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常见成语的含义、用法和出处。
2.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丰富语言表达。
3.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用法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3. 成语的分类和特点4. 高考成语题型解析5. 成语运用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来源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高考成语题目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成语。
3.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成语的起源和演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分类和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高考成语题目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成语。
4.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整理本节课学习的成语,总结其含义、用法和出处。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搜集成语故事,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检查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3. 练习题成绩:评估学生在课后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1. 成语辨析与运用2. 成语错误类型分析3. 成语辨析技巧讲解4. 成语运用实例解析5. 高考成语辨析题目练习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及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错误类型及实例,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3.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成语辨析与运用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成语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及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错误类型及实例,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4.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成语辨析与运用知识。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成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高学生的成语辨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构成3. 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4. 成语的常见错误用法及辨析5. 成语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考查形式和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的错误用法及辨析。
2. 难点:成语的错误用法及辨析,成语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考查形式和策略。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高学生的成语辨析能力。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3.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成语的来源和构成,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的错误用法及辨析,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成语。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5.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成语故事:介绍一些成语的由来,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底蕴。
2. 成语接龙: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和反应能力。
3. 成语运用实例:分析一些著名文学作品中的成语运用,让学生学会在实际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
七、高考成语真题解析2. 解析高考成语真题中的错误用法,让学生了解高考成语考查的难点。
3. 指导学生掌握高考成语真题的解题策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八、成语辨析练习1. 设计成语辨析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成语辨析能力。
2. 分析练习题的答案,讲解成语错误用法的原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3. 培养学生对汉语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成语的积累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运用。
3. 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所学成语。
四、教学准备1. 成语资料卡片。
2. 成语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成语:选取五个成语进行讲解,包括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
3. 案例分析:给出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运用。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成语练习,巩固所学成语。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成语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积累和运用成语。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和理解成语。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汉语传统文化的热爱。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章节:六至十内容:六、成语的故事与出处七、成语的分类与特点八、成语的运用与辨析九、成语接龙游戏十、成语复习测试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2. 通过对成语的分类和特点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准确性。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增强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4. 通过对成语接龙游戏的参与,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反应能力。
