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写文化_与当代民族志写作_陈金星

合集下载

民族志的转身——读《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

民族志的转身——读《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

学术之窗南方论刊·2018年第6期民族志写作,又称为文化写作,是表征他者所处社会现实的特殊实践,这种表征是基于研究者自身的经历和研究者在具体田野的语境上的分析。

[1]民族学田野调查的成果与学术思想,是主要以民族志为载体呈现给大众的,因而民族志写作是每一位人类学学者必须掌握的技能。

通过对《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一书的深入研读,笔者系统了解了在后现代主义反思人类学的视角下,20世纪末人类学研究领域中有关“民族志文本写作”的探讨与争论。

本篇文章也是怀着对“如何进行民族志写作”的疑惑与思考,在阅读与分析相关田野材料的基础上完成的。

《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以下简称《写文化》)由美国学者詹姆斯·克利福德和乔治·E·马库斯编辑出版,是当代人类学反思的经典理论著作,在人类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984年4月,十位具有不同背景的学者聚集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以“民族志文本的写作”为议题,召开了一个高级研讨会。

与会者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了民族志的写作问题,他们试图解释文化人类学的过去,探讨文化人类学的将来。

通过对民族志写作进行文本的和文学的分析,他们指出了传统的科学民族志和人类学研究范式分析的局限,并试图强调文化表述的政治学和诗学。

两年后,提交研讨会的九篇论文由克利福德和马库斯合作编辑出版,《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由此诞生。

该论文集着重分析了民族志的叙述因何种原因失去权威性,并对叙述的真实性、“客观”的文化描述及修辞提出质疑。

强调民族志文本形式的重要性,提倡在民族志写作过程中进行诗学、政治学和史学的结合,并探讨了民族志写作向实验民族志的发展趋势。

一、反思人类学视角下的现实主义民族志批评——以《萨摩亚人的成年》为例(一)民族志:部分的真实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掀起了一股反思和质疑权威和结构的思潮。

尤其在人类学领域,后现代主义的批评精神迅速扩展,与人类学内部的理论趋势相互呼应,促进形成了20 世纪80 年代极富影响力的“写文化”大论争。

人类学家如何写作:民族志阅读指南

人类学家如何写作:民族志阅读指南
人类学家如何写作:民族志阅读指南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写作
阅读
写作
方法
文本
研究
包括
阅读
民族志
民族志 分析
读者
人类学家
人类学
技巧
对象
资料
指南
人类学家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人类学家如何写作:民族志阅读指南》内容摘要
在内容上,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民族志写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框架,包括民族 志的定义、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民族志文本的结构和特点等。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民 族志描述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如何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的言行举止、如何选择和整理资料、如何 用文字生动地呈现研究对象的生活场景和文化特点等。第三部分则深入探讨了民族志分析和解释 的方法,包括如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如何挖掘研究对象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 能,以及如何对民族志文本进行理论分析和阐释等。
目录分析
《人类学家如何写作:民族志阅读指南》是一本系统介绍人类学民族志写作方 法的书籍。通过对该书目录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民族志写作的基本框 架和要点,以及人类学家在民族志写作过程中的思考方式和呈现方式。
从整体上看,该书的目录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 “导言”、“民族志写作的核心要素”、“民族志文本的构成”、“观察与参 与观察”、“写作者的身份与伦理”、“结语”。这六个部分相互,共同构成 了民族志写作的整体框架。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的一个观点深深吸引:民族志不仅是记录和描述,更 是一种理解和解释。这使我想到了自己曾经进行过的一项民族志研究。当时, 我深入到某个偏远地区,与当地居民生活在一起,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习俗、 信仰等。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民族志研究的魅力所在:它不仅让 我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更让我理解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 复杂性。

民族志的思考与启示——读《写文化》

民族志的思考与启示——读《写文化》

文化视野Cultural Perspective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族志的撰写出现了质疑科学与权威的声音,进入了反思时代。

基于此背景,本文从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多声道叙事民族志、“写文化”之后民族志多维发展新样态出发,对当下民族志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民族志的撰写需从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出发,借鉴现代科学的发展,丰富民族志的叙事方式与内容,不断进行反思与创新,以开拓民族志发展的新路径。

《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以下简称《写文化》)是一部由詹姆斯•克利福德和乔治•E•马库斯联合主编发表的论文集。

