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的兴衰与文化时代剧变与学术教育的发达以东周为
下列关于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
关于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有以下内容:
1. 夏朝:启开启了世袭制,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
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因此,启开启了世袭制。
2. 商朝:汤灭夏建立商朝。
夏朝后期,商的首领汤联合周围部落,起兵攻打夏王桀,桀大败,夏王朝灭亡。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
3. 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不是郡县制。
4. 东周:周武王建立西周,周平王建立东周。
综上所述,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中,只有A项“启开启了世袭制”是正确的。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历史学家。
中外教育简史作业1
2、科举制的创立与实施,对教育产生了十分深刻而直接的影响:
①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②使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详见P101-102}
中国教育简史作业2
一、填空题
1、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依次为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
2、《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它是朱熹由编定的。
2、明人伦:“明人伦”是孟子概括的教育目的。其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孟子认为处理好这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的目的是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的道德观念。
3、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建于齐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性质上虽属官办,但实际上是由许多私学组成,像是一所私学联合体。其办学特色有: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学士守则。
2、三舍法:北宋王安石在熙宁兴学时期在太学实施三舍法,将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生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三舍法”的实施强化了学校的职能,提高了学校的教育地位,有利于加强学校教学,并使学校课业与考试更加规范化。
3、学田:是宋代政府资助地方官学的一项措施。即拨给地方官学一定的土地称“学田”,以田赡土,为地方官学的持续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10、《大学》所要求的教育目标是“明明德’’、“亲民”、“至善”
其中“明明德”是最高要求。(×)
改正:最高要求是“至善”
11、汉代太学建立于汉文帝时期。(×)
改正:建于汉武帝时期(前124年)
12、“三纲”是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改正:三纲五常
13、董仲舒论述教育作用的理论依据是“性恶说”。(×)
《中国教育简史》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教育简史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一、填空1.生产劳动;社会生产2.祭祀活动3.书;数4.国学;乡学;大学;小学5.书同文、行同伦、设三老以掌教化、焚书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6.兴学技重、选士、独尊儒术7 。
124;教师称为博士、学生称为博士弟8 。
隋唐;孔颖达会同诸儒,五经正义9 . 进士科10 .大成至圣文宣王;孟子、儒学(理学)11 .27612.出身门弟之分13.太学;中央教育行政机关;祭酒14.太医署;医科、针炙科、按摩科、咒禁科15汉代16.县考、府考、院考17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18乡试、会试、殿试19杭州沽经精舍和广东学海学堂20史籀篇21状元、榜眼、探花二、名词解释1.六艺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
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2.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为:礼不下庶人、政教合一、官师不分。
在这种体制下,学校教育被官府垄断,民间无学校教育可言。
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齐国文化教育的中心,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
从性质上说,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方提供条件和设施的私学联合体。
其办学特色有四:不治而议、自由辩论、学无常师、管理规范。
稷下学宫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4.六学二馆:唐代教育体系完备,在中央设立国子监,下辖“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
六学之中,国子学、太学、四门学都是儒学,书学、算学、律学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学校。
“二馆”即崇文馆和弘文馆,是集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5.三舍法:宋代熙宁四年,在太学实施三舍法。
所谓“三舍法”,就是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
经典: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人教版)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1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
演
西汉
变
宋明
明清
儒家思想 儒学出现.比较成熟 立为正宗.成为主流 吸收佛道.形成理学 受到质疑.地位不动
2
百家争鸣
教育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 • 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培养
学生全面发展。 (4)潜心办学和著述,奠定儒家思想基础
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 《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 。
10
2. 孟子的思想(战国)
(1)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 的“仁政”思想。
认为“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提出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体现了民本 思想。 (2)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贵君轻”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