5. 通过复习测试,检查学生对成语学习的效果,查漏补缺。
七、教学重难点六、成语的故事与出处重点:成语的出处和背后的故事。
难点:理解成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七、成语的分类与特点重点:成语的分类和特点。
难点:掌握各类成语的用法和表达效果。
八、成语的运用与辨析重点:成语的正确运用和辨析。
难点:区分近义成语和避免成语误用。
九、成语接龙游戏重点:成语接龙的规则和技巧。
难点:流畅地进行成语接龙,避免卡顿。
(完整版)高三成语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高三成语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
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三成语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1、明确考纲要求,把握熟语误用类型。
2、积累重要熟语,了解熟语的意义、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能学以致用。
1、明确熟语误用类型,掌握做题思路、方法。
2、能区分易误解的成语解释,分清熟语的使用范围、适合语境。
1、熟语误用类型2、试卷讲解分析一、熟语误用类型(一)、语义不当1、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2、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3、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二)、对象不当1、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2、古人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3、该房屋建筑装潢工作室有经验丰富的专门美术设计师,他们作风严谨、技术精良,把居室交由他们装修,保管使您蓬荜生辉。
(三)、轻重不当1、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2、劳动光荣,坐享其成可耻,是我们新社会的特点。
(四)、褒贬不当1、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
2、为了迎接第六届华商大会,青年志愿者队伍粉墨登场,大显身手。
3、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五)、语法不当1、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2、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
3、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了。
(六)、逻辑不当1、领导者应当在问题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而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的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3.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4. 成语辨析练习三、教学过程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成语的概念、来源和构成,分析成语的特点。
2.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归纳总结高考成语错误类型,分析错误原因。
3.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讲解成语的正确用法,举例说明。
4. 成语辨析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成语辨析练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错误类型及正确使用方法。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讲解成语的正确用法。
3. 练习法: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成语辨析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和答案的正确性。
3. 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错误类型及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对成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在教学评价方面,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练习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六、成语复习策略1. 分类复习:将成语按照词义、用法、出处等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 归纳总结:对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错误原因,提高识别和避免错误的能力。
3. 成语接龙:通过成语接龙游戏,增加学生对成语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七、成语辨析技巧1. 词义辨析:掌握成语的准确词义,区分近义成语的细微差别。
2. 语境分析:根据句子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进行填空。
3. 逻辑关系:注意成语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使用错误的成语。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复习目标】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重点: ①理解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②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知识讲解】讲解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方法:1.理解的含义, 不可望文生义2.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 把握比喻义3.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①形相近而义不同的②意义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③褒贬色彩不同的4.符合语法规范或逻辑关系一、理解的含义, 不可望文生义。
(4)(7)(13)(19)(22)(27)屡试不爽: 爽, 差错。
多次试验都不错。
间不容发: 间jiàn, 空隙。
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
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不足为训:训, 教导、规范。
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
大方之家:大方, 专指学者、内行人。
身体力行教学相长不速之客素不相能不齿于人曲突徙薪首鼠两端夜阑人静因人成事醍醐灌顶二、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 把握比喻义。