这本书的出版在人类学界掀起了一场巨大争论,且享有“人类学思想的分水岭”之誉,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著作。

一、三个时代对民族志书写的启示第一个时代的“民族志”是自发的,随意的,不成体系的写作。

例如记述古代志怪的《山海经》,再如偏重历史型的著作《二十四史》,这部著作并不是由哪位皇帝要求编纂的,而是作者出于兴趣和一种记录的心态将其收纳。

在西方,最早的民族志可追溯到希罗多德的《历史》。

他们或记录史实,或记录奇闻轶事。

虽然那时还没有民族志的概念,但内容和方法已趋近于民族志[1]。

第二个民族志发展时代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人类学家撰写民族志的“科学性”时代。

这个时代的民族志因客观而成立,摒弃了源于路过,遭遇,旁观,信手拈来的随意获取资料的方式,而是以一种专业规范,科学态度引导的参与观察来进行调查。

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是这个时代的代表性著作。

他强调人类学家要融入调查对象的社会,与当地人一起生活,学习当地人的语言,并从他们的思维方式、文化视角去理解他们的文化,这种调查方式是其所倡导的民族志范式标准[2]。

第三个民族志发展时代是基于批判而产生的反思时代。

民族志研究处于一个反思的审查维度之中。

如1977年保罗•拉比诺《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一书,强调将民族志资料与个人参与观察的辩证性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他用民族志的方式记录田野研究的过程,将以前未曾展露在读者眼前的田野作业的过程,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文字叙述出来,这种创新的研究手法开启了民族志的反思之潮。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课题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课题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课题(81项)批准号课题名称首席专家责任单位备注10&ZD056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整理与研究衣俊卿中央编译局 10&ZD057中共党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负责建国后部分)陈 夕中央党史研究室负责建国后部分中共党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负责建国前部分)金以林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负责建国前部分10&ZD058中国经学史姜广辉湖南大学 10&ZD059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伍雄武云南师范大学 10&ZD060百年易学研究菁华集成刘大钧山东大学 10&ZD061张载学术文献集成与理学研究林乐昌陕西师范大学 10&ZD062李达全集整理与研究汪信砚武汉大学 10&ZD063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 10&ZD064中国文化的认知基础和结构研究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 10&ZD065中国文化产业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尹 鸿清华大学 10&ZD06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孙利天吉林大学 10&ZD067湖湘文化通书朱汉民湖南大学 10&ZD068新疆喀什地域文化研究刘志友新疆大学 10&ZD069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范金民南京大学 10&ZD070贵州山地文化研究黄才贵贵州省民族研究所 10&ZD071东北地域文化研究张福贵吉林大学 10&ZD072现代伦理学诸理论形态研究樊和平东南大学 10&ZD073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逻辑语义学研究邹崇理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10&ZD074中国近代经济史(1937-1949)刘克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10&ZD07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苏少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0&ZD076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百年)史王先明南开大学 10&ZD077中国当代社会史朱汉国北京师范大学 10&ZD078中国土地制度变革史龙登高清华大学 10&ZD079革命根据地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陈始发江西财经大学 10&ZD080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郝春文首都师范大学 10&ZD081黑水城西夏文文献整理与研究韩小忙陕西师范大学 10&ZD082中国古代的族群凝聚与国家认同研究罗 新北京大学 10&ZD083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吴春明厦门大学 10&ZD084中国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抢救性挖掘整理研究曹天生安徽财经大学 10&ZD085高句丽、渤海文化发展及其关系研究魏存成吉林大学 10&ZD086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沈卫荣中国人民大学 10&ZD087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段 渝四川师范大学 10&ZD088《元史》会注考证刘迎胜南京大学 10&ZD089湖北出土未刊布楚简(五种)集成研究李天虹武汉大学 10&ZD090北京大学藏秦简牍整理与研究朱凤瀚北京大学 10&ZD091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 李守奎清华大学 10&ZD092《民国史料丛刊·续编》编纂孙燕京北京师范大学 10&ZD093《荆楚全书》编纂章开沅华中师范大学 10&ZD094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潘 光上海社会科学院 10&ZD095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徐 岩人民教育出版社 10&ZD096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49)王建朗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10&ZD09720世纪中国人物传记资源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姜义华复旦大学 10&ZD098百年中国文学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陈晓明北京大学 10&ZD099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的发掘、整理、研究与出版吴义勤中国现代文学馆 10&ZD100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叶舒宪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10&ZD101中日韩<诗经>百家汇注刘毓庆山西大学 10&ZD102中国古代文体学发展史吴承学中山大学 10&ZD103《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赵逵夫西北师范大学 10&ZD104《全宋笔记》编纂整理与研究戴建国上海师范大学 10&ZD105《全明戏曲》编纂及明代戏曲文献研究黄天骥中山大学 10&ZD106《全西域诗》编纂整理与研究王星汉新疆师范大学 10&ZD107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负责理论研究)叶嘉莹南开大学负责理论研究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负责抢救整理)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负责抢救整理10&ZD108中国古代经典英译本汇释汇校杨慧林中国人民大学 10&ZD109国外所藏汉籍善本丛刊安平秋北京大学 10&ZD110大型藏区地方史《康藏史》编纂与研究石 硕四川大学 10&ZD111新疆少数民族既佚与濒危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陈世明新疆大学 10&ZD112《剑桥古代史》、《新编剑桥中世纪史》翻译工程武 寅中国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 10&ZD113中国民间信仰研究李向平华东师范大学 10&ZD114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家谱整理与研究陈支平厦门大学 10&ZD115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研究王铁铮西北大学 10&ZD116波斯文《五族谱》整理与研究王一丹北京大学 10&ZD117汉语史语料库建设研究董志翘南京师范大学 10&ZD118出土古文献语料库建设研究刘志基华东师范大学 10&ZD119陕西金文集成张天恩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10&ZD120马王堆汉墓简帛字词全编刘 钊复旦大学 10&ZD121甲骨文基础字形整理研究曹锦炎浙江大学 10&ZD122近代汉语方言文献集成乔全生山西大学 10&ZD123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文字抢救、整理与研究赵丽明孙宏开清华大学 10&ZD124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及软件平台黄 行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10&ZD125中国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方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孔江平北京大学 10&ZD126神经语言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研究杨亦鸣徐州师范大学 10&ZD127大规模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建立与加工王克非北京外国语大学 10&ZD128海峡两岸闽南方言动态研究马重奇福建师范大学 10&ZD129中国古代体育项目志(负责汉民族部分)崔乐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负责汉民族部分中国古代体育项目志(负责少数民族部分)白晋湘吉首大学负责少数民族部分10&ZD130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程章灿南京大学 10&ZD131浙东学派编年史及相关文献整理与研究梅新林浙江师范大学 10&ZD132中国档案事业史周雪恒中国人民大学 10&ZD133国家知识产权文献及信息资料库建设研究 冯晓青中国政法大学 10&ZD134图书、博物、档案数字化服务融合研究朱学芳南京大学 10&ZD135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吴 笛浙江大学 10&ZD13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管理学的发展研究谭力文武汉大学 。

