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历史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课前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课前导学案

班级姓名日期【学习主题】1.了解我国境内的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对比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以及他们所处在自然环境情况,了解人类在不断地进化。

班级姓名日期【学习主题】1.了解长江、黄河最早的农耕生活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长江、黄河流域古代居民在社会状况【学习主题】1.了解炎帝、黄帝、蚩尤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班级姓名日期【学习主题】1.了解夏朝的建立情况。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夏商时期的社会管理以及文明发展情况。

班级姓名日期【学习主题】1.了解甲骨文的发现,解开了人类文字的面纱。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青铜器的发现与运用。

班级姓名日期【学习主题】1.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2.知道春秋争霸与战国时期重要的战役。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学科历史课题 7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班级姓名日期【学习主题】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生产技术的发展情况。

2.都江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学科历史课题 8 百家争鸣班级姓名日期【学习主题】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思想领域的重大改变。

2.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与学说主张。

班级姓名日期【学习主题】1.了解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局面。

2.秦朝采取巩固统一的重要措施。

班级姓名日期【学习主题】1.了解战国时期社会发展推动了变法的兴起。

2.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学科历史课题 10 秦末农民起义班级姓名日期【学习主题】 1.了解秦朝的建立和灭亡的原因。

2.了解秦末农民起义与西汉的建立。

七年级历史学科学习导学案班级姓名编写日期学习日期课题 14 西汉初立和“文景之治”【学习主题】 1.了解西汉的建立与政策。

2.了解西汉加强中央政权的措施。

七年级历史学科学习导学案班级姓名编写日期学习日期课题【学习主题】 1.了解什么是大一统。

2.了解儒家思想是怎样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的。

七年级历史学科学习导学案班级姓名编写日期学习日期课题【学习主题】1.知道东汉的建立与与东汉初期的政策。

历史导学案(1-4课)

历史导学案(1-4课)

【学习目标】(1)知识与水平: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主动学习课本及上网搜集资料,学会学习政治制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操,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深对国情的理解。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第4—7页,并熟VV和容易忘记、容易出错的知识点,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

或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1)重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2)难点: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课前延伸案【知识衔接】1、你知道自己姓氏的由来吗?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郑捷;有以受封的邑名为氏,如屈完;或以居住的地名为氏,如东门襄仲;或以官员为氏,如司马牛;或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的,如孔丘;还有以技艺为氏,如陶等等。

2、血浓于水的天然归属感和亲切感,不忘家,不忘家族,不忘民族,不忘国家的价值理念,即使在重选择、重自身价值的今天依然积淀于中华儿女的心中。

这个切都源于三千多年的宗法制。

请同学们就宗法制在我们今天社会的影响做一个调查,还有哪些影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逢年过节拜祖;清明节祭祖;人们姓名中的辈分和排行;族谱;宗祠;居住的乡村中几乎是同姓等。

【自主学习】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内容①王位世袭制:夏代禹传位于其子_______,王位___________取代了__________。

②行政管理制度:商代中央设有________、卿士、卜、祝、史、等官职;地方封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西周分封制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1)内容:分封________和人民。

(2)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先代贵族。

(3)瓦解:①原因:受封的_________势力日益强大,_____________衰弱。

②表现:出现了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 包含单元试题、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及相应的答案。

9个专题,156个文档,13.5MB。

 实例: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和标志,了解夏商政治状况及特点。

 掌握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理解二者的相互关系,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3、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4、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通过学习教材中提供的考古学资料,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分析中国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本课主要讲述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和演进的历史过程及特征。

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要学会搜集、查阅相关工具书、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遗址等来加深对早期国家及政治制度的认识; 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以备课上集体讨论、突破。

 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

 【教材助读】 一、夏商政治形式 1.早期“国家”的形成 (1)背景:距今大约5000年前,_______的进步。

 (2)突出标志:______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_______的成熟、城的出现和_________的形成。

 2.夏朝的政治状况: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地位,“_______”的制度由此开始,__________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3.商朝的政治特点 (1)商代贵族以______为纽带,实行_______,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2)神权和______密切结合,商王通过_______理解天命,决策一切政治事务。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一、大秦王朝1. 大秦帝国的建立大秦帝国是中国古代称呼西方的一个国家,主要存在于秦汉以来,主要是引起汉唐时期中国统一政权针对西域地区进行经济文化往来的一族和国家。

