、鼓:微风鼓浪(名作,)3、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用法,)4、名:而此独以钟名(名作,)5、舟:余自齐安舟行适临安(名作,)6、目、耳:事不目见耳闻(名作,;)7、夜: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名作,)五、古今异义的词1、其实:①古义:事情的真相。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石钟山记》(附答案)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石钟山记》(附答案)

《石钟山记》易错字填空、挖空练习、情境默写(答案版)一、易错字填空《水经》云:“彭( )之口有石钟山焉。

”( )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 ),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 )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而聆之,南声()(),北音()(),( )止()(),余韵()()。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疑之。

石之( )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 )之,( ) ( )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 )人,而山上栖( ),闻人声亦惊起,()( )云( )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 ) ( )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 ),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 )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与风水相吞吐,有( )()()()之声,与向之( ) ( )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 )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 ( ) ( ) ( ) 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 )断其有无,可乎?()元之所见闻,( )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 )元之简,而笑李( )之( )也。

参考答案:蠡郦搏磬扣函胡清越桴响腾徐歇尤铿扣硿硿莫博鹘磔磔霄鹳鹤噌吰罅涵淡澎湃当窍窾坎镗鞳噌吰识窾坎镗鞳臆郦殆郦渤陋二、挖空练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石钟山记》学案含答案

石钟山记》学案含答案

《石钟山记》学案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是:是说也,人常疑之()2、置、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3、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4、腾:桴止响腾,余韵徐歇()5、是:所在皆是也()6、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7、赴: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8、因:因得现所谓石钟者()9、其、焉、固: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10、然: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11、而:涵淡澎湃而为此者()12、因、识: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13、终: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14、所以:此世所以不传也()15、乃、考: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16、是以、盖: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二、通假字至莫夜月明()三、一词多义1、鼓:①微风鼓浪()②噌吰如钟鼓不绝()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殆: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②郦元之所风闻,殆与余同()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3、莫:①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通"暮",日落的时候、傍晚)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不)③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不要,不可)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没有谁、没有人)4、发:①而大声发于水上()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④舜发于畎亩之中()⑤发闾左征戍渔阳九百人()5、何:①不然,籍何以至此()②徐公何能及君也()③水何澹澹()④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⑤豫州今欲何至()四、词类活用1、下: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名作,)2、鼓:微风鼓浪(名作,)3、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用法,)4、名:而此独以钟名(名作,)5、舟:余自齐安舟行适临安(名作,)6、目、耳:事不目见耳闻(名作,;)7、夜: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名作,)五、古今异义的词1、其实:①古义:事情的真相。

《石钟山记》学案含答案

《石钟山记》学案含答案

《石钟山记》学案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是:是说也,人常疑之()2、置、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3、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4、腾:桴止响腾,余韵徐歇()5、是:所在皆是也()6、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7、赴: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8、因:因得现所谓石钟者()9、其、焉、固: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10、然: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11、而:涵淡澎湃而为此者()12、因、识: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13、终: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14、所以:此世所以不传也()15、乃、考: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16、是以、盖: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二、通假字至莫夜月明()三、一词多义1、鼓:①微风鼓浪()②噌吰如钟鼓不绝()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殆: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②郦元之所风闻,殆与余同()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3、莫:①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通"暮",日落的时候、傍晚)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不)③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不要,不可)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没有谁、没有人)4、发:①而大声发于水上()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④舜发于畎亩之中()⑤发闾左征戍渔阳九百人()5、何:①不然,籍何以至此()②徐公何能及君也()③水何澹澹()④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⑤豫州今欲何至()四、词类活用1、下: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名作,)2、鼓:微风鼓浪(名作,)3、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用法,)4、名:而此独以钟名(名作,)5、舟:余自齐安舟行适临安(名作,)6、目、耳:事不目见耳闻(名作,;)7、夜: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名作,)五、古今异义的词1、其实:①古义:事情的真相。