7
儒家 1号人物:孔子
[名人档案]
姓名: 孔子,名丘,字仲尼, 生卒:(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
籍贯:鲁国(今山东曲阜 ) 成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后裔
孔子
头衔: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
主要工作:教书育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全面发展观
8
1.孔子的主张和贡献
(3)提出四种道德规范:仁、义、礼、智
(3)主张“性善论”
11
3.荀子的思想(战国)
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 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
(1)天人关系,强调“天行有常”。(朴素唯物主义) (2)指出人道有为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3)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 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4)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5)主张“性恶论”
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那个时期文化知识的主体...阅读附答案
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那个时期文化知识的主体...阅读附答案①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那个时期文化知识的主体是由王室贵族垄断的王官之学;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下移,产生了脱离王室贵族垄断的诸子百家之学。
自汉代以来,学术界有一个影响很大的学术观点:诸子百家之学出于西周王官之学。
班固《汉书•艺文志》转引刘歆《七略》提出了诸子百家可能是来源于周朝官守的学问.各学派均与西周王官之学有知识学问上的渊源关系。
但是,近代以来,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特别是胡适针锋相对地提出“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他认为诸子之学的产生是由于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已经脱离贵族统治集团的天下之治的轨道,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士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而就形成了不同学派。
②当我们考察诸子起源问题时,会发现近代以来学界将诸子起源简单归结为“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其实是并不合适的。
从学术资源、文化背景来考察诸子之学,应该说诸子之学确实是源于西周的王官之学。
诸子百家不同学派的知识基础和文化渊源,离不开王官之学的学术文化母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之学出于王官”的说法是有一些依据的。
但另一方面,从诸子之学所欲解决的问题意识、建立理论体系的思想焦点来考察诸子之学,可以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均是与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动荡、社会失范、诸侯争霸的现实关怀有关,诸子之学提出的思想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亦可以说“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
③这一个视角特别能够说明儒家的起源。
强调“诸子之学出于王官”,是肯定儒家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的渊源;强调“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是肯定儒家有非常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和政治功利追求。
儒学的形成离不开这两个方面的考察和探寻。
在先秦诸子中,真正能够将西周时期的王官之学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之学结合得最好的正是儒学。
儒学推崇的“六艺之学”,就是源于三代时期的王官之学;儒学本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儒家那些最为杰出代表人物的代表著作,其实就是儒家子学。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的发展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的发展知识梳理一、古代中国思想领域的发展变化(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1.春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他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爱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2.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
他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并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这种温和的政治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因而受到冷遇。
3.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宣扬“大一统”。
这时的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施,使得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魏晋:出现了崇尚老庄的“玄学”。
玄学是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
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被奉为经典,称之为“三玄”。
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
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等。
5.唐朝: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的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两宋: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
南宋朱嘉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7.明朝:明朝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
理学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
