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组织建设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
政府治理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研究
政府治理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研究第一章引言政府治理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因为一个国家的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直接关系到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国家的稳定性。
本文将对政府治理与社会组织的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为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方法。
第二章政府治理的概念及特点政府治理是指政府通过制定法律、组织实施政策、监督国家机构的工作等一系列措施来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
政府治理具有以下特点:1. 全面性:政府治理不仅仅是行政部门在执行任务时的管理和控制,而且还涉及很多非行政部门的参与。
2. 组织性:政府治理需要通过具体组织机构的运作来实施。
3. 统一性:政府治理需要在国家政权统一的前提下进行。
4. 长期性:政府治理并不是短期任务,需要长期的持续性努力。
第三章社会组织的概念及特点社会组织是指由公民利益共同体组成的非政府组织,是公众利益和民主政治的基石之一。
社会组织具有以下特点:1. 非政府性:社会组织并不是政府机构,其成员来自社会各个领域,崇尚自愿、自组织和自主管理原则。
2. 民主性:社会组织需要依据民主原则建立,并通过自身的民主制度保持内部稳定。
3. 公共性:社会组织的活动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运作和管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 权益性:社会组织需要代表某种特定的利益群体,将利益维护放在首位。
第四章政府治理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及其问题政府治理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政府通过管理社会组织来掌握社会舆论、促进民主发展、保障公民权利等,而社会组织也通过参与公共事务来推动政府改革和完善。
然而,政府治理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关系也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缺乏公正性和透明性,这容易引发社会组织抵触情绪。
第二,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协调机制亟待建立和改善,政府对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的支持和保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三,社会组织自身的管理和运作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组织建设、财务管理和公共参与能力等方面。
论中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论中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论中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构成了我国的主要社会组织。
社会文明进步,经济快速发展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今社会成熟的现代政治学是社会组织、政府、企业三种力量的基本均衡点。
社会组织是社会发展需要,社会领域发挥人的精神力量为基础,个人自愿的组织。
社会组织是培育公民文化、促进公民政治参与、协助政府职能转变、加强社会监督公共权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体现。
社会组织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的作用日趋见易。
主要是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效果,特别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与政府、规范市场秩序、行业协会上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再一个就是社会组织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起到了有益补充的作用。
社会福利、医疗、民办教育、卫生、体育组织、贴近群众、发挥群众、机制灵活等等方面的特点。
提供公共服务薄弱环节的不足、公共服务扩大供给、社会保障的不同需要。
一、“中国梦”与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体制融合国内社会组织的概念首次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国家登记管理部门民政部随即把原来的“民间组织”这一叫法改为现代的社会组织。
这一新概念社会组织主要分为第一,人民团体类组织。
如工会、妇联、青年团、作家协会、新闻协会、贸易协会、红十字会、基金会等。
第二,由政府发起成立的事业单位。
第三,由政府发起成立的居委会、村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
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基金会。
第四,民间发起成立的互益性社会团体以及管理下的组织。
第五,挂靠在合法组织下的各种民间组织,社区内部活动的各种民间组织,单位,或者在合法民间组织下的分级机构和以企业法人身份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
第六,街头兴趣组织和群众团队组织。
还有由民间发起,游离于政府制度之外的民间组织。
再有一种是民间发起的,多以非法的地下形式存在的政府绝对禁止的政治反对组织。
1.中国梦思想与社会组织管理实践理论融合“中国梦”宏观上建构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层面,微观上架设在华夏子女的共同梦想层面。
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规范与创新
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规范与创新社会组织是指独立的、非营利性的群众性组织,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发展,社会组织管理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规范与创新,以提高社会组织的运行效能。
一、规范与监管制度的建立为了规范社会组织的运作,政府应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的监管机制和法律法规。
首先,应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注册、备案和年检管理,确保社会组织合法有序地开展活动。
其次,政府部门要明确对社会组织的指导职责和监督职能,及时解决社会组织在运营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再次,加强对社会组织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来源和使用的合法性和透明度,防止财务风险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二、信息化与技术创新的应用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组织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应用新技术。
建立健全社会组织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社会组织注册信息、活动信息、成员信息等,能够方便地进行统计、查询和分析,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此外,应积极推动社会组织使用互联网和移动应用技术,发展线上服务和活动,提升社会组织的公共影响力和服务能力。
三、激励与引导创新机制的建立为了激发社会组织的创新活力,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资金、场地等资源的支持,鼓励社会组织探索创新的机制和模式。
同时,鼓励社会组织与企业、学术机构等进行合作,共同开展有益于社会的项目和活动。
政府还可以设立奖励制度,表彰那些在社会组织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个人和团体,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中。
四、人才培养与专业能力提升社会组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对于社会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开设培训班、举办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对社会组织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还可与高校合作,设立相应专业方向,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对社会组织管理的专业人才。