2. 大秦帝国的疆域大秦帝国的疆域辽阔,包括汉唐帝国时期西域地区的大部分领土,以及东欧、巴尔干、南欧等多个国家的土地,与汉唐的政治、经济有所紐带。

3. 大秦帝国的文化特点大秦帝国处于汉唐帝国东部的西域地区,文化受到了东方和罗马文化的影响,发展了以哲学、政治、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学术体系。

4. 大秦帝国的经济大秦帝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社会分工发展比较明显。

同时,大秦帝国还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国家,也受到了农业和商业之间矛盾的困扰。

5. 大秦帝国的社会制度大秦帝国的社会制度以人为本,但也有严格的阶级划分。

皇室、贵族、官僚、士兵、奴隶等阶级各司其职,相互制约。

6. 大秦帝国的历史影响大秦帝国的历史影响较大,对世界历史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值得后人借鉴和研究。

二、汉武大帝1. 汉武大帝的生平汉武大帝是中国西汉时期的一位伟大皇帝,其生平事迹为后人津津乐道。

在位期间,汉武大帝实行一系列改革,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 汉武大帝的改革措施汉武大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取消分封制度、推行中央集权、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官制、加强军事力量等,为后来的统一大一统等埋下了伏笔。

3. 汉武大帝的文化影响汉武大帝推动了汉字文字之规范化,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内容,开创了古代教育的新局面。

同时,他也推动了自对于联系西欧国家进行文化交流。

4. 汉武大帝的外交政策汉武大帝的外交政策以铁与血为主,对邻国实行民族融合的策略,实施文化渗透,大力推动文化交流,为中西交流壮大了基础。

5. 汉武大帝的历史评价汉武大帝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一位帝王,他推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对历史文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在治国理政等方面也存在不少争议。

八年级历史教导学案(周玲)

八年级历史教导学案(周玲)

八年级历史教案、导学案总第( 1 )课时主备人:周玲周桂梅审核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学目标】——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您就会走向成功!1.知道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2.讲述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讲述西藏和平解放的简要经过及意义。

【教学重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点:开国大典的时间和地点,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如何认识西藏的和平解放【导学流程】一、【自学】——学会自学,您将技高一筹!【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逐目阅读课文,分别回答下列问题)一、筹建新中国(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3页“筹建新中国”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时间:;地点:2.参加政协会议的有哪些人?这说明了什么?3.政协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二、开国大典(请你认真阅读教材3—4页“开国大典”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有何内容?2.朗读体会开国大典的盛况。

3.理解记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三、西藏和平解放1.解放西藏的方针:;2.解放时间: 33人民解放军是怎样解放西藏的?为什么要和平解放西藏?4.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全部解放(还有香港、澳门、台湾、澎湖列岛等没解放),使西藏免受战争之苦,有利于人民生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西藏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

【共同探究】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有哪些规定?起了什么特殊的作用?2 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3 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目的是什么?有何现实意义?请说出碑文中三个时间的含义?你站在纪念碑前有何感想?4.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够和平解放西藏?【拓展练习】1.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 .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C .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刑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 3 在下列四句话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A 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 中国实现了现代化D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4.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 A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B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C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D .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5.下列关于西藏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文成公主嫁予吐蕃赞普B .元朝时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行政区C .清朝时设驻藏大臣D .1950年和平解放6.下列三枚邮票是为了纪念历史事件而发行的。

东堤头中学 九年级历史 第一学期 第一周 第二课时导学案

东堤头中学 九年级历史 第一学期 第一周 第二课时导学案

导学案反思
东堤头中学付春禄
现在的导学案教学主要是学习山东,可山东是历经了十年的调查研究才最终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适合自己学生的导学案教学模式,相比之下,我们的导学案教学无论从老师也好,学生也好,基础都比较薄弱。

所以我的反思是:不要过分的模仿山东,应该找到一种适合咱们自己学生的一套导学案模式。

1.教学目标的改进:
教学目标是导学案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对于学生来说,有多少学生能够自主的去看、去思考,或者说即使在老师的带领下读了一遍,又能对学生产生多大的效果呢?所以反思后,感觉这个内容的必要性就值得探讨了。