(16)(45)方枘圆凿zuò: 方榫头, 圆榫眼, 两下里合不起来。
比喻两者格格不入。
和盘托出: 原意是端东西时连盘子都托出来。
原来比喻毫不保留地全都拿出来。
后来比喻毫不保留地说出实情。
李代桃僵: 僵, 干枯。
原意李树代替桃树而死。
原来比喻兄弟间互爱互助。
后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登堂入室: 堂, 正房。
室, 内室。
进了正房又入内室。
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振聋发聩:声音大得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
比喻言论激昂, 使糊涂麻木的人清醒。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 几乎要把耳朵震聋了。
)三、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1.形相近而义不同的 (24)骇人听闻: 骇, 惊吓。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耸人听闻: 耸, 惊动。
夸大或捏造事实, 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鞭长莫及:莫, 不。
及, 到。
原意是鞭子虽长, 却不能打到马肚子。
后比喻相隔太远, 统治或影响的力量达不到。
望尘莫及:莫, 不能。
及, 到。
原意是望着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
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常交际和写作中能够运用成语丰富语言。
3. 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提高学生对成语故事和文化背景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正确运用4. 成语的辨析与练习5. 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成语的正确运用。
2. 难点:成语的含义理解和辨析,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分析成语的正确运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成语实例,分析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 练习法: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成语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成语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举例说明成语的正确运用。
3.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辨别成语的正确与错误,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4. 讨论:分组讨论成语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分享成语故事和文化背景。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成语的正确运用和注意事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练习题的正确率:统计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相关成语题目,评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成语教材或成语词典:提供成语的定义、例句和故事背景。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成语例句、成语故事和教学课件。
高考成语复习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高考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高考必考的常见成语,掌握其基本含义和用法;2.加深学生对成语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提高语文综合运用水平;3.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辞能力,提高写作和阅读水平。
二、教学内容:1.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常见高考必考成语的解释和用法;3.成语的运用和创新。
三、教学过程:1.成语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导入例子:请同学们举出一些常见的成语,并询问他们对成语的理解。
解释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是具有固定结构和特定含义的词组,通常由四个字组成。
常见成语的特点是形象、生动、简练,能够准确表达一定的意义和象征。
2.常见高考必考成语的解释和用法(40分钟)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研究一个或两个成语,解释其含义和用法,并准备小组展示。
展示成果: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研究的成语,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讨论。
常见高考必考成语:- 突飞猛进:形容进展很快,发展迅猛。
- 拔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
- 不可或缺:形容非常重要,不能缺少。
- 不胫而走:形容消息传播得很快,像没有腿而能够奔跑一样快。
- 触类旁通:从一个事物推知另一个事物。
- 心领神会:指对别人的意图、情绪、要领等有很深的理解。
3.成语的运用和创新(60分钟)创新游戏:请学生们以小组形式创造一些与生活和时事相关的新成语,要求含义准确,运用得当,并能进行合理解释。
创新展示:每个小组轮流上台展示他们创造的新成语,并进行合理解释和运用扩展。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小组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对高考必考的常见成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创造新成语的方式提高了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阅读成语等语文素材,培养了学生们的语感和修辞能力,对于提升写作和阅读水平有一定好处。
教师可以结合听、说、读、写的方式进行教学,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023年成语复习教案5篇
2023年成语复习教案5篇成语复习教案篇1一、成语的一般特点成语是定型的语素组合,不但结构稳定,其构成语素的音、形、义也是相当固定的。
譬如“心广体胖”的“胖”,只能读pán,而不能读pàng,因为它是安泰舒适的意思;“自怨自艾”的“艾”只能读yì,而不能读ài,因为它是治理、惩治的意思。
又如“闻鸡起舞”的“舞”只能指舞剑,而不是指跳舞;“不名一文”的“名”只能是占有的意思。
懂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现在各种媒体尤其是其中的广告,乱写、乱读、乱用的情况实在太多,这给知之不多的高中学生制造了很大的混乱。
不少成语有特定的含义,不能随意解释,不能不分场合随意乱用。