此外,鼓励社会组织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合作,相互借鉴优点,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五、社会组织的自律与社会责任社会组织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加强自身建设。
社会组织培育与管理体制创新
社会组织培育与管理体制创新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那么,近年来中央为何高度重视发展社会组织?什么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发展遇到了哪些难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讲座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一、是什么:什么是社会组织(一)社会组织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社会组织,学术界有多种观点。
有非常广义的界定,把国家组织都纳入进来,也有非常狭义的界定,只具体指涉几种有限的组织形式。
较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是:1、学术界的观点:社会组织是指在政府、市场之间发挥服务、沟通、协调、公证、监督等作用的非政府、非营利的社团、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志愿者团体等。
2、主管机关的观点,社会组织,也称为民间组织,是具有特定内涵的专门术语,即由各级民政部门作为登记管理机关,纳入登记管理范围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这三类社会组织。
无论对社会组织做何种界定,人们一般都认同社会组织具有一些基本属性: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益性等。
(二)社会组织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社会做出不同的分类。
较具代表性的分类有:1、按组织构成分类——会员制组织、非会员制组织。
2、按活动范围分类——国际组织、全国性组织、区域性组织、草根组织、社区组织。
3、按服务性质分类——公益性组织、互益性组织。
4、按所属领域:经济性组织、社会性组织、文化性组织、维权性组织。
(三)社会组织的现状。
1、国外社会组织的情况。
2、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
1965年全国性社团不到100个,地方性社团只有6000个左右;1989年,全国性社团剧增至1600个,地方性社团达到20万个。
[社会,组织建设,体制,其他论文文档]以社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析论
关键词: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体系;治理体制创新;社会组织建设;深化改革
文献标志码: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近年来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覆盖了社会治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协同政府社会治理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参与模式。准确把握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认清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实瓶颈和制约因素,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引导和培育,不断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使其在政府主导下参与社会治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是推进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体制中的定位及职能分析[HT10,95XH]
社会组织的作用被形象地比喻为社会交融的“黏合剂”,社会矛盾的“稀释剂”,社会冲突的“缓冲剂”,政府的“减肥剂”,市场的“增效剂”。大力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发挥其联接政府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合理搭建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平台,有效对接社会治理需求与社会组织供给,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反映利益诉求、提供公共服务、规范自身行为、扩大公众参与的作用,是当前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
3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是基于其自身特点和优势的考量。[HT10,95XH]各级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为社会组织发展创造了制度空间,政府职能转变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活动空间,社会各界也对社会组织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日益加深。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许多社会组织活跃在基层,能直接与广大民众接触,因而能敏感地捕捉到公众的需求并将其及时传递给政府;很多社会组织代表社会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利益,这些群体政府往往无暇顾及,成为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社会组织可以更好地关注这类群体的需要,提供某些更具技术性和专业性的公共服务,从而增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社会组织在机构设置及工作方式上富有弹性,官僚化程度低,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等特征,很大程度避免了政府机关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等问题;社会组织数量众多,部分社会组织专业化水平高,因而在某些专业领域,社会组织更加熟悉情况,能够提供更加专业和精准的服务;社会组织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等特点,可以提供政府和市场不能提供或不愿提供的公共服务或相关领域社会治理;社会组织在制度建设方面具有倡导功能,社会组织虽然不是法律、政策和制度的最终制定者,但仍可以通过自身影响力来影响相关法律、政策、制度的制定和执行。[4]这些都决定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必然性。
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创新
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创新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和管理社会组织活动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
随着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
本文将从减少行政干预、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强社会组织培训和加强监督等方面,探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创新。
一、减少行政干预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民间组织形式,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下独立自主地运作。
然而,过去由于行政干预过多,社会组织面临着行政审批繁琐、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社会组织管理制度需要创新。
首先,要简化社会组织的注册和备案手续,降低门槛。
对于一些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可以适度减少审批程序和材料要求,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得到合法注册和备案。
其次,要明确社会组织的自由办公空间。
政府应该为社会组织提供一定的场地资源,并且不干预社会组织的内部事务,确保社会组织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二、推动信息化建设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组织在信息获取、传播和管理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社会组织管理制度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创新。
首先,要建立社会组织信息数据库。
通过整合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社会组织信息平台,方便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其次,要加强社会组织信息化培训。