《石钟山记》学案含答案解析

《石钟山记》学案含答案解析

《石钟山记》学案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是:是说也,人常疑之()2、置、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3、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4、腾:桴止响腾,余韵徐歇()5、是:所在皆是也()6、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7、赴: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8、因:因得现所谓石钟者()9、其、焉、固: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10、然: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11、而:涵淡澎湃而为此者()12、因、识: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13、终: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14、所以:此世所以不传也()15、乃、考: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16、是以、盖: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二、通假字至莫夜月明()三、一词多义1、鼓:①微风鼓浪()②噌吰如钟鼓不绝()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殆: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②郦元之所风闻,殆与余同()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3、莫:①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通"暮",日落的时候、傍晚)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不)③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不要,不可)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没有谁、没有人)4、发:①而大声发于水上()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④舜发于畎亩之中()⑤发闾左征戍渔阳九百人()5、何:①不然,籍何以至此()②徐公何能及君也()③水何澹澹()④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⑤豫州今欲何至()四、词类活用1、下: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名作,)2、鼓:微风鼓浪(名作,)3、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用法,)4、名:而此独以钟名(名作,)5、舟:余自齐安舟行适临安(名作,)6、目、耳:事不目见耳闻(名作,;)7、夜: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名作,)五、古今异义的词1、其实:①古义:事情的真相。

《石钟山记》(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共3篇

《石钟山记》(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共3篇

《石钟山记》(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共3篇《石钟山记》(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1《石钟山记》(详案)《石钟山记》是一部以林语堂的个人经历为主线,记录了他在寻访母亲故乡——福建南靖石钟山时,所见所闻所感的游记。

本文旨在结合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课程中有效地教授这部经典游记。

一、教学目标1.了解《石钟山记》的文学价值及作者林语堂的生平背景和写作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性认知,从自然山水中领略诗意、意境和哲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激发学生对福建文化和传统养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计1.导入环节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了解林语堂的生平背景、主要作品及其贡献。

2.阅读理解首先,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述《石钟山记》的内容和主旨,以推测游记文本结构。

其次,引领学生逐段理解文本,关注文本的写作技巧和林语堂的语言风格。

鼓励学生阅读、分析、解释、评价并拓展文本潜在意义,感受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义和文化价值。

3.文学鉴赏通过教师演示+课堂互动的方式,分析文本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形象描写和象征性语言的作用及情感效果,并探究它们在文本中的功能和贡献。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文学鉴赏理论,对《石钟山记》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4.文化探讨学生应该了解福建文化和福建养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探讨《石钟山记》中所涉及的福建文化和福建养生文化的内涵及其对林语堂的影响。

5.写作指导授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写作指导。

通过示范、批改、讨论等形式,指导学生撰写出自己的文章或小论文,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游记文本的写作技巧和文化背景,并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和实际情境,进行适当的批判、探讨和表达。

三、教学方法整合各种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读、写、说、思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并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情。

其中,活动和讨论是比较重要的方法,提供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场所,使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完整版)石钟山记学案教案

(完整版)石钟山记学案教案

石钟山记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了解作者、石钟山.背诵课文。

2.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学习课文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揣摩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作者反对臆断、亲自考察的精神。

明白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预习.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苏辙(子名与车有关)。

“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曾巩。

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

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3、完成《导学》预习自测并把相关知识点落实到课文。

4、《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

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旅途中。

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5、实词析疑:鼓:①乐器。

例。

噌吰如钟鼓绝。

②击鼓;例:一鼓作气。

③弹秦.例:令赵王鼓瑟.④鼓动、掀动。

例:微风鼓浪。

是:①是。

例:问今是何世。

②正确。

例:辨清是非。

③这、这样。

例:是说也。

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

例:得双石潭上。

②能够。

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③收获。

例:此余之所得也.遗:①遗留;例:先帝之遗德。

访其遗踪。

②遗失、遗弃。

例:得遗金一饼。

鸣:①鸟叫。

②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徐:慢慢的。

与”疾"相反.适:往。

固:①巩固。

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②坚决。

例:相如固止之。

③本来。

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

例:莫用众人之广议也。

②没有谁。

例:莫不响震失色。

石钟山记教案10篇

石钟山记教案10篇

石钟山记教案10篇石钟山教案。

今天编辑将为您准备有关“石钟山记教案”的精彩文章,建议您将本页面加入收藏以便随时学习。

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教案的编写应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目标。