2.探究题的设置
现在的导学案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讨论,固然,讨论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以及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等!但我思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肯定要遇到问题,但是不是一节课中就必须有讨论?或者说,讨论题都是我提前设计好的,学生还是被动的接受,学生的主动质疑没有得到体现。

所以,怎样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我要改进的地方。

3.今后导学案的设计:
主体部分:
(1)以基础知识为主的预习检测。

(2)主动质疑:
(3)自主检测
凡事有利就有弊,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我们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第一单元古代的中国历史第一课文明的源泉-黄河在本单元的第一课中,我们将研究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着重介绍中国文明发展的源头——黄河。

我们将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特点,以及黄河对古代中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明确黄河的重要性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演变过程至关重要。

第二课文明的瑰宝-夏商周三代本课程将聚焦夏商周三代这一重要历史时期。

我们将深入研究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

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第三课文明的巅峰-秦汉本单元的第三课中,我们将研究秦汉两个朝代,这段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

我们将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中央集权的改革,以及汉朝的繁荣和创新。

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帝国的建立与发展。

第四课文明的交汇-三国两晋南北朝本课将介绍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个特殊的时期。

在这段时期,中原地区不再统一,而是分裂成多个王朝和政权。

我们将研究这些王朝的兴衰、政治和文化的变化,探索这一时期的历史成因和影响。

第五课文明的启蒙-隋唐在第五课中,我们将研究隋唐时期的历史。

这段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代,被称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启蒙时期。

我们将了解隋朝的统一和变革,以及唐朝的繁荣与开放。

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第六课文明的辉煌-宋元明清在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中,我们将研究宋元明清时期的历史。

这段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时期。

我们将了解宋朝的文化繁荣、元朝的统一和明清两代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收官之作。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的大纲,主要介绍了六个单元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各个重要时期。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内容,我们将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一、导语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够让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

本导学案将带领大家回顾八年级历史的重要知识点,深入了解历史的背景和事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古代文明1. 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古代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氏族联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帝国主义压迫等不同阶段。

象形文字、农耕、青铜器和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特征。

2. 埃及文明埃及文明位于非洲大陆,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

古埃及人建造了庞大的金字塔和建筑群,开展了灌溉农业,并相信死后有来世。

法老、金字塔和象形文字是埃及文明的重要标志。

3. 印度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位于南亚次大陆,发展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

城市的规划和排水系统显示了古印度人的先进技术。

此外,古印度人还创造了梵文和印度教。

三、古希腊与古罗马古希腊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古代文明之一。

希腊城邦的建立、奥运会、希腊神话和哲学思想等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古罗马古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宏大的政治实体之一。

罗马法、基督教和古罗马建筑等都对今天的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四、中世纪与文艺复兴1. 中世纪中世纪是指公元5世纪至15世纪的历史时期,被认为是古代和现代之间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主义、宗教统治和骑士精神的兴起。

2.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公元14世纪至16世纪期间发生在欧洲的一场文化运动。

它标志着人们对古代文化的重新关注,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对艺术、科学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近代历史1. 大航海时代15世纪至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是欧洲各国探险家进行海上航行和发现大陆的时期。

葡萄牙的达·伽马、西班牙的哥伦布和英国的劳合·达尔·蒙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

工业革命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发生的一次工业和技术变革。

蒸汽机、纺纱机和轧钢机的发明使工厂制造业迅速发展,从而改变了世界经济和社会结构。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

[标签:标题]篇一: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老君镇中九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课人类的形成【学习目标】1、知道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代表、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知道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特点。

3、理解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及后果。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南方古猿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更替难点:是科学地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课堂导入】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人类起源神话,比如我们中国流传女娲造人说,而西方盛行所谓的上帝造人说。

这些都终归是神话传说,没有科学根据,那么科学的人类人类起源论是什么?我们学习了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就清楚了。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一、人类的出现1、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使用天然石块、木块做工具,还属于,其生活地点是。

2、正在形成中的人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最终与猿类分道扬镳,出现了完全形成的人,人类大约是在前形成。

3、我们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我们中国的元谋人,北京人,丁村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哪个进化阶段?4、当今世界上的黄、白和黑种人这三大人种是在什么进化阶段出现的?形成的原因是?二、氏族社会: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分为氏族和氏族两个时期。