针对社会组织中信息化水平较低的问题,政府可以组织相关培训活动,提高社会组织的信息化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
三、加强社会组织培训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创新还需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训和支持。
通过加强培训,提高社会组织的组织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
首先,要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为社会组织提供培训课程和资源支持。
其次,要注重培训实效。
培训内容应该紧密结合社会组织实际需求,提供实用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使社会组织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四、加强监督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创新还需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确保社会组织依法运行。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建设与创新研究分析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建设与创新研究分析目录内容摘要 (1)引言 (1)一、社会组织与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2)(一)社会组织的概念界定 (2)(二)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7)二、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建设和创新的现实意义 (9)(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9)(二)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选择 (10)(三)是顺应时代潮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10)三、湖南省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和社会组织发展现状、问题与制约因素 (12)(一)湖南省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及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12)(二)湖南省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及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的问题 (13)(三)湖南省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及社会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15)四、湖南省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建设和创新对策 (18)(一)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19)(二)完善社会组织监管体制 (20)(三)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 (23)(四)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 (25)(五)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加强内部管理 (26)(六)健全社会组织法律法规体系 (26)(七)创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27)参考文献 (28)附录 (33)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诸如分配、就业、安全、腐败等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凸现。
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改进和加强社会管理职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提出,要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因此,创新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显突出。
本文立足湖南的实际,通过阐述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建设和创新,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意义,客观分析湖南省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与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湖南省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促进湖南省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以进一步理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及其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逐步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真正使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化解纠纷”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可以有更多的创新和实践
14>特别策划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可以有更多的创新和实践6»文I伍华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社会高速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慈善事业的发展既是改革开放本身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教育发展、扶贫济困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同时也高度受益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果,更是得益于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务实领导,慈善立法不断完善,政策引导非常及时,扶持资金越来越大,关注问题越来越具体。
比如说,今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慈善组织保值增值管理暂行办法》就非常重要,给社会组织合法、安全、有效地进行一些保值增值的运作划定了范围、指明了方向,也明确了权利和责任。
当然,对于社会组织来说,无论是自己进行股权投资还是委托专业的金融投资机构管理,或者购买合法安全的金融产品,自身都必须具有一定识别风险的能力;同时资产规模和收入水平能够证明自己是风险承担能力的“合格投资者”。
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做好能力建设以及自律风控。
所以说,我认为目前各级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的管理、指导以及监督、评价总体还是比较到位的,我们接触比较多的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一方面高度重视基金会的规范运作和透明公开;另一方面也非常关心基金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
当然,着眼于未来发展,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还可以有更多的创新和实践。
譬如说,在推动社会创新方面.社会组织就可以发挥“政策实验室”的作用,通过小规模的投入,小范围的试点,针对一些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图片新闻3月1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欠会议闭幕,政协委员们纷纷拍照留念。
供图/视觉中国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积累更多一手的数据,探索一些新的思路和做法,当方案切实可行时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协助政府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其实过去的实践证明了这种模式还是非常有效的。
当年的“希望工程”、前些年的“免费午餐”以及最近在各地落地的“儿童主任”和“乡村幼儿园”,都是社会组织先行先试,后面紧跟着国家的政策引导和大量的资金支持。
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治理机制创新
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治理机制创新一、社会组织概述社会组织是指在民间组织的基础上,经过社会识别与注册,实现了合法注册登记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组织形式。
