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系统相关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ppt
七.道路红线宽度及横断面的形式
• 道路红线:道路用地和两侧其他用地的分界 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 线。(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
• 单幅路:也称为一块板,指车行道上不 设分割带,以路面划线标志组织交通, 或虽不做划线标志,但机动车在中间行 驶,非机动车在两侧靠右行驶。
• 优点:占地少,投资省,机动车,非机动车高 峰小时错峰时路面利用率高。
三.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
• 城市有大量的交通吸引点,吸引的车辆和行人 交通错综复杂。
• 城市大部分交通的流动路线和流量经常变化、 不稳定。
• 城市道路上的交通运输工具类型多、速度不一。 • 人流和车流以及车流和车流交叉多,相互干扰大。 • 城市道路交通需要大量的附属设施和交通管理设
施。
四.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 缺点:车种混杂,不安全。 • 适用情况:用地困难,拆迁量大或双向交通量
不均匀的路段以及车流量不大,出入口较多的 生活性道路。
• 双幅路:也称为两块板,指在车行道中间设置分 车带分隔对向机动车流,将车行道一分为二。
• 优点:解决机动车对向行驶的矛盾。
• 缺点:机动车外侧行驶非机动车时,仍属混 行;当交通量双向不均匀系数较大时,这种 断面车辆行驶灵活性差,车道利用率不高; 当车到宽度不够时,超车易发生交通事故。
–垂直式:车辆垂直于通行道的方向停放。单 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数最多,用地比较紧凑, 但停车带占地较宽,进出车位时需要倒车一 次,因而要求通道至少有两个车道宽。
• 两者是同步形成的,城市的形成必包含城市 交通的因素,一般先有过境交通,再沿交通 线形成城市。
• 现代交通发展的历史:
• 利用天然河湖水系,开凿一定数量的运河。(产 业革命初期)
城市规划原理第七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1、 研究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是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 一 2、 居住、交通、工作、游憩是城市四大功能 3、城市四大生命线:能源、交通、给水、电信 4、现代城市交通是一个组织庞大、复杂、严密而又 精细的体系,现代城市的特征是高效益和高效率。 其中的效率则主要是指城市的运转,其重要组成之 一就是城市交通。 5、所以城市交通对于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有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机动车停车位的确定
公共建筑配建停车位指标
七、城市交通调查
1、交通量调查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础
1)交通量调查的对象
机动车、自行车、人行
2)交通流量调查分析
– 概念 单位时间(小时、日)内通过某一道路断面
的双向车辆数
高峰小时交通流量
– 典型区域、典型时间进行调查
– 交通量的时间分布
– 交通量的空间分布
C. 客运港位于货运港的上风方向
D. 综合考虑船舶航行、货物装卸、库场储存 及后方集疏
4 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归纳起来是——
规范--------大城市为5-7km/km2;中等城市 为5-6 km/km2。
建议-----6-8 km/km2。
干道恰当的间距为600----1000m,相应 的干道网密度为2—3km/km2பைடு நூலகம்
2、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过境交通的布置
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 红线宽度
快速干路 60—100米 主干路 40—70米 次干路 30—50米 一般道路 20—30米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1)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
2)自行车道宽度:1.0米/条
第七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 3、非机动车道 • 自行车道宽度:1.0--1.1米/条
上可以设独立车道
一般4条以
• 非机动车道宽度:
自行车为主:双车道2.5米、三车道3.5米,四车道4.5 米 一辆自行车与一辆三轮车3.5米 两辆三轮车4米 非机动车道的基本宽度推荐为5米(或4.5米)、6.5 米(或6米)、8米(或7.5米)
• 高速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离开城市,一至数个出入口
• 城市内部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低速让高速,次干让主干,生活让交通。无关路分离
• 交叉口间距
快速路1500-2500M,主干道间距700-1200M、次干道350- 500M,支路150-250M
第四节 城市道路及停车场设计• 一、城市道路红线• 定义
6、绿化带
• 靠车行道的行道树应满足侧向净宽的要求。株 距4~10m。树池宜采用方形,每边净宽大于 或等于1.5m;采用矩形时,净宽与净长宜大于 或等于1.2×1.8m。
• 7、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 道路横断面类型
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 及四幅路(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板)
•
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 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 市道路。 双幅路适用于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 动车较少的道路。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 的快速路和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特殊 的路段,亦可采用双幅路。 三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 红线宽度大于或等于40m的道路。 四幅路适用于机动车速度高,单向两条机动车 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
