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行金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及对策
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 由于国际需求大幅萎缩, 一些国家的出口下滑、企业亏损甚至倒闭, 经济陷入了深度衰退, 在此背景下, 一些国家又重新祭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旗。
持续升温的贸易保护主义, 不但扭曲了国家间正常的贸易关系, 也给世界经济苏蒙上了阴影。
我国是近年来遭遇贸易保护主义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不但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更要理性分析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原因及危害, 从而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对应策略。
一、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一)关税贸易壁垒关税作为传统的贸易壁垒, 虽然其保护作用逐渐削弱, 但还是有一些国家不断采用。
在金融危机以前的1990-2006年间, 欧盟、美国、日本和新兴国家按照联合国贸发组的要求连续降低了关税。
但金融危机发生后, 一些国家却再次提高了关税。
俄罗斯于2008 年11月宣布在9个月内暂时提高钢铁产品15-20% 、汽车30% 、卡车和客车25%的进口关税。
土耳其2008 年底将各类铁制品的进口关税从5%提高到15% 。
印度2009 年初将一系列钢铁产品的进口关税从过去的5%提高到20%。
厄瓜多尔提高了600多项产品。
2008年10月以来,在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提高关税的占三分之一。
(二)非关税贸易壁垒由于进一步提高关税的空间有限,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更多是采取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形式。
一是对进口外国产品采取直接的限制措施。
如, 阿根廷对其所谓的敏感产品如汽车零件、纺织品、电视、玩具、鞋和皮革制品等实行了非常繁琐的许可证审查。
印度尼西亚要求五类商品, 包括服装、鞋、玩具、电子产品和食品饮料, 只能在五个港口和机场进关。
一些国家则通过提高进口标准延缓进口速度, 如, 爱尔兰禁止进口中国猪肉等。
二是贸易救济措施。
贸易救济措施即通常所说的 两反两保措施。
采取贸易救济措施的国家, 大多以世界贸易组织对倾销、反补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的有关规定作为依据和借口。
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农村金融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有效的金融支持政策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繁荣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金融服务力度金融机构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力度,提供更加便捷和专业的金融服务。
首先,要加强对农户的信用评估,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为农户提供低利率、灵活的贷款。
其次,要增加金融机构在农村的网点,提高金融服务的渗透率。
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推广金融信息化、互联网金融等新模式,打破地域限制,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二、鼓励金融创新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政府应当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创新。
首先,可以推动银行与保险公司、农业企业等进行合作,打造多元化的金融产品。
例如,发展农村保险,为农民提供农作物、养殖等方面的保险,减轻农民因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风险。
其次,可以探索建立农村小额贷款合作社,通过社会资本与贷款需求相结合,提供具有较低利率和较长期限的贷款。
三、强化农村金融监管为了保障农村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政府应当加强农村金融监管。
首先,要完善农村金融监管法规体系,明确各方的权责。
其次,要提高金融监管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并解决金融风险。
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风险管控能力。
四、提升农村金融人才培养农村金融人才是农村金融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
在农村金融学科建设方面,可设置专业课程,组织培训班和研讨会,提高农村金融人才的全面素质。
同时,还应加强对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五、发展农村金融产品为了满足不同农民的金融需求,应当推动农村金融产品的发展。
首先,可以推出有利于农民发展的贷款产品,如农业种植贷、农业设备贷等。
其次,可以设计灵活的农村存款产品,满足农民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
另外,应当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农村金融消费品,满足农民的消费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金融支持湖南农业产业化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金融支持湖南农业产业化的困境与对策探讨摘要农业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资金供给已成为农业产业化高效运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湖南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金融支持的困境,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金融更好服务于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农业产业化;困境;对策;湖南1湖南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1.1资金支持不足,融资环境亟待改善湖南目前正处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的时期,资金需求量较大,然而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供给却难以满足需要。
一是湖南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较少,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就更少。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国有经济基本建设投资在农业领域的资金分别只有3.85亿元、5.77亿元、11.67亿元、13.22亿元,虽然每年呈上升趋势,但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二是招商引资政策与沿海省相比不够优惠,缺乏更大的吸引力。
三是信贷投入不仅少而且不合理。
四是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法人治理机构和担保机制不完善,还款意识淡薄,信用观念差,财务制度不健全。
1.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发展较慢,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民大多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已建立的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少、规模小、稳定性差、影响不大,特别是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比较少。
目前,全省参与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只有7.8%左右,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民经济组织只有6 000多个。
1.3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拉动作用不明显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农业初级产品与加工品的产值比例为1∶3,湖南的比例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两者的比例仅为1∶0.92,并且全省生猪的加工率不到5%。