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团、基金会、民间非企业单位、宗教团体等多种类型,主要服务于公益事业领域,为政府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服务支持。
二、社会组织的发展进程(一)初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民间社会开始获得发展机遇,一些有着民族、地区、业务和职业背景的人士组建了一些社会公益组织,这些组织在当时被称为“民间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
(二)成长阶段: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社会组织得到了法律保障,成为了独立的法人实体。
1998年出台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为社会团体的管理、发展及法律治理奠定了基础。
(三)专业化与多元化发展阶段:21世纪初,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发展,社会组织也开始了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发展。
各类公益组织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服务领域也涵盖了多个方面,从教育、科技到医疗、文化等领域,不断地为社会公益事业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持。
三、社会组织治理机制社会组织治理机制是指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形式,同时也是社会组织自律、自我管理的方式。
(一)政府管理政府管理是社会组织治理的重要制度环节。
政府扮演的是社会组织的监管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政府管理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行登记管理;另一方面是加强政策倾斜,给予适当的资金、税收等优惠支持。
(二)自律管理自律管理是社会组织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社会组织应该切实遵守法律法规和组织章程。
同时,社会组织自律管理,需要建立规范的组织机构、积极推行透明化管理、完善会计制度和开展社会信用评价。
(三)第三方评估在社会组织治理机制中,第三方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监督和管理机制。
第三方评估机构为社会组织的治理提供了专业、公正、客观的评估和监管服务,确保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与公益性质不偏离,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组织与政府机构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完善研究
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完善研究社会组织是指由社会成员自主组织、独立法人地从事非营利性活动的社会力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组织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长,对于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将从政府角度和社会组织自身角度探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完善,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政府角度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创新与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完善需要政府在制度设计、政策支持和监管执行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首先,政府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分类管理,根据社会组织的性质、规模和活动领域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管理政策和服务措施。
其次,政府要推动社会组织的审批改革,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时间,提高办理效率。
同时,政府要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的登记注册制度,确保社会组织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此外,政府还应当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行。
二、社会组织自身角度的管理制度创新与完善社会组织作为独立法人,也要自觉加强自身的管理制度创新与完善。
首先,社会组织要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和权责关系,形成高效的组织运转机制。
其次,社会组织要建立规范的经费管理制度,确保财务透明和资金安全。
同时,社会组织还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高组织运营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社会组织还应当加强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沟通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三、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建议为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当加强交流与对话,形成共识和合作。
政府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向社会组织传达政策、倾听意见,共同推动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其次,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和政策激励,引导社会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政府还要拓宽社会组织的发展空间,打破行政壁垒,优化管理服务,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治理创新
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治理创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组织的发展也日益壮大。
社会组织是指在社会领域内所形成的各种法人组织、非法人组织和个体行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治理创新。
一、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2004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支持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政策,社会组织获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截至2019年底,全国社会组织登记达到93.5万家,其中民间非企业单位占到75.6%。
社会组织的种类不断增多,涵盖了多个社会领域,如环保、扶贫、教育、文化等等。
同时,社会组织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近年来,一些民间组织在公益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
这些组织在实现公益事业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
二、社会组织治理面临的问题尽管社会组织发展较快,但其治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社会组织间的合作不够紧密,缺乏协同效应。
虽然社会组织种类繁多,但往往都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有效的联合,共同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
其次,社会组织的治理不够完善。
在很多地方,社会组织管理存在管理机构不够完善、法律法规不够清晰等问题。
因此,社会组织容易出现组织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等现象,给社会治理带来周转。
三、治理创新带来的机会与挑战面对社会组织治理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在治理创新上不断探索。
近年来,我国探索实行了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公开自评等如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这些探索不仅加强了社会组织的内部管理,也便于外部监督,更好地维护了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
但治理创新也带来了挑战。
一方面,成果不够明显、效果不够显著等问题导致部分社会组织存在发展停滞的情况。
另一方面,制度创新时还需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避免出现高峰情况。