其共同点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公有制。

不同点是:。

2、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制和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合作探究】1、课本第三页动脑筋。

2、第五页活动与探究。

【精讲点拨】1、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为古猿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大脑发育提供了可能,是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而火的使用是古猿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之后产生的,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并非决定性变化。

2、氏族社会的解体可利用图示去理解:【达标检测】1、广袤富饶的非洲大陆是黑人的故乡,也是人类的发祥地,约300万年前,生活在这里的早期人类是:A、印尼爪哇人B、南方古猿C、尼安德特人D、克罗马农人2、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A、原始人群B、氏族社会C、奴隶社会D、封建社会3、人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A、使用天然工具B、能直立行走C、会制造工具D、能采集果实4、世界三大人种不包括: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C、棕色人种D、黑色人种5、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B、进化阶段不同C、体貌特征不同D、封建社会生活习俗不同6、材料一:人类的生产工具十分原始,物质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高一历史导学案

高一历史导学案

高一历史导学案高一历史导学案通常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一个关于高一历史导学案的示例,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史的部分:导学案:高一历史第一单元 - 中国古代史概述一、导入主题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提出本单元主题:“中国古代史概述”目标明确:了解中国古代史的整体发展脉络。

掌握主要历史时期的特点和重要事件。

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知识概述时间线:制作中国古代史的时间线,标出重要的朝代和事件。

关键朝代概述:商、周、秦、汉、唐、宋等主要朝代的兴衰特点。

三、重要事件夏商西周时期:了解夏、商、西周的历史演变。

掌握商朝的特点和西周的封建制度。

战国时期和秦始皇统一:理解战国时期的分裂和秦始皇的统一。

分析秦始皇统一的手段和影响。

汉唐时期:了解汉代的光荣时期和唐代的开放繁荣。

掌握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四、能力培养历史地图:通过历史地图,学生能够标出不同朝代的疆域和重要城市。

文献分析:引导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理解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

五、课外拓展历史博物馆参观:带领学生参观本地或在线历史博物馆,加深对历史的实地感受。

历史人物传记:推荐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让学生通过阅读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成就。

六、总结与反思知识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反思提问: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重要性是什么?我们如何理解历史?这个导学案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国古代史的整体认知,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内容和教学方法。

新人教版最新教材八年级历史全册导学案讲义

新人教版最新教材八年级历史全册导学案讲义

新人教版最新教材八年级历史全册导学案讲义第一单元古代史第一课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转型课前导学- 了解人类文明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 探索人类从迁徙到定居的转变过程。

- 理解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和作用。

课堂研究第一部分人类文明的定义与发展1. 人类文明的概念及重要特征。

2. 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和主要代表。

3. 探索早期人类生活的特点和困境。

第二部分从迁徙到定居1. 迁徙与定居的原因和意义。

2. 人类迁徙的路线和方式。

3. 定居的意义和影响。

第三部分石器时代的特征与作用1. 石器时代的定义和分期。

2. 不同时期的石器工具和用途。

3. 石器时代的影响和意义。

课后反思- 总结人类文明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 分析迁徙和定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 思考石器时代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单元现代史第一课工业革命与世界变革课前导学- 理解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 探索工业社会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 了解工业革命的关键发明和发展地区。

课堂研究第一部分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1. 工业革命的定义和重要特征。

2. 工业革命对农业、交通、通信等领域的影响。

3. 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第二部分工业社会的特点与演变1. 工业社会的定义和主要特点。

2. 工业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3. 工业社会的影响和挑战。

第三部分工业革命的关键发明和发展地区1. 工业革命的关键发明和发展地区。

2. 蒸汽机、纺织机和铁路的重要性。

3. 工业革命在欧洲和美国的影响和差异。

课后反思- 总结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 理解工业社会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 探讨工业革命的关键发明和发展地区。

第三单元现代中国史第一课辛亥革命与中国改革开放课前导学- 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意义。

- 探索中国改革开放的起因与影响。

- 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和发展路线。

课堂研究第一部分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意义1. 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和推动力。

