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模型建构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物的手段,生物模型方法是利用模型方法 寻找变量关系,借助模型获取客体认识方 法。模型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手段,学 生将模型方法内化为认知图式能获得认 知水平跃进。高中生应在学习中运用类 比,归纳等建模思维方法构建不同模型, 解决生物学问题中运用模型方法。
二、高中生物模型教学的意义 1.适应新课标要求。 当今世界生物学科技飞速发展,生命 科技地位日益提升,对生命科学人才需求 日益精品。中学生物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基 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科学发展的要求,如 何帮助学生培养生物科学思维,就成为了 中学生物教学研究热点问题。随着《高中 生物课程标准》发布,新课标首次将生物 模型教学作为课程目标,目前生物学模型 教学成为中学生生物教学热点问题。 新课标要求学生了解模型科学方法 在生物学科研中的应用,新课标内容中规 定不同板块需要学生掌握的模型内容。建 模活动是科学家思维的核心要素。新课标 对生物模型要求体现出生物模型科研方 法是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模型教 学中最初将模型方法作为工具引入课堂 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发展,教育者 关注学习者对模型的主动构建,建构主义 教学理论与模型构建紧密联系,目前模型 教学研究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开展。 2.提升生物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教学中使用模型具有悠久 的历史,如常见的挂图等为模型,各种实 物很早在生物课堂出现沿用至今,但学生 对模型使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传统教学 模型使用处于初级阶段。通过调查发现课 堂教学中学生亲自参与模型使用中,会激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探究高中生物教学的模型构建教学法是高中生物教学教师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效的根本方式。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教师需立足生物学科的特点,发挥模型构建教学法的趣味性、引导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引导学生在生物学科中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并收获新知,这样才能提升生物学科教学对学生的教育启迪作用。
关键词:模型构建;高中生物;教学应用基于新课程理念要求,高中生物教学的模型构建教学法应体现人本化教育特色,即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习情况出发,全面、系统、科学、细致优化整个教学指导过程。
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学教师需以传统高中生物教学问题和不足为基本切入点,融合现代教育新思路和新模式,从而为高中生物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窗。
如下是笔者的具体分析,其中的教学案例请参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学教材。
一、高中生物教学问题分析(一)高中生物教学气氛沉闷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压力过大,加上高中生物知识繁杂、难懂,自然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越来越低。
针对此教学问题,教师需应用模型构建教学方式,通过引入趣味性强的模型道具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兴趣。
(二)高中生物教学互动方式生硬高中生物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太过生硬。
首先,高中生物教学任务非常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赶进度,只能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从而导致师生互动方式非常不科学。
其次,因为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从体会师生互动的乐趣,每当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总是低头沉思或做笔记,没有给予教师积极的反馈。
(三)高中生物教学评价方式不科学课堂教学评价工作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最终的课堂教学成效。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非常重视教学过程,为了赶进度而刻意忽略教学评价过程,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不利于其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模型构建的应用方案细则(一)高中生物教学思路总结1、体现模型构建教学法的趣味性模型构建的趣味性并不在于学科知识本身,因为客观来说,生物知识枯燥难懂,学生很难有兴趣进行探究,所以具备趣味性的模型道具必然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有所关联。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一、研究背景在现代生物学中,模型构建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工具,对于高中生物教学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生物学是一门广泛而深奥的学科,其中涉及到许多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生物现象,如细胞分裂、遗传、代谢等,这些应该通过简单的教学方法难以深入学生内心,因此以模型构建作为生物教学的一种手段,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和生物现象,提高生物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1. 生物细胞模型生物细胞是高中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且很难通过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传统的教学方式深入学生内心。
通过制作生物细胞模型,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掌握细胞的结构组成、功能及其生物学原理。
2. 生态系统模型生态学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阅读难度。
而通过建立生态系统模型,可以使学生直接感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从而更好地理解生态学知识。
3. 遗传模型遗传是生物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但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遗传现象和原理可能会显得比较抽象和困难。
通过制作遗传模型可以给学生更加直观、具体、有趣的学习体验,并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遗传规律。
三、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1. 教师与学生合作制作生物细胞模型教师可以在讲解细胞相关知识的同时,介绍如何制作生物细胞模型,再分组让学生自主制作分装配细胞的所有结构和分子物质,增强学生对于原理和应用的深层次理解。
学生制作出生物细胞模型后,可以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让各小组之间相互比较交流,探讨不足和提高的方案。
2. 让学生在实际生态系统中制作生态模型在生态系统课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实地考察生态系统,并根据不同的生境选择不同的材料用来制作生态模型。
而制作生态模型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于生态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体验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营造出更加丰富的生态科普教学。