• 埋设电力、电讯电缆、和给水管三种管线所需要最 小宽度为4.5米,加上行道树和路灯杆的最小占地 宽度为1.5米,则至少要6米。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时间可靠性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时间可靠性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时间可靠性分析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时间可靠性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时间可靠性是指交通系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实现预定目标的能力。
而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时间可靠性分析,旨在评估和改进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以实现更高效、更可靠的交通运输。
首先,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时间可靠性分析需要考虑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之间的关系。
交通需求是指市民的出行需求,而交通供给则是指交通系统的容量和实际运输服务。
通过对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的分析,可以评估道路交通系统的瓶颈和运输效率,从而为交通管理者提供优化方案。
其次,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时间可靠性还与道路网络的结构和设计有关。
道路网络的结构和设计直接影响了交通的流动性和运输效率。
通过对道路网络的分析,可以揭示潜在的拥堵点和瓶颈,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例如,在研究一个区域的交通可靠性时,可以通过分析道路通行能力、交叉口流量和道路拓宽等因素,来评估并改善交通系统的时间可靠性。
除了道路网络的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时间可靠性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交通信号控制、公共交通服务和交通信息系统等。
交通信号控制的优化可以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流的稳定性。
公共交通服务的优化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缓交通拥堵。
交通信息系统的建设则可以提供实时的路况和交通推荐,帮助司机选择最佳的路线,提高道路交通系统的时间可靠性。
在进行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时间可靠性分析时,我们还需要考虑交通需求的变化和城市发展的趋势。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交通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只有充分考虑交通需求的变化,才能真正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时间可靠性。
同时,城市发展的趋势也会对交通系统的时间可靠性产生影响。
例如,城市扩张和新建楼盘会增加交通流量,需要增加道路容量和改善道路网络。
总结起来,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时间可靠性分析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道路网络的结构与设计、交通信号控制、公共交通服务、交通信息系统以及交通需求的变化和城市发展的趋势。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道路纵断面设计
3.2.2城市干路网类型城市道路系统是为适应城市发展,满足城市用地和城市交通以及其他需要而形成的。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城市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下,不同城市的道路系统有不同的发展形态。
从形式上,常见的城市道路网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其中前三类为基本型。
1.方格网式道路系统方格网式又称棋盘式,是最常见的一种道路网类型,适用于地形平坦的城市。
用方格网道路划分的街坊形状整齐,有利于建筑的布置;由于平行方向有多条道路,交通分散,灵活性大,但对角线方向的交通联系不便。
有的城市在方格网的基础上增加若干条放射干线,以利于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但因此又将形成三角形街坊和复杂的多路交叉口,既不利于建筑布置,又不利于交叉口的交通组织。
完全方格网的大城市,如果不配合交通管制,容易形成不必要的穿越中心区的交通。
一些大城市的旧城区历史形成的路幅狭窄,间隔均匀,密度较大的方格网,已不能适应现代城市交通的要求,可以采用组织单向交通的方法解决交通拥挤问题。
方格网式的道路也可以顺依地形条件弯曲变化,不一定死板地一律采用直线直角。
2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起源于欧洲以广场组织城市的规划手法,最初是几何构日产物,有的是由港口城市或中心城市的对外交通特性所自然形成的,多用于大城市。
这种道系统的放射形主干道有利于市中心同外围市区和郊区的联系,环形道路又有利于中心城区外的市区及郊区的相互联系,在功能上有一定的优点。
但是放射形干路又容易把外围的交通引入市中心地区,引起交通在市中心地区过分的集中,同时会出现许多不规则的街坊,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道路系统。
环形干路也容易引起城市沿环路的发展,促使城市呈同心圆式不断向外扩张。
为了充分利用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的优点,避免缺点,国外一些大城市在原有的环形放射路网基础上部分调整改建形成快速路系统,对缓解城市中心的交通压力,促使城市转向沿放射形交通干线向外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自由式道路系统自由式道路常是由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道路结合自然地形呈不规则状布置形成的。
城市道路标准体系及主要规范介绍
