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笔记.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笔记2019-01-15《纲要》是我国规范公民道德行为的重要文件。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笔记,希望能帮助到您。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笔记(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奋自强、敬业奉献”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这个道德规范是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并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遵循社会主义现实的客观要求而概括的。
现将本人学习基本道德规范的体会简述如下:一、爱国守法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是人类在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各国人民有各国人民的爱国主义。
应该说,各国人民热爱各自国家的深厚感情都是宝贵的。
我国人民热爱国家的深厚感情源远流长。
但是,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热爱国家的疆土和人民,热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热爱国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我国人民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表现为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的责任意识,以及履行责任的自觉行动。
二、明礼诚信明礼的礼,包括礼仪、礼让等内容。
礼仪、礼节、礼貌,侧重于对人的尊重;礼让,侧重于对人的体谅。
尊重人和体谅人是文明的表现,它相对于不文明的行为粗俗和野蛮。
明礼是文明行为的外在表现。
明礼作为道德规范提出来是有针对性的。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崇尚礼仪和礼让。
现在有人不明礼、不讲礼,认为礼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是封建糟粕。
其实,礼并不都是封建主义的,更不同于“封建礼教”。
我们不能把传统中的礼,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摒弃,不能把“洗澡盆中的孩子连同洗澡水”一道泼掉,而要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中的优秀内容。
三、团结友善“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这是一首久唱不衰的歌。
我们倡导团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一、单项选择题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人道主义2.“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 B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3.人生观的作用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 )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价值观4.在人生旅途中,既可能遇到顺境,也可能遇到逆境。
对待顺境的正确态度是(B )A.麻痹大意,得意忘形B.居安思危,自制自励C.怨无尤人,自暴自弃D.玩事不恭,虚度光阴5.“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
”这段话的意思是( D )A.不实现个人抱负,就不会创造社会价值B.实现自我价值是因,创造社会价值是果C.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不相关的D.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6.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A )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B.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重大影响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集体主义原则有着多层次的要求,包括最高层次的要求、较高层次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复习资料(论述题)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复习资料(论述题)1.试论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1)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都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体现,都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
(2)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又是有区别的:前者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规范性文件,后者是由社会舆论确立的一般社会意志;前者着重要求人们的外部行为及其后果,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后者是要求人们内心世界的境界,由人们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保证其存在和发生作用。
(3)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是紧密相连,互相作用的。
一方面,前者在培养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中起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法律贯穿了社会主义道德的精神;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也是健全法制、厉行法治的重要因素。
(4)总之,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既有一致性又有区别点,既要重视法律的作用,又要重视道德的作用。
既要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又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
2.试述法律的作用。
①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律对社会的影响。
它包括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②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指法律的指引、教育、评价、预测、强制作用;③法律的社会作用:一是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作用;二是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作用。
3.试述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①有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②有法必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③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④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保障。
4. 试述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
①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缺一不可,不可分割的。
②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
③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④必须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有机结合起来,离开民主讲法制,就不可能是社会主义法制,就可能是专制;离开法制讲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就可能是无政府主义。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及答案(精选6套)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及答案(精选6套)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
A.信念B.信仰C.理想D.空想2.由于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同,不同的群体和人们会拥有不同的理想信念。
这体现的是理想信念具有的()。
A.阶级性B.思想性C.实践性D.时代性3.根据内容的不同,理想信念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个人认为自己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追求什么样的精神生活,成就什么样的人格形象,这属于()。
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C.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D.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联系。
它们之间是()。
A.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B.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的关系C.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D.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与纯粹主观想象的关系5.个人理想的实现往往以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为基础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理想也是一个集体的群众的事业。
这说明个人理想的实现()。
A.是一个顺应等待的过程B.是一个自我奋斗的过程C.是一个与社会理想相统一的过程D.是一个完全遵循内心选择的过程6.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是()。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B.维护个人权利、促进自由发展C.维护民主法治、促进公平正义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7.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具有密切联系。
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简单延续B.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础C.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D.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全面超越8.作为中国人,在祖国还不够富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在强国大国的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面对金钱地位的诱惑不做丧失国格人格的'事情,面对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不屈膝投降。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题库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题库第一章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思想道德基本理论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具有什么重要意义?2.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基本任务是什么?3.解释道德的本质和道德规范的特点。