四、完善治理应对新挑战治理创新是推进社会组织发展和治理的重要抓手。
在这个过程中,除提高公众意识,更需引导更多的人员来多跨足社会组织工作。
社会组织管理与社会治理创新
社会组织管理与社会治理创新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越来越多,社会组织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社会组织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组织管理则成为一个关键的环节。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组织的管理也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如如何做好社会组织的管理与监督,保证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及其发展,如何提升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等等。
因此,本文将会从社会组织管理与社会治理的角度出发,探讨当前社会组织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以促进社会治理的不断创新。
一、问题概述1.1 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当前,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相对薄弱。
社会组织的注册、备案手续不全、流程不完善,导致社会组织的管理难以落到实处。
同时,针对不同层级的社会组织,其管理机构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2 社会组织的资金监管存在漏洞社会组织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大多通过成员、社会捐赠等形式资金筹集。
但是在资金募集、管理等环节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洞,一些社会组织甚至被质疑存在非法行为。
同时,社会组织在资金使用方面缺乏足够的透明度,难以让社会公众了解其资金的具体流向。
1.3 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由于社会组织的发展较快,因此在管理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一些社会组织缺乏管理经验与手段,导致其运营效率不高,工作效果不明显。
同时,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难以胜任管理工作。
1.4 社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社会组织在推进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同时社会对于社会组织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
社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同时,社会组织也面临着更多的责任与压力。
如何做好社会组织的管理,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了当前的难题。
二、解决措施2.1 完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针对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完善社会组织的注册、备案、公示等流程,规范社会组织的管理机构,确保社会组织合法权益的得到保障,顺畅社会组织发展之路。
社会组织协同政府精细化治理的分析与思考
社会组织协同政府精细化治理的分析与思考一、社会组织协同政府精细化治理的意义1、加快社会治理现代化步伐:中国深化改革,也需要从政府层面立足、一手抓,政府作为社会统筹者和主导者从本质上把握治理原则,及早确立社会组织参与政府治理的正当地位,吸收其创新精神,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有效地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2、社会组织助力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不仅仅是实现普惠服务,而是需要建立一种更加优化的服务模式,才能够有效地实现社会治理的效率提升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社会组织协同政府精细化治理的实施1、认真落实和完善政府服务体系:政府要深入调查、认真反思,确定自身在社会精细化治理中的主攻方向,更新政府服务体系,加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创新性合作,以及拓宽社会组织参与政府治理的渠道和政策支持。
2、切实融合社会资源:聚集众多的社会资源对政府的治理方式构成了强大的支持,这不仅是一种激励,更重要的是能够落实细致化社会治理的理念,促进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正面交互,以实现社会精细化治理的最大化。
三、社会组织协同政府精细化治理的应对1、梳理管理职责:应当找出合理的参与模式,明确社会组织参与政府治理后带来的相关职责,形成政府有效管理和支持社会组织的体系。
2、优化政策支持:重视社会组织的成熟运行状况,積極提供社会组织的有利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如稅收优惠或其他政策空间,给予社会组织更多的支持,提升社会组织的行动力和效能。
四、社会组织协同政府精细化治理的创新1、打造参与治理共治平台:政府可以拥抱网络技术,形成一个政府治理共治者平台,将不同政部门以及社会组织和市民集聚在一起,共同讨论治理方案,解决各类政府治理问题。
2、探索“互动演算法”:更进一步将技术、政策与治理服务相结合,针对政府治理问题,积极探索“互动演算法”,以大数据为基础,形成的智慧政府应对策略,能够实现进一步拓展社会组织参与政府治理的空间。
综上所述,社会组织协同政府精细化治理对于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组织与政府治理
社会组织与政府治理社会组织与政府治理:合作与共生的路径社会组织和政府治理是一个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双方。
社会组织是指独立于政府的、非盈利性的民间组织,如非政府组织、慈善机构、社区组织等。
政府治理则指政府进行决策、实施和监督等活动,以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社会组织与政府治理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社会组织与政府治理的合作与共生的路径,以期达到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首先,社会组织在发挥其社会职能的同时,可以成为政府的参与者和协作伙伴。
社会组织作为民间力量的代表,可以为政府提供宝贵的意见、建议和信息,为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专业和经验支持。
政府应当积极倾听社会组织的声音,与其进行广泛的对话和合作。
例如,在环保领域,政府可以借鉴非政府组织的专业知识,合作制定更具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环境政策。
通过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决策将更加贴近实际和民众需求,也能够有效减少决策的风险和无效性。
其次,社会组织在政府治理中的参与可以提升民众的参与意识和政治素养。
民众通过参与社会组织,将更加了解社会问题和公共事务,并能够通过社会组织参与决策和治理。
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场所,以促进民众的参与和治理能力的培养。
这种合作将为政府建立更加民主和有效的治理机制提供明确的途径和路径。
此外,社会组织与政府治理的合作还可以促进社会创新和发展。
社会组织通常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发现社会需求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政府可以利用社会组织的创新经验和实践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例如,在教育领域,政府可以与社会组织合作,推动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的实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和认可,将激发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创新,推动社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社会组织与政府治理的合作需要建立在公正、透明和互信的基础上。
政府应当及时公开政策信息和决策过程,并尊重和保护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组织在合作中的平等地位。
社会治理创新与政府管理现代化
社会治理创新与政府管理现代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社会治理及政府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社会治理创新与政府管理现代化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新的时代里,人们对于政府管理的效率、透明度、公正性,以及社会治理的科学性、实效性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就需要政府加强治理创新、推进政府管理现代化。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具体讨论这个话题。