【高中生物】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高中生物知识中包含的概念、规律特别多,大部分的知识原形是肉眼不能看到、目前无法完成或者是操作过程耗时特别长,所以应用模型构建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相应概念、规律的探索研究,帮助其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无论是从新的教学理念或者是从提升教学效果来看,模型构建都是高中生物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应用模型构建进行全面研究,可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良性发展。
一、数学模型的应用数学模型就是运用数理逻辑方法和数学语言构建的科学或工程模型。
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数学模型就是将生物知识用数学方式进行表达,其中包括图、表、公式等,这样可以将所要教授的知识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重点与本质。
例如,对植物激素浓度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讲解时,就可以构建数学模型,将两者的关系清晰明了地表现出来(如图1)。
当然,除此之外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以及氧气含量的变化;染色单体、染色体、dna三者之间的关系等知识都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进行更为明确的讲解。
所以教师需要训练学生制作图表的方法,提升其对相应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数学模型理解知识的本质,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
二、物理模型的应用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表达需认识对象的特征的模型。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对物理模型的应用通常是实体模型,以对相应知识进行直观表达,可以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形象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对细胞与分子进行讲解时,可以直接构建细胞分子模型,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地对相应知识进行分析理解,以对细胞结构进行明确掌握。
此外,对原生质层进行讲解时,学生对抽象的定义很难得到深刻理解,但是有了细胞结构实体模型(如图2),就可以轻松掌握这一知识点。
可是有时知识点对应的实体模型不易制作,如果课上制作会对课程进度造成影响。
浅谈模型和模型构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模型和模型构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应努力将模型和模型构建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构建生物学模型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完整地学习和理解新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运用生物学模型去解决生物学问题。
一.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模型所谓"模型”,是指模拟原型(所要研究的系统的结构形态或运动形态)的形式,它不再包括原型的全部特征,但能描述原型的本质特征。
模型一般可分为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两大类。
1.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接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就是物理模型。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经常使用的实物模型如反映生物体结构的标本;模拟模型如细胞结构模型、被子植物花的结构模型,各种组织器官的立体结构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等。
2.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模型;是人们抽象出生物原型某些方面的本质属性而使对象简化,便于研究而构思出来的。
例如呼吸作用过程图解、细胞分裂过程模型、物质出入细胞模型、光合作用过程图解、激素分泌调节模型、动物个体发育过程模型,食物链和食物网等模型。
这类模型使研究对象简化。
3.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指用符号,公式,图像等数学语言表现生物学现象,特征和状况。
如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酶的活性随pH变化而变化的曲线、种群基因频率、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9:3:3:1的比例关系等。
生物学教学实践证明,构建生物学模型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完整地学习和理解新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运用生物学模型去解决生物学问题。
二.模型和模型构建在教学中的应用1.新授课中,应尽可能运用实物、标本、图片、模式图等模型。
“形象大于思维”,新授课中,生物学中有大量概念及概念间的内在关系需要理解。
学生刚接触某一知识,就会面临尽快记住并理解之间联系等诸多困难。
出示模型既体现生物学学科特点,同时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原貌,有助于学生记忆、整理、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模型构建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的展开绝对是利大于弊。
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模型构建的教学方式也会不断更新和完善,逐步推广到各个学校,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模型构建高中生物应用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高中生物课程是每个理科生的必修课,学好高中生物对于他们的学习来说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高中生物不仅神秘而富有趣味,但同时也比较抽象和繁杂,因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类问题。
通过构建相关模型来开展生物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能力。
一、通过构建模型,引出新知识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的学习任务很重,每天都会有很多很多的作业要完成,而且他们的学习压力很大。
在课堂上教学,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在课堂上教学的时候构建模型正是以这个为出发点。
教师在每节课上课之前,对需要教学的内容认真备课,对每节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模型,通过构建不同的模型,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要讲解的新知识。
比如在学习《遗传与进化》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针对这节内容构建模型。
遗传与进化这一章节的内容是整个高中生物中十分关键的部分,因而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很有帮助。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构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通过构建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模型,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更加清楚直观地了解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以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重组情况。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来构建模型。