譬如“文不加点”,形容写__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绝不是写__不加标点符号;“七步之才”指很有才华,绝不是才华很低;“江郎才尽”,是指本来有才而后“尽”了,不能用于本来就无才的人;“豆蔻年华”只能用于形容十几岁的少女,而不能形容其他人;“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而“汗牛充栋”只是形容书籍多,而不表明学问大;“美轮美奂”,形容高大华美,一般多用于称赞房屋,而不能用于化妆品。
这也是应该注意的。
成语同其他词语一样,也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
譬如,“无微不至”是褒义的,“无所不至”、“无所不为”是贬义的;“东山再起”是中性的,“死灰复燃”是贬义的。
“杀一儆百”是书面语体的,“杀鸡吓猴”是口头语体的'。
二、成语的结构如前所说,成语的结构是稳定的。
从结构形式看,同其他短语一样,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并列、承接、目的、因果、主谓、偏正、连动、兼语等:懂得一点成语结构的知识,有助于正确书写、理解,从而正确使用。
如“纷至沓来”是“纷至”与“沓来”的并列,“至”与“来”的意思相近,“沓”与“纷”也就意思相近,因此就不能将“沓”写成“踏”。
“待人接物”是“待人”与“接物”的并列,“物”就是指人,因而这个成语是指与人相处,而不是其他意思。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高考成语复习细归类巧记忆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高考成语复习细归类巧记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成语的构成规律和特点,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对成语的分类和归纳,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成语知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成语的构成规律与特点1.1 成语的构成方式1.2 成语的特点1.3 成语的分类第二章:成语的理解与运用2.1 成语的意义2.2 成语的感情色彩2.3 成语的运用场合第三章:成语的来源与故事3.1 成语的来源3.2 成语的故事背景3.3 成语的演变过程第四章:成语的分类归纳与复习4.1 成语的分类4.2 成语的归纳方法4.3 成语的复习策略第五章:成语的应用与拓展5.1 成语的应用技巧5.2 成语的拓展练习5.3 成语的运用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成语的构成规律、特点、分类和意义等基本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成语的故事背景和实际运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成语。
3.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进行成语的分类归纳和复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运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成语的应用和拓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成语分类归纳和复习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成语运用作业,评估学生在课后对成语知识的复习和运用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成语教材或教辅资料,用于讲解和复习成语的基本知识。
2. 成语故事书籍或视频资料,用于介绍成语的来源和故事背景。
3. 成语应用练习题库,用于进行成语的分类归纳和复习练习。
4.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分析成语的实际运用实例。
六、成语的误用与辨析6.1 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6.2 成语误用的原因与避免方法6.3 成语的辨析与正确使用七、成语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应用7.1 成语在高考语文选择题中的应用7.2 成语在高考语文阅读题中的应用7.3 成语在高考语文写作题中的应用八、成语积累与记忆方法8.1 成语的积累策略8.2 成语的记忆方法8.3 成语的复习与巩固技巧九、成语的实际运用与案例分析9.1 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9.2 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9.3 成语在媒体传播中的运用十、成语复习的总结与提升10.1 成语复习的重点与难点10.2 成语复习的策略与方法10.3 成语运用能力的提升与拓展教学内容详细解读:六、成语的误用与辨析6.1 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自相矛盾、不分轻重缓急等。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 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学生对成语的识记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成语的来源和演变过程,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成语是固定结构,具有特定的含义,往往隐含一定的道理。
学生在使用成语时,要确保成语的意义与句子的上下文相符合。
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历史、神话等方面,学生在学习成语时,要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增强文化底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2. 教学难点:成语的准确运用,成语的来源和演变过程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故事导入法:以成语背后的故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的用法和来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掌握成语的正确运用。
3. 讲解成语的来源和演变:介绍成语的起源,讲解成语的演变过程,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用法和来源,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成语接龙游戏: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比赛,要求每个成语都要准确无误,接龙过程不能中断。
通过游戏让学生加深对成语的记忆和运用。
2. 成语辨析大赛:学生分组进行成语辨析,教师给出成语,学生要快速判断成语的使用是否正确,并解释原因。
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游戏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成语运用准确性:通过成语接龙和成语辨析环节,评价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成语的准确性。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成语的准确运用和作文中的成语使用。
教案高考正确使用成语
高考正确使用成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技巧和策略。
2. 提高学生对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汉语成语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3. 高考成语题的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
