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整合3课件鲁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2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件(共42张PPT)
考点 2 鲁尔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教材回顾
1.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传统产业的衰落 ①时间:20 世纪 60 年代。
原因:①能源消费结构变化, 煤炭需求量
②煤炭开采 人工成本 过高,失去竞争力; ③煤炭产业衰落影响鲁尔区的 钢铁工业 工业 ④ 技术 发展,需要的人员减少
答案: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如风速较大,开发风能;日照较充足,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较丰富,开发生物能。
⑤钢铁生产转移,钢铁产量下降
(2)环境恶化 ①鲁尔区环境恶化的原因:能源结构以煤炭
产业结构以 重化工业 为主。
减少;
为主,
②表现:煤碴 、矿碴堆积,占用大量土地;大气
污染严重;河流污染;热污染等造成 生态环境 破坏。
2.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1)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
构多元化
(1)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鲁尔区位于德国东部、莱茵河左岸 B.区内水源充沛,铁矿资源十分丰富 C.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
D.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
(2)我国最大的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共同区位条件有( C) ①水源充足 ②铁矿石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①对传统工业企业实行 集中化 、合理化的改造和
整顿。
②改善投资环境,鼓励 新兴产业
迁入。
③重视旅游业 、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第三产
业的发展。 (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①整治 河流 。 ②控制大气污染 。 ③加强 环境管理 。 ④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思考: 读教材表3-2-1,分析鲁尔区煤炭工业的变化特点。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PPT
找一找
阅读教材P50~51和图示资料: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
3.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050
1100
400
太
行
日
月
山
山
350
秦
岭
黄土高原的地貌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分析思路: ----3.有什么危害?
阅读教材P51和图3-1-3: 水土流失会带来哪些危害?
1.水带走了什么?对当地环境和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2.带到了哪里?对那里的环境和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读一读
分析思路----4.是什么原因?
阅读教材P51~52和 图示资料:
说出形成黄土高原水 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地理位置 过渡性
生态环境脆弱 御灾能力低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资源、环 境与可 持续发 展区域 水土流 失及其 治理— 以黄土 高原为 例教学P PT〔PP T上课 课件〕
黄土质地 特殊性
3.下列属于黄土高原环境脆弱的表现的是( )
A.处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的地区 B.地下矿产多,地面开矿多
练一练
C.土壤遭到侵蚀,难以恢复原来的肥力
D.水旱灾害频繁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资源、环 境与可 持续发 展区域 水土流 失及其 治理— 以黄土 高原为 例教学P PT〔PP T上课 课件〕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资源、环 境与可 持续发 展区域 水土流 失及其 治理— 以黄土 高原为 例教学P PT〔PP T上课 课件〕
学习方法介绍
区域环境问题类的一般分析思路
1.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在什么地方? 2.分析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什么问题? 3.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有什么危害? 4.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成因? 。。。。。。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整合3课件鲁教版必修3
2019/6/8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6/8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并分析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
(4)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解析:第(1)题,根据西辽河的地理位置可作出判断。第(2)题,西辽
河流域处于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带,该防护林主要起到防风固沙、
保护农田的作用。第(3)题,该地区土地类型的变化可以通过材料二
图示看出,其变化原因主要分析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第(4)题,通
过上述变化可以看出该地存在破坏草地、过度开垦等人为活动,可
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
答案:(1)外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温带森林带与温 带草原带的过渡地带;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
(2)“三北”防护林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3)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增多;草地、未利用土地、水域减少。 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把大量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开垦为耕地。 (4)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 垦,土地沙化;不合理排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 成水资源短缺。
编后语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一、释疑难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总结课件鲁教版必修3
水资源
工业 经济 农业 第三产业 居民生活
增加了工业用水,有利于工
业发展
增加了农业用水,保证农业
需加大污水的治理力度 影响不大 基础设施完善,促进了
增产增收
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改善,
服务业的发展
影响不大
生活质量提高
城市各项用水增加,美化了环境, 当 有利 缓解了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 和漏斗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控制 地 地面沉降 环 境 影响不大
系统脆弱的陡坡地、林地和草地等),从而造成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教材P56 活动 1.三位同学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但都不够全面。他们分别从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增长;植树种草、恢复植被;用工程措施阻止水土流失等方面说 明了各自的措施,都言之有理,有理有据,因而都是正确的。但黄土高原 的水土流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有些是直接因素,有些则是深层次的内在因素。因此,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的治理应该坚持合理利用与综合治理相结合,从自然、社会、经济等各方 面入手,采取工程、农业技术、生物等各种措施,并相互协调、密切配合。 2.应结合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原因,并针对 原因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