全省部分农产品表面上看来供过于求,实际上是加工能力水平太低,制约了产品的储运销售和转化增值。
1.4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的主体——农民不仅年龄偏大,而且素质也较低农民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的主体。
据统计,2005年湖南乡村劳动力3 000多万人、外出务工的劳动力达1 200万人,在家从事农业产业化的劳动力相对来说年龄较大、文化素质较差、技术能力水平也较低;而这部分农村劳动力就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实施的人力基础,其整体素质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先进技术的推广。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思考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逐渐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国家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一直在大力支持和倡导。
在这个背景下,金融机构的支持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探讨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一、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通过把农业生产从传统的单一生产模式向多元化、多部门联合生产模式转变,不仅能够提高农业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还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
而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则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首先,金融支持可以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资金保障。
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而很多农民则缺乏资金或者贷款成本高昂,面临着难以获得资金的问题。
这时,金融机构的支持可以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资金保障,让农业产业化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
其次,金融支持可以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
农业产业化需要运用到很多高端技术,而这些技术需要企业或者农民进行研发、生产和购买。
但由于技术成本高昂,因此很多人无法承担。
这时,金融机构的支持可以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让农业产业化得以更好地发展和应用。
最后,金融支持可以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市场支持。
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很大的,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种植、加工、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受到影响,导致农产品价格往往波动较大,对于生产者来说是很大的考验。
在这种状态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团购、竞拍、保价等手段,大力支持农产品的价格,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加强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措施要加强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和策略,保障农业产业化得以更好地发展。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来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例如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息等。
政府还可以加强资金保障,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向企业和农民提供资金支持。
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金融问题及对策研究
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金融问题及对策研究河南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农业是河南省的支柱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的推动,河南省的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金融问题。
本文将分析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金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金融服务不到位。
由于河南省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服务农业发展方面存在缺失。
农民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融资渠道狭窄。
由于河南省农业发展相对较落后,农业企业和农民的融资渠道相对狭窄。
传统的融资渠道往往依赖于银行贷款,但由于农业经营风险较大,银行对于农业的贷款审批存在较多的限制,导致融资渠道不畅通。
3.利息负担过重。
目前,农民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时,往往需要支付较高的利息。
由于河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高额的利息负担给农民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4.投资回报周期长。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长期投入才能获得回报,而目前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贷款一般都有较短的期限,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这使得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时面临着资金压力和风险。
1.建立完善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
应加大对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建立面向现代农业的金融机构,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
2.拓宽融资渠道。
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还可以引入其他金融工具,如农业保险、信托等,拓宽农业的融资渠道。
还可以鼓励农民与农业企业合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业投资,多元化农业融资渠道。
3.降低融资成本。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推动农业金融的发展,降低农民的融资成本。
金融机构也应当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减少利息负担。
4.延长贷款期限。
应推动金融机构向农业提供长期贷款,延长贷款期限,满足现代农业的资金需求。
政府可以提供相关的贴息政策,减轻农民的还款压力。
5.加强农业金融服务的宣传与培训。
通过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升农民对现代农业金融服务的认知,提高农民的金融素养。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THANKS
感谢观看
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实现全面小 康和现代化建设,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战略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
通过乡村振兴,可以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 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 协调发展。