对班上的同学进行分组,每组两个人,互相合作完成分配的任务。
教师给每组同学发事先准备好的橡皮泥材料,让他们自己完成染色体分离和重组模型。
不懂的可以及时询问,通过这样的课堂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
浅谈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刘锦清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16期摘要:模型建构也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必须要学生掌握的方法之一:“要让学生领悟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学生通过建构模型,使生命各现象和其发展过程得到系统化,更加容易的掌握生物知识,了解其中奥秘。
因此,模型建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模型构建;开拓创新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学科采用模型建构的方面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数学模型、物理模型、概念过程模型、尺度模型、类比模型等。
在高中教学体系中,模型建构是理科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是逻辑思维能力提升的基础,是解题思路构建的基础。
模型建构也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必须要学生掌握的方法之一,“要让学生领悟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学生通过建构模型,使生命各现象和其发展过程得到系统化,更加容易的掌握生物知识,了解其中奥秘。
因此,模型建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方法。
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学科采用模型建构的方面有很多,如:①物质的输入输出模型(物理模型):建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后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特点及形成原由,判断生物膜内外情况。
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模型(类比模型和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来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③细胞基本结构模型(尺度模型):通过分析细胞中的细胞器类型和细胞核来判断细胞类型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还是微生物细胞。
④基因和染色体模型(类比模型):通过已知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来判断遗传等。
⑤细胞分裂模型(类比模型和数学模型):观察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变化,来判断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是有丝分裂还是无丝分裂。
⑥种群的发展变化模型(数学模型):通过S型曲线和J型曲线形象了解种群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模型(概念过程模型):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构建概念过程模型。
浅谈模型教学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使用
浅谈模型教学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使用四川省遂宁市高级实验学校刘鑫关键词:模型构建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20世纪30年代,贝塔朗菲在提出机体系统论概念的同时,主张用数学和模型方法研究生命现象。
从此模型方法开始在生物学领域应用。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强调:学生应"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同时新考试大纲重新对高考所要考查的能力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在能力要求中的地位.无论在科学研究还是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模型和模型方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程标准已将模型纳入基础知识范畴,并且将模型方法规定为高中学习必须掌握的科学方法之一,在近年来的生物高考试题的设计中也有所体现.那么,什么是模型,模型方法教育?模型方法在新教材的哪些地方如何体现,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中起什么作用呢?如何构建相应的模型?一、模型的概念及分类高中新课程必修1对模型的定义是:"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可分为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
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
如必修1的“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真核生物的三维结构模型”,必修2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达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身特征的模型,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
数学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他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J”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 ,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数学模型等。
二、模型的构建及应用1概念模型1.1新课标中对关于理解能力的要求:旧: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新: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区别:在"把握"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解",并能"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解读: 新课标强调图文转换和知识联系,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和提高信息转化能力。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摘要】进入到高中阶段,学生所需要学习的科目相对较多,且知识点具有一定难度,这就无形中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
生物学作为高中的重要科目之一,为优化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在有限课堂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强化自身的知识理解与知识应用能力,形成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引入多样化教学方法,运用模型构建辅助学生直观性学习,以收获理想化的教学成效。
本文首先分析新教材背景下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作用,其次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模型构建的教学运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教材;高中生物;模型构建模型属于简化、概括形式的描述,但是此种描述分别有定性与定量两种。