2.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3.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改变和挑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历史全册优质导学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历史全册优质导学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历史全册优质导学案第一课遥远的古代文明课程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特点2. 了解古代文明对中华文化的影响3. 认识古代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研究内容1. 人类文明的发展2. 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和特点3. 古代文明对中国的影响4. 古代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研究重点和难点1.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和特点2. 掌握古代文明对中国的影响3. 了解古代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教学方法1. 讲授2. 互动交流3. 观看视频资料第二课青铜器时代课程目标1. 了解青铜器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了解青铜器的应用和制作工艺3. 认识青铜器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研究内容1. 青铜器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青铜器的应用和制作工艺3. 青铜器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研究重点和难点1. 了解青铜器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掌握青铜器的应用和制作工艺3. 了解青铜器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教学方法1. 讲授2. 互动交流3. 观看视频资料第三课丝绸之路课程目标1. 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2. 了解丝绸之路的交通和贸易情况3. 认识丝绸之路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研究内容1.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2. 丝绸之路的交通和贸易情况3. 丝绸之路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研究重点和难点1. 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2. 掌握丝绸之路的交通和贸易情况3. 了解丝绸之路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教学方法1. 讲授2. 互动交流3. 观看视频资料第四课京杭大运河课程目标1. 了解京杭大运河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2. 了解京杭大运河的运河建设和功能3. 认识京杭大运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研究内容1.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2. 京杭大运河的运河建设和功能3. 京杭大运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研究重点和难点1. 了解京杭大运河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2. 掌握京杭大运河的运河建设和功能3. 了解京杭大运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教学方法1. 讲授2. 互动交流3. 观看视频资料第五课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课程目标1. 了解中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2. 了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对中华文化的影响3. 认识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是否真实存在研究内容1. 中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2.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对中华文化的影响3.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是否真实存在研究重点和难点1. 了解中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2. 了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对中华文化的影响3. 掌握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是否真实存在教学方法1. 讲授2. 互动交流3. 观看视频资料。

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周.doc

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周.doc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授课班级:七1 周次:第一周主备人:朱铉涛主讲:朱天钟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4课)[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我国的原始人类[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5课时[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1课时(总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板书设计: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二、北京人:时间:70 20万年生活方式:群居生活发展水平:用天然火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发展水平:人工取火[授课过程]教学内容教法、学法导入新课: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中国最早的人类多媒体展示女蜗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蜗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

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1—3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1—3课)
2.看看我们彼此的面部特征与北京人、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有何不同?
3.观察课本的插图,结合你已学过的知识,想一想,如果你是北京人,你的一天该如何度过?
4.观察课本《山顶洞人的生活》插图,结合文字资料,你认为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说明了什么?
学 习 过 程
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谁?生活在什么地方?
2.你怎样来证明他们是人类而不是类人猿?
3.你来推理一下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已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3--5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境内除了最早的元谋人外,在北京地区还先后生活过两个远古居民代表
A、中国B、印度C、巴比伦D、埃及
2、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观颐和园等风景外,你还以能参观()。
A、元谋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大汶口遗址D、蓝田人遗址
3、《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木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人类相当于()。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思考、讨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产、生活情况有何不同?
第三子目:大汶口原始居民(略)
1.自读,大致了解本目内容。
2.师引导讨论解决“动脑筋”二。
活动与探究
(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
2.对比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不同
方面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头部模样
火的使用

七年级历史第一周教案

七年级历史第一周教案

七年级历史第一周教案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用石器和天然火以及北京人的群居生活: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山顶洞人的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

2、教学要求:(1)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我国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七十多万年以前,以此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通过认清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这一真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难点:认识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学习本课初步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领域内各种不同知识范围的能力以及观察、想象能力和比较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阅读,可以接触考古知识、神话传说、古史资料、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各类与历史有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过程与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这条主线进行讲解,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性有哪些”。

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生根据课本回答)(2)那么,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呢?(学生看书、讨论、交流、教师小结)(3)那么,怎样理解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制造工具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2、北京人北京人与古猿相比,面部有什么特点呢?北京人能够制造哪些工具呢?他们又怎样生活呢?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京人使用了哪些生产工具?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北京人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呢?(学生看书、思考、讨论,教师归纳小结)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他们用火干什么?有什么意义?(学生依据教材回答)北京人使用的是天然火,他们是怎样保存火种的呢?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除了元谋人、北京人外,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活动遗址还分布着好多,山顶洞人就是其中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复习导学案[考纲要求]1、识记层次:①知道林则徐和虎门销烟;②记住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地点;③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④知道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⑤知道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⑥知道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2、理解层次:①简述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②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