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东北地区的经济在全国地位
不断下降,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
的短缺、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匮乏的资金和相对落后
的科学技术、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以及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适应力较弱等。
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鲁尔工业区都是大型传统工业的集聚区,都属“煤铁
西北,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水能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中南,而东部沿海
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但常规能源较少,这不仅影响了资源的开发,
高中地理 3.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必修3
有着方便、廉价的水运条件。便捷的水陆
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
供了条件,把鲁尔区与德国以及欧洲其他
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ppt精选
14
(5)广阔的市场 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费中心。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 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以鲁尔区 为核心,方圆100千米内,是德国最 大的消费核心,鲁尔区生产的70%以
ppt精选
3
应注意结合图记忆世界著名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同时结合资源分布图理解传统工业区发展的物质
条件: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加
上优越的交通运输条件),以煤炭、钢铁、机械、
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
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这些传统工业区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
曾经起着重要作用。但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
ppt精选
8
1、区位优势
(3)鲁尔区的位 置优越,
莱 利珀河 茵鲁尔河
河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 部,处于莱茵河, 利伯河和鲁尔河之 间,有欧洲“十子 路口”之称。
ppt精选
9
为什么说鲁尔区地 处欧洲的十字路口?
发达的河运使之
成为东、西欧往
来的必经之地,
也是北欧通向中
欧、南欧的捷径
(4)周边国家
和地区经济发达,
是7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衰落。有些工业区后来
经过长期的改造历程后,现在又成为一颗备受瞩
目的新星。下面我们就以德国的传统工业区——
鲁尔区为例,加以详细分析传统工业区的相关知
识。
ppt精选
4
一、鲁尔区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 第3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归纳提升课件 鲁教版必修3
LJ ·地理 必修三
LJ ·地理 必修三
备选答案 ①环境恶化 ②自然原因 ③改善环境 ④生物措施 ⑤积极影响 ⑥区位优势
LJ ·地理 必修三
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主 要问 题
主要 分布区域
原因
主要防治措施
森 林破 坏
西南南林、区东华北、冻引及害起人)的类自;火乱然自灾砍灾然;滥害或虫伐(人地灾为震、
•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丰富、种类齐全的国家之一, 但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如水资源南多北少,煤矿北 多南少等,为了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我国先后实施了若 干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 而这些问题也是地理学科中较重要的问题。此类问题一般 包括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原因、线路选择、工程评价 退耕还林,改变林 区经济结构
草 原退 化
古宁疆、夏青、内海新蒙、风开天垦气、降增过水多度减;放少过牧、度大
退耕还草、封 育草场、舍饲养殖
LJ ·地理 必修三
主
主
要问 要分布
题 区域
原因
主要防治措 施
水 土流 失
黄
地形、气候及土
土高原、 壤特点等自然因素;
东南丘 植被破坏、土地利用
LJ ·地理 必修三
• 【解析】 贫困与生态环境问题相联系,贫困使人们为了 生存的需要,往往不顾及生态环境保护,对资源盲目开发 和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而生态环境恶化又反过来阻 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剧贫困,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第(1) 题,A地区是我国内蒙古高原的东部,本区的主要环境问 题是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造成的土地荒漠化,从关联 图中可知:①表示土地荒漠化,②表示过度放牧、过度开 垦。第(2)题,B地区为我国的黄土高原区,本区的主要环 境问题是由于破坏植被、轮荒而造成的水土流失。
LJ ·地理 必修三
备选答案 ①环境恶化 ②自然原因 ③改善环境 ④生物措施 ⑤积极影响 ⑥区位优势
LJ ·地理 必修三
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主 要问 题
主要 分布区域
原因
主要防治措施
森 林破 坏
西南南林、区东华北、冻引及害起人)的类自;火乱然自灾砍灾然;滥害或虫伐(人地灾为震、
•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丰富、种类齐全的国家之一, 但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如水资源南多北少,煤矿北 多南少等,为了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我国先后实施了若 干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 而这些问题也是地理学科中较重要的问题。此类问题一般 包括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原因、线路选择、工程评价 退耕还林,改变林 区经济结构
草 原退 化
古宁疆、夏青、内海新蒙、风开天垦气、降增过水多度减;放少过牧、度大
退耕还草、封 育草场、舍饲养殖
LJ ·地理 必修三
主
主
要问 要分布
题 区域
原因
主要防治措 施
水 土流 失
黄
地形、气候及土
土高原、 壤特点等自然因素;
东南丘 植被破坏、土地利用
LJ ·地理 必修三
• 【解析】 贫困与生态环境问题相联系,贫困使人们为了 生存的需要,往往不顾及生态环境保护,对资源盲目开发 和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而生态环境恶化又反过来阻 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剧贫困,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第(1) 题,A地区是我国内蒙古高原的东部,本区的主要环境问 题是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造成的土地荒漠化,从关联 图中可知:①表示土地荒漠化,②表示过度放牧、过度开 垦。第(2)题,B地区为我国的黄土高原区,本区的主要环 境问题是由于破坏植被、轮荒而造成的水土流失。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 “德国工业的心脏”。20世纪50年代后期,鲁尔区经济开始衰落,经过几十年 的努力,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