部分模型需要依托实物、其他形象化手段来实现,而部分模型则是强调通过抽象形式来表达。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生物课堂对生命规律的阐述已经不再局限于语言,而且考虑到生物学知识的复杂性,为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很多教师开始尝试运用模型构建法来实施教学,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的作用愈加突出。
不仅有效解决了生物教学中的理解困难、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生物世界的奇妙之处,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生物的内在动力。
一、新教材背景下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作用(一)提高学习积极性高中阶段的生物知识已经具备一定难度,且知识内容具有抽象性特点,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时,通常需要通过记忆知识定义进行学习,但是此种学习方式相对枯燥,长此以往极其容易弱化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为切实转变这一现状,教师可引入模型构建法,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生动立体地呈现给学生,辅助学生在理解生物概念与知识重难点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应用方式。
而且模型构建法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调动学生知识探究的欲望。
以《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學为例,教师可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细胞构造模型,让学生直观看到细胞中的各个部位,然后结合教材及对细胞构造展开深入探究,突出模型构建法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效能。
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戴 尔 的 经 验 之 塔
2t { 59 0’ 圈
课 堂内外 ・ 师版{ 教 理他垒教研
整 的 知识 体 系 . 使得 整 个 学 习过 程 更 加高 效 。
解 各 基 本 原 件 之 问 的 关 系 ; 4) 照 相 互 关 系 连 接 ( 按
的 原 理 或 方 法 介 绍 了有 关 生 物 学 知 识 . 概 念 图 、 如
验
概 率 计 算 等 等 , 至 在生 物新 课 程 教 材 中有 一 个 专 甚
门的 知 识 链 接 就是 模 型 建 构 。中学 生 物 学 中 的基 本 概 念 、 律 相 当 多 . 多 生 物 学 术 语 概 念 所 反 映 的 规 许
合 中学 生 的认 知 实 际 。通 过 动 手操 作 , 生 不但 可 学
以 获 得 做 的 经 验 . 且 还 可 以将 之 总 结 运 用 , 升 而 上 到 抽 象 的理 论 , 推 广 运 用 , 而 使 我 们 的 教 学 上 并 从
升 到一 个 新 的 台 阶 。因 此 , 充 分 地 利用 模 型 资 源 , 应
研 究 的 内容 之 一 。
【 关
键
பைடு நூலகம்
词 】 模 型建 构 ; 课 程 ; 用 新 运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 8 92 1 )10 5- 2 0 7- 9 (0 10- 0 9 0 - 4 -
【 图分 类 号 】 G 3.1 中 63 9
一
、
理论依据
做 的
经 验
参与活动( 戏 、 演) 演 表 设 计 的经 验 ( 理解 )
浅谈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尹虎军来源:《中学生物学》2017年第05期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不少学生对各种概念、原理能倒背如流,但做题的时候却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转化应用于具体问题当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低效现象?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加科学地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与教学中模型和建构模型方法的教学缺失,导致学生缺乏建模思想有重要关系。
因此,下面主要从生物教学中模型建构的角度,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有效性学习、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1 模型建构的必要性模型建构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建模思想已经渗透在教材中。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了解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和建模能力,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可见,模型建构在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不只我国高中生物教材将模型建构作为教学的课程目标,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也明确把模型和科学事实、概念、原理、理论列为科学主题的重点,并将构建、修改、分析、评价模型作为高中学生的基本科学探究能力。
可见,模型构建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
2 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的现状高中生物教学中,由于高考的导向作用和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对模型建构的教学并没有重视,课堂模型教学也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中特定内容的教学而设计的,缺乏对模型教学的深入发掘和研究,在具体的教学中也就缺失了对学生模型建构思维的培养。
同时,由于很多学校教学资源不足,无法为师生提供充足的教学模具、材料和活动场所,加之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缺乏研究和创新,所以当学生遇到一些实际的有关模型操作问题时,教师往往是纸上谈兵,以理论解释理论,无法满足学生模型建构的实践要求。
这样会导致高中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不透彻,缺乏建模方法和建模思想,不能很好地建立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更不能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因而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学生能够通过结合数学知识与生物知识的方式,更加清晰的理解“生长素生理作用”及其双重性的特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下是J.L为大家 ___的xx年关于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之范文。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模型建构的一系列问题展开探讨与分析,首先分析了生物数学模型建构的主要优势,其次对高中生物教学中模型建构的主要内容以及基本程序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教学实例,对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展开论述与研究。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生物学科的教学活动应当帮助学生了解模型建构等科学方法在生物学科研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模型建构的基本思维与能力,以模型建构的方式获得生物学科相关知识点。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教学工 ___必须努力尝试模型建构方法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以不断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水平与科学探究能力。