一、社会治理创新1、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大格局社会治理创新是指国家、社会对管理和服务方式、组织结构、人员组成等进行改革创新的行动。
通过全面推进“大治理”来疏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在行政、市场和社会力量相互作用中,推动社会治理的发展,是一种转变政府职能以及市场和社会力量的有效手段。
2、倡导法治化社会治理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法治的手段,才能够实现社会治理的公正性、科学性、实效性。
借助法律、行政、司法等手段,通过维护国家宪法、法律,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和处理,以实现社会稳定、治理效果。
推行法治化社会治理,要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宣传、提升法律教育、强化执法执纪、规范司法程序等方面入手。
3、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他通过普及信用系统与身份认证技术,建立信息通信、交易诚信、契约诚信和数据保护等政策法规,构建公共信息平台,打造守信经济、信用体系,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市场竞技水平。
二、政府管理现代化1、建设“数字政府”数字政府是采用数字技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政府信息化、服务化、智能化,提高政府管理、服务和决策的效率和质量。
数字政府体现了政府推进政府管理现代化、落实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
2、推进“公共服务一站式”公共服务一步接入是电子政务的核心,是政务服务的变革,它通过建设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实现政务服务系统间无缝对接,实现社会公众“一网通办”的真正意义,让人们不再因为到各部门排队办事耗费时间、精力,实现了“全天候、不间断、公开透明”的服务。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的创新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的创新在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治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提高社会治理的水平,推动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的创新,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拥有一些优秀的社会组织,对于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会组织可以作为尝试性的创新平台,可以进一步探索一些新的社会治理模式。
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如非政府组织、志愿服务组织、慈善组织、行业组织等,通过各自的方式,不断地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完善社会管理模式。
首先,社会组织可以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社会组织往往有着非常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他们会负责一些社会管理的任务,承担一些社会管理的责任。
同时,社会组织往往具有更灵敏的动态调整能力,当有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很快的进行反应,去适应社会治理的需求。
其次,社会组织可以起到传统治理机构无法发挥的作用。
传统治理机构往往是一种单向的管理方式,很难和民间社会完全交流沟通。
但是,社会组织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传递社会的声音。
同时,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多元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拓宽治理模式的范围。
再次,社会组织的创新模式,可以促进治理效率的提升。
社会组织在创新治理模式的过程中,往往会更加注重信息的获取和资源的整合。
以此来提高社会管理效率。
同时,在创新治理模式的同时,社会组织也推动了政府部门的治理思路的创新,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治理水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治理效率,更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治理质量。
最后,社会组织也可以促进治理的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社会组织在创新治理模式的过程中,不断推动着政府部门的透明化改革。
促进公开透明,加强监察,肃清腐败。
由于社会组织具有中立性、公正性,并且有能力对政府开展监督。
在这种监督下,政府部门不断优化治理模式,加强社会管理效果,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公信力和形象逐渐增强。
在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的创新过程中,虽然可能会涌现出一些新问题,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都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年度总结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促进社会治理创新
年度总结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年度总结: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社会组织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和提升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提高社会治理能力,需要全面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经验,发掘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并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本文将从加强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创新、强化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加强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环节,必须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与服务。
首先,要完善社会组织登记注册制度,规范组织的设立流程和准入条件。
其次,建立健全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制度,确保社会组织信息透明,方便社会公众进行监督。
另外,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并与相关部门联动,实现有效的监管。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防范恶性事件的发生,提高社会组织管理的效能。
二、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创新为了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创新,需要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
首先,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提供更大的政策支持和便利。
对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应给予扶持和资助,鼓励其创新发展。
此外,建立社会组织之间的良好交流合作机制,鼓励互相借鉴经验,加强信息共享,推动社会组织的协同发展。
同时,鼓励社会组织与企业、高校等各界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激发社会组织的创新活力,提高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发展水平。
三、强化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是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途径。
为了增强合作效果,需要建立起相互信任、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
首先,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的渠道,使社会组织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专门的机构与政府进行协商和合作。
其次,在资金支持上,应加大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提高社会组织的实际运作能力。