石钟山记教案篇1授课时间:20xx年5月16日星期五上午第2节授课时间:高一(13)班教学目的:1、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2、辨析特殊句式的现象并掌握其规律。

3、学习苏轼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做法。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大意,辨析词类活用现象及一些特殊句式。

2、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存疑必察的求实精神。

教学设想:运用朗读、提问及讨论等方式让学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利用所学的文言知识解决词类活用现象及特殊句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善学善问的能力,力争达到师生互动。

教学步骤:一、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通过同学们的分析得出文章结构:质疑—————探疑—————结论(针对此结构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论证了一个道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中心句)二、分析第一段(学生朗读并提出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1、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状语后置;承接连词)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定语后置;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3、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出焉’”。

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讨论后回答)明确:作者引用书中的话比自己的话有力,同时说明石钟出确有其山;通过《水经》提出郦道元的观点,后面提出李渤的观点,两种观点提出来,有了比较,就为作者的质疑提供了基础,也为下文作者实地去考察提供了依据。

(大家各抒已见,从各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思维很活跃,讨论也很热烈,很好!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探疑)三、分析第二、三段(指名朗读)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

(名词活用作状语,从旁边)2、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宏如钟鼓不绝。

《石钟山记》教案(通用7篇)

《石钟山记》教案(通用7篇)

《石钟山记》教案〔通用7篇〕《石钟山记》教案〔通用7篇〕《石钟山记》教案篇1教学目的:1、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2、辨析特殊句式的现象并掌握其规律。

3、学习苏轼大胆质疑,重视理论的做法。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大意,辨析词类活用现象及一些特殊句式。

2、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存疑必察的务实精神。

教学设想:运用朗读、提问及讨论等方式让学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利用所学的文言知识解决词类活用现象及特殊句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才能、善学善问的才能,力争到达师生互动。

教学步骤:一、复习稳固上节课所学内容:通过同学们的分析^p 得出文章构造:质疑———探疑———结论〔针对此构造对文章内容进展分析^p 〕论证了一个道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中心句)二、分析^p 第一段(学生朗读并提出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1、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状语后置;承接连词)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定语后置;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3、文章一开场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出焉’”。

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讨论后答复)明确:作者引用书中的话比自己的话有力,同时说明石钟出确有其山;通过《水经》提出郦道元的观点,后面提出李渤的观点,两种观点提出来,有了比拟,就为作者的质疑提供了根底,也为下文作者实地去考察提供了根据。

(大家各抒已见,从各个方面答复了这个问题,思维很活泼,讨论也很热烈,很好!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探疑)三、分析^p 第二、三段(指名朗读)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

(名词活用作状语,从旁边)2、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宏如钟鼓不绝。

(状语后置)3、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当:在某处,中流:河流的中央;古今词义辨析,中间是空的)4、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像李渤那样不肯实地考察的人,养尊处优)5、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宏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款坎镗溻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最新)《石钟山记》教案及答案

(最新)《石钟山记》教案及答案

《石钟山记》教案教学目标:(一)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出现的特殊文言句式(二)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有疑必察的求实精神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法,融进作文片段写作教学重点:领悟文中包含的哲理意蕴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古代的记游散文风格多样,形式各异。

我们刚刚学过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它形似游记散文,但落脚于议论。

它不像一般游记,不重山川景物的描写,而重因事说理;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

苏轼的《石钟山记》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被称为古典记游散文中具有哲理性的姊妹篇,但在思想内容上又各异其趣,在行文构思上又各呈其妙。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

二、请学生阅读课文注释一,弄清楚石钟山的地理位置三、学生朗读第一段,注意读音,“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的句子有何特点?其他要讨论的文言语法现象。