民族志民俗志的书写及其理论和方法

民族志民俗志的书写及其理论和方法

民族志·民俗志的书写及其理论和方法一、我的学术经历促使我思考民俗志与民族志的规范十几年来,我在民族志和民俗志方面一直很困惑,每一次都因挫折而产生下一个选择。

我在北师大念博士学位,去一个村里做田野,做完了搜集了一些资料,回来准备写一份民俗志,当然会有一些想法怎么写,但我想写的这种方式与当时的学术预期有一个距离,这样的话,我就觉得写这个东西可能通不过博士学位,于是想着先把这样写民俗志的道理和它的正当性说出来。

所以我的博士论文写了一篇理论性的文章,算是为我想写的民俗志做正当性辩护。

算是为自己准备一个台阶,可是台阶准备好了,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个民俗志也一直没做出来。

博士毕业后,我转向文化人类学,先后在做满族和土族的实地调查研究中见习民族志的方法和文体。

2000年我又去原来那个村做了一年田野调查。

规范的田野调查做了,理论准备也有了,那就该写出这个民族志,可是最后还是没有写出来。

那个时候我思考的是,研究我群的话,我们做一个民族志,它有没有正当性?这个时候又是民族志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的问题摆在我的面前。

后来几年,一些同仁也浏览到,我发了几篇关于民族志的历史发展与规范的文章。

离我做田野又有六年了,我还是一个字也没写过。

因为我还没有想清楚该怎样把它写出来或者说把它写成什么样子。

这段时间,我成为博导了,指导学生做研究,按照人类学通常的规范,派学生到国外的异国他乡去做民族志。

他们这样做民族志是合适的,合的是人类学的国际规范。

那我如何在自己的家乡做民族志呢?问题就在这里。

正好刘老师要我来开这个研讨会,我把自己的经历,多年的困惑、挫折以及念书的体会融合在一起,有一些想法,想讲一讲民族志与民俗志在我们中国当代学术中如何分工和合作,这种分工与合作如何可能,现在如何是这样一个时机。

这是我个人的一些经历,我想说明的是,我的想法都是从自己的苦处和痛处挤压出来的。

二、中国的民俗志传统:古典的与现代的类型一个社会的知识界总是在迎合、满足社会的知识需求,评价中国学术界的水平,你尽可以把它跟谁比,说它水平怎么样,但我个人认为,这是个很难说的事情。