(二)对道家思想的认识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状态;《道德经》包含有辩证的思想,认为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庄子继承老子的学说,成为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
他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
雅知丨儒学的发展脉络
雅知丨儒学的发展脉络儒学,指儒家学说思想,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具有开放包容、经世致用的特性,三代礼乐及周公,乃儒学之先导,后由孔子秉持克己复礼,力图恢复周公制度,以“仁”为核心始创,两千年来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影响深远。
历史上,儒学经历了大概四个发展阶段:一、先秦原始儒学: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
春秋是中国思想文化百家争鸣时期,当时处于周代“礼崩乐坏”的情况下,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并在礼的基础上创造了一套仁学体系。
“仁”和“礼”就是内圣外王的理论基础。
儒家经典《大学》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对内圣外王的阐述。
内圣是仁学体系,外王就是礼法体系,这是儒家伦理政治的社会最高理想。
战国时代,孟子进一步发展,强调心性----仁义礼智四个善端,提出了“仁政”这个理念,扩充了孔子内圣外王伦理政治的理想——这是孟子的主要贡献。
另一位儒学大家荀子主张人性恶,与孟子相反,主张用后天的道德修行来抑制人的恶性,即本性;另一面主张用礼制法制来惩罚人的恶行。
为战国后期法家学派的崛起作了思想铺垫。
二、汉代新儒学: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两汉政治制度化和宗教化的儒学。
秦国虽然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郡县制,但统治时间不长。
汉代儒家在总结治国经验上,主张大一统,强调封建君臣礼制,符合当时需要,逐渐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亦是历史的客观原因。
董仲舒主要以儒家为基础,《春秋·公羊》为经典,杂揉了阴阳五行,还有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创立了一套符合中央皇权统治需要的政治儒学思想体系。
汉代还设了五经博士,将《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典作为国家的最高经典。
汉学之所以又叫经学,主要得于五部经典的推崇。
其表面上独尊儒术,实际上兼采各家,特别是儒家和法家的思想,形成内法外儒、王霸杂用的格局。
这种政治格局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华打下了思想理论统治基础。
三、宋明理学:以程、朱、陆、王等为代表的宋明时期的性理之学。
必修三专题一:、儒学的兴起1(精选5篇)
必修三专题一:、儒学的兴起1(精选5篇)第一篇:必修三专题一:、儒学的兴起1必修三专题一:儒学的兴起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0分)1.(2011年4月北京东城示范校)儒学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始于()时期。
A.战国 B.秦朝C.汉高祖D.汉武帝答案:D 2.(2011年3月深圳市一模12题)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法家思想的衰微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B.黄老之学被推岽 D.程朱理学的盛行答案:C 3.(2011年1月新疆高三诊断16题)“王者配天,谓其道。
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
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
”以上反映的是()A.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C.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答案:D 4.(2011年5月郑州三模25题)《汉书·元帝纪》载:宣帝曾经训斥太子与儒士们的关系过于密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宣帝所说的“自有制度”的实质是 A.仁政爱民 B.无为而治C.严刑竣法D.儒表法里答案:D 5.(2011年5月浙江百校联盟12题)孔氏族规中规定:“忤逆父母,凌辱尊长及纵容妻妾辱骂祖父母、父母,一经闻四祠,苔责三十。
甚,革胙(祭品)除派。
”对这些族规解释不正确的是A.合乎三纲五常 C.体现宗法文化的延续性B.体现了儒家道德规范 D.有利于分配政治权力 B.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D.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答案:D 6.(2011年4月湖北八校联考13题)“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
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
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
“三代”与中国文明政教传统的形成
88历史的开端从来都不是自在的,而是一个由后代不断确认的起点。
历史上,当中国人选择夏、商、周三代作为文明历史的开端,“三代”就成为构成中国文明主体性的重要内涵;在中国的经史传统中,这也就意味着作为历史的“三代”在其后的历史发展中不断被原理化。
“三代”所蕴含的政治原理与三代的历史之间有何关联?在中国思想史上作为王道理想出现的“三代”,又与历史进程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张力?本文选择从中国经史传统的解读方式出发,既从“历史”出发也从“理念”(道)出发来探究“三代”的文明史意义。
这种解读方法,也希望延续由孔子开辟的经史传统的基本旨趣和信念:“即器明道”“因事求理”,从实际历史当中探求理想与意义,并以义理来导引历史的前行。
何谓“中国”的“中”与“国”孔子删述三代政教文献为“六经”,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三代历史的经典化和原理化,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将三代之“事”提升为三代之“理”。
孔子所开辟的儒家,之所以在其后历史中一直居于中国文化的主流,一个重要何为“中国”?中国的国家、政治、文明形态有何特殊性?这是我们理解当今中国绕不开的话题。
本文作者直面夏商周断代的争议问题,选择从中国经史传统的解读方式出发,揭示了以“三代”为中国文明历史开端的思想史内涵。
这种解读视角跳出了考古学、政治学界争论的局限性,既从“历史”出发,也从“理念”出发,专注于探讨“三代”为文明史贡献的理论意义。
作者认为,“三代”的历史,构成了儒家价值形成的历史前提。
“三代”创立的王朝政治形态、天下秩序和“天下一家”的价值理念决定了中国文明的根基和基本走向。
经过历代儒家的发展,“三代”的政治思想最终形成一套高度成熟的、以政治为中心进行的信仰建构模式,也就是中华政教传统。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以“大一统”为理想的、作为“天下”国家的“中国”,与西方学界定义的现代领土国家相比,在立国原理和政治信仰上有着本质区别,并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延续至今。
[文章导读]“三代”与中国文明政教传统的形成*张志强[关键词]三代政教传统中国文明史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89历史观当我们以“三代”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端,意味着“三代”是 “中国”这个国家形态的开端。
东周时期的社会政治与文化传承