1.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模型建构思路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切实参与到课堂实验以及各种观察活动中,不再受到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限制。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投入学习活动的积极性高、主动性高,利用模型建构工具辅助学习,能够从现象到本质、从形象至抽象,以全方位的掌握生物概念与知识点,进而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模型建构的过程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深入探究所学生物知识点。
模型建构自设计至应用本质上就是一个探究发展的过程,学生可以利用所掌握的生物知识点,发散思维并设计构建合理模型,以探究新知识与概念。
同时,模型建构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对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意识以及小组间竞争意识有重要意义,并且对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也有重要意义。
3.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模型建构教学实践活动前,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选择教材中可进行模型建构教学的内容,提高课堂设计水平,优化教师教学水平。
同时,在模型建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能够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可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也有促进作用。
谈模型构建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模型构建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课题:博白县教育学科“十四五”规划B类课题“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用的研究”(课题编号:2021B092).摘要:高中生物教学明确提出了要发展学生生物素养的目标,而模型构建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实质性的作用,这给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向,然而模型构建法的应用十分巧妙,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所以教师在实际应用中要把控模型构建法的应用要点,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模型的搭建、应用中提升自身的生物素养。
本文主要探讨模型构建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模型构建法;高中生物学;应用分析前言模型构建法是以教学目标为引领,在模型应用和构建中,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分析,并对可研究的实物或者成果进行验证的过程。
模型构建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高中生物学相关标准指出模型构建法是发展学生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生物学教学中,模型构建法的应用有对应的标准和要求,所以在实际的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模型构建法的应用,分析模型构建法在应用中的实际问题,才能把控其应用要点。
1教材分析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的内容为例对模型构建法的应用加以研究,本章内容涉及了“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等内容,其中“种群数量的变化”仍旧以生物种群在特定时期内数量变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并介绍了研究的方法,以模型构建法对本节内容进行研究,可以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构建数学模型认识,并了解模型构建的意义[1]。
2 教学思路在具体的模型构建法应用中,其主要有以下关键步骤:第一,对研究对象、现象进行观察,然后提出问题;第二,确定研究对象、现象中的变量,并建立数学模型;第三,以模型为准,将数据引入模型中并加以验证;第四,结合具体的实例,应用分析模型。
以“种群数量的变化”这节内容,按照以上步骤实施,可以分为以下具体的过程:第一,设置“S”和“J”双型曲线,以进行互补,所以在模型验证过程中,要通过修正和完善“J”曲线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构建更真实的曲线模型;第二,为保证模型构建的合理性,要借助本章的实验探究渗透实验知识,才能为后期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第三,由于直接引出生物模型,学生不易理解,可以以生物现象为引导,借助问题探讨,对数学模型的应用方法等进行渗透,然后再组织学生构建模型。
浅析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摘要:从本质意义上来讲,教学偏向于程序化、课本化的形式,而生物模型则更加偏向于真实性、实用性的形式,通过在教学当中构建生物模型,一方面可以让部分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简单化,方便学生理解吸收,另一方面,在学生亲身体验的情况下,学生往往可以更加轻松容易地学习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学习过程中的快乐,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让其在简单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吸收并掌握生物知识。
关键词:模型构建;高中生物;教学应用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高中教学方面的发展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是高中教学当中的一门重要教学科目,该教学科目的良好开展将会对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以及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强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是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的目标,而合理地在教学中构建模型,是有效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
一、模型构建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一)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虽然说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实现自我学习,但是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学生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时,其思维能力相对来说是较为活跃的,并且也愿意主动地投入更多的时间以及精力去学习知识,这与被动、强制地让学生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来说,无疑具有更高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
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就需要把握住学生的这一学习特性,通过合理的模型构建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历程当中,绝大多数的知识学习都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学生长期地处于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其学习思维以及学习形式都会固化,而通过模型构建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简化学习过程,通过对模型的构建以及观察,以最直观的方式来了解生物知识。