4. 成语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正确使用。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述成语故事或成语接龙游戏,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举例说明成语的演变过程。
3. 练习:提供高考成语题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题。
4. 讨论:分组讨论成语的正确使用场合和语境,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5. 总结:总结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成语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讲解、练习和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练习答题正确率:评估学生在高考成语题中的答题正确率。
五、教学资源1. 成语故事书籍或视频资料。
2. 高考成语题练习册和参考答案。
3. 成语接龙游戏道具或应用程序。
4. 汉语成语文化相关背景资料。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1:成语接龙游戏目的: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步骤: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
每个小组轮流说出一个成语,下一个小组需要接上上一个成语的一个字,说出一个新的成语。
如果某个小组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接出成语,则其他小组得分。
活动2:成语猜谜游戏目的:帮助学生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步骤:教师准备一些成语谜语,挂在教室的不同位置。
学生需要分组寻找谜语,并猜出成语。
猜对的小组获得相应分数。
公布答案并总结。
七、教学策略策略1:案例分析法目的:通过分析典型的高考成语题案例,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策略。
步骤:教师挑选一些典型的高考成语题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
每组需要找出案例中的关键信息,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
各组分享成果并进行讨论。
策略2:情境教学法目的:帮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理解和运用成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成语复习教案
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运用常见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 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辞能力;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联想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概念和特点;2. 常见的成语分类及例子;3. 成语的用法和运用技巧。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运用成语;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学习、讨论和分享成语的使用方法和技巧;3.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和记忆成语。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与成语相关的影视片段或短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其中的成语,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2. 提问:让学生回忆一些他们已经学过的成语,并引导他们描述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步骤二:了解成语的概念和特点1. 解释成语的意义:与学生一起探讨成语的定义和特点,比如成语是汉语的独特表达方式,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
2. 分析成语的结构特点:解释成语是如何由两个或多个汉字组成的,并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成语的结构特点。
步骤三:认识常见的成语分类1. 看图说成语:通过给出一些用图表达的成语,让学生猜测其意义,并进一步进行解释。
2. 归类整理:将常见的成语按照其涵义和用法进行分类,如动物类、植物类、事物类、人物类等。
步骤四:学习成语的用法和运用技巧1. 阅读理解训练:给学生提供一篇篇短文或段落,让他们根据上下文推测成语的意义,并解释其在文章中的用法。
2. 成语填空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子,让他们在合适的位置填入适当的成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辞能力。
3. 成语联想游戏:教师给出一个成语,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成语联想出其他相关的成语,并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步骤五:巩固和拓展1. 成语故事分享:学生自学一些与成语相关的故事,并在班级中分享和讨论。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成语误用类型的辨析能力。
4. 引导学生学会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成语误用类型的辨析。
3. 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误用情况。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误用的原因和对策。
3. 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
四、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1.1 成语的定义1.2 成语的基本特点(来源、结构、意义等方面)2. 成语误用的类型及原因2.1 成语含义与语境不符2.2 成语用法错误2.3 成语搭配不当2.4 成语色彩误用2.5 成语重复或矛盾3. 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方法3.1 成语来源分类积累3.2 成语用法分类积累3.3 成语典故和例句记忆3.4 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成语误用的类型及原因,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成语误用的严重性。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检测学习效果。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成语的正确使用和积累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践环节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成语接龙游戏1. 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成语的第一个字与上一个成语的一个字相同。