东周时期的社会政治与文化传承在中国历史上,东周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传承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本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传承。
一、社会政治背景东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完成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东周时期分为两个时期:西周和东周。
西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个时期周天子掌握全国政权,祭祀天地、祖先。
东周时期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在这个时期,周王国的统治能力很弱,并且开始出现了很多地方的诸侯国,社会政治的职能分散,具有很大的地方特色。
二、文化传承在东周时期,随着周朝的衰落,中国的著名思想家和文化人开始出现。
这些思想家和文化人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孔子。
孔子的思想贯穿中国历史,他主张"仁爱"、"礼治"等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政治和文化。
此外,墨子、老子、庄子等思想家也在东周时期崭露头角。
他们的思想不仅对文化传承产生了影响,也对东周时期的社会政治产生了影响。
三、社会风貌东周时期的社会风貌多样,由于分封土地的制度的出现,中国开始出现很多不同的诸侯国和部落。
这些诸侯国和部落维系着不同的政治和文化传统,相互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这个时期,战争、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都在不断发生。
中国的铁器、铜器和玉器制造技术逐渐成熟,文字和书写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很多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发展得到了促进,如楚剧、鼓书和弹词等。
四、政治结构东周时期的政治结构非常复杂。
周天子掌握着总体政权,各个诸侯国或部落维护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和政治力量。
此外,各个地方官员的职能也逐渐分化和专业化。
这种“分权制衡”的政治结构,让中国的政治制度更加灵活和开放。
总之,东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它既是中国历史向封建社会转变的一个标志,也是中国文化和艺术传承的一个重要节点。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1902年3月10日载《新民丛报》第3号,节略)吾欲画分我数千年学术思想界为七时代:一、胚胎时代,春秋以前是也。
二、全盛时代,春秋末及战国是也。
三、儒学统一时代,两汉是也。
四、老学时代,魏晋是也。
五、佛学时代,南北朝、唐是也。
六、儒、佛混合时代,宋、元、明是也。
七、衰落时代,近二百五十年是也。
八、复兴时代,今日是也。
其间时代与时代之相嬗,界限常不能分明,非特学术思想有然,即政治史亦莫不然也。
一时代中或含有过去时代之余波,与未来时代之萌蘖,则举其重也,其理由于下方详说之。
吾国有特异于他国者一事,曰无宗教是也。
浅识者或以为是国之耻,而不知是荣也,非辱也。
宗教者,于人群幼稚时代虽颇有效,及其成长之后,则害多而利少焉。
何也?以其阻学术思想之自由也。
吾国民食先哲之福,不以宗教之臭味混浊我脑性,故学术思想之发达,常优胜焉。
不见夫佛教之在印度,在西藏,在蒙古,在缅甸,在暹罗,恒抱持其小乘之迷信,独其入中国,则光其大乘之理论乎?不见夫景教入中国数百年,而上流人士从之者希乎?故吾今者但求学术之进步,思想之统一,不必更以宗教之末法自缚也。
生理学之公例,凡两异性相合者,其所得结果必加良。
此例殆推诸各种事物而皆同者也。
大地文明祖国凡五,各辽远隔绝,不相沟通;唯埃及、安息籍地中海之力,两文明相遇,遂产出欧洲之文明,光耀大地焉。
其后阿拉伯之西渐,十字军东征,欧亚文明再交媾一度,乃成近世震天烁地之现象,皆此公例之明验也。
我中华当战国之时,南北两文明初相接触,而古代之学术思想达于全盛。
及隋唐间与印度文明相接触,而中世之学术思想放大光明。
今则全球若比邻矣,埃及、安息、印度、墨西哥四祖国,其文明皆已灭,故虽与欧人交,而不能生新现象。
盖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一泰西文明,欧美是也;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
二十世纪,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
吾欲我同胞张灯置酒,迓轮俟门,三揖三让,以行亲迎之大典。
彼西方美人,必能为我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也。
东周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东周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东周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了商周文化的传统,向着新的方向进行了创新,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一、东周文化继承东周文化是在商周文化基础上发展壮大的,因此在它的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地继承了商周文化的传统。
1、礼制思想的继承在东周时期,君权神化的思想得到充分发展,以“君主权威”为核心的礼制思想在东周文化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东周君主不仅是国家的集中体现,更是一切礼仪制度的最高代表。
同时,东周文化也继承了周公制定的“周礼”,进一步规范了各个层级的礼仪,使得礼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得到长期的传承。
2、音乐文化的传承东周时期,音乐仍然是宫廷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了商周“礼乐并用”的理念。
在东周时期,音乐逐渐成为了一种娱乐活动,民间音乐也开始或多或少地加入了宫廷歌曲的元素,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诗经》。
二、东周文化的创新继承商周文化传统的同时,东周文化也进行了许多创新,从而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1、文字的创新东周王朝在商周文化的基础上创新了新的文字体系——籀文。
籀文的出现,使东周时期的文字系统变得更加完善,为后来的文献、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哲学思想的创新在东周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开始出现,学者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制定了自己的道路。
墨家、道家、儒家等思潮形成,为晚期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3、科技文化的发展东周时期,农业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
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农具和武器的生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东周文化也在建筑技术方面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例如青砖的使用和瓦当屋顶的建造。
综上所述,东周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继承了商周文化的传统,更是在这些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创新和发展。