金融支持的作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基 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现
02
状及问题
金融机构布局不足
01 问题描述
在乡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布局普遍不足,导致农 民难以获得便捷的金融服务。
02 影响分析
金融机构布局不足限制了乡村地区资金的流动,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
某农民在办理贷款业务时,由于金 融服务人员态度不好且办事效率低 下,最终选择了放弃贷款,影响了 其农业生产计划的实施。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存在
03
问题的原因分析
政策法规不完善
政策空白
在当前的政策体系中,还存在一 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空白 ,未能全面覆盖乡村发展的各个
方面。
法规不健全
关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法律法 规尚不完善,缺乏对金融机构、 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规范与监管
加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
04
的对策建议
金融如何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金融如何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实践证明,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帮助和引导农民有序进入市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对加快我国“三农”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那么,金融机构应如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呢?我们根据对黑龙江七台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专项调研,对财政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提出以下建议:建立财政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有效引导机制。
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和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通过对现有财政支持农业资金使用方式和政策进行适当调整,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融资扩张和发展,改变单纯依靠财政投入及财政包揽过宽的局面。
要尽快改变农业龙头企业对财政资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集中支持有市场潜力、有发展意识、敢于承担市场风险的企业做强做大,形成财政资金的几何级数放大效应;也可以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部分资金采取参股的方式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发挥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
围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着力提升规模竞争力。
要进一步围绕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发展龙头企业群体。
既要搞好农产品分级、包装、保鲜等初级加工,更要发展绿色产品、保健产品、功能产品等精深加工。
既要着力做大做强一批重点骨干龙头企业,也要关心支持一批成长型企业。
今后,要在重点培育发展优势主导产业上做文章,着力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根据本地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业集聚,进一步体现地域特色,形成规模,带动和促进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
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形成高效金融服务格局。
按照市场化改革的要求,认真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一是落实好专项中央银行票据、专项借款的资金兑付工作。
关于现行金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及对策
现行金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及对策引言农业产业化是指通过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调整和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将农业从传统自然经济转变为现代工商业经济。
它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加强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然而,现行金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一定制约,本文将分析这些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金融体系的刚性现行的金融体系在面对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时存在一定的刚性。
传统的金融体系往往更倾向于支持大规模企业和城市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有限。
这导致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融资难度较大。
对策:•针对农业产业化的融资需求,可以引入专门的农业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融资成本,吸引金融机构参与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融资。
2.担保物的缺乏农业产业化项目通常需要较大的投资,但由于土地不动产权的特殊性,农民往往很难提供足够的担保物。
这使得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融资风险较高,不愿意主动提供融资支持。
对策:•政府可以通过构建土地权属制度,明确土地使用权和流转权,提供更多的担保选择,鼓励农民将土地使用权作为担保物。
•推动农业产业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通过共同担保等方式降低融资风险。
3.缺乏专业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专业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然而,现有的金融机构往往缺乏对农业产业化的深入了解和专业知识,并且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缺乏信心。
对策:•加强金融机构在农业产业化领域的专业能力建设,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加强金融机构与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联动,共同推动金融服务创新,提供针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4.制度环境不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支持。
然而,现行的金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审批、监管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农业产业化发展缺少规范和规则的保障。
对策:•完善农业产业化项目审批的流程和规则,简化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审批手续,加快项目的落地。
浅探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约束及思考(一)
浅探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约束及思考(一)摘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当前信贷资金投入不足和金融服务缺失的问题,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本文在详细分析现行金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制约的基础上,以现代金融理论为指导,提出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金融约束制度安排一、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约束分析(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到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创新,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但是与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很不适应。