3、运用层次:简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考点导学]1、林则徐和虎门销烟: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为牟取暴利,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鸦片的大量输入,一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二腐蚀了清政府的统治机构,三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1839年6月3日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战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鸦片战争: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打开中国大门。

直接原因:清政府命林则徐实行禁烟运动。

②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战争爆发。

1842年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战争结束。

③结果: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主要内容有:a.割香港岛给英国 (中国领土主权受到严重破坏)b.赔款2100万元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英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④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第二次鸦片战争:①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扩大侵略权益。

②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③主要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铜牛头圆明园残迹④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4、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时间不平等条约割占领土范围割占领土面积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1860年1864年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5、左宗棠收复新疆: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讨伐中亚浩罕国入侵者阿古柏。

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外的全部新疆地区。

1881年,中俄两国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6、甲午中日战争:①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撞向敌舰,不幸中鱼雷,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②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主要内容有: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d.增开通商口岸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表现在: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受到破坏;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新的通商口岸开放,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首次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因此,《马关条约》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①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法、俄、日、法、德、意、奥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8月中旬,攻占北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②《辛丑条约》 1901年其主要内容有: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从些,清政府完成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目标测评]一、选择:1、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条款是()A、割占香港岛B、赔款2100万元C、开放五口通商D、领事裁判权2、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D、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法国作家雨果说的“两个强盗”是指()A、英、美B、日、俄C、英、法D、英、德4、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这是因为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A、邓世昌B、林则徐C、左宗棠D、关天培5、清朝诗人黄遵宪根据时事写了《台湾行》,诗中“天胡弃我天何怒,取我脂膏供仇虏”的“仇虏”是指()A、英国B、美国C、日本D、荷兰6、《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不平等条约相比较,最显著的不同点是()A、割地面积B、开放的口岸C、赔款的数额D、开设工厂的特权7、“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是指民族英雄()A、关天培B、林则徐C、左宗棠D、邓世昌8、新疆有一座纪念晚清名臣的祠堂里悬挂着一幅楹联:提挈自西东,帕首靴刀,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塞霜边月,万里寒鸦相国祠。

楹联颂扬了这位名臣收复新疆的功绩。

这位名臣是()A、曾国藩B、左宗棠C、张之洞D、李鸿章9、《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清政府完成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D、清政府的经济被帝国主义完成控制10、近代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B、日本C、美国D、俄国11、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引用一位清末诗人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位诗人是()A、李白B、林则徐C、丘逢甲D、刘光第二、辨析题:12、1850年,在上海日本人开办的造船厂等数十家,外国商品也在此大量倾销,致使当地手工业纷纷倒闭。

请判别这句话哪些是对,哪些是错的,并说明理由。

三、材料解析:13、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在供认:”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中国此次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计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①瓦德西统帅的军队称什么?②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③此前哪支军队曾侵入北京?他们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④这段屈辱的历史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四、论述题14、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大举侵略我国,中国人民也不断掀起反抗斗争。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结合近代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谈谈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②在此期间,中国丧失了哪些领土?近代化的起步 复习导学案[考纲要求]1、识记层次:①知道洋务派为的口号、代表人物;②知道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③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④知道武昌起义;⑤知道陈独秀、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⑥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理解层次: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运用层次:①探讨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②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考点导学]1、洋务运动:①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②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③代表人物: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④口号: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⑤主要内容:a.创办一批军事工业。

主要有: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

b.创办一批民用工业。

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c.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d.兴办新式学堂。

代表: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

⑥评价:a.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因而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也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d.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戊戌变法:①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②代表: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的维新派。

③康、梁的宣传活动:a.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b.组织政治团体强学会④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主要内容: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e.训练新式军队等。

⑤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⑥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

⑦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a.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戊戌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中国人民的觉醒;c.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革命。

3、辛亥革命:①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a.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了组织了兴中会。

b.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组织成立了同盟会。

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革命政党。

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