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搭一搭(二)》精品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搭一搭(二)》精品教案

学习小提示:
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

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
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

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

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心作怪。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

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那有后来的甜。

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

拒绝“苦”就等于关上“甜”的门。

须知,攀登的越高,走过的荆棘就越多。

学习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成功才会属于你。

加油吧,孩子们!。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 (二) 北师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 (二) 北师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图形的拼搭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的拼搭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2. 学具:各种平面图形模型、剪刀、胶水、彩纸。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讲解图形的拼搭方法,结合实例进行演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图形的拼搭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图形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1. 搭一搭(二)2. 教学内容:图形的拼搭方法3.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的拼搭技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4.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案例分析、小组合作、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六、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图形的拼搭方法。

2. 提高题: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图形拼搭创作。

3. 拓展题:研究其他平面图形的拼搭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七、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图形的拼搭方法。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在图形拼搭过程中,空间想象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搭一搭(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搭一搭(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搭一搭(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3搭一搭(二)》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利用小棒进行简单的搭建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利用小棒进行搭建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教材中,已经给出了搭建的示例,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搭建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进行一些搭建活动,如用积木搭建房子等。

但是,学生对于如何有规律地进行搭建,以及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搭建的过程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掌握搭建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利用小棒进行简单的搭建活动,并能够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搭建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模仿和动手操作,学生能够掌握搭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搭建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利用小棒进行简单的搭建活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搭建的过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搭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搭建活动。

2.观察模仿法:通过观察示例,学生能够模仿并掌握搭建的方法。

3.动手操作法: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够巩固搭建的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小棒、剪刀、胶水等搭建材料。

2.教学课件:搭建示例、相关问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搭建情境,如“动物奥运会”,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搭建的材料和小棒的基本操作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搭建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掌握搭建的方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 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 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2.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 新课: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总结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

4. 应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3. 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2. 请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2. 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计算方法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巩固。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

以上是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版的完整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以下是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单元“搭一搭(二)”。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搭积木活动,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用厘米和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知道厘米和米的关系。

2. 能够用厘米和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用厘米和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难点: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够正确地进行长度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积木、计时器学具:每人一套测量工具(尺子、笔、记录本)、积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用积木搭建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结构,并记录下所用积木的数量。

2. 讲解长度单位(10分钟)我会用尺子作为教具,向学生们解释厘米和米的概念。

我会让学生们观察尺子,并指出1厘米和1米的长度,让他们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3. 测量长度(10分钟)学生们将以小组为单位,用尺子测量他们搭建的积木结构的长度,并记录在记录本上。

4. 例题讲解(10分钟)我会用PPT展示一些测量长度的例题,并进行讲解。

例题将会涵盖如何用厘米和米作为单位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们将独立完成随堂练习,练习题将包括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填写相应的单位。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长度单位的定义,厘米和米的关系,以及测量长度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尺子测量你身边的某个物体,并记录下长度,填写在作业本上。

答案: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量,并将结果填写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课后,我会反思今天教学的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如果发现有学生没有掌握,我会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学生们在家里找一些物体,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下来,下次上课分享给大家。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2》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2》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2》教案教学内容:有余数除法竖式教学目标:1、借助搭房子的操作过程,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2、通过联系具体情境说明算式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写格式。

教学方法: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教学用具: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淘气和笑笑在玩摆小棒的游戏,6根小棒搭一个房子,16根小棒可以搭多少个房子,还剩几根?二、探究新知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搭一搭,填一填。

1、结合上面搭房子的过程,认一认,说一说。

由具体到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

(1)小组内议一议,怎样用竖式表示,了解每一步的含义。

(2)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认识余数。

166=2(个)4(根)说一说竖式中各数表示的意义。

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看一看,说一说。

先观察,再解释算式的意义。

三、练一练1、练习竖式书写格式并加深理解。

直接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2、第4题为试商做铺垫。

3、学生自主编,并根据具体情境添加单位。

四、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搭一搭(二)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166=2(个)4(根)答:16根小棒可以搭2个房子,还剩4根。

教学反思:只有知识的授权,没有知识的对话;只有情感的倾注,没有情感的交流,这样的课堂缺乏个体的灵动,缺少个性的独特。

课堂教学,只有进行师生视界融合的对话,在相互的磨擦碰撞交流中才能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探索新知的探索者,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引领者。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搭一搭(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搭一搭(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搭一搭(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现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平移、旋转现象。