主要内容修订背景修订概况主要内容主要条文解说1.修订背景1.1《规范》的历程1.2 修订的原因工程建设的需要快速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连续流交通、主辅路系统、高架道路、地下道路城市立交设计理念的完善……主辅分流、机非分行、互通、连通、畅通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综合交通枢纽、多交通方式的衔接设计理念的创新……公交优先、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环境景观设计理念的创新……强调“道路总体空间”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再生沥青、透水、降噪、彩色路面技术类问题道路分类分级——是类型还是等级?城市规模在分级中如何考虑?设计车辆——是否增加新类型?设计速度——增加100km/h 、120km/h?道路净高——5m、4.5m、3.5m、3m ……?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评价道路能力的指标?机动车单车道宽度——3.75m、3.5m、3.25m、3m……?路面结构设计荷载标准——是否考虑增加新的荷载标准?道路交叉口类型——分类原则、设计标准?…………标准体系的调整《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根据新的体系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将一本通用规范和若干专用标准代替。
2.修订概况2.1 编制过程2.2 目的和原则3.主要内容3.1 章节组成3 基本规定《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主要内容道路种类行驶车辆类型最小净高(m)机动车道各种机动车 4.5小客车 3.5非机动车道自行车、三轮车 2.5人行道行人 2.513.3.4 长度大于1 000m行驶机动车的隧道考虑汽车尾气的污染对通风的要求比较高,目前技术条件下,慢速交通通过隧道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禁止与机动车在同一孔内设置非机动车和行人通道;长度小于等于1 000m的隧道若要求设置非机动车和行人通道时,必须有安全隔离设施。
4.条文解说总则《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制定3.1.4 道路应做好总体设计,并应处理好与公路以及不同等级道路之间的衔接过渡。
市政道路相关规范
市政道路相关规范1. 简介市政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交通流畅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市政道路的良好运行和交通安全,需要制定一套相关规范来管理和规范市政道路的建设、维护和管理。
本文档主要介绍市政道路的相关规范,包括道路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 道路规划道路规划是指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整体规划,确定城市内部和与周边城市之间的道路网络布局和路线规划。
在进行道路规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人口和交通需求: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和交通需求,确定道路的规模和布局,确保道路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考虑城市土地利用情况和空间布局,合理确定道路的位置和路线,避免浪费土地资源和不必要的拆迁。
•环境和生态保护:在道路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因素,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交通组织和交通流:通过合理的道路规划,优化交通组织和交通流,提高交通效率和道路通行能力。
3. 道路建设道路建设是指按照规划要求,在已确定的位置和路线上进行道路的建设施工。
在进行道路建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道路设计和标准:根据道路类型和等级,制定相应的设计和建设标准,确保道路的安全和舒适性。
•道路材料和工艺: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工艺,确保道路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减少道路的损坏和维修。
•施工管理和监督: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防止违法违规行为和不合理变更设计。
4. 道路维护与管理道路维护与管理是指对已建成的道路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和交通安全。
道路维护与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道路进行巡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并修复道路上的病害和损坏,确保道路的平整和安全。
•道路清洁和绿化:定期清理垃圾和杂草,保持道路的整洁和美观,适当进行道路绿化,改善道路环境。
•交通设施和标志:定期检修和维护交通信号灯、路灯和标志牌等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指标体系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指标体系是指为了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性、运行效率和环境友好度,制定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可以从交通安全、交通流量、交通环境、交通设施与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估,以便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效果进行监测和改进。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指标。
一、交通安全指标:1.事故发生率:包括每公里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每万辆机动车的交通事故发生率等,用来评估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2.平均事故处理时间:指交通事故发生后到达现场、处理事故、清理现场、恢复交通等所需的平均时间,评估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能力。
二、交通流量指标:1.道路通行能力:指道路单位时间内通过交通工具的最大数目,用来评估道路的吞吐能力。
2.道路拥堵指数:指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情况的程度,可以根据交通工具在其中一段时间内行驶的速度来计算。
三、交通环境指标:1.噪声指数:指道路交通引起的噪声水平,用来评估城市道路交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空气质量指数:指道路交通产生的尾气、灰尘等物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