此外,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社会组织和公众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合作的共识。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_地方政府的创新实践
49
社会管理
抱怨但不成为主要社会矛盾,不足以构成地方政府必须 改革创新的压力。相反,改革要突破上位法和揣度中央 态度,对改革者而言存在风险。其次,一些改革本身争 议就很大, 如 行 业 协 会 改 革 会 触 动 大 量 协 会 既 有 利 益, 改革动力和决心必定是来自政府内部。再次,地方创新 的现实布局具有明显的主动性和战略性,远远超越了对 具体问题的线性回应。如很多地方的体制创新不但降低 门槛以回应社会组织呼声最迫切的登记问题,还出台了 很多社会组织未预期或不敢 “奢求” 的扶持政策。甚至 一些地方政府投入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资金超出社会组 织暂时的接纳能力。
( 三) 北京。北京市的创新是在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 下由党委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和强力推进,形成鲜明的特 色: 一是组建党政联动、合署办公的社会工作委员会( 社会 建设工作办公室) 作为专门改革推进机构。与以民政部门 牵头协调的改革相比,这一机构设置更为有力,加强了改 革措施的落实力度。二是建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 系,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和其他枢纽型社会组织为抓手全 方位促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能力建设和资源分配。该体 系下,枢纽型社会组织替代行政部门承担业务主管单位职 能,并作为公共服务购买平台引导政府资源向社会组织流 动,可视为结合人民团体功能转变而进行的“以社管社”新 路径探索。三是取消工商经济、公益慈善、社会福利、社会 服务四类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尝试社会组织统一直接 登记。
( 二) 深圳。深圳的探索全面、系统,涉及社会组织登 记、培育发展、配 套 扶 持、监 管 等 一 系 列 政 策。 特 点 包 括: 一是理念先导,提出“公民社会,共同成长”战略口号,改革 方向明确。二是 小 步 快 走、稳 步 推 进,从 局 部 突 破 到 全 面 铺开,降低了改革阻力。深圳先于 2004 年成立行业协会服 务署,统一行使行业协会业务主管单位职责,推动行业协 会与原业务主管单位脱钩; 再于 2006 年将行业协会服务署 与市民间组织管理办公室合并,组建市民间组织管理局, 迅速实现行业协会无业务主管单位的直接登记; 2008 年又 进一步将直接登记适用范围扩大至工商经济、社会福利、 公益慈善三类社会组织。三是提出“增量”改革概念,渐进
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完善与创新
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完善与创新近年来,社会组织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首先,社会组织的注册和管理程序需要进一步简化和规范。
当前,社会组织的注册和管理程序繁琐,给组织的创立和运营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简化注册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同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合法合规运行。
其次,社会组织的财务管理制度需要加强。
社会组织的财务管理一直是一个难题,容易出现财务不透明、滥用资金等问题。
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流程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透明度。
同时,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公开募捐活动,提高社会组织的财务自主性。
第三,社会组织的人才培养和管理制度需要创新。
社会组织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我们应该加强对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同时,鼓励社会组织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开展人才培养项目,为社会组织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第四,社会组织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组织也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我们应该加大对社会组织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源支持,推动社会组织的信息化发展。
同时,建立健全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制度,提高社会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第五,社会组织的合作与共建机制需要建立。
社会组织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合作与共建,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应该鼓励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与共建,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同时,加强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等的合作,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推动的良好局面。
总之,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完善与创新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
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这种背景下,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分析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一些创新的建议。
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意味着对现有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进行重新构思和重组,在确保政府职能正常发挥的基础上,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能够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管理的范围和难度也不断扩大,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政府管理效率的要求。
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必将带来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更好地满足社会的管理需求。
其次,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能够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
政府作为服务提供者,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可以引入新的服务理念和方式,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再次,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有利于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性。
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可以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政府管理的程序和标准,提高政府的透明度,使政府的管理更加公开和公正;同时,也可以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促使政府更加注重责任履行,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最后,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有利于推动政府自身的改革和转型。
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可以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政府自身的改革和转型,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增强政府的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但要想实现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并不容易。
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克服许多问题和障碍。