这种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小学教育专业中外教育史知识点
中国古代教育官学制度确实立与“六艺”教育形成一、古代学校萌芽〔一〕、学校类型1、《礼记》《周礼》记载中的五帝时代的大学,即“成均”2、虞舜时代的“庠”,《礼记·王制》记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养老兼教育〕3、夏代的“序”,《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军事教育—面向贵族〕4、商代的“学‘,”瞽宗’《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大学、小学,说明商代已经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在教育上的不同要求,划分了不同的教育阶段〕《礼记·明堂位》记载:”瞽宗,殷学也“。
〔商代大学特有名称,以礼乐教育为主要内容〕夏代的学校:〔政教合一,学校的雏形〕〔1〕类型庠:养老兼教育场所序:习射的场所,后来成为军事教育机构—奴隶主贵族教育教育子弟的场所校:军事体育性质的教育机构—面向平民甚至奴隶进行教育〔2〕教育内容:军事技能训练;宗教教育〔3〕培养目标:能征善战的武士商代学校:〔固定的校舍—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场所〕〔1〕类型庠序学:大学〔右学〕,小学〔左学〕,说明商代已经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在教育上的不同要求,划分了不同的教育阶段瞽宗:商代大学特有名称,以礼乐教育为主要内容,面向奴隶主贵族子弟评:我国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制社会初期已经逐渐建立起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但是学校的教育内容仍然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宗教等活动结合在一起。
二、西周的学制系统〔一〕、国学1、专为奴隶主阶级的子弟而设立。
据《礼记·王制》记载:“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2、按入学年龄来分,国学又分为小学和大学3、天子设立的大学规模大,分为五学A 辟雍居中,成为太学B 成均居南,学习乐德、乐语、乐舞〔由大司乐主持〕C 上庠居北,学习典书、诏书D 东胶居东,学习射箭、武工E 西雍居西,学习学习礼仪4、诸侯大学规模小,比较简单,只有一学〔二〕、乡学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划,为一般奴隶主子弟和部分庶族子弟开设,规模简单,只有小学一级。
周朝的教育与思想古代中国知识传承的重要环节
周朝的教育与思想古代中国知识传承的重要环节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阶段。
周朝的教育与思想系统为古代中国的知识传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周朝教育与思想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周朝的教育制度周朝建立了以“礼”为核心的教育体系。
周朝的教育制度注重培养人的品格与道德,强调君子的修养与德行。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宽容、谦虚、正直等美德,以便为君主和国家贡献。
周朝的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幼年教育、家庭教育和公共教育。
幼年教育主要由家庭进行,注重塑造儿童的品格和习惯。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核心,父辈教育子弟,传授识字、礼仪、经书等知识。
公共教育则由官方负责,设立学宫来培养士人,传授经义、礼制等知识。
二、周代的思想观念周代的思想观念主要体现在《周礼》中。
《周礼》是周朝的法典和礼仪文献,被誉为“百代之宪”。
其中蕴含着周代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
周朝的思想观念主要体现在宇宙观、政治观和伦理观三个方面。
宇宙观认为天地万物皆有规律可循,而人应当遵守这些规律。
政治观强调君主应当以仁德来治理国家,而臣民则应以忠诚服务君主。
伦理观则主张人们应该尽善尽美地生活,遵循礼仪之道,维护社会秩序。
三、周朝教育与思想的意义周朝的教育与思想对于古代中国的知识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周朝的教育制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公共教育的设立,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教育,提高了国家整体素质。
其次,周朝的思想观念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路线和价值观基础。
宇宙观、政治观和伦理观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周朝的教育与思想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周朝的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后世教育和学术界的主流思想。
至今,儒家思想仍然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总结:周朝的教育与思想是古代中国知识传承的重要环节。
“东周以上无历史”?这些发现,改变了中国近代学术史
“东周以上无历史”?这些发现,改变了中国近代学术史文|郭晔旻东汉时期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指出:“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司马)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这一评价,无异于对太史公的一大褒奖。
作为中国第一部“正史”,《史记》以“实录”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更是为后世史书做出了表率。
先秦史是中国历史源头。
长久以来,上古“三代”(夏商周)一脉相承,被当作中国王朝历史的开端。
司马迁在《史记》里,就写成《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与《周本纪》,详细地记载了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历史进程。
关于上古这段历史,太史公的原则就是“考信于六艺”。
用他自己的说法说,《五帝本纪》的出处是“予读《春秋》《国语》。
”而《殷本纪》则是“自成汤以来,采于《(尚)书》《诗(经)》。
”不过,司马迁所在的西汉中期距离“三代”毕竟已有千年之遥,《史记》中关于夏、商的记载因为时代久远、史料稀缺的缘故,其真伪在宋代以来就饱受争议。
商代算是年代距离稍近,《史记·殷本纪》详细记载了商王朝的世系变更。
但即使连被认为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在西周时期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为没有当时的文字记载和留存的实物资料可作印证,学术界对此也是或信或疑。
刻辞卜骨,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到了近代以后,疑古之风尤甚,甚至出现了“东周以上无历史”的论调。
1917年前后,27岁的胡适甫从美国留学归来,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讲授“中国哲学史”。
他就“用《诗经》作时代的说明,丢开唐虞夏商,径从周宣王以后讲起”。
当时北大的学生辈如顾颉刚和傅斯年,见胡适能够“略去了从远古到夏、商的可疑而又不胜其烦的一段,只从《诗经》里取材⋯⋯有截断众流的魄力”,从此对胡适非常信服。