2. 利用平移、旋转进行图形的拼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现象。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平移、旋转进行图形的拼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

2. 学具:彩泥、小棒、塑料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并说出这些现象。

-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平移、旋转现象。

2. 探究新知-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图形的平移、旋转现象。

-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平移、旋转的特点。

- 学生尝试用彩泥、小棒、塑料片等学具进行图形的平移、旋转操作。

3. 实践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图形拼搭比赛,要求使用平移、旋转进行操作。

-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拼搭过程中的经验。

4. 总结提升-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强调平移、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搭一搭(二)2. 教学内容:图形的平移、旋转现象3.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现象4.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平移、旋转进行图形的拼搭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家中的物品进行平移、旋转操作,并记录下来。

2. 学生绘制一幅包含平移、旋转现象的图画。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以上就是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搭一搭(二)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

《搭一搭(二)》教案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P6和P7《搭一搭(二)》。

二、教学目标:1.结合搭房子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且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点:教学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的图淘淘和笑笑正在一起玩小棒搭房子的游戏,6根小棒可以搭一个房子,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小棒?(1)读题(2)学生独立列式。

16÷6=2(个)……4(根)教师巡视指导。

2.教学竖式教师: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26丿1 61 24……余数小组讨论:二六十二,搭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不能再搭了。

3.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二)教学例21.出示例2的图老师要把画有坦克的13张卡片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那么算一下每人可以分到几辆,还剩几辆?(1)读题(2)学生独立列式。

13÷5=2(辆)……3(辆)教师巡视指导。

2. 刚刚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法的竖式计算,这道题的竖式该怎么列呢?谁愿意到黑板上来试一试?(1)指名板演。

(2)师订正。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P7“练一练“的第1到3题(四)谈感受,谈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六、教学反思:。

《搭一搭(二)》(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搭一搭(二)》(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搭一搭(二)》(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搭一搭(二)》是一节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的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是第73页例1和第74页的练习。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搭积木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搭积木的基本原理,学会如何稳定地搭建积木。

2. 学生能够通过搭积木的过程,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合作完成搭建任务。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搭积木的技巧,创造出不同的造型。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搭积木的基本原理,学会如何稳定地搭建积木。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积木、积木搭建视频、图片等。

2. 学具:每组学生准备一套积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积木搭建的视频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搭积木的原理和技巧。

2. 讲解:讲解搭积木的基本原理,如如何保持积木的稳定性,如何利用积木的形状和颜色等。

3. 示范:教师搭建一个简单的积木模型,展示搭积木的步骤和方法。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搭积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掌握搭积木的技巧。

5. 创新: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搭建自己喜欢的造型,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五、板书设计1. 板书搭一搭(二)2. 板书内容:搭积木的基本原理、技巧和步骤。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用积木搭建一个自己喜欢的造型,并拍下照片,附上简短的说明。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搭建不同的造型,如房屋、车辆、人物等,并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搭积木的创新活动,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增加亲子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的设定,我认为这是整个教案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方向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新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教案

最新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教案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教案课题搭一搭(二)教材简析有余数除法竖式。

学生已经掌握除法竖式运算及认识了余数。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借助搭房子的操作过程,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能力目标:通过联系具体情境说明算式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掌握其书写格式解决策略合作探究前置作业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并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教学内容有余数除法竖式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二、探究新知: 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搭一搭,填一填。

1.结合上面搭房子的过程,认一认,说一说。

由具体到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

(1)小组内议一议,怎样用竖式表示,了解每一步的含义。

(2)交待写法,指名余数及单位名称的写法。

16÷6=2(个)——4(根)2.看一看,说一说。

尝试独立填写算式,再结合搭房子的过程,解释算式的意思。

独立探究,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解释并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加上单位。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练一练:四、总结 1.练习竖式书写格式并加深理解。

直接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2.第4题为试商做铺垫。

3.学生自主编,并根据具体情境添加单位。

这堂课有那些收获?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海上溢油事故处理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建立海上溢油处理应急反应机制,可以迅速有效的进行海上溢油事故的处理工作,控制突发事故的扩展,最大程度地减少海上突发溢油事故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和财产的损失。

