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历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任务,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创造性思维是指对历史事物进行独立思考,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新见解的能力。因此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该学科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呢?具体做法有如下几点

1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

我国传统的教学风格是程式化、刻板化,教师一言堂,完全拘泥于教材的观点。使学生养成唯书、唯师的心态,不敢怀疑传统,不敢怀疑书本,不敢向权威挑战。心理学研究认为,“害怕(怕犯错误)的压力会禁锢儿童的智力活动,阻碍儿童通向新思想的道路,不安全感(担心受到批评指责)会导致儿童产生模糊的主张和阻塞选择答案的途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首先要有一个民主宽松的氛围。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历史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自身的学科体系和广泛的包容性。时间上纵贯古今,空间上囊括中外。历史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感,正确认识中国的过去和中国的现实,世界的过去和世界的现实。历史课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潜移默化的影

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例如,在讲中国古代史时,我国之所以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标志是四大发明,体现了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体观了中国人民的创造能力。那么其中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传到欧洲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有的同学用马克思的论述回答:火药把骑上阶层炸得粉碎,印刷术成为新教的工具,而罗盘针促使资产阶级进行早期的殖民扩张,进行原始的资本积累。那么中国又用这些发明做什么呢?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引入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的:“外国人用子弹御敌,中国人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人却用风它看风水;外国人用鸦片医病,中国人却用它拿来当饭吃。”那么为什么西方人对发明成果采取不同的态度呢?有的学生说:“中国封建统治者愚昧落后,不懂得创新。”有的学生说:“西方人懂得借鉴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有的学生说:“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中国封建传统的儒家思想对人们头脑的禁锢。”还有的学生说:“中国人既聪明又愚昧,中国人的脑子里装着创造的智慧,却不能完成从创造到创造的升华。而西方人却懂得用别人创造的成果为己所用,从而完成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虽然学生的回答不是很全面,认识问题有其片面性,但教师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更不能嘲讽学生,而要以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对学生发出的创造性火花要予以肯定,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在掌握大量历史知识的情况下始终保持一种创造的欲望。

3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人的思维具有广泛性特点,即在理解某一事物概念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这样使学生产生了对问题的质疑,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教材观点质疑。

中国古代史教材中涉及很多帝王将相、民族英雄、爱国将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在历史中的地位呢?对南宋抵抗派大臣文天祥留下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尽人皆知。那么,文天祥应不应该阻挡忽必烈的统一呢?学生讨论,众说纷纭,有的同学说:“文天祥不能算英雄,他抗元体现的是愚忠,因为元统一是结束分裂局面完成统一,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进步的。而文天祥抗元维护的是南宋腐朽的封建统治,这样一个腐败的王朝还有维护的价值吗?”有的同学反驳道:“蒙古贵族以其野蛮、落后、强悍的武装南下灭宋,一路无恶不作,企图毁灭先进的汉文化,汉民族处在亡族灭种的境遇里,文天祥为捍卫汉民族的利益,维护先进的汉文化,奋起代表汉民族人民进行抗元斗争。这不是阻挡统一的潮流,而是寓含着深刻的民族精神和浩然正气,体现着高尚的民族气节,所以后人牢记他的名句。”学生们唇枪舌剑的辩论,使其对知识的理解深化了,也从中品尝到创造的快乐。还有在学习辛亥革命时,有学生突发奇想:“孙中山当时不把大总统职位让给袁世凯就好了”。教师不妨提出,假如袁世凯没有要求当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进程会怎么样的问题。类似的问题还可以是“假如林则徐没有去禁烟,中国近代史将会怎样发展”、“假如清军不入关,李白成农民起义军会不会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政权”等等。上述一类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甚至没有答案,但它可以

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品质,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

4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要摒弃传统教学中将学生的思维强行纳入教师设计的轨道中来的做法。我在教学中经常用设置问题的方法来启发学生。例如:讲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如何理解伟大转折的根本点?大多数学生回答: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说对,很多同学附和我,接着我又问正确吗?有些学生开始动摇。我及时鼓励学生要对自己有信心,把教材阅读一遍后再回答,学生们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转折的根本点是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接着教师说:“那应该用怎样的语言表述出来呢?”我启发学生“文化大革命十年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什么呢?”学生答:“左倾错误思想”。教师说:“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什么问题的讨论?”学生答:“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有些学生恍然大悟,转折的根本点应是: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师总结:思想路线是指导一切问题的准绳,没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中国就不可能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在历史课堂中类似这样的场景学生们已经非常熟悉,我在教学中经常把一些容易模糊的知识,设置问题,由学生来解决。例如:洋务派和维新派代表的阶级利益和观点;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的关系,清末新政中有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这些人回国后却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不一致。通过对教材深入分析使学生在接受和理解知识过程中,坚定信心。

培根曾言“读史使人明智”,这说明学历史有助于创造性思维,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把每一堂课都化为学生创造探索的历程,放飞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性能力的学生来。

参考文献

[1]《历史教育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诸灵康:《关于加强创新教育的思考》《学科教育》2000年第二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