从现行农村金融机构来看,其市场定位虽然是为“三农”服务的,但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农户和个体工商户,从贷款期限、额度和方式上很难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功能缺位,主要是为粮棉油收购和管理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其他政策性业务,如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的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功能并没有有效运作起来,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乏力;目前已经挂牌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因受自身经营管理的限制,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
(二)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主力军,农信社潜在的风险仍很突出一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难以发挥有效的激励约束作用。
股东大会在农信社经营管理和重大决策事务中基本上没有话语权,难以行使监督和决策职能。
目前,农信社“三会”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并不等同于法人治理的完善,这种形式上到位和实质上缺位的潜在风险阻碍了农信社的发展。
二是增资扩股并未触及产权制度改革深层次问题,农信社内部人控制问题仍然突出。
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农信社为了增资而增资,忽视了通过增资扩股改善股权结构,构建有效产权制度的重要意义,出现了存款化股金、承诺保息、甚至贷款入股等违规行为,股本金稳定性较差。
(三)金融中介组织不完善,使众多农业产业化企业因资金制约发展缓慢我国银行业的改革,不但使金融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日常经营管理也更加严格、规范和有序。
数字金融支持农业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数字金融支持农业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金融作为金融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成为推动农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数字金融在支持农业企业发展中的现状,深入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章首先界定了数字金融和农业企业的概念,明确了研究的范围和边界。
接着,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文献资料,对数字金融在农业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此基础上,文章揭示了数字金融在支持农业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风险控制难、服务覆盖面窄等问题,并深入剖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
文章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优化金融服务、提升农业企业数字化能力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数字金融与农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农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数字金融支持农业企业发展的现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正在对农业企业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数字金融支持农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呈现出几个明显的特点。
普及程度不断提高:随着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开始接触并应用数字金融服务。
这不仅包括传统的金融机构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提供的线上服务,也包括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如P2P、众筹等为农业企业提供的资金支持。
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数字金融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农业企业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例如,通过分析农业企业的经营数据、市场需求等信息,金融机构能够为农业企业提供更加合适的贷款额度、利率等金融产品。
风险控制能力增强:传统的农业企业贷款往往面临信息不对称、抵押物不足等问题,导致风险较高。
而数字金融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能够更好地评估农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从而降低贷款风险。
融资渠道得到拓宽:数字金融为农业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外,农业企业还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股权众筹等方式筹集资金,为企业的扩张和升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情况、问题及对策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情况、问题及对策作者:黄健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09年第07期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出路,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模式,目前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反映较突出的问题是融资难,这一直也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带着这个问题,调查组深入常德澧县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澧县地处湖南的西北,是常德的农业大县,农业产业化支撑了澧县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产值占到了农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有670家,产值超百万的有35家,年产值达5亿元。
形成了粮、棉、茶、畜、禽、水产、水果等十大产业链。
建立基地45万亩,带动农户20多万户,全县基地农民人均增收近千元。
近年来,澧县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支持,特别是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贷投入,使澧县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全县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
2008年末,全县涉农贷款余额达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农业发展必须依靠产业化,产业化发展需要龙头企业带动,龙头企业发展离不开银行支持,2008年农村金融对16家龙头企业累放贷款7.96亿元,占全部累放额的30%。
澧县农发行在做好粮棉油收购的政策性业务同时,大力拓展商业性贷款业务,2008年末,澧县农发行累放农贷8.1亿元,比上年增长55.8%,重点支持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2008年澧县农行累放涉农贷款4600多万元,2009年1-2月累放农贷3000多万元,比同期增加2599万元。