(二)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高中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因此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通过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状态,并提高其学习效率。
浅谈模型建构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模型建构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一、模型建构的定义及特点模型建构是指将形式简单的模型用于描述和探讨复杂的现象或者系统。
模型可以是物理模型、数学模型、计算机模型等形式。
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常常使用物理模型来模拟生物现象,例如使用磁力线模型来解释DNA的复制过程,或者使用立体模型来展示细胞结构。
模型建构的特点在于简单形式和直观性,能够将复杂的生物现象或结构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1. 提高学习效果在生物学教学中,很多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知识往往使学生感到困难和枯燥。
而模型建构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物结构和生命现象,通过观察和操作模型,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生物学教师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出细胞结构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摸索细胞的结构,从而更快地掌握细胞的组成和功能。
2. 激发学习兴趣模型建构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需要动手实践的学科,而模型建构正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手段。
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模型,从中感受到生物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模型建构,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生物结构和生命现象,还能够培养出批判性思维。
学生在观察和操作模型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推理和分析,从而培养出对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能力。
在模型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构建问题,进行实践探究和解决,培养出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模型建构在生物教学中的实际操作1. 选取合适的生物学知识点在进行模型建构教学时,首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生物学知识点。
不同的知识点需要使用不同的模型来进行展示和解释。
对于细胞结构,可以采用3D打印模型来进行展示,对于遗传变异,可以使用简单的遗传模型进行展示。
2. 辅助教学手段模型建构应该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使用模型进行教学时,需要结合课本知识,使用模型进行直观展示,并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讲解。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摘要: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的。
因此,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教学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被广泛地应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以模式建构作为中学生物学课程的主体。
这一基本条件的提出,表明中学生物学教学不仅要具备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利用知识构造相应的生物学模型的能力。
通过对中学生物学模型的运用,可以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模型构建引言:生物学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与考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新课改之后,中学生物学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知识讲解变成了基于知识的生物建模,这一转变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物学的教育意义,能够增强高中生的生物学知识和应用能力,提高中学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此,应明确中学生物学课程模式建构的功能,简要介绍模式建构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生物模型构建对高中生生物学习有什么作用生物建模是一种充分尊重高中生教学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在生物建模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确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增强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采用生物建模教学,可以将抽象、难懂的生物学知识具象化、直观,便于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中生物的学习效率。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进行生物建模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取小组协作式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索,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建模的兴趣,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围绕“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构建生物学模型,提高学生对生物概念、原理和过程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模型的定义与分类、模型建构的方法与步骤、模型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例等。
通过本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掌握模型建构的基本技能,并能在实际生物学习过程中运用模型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2、教学对象本教学任务针对的是高中学生,特别是对生物学科有一定兴趣和基础的学生。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过程中将采用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案例,以及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模型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2)掌握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包括数据收集、假设提出、模型构建、模型验证等。
(3)运用模型分析生物现象,解释生物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4)运用数学和逻辑思维,将生物学问题抽象为模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2)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