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有关国际公约;实施双边和多边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协定。

1.2 编制依据1.2.1 国内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61页的内容,主要是学习用七巧板拼图。

学生会通过这一课了解到七巧板的基本形状和拼图方法,并能用七巧板拼出简单的图形。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七巧板的基本形状和拼图方法,并能用七巧板拼出简单的图形。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学生对七巧板拼图方法的掌握,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用七巧板拼出简单的图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一课,我已经准备好了七巧板、剪刀、胶水等工具,以及一些拼图的示例。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用七巧板拼出的图形,引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我会向学生介绍七巧板的基本形状和拼图方法,并演示如何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图形。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七巧板拼出他们自己设计的图形。

4. 展示:我会邀请一些学生上来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七巧板的基本形状: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拼图方法:切割、组合七、作业设计1. 用七巧板拼出一个自己设计的图形,并画出拼图的过程。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图形,并画出拼图的过程。

2. 找一找生活中的七巧板,并拍照记录下来。

答案:学生可以找到生活中的七巧板,比如拼图玩具、剪纸等,并拍照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七巧板的基本形状和拼图方法,并能用七巧板拼出简单的图形。

但在实践活动中,有些学生对于如何切割和组合七巧板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七巧板拼图方法,或者进行七巧板创意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在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我选择了用七巧板拼出的图形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2022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搭一搭(二)教案范文

2022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搭一搭(二)教案范文

2022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搭一搭(二)教案范文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偶然性较大。

所以课堂教学难免出现一些失误和不足,教师在课后应当总结不足,西区教训,使教学过程中能更加完善处理各种问题。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1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搭一搭(二)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1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搭一搭(二)教案范文1教学内容:P36我长高了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活动,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巩固统计的知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能准确测量,收集数据。

教学准备:刻度尺(米尺、厘米尺)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常用的长度单位。

(复习常用的长度单位。

)2、学习了怎样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复习刻度尺使用方法)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用我们手中的’尺子来测量我们身边的物体。

你想测量什么东西的长度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二、小组活动要求。

1、小组合作选择你们感兴趣的四样东西进行测量。

2、组长做好记录工作。

(教师巡视指导)三、小组开始活动。

四、汇报、记录数据。

1、把测量的数据汇报记录在黑板上。

2、完成学生身高统计表。

3、讨论、交流:看统计表了解到一些什么内容?五、课堂总结。

2021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搭一搭(二)教案范文2教学内容:“搭一搭”活动1教学目标: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培养学生的立体感。

重点难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具准备:小立方体(学生用),大立方体(教师用)教学过程:一、新课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

1、拿出5个小正方体,摆成下面形状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想一想,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侧面、上面看呢?又是什么形状?画一画,分别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搭一搭(二)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三单元《搭一搭(二)》,北师大版教材。

这一单元主要让我们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以及如何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能够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能够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

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进行测量。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准备了长度单位的小棒,每组一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长度单位的存在。

第一步,导入新课。

我会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导入新课。

比如,我会问学生:“你们知道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吗?”这个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会想要知道答案,从而导入新课。

第三步,实践活动。

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小棒来测量教室的长度。

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板书设计如下:长度单位实践活动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测量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错误。

在课后,我需要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设计:1. 用小棒测量一下你们家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2. 请你们观察一下,你们身边的事物,用长度单位来描述一下它们的大小。

答案:略课后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用长度单位来描述它们的大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节课中,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活动环节和板书设计。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关键,也是课程的核心部分。

实践活动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来测量教室的长度,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如何准确地测量长度,如何避免误差等等。

搭一搭(二)(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搭一搭(二)(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搭一搭(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搭配”的概念,能够通过图片和实物进行观察、分类和归纳。

2.能够利用已知规律,自主完成3个数的组合活动。

3.能够发现、总结出任意两个数之和的规律,制定自己的规律,且能够进行简单的验证。

4.能够在练习中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提高搭配的灵活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掌握概念“搭配”。

2.发现任意两个数之和的规律,形成自己的规律并进行简单的验证。

三、教学过程1. 活动一——“搭配”实物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搭配”,发现生活中的事物间的“搭配”关系。

活动规则:学生自带一件物品,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和搭配等方式发现物品中的“搭配”关系,并进行简单讲解。