在金融支持、产业带动的作用下,澧县农业实现了农业发展模式由传统农业向品牌农业、订单农业、循环农业转变,农产品生产方式由粗放、分散向标准化、基地化、无公害生产转变,农产品销售方式由传统农贸市场向大型专卖市场转变,达到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澧县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效是显著的,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金融自身效益增长“双赢”的局面。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建议(样例5)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建议(样例5)第一篇: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建议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建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的重要历史任务,其重点是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重点又是农业产业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强力支持。
为全力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好金融服务工作,近日,笔者深入农村,结合农业产业化情况对江西龙南县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一、县域农业产业化现状赣南次中心城市和赣州南部核心经济区的龙南县,是江西省通向经济特区广东的南大门,该境总人口30万,其中农业人口25万,占83.3%。
近年来,该县各级政府和农业产业化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赣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力显著增强。
一是企业数量、规模不断壮大,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该县2007年底共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2007年企业总产值达49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800万元,企业平均销售收入为690万元;二是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2007年龙头企业共联系带动农户2.4万户,约占全县农户总数的40%,其中,以合同、订单形式直接带动农户1.2万户,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增加收入达2000万元,同比增长9.2%,户均增长2500元,同比增长8%。
同时,龙头企业吸纳和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达4821人,同比增长23%;三是品牌化建设有了新突破。
通过绿色食品的认证1个,全国无公害产品认证3个,省级3个。
如“恒泰花生”、“龙南腐竹”和无公害蔬菜等已在市、省内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
2、主导产业及其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据调查,目前该县基本形成了脐橙、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蚕桑、生猪等区域性特色产业。
据该县农业部门统计,2007年全县脐橙面积达到7万亩、生猪饲养量42.47万头、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7.32万亩,花卉苗木4153亩、工业原料林11.8万亩,蚕桑面积10万亩。
论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策略
论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策略宁健淇一、农业产业化概述(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所谓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它的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
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征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进步的体现,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区域化。
农业产业化的区域化是指实现在一定的区域内将农副产品的生产连成一片,建立区域化生产基地,区域化使农业产业化生产便于管理,生产更加稳定。
2.市场化。
农业产业化的起点是市场,也就是说农业产业花的经营要以国内外的市场为导向,打破原来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步自封的农业状态,使生产要素、生产资料等紧密的结合起来,在市场机制下得到合理的配置。
3.专业化。
农业产业化的专业化是指在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方面上的专业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土地生产率等,就必须满足专业化的要求。
尤其是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要求将分散的小户进行整合,实施区域管理,专业化的生产有助于解决现代农业要求与小户经营规模较小的矛盾。
4.规模化。
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是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只有在加工企业和加工基地达到一定规模的条件下,才能使农业达到产业化。
只有农业产业化具备一定规模才能具有竞争力和带动力,实现规模效益。
5.一体化。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在于一体化,主要是指加工销售一条龙,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条产业链的经营方式,使各生产环节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逐步形成利益共享的整体。
6.集约化。
对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查与建议--以白银市为例
◎黄庆河对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查与建议【内容简介】文章总结了白银市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举措有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推出优质农产品、建立健全农产品销售体系、发挥财政和金融资金杠杆作用等,指出还存在信贷资金供需不平衡、符合信贷条件的承贷主体不足、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不健全、农村综合金融环境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加大信贷支持、提高信贷可得性、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自身实力、改进银行信贷管理模式,规范担保公司业务行为、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白银市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白银市中心支行——以白银市为例发展现状(一)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活力。
全市在先后引进四川康德、新疆润丰、陕西海升、山东华达、中天羊业、雄特牧业、阿西娅、中商投、海大集团、甘肃九合、新希望集团11家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基础上,着力培育壮大中进邦农、菁茂农业、弘利农牧、品高食品、智科农牧、鼎兴农业、博康驴业公司、鑫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红砂岘生态农业公司、福门现代农业公司等30家本地或已引进的龙头企业,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42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9637家,贫困村农民合作社实现全覆盖。
全市家庭农场达到1072家。
(二)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围绕牛、羊、果、薯、药、蔬、黑毛驴、小杂粮、水产养殖9大产业,全市已建成特色产业园403个,脱贫产业园328个,带动贫困户8.62万户,贫困户入园率100%。
贫困户依托特色产业及光伏等其他产业人均实现收入2205元,占人均脱贫指标3500元的63%。