4.什么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5.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列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2.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怎样的积极意义?3.怎样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4.为什么要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的关系是什么?2.怎样理解法治的内涵和基本要求?3.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4.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意义和要求是什么?第二章公民的基本道德和公德一、道德与公民1.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公民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有哪些?3.为什么说道德行为是个人自由意志行为?4.你认为公民道德的培养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1.列举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2.为什么说诚信是公民的基本美德?3.怎样守法治安、文明出行?4.怎样构建和谐邻里、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三、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1.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分别是指什么?2.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关系是怎样的?3.怎样树立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意识?4.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对于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第三章科学道德与科技创新一、科学道德与科学精神1.科学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为什么说科学道德是科学活动的原则和规范?3.怎样培养和践行科学道德?4.科学精神的内涵和要求是什么?二、科技创新的价值观1.科技创新的价值观有哪些方面?2.如何践行科技创新的价值观?3.为什么要倡导科技创新的价值观?4.科技创新的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有怎样的关系?三、网络道德与信息安全1.网络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为什么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3.怎样保障网络信息安全?4.自觉遵守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和作用是什么?第四章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素养一、法律基本知识1.什么是法律?2.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3.你理解的法律的可知性和平等适用是怎样的?4.解释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具体要求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具体要求1. 目标导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文明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 道德建设基础:纲要要求加强道德教育和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公民的家庭美德、学校美德、社会美德。
同时,要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引导公民遵守道德规范,增强道德自觉。
3. 道德实践要求:纲要要求广大公民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倡导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勤奋进取等良好道德行为,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4. 道德评价机制:纲要要求建立健全公民道德评价体系,将公民道德素质纳入综合评价体系,推动道德建设与个人荣誉、职业发展、社会评价相互关联,促进公民道德的提升。
5. 道德法制保障:纲要要求加强道德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公民道德失范行为的惩处和引导,构建法治化的道德建设体系,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6. 道德建设机制:纲要要求建立健全道德建设的组织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媒体、学校等各方面的作用,共同推动公民道德的建设。
7. 国际交流与合作:纲要要求开展国际道德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道德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公民道德的不断提升。
总结起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了具体要求,包括目标导向、道德建设基础、道德实践要求、道德评价机制、道德法制保障、道德建设机制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
这些要求旨在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文明意识,推动社会和谐稳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理念,塑造良好的道德风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道德支撑。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一.公民道德建设在道德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这是我们认识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前提。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新阶段。
在新的世纪中,继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确保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就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道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道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大力建设符合现阶段发展要求的道德。
在加强道德建设和以德治国中,公民道德建设占有重要的地位。
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有利于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促进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对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更好的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又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加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而公民道德建设,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
公民道德建设是全民族的道德建设。
着眼于“公民”这个特殊的称谓,强调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道德共性,从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入手,力求使全社会形成最大的道德共识,为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创造最必要的道德条件。
二、公民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重要方面为了实现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得到发展。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问答题汇总

1、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P63-64○1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2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3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
2、简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P120-121基本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3、简述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
P166-167依法治国,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这是党对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法治国内涵的科学阐述。
基本要求:○1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
4、简述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类型。
P14-17基本特点:○1具有思想性和实践性;○2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3具有多样性和共同性。
基本类型:○1生活领域;○2职业领域;○3道德领域;○4社会领域。
5、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
P108-109基本内涵:○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
6、简述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P135-137基本要求:○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
7、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P173-174本质要求:○1反映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4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5从中国国情出发;○6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8、简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基本内容。
P40-41基本内容:○1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2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3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4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特征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3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决定的作用的主要表现
4简答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P162)
5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6试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及遵守社会公德的主要意义(P173)
7理想理念的基本特点
时代性、现实性、多样性、实践性、阶级性、超越性、稳定性、执着性、亲合性、多样性8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P139)
9共同理想的基本内容(P25)
10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