活动提示语:请你们拿出自己的物品,看看它有没有“搭配”关系?2. 活动二——“搭配”图片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发现其中物品的“搭配”关系,并归纳整理,进一步理解“搭配”的本质。

活动规则:教师通过图片让学生发现其中物品的“搭配”关系,并在板书上进行归纳整理。

活动提示语:请看看这些图片中物品的“搭配”关系?3. 活动三——“搭配”得出数字规律活动目的:通过搭配数字,发现任意两个数之和的规律,制定自己的规律,并进行简单的验证。

活动规则:1.教师提供一张数字卡片,学生自主组合,完成任意三个数的搭配,并计算其和。

2.学生发现任意两个数之和的规律,并制定自己的规律,并进行简单的验证。

活动提示语:不同的数字能否搭配出相同的和?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4. 活动四——“搭配”运用活动目的: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搭配能力,将已掌握的知识灵活运用。

活动规则:1.教师提供一些数字卡片,学生自主搭配,并计算出其和。

2.学生应用已经掌握的搭配规律相互出题,让其他同学进行计算和检验。

活动提示语:同学们,你们刚才练习的时候感觉怎么样?请根据你们目前的理解制作题目,让其他同学进行计算和检验。

四、教学后记本课为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搭一搭”系列的第二篇教案,本节课主要是学生通过实物、图片和数字的搭配来理解和掌握“搭配”的概念,并在练习中提高自己的搭配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和运用。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2. 长方形、正方形的识别和运用3.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识别和运用。

2.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直尺、圆规、剪刀、彩纸、胶水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特征。

2. 新课:讲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形成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3. 操练:让学生分组进行搭一搭活动,运用长方形、正方形进行创作。

4. 小结: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强调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2. 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3. 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4. 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5.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6.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同学。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2. 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如何?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针对性的指导?4.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计算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

搭一搭(二)教学设计(共5则)

搭一搭(二)教学设计(共5则)

搭一搭(二)教学设计(共5则)第一篇:搭一搭(二)教学设计搭一搭(二)教学设计课题:搭一搭(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教学目标:1.借助搭房子的操作过程,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2.通过联系具体情境说明算式的方式,发展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本单元第一课“分苹果”、第二课“搭一搭(一)”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了除法竖式并理解了竖式中各部分的意思、探索出了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后进行的学习。

让学生结合操作和分物活动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学情分析:除法竖式的书写形式与加减法和乘法竖式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竖式时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应结合教材中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一方面,借助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竖式算理;另一方面,借助竖式也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和余数等概念的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通过联系具体情境说明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活动一:小组交流,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6根小棒搭一个房子,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2.请学生列出算式。

3.16÷6 =□()……□()的结果是多少呢?请你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吧!4.小组交流。

【学习成果预设:①学生通过画图得到答案:搭一个房子需要6根小棒,有16根,能搭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

②通过乘法口诀得到答案:(二)六十二,搭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不能再搭了。

③通过列竖式得到结果。

】活动二:全班汇报——联系操作过程,理解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重点交流竖式的方法,一方面,引导学生掌握竖式的写法;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联系画图过程,说一说竖式各部分的意思:“16”代表小棒的根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单元“搭一搭(二)”。

这部分内容主要围绕着形状和图形的组合展开。

我们将学习如何用正方形和三角形搭建不同的形状,并探索这些形状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并掌握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方式。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方式,能够自己搭建不同的形状。

难点:理解并探索不同形状之间的关系,培养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模板,剪刀,胶水。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模板,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由正方形和三角形搭建的形状,引发学生对形状组合的兴趣。

2. 讲解:我会讲解正方形和三角形如何组合成不同的形状,并举例说明。

3. 动手操作:学生们根据讲解的内容,自己动手搭建不同的形状。

我会提供帮助和指导。

4. 练习:学生们分组合作,尝试解决一些形状组合的问题,如如何用给定的正方形和三角形搭建一个特定的形状。

六、板书设计板书上会写上今天学习的重点内容,包括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方式,以及一些示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正方形和三角形搭建一个你喜欢的形状,并画出搭建过程。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们尝试用其他形状进行组合搭建,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形状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物的设计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来探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方式,这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环节。