不过,在当时的中国学术界,有“疑古”的“古史辨派”,同时还有一个以罗振玉、王国维为首的“罗王之学”与之抗衡。
三代的兴衰与文化时代剧变与学术教育的发达以东周为
第二章三代的興衰與文化第二節時代劇變與學術教育的發達●以東周為「春秋戰國時代」。
●東周始於周平王元年(770B.C.),終於256B.C.。
●《春秋》一書之起迄為魯隱公元年(722B.C.)~魯哀公14年(481B.C.)●戰國時代則起於403B.C.~終於256B.C.或221B.C.。
一、春秋戰國的劇變(一)東周定義:1.平王東遷雒邑,史稱東周2.又稱春秋戰國時代。
(二)變化:1.天子地位低落東周王室微弱,已無力維持當時政治與社會秩序。
2.禮樂制度崩毀論語季氏:「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3.宗法制度敗壞各國諸侯不守宗法規範,臣弒其君,子弒其父、弟弒其兄,亂臣賊子紛起。
4.實例:周鄭交質、繻葛之戰。
(三)春秋時代的現象1.封建國家:稱為「諸夏」2.諸夏文化:(1)文化上如飲食、衣服、語言、體制與戎狄不同。
(2)面臨危機:諸夏內亂,戎狄趁機入侵,面臨文化淪喪之危機3.出現霸者:起而代周天子維持封建秩序(1)第一位霸者:齊桓公,以管仲為相,提出「尊王(周天子)攘夷(戎狄)」口號。
(a)尊王:尊重周天子的宗法地位。
(b)攘夷:抵抗戎狄入侵。
(攘夷均拒退楚國)(c)子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孔子讚賞管仲攘夷之功。
(d)「被髮左衽」是楚人的服飾,華夏民族是「束髮右衽」。
(2)春秋五霸:做到「尊王攘夷」者,僅有齊桓公、晉文公。
但孔子批評晉文公是「譎而不正」缺乏真誠。
(3)重要性:是維持國際秩序的穩定力量4.春秋末年,吳、越加入爭霸有何意義?—顯示長江下游地位日漸重要。
春秋形勢圖二、戰國時代(一)封建瓦解之實例:1.三家分晉:周威列王二十三年(403B.C.),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
戰國時代開始。
2.田氏篡齊:田和篡齊(二)結果:1.霸者式微:齊、晉二國無力維持國際秩序2.戰國七雄厲行變法:紛紛走上軍國主義,以求富強。
(1)魏文侯:李克(悝)變法。
(最早)(2)齊威王:孫臏為軍師。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复习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复习资料填空1.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是指从氏族社会晚期到“五四”运动以前约5000年历史中在中国范围内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文化。
2.从文化的结构层次看,制度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中层。
3.从文化的结构层次看,精神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深层。
4.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就开始了农业活动。
5.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是“家国同构”。
6.河姆渡文化区产生了“水稻文化”。
“小米文化”7.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建立在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农耕经济和商品经济)生产的土壤里。
8. 宋明时期,理学兴起,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陆九渊),他建立了以“理”为本的天人合一宇宙观。
9.儒家经典所谓十三经是在唐宋代形成的。
10.“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最早出自《大学》(《论语》)。
11.“轴心时代”概念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斯卡尔·马克思提出的。
12.“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出自《论语》《孟子》13.“性善论”是孟子韩非子思想的基础。
14. “尚贤”、“尚同”反映了道家墨家的政治理想。
15.春秋时期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管仲子产,在执政期间,进行了法制改革,其最大贡献在于“铸刑鼎”。
16.“宗教”一词源于拉丁文希腊文religare,意思是“联系”。
17. “日神崇拜”现象在世界原始宗教崇拜中很突出,中国也不例外,古代中国把日神(即太阳神)叫羲和望舒。
18.藏传佛教“喇嘛”一词,藏语意为上师大师。
19.唐代武则天时期曾经责令各州府设大兴善寺大云寺。
20.中国古代被称为“谪仙人”的古代诗人是李白王维。
21.古代餐具有匕、叉、箸,其中箸就是今天大众普遍使用的筷子,汤匙22.古代饮食器具中,“甑”是一种用来蒸饭盛饭的器具。
23.唐代陆羽陆机撰写的《茶经》系统总结了唐代及其之前的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
24. 秦汉时期,男子以袍服为贵,秦始皇时期规定官至三品以上着绿袍,平民穿白袍青袍。
25. 明清时期官服实行“补子”制度,其中一品文官补子纹饰为仙鹤孔雀。
高中论述类阅读:战国”时代的东周,是古代中国社会秩序变动最激烈的时期。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看,士人
高中论述类阅读 2019.1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被称为“春秋战国”时代的东周,是古代中国社会秩序变动最激烈的时期。
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看,士人和私学的兴起,是这一时期最值得注意的现象。
士人和“士”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周代,士曾是贵族阶层的一员,其地位居于大夫之下、庶人之上,和其他的贵族一样,接受《诗》、《书》、礼、乐等方面的教育。
在社会大变动的时期,他们极易失去自己原有的位置,少数人幸运地上升到卿大夫的阶层,但大多数人则降入庶民的行列。
士地位下降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四民”这一说法的出现,士民、商民、农民、工民的划分至少在战国时期就非常普遍了。
士开始大量沦为士人,是在孔子前后。
与此前的士相比,他们地位下降了,从贵族降为庶民,但也摆脱了对某些特定贵族的依附,成为自由人。
这意味着在社会结构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的阶层。
除由士而来之外,士人的产生还有两个途径:王官的下降和庶民的上升。
前者如《论语·微子》中所记载的太师挚等乐官散落民间,成为士人。
后者则与私学的兴起有关,庶民因此可以接受教育,拥有知识从而进入士人的行列。
士人没有贵族的权力和地位,可是也不像其他庶民那样从事耕作等固定的职业。
他们最重要的特长是知识和技能,多以此往来于各国,寻求赏识自己的君主。
士人的兴起与诸子学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诸子之学,其实就是士人的学问。
和王官之学不同,它出现在民间,因此也可以叫做私学。
所谓私学,可以从教育和学术两个方面来看。
教育意义上的私学是指民间的教育,学术意义上的私学主要指诸子的学术。
中国古代的知识和学术,原本为官府垄断,是所谓的王官之学。
只有贵族才有机会接受教育,拥有知识。
但随着王权的衰落,王官不断流落到民间,因此出现了学术下移的趋势。
这为私学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背景。
而另一方面,士人的兴起和活动,使得培养士人成为社会的需要,这也是教育上私学出现和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
与官学相比,私学可以使知识普及到社会的每一个阶层,使任何一个人都有机会获得知识。
六国论文化传承与兴衰
六国论文化传承与兴衰六国论:文化传承与兴衰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极其动荡而又多元的时期。