人类学-书目

人类学-书目

《初民社会》《古代社会》《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人类婚姻史》《人类学与现代生活》《人类学与现代生活》《野蛮人的性生活》《两性社会学》《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性别与气质》《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后现代状况》《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年~1942年的华北农村》《批判的剖析》《重新把握人类学》《忧郁的热带》《简明现代思潮词典》《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神话思维》《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文化的解释》《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文本人类学》《人学的世界》《人论》《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 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身体与社会》《身体形态》《规则与惩罚》《通过身体思考》《酷儿理论——西方90年代性思潮》《宗教人类学导论》《男性统治》《社会学与人类学》《野性的思维》《质的评鉴与研究》《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民族植物学手册》《原始分类》《当代中国农村历沧桑:毛邓体制下的陈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农村变革》《礼物的流动—— 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新史学》《文化人类学基础》《文化的变异》《文化的差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文化变迁》《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生存》《中国人类学逸史》《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的变迁》《经济人类学》《谈病说痛:人类的受苦经验与痊愈之道》《疾病的隐喻》《医学人类学》《教育人类学》《教育人类学原理》《社会分工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事实与法律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当代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文化人类学》《生态人类学》《什么是人类常识》《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欧洲饮食文化史——从石器时代至今的营养史》《神话学》4卷本《他者的眼光——人类学理论入门》《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文化的起源》《食物的历史》《神圣的饥饿——作为文化系统的食人俗》《欧洲宴会史》《咖啡馆的文化史》《香料传奇—— 一部由诱惑衍生的历史》《查理大帝的桌布—— 一部开胃的宴会史》《味觉:食物与哲学》《简明文化人类学》《原始文化》《科学的社会功能》《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蒙塔尤:1294年~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尼加拉:十九世纪巴里剧场国家》《历史之岛》《文化与实践理性》《“土著”如何思考——以库克船长为例》《物理与人理——对高能物理学家社区的人类学考察》《必要的张力》《性与理性》《性爱与文明》《家庭史》《性心理学》《神话——原型批判》《金枝》《哲学人类学》《婚床》《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图腾与禁忌》《摩西与一神教》《精神分析引论》《释梦》《文化模式》《米德与萨摩亚人的青春期》《群氓的时代》《现代社会研究方法》《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文化社会个人》《跨文化心理学》《文化与人性》《马斯洛传——人的权利的沉思》《认知失调理论》《荣格心理学与藏传佛教》《梦》《寻求灵魂的现代人》《生活的科学》《自卑与超越》《理解人性》《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的境界》《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巫术与宗教的作用》《社会如何记忆》《菊与刀》《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文化认同与全球化过程》《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超个人心理学》《神话与中国社会》《台湾原著民族的祭礼》《走婚的人们》《性别与文化》《文化与人格》《文化视野中的人类行为》《人类的视野》《想像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记》《中国象征文化》《幻想的太阳》《冲撞与融合——中国近代文化史论》《精神追求——神秘的荣格》《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人类学视野中的回族社会》《鲜为人知的原始民族与文化》《青海民族—— 一个边疆城市民族关系的历史演变》《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社会及行为的科学研究法》《荒野上的祭坛》《解读禁忌》《中国人类学史》《人类学通论》《人类学概论》《文化人类学辞典》《人类学导论》《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走进他者的世界:文化人类学》《国外文化人类学新论——碰撞与交融》《文化人类学》(上、下册)《见证与诠释——当代人类学家》《人类学本土化在中国》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酒神及其祭祀仪式的发生《寻找健康——医学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文化与健康——医学人类学实践》《应用人类学》《文化语言学》《语言与文化》《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的边缘化及其交叠领域》《云南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文化语言学导论》《人类文化