四、交通设施与服务指标:1.道路状况:评估道路的平坦程度、道路表面的破损情况等,以便及时修复,确保道路的良好状态。
2.公共交通服务:评估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情况,包括线路覆盖率、运行时刻表效果、乘客满意度等指标。
在实际应用中,以上指标可以进一步细分,并加以权重和限制条件,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效果。
例如,对于交通安全指标,可以考虑不同车辆类型的事故发生率,对高风险区域进行重点监测;对于交通流量指标,可以考虑道路主干道的通行能力,以及交通拥堵对出行时间的影响等。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对于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以及改善交通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指标的系统监测和评估,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及时掌握交通情况,针对性地制定交通管理政策,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从而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整体水平。
城市规划原理——第六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2、现代城市交通的特点 现代城市交通的灵魂就是速度
(1)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远程化 (2)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 (3)城市内外交通的延续与相互渗透 (4)高速干道系统、城市街道系统以及步行系统的分离 (5)城市交通组织的立体化 (6)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
精选课件
三、 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 1、交通运输位置对城市性质的确定起到一定作用
精选课件
“汽车消费的春天来了” “车有行,必有停” “据专家估计,70%—80%的机动车都处于静 止状态”
需求——空间——城市用地 主要问题
车辆增 长过快
缺乏对停 车问题的 系统研究
问题根源
精选课件
2 停车场的特点
(1) 不可储存性:表现在非高峰时段容量过剩,高峰 时段容量不足
(2) 不可运输性:表现在无法实行空间转移,如不能 把城市边缘地区停车场的剩余容量输送到中心区去
以上二种形式的结合
– 自由式
青岛
山区、丘陵地区常用
– 混合式
成都
精选课件
方格 棋盘 式道 路网
精选课件
方格 棋盘 式道 路网
精选课件
环形放射 式道路网
精选课件
环形放射 式道路网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 3、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衔接的目的是方便联系,分离的目的是避免干扰
– 高速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精选课件
压缩中央分隔带开辟左转专用车道
精选课件
(3)三幅路 俗称“三块板”路面,各类车辆车辆均有专用通道通行。
精选课件
交通组织形式:双向不分离、机非分离 优点:消除了混合交通,提高了通行能力;有利于交
通安全、绿化、道路照明和市政工程管线的敷设
浅谈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的构成
浅谈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的构成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是指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对城市道路交通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的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监控设备、信号控制器、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以及交通管理中心等组成。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对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的构成进行浅谈。
1. 监控设备:监控设备是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摄像头、雷达、电子警察、车载监控设备等。
摄像头是最常见和重要的监控设备,它可以实时监控道路交通情况并录制视频,同时还可以进行车辆识别、行人识别、车道识别等功能。
雷达可以通过无线电波感知周围车辆的速度、位置和距离,用于实时监控交通流量和交通事故预警。
电子警察是一种交通违法抓拍系统,通过自动识别违法行为并记录相关证据,用于提高交通违法的查处效率。
车载监控设备主要安装在公交车、出租车等车辆上,用于监控车辆运行情况和提供安全保障。
2. 信号控制器:信号控制器是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控制交通信号灯的工作。
信号控制器可以根据交通流量和时间自动调整信号灯的时序,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信号控制器还可以实时获取交通流量数据,用于交通拥堵分析和优化调整。
3. 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是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中的数据获取和传输设备,主要用于采集监控设备和信号控制器等各种设备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
数据采集器可以采集交通流量、速度、占有率等各种实时交通数据,同时还可以采集监控设备的视频和图片数据。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是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主要用于对采集到的交通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展示。
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可以将采集到的交通数据进行实时计算和分析,生成交通流量、拥堵、事故等交通指标和报表,并向交通管理中心、交警部门等提供相关的交通信息和预警。