材料二 鲁尔区工业分布的变化。
材料三 鲁尔区各产业从业人数的变化。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自主学习 互动探究 达标检测
专项提能4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自主学习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1.鲁尔区发展起来的区位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欧洲的 十字路口 ,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 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 (2)水陆交通便利: 莱茵 河纵贯本区南北,铁路、公路密布,便于区内和区外 联系。 (3)资源丰富: 煤炭 资源极为丰富;靠近莱茵河及其支流,水源充足;离法国 的洛林铁矿较近。 (4)广阔的市场:德国及其所在的欧洲西部工业发达,市场广阔。
跟踪训练
读“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我国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解析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仅次于山西的煤炭资源大省,有霍林河、元宝山、 伊敏河、准格尔、东胜等大型煤矿,这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 的主要原因。
(2)钢铁工业 钢铁 生产转移,钢铁产量下降 (3)技术的发展:需要的从业人员减少。
2.环境恶化 (1)原因:能源结构以 煤炭 为主,产业结构以 重化工业 为主。 (2)表现:固体废弃物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热污染等。 (3)危害:各种污染对鲁尔区的 生态环境 造成巨大危害;使河水含氧量下降, 大量水生生物死亡。
材料二 鲁尔区工业分布的变化。
材料三 鲁尔区各产业从业人数的变化。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自主学习 互动探究 达标检测
专项提能4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自主学习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1.鲁尔区发展起来的区位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欧洲的 十字路口 ,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 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 (2)水陆交通便利: 莱茵 河纵贯本区南北,铁路、公路密布,便于区内和区外 联系。 (3)资源丰富: 煤炭 资源极为丰富;靠近莱茵河及其支流,水源充足;离法国 的洛林铁矿较近。 (4)广阔的市场:德国及其所在的欧洲西部工业发达,市场广阔。
跟踪训练
读“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我国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解析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仅次于山西的煤炭资源大省,有霍林河、元宝山、 伊敏河、准格尔、东胜等大型煤矿,这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 的主要原因。
(2)钢铁工业 钢铁 生产转移,钢铁产量下降 (3)技术的发展:需要的从业人员减少。
2.环境恶化 (1)原因:能源结构以 煤炭 为主,产业结构以 重化工业 为主。 (2)表现:固体废弃物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热污染等。 (3)危害:各种污染对鲁尔区的 生态环境 造成巨大危害;使河水含氧量下降, 大量水生生物死亡。
2829学高中地理第3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层突破课件鲁教版必修3文稿演示
材料一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 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 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我国 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
(1)请在答题卡数码代号的横线上,回答下图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 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答案】 (1)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②酸化 ③呼吸 (2)河口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 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 入海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3)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纬度低, 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或海陆风); 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对风力削弱减小。因此,风能资源丰 富。
(2)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5.(2015·广东高考)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 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 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材料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
(1)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导学号:78470117】
【答案】 1.C 2.D
3.(2014·广东高考)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 用机制是( )
【导学号:7847011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1)请在答题卡数码代号的横线上,回答下图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 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答案】 (1)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②酸化 ③呼吸 (2)河口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 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 入海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3)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纬度低, 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或海陆风); 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对风力削弱减小。因此,风能资源丰 富。
(2)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5.(2015·广东高考)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 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 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材料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
(1)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导学号:78470117】
【答案】 1.C 2.D
3.(2014·广东高考)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 用机制是( )
【导学号:7847011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第3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归纳提升课件 鲁教版必修3课件