问:用原文语句回答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

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幻灯打出质疑水搏论扣石论)四、关于石钟山的命名,无论是北魏郦道元的“水搏论”,还是唐代李渤的“扣石论”,苏轼都持怀疑的态度,并提出了怀疑的依据。

而且带着疑问,在送子赴任途经石钟山时,亲临绝壁实地考察,他不拘成说,不畏险阻,泛舟绝壁之下,亲眼目睹了石钟山什么样的景象?,亲耳聆听了什么样的声音?朗读第二段阴森恐怖、惊心动魄的夜景江水冲击石洞岩缝而发出的像钟一样的响声。

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由来是什么?注意“古之人不余欺也”的句式特点(解疑)五、弄清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心中的疑团涣然冰释,作者用一个反问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来阐发一个什么道理?强调实践,注重调查研究,反对主观臆断。

(评疑)这一见解,给读者以丰富的教益和哲理的启迪,可谓水到渠成。

大师质疑的精神和亲身实践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尤为可贵,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科学家大胆质疑的例子?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说”。

《石钟山记》一轮复习学案

《石钟山记》一轮复习学案

《石钟山记》基础知识复习一、挖空训练《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二、文言现象(一)通假字1.南声函胡( )3.汝识之乎( )(二)古今异义1.空中而多窍古义:今义:2.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古义:今义:3.自以为得其实古义:今义:(三)词类活用1.微风鼓浪()2.而此独以钟名()3.磔磔云霄间()4.噌吰如钟鼓不绝()5.涵澹澎湃而为此也()6.不知其浅深()7.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8.大石侧立千尺()9.夜泊绝壁之下()10.事不目见耳闻()11.而臆断其有无()1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四)一词多义1.壁(1)凿壁借光()(2)至绝壁下()(3)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4)项王军壁垓下()(5)小姐这壁坐()2.察(1)徐而察之()(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3)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3.殆(1)殆有神护者()(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五)特殊句式(1)噌咄者,周景王之无射也()(2)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3)此世所以不传也()(4)所在皆是也()(5)则山下皆石穴罅()(7)古之人不余欺也()(8)是以记之()(9)石之铿然有声者()(10)得双石于潭上()(11)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12)而大声发于水上()三、翻译句子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2《石钟山记》学案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2《石钟山记》学案

选篇理由:苏轼《石钟山记》以记叙的活泼、议论的深意见长,本文是反驳苏轼考察石钟山命名原因的结论的。

阅读本文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有利于学生理性看待前人的观点。

《春在堂笔记..》卷七俞樾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

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

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

天下水中之山多矣。

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

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

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

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

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

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

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

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

’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

’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

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上钟山亦中空。

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

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有删改)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B.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C.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D.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笔记,一种随笔记录的文体,笔记文包括史料笔记、考据笔记和笔记小说。

B.亲家,夫妻双方之父母互称对方为“亲家”,也泛称亲戚之家。

C.丹房,指道教炼丹的地方,后指道观;也指神仙的住所。

本文指的是道观。

D.“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化用自成语“登堂入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钟山记》学案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是:是说也,人常疑之()2、置、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3、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4、腾:桴止响腾,余韵徐歇()5、是:所在皆是也()6、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7、赴: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8、因:因得现所谓石钟者()9、其、焉、固: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10、然: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11、而:涵淡澎湃而为此者()12、因、识: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13、终: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14、所以:此世所以不传也()15、乃、考: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16、是以、盖: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二、通假字至莫夜月明()三、一词多义1、鼓:①微风鼓浪()②噌吰如钟鼓不绝()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殆: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②郦元之所风闻,殆与余同()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3、莫:①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通"暮",日落的时候、傍晚)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不)③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不要,不可)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没有谁、没有人)4、发:①而大声发于水上()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④舜发于畎亩之中()⑤发闾左征戍渔阳九百人()5、何:①不然,籍何以至此()②徐公何能及君也()③水何澹澹()④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⑤豫州今欲何至()四、词类活用1、下: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名作,)2、鼓:微风鼓浪(名作,)3、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用法,)4、名:而此独以钟名(名作,)5、舟:余自齐安舟行适临安(名作,)6、目、耳:事不目见耳闻(名作,;)7、夜: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名作,)五、古今异义的词1、其实:①古义:事情的真相。