与此同时,156个龙头企业、1609个带动能力较强的合作社与特色产业园、脱贫产业园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特色产业园、脱贫产业园既是全市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帮助和带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发展平台。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送阅件按: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而发展农业产业化,培育龙头企业是关键,其中对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尤为重要。
为此,某某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对辖内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情况做了调研,提出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作此文章与大家共勉。
二○一一年月日某某市金融工作办公室金融支持某某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而发展农业产业化,培育龙头企业是关键,其中对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尤为重要。
为此,某某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对辖内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情况做了调研,提出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一、农民收入基本情况某某市地地区的东部,土壤肥沃,资源丰富。
总面积里,总人口万,其中农村人口万。
近年来,在某某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一村一品为抓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稳步增长,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逐年稳步增长比2000年的长了倍,年均增长%。
(详见表1)。
表1——某某市近三年经济情况表- 2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某某市经过多年传统农业的沉积,基本形成北部库区以西瓜、棉花、良种繁育为主的大田作物种植区;中部以大棚蔬菜、花卉、畜禽养殖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区;南部沿山和秦岭浅山区以花椒、矮化核桃、柿子、香椿为主的杂果经济林区。
总体农业发展以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种植业为主。
1、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切实有效的途径,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中心环节,它一方面连接农产品生产基地,一方面连接销售大市场,在农业产业化中起着组织生产、肩负带动农户、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龙头企业的成效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制度扭曲与路径选择
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制度扭曲与路径选择摘要:金融支持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然而由于制度缺陷,致使我国正规金融体系缺乏应有活力,对农业产业化支持能力不足;现行的产业投资机制不合理,政府增加农业投资的动机存在障碍;体制外金融组织受到压制;农业保险缺位。
为此,政府必须通过各种产业政策优化农业投资环境;完善各项保障机制,增强农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实力;规范发展市场化的体制外金融;完善农村保险机制,稳步推进农村金融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制度一、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制度扭曲一般来说,金融制度与经济体制是相互适应的,然而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环境中,存在着两者不相匹配的现象,金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了。
这种制度扭曲的程度可通过比较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和该部门在合法金融机构贷款中所占的份额两个指标来获知。
在良好的制度安排下,这两个指标差别不大,显示出较为均衡的局面,但是如果这两个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则意味着金融制度的扭曲,金融资源过分地流向某一个部门,最终必然会影响到整个经济格局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制度扭曲的原因分析1、正规金融体系缺乏应有活力,对农业产业化支持能力不足。
现有正规金融机构在支持农业产业化方面存在障碍,其根本原因是改革不到位以及国家对农业投资的监督保障机制不完善。
我国现有的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并不是农村经济内生发展的结果,而是政府所办商业银行嵌入在基层营业网点,因而从自身利益出发,处于化解金融风险和注重资产安全性的考虑,其在信贷资金的投放上越来越讲求择优性与趋利性原则。
这在实际上造成了金融机构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之间的矛盾与反差。
因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行为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由此也要求农村金融机构依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提供资金,我国正规金融机构过分注重了资产的安全性要求。
由此,无论农业银行还是农村信用社均普遍上收信贷权力,严格审贷程序和审批条件,强化了不良贷款比例指标考核,导致在新增贷款发放问题上,出现了大量的“惜贷”和“慎贷”行为。
关于现行金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及对策
关于现行金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及对策现行金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问题在于其对农业的融资渠道有限、融资成本高以及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制约。
首先,现行金融制度对农业融资渠道有限。
农业具有长期周期和较高的不确定性,传统金融机构往往不愿意给予农业项目投融资支持。
此外,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足,农业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
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企业往往得不到足够的融资支持,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其次,现行金融制度使农业融资成本较高。
由于农业投资风险较大,金融机构倾向于提高贷款利率以应对潜在风险,导致农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此外,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农户往往需要通过非正规渠道来融资,如高利贷等,使得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
再次,现行金融制度下的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
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长期投入和周期较长的回报,但是由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很难对农业项目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
这导致金融机构倾向于选择风险相对较小的行业进行融资,而对农业产业化项目持谨慎态度。
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以下策略:第一,完善金融机构服务农业产业化的机制。
应加强农业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支持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设立农业金融专项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融资支持力度。
同时,可探索建立农业发展银行,专门为农业产业化项目提供专业金融服务。
第二,降低农业融资成本。