六国分立,相互争斗不断,但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传承与兴衰的重要阶段。
本文将从六国的文化传承和兴衰两个方面展开讨论,探究这个时期的文化变革、交流与承继。
一、文化传承1.1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了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的教育思想注重个人修养、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的建立。
他的弟子们广泛宣传、传承并发展了他的思想,使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整个六国地区的主流思潮。
1.2 墨子的兼爱思想墨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他提出了兼爱思想,强调所有人类都应该互相关爱、互助。
这个思想观念与当时充斥着战争与争斗的社会氛围不谋而合,在某种程度上对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文化兴衰2.1 儒家思想的盛行在六国战国时期的后期,儒家的思想逐渐盛行起来,成为了社会主流。
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继承发展了儒家思想,他们的学说更深入人心,为当时社会提供了一种准则和价值观。
2.2 百家争鸣的发展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众多学派并存,有道家、法家、墨家等各种思想体系的碰撞与交流。
虽然这种思想多样性激发了学术研究的热情,但也导致了学派之间的割裂与分化,最终造成了六国文化的衰落。
三、文化变革与交流3.1 书籍的广泛传播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此期间,不同六国之间广泛传播各自的文化书籍,例如《诗经》、《易经》等。
这种书籍的广泛传播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传承。
3.2 宫廷文化的繁荣各个六国的统治者都以提倡文化、雇佣文人为荣。
这种宫廷文化的繁荣使得文人士子得到了广泛的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演进。
四、六国文化传承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六国文化传承与兴衰这段历史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1 统一秦国并儒家复兴秦国统一六国后,始皇帝废除了六国的学术和思想,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学》网络课判断题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学》网络课判断题答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学》网络课判断题答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学》网络课判断题答案判断题题目1 《论语》的产生标志中国教育学的萌芽。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2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3 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产生的条件是印刷术。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4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动物界没有教育。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5 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6 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是指产生于现代社会时期的教育观念。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7 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8 人的素质不是先天遗传的,完全是后天影响教育的结果,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9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提倡“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其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0 教育不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动物界中也存在。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1 在五育中,智育对应着数学、语文课,体育对应着体育课,美育对应着美术课,它们是一一对应的。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2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忽视了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坚持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3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类发展的总体方向,可以超越国家、社会、历史而存在,不具有时代性。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4 个人全面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广泛、充分、统一和自由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5 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的确立必须符合教育目的。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6 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是分工造成了劳动者的片面发展,要使劳动者个人获得全面发展,就必须消灭全部分工。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7 学前教育即幼儿教育。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8 在我国,特殊教育既包括对生理和心理发展缺陷的儿童少年的教育,也包括天才教育和品德不良儿童少年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三代的興衰與文化第二節時代劇變與學術教育的發達●以東周為「春秋戰國時代」。
●東周始於周平王元年(770B.C.),終於256B.C.。
●《春秋》一書之起迄為魯隱公元年(722B.C.)~魯哀公14年(481B.C.)●戰國時代則起於403B.C.~終於256B.C.或221B.C.。
一、春秋戰國的劇變(一)東周定義:1.平王東遷雒邑,史稱東周2.又稱春秋戰國時代。
(二)變化:1.天子地位低落東周王室微弱,已無力維持當時政治與社會秩序。
2.禮樂制度崩毀論語季氏:「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3.宗法制度敗壞各國諸侯不守宗法規範,臣弒其君,子弒其父、弟弒其兄,亂臣賊子紛起。
4.實例:周鄭交質、繻葛之戰。
(三)春秋時代的現象1.封建國家:稱為「諸夏」2.諸夏文化:(1)文化上如飲食、衣服、語言、體制與戎狄不同。
(2)面臨危機:諸夏內亂,戎狄趁機入侵,面臨文化淪喪之危機3.出現霸者:起而代周天子維持封建秩序(1)第一位霸者:齊桓公,以管仲為相,提出「尊王(周天子)攘夷(戎狄)」口號。