2. 教师点评游戏的精彩瞬间,纠正成语使用不当的情况。
活动二:成语辨析竞赛1. 教师给出成语,学生判断其是否使用正确。
2. 学生分组进行竞赛,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
3. 教师总结错误类型,并进行讲解。
七、教学策略策略一:案例分析法1. 教师展示成语误用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2. 学生通过案例学会识别成语误用的类型,提高辨析能力。
策略二:情境教学法1. 教师创设实际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成语。
成语复习教案6篇
成语复习教案6篇成语复习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提高学生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
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听力,语言表达、写作、合作学习等多方面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活动准备:1、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
2、每组请一名学生按成语的意思练习表演。
3、指导学生通过校图书馆、上网查询等方式积累成语,作好活动的`准备。
一.成语接龙的活动形式开始上课:每人一个成语_同学们,几年来的语文学习,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的成语了吧。
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进入成语活动,共同享受成语带给我们的乐趣吧!二、找成语。
老师即兴说一段话(内容关于学校及班级的变化,引起学生的兴趣),请同学们认真听,找出其中的成语,看看哪个小组找得又快又准。
三、写成语。
同学们,不仅咱们的学校,咱们的班级变化了,我们美丽的家乡开发区这几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能用几个成语来形容吗?四、走进成语乐园。
1、带数字的成语你知道吗?2、自然景物的成语知多少?3、人物品质的成语知道吗?4、动物园里的成语有多少呢?5、带近义词的成语你知道吗?五、走进成语植物苑顺()摸()()落归()粗()大()火()银()()红()绿沧海一()囫囵吞()胸有成()()断丝连世外()源()立()群()头()尾六、走进人体成语宫。
()瞪()呆()舞()蹈()亡()寒()红()赤劈()盖()()濡()染()来()去三()六()摩()接()推()置()七、我们和成语手拉手交朋友。
把意思相反的两个成语用线连起来,两全其美寥若晨星当局者迷两败俱伤雕虫小技鬼斧神工浩如烟海别开生面流芳百世默默无闻墨守成规并驾齐驱赫赫有名旁观者清分道扬镳遗臭万年八、看图猜成语。
出示活动图,同学们抢答成语九、成语表演。
请几位课前有准备的同学表演,然后请同学们猜出有关的成语。
十、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感觉到了成语带给我们的乐趣。
在我们的写作当中,如果用上了成语,也能为你的作文添色不少。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通过对成语的复习,加深学生对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与用法2. 成语的来源与故事3. 成语的分类与辨析4. 成语的应用与实践5. 成语的复习与测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
2. 难点:成语的分类、辨析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的故事和实例。
3. 小组讨论法:进行成语分类和辨析。
4. 实践法:运用成语进行表达和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举例说明。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的故事和实例,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成语分类和辨析,分享学习心得。
5. 实践环节: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表达和实践,提高成语运用能力。
6. 复习与测试:进行成语复习和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分享心得的准确性等。
3. 成语运用评价:通过学生的成语运用实践,评价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4. 测试成绩评价:根据学生的成语测试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成语。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问和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
八、教学资源1. 成语故事书籍和资料:用于讲解成语的来源和故事。
2. 成语卡片或挂图:用于学生分组分类和辨析成语。
成语复习教学设计(大全五篇)
成语复习教学设计(大全五篇)第一篇:成语复习教学设计成语复习教学设计课堂活动:成语运用错误常见角度教学目标: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重点:①理解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②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教学过程:学生小组探讨交流,最后总结成语运用错误常见有如下角度:角度一望文生义熟语意义具有整体性,而且意蕴是约定俗成的。
如果仅仅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导致理解不确切而造成的运用错误,就属于望文生义。
如把“泼冷水”的意思理解成“把冷水泼出去”就是典型的望文生义,这个熟语的意思是“挫伤别人的积极性或让他人清醒”;把“万人空巷”理解成“人们都离开街巷回到家里”也是望文生义,实际上正确的意思是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聚集在一起,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容易让人望文生义的成语很多,如“不名一文”“不足为训”“不经之谈”“不刊之论”“屡试不爽”“吊民伐罪”“细大不捐”“危言危行”“首当其冲”“明日黄花”等。
角度二褒贬误用有些成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经附带上一定的感情色彩,或褒义,或中性,或贬义。
具有褒义色彩的成语通常表达肯定、赞扬的情感态度,如“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等;具有贬义色彩的成语则表达否定或批判的情感态度,如“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等;具有中性色彩的成语则无褒义或贬义的感情色彩,如“四通八达”(形容交通极便利)、“筋疲力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等;还有一些成语,既能用在褒义方面,又能用在贬义方面,如“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暗送秋波”(本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现也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结)、“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等。