为了推动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我们提出以下一些建议: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社会组织建设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
——以云南省为例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也在不断地成长,作为代表广大基层群众共同利益的组织形式,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反映民众的心声。
但由于我国政府在管理体制上职能转换的问题,使得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受到限制。
本文以云南省社会组织发展为例,分析了政府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并从摒弃固步自封,倡导解放思想;加强组织建设,承担社会职能;强化组织核心,发挥组织作用和借鉴西方检验,结合中国国情四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云南省;政府;管理体制;创新
引言 (1)
第一章相关概念阐述和国内外研究综述 (1)
(一)社会组织的定义 (1)
(二)政府管理体制的含义 (2)
(三)关于社会组织建设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
第二章社会组织建设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阐述 (3)
(一)社会组织建设促进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 (3)
(二)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有利于社会组织建设 (3)
第三章云南社会组织建设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现状分析 (4)
(一)云南社会组织建设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面临的挑战 (4)
(二)阻碍云南社会组织建设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影响因素 (4)
第四章促进云南社会组织建设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建议 (5)
(一)摒弃固步自封,倡导解放思想 (5)
(二)加强组织建设,承担社会职能 (5)
(三)强化组织核心,发挥组织作用 (5)
(四)借鉴西方检验,结合中国国情 (6)
结语 (6)
参考文献 (6)
2018年9月11日至13日,2018年云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示范项目培训班在丽江举行。
来自云南省各州市民政部门和社会组织的200多人参与。
家们通过集中授课、分组授课、互动答疑等教学方式,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评估、基金会项目运作与管理等知识,进行生动地讲解。
据了解,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工作。
为构建政府管理与社会组织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中央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
但是,当前社会组织面临着重大挑战,国家出台了多个政策法规,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党建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正在征求意见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对社会组织发起成立、注册资金、行动规范、开展活动等方面要求更加严格。
第一章相关概念阐述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社会组织的定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府和企业之外出现了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随之而来的有关这种组织形式的研究也不断涌现。
但对于社会组织的概念陈述,学术界争议不断。
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它是公共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
人们为了有效地达到特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宗旨、制度、系统建立起来的共同活动集体。
它有清楚的界限、明确的目标,内部实行明确的分工并确立了旨在协调成员活动的正式关系结构,比如,政党、政府、企业、商店、工厂、公司、学校、医院等。
关于社会组织的定义,孙伟林(2009)将社会组织定义为“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为满足社会需要或部分社会成员需要而设立的非营利性组织,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
[1]”王名(2010)则认为社会组织是指在政府与企业之外,向社会某个领域提供社会服务,并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特点的组织机构[2]。
本文所指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它只是指人类的组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在政府、市场之间发挥服务、沟通、公证、监督等作用的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自愿组织、公益组织和慈善组织等。
(二)政府管理体制的含义
政府管理体制是通过政府的管理行为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方式和过程。
建立运行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中国实际的政府管理机制,对于确保政府管理职能的发挥、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府是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织,在设计政府的行政模式时,应该把管理机制的构建作为重点来把握,这有助于政府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构建服务型政府创造机制基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经历“新公共管理运动”后,普遍对各自国家进行了改革,从政府行政理念、管理机制、行政方式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政府再造”模式。
我国政府管理机制的构建,与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再造”模式有所不同。
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再造”模式注重的是从精神和行政伦理方面来重塑政府,而从突破了之前的专注机构人事改革而带来的膨胀等诸多困境。
我国政府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着一个原则,就是自始至终为人民服务。
(三)关于社会组织建设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关于社会组织建设与政府管理机制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在国内研究成果方面,文友华(2013)指出可从三方面着手促进社会组织良性发展:一是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理论研究,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理论观点和学术话语体系;二是破冰登记管理双重体制;三是推进社会组织管理立法[3]。
徐勇(2014)研究了服务型社会组织的建设,建议应坚持"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原则,着力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和购买公共服务,着力构建服务型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政策体系,着力健全服务型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机制,不断提升服务型社会组织发展质量和参与社会服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4]。
汪春翔从和谐社会视角出发分析社会组织建设,认为在社会组织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定位党、政府和社会组织角色,建构和谐互动关系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社会组织建设要坚持有序发展、法治和自治原则。
要强化社会组织建设的法律、制度、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撑和保障[5]。
20世纪70年代以后,球范围内出现了一场"结社革命",社会组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美国莱斯特·萨拉蒙教授从结构和动作的角度对社会组织进行了论述,认为社会组织具五大特征:一是组织性;二是非政府性;三是非营利性;四是自治性;五是志愿性[6]。
美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