5. 交通管理中心:交通管理中心是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的指挥调度中心,主要负责监控和管理城市道路交通情况。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应急交通组织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应急交通组织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一些突发事件或者特殊情况下,道路交通系统可能会遇到问题,导致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增多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到城市的正常运行。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应急交通组织是很重要的,能够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采取措施,保障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
应急交通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保障道路交通通行能力,减少事故风险,为应急救援和人员转移提供便利。
应急交通组织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这些预案需要制定明确的应急交通组织措施,包括交通疏导、交通管理、交通组织和交通信息发布等方面,以及应急救援和人员转移方面的措施。
预案需要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措施。
应急交通组织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通信网络。
这包括与各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联系,及时获取到重要的信息,以及与市民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发布交通信息,指导市民避开交通拥堵区域和选择合适的交通出行方式。
应急交通组织还需要与其他城市的交通系统进行联动,共享信息资源,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应急交通组织需要进行科学的交通流量分析,根据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区域的交通流量情况,合理调配交通资源,优化路网布局,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特别是在高峰时段和重要交叉口,需要加强交通管制措施,进行临时交通信号灯设置、交通警力调度等,保障交通的有序进行。
应急交通组织还需要强化对道路交通设施的监测和维护。
对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和故障的道路设施,需要及时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道路交通设施的正常运行。
还需要加强对道路交通事故的监测和处理,对于交通事故现场要及时进行疏导和救护,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保障道路通行能力。
应急交通组织需要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
通过定期组织实地演练和模拟应急状况,提高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熟悉应急预案和措施。
还需要加强应急技术装备的更新和维护,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道路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
城市道路相关知识(基础设施范畴路网布局结构分类道路类型道路路幅类型等)
城市道路相关知识(基础设施范畴、路网布局结构分类、道路类型、道路路幅类型等)的范畴能源设施: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暖气和新兴太阳能设施等;供、排水设施:包括水资源保护、自来水厂、供水管网、排水和污水处理;交通设施:分为对外交通设施和对内交通设施。
前者包括航空、铁路、航运、长途汽车和高速公路;后者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地铁、轻轨高架、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停车场、轮渡等;邮电通信设施:如邮政、电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广播电视等。
环保设施:如园林绿化、垃圾收集与处理、污染治理等。
防灾设施:如消防、防汛、防震、防台风、防风沙、防、防空等。
城市道路的类型有哪些?2009-05-08 16:57 |分类:|浏览5200次我有更好的答案分享到:按默认排序|1条回答2009-05-10 20:32 |五级最快回答主要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一、快速路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二、主干路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自行车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
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三、次干路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四、支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城市道路除快速路外又均根据城市规模等因素分为Ⅰ、Ⅱ、Ⅲ级。
城市道路路幅类型2010-08-04 16:16 |分类:|浏览2661次4m(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4m(人行道)=30m红线这个布置是属什么幅路类型?路幅具体的标准是什么?越详细越好还有加分分享到:2010-08-05 09:40 提问者采纳这个是属于,和都是没有的可以根据《》,具体标准里面有,路幅类型主要有、、和等提问者评价感谢大致分三层:+基层+面层分为四类:⑴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具有四条以上,全部或部分采用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
城市路况知识点总结
城市路况知识点总结一、城市道路路况的划分1. 城市主干道城市主干道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核心,通常连接着城市的主要交通枢纽和重要地区,是城市交通的主要动脉。
主干道的交通流量大,车速快,因此对其路况的维护和管理非常重要。