(a)尊王:尊重周天子的宗法地位。
(b)攘夷:抵抗戎狄入侵。
(攘夷均拒退楚國)(c)子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孔子讚賞管仲攘夷之功。
(d)「被髮左衽」是楚人的服飾,華夏民族是「束髮右衽」。
(2)春秋五霸:做到「尊王攘夷」者,僅有齊桓公、晉文公。
但孔子批評晉文公是「譎而不正」缺乏真誠。
(3)重要性:是維持國際秩序的穩定力量4.春秋末年,吳、越加入爭霸有何意義?—顯示長江下游地位日漸重要。
春秋形勢圖二、戰國時代(一)封建瓦解之實例:1.三家分晉:周威列王二十三年(403B.C.),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
戰國時代開始。
2.田氏篡齊:田和篡齊(二)結果:1.霸者式微:齊、晉二國無力維持國際秩序2.戰國七雄厲行變法:紛紛走上軍國主義,以求富強。
(1)魏文侯:李克(悝)變法。
(最早)(2)齊威王:孫臏為軍師。
(成語:減灶誘敵、圍魏救趙)(3)韓昭侯:申不害為相。
(4)趙武靈王:下令國人胡服騎射。
(5)燕昭王:樂毅為將。
(6)楚悼王:吳起整肅內政。
(7)秦:商鞅變法最成功,他和吳起均中央集權、削弱貴族。
(a)時期:秦孝公3.(三)政治演變→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三、春秋戰國時代的變動(一)政治上:封建制度瓦解的原因1.經濟上:井田制度破壞,土地私有制度形成,農工商發達、促成社會流動。
2.戰爭上:戰爭型態改變,兼併益烈。
3.思想上:(1)墨子的尚賢論打破用人階級限制。
(2)法家提倡中央集權。
(二)經濟社會:出現變革1.背景:隨著政治上封建的逐漸崩解,當時的社會經濟也出現重大的變革2.變革:(1)貴族沒落與平民崛起(a)原因:●世官世祿制有限:封建制度下,貴族人數不斷增加,世官世祿制難以維持,部分貴族勢必淪為平民。
●用人唯才:國君為求本國競爭力,求賢唯才,具有才智的平民成為國君網羅的對象。
(b)結果:開啟「布衣卿相」之局(2)(a)原因:政治鬥爭或戰爭中作為獎勵之用。
(b)顯例:●晉國大夫范宣子指使奴隸裴豹殺掉令人恐懼的大力士督戎,事後解除裴豹的奴隸身份,讓他獲得自由。
●趙簡子伐齊,宣布凡是作戰有功的奴隸,均可獲得自由。
(3)編戶齊民(a)戰國時代,隨著變法運動的展開,各國以「戶」為單位,將國人、野人一起編入戶籍,稱為「編戶」;編戶的法律地位平等,稱為「齊民」。
(b)《商君書》:「全國境內,不論男女,都有名籍在官府。
初生者登錄,死者消除。
」顯示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已全面實行戶籍制度。
(c)戶籍制度提供國家隊人民賦稅、搖役、徵兵的資料,也標識統治者掌控人民的方式,從血緣族群轉變為(卿大夫是宗族族長)轉變為地緣區域(郡、縣行政官員)。
(4)出現新的「士」(a)原因:西周時代,士是受過文武合一教育的基層貴族。
封建制度崩解後,士多流落民間。
(b)養士:戰國時代,各國貴族為了維護本身的利益,以養士為急務,例如:齊國孟嘗君、魏國信陵君等。
(c)遊士:憑著知識遊走各國之間求取仕祿。
(d)處士:不肯出仕,淡泊名利,隱匿社會基層與市井之間。
(e)情況:戰國時代尤為普遍(5)土地私有制度的形成(a)封建制度之下:土地為貴族所有(b)春秋晚期以來的現象:●在封建制度下,土地為貴族所有,但隨著貴族沒落,土地私有制度出現。
●賜田:國君賞賜土地予有功戰士●土地自由買賣(c)戰國時代的現象:●新興的豪族富商購買土地的情形更為普遍●商鞅變法:准許田地自由買賣(d)歷史意義:●土地所有權由貴族轉移到平民手中,戰國時代國君以土地賜給有功的將軍,富商巨賈也以強大的經濟力購買土地,由此有新地主出現。
●土地容易兼併,至西漢時出現「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現象,造成社會問題。
●井田制度是西周封建制度的經濟基礎,土地私有制的形成,表示封建體制的崩潰。
(6)賦役制度的改變:按畝納稅,承認土地私有。
(a)春秋齊國「相地而衰徵」:管仲依田地好壞與產量高低,訂立徵稅的多寡。
(b)春秋魯國的「初稅畝」:以畝為單位徵稅。
(c)戰國李克(悝)在魏國創「什一稅」:地賦稅率為1/10。
(7)農工商業的發達(a)農業方面:農產量大為提高●政府的獎勵:商鞅變法鼓勵耕織。
●鐵製農具的使用:可用於興修水利、開墾荒地、深耕細作。
●牛耕方法的推廣:春秋後期發明。
●農業知識進步:配合節氣(如春分、夏至等)耕作。
採用有機肥料或糞肥改良土壤,以「輪流休耕」保持地力。
●重視農作物品種的選擇,及防治蟲害。
●水利工程的發展i.西門豹渠西門豹是戰國初期魏文侯時鄴縣(今河北省臨漳縣)縣令。
他為了治理漳水氾濫,不但破除了為河伯娶妻的迷信惡習,而且組織百姓修挖各渠設有調節水量的水門的12條支渠引漳水灌溉田地。
ii.都江堰是舉世聞名的大型灌溉工程,位於今四川省灌縣。
是秦昭王(西元前306~前251年)時蜀守李冰主持修建的。
整個工程由分水魚嘴、寶瓶口、飛沙堰三個部分組成,有灌溉、防洪的作用。
都江堰修成後,使成都平原大約三百萬方畝良田得到灌溉,成了「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
至今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iii.鄭國渠鄭國渠是西元前246年由韓國的水工鄭國為秦國設計開鑿的。
他「鑿涇水自中山西邸瓠口為渠,並北由山東注洛三百餘里……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鐘」。
渠成,「關中為沃野,無凶年」。
(b)手工業方面:冶鐵、煮鹽及紡織業進步(c)商業方面:●各地物資交流,水陸運輸量大●出現大城市:如齊的臨淄、趙的邯鄲、韓的宜陽、秦的咸陽●著名大商人:春秋的子貢、戰國的呂不韋四、春秋戰國時代的比較五、先秦諸子重要思想學派(一)學術發達背景1.士以知識技能謀生:春秋戰國時代隨著宗法、封建的逐漸解體,許多落魄的貴族,尤其是士階層,淪落至民間以傳授知識謀生。
2.官府藏書流至民間:促成教育普及學術發達。
3.國君求才若渴:布衣可為卿相。
4.私人講學之風大盛:官學漸廢,學術不再被貴族壟斷。
5.書寫工具的進步:促進學術思想文化的傳播。
(二)百家爭鳴1.先秦學術發達,出現了諸子百家爭鳴的現象,有所謂「九流十家」之說。
2.由來:(1)《漢書‧藝文志》記載:九流十家均出於「王官」,即西周王朝所設的官職。
封建解體後,這些世守其職的「王官」演變成各種學派。
《漢書‧藝文志》:「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
皆起於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說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
」漢書藝文志記載:1.儒家者流,出於司徒之官。
2.道家者流,出於史官。
3.陰陽家者流,出於羲和之官。
4.法家者流,出於理官。
5.名家者流,出於禮官。
6.墨家者流,出於清廟之守。
7.縱橫家者流,出於行人之官。
8.雜家者流,出於議官。
9.農家者流,出於農稷之官。
10.小說家者流,出於稗官。
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
(2)東周時代禮樂崩毀,為解決時代劇變產生的問題而出現不同的學說派別。
3.九流十家: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陰陽家、名家、縱橫家、農家、雜家合稱為「九流」,加上小說家為「十家」。
4.影響較大者:儒、墨、道、法、陰陽、名等六家(1.孟子對楊朱和墨子的批判:(1)楊朱強調個人,忽視君臣倫理,是為無君。
(2)墨子主張兼愛,漠視父子之親,是為無父。
(3)無君無父如同「禽獸」。
2.楊朱和墨子對儒家的挑戰:(1)楊朱重視個人生命的自由舒展,反對因為外在政治社會秩序的干預而傷害了生命的本然純真,是當時道家或隱者的思路(主張個體的自由與解放)。
(2)墨子主張兼愛,破除人間因宗族倫理所樹立的藩籬,打破宗族的界線(強調集體的新秩序)。
(3)楊朱和墨子均挑戰了儒家倫理核心的「父子之親」、「君臣之義」。
(六)諸子百家的發展趨勢1.發展趨勢:各學派到後來彼此之間互相交流2.實例:(1)道家與法家出現互通(2)戰國晚期的《呂氏春秋》:雜揉各家思想(3)漢朝:陰陽家與儒家有明顯的合流趨勢3.意義:表示政治上已從分裂逐漸走上統一的趨勢。
孟子說:「天下定於一」,可知當時已有要求天下一統的聲浪。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轉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