(4)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运用模型,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2)通过模型建构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快乐,培养他们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5)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互相尊重、包容合作的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高中生物模型的构建及种类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模型构建的运用策略
高中生物模型的构建及种类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模型构建的运用策略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模型构建的运用策略摘要:高中生物作为高中学科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利用模型构建的手段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高中生物知识,已被教师广泛地应用于日常教学中。
目前我国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模型构建法的应用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极待解决,基于此笔者深入探讨了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模型构建;运用策略一、模型构建的概述模型是人们按照科学研究的特定目的,在一定的假设条下,用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征,诸如关于客体的某种结构(整体或部分的)、功能、过程、属性、关系等。
在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中,关于模型的定义是:“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使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模型构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
这种模型的构建不再包含原型的全部特征,但能够描述原型的内在本质,从而揭示其特征、形态和本质。
二、模型构建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运用模型构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初中生物相比,高中生物更加复杂,有很多抽象化的知识,需要学生反复阅读记忆才能够理解。
传统的学习方式枯燥无趣,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对教学重难点知识的攻克,这就使高中生物的教学出现了很大的困难。
教师通过要求学生就相关知识内容构建模型,化单调抽象为生动具体,能够实现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深入理解,并且有效地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比如,在“细胞器——系统的分工和合作”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细胞构造物理模型,形象生动的展示出细胞中各部位的构造,积极地促进学生对照教材相关内容探索细胞构造。
教师课后要求学生用硬纸板、细铁丝、塑料袋等做材料,分组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物理模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把握各部分的结构特点,仔细研究材料,认真观察,科学地进行模型的构建,确定组内分工和实施过程,合作完成,最后课堂展示,各小组沟通交流,从科学、艺术、成本等方面对其他小组的模型做出评价,在培养沟通表达、合作探究能力的过程中,牢固掌握知识。
论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论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了解模型的基本构造→制作构建模型的基本原件→了解基本原件间的关系→依关系连接各基本原件→检验修补完善模型。
2.数学模型。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知识,提出假设→根据实验数据,建构模型→继续实验观察,检验修正模型。
3.概念模型。
理清概念间关系→画出初步关系图→建立连接→标明概念间关系→修改完善模型。
二、模型建构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模型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把静止的事物生动化,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生命的内在规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感性材料。
学生在构建模型中学会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建模带来的喜悦,提高了学习兴趣。
2.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若掌握了模型建构,不仅能透彻地理解知识,也能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步从具体向抽象过渡,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
模型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使一些重点、疑点、难点化繁为简,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
在模型建构过程中,学生们独立思考,训练了思维的独立性;遇到问题时,快速寻找解决方法,锻炼了思维的敏捷性;在协调模型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时,又促进了思维整体性的发展。
3.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通过主体积极建构获得的,是根据原先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
”强调认知是一个过程,学生必须参与到知识建构中。
模型建构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自己动手去建构,不断修改、完善模型,让学生在做中探索、交流、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模型提供了这种教学情境,在建构模型时,学生需要确定研究对象,设置已知和未知,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检验模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亲历思考和探究中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领悟到科学探究的方法。
因此,利用模型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够让学生置身于探索科学现象、发现科学规律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详细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经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一、关于模型的形式或种类,不相同论着中的说法有所相同。
人教版新教材中模型有三种,其含义以下: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色的模型,如人工制作或绘制的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等;见解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色的模型,如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色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解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说模型等;数学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 J”型种群增添的数学模型 Nt=N0λ t 、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含量变化曲线、酶的活性随 pH 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同一植物不相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 9:3:3: 1 的比率关系等。