2. 城市次干道城市次干道通常连接城市的次要交通枢纽和次要地区,对于缓解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压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次干道的交通流量适中,需要保持畅通和安全。
3. 城市支路城市支路主要连接城市的各个小区和街区,是城市居民的主要出行道路。
支路的交通流量较小,但是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的出行也非常重要。
二、城市道路路况的影响因素1. 交通流量城市道路的交通流量是影响城市道路路况的主要因素之一。
交通流量大的道路容易造成交通拥堵,而交通流量小的道路则可能出现车速过快的情况。
2. 道路宽度道路的宽度直接影响着交通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宽度较窄的道路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拓宽或改造。
3. 道路设施城市道路的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线、交通标识等,这些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交通的通行和安全。
4. 地面状态城市道路的地面状态是影响城市道路路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面不平整、坑洼严重的道路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通行效率。
5. 天气状况不同的天气状况对城市道路路况有不同的影响。
如雨雪天气会造成道路湿滑,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6. 人为因素城市道路路况还容易受到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如交通管理措施、交通规则执行情况等。
三、城市道路路况的改善措施1. 提高道路设施的完善程度建设更加先进的交通设施,完善交通信号灯、交通标线、交通标识等,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2. 加强道路维护管理加强对城市道路路况的维护和管理,定期对道路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修补路面的坑洼和裂缝,确保道路的畅通与平整。
3. 拓宽和改造道路对于交通流量大的主干道和次干道,可以进行拓宽和改造,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
4. 完善交通管理措施加强交通管理,合理规划道路交通流量,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城市道路交通卡口系统
城市道路交通卡口系统1. 简介城市道路交通卡口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控、管理和控制城市道路交通的系统。
它通过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监控摄像头、车牌识别技术和智能算法等,实时采集和分析交通数据,提供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和交通参与者更好的交通信息和服务支持。
2. 功能和特点2.1 实时监控城市道路交通卡口系统部署了大量的监控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道路交通状况。
通过这些监控设备,系统能够实时获取道路交通的图像、视频和数据,并将其传输到交通管理中心进行分析处理。
2.2 车辆识别城市道路交通卡口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车辆识别。
系统使用先进的车牌识别技术,可以准确地获取车辆的车牌号码,并将其与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进行比对。
这样一来,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方便地跟踪和管理违法车辆,提高交通违法的查处率和效率。
2.3 交通数据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卡口系统通过对采集到的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提供丰富的交通信息和数据分析报告。
比如,系统可以分析道路的交通流量、拥堵情况、路口行人通行情况等。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更好地制定交通策略,优化道路交通流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4 交通信号控制基于城市道路交通卡口系统提供的实时交通数据,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道路情况灵活调整交通信号。
系统可以根据交通流量和拥堵情况自动优化信号灯的时序,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5 违法监测和处理城市道路交通卡口系统还具备车辆违法监测和处理功能。
通过车牌识别技术,系统可以自动检测车辆的违法行为,如闯红灯、超速行驶等,并生成相应的违法记录。
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这些违法记录进行违法处理,提高交通违法的查处率和整治效果。
3. 应用案例3.1 城市交通拥堵管理城市道路交通卡口系统可以通过实时监控和交通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道路交通拥堵的情况,并向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制定相应的交通疏导措施,优化道路交通流动,减少交通拥堵现象。
城市道路交通精细管理案例精选
城市道路交通精细管理案例精选1.上海智慧交通系统。
上海智慧交通系统是一个全面覆盖城市交通的智能化系统,它通过资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全市主要路段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测、信息发布和交通信号控制。
该系统引入了先进的交通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实时掌握城市交通流量、拥堵情况及车辆行驶路径等信息,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精细化、智能化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务。
2.北京市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平台。