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农业风险基金,为农业项目提供担保和风险补偿,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厌恶程度。
同时,要推动金融机构开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业务,降低农业投资的风险。
第三,加强对农业项目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可以建立专门的农业项目评估机构,为金融机构提供农业项目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服务,提高金融机构对农业项目的了解和认可度。
同时,还应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相关技术和市场前景的研究,提高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趋势的把握。
第四,推动金融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通过技术创新和金融科技的应用,推动金融服务的普惠化和便利化,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和门槛,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融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现行金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及对策论文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金融约束制度安排论文摘要:分析了现行金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指出,要根据农业产业化的特点和金融需求,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要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培育农村资本市场,加快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解决农村信贷资金的外流,健全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为农业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要创新农地担保制度,解决农业中小企业贷款抵押难问题;要放开民间借贷,加快农村征信工作进程,为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要创新监管制度和模式,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差别监管。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必须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总体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发展中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缺失的问题。
本文在认真剖析现行金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的同时,从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和功能视角出发,提出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现行金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一)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缺乏金融扶持从产业经济和金融经济相关联的角度来看不同的产业性质决定不同金融机构的滋生和发展…。
我国目前农业的生产特点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迫切需要与此产业性质相对应的金融机构产生,农村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要素的缺失,恰恰是农村金融机构缺失的充分体现。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虽然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从现行农村金融机构来看,其市场定位虽然是为“三农”服务的,但从贷款的额度、期限和服务方式上很难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更不用说需要大量资金支撑的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发展。
同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后调整了其发展战略,在县域及农村的分支机构向中心城市收缩,信贷业务向大中城市倾斜。
据统计,4家国有商业银行从1998年开始至今,共撤并3.1万个县及县以下机构,上收了贷款权限,县域网点功能萎缩。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融资特别是直接融资制度缺失尽管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快,但农村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很小,间接融资仍然占主导地位。
一是股权融资渠道狭窄,占比较低。
我国较严厉的企业股票上市条件,只对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上市有利,导致金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严重不对称。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人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上市的仅有10%,绝大多数国家龙头企业资金供给主要依靠间接融资。
二是债务融资渠道单一。
在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的情况下,长期以来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是债务融资,而债务融资的90%以上来源于银行。
在不能获取信贷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农村中小企业就不得不以非正规金融形式融资,造成企业成本上升,影响了其发展。
(三)农村金融利率市场改革缓慢,致使大量信贷资金从农村流出农村经济因受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影晌,生产效果和经营效益存在着较大的不稳定性和难估测性;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出现的众多中小企业,分布广泛,监测、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金融机构投到农村的信贷资金,必须获得与其风险监管相对应的回报,但是由于我国利率市场改革步伐缓慢,国家对利率的控制较严,投向农村的信贷利率,不能覆盖整个风险,不仅国有商业银行不愿发放贷款,而且农村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也经常出现非农化的现象。
据统计,从2000年至200年9年间我国农村资金金融系统外流量累计高达27344亿元,且每年呈递增趋势。
(四)金融中介组织不到位,使众多中小企业缺少担保服务我国银行业的改革,不但使金融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日常经营管理也更加严格、规范和有序。
源于民间资本兴建起来的农业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达不到银行贷款所要求的条件,加之县域范围内基本没有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担保公司、信托公司或者租赁公司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中小企业在急需信贷资金支持时,由于没有相应的中介机构为其提供担保服务,不能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只能依靠自身力量来发展,丧失了很多发展机会,企业在缓慢发展中求增长求生存,很难取得规模效益。
(五)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与抵押担保制度的矛盾,使农业企业有资产而无法抵押厂房抵押是当前银行信贷通用的一种担保形式,也是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重要途径。
《担保法》明确规定:“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
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
但大多数农业企业建在乡镇或村组,厂房用地多是集体用地、宅基用地,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在法律上的模糊,造成在实际工作中集体土地所有权很难确定,这种房屋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在抵押上的错位,已成为众多农业企业难融资、金融机构难变现、担保机构难担保的“死结”。