②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2、空中:①古义:中间是空的。

②今义:天空之中。

六、句式1、石之铿然有声者(后置)2、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句)3、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句)4、古之人不余欺也(前置)5、得双石于潭上(后置)七、难句翻译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译:2、古之人不余欺也。

译: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译4、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译: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桴(fú)止响腾铿(kēng)然有声B.此鹳(guàn)鹤也殆(dài)与余同C.至莫(mò)夜月明汝识(zhì)之乎D.钟磬(qìng) 聆(líng)听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下临深潭,微风鼓(临:靠近;鼓:鼓动。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虽:即使;鸣:使……发出响声,使动用法。

)B.扣而聆之,南声函胡……(扣:敲击;聆:听。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乘船,名词用作状语;适:恰好。

)C.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向:刚才的。

)汝识之乎(识:通“志”,记住。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无射:无射钟。

)大石侧立千尺(侧:名词用作状语,在旁边。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B.汝识之乎C.南声函胡,北音清越D.然而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B.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②送之至湖口③徐而察之④汝识之乎⑤周景王之无射也A.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

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

D.①②③④⑤用法全不相同。

2.下列各句中的“得”,意思是“收获”的一项是( )A.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C.此余之所得也D.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3.下列句子,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余固笑而不信也B.古之人不余欺也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D.马之千里者4.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A.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赶到饶州的德兴县当县尉B.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迈苏要去饶州的德兴县C.余下齐安的船,要去临汝,并且大儿子苏迈将要去饶州的德兴县去做县尉D.余下的船从临安出发,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5.不是“余心动欲还”的原因的一项是()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B.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C.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中者D.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记之,盖叹..。

余是以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是:是说也,人常疑之(这个)2、置、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放在;即使)3、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才)4、腾: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传播)5、是:所在皆是也(这样)6、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往)7、赴: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赴任,就职)8、因:因得现所谓石钟者(因而)9、其、焉、固: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其中的;同"然",形容词词尾;本来)10、然: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形容词词尾)11、而:涵淡澎湃而为此者(因为)12、因、识: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于是;知道)13、终: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终究)14、所以:此世所以不传也(……的原因)15、乃、考: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竟;敲)16、是以、盖: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因此;大概)二、通假字至莫夜月明(暮)三、一词多义1、鼓:①微风鼓浪(振动)②噌吰如钟鼓不绝(一种打击乐器)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击鼓)2、殆: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②郦元之所风闻,殆与余同(大概,可能)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怠",懈怠)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几乎,近于)3、莫:①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通"暮",日落的时候、傍晚)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不)③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不要,不可)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没有谁、没有人)4、发:①而大声发于水上(发生,发出)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发射,射出)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出发)④舜发于畎亩之中(启用,被任用)⑤发闾左征戍渔阳九百人(征发,征调)5、何:①不然,籍何以至此(什么)②徐公何能及君也(怎么)③水何澹澹(多么)④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为什么)⑤豫州今欲何至(哪里)四、词类活用1、下: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名作状,在下面)2、鼓:微风鼓浪(名作动,振动)3、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动用法,使……鸣)4、名:而此独以钟名(名作动,命名)5、舟:余自齐安舟行适临安(名作状,坐船)6、目、耳:事不目见耳闻(名作状,用眼睛;用耳朵)7、夜: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名作状,在夜里)五、古今异义的词1、其实:①古义:事情的真相。

②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2、空中:①古义:中间是空的。

②今义:天空之中。

六、句式1、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2、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判断句)3、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判断句)4、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5、得双石于潭上(介宾结构后置)七、难句翻译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译: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

2、古之人不余欺也。

译: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译:事情没有用眼睛看到用耳朵听到,就凭主观想象去推断它有没有,可以吗?4、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大概慨叹郦元的简单,和笑李渤的简陋。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译: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但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