北京市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平台是一个集交通管理、信息服务、公共安全于一身的综合性平台,它通过多个智能化系统的组合,实现了对北京市交通流量、拥堵情况、交通事故等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该平台还提供了实时路况信息查询、交通违章查询、车辆定位及电子警察等服务,为市民出行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支持和安全保障。
3.深圳市交通违法行为智能识别系统。
深圳市交通违法行为智能识别系统采用了高精度的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技术,可以对城市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自动化的监测和识别,从而实现对违法行为的及时处理和管理。
该系统既提高了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市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4.广州市交通拥堵精细化管理系统。
广州市交通拥堵精细化管理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时监控城市主要路段的交通状况,并对交通拥堵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
该系统提供了实时路况信息发布、交通拥堵预警、智能导航和交通信号控制等服务,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了精细化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环境。
5.杭州市交通流量优化控制系统。
杭州市交通流量优化控制系统采用了先进的交通数据分析技术和智能交通控制技术,可以实时掌握城市主要路段的交通流量、拥堵情况和车辆行驶路径等信息,从而实现了对城市交通的全面监控和精细化管理。
该系统提供了实时路况信息发布、智能导航、交通信号控制和电子警察等服务,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的环境。
布置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要求
布置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要求1.在城市用地组织的基础上,有一个完整的道路系统城市各组成部分是通过城市道路构成一个相互协调、有机联系的整体,道路交通必须满足方便、安全、快速和环境美观的要求,做到道路功能清楚、系统分明,组成一个合理的交通运输网,主要解决城市内部的客流、货运的流通。
一般干道间距为6mm—10mm,道路网密度为2—3km/km2。
2.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按客货流不同、交通工具不同、交通速度差异,将道路区分不同功能为各国所采用。
我国城市道路都按三级划分:(1)主干道(全面性)是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红线宽为30~45m;(2)次干道(区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红线宽为25~40m;(3)支路(街坊路)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红线宽为12-15m左右。
为明确道路性质,可依其功能分为交通性和生活性两大类道路。
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在确定道路走向和宽度时,注意节约用地,利用地形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道路选线要绕过地质和水文地质不良地段,路面与地下水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冻胀后引起路面开裂。
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要求道路走向应有利于城市通风,防噪声干扰。
可结合道路功能,将城市自然景色、历史文物、现代建筑贯通起来,使城市面貌更加丰富多彩。
5.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人防工程要求在确定道路纵断面和路面标高时,要考虑排水管的纵坡度;道路规划以利战备、防灾疏散。
(二)城市道路系统及道路宽度的确定1.城市道路的形式与功能城市道路系统一般归纳为方格棋盘式、环形放射式和自由式几种。
这是根据当地的社会、自然和现状条件所确定,按道路系统的基本要求进行合理布局。
按道路的功能特点和两旁的建筑分布来组成不同的城市道路系统。
如桂林是风景城市,城市道路按它的服务功能分为生活性道路、交通性道路、游览性道路三类。
2.完善道路系统的措施通常采用快、慢车分流,客、货分流,过境与市内交通分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开辟步行区、自行车道、快速公共交通专用道等措施。
城市道路系统的等级划分及基本要求
• 道路系统完整(各级道路级配合理),交通均衡分布(减少多余 的出行距离及不必要的往返运输和迂回运辅,减少跨越分区或 组团的远距离交通)。
• 适当的路网密度和道路面积宰(8%-15%、20%—30%)。一般 城市中心区的道路网密度较大,边缘区较小;商业区的道路网 密度较大,工业区较小。
• 要有利于交通分流(形成快速与常规、交通性与生活性、机动 与非机动、车与人等不同系统)。
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 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 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 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
快 路
速
←
南宁市的 快速路
南宁快速路 →
设计图
主
干
道
连接城市各分区 的干路,以交通 功能为主。主干 路的设计行车速 度为40-60km/h 。
• 为交通组织和管理创造条件(不越级衔接,尽量正交;交叉口 道路不超过5条,交叉角不小于60~)。
• 与对外交通衔接得当(内外道路有别,不能混淆而产生冲突; 城市道路与铁路场站、港区码头和机场之间要联系方便)。
满足环境和管线布置的要求
• 道路最好能避免正东西方向;应有利于夏 季通风、冬季抗御寒风。
嘿嘿嘿嘿嘿~~~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满足组织城市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
• 各级道路成为划分城市各分区、组团、各 类用地的分界线。
• 是联系城市各分区、组团、各类用地的通 道。
• 组织城市景观(交通功能道路宜直,生活性 道路宜自然)。
城市的道路“骨架”
满足交通运输的要求