运用时,不顾感情色彩,易造成误用现象。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语的意思和用法2. 掌握成语的来源和演变3.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演变和活用4. 成语的运用和辨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成语的意思和用法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3. 成语的运用和辨析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成语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成语的特点和用法2. 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比成语的不同用法和意义,帮助学生区分和辨析成语3. 实践训练法:通过练习和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成语,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和好奇心2. 讲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简要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对成语有基本的认识3. 分析成语的来源和分类:讲解成语的来源,如寓言故事、历史典故、文学名著等,并介绍成语的分类,如人物成语、动物成语、植物成语等4. 探讨成语的演变和活用:讲解成语的演变过程,如古汉语成语到现代汉语成语的演变,以及成语的活用,如成语的颠倒使用、成语的拆分使用等5. 练习成语的运用和辨析:提供一些成语句子,让学生判断成语的使用是否恰当,并解释原因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供一些拓展的成语,供学生课后学习和巩固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提高运用成语的能力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练习等,评估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成语意思、用法和辨析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运用情况。
1. 成语词典:提供成语词典,供学生查阅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2. 成语案例资料:准备一些成语的案例资料,用于讲解和分析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3. 成语练习题:准备一些成语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高考成语规律总结成语是汉民族长期习用的定型化的短语,数量繁多,历史悠久,运用广泛,具有语言凝练、音韵和谐的特点,在口头及书面表达中使用成语,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结构的相对定性性。
二是意义的整体性。
三是形成的历史性等。
在语言运用中,成语是相当于一个词的。
成语是高考的一大重点。
几乎每年都有一道题,考的是判断成语运用正误。
熟语总的来说,考的极少,而且这些熟语在我省看来都应是常听说的。
一般都知道意义,但也有个别习题涉及了常见俗语、谚语、歇后语的考查。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复习的重点仍然是成语。
从历年高考情况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了个别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二、命题趋势与特点从错误干扰项的设置情况看,考查的内容重点集中在成语运用中的望文生义、搭配不当、重复累赘、褒贬误用、敬谦错位、适用对象错误、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几种情况。
命题的重点放在“三不辩”与“三不合”上。
“三不辩”不辨词义,不辩对象,不辨色彩。
“三不合”:不合语境,不合逻辑,不合习惯特别提醒:复习要特别留心有几个意义的成语,不要熟知一种含义而出现另一种含义,从而导致判断失误。
以前考过的,后来的高考题仍然可以考。
其他省市往年考过的,在第二年的另个省市试题中也会出现。
所以高考题中出现的成语或熟语仍是重要积累内容。
因此,对成语,首先要了解含义,注意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如“买椟还珠”,原意是买下匣子,退还珍珠,比喻义为“不识货,舍本逐末,取舍失当。
这是最基本的工作。
其次,要重点训练判断成语运用正误的能力。
以下为成语误用的类型。
”三、成语误用规律探寻1、望文生义望文生义:即只是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忽视成语的历史语意,有些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
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它的本义已经不再有效,人们只采用它的引申意义。
如不注意这一特点,就容易犯“舍本逐末”的错误。
也有不少属于的词义后来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
考生往往忽视这一点,望文生义,错用成语。
例如:2012高考大纲卷中的成语题: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负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不负众望:指不能使大家相信。
意思说反了,应为不负众望。
属于望文生义。
•再例如: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分析:命题者故意曲解成语词义,以便考查考生的识辨运用能力。
•“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
而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
二、用错对象成语均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
有的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的只适用于特定的物,有着特定的“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弄错。
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使用对象,特定的“方向性”,使用起来就会出现毛病。
例如: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分析:此处,命题者从成语使用的对象上命题,重在考查成语词义适用的范围。
“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
“轮”:高大,“奂”:众多,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再如:翘首西望,海面拖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分析: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巧及其精巧。
必须是“人工”之物,不能用于自然景观。
3、混淆色彩,褒贬颠倒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
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赞扬、夸奖的时候使用褒义成语。
贬斥、批评的时候使用贬义成语。
命题者往往古义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
要注意辨析。
例如:2011全国新课标卷: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分析: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