【答案】 (1)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 科技发达;产业结构成熟 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 富;人均耕地多
(2)①③⑤ ②④ (3)促进能源资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 构;提供就业机会。
(1)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A处,则丙图空格中①表 示______,②表示_________,其主要危害是_________。
(2)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B处,则丙图空格中①表 示_____,②表示_____;该地区综合整治的措施有______。
(3) 图 乙 中 贫 困 人 口 最 多 的 三 个 省 ( 区 ) 是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它 们 的 主 要 生 态 环 境 问 题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答案 ①环境恶化 ②自然原因 ③改善环境 ④生物措施 ⑤积极影响 ⑥区位优势
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主 要问 题
主要 分布区域
原因
主要防治措施
森 林破 坏
西南南林、区东华北、冻引及害起人)的类自;火乱然自灾砍灾然;滥害或虫伐(人地灾为震、
封山育林、计 划采伐,采育结合, 退耕还林,改变林 区)
耕地面积(千公顷)
GDP(亿元)
城市化水平(%)
三次产业结构
每万人大学生数(人) 单位GDP能耗(千克标准煤/
A
2 239 27
080 989 16
013 67.5 2∶47
∶51 343
0.26
B
3 508
55 375
2 760
5 276
35.5 26∶44 ∶30
第(2)题,从区际联系和协调发展来看,A区域可以为B 区域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管理支持,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 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B区域,促进B区域经济发展。B区 域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都可以提供给A区 域。第(3)题,技术和资金从A区域流入B区域,有助于推动 B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 升级,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 距。
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件鲁教版必修3
答案
3.结合北京的气候和长江流量资料,分析如何解决供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答案 由于北方缺水期正是长江的枯水期,所以可先用三峡,丹江口等
水库把水蓄积起来,然后再进行调水。 4.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还必须同
时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
核心归纳
3.东线工程 (1)路线:位于第三级阶梯东部,沿 京杭运河 (2)优点:有京杭运河可利用,工程量 小 。 (3)不足:黄河以南因地势 北高南低 ,需 抽水 北送。 到华北地区。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1)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的 投资环境 ,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缓解争 水矛盾,有利于 社会安定 。 (2)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的 经济发展 。 (3)生态效益: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 乡居民的 卫生条件 。控制 地面沉降 。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上游靠近__________________
华北平原 中下游靠近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
[思考]
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华北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吗?正确的对策
应是什么?
答案 不能。正确的对策应是:大力发展节水技术,降低单位产值水耗;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大力宣传,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加 强管理,加大治污力度,杜绝浪费等。
价
需挖掘渠道的工程 南低,需抽水北送; 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 缺点 量很大;占用农田 水质差;调水供给 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供 多,迁移人口多 范围小 水,工程量大
黄河以南地势北高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
总评
最具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大
最具生态意义
跟踪训练 下图为 “ 我国规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两条输水线路示意图 ” 。
鲁教必修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 ·高考安徽卷)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
e位于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温低;
专 题 一 我 国 主 要 生 态 环 境 问 题 及 ( ·高考安徽卷)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
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
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
年能源生产总
量、能源消费总量
与GDP重心变化轨
迹。完成(1)~(2)题。
(1)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 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 A.a、b、c B.c、b、a C.c、a、b D.b、c、a
(2)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 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气候湿 润、林地多。(2)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可持 续发展问题。c主要以保护草原为主,d 主要以保护黑土为主,e为三江源地区, 主要是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f位 于过渡地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环境恶化。 【答案】 (1)D (2)C
专题二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问题 分析
1.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原因 该原因必然是资源分布区与消耗区的差 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 的地区;
4.评价该工程 这一问题需从两个角度即输出地和输入 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 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 建设等。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 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以及促进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等。
例2
( ·高考安徽卷)在地理研究中,
鲁教版地理必修3《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境,主要问题:
、
为了摆脱困境,促进产业
转型和升级,该区采取的
整治措施是
3.3 资源的跨流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 数量上: –“总量多,人均少”
• 空间分布上: –“南方多、北方少,东南部多、西北 部少”
• 时间分配上: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 间变率大”
问题:华北缺水的主要原因?