(六)民间融资长期得不到政府的承认与支持,削弱了民间资金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民间借贷自古有之,特别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更是普遍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民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同时农业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在银行信贷资金缺位的情况下,民间借贷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通过民间借贷的融资高达8000亿元至14000亿元。
民间借贷虽然有发展的必然性,也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在历次金融改革中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地位得不到认可、发展得不到支持,致使农村金融市场出现了“有资金的不能发放、需求资金的又得不到资金”的困境。
(七)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农业企业信用等级普遍较低我国金融机构的征信工作不完善,全国统一的征信系统还不普及,不用说是在农村,就是在城市对贷款客户的认定也有困难。
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征信工作开展得较晚,对贷款客户资料的收集存在不少困难,目前农村的各类企业法人和农民的信用档案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而少有的中介机构服务又不规范,信息经常失真,使得农村企业信用等级普遍不高,难以得到银行的支持。
再加上当前农村逃废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法律“白条”增多,金融胜诉案件执行不到位,兑现的资金甚至不足以弥补维权的成本开支,使得银行在涉农贷款的发放上更加谨小慎微,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八)统一的金融监管制度,削弱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效能农村金融天然具有较高风险,其服务对象是我国的弱势产业(农业)、弱势群体(农民)、弱势区域(农村)。
在当前我国尚未全面建立农业保险体系的情况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更高于其他商业银行,但是金融监管部门在制定监管指标和进行日常监管工作时,大多数还是实行统一的监管制度和办法,没有考虑农业经营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的行业特征,区别情况,分类对待。
二、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一)根据农业产业化的特点和金融需求,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层次性,各种需求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表现出较强的多样性。
因此,在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时,应从功能视角出发,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标准,逐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健全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中小企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借贷组织等多种形式并存、功能互补、协调运转的机制,打破和消除垄断格局,真正形成基于竞争效率的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国有商业银行要把在县域经营的重点放在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产业化发展上,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信贷产品种类,积极拓展金融服务方式,扩大金融服务领域,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壮大自身实力。
(二)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培育农村资本市场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资本市场发育较晚,农业运用资本市场又更为滞后。
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是一个资金大量投入的过程,也是一个资产负债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
要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资本市场、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
一是深化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实行股份制运作;二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进入证券市场,充分发挥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在证券市场上为涉农公司融资的作用,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三)加快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解决农村信贷资金外流问题风险不同,要求的收益也不同,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农村金融服务的对象是分散、小额、风险状况各异的众多农户和农村企业,客观上要求农村金融机构有足够的利率自主权对不同的客户收取不同的利率,从而减少风险、增加收益。
金融市场利率放开后,农村地区资金价格一般会呈现出较高的水平,不仅能有效地动员农村地区的资源、调动农村居民进行货币积累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极大地吸引非农资金流人、扩大资金供应。
同时,资金将会更为有效地使用,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保证农业产业化投资的顺利进行。
(四)健全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为农业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国外经验证明,中小企业因受自身条件限制达不到银行贷款所规定的条件时,完善的金融中介服务便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因此,应由政府出面或者出政策,成立各种类型的担保公司,为产品有订单、经营有效益的中小农业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同时积极推动民营资本参与组建担保公司,拓宽担保公司资本金的来源;发展信托业务,通过为农业企业发行各种信托产品筹集发展生产所需资金;大力兴办金融租赁公司积极发展金融租赁业务,为农业企业发展壮大提供租赁服务。
(五)创新农地担保制度,解决农业中小企业贷款抵押难问题修改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将宅基地归农民所有,扩大集体用地的使用权,使建在集体土地上的农业企业真正享有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含抵押)在内的土地经营权。
建立农地使用权登记管理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农地的流转,将农地使用权这种固定的财产价值变成流动性较高的价值,优化资源配置,扩充农地贷款资金来源。
(六)放开民间借贷,尽快出台《贷款人条例》,为农业产业化多渠道融资开辟合法的途径实践证明,一个经济体健康持续的发展,应该是以民问和社会投资为主体。
特别是在当前,不经过银行体系的实体经济投资活动,还有助于减少货币创造。
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顺应经济发展要求,加强对民间融资的引导与规范,尽快制定《贷款人条例》等法律法规,赋予民间融资应有的地位,明确其性质、活动范围、运作方式和借贷原则等,建立长效管理和监测机制,适时向社会进行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为民间融资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证,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弥补农村金融市场信贷资金不足的作用,为县域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