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含有褒义,不能再如:李明建别人在下棋,不免倍增心喜,蠢蠢欲动。
分析:句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养子,现在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
可改为跃跃欲试。
可以说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
用在表示灾难很快来临。
4、自相矛盾•例如: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再如: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此处两题,命题者从成语与语境的矛盾处设误,以考查考生的逻辑能力。
•“莘莘学子”意为众多的学生,它的前面却用“一位”修饰,自相矛盾导致逻辑错误。
•“安步当车”,是慢慢行走,就当着坐车的意思,而本句中描述的抢险形势甚是紧急,不会有“安步当车”的闲情逸致。
因而,成语与语境出现矛盾,“安步当车”的使用,与生活实际情况不相吻合。
5、搭配不当•例如: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再如: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最高水平攀登。
•以上两题,命题者从成语与句子的语法关系上,考查考生对句子主谓搭配知识掌握运用的情况。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它与前面的主语“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因而,无从搭配。
•“洗心革面”,喻彻底悔改,指人改过自新,它与刊物也无从搭配,因为刊物谈不上“决心”.也谈不上“悔改”。
6、用词重复例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分析:此题,命题者从成语与语境意义重复的角度,设置误点,来扰乱考生视线。
“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一句中,“居室”和“蓬荜”意义重复累赘,因为“蓬荜”是“蓬门荜户”的省略,就此而论,当删去“蓬荜”才行。
另外,“蓬荜生辉”作谦辞,只能用于自己一方,不能用于他人,否则于人不敬。
7、不明语境,谦敬错位例如: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鼎力相助,鼎力,大力,大力相助。
指对别人的对自己的大力帮助的仅此,多用于求人相助时的客气话,此处应为倾力相助。
再如: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抛砖引玉: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用于刘厂长有失恭敬。
此处可用敬词“字字珠玑”8、画蛇添足,前后重复,也叫赘余。
例如:一些莘莘学子为保留农籍付出失学的代价。
分析:莘莘表示众多的含义。
靴子即学生,本来是个集合名词,可做单数理解,也可作附属理解。
但靴子加上莘莘,意思成为众多的学生,就不能再加一些、一位这类词了。
再如:某些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分析:贻笑大方:让有见识的内行人笑话。
该词本身含有被动含义。
再如:少年时就到关外谋生的四爷,老大归来还是孜然一身的单身汉。
孜然一身:指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与单身汉重复。
▪例1: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例2:仿制古画还有一种,决不置自己的姓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来金钱。
本类型其他举例1.潜移默化与耳濡目染2.耳濡目染与耳闻目睹3.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4.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5.设身处地与身临其境6.莫衷一是与无所适从7.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10、顾此失彼例:这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失彼分析:用“穿云裂石”形容大力士的功力令人费解,“穿云”指冲上云霄,“裂石”指使石头裂开。
大力士可以使石头裂开,但他们如何冲上云霄呢?冲上云霄仅靠人体的力量是不够的。
11、不合语法例: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例: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12、程度轻重例13: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的时间。
例14: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解答成语题的方法和步骤一、选项排除法成语使用主要采用选择题型。
可以采用选项排除法来解答。
在排除过程中,避生就熟悉,以熟带生是应当遵循的一条原则。
在历年高考题中,都会出现一些较为生僻的成语。
从命题角度看,是有意拔高。
使得考生能凭所学知识来分析做题。
又能扩大考生词汇量。
而从解题角度看,越是生僻的成语越不容易设置错误。
倒是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的选项,才是问题所在。
二、学会八看面对一道成语习题,如何做出正确而准确的判断?注意从以下八个方面判断确认‘1、看成语词义成语意义具有整体性,而且意蕴是约定俗成的,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
因此,我们在深度选项时候,要特别留心个别关键语素的意义。
看是否因此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
2、看使用语境具体的语言环境对所用的成语有着特定的约束作用。
如果不加理睬,就会出现预警矛盾或重复等不协调的情况。
3、看适用对象有些成语有着特定的使用对象,或只能用于某类人,或只能用于某物或某事,或只用于某种情境。
把握不准就会张冠李戴,造成误用。
4、看感情色彩成语的色彩包括语体色彩(口语和书面语)和感情色彩(褒义、贬义和中性)两类。
使用时应当加以区别,否则会导致误用。
5、看语法位置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词语,自然也就有词性之分,各有各的语法功用,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
6、看语气态度有些成语有谦敬之分,由此而产生语气和态度上的差别;谦词只适用于自己。
敬词只适用于对方,一旦遇到,应注意辨别。
7、看特定用法有些成语随着语言的演变形成了固定的常用义,但本义也没有完全废除,只是使用较少,辨别时应加以考虑,还有一些成语使用时有特定的句式限制,辨别时也要注意是否符合要求。
8、看轻重程度有些成语在表情达意上有轻重之分,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二、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例如:“南腔北调”形容“电视剧反映的市井生活画卷”,就用错了对象);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三、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四、复习成语的注意点:1、辨明褒贬例如:谭嗣同是中国历史上甘为变法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似乎少了些刚性。
分析:“始作俑者”意思是指“最先做坏事的人”,是个贬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