应该指出,物理模型既包括静态的结构模型,如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等;又包括动向的过程模型,如教材中学生着手成立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血糖调治的模型等。
二、模型建构的意义及授课应用模型的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穿原型的形态、特色和本质的方法,是以简化和直观的形式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手段。
在生物学授课中,若是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必然的情境中经过自己着手,建构有关模型来学习生物学知识,将会特别有利于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
在模型建构授课活动中,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建构模型为主线,让学生去研究、交流和学习,侧重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学生一旦掌握了模型建构的方法,也就掌握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正吻合新课改理念。
下面就以教材中介绍的三种模型在详细的授课活动中的应用为例,显现模型建构的本质意义。
1.建构见解模型,梳理知识间内在关系建构见解模型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基础知识,辨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使知识结构化,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概括和语言表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魏金美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年第15期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之后,对于生物的教学有了明确的指定:了解模型建立的方式方法是未来在科研教育领域中主要应用的方法,现在的教育方式下学校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
那么对于现在来说,就首先应该要求教师掌握模型构建的方法,然后才能够进行教学。
所以教师要在进行教学的同时注意学生建模思想的养成,使之获得基础的知识。
【关键词】模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高中生物的学习是比较抽象化的,模型构建的应用能够将高中生物中的部分疑难问题进行简化,模型是各类逻辑方法教学中比较科学实用且操作方便的一种形式,由于生物教学并不像别的学科那样系统,多半为一些琐碎且有关的知识点,所以掌握好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
我们将在本文中对模型构建在生物新课程教学应用进行一下知识普及。
一、生物建模的含义
学生对于教学的模型理念的掌握应该是在获得了基础的教学知识与获得一定的实践能力的基础上面的,在一般的情况中,模型是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的,它具体的可以分为数学模型、实物模型以及抽象模型。
模型是建立在基础教学之上,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的教学方法创建,它是由于人们对某种事物具有某种特定的要求才建立的,然而模型的建立并不完全是依据其他事物进行的,有的模型的建立是需要依据具体存在的实物形式进行建立的,然而有的就不需要这些,有的模型就只是一种抽象化的形式存在的表现形式。
抽象化模型只是需要对表面现象进行一定的概括就可以完成它的存在意义,并不需要对其进行深究或者钻研;而实物模型就是需要依据于具体存在的实物进行模型的建立了,通过利用相关的实验器材来进行相关内容的演示,将真实存在的现象进行一定比例的浓缩或者放大,但是始终保持它与原事物一致的特点。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教师能够巩固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两种模型建立方法的指导,比如:在进行生物课本中“蛋白质”相关课程的教学的时候,会涉及到之前学生所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内容,比如氨基酸和水分子一类的物质,在进行氨基酸中肽键计算的时候是比较不容易进行的,这个时候如果教师能够采用数学公式的手段来进行相关内容的建模,对学生关于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就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二、贯穿模型构建
在我们学习的时候是可以有很多种的方式让我们对模型构建进行贯穿的,首先是复习的时候,在进行生物知识复习的时候,为保证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良好进行,需要教师能够进行对课本内容的有效总结,生物课本的知识点大多都是相互贯穿的,知识与知识之间是
有相互联系性的,建立模型能够起到一种对知识的总结与归纳的作用,将知识的核心进行分析理解,在生物教学中,需要将我们平时思考问题的思路与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相关的融合,在对这些新旧知识的基础之上加以联系后再思考,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把握住我们学习的这些内容了。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人和动物在进行摄取食物之后会造成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暂时性的升高,但是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但是大量的葡萄糖会被人体所吸附,这是什么原因呢?”根据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对平时学到过的有关激素类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
关于之前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先为引出胰岛素一类的知识做铺垫,然后进行知识回想,再利用一些较为容易准备的工具做材料,比如用小纸片代表胰高血糖素之类的物质,教会学生们对进食后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模型建立。
利用这一方法进行教学,更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开发。
三、形象思维
生物学科,是诸多学科中最形象又具体的科目,特别是当学生的认知能力与领悟水平仍在发展阶段“以自身的尝试贯穿学习,以具体的展示增强生活体验的感悟”,是我们贯彻“经历教育”的重要环节。
学生在进行生物容易遇到问题的,因为有的问题是相比之下很抽象的,在这个时候如果教师能够利用一些简单化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就能够简化学生的习题内容了。
比如,运用实物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的记忆变的深刻,模型教学具有形象的特点,能够比较直接的讲授知识,防止知识混乱现象的出现,另外在习题课的时候,还可以加入模型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习题的讲解,不只是着重于解决问题,而是通过一定的思想和方法,不断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扩展,只有在对问题的进行解决时刻,才能够知道自己所欠缺的只是在哪里。
模型构建的方法是有很多的优点的,它能够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并且能够培养一个人的探究能力。
一线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实际上为教师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与教学技能研究提供了不少素材。
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多设计,多执行,多思考,借助课堂来检验与完善一些较新或较好的教育理念或教学方式。
另一方面,多次反思后的教学也应当促使个人不断成长去追求更高峰。
认识越发升华,实践方法越发多样,反思越发深刻,个人能力与魅力逐渐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