学生分组合作解决形状组合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意识的重要途径。

再次,作业设计要求学生用正方形和三角形搭建自己喜欢的形状,并画出搭建过程,这是巩固和拓展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搭一搭(二)|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搭一搭(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第1.2课搭一搭(二)。

这部分内容主要围绕图形和几何展开,通过搭建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形状的认识,学会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出各种物体。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搭建活动,巩固对形状的认识。

2. 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所搭建物体的形状。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形状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通过搭建活动,巩固对形状的认识。

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所搭建物体的形状,以及发现形状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不同形状的积木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形状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找出不同的形状,并用积木搭建出来。

2. 新课导入:我会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积木,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形状,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形状。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搭建活动,用积木搭建出各种物体,并尝试用语言描述所搭建物体的形状。

4. 分享与讨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搭建成果,并分享所搭建物体的形状描述。

其他学生听后,尝试发现形状之间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各种形状的名称和图片,以及形状之间的关系的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用积木搭建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这个物体的形状。

2. 答案:学生的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重点是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所搭建物体的形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形状的认识和描述,以及是否能够发现形状之间的关系。

对于拓展延伸,我可以在下一节课中让学生们尝试用积木搭建出复杂的物体,提高他们的形状认知和描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学生对形状的认识和描述能力是本次教学的重点。

学生能够发现并描述形状之间的关系是本次教学的难点。

《搭一搭(二)》教学设计

《搭一搭(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搭一搭(二)》(有余数除法竖式)课标要求:本节课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搭房子的操作过程,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具体情境说明算式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学习成功的欢乐。

学习重点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学习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书写格式;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教具:课件学具:小棒等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出示目标)师:大家喜欢玩积木游戏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做有关的游戏好不好?淘气和笑笑用小棒搭了一种图形,你们想知道吗?(出示课本情境图)同学们,你知道淘气和笑笑用小棒搭了什么图形吗?你还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一共有16根小棒,6根小棒可以搭成一个小房子)二、探索交流(感受新知)探究一:有余数除法及其竖式写法(1)你能根据上图知道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各抒己见。

(师: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多少根小棒?)(2)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和大家说一说。

(教师巡视,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组1代表:我们组是用学具摆的,6根小棒搭成一个房子,16根小棒就可以搭成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

组2代表:我们组是用连减计算的:16-6-6=4,可以搭成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

组3代表:我们组用的是乘法口诀:(二)六十二,16-12=4搭成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

师:这道题如果让你列个式子,应该怎样办呢?学生思考交流,小组探讨得出结论。

16÷6=2(个)……4(根)师:除法算式中的6、2和4分别表示什么?一对一说出每个数字的含义:6表示6根小棒搭成一个房子,2表示搭成2个房子,4表示还剩下4根小棒。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2》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2》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2》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
2》教案
教学内容:
有余数除法竖式
教学目标:
1、借助搭房子的操作过程,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2、通过联系具体情境说明算式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写格式。

教学方法: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淘气和笑笑在玩摆小棒的游戏,6根小棒搭一个房子,16根小棒可以搭多少个房子,还剩几根?
教学反思:
只有知识的授权,没有知识的对话;只有情感的倾注,没有情感的交流,这样的课堂缺乏个体的灵动,缺少个性的独特。

课堂教学,只有进行师生视界融合的对话,在相互的磨擦碰撞交流中才能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探索新知的探索者,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引领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一搭(二)》教案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P6和P7《搭一搭(二)》。

二、教学目标:
1.结合搭房子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且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点:
教学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图
淘淘和笑笑正在一起玩小棒搭房子的游戏,6根小棒可以搭一个房子,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小棒?
(1)读题
(2)学生独立列式。

16÷6=2(个)……4(根)
教师巡视指导。

2.教学竖式
教师: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2
6丿1 6
1 2
4……余数
小组讨论:二六十二,搭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不能再搭了。

3.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图
老师要把画有坦克的13张卡片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那么算一下每人可以分到几辆,还剩几辆?
(1)读题
(2)学生独立列式。

13÷5=2(辆)……3(辆)
教师巡视指导。

2. 刚刚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法的竖式计算,这道题的竖式该怎么列呢?谁愿意到黑板上来试一试?
(1)指名板演。

(2)师订正。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P7“练一练“的第1到3题
(四)谈感受,谈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六、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