1、河口区盐度升高,
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
使航道淤塞 3、对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
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4、沿线地区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5、沿线经济发达,
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河北省沧州市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因超 采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漏斗区的面积不断扩大 据此回答
1.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的正确途径有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一)、自然原因:(特殊)
1.位置——过渡性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2.土质——疏松、土层厚 、直立性强
3.降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夏季, 且多暴雨
4.地质灾害频繁(滑坡、塌陷、泥石流等)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二)、人为原因:
1. (轮荒、露天采矿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2.(滥垦、滥牧、过樵、战争等)破坏植被
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
抓住今天,尽可能少的信 赖明天。
相信自己,我行,我一定 行!!!!
期末复习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一、概念和概况
2.概况
40°N
特征: 问题: 危害:
34°耕沟地N谷土发层育变,薄地,表质破量碎下。降,农作物
减产。
水泥土沙淤流积失,形成“地上河”
地理课件鲁教版必修33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整合
合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兼顾经济、社会、生态诸效益的统一,工
程、生物、技术措施相互协调、配合,这样才能使水土流失问
题得到根本的解决。
教材·详解区
单元整合
络·构建区 教材·详解区
教材 P60~61 活动 1.(1)丰富的森林资源,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主要有大庆、辽河油田,鞍山、
开 关
业单产降低。
(5)产量降低,迫使人们开垦荒地,以增产粮食。
(6)开垦荒地需要更多劳动力,从而导致人口进一步增长,开
垦荒地会进一步破坏植被,从而使人口增长→环境退化→人口
增长的恶性循环得以形成。
教材·详解区
单元整合
络·构建区 教材·详解区
(7)从而得出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
人地矛盾加剧。
教材 P56 活动 1.三位同学的观点都正确,但又都不全面。他们看问题的角
本 度分别为:①植树种草,恢复植被;②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
专
题 长;③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栏
目
2.水土流失是自然、人文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开
关 有些因素是直接的,也有些因素是间接的,属于深层次的原因,
因此在治理水土流失时应该从总体上把握。坚持合理利用与综
对策)
强航道清淤工作
教材·详解区
单元整合
络·构建区 教材·详解区
教材 P67 活动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分布不均。煤炭资源主要
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
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而我国主要
本
专 题
能源消费区集中华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分布与能源消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上述变化可以看出该地存在破坏草地、过度开垦等人为活动,可
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
答案:(1)外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温带森林带与温 带草原带的过渡地带;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
(2)“三北”防护林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3)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增多;草地、未利用土地、水域减少。 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把大量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开垦为耕地。 (4)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 垦,土地沙化;不合理排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 成水资源短缺。
环境恶化 滥伐
构
影响畜牧业
草原 发展、加重荒 降水减少、大风天气增 退耕还草、封育草
退化 漠化、生态恶 多;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场、舍饲养殖
化
生态 问题
危
害
原因
主要防治措施
水土 流失
耕地退化,影 响经济、社会 发展,诱发灾 害
地形、气候及土壤特点 等自然因素;破坏植被、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人 为因素
材料二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 图。
(1)西辽河属于 (内、外)流河。西辽河流域的过渡性位置决
定了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试举例说明西辽河流域的过渡性位置。
(2)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
(重要林业生态工
程)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作用是什么?
(3)请描述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
不合理的资源开发,环 境污染、生态破坏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 立生态走廊,采育结 合,合理放牧,实行定 期休渔制度
【典例】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104千米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毫 米。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阅读 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辽河流域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 还草,修梯田、打坝淤 地等
荒漠 化
沙漠面积扩 大,耕地减少, 风沙危害,沙 尘暴多发
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风沙侵蚀;过度垦荒、放 牧,水资源、禁止 随意开垦,防止过度 放牧,合理利用水源
生物 多 样性 破坏
影响生物资 源的利用,影 响生态平衡
并分析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
(4)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解析:第(1)题,根据西辽河的地理位置可作出判断。第(2)题,西辽
河流域处于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带,该防护林主要起到防风固沙、
保护农田的作用。第(3)题,该地区土地类型的变化可以通过材料二
图示看出,其变化原因主要分析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第(4)题,通
单元整合
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生态环境问题是制约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现将我国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列表总结如下所示。
生态 问题
危
害
原因
主要防治措施
造成经济损 自然灾害(地震、冻害); 封山育林、计划采 森林 失;引发水土 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的 伐,采育结合,退耕还 破坏 流失,使生态 火灾;虫灾及人类乱砍 林,改变林区经济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