• 道路功能同毗邻用地性质相协调(要注意避免在交通性道路两 侧安排可能产生或吸引大量人流的生活性设施与用地,在生活 性道路两侧同样避免布局会产生或吸引大量车流、货流的交通 性用地)。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标准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标准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标准是指一个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包括城市道路规划、公共交通系统、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标准。
1. 道路规划标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标准要求城市道路规划科学合理,包括市区道路布局、道路宽度、道路交叉口设计、停车场布局等方面的标准。
2. 公共交通系统标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标准要求建立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公交车站设置、地铁线路规划、公共自行车系统、出租车服务等方面的标准。
3. 交通管理标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标准要求有效管理和调控城市交通流量,包括交通信号灯设置、交通管制措施、交通信息发布系统、交通管理机构等方面的标准。
4. 交通安全标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标准要求确保城市交通安全,包括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交通事故预防措施、交通法规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帮助城市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居民出行便利性和安全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路 20 20 20 3-5 4-6 6-8 2 2 2 12-15 12-15 12-15
条数 (条)
< 1 > 5 1-5 < 1
2-3 25-35 25-35 25-30
道路宽度(m)
3.1 道路绿地率指标 3.1.1 道路绿化用地是城市道路用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规划
的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级别城市道路红线位置时,根据道路的红线宽度 和性质确定相应的绿地率,可保证道路的绿化用地,也可减少绿化与市 政公用设施的矛盾,提高道路绿化水平。 3.1.2 道路绿地率指标是通过在一些城市调研和参考有关规范、资料 的基础上制定的。主要依据是: (1) 对我国的9个城市111条现状与规划道路的绿地率进行分析,其 中: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28条,平均绿地率是27.3%;红线宽度 为40一50m的道路58条;平均绿地率是25.0%;红线宽度大于50m的 道路25条,平均绿地率是28.1%。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规定道路绿地率为15%~30%。 (3)《北京市绿化条例》规定道路绿地率是:主干路不低于30%,次干 路不低于20%。 (4)国外一些大城市绿化景观较好的道路,其绿地率为30%~40%。 本规范制定的道路绿地率不同于《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的指标是因 为将行道树绿带按1.5m宽度统计在绿带中。这样计算是考虑到行道树 的实际占地需要,也是为了在统计中口径统一。另外,本规范只规定下 限,不规定上限,不约束道路绿地向高标准发展。 本规范根据道路性质提出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低于40%,是因为园林景 观路对绿化要求高,需要用绿化来装饰街景,故此需要较多的绿地。此 外,本规范考虑我国道路用地的实际情况,根据道路的红线宽度分档制 定相应的绿地率,便于应用。大于50m宽度的道路一般为大城市的主干 路,其绿地率不低于30%。其一,是因为主干路车流量大,交通污染严 重,需要用绿化加以防护,因此需要较多的绿地;其二,主干路路幅较 宽,有可能安排较多的绿化用地。小于40m宽度的道路,其性质、断面 形式多样,绿地率的下限是20%,可以满足交通用地的需要与保证道路 有基本的绿化用地。
>200 40-45 道路宽度 (m)
中等城市
-
35- 30- 1545 40 20
小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 表7.1.6-2 城市人口(万 项目 干路 人 > 5 40 机动车设计速 1-5 40 度(km/h) < 1 40 > 5 3-4 道路网密度 1-5 4-5 2 (km/km ) < 1 5-6 > 5 2-4 道路中机 动车车道 1-5 2-4
城市规模与人口 快速 (万人) 路 >200 80 机动车设计 大城市 速度 ≤200 60-80 (km/h) 中等城市 0.4>200 0.5 大城市 道路网密度 0.3≤200 2 0.4 (km/km ) 项目 中等城市 >200 道路中机动 大城市 车车道条数 ≤200 (条) 中等城市 大城市 ≤200 35-40 6-8 4-6 主干 次干 路 路 60 40 4040 60 40 40 0.8- 1.21.2 1.4 0.8- 1.21.2 1.4 1.0- 1.21.2 1.4 6-8 4-6 4-6 4-6 4 2-4 45- 4055 50 40- 3050 45 支路 30 30 30 3-4 3-4 3-4 3-4 2 2 1530 1520
7 城市道路系统 7.1 一般规定
7.1.1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应满足客、货车流和人流的安全与畅 通;反映城市风貌、城市历史和文化传统;为地上地下工程管 线和其它市政公用设施提供空间;满足城市救灾避难和日照通 风的要求。 7.1.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符合人与车交通分行,机动车与非 机动车交通分道的要求。 7.1.3 城市道路应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 7.1.4 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应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5%, 对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宜为15%-20%。 7.1.5 规划城市人口人均占有道路用地面积宜为7-15m2。其 中:道路用地面积宜为6.0-13.5 m2/人,广场面积宜为0.2-0.5 m2/人,公共停车场面积宜为0.8-1.0m2/人。 7.1.6 城市道路是中各类道路的规划指标应符合表7.1.6-1和 7.1.6-2的规定。 大、中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 表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