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发凡》《语言与人类:中华民族社会语言透视》《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达斡尔语言与文化》《回族语言文化》《藏族人民研究》《姓名论》《从图腾符号到社会符号:少数民族色彩语言揭秘》《色彩与纳西族民俗》《符号与神圣世界——宗教语言学导论》《方言与中国文化》《语言与民族物质文化史》《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关系概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中国少数民族语文使用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活力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历史与现实》《朝鲜族双语现象成因论》《语言与民族》《语言与民族(二)》《国外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进程》《国家、民族与语言——语言政策国别研究》《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理论与国别研究》《哲学人类学视野中的“人”——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精粹》《作为哲学人类学的弗洛伊德理论》《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本土化研究》《中国民族性》《语际书写》《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义序的宗族研究》《金翼》《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庙无寻处——华北满铁调查村落的人类学再研究》《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福街的现代“商人部落”——走出转型期社会重建的合法化危机《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诺斯洛普·弗莱文论选》《艺术家生命向力》《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儒家身体观》《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体与自然——以<黄帝内经素问>为中心论古代思想传统中的身体观》《田野调查实录》《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台湾与福建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一、二、三)《华南农村会文化研究论文集》《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广东世仆制研究》《围不住的围龙屋——记一个客家宗族的复苏》《围屋里的宗族社会——广东客家族群生计模式研究》《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的世纪回访》《江村农民的生活及其变迁》《社会调查自白》《论文化与文化自觉》《民族与社会》《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文集》《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研究文集》《仪式与社会变迁》《情感、情绪与文化——台湾社会的文化心理研究》《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西方学者看中国》《民族过程与国家》《衣装秘语——中国民族服饰文化象征》《符号与象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境界与象征:桥与民俗》《钟铃象征文化论》《枕的风情——中国民间枕顶绣》《宗教与神话》《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上卷《在乡野中阅读生命》《云雨阴阳——中国性文化象征》《西方性学名著提要》《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城市的适应——迁移者的就业与创业》《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古村社会变迁—— 一个话语群的分析试验》《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平峰村的文化转型:中国内地乡村五十年文化变迁的个案》《黄河中下游家族村落民俗与社会现代化》《四川藏区城镇化与文化变迁——以德格县更庆镇为个案》《卫拉特——西蒙古文化变迁》《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文化变迁》《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游牧鄂温克社会调查研究》《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文化变迁研究》《美国华侨华人文化变迁论》《基督教与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北方民族渔猎经济文化研究》《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期待黎明:传统与现代的搓揉》《民族文化与全球化》《传统村庄的跨越》传统与现代性的殊相——人类学视阈下的西北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西北回族社区现代化实践的新探索》《东北渔猎民族现代化道路探索》《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超越传统——生活方式转型取向》《文化与人格——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东西方道德的转型与比较》《中日家族制度比较研究》《中日饮食文化比较研究》《中外女性文化比较》《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跨文化交流学》《参与式发展概论》《中医的科学原理》《疾病与文化》《祭坛与讲坛西南民族教育的比较研究》《云南与东南亚教育比较研究》《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研究》《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黔东南雷山县三村苗族习惯法研究》《中国法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中国学者心中的科学(人文科学卷)》《民族、文化与生境》《人类的根基: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发展与代价:中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研究》《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生态文化的思考》《东方天国的神秘之门:中国巫术文化追踪》《岩画与生殖巫术》《蒙昧中的智慧:中国巫术》《心智的误区:巫术与中国巫术文化》《女巫——扁担山社区奇特文化探索》《美国人对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的态度》《唐人街:共生与同化》[美]罗维著,吕叔湘译[美]摩尔根著,杨东莼等译[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乃基译[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英]泰勒著,连树声译[芬兰]韦斯特马克著,李彬等译[美]博厄斯著,杨成志译[美]弗朗兹·博厄斯著,刘莎等译[英]马林诺夫斯基著,纳日碧力戈等译[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宋践译[美]M·米德著,宋正纯等译[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译[法]让·利奥塔著,岛子译[美]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加]诺斯洛普·弗莱著,陈慧等译[美]理查德·福克斯主编,和少英等译[法]列维-斯特劳斯著,王志明译[英]戴维·科尔比著,邓平译[加]诺斯洛普·弗莱著,郝振益等译[德]恩斯特·卡西尔著,黄龙保等译[美]维克多·特纳著,黄剑波等译[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著,陈定家等译[美]克里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德]H·R·姚斯等著,周宁等译[爱尔兰]安东尼·泰特罗著,王宇根等译[英]莱士列·斯蒂文森著,李燕等译[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著,王铭铭等译[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高丙中等译[英]布莱恩·特纳著,马海良等译[美]约翰·奥尼尔著,张旭春译[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等译[美]简·盖洛普著,杨莉馨译[美]盖尔·罗宾著,李银河译[英]菲奥纳·鲍伊著,金泽等译[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刘晖译[法]马塞尔·毛斯著,佘碧平译[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美]M·Q·帕顿著,吴艺仪等译[美]费侠莉著,甄橙译[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研等译[美]盖利·J·马丁原著,裴盛基、贺善安编译[法]爱弥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著,汲哲译[澳]陈佩华、安戈、[美]赵文词著,孙万国等译[美]黄树民著,素兰等译[美]闫云翔著,李放春等译[美]黄宗智[法]雅克·勒高夫等主编,姚蒙译[美]尤金·科恩、爱德华·埃姆斯著,李富强编译[美]C·恩伯、M·恩伯著,杜杉杉译[美]C.恩伯、M.恩伯著,杜彬彬译[美]克莱德·M·伍兹著,何瑞福译[美]钟独安著[美]顾定国著[美]施坚雅著,王旭等译[美]黄宗智著[日]栗本慎一郎著,王名等译[美]Arthur Kleiman著 ,陈新绿译[美]苏珊·桑塔格著,程巍译[美]乔治·福斯特等著,陈华、黄新美译[德]博尔诺夫著,李其龙译[奥]茨达齐尔著,李其龙译[法]爱米尔·涂尔干著,渠敬东译[英]彼得·狄肯斯著,涂俊译[德]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美]威廉·哈维兰著,王铭铭译[日]绫部恒雄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室译[美]马文·哈里斯著,李培茱、高地译[美]唐纳德·L·哈迪斯蒂著,郭凡、邹和译[美]迈克尔·赫兹菲尔德著,刘珩、石毅、李昌银译[美]W. L. 托马斯、[波兰]F. 兹纳涅茨基著,张友云译[德]贡特尔·希施菲尔德著,吴裕康译[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英]罗伯特·莱顿著,蒙养山人译[美]马文·哈里斯著,叶舒宪、户晓辉译[美]马文·哈里斯著,黄晴译[美]菲利普·费尔南德斯·阿莫斯图著,何舒平译[美]P. R.桑迪著,郑元者译[英]罗伊·斯特朗、陈法春著,李晓霞译[英]马克曼·艾利斯著,孟丽译[澳]杰克·特纳著,周子平译[英]尼科拉·弗莱彻著,李响译[美]卡罗琳·考斯梅尔著,吴琼、叶勤、张雷译[日]祖父江孝男著,季红真译[美]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英]贝尔纳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法]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著,许明龙、马胜利译[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赵丙祥译[美]马歇尔·萨林斯著,蓝达居等译[美]马歇尔·萨林斯著,赵丙详译[美]马歇尔·萨林斯著,张宏明等译[美]沙伦·特拉维克著,刘珺珺、张大川等译[美]托马斯·库恩著,纪树立译[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苏力译[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滕守尧译[法]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主编,袁树仁等译[英]霭理士著,潘光旦译[加]诺斯洛普·弗莱等著,叶舒宪等译[英]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德]米切尔·兰德曼著,闫嘉译[美]布雷多克著,王秋海等译[美]马克·赫特尔著,宋践、李茹等译[奥]弗洛伊德著,杨庸一译[奥]弗洛伊德著,李开展译[奥]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奥]弗洛伊德著,左名之译[美]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澳]德里克·弗里曼著,李传光等译[法]塞奇·莫斯科维奇著,许列民等译[美]贝利著,许真译[美]L.A.怀特[美]R.M.基辛著,甘怀呜等译[美]A.J.马尔塞拉、R.G.撒普、T.J.西勃罗夫斯基主编,肖振远等译[美]M.E.斯皮罗著,徐俊等译[美]爱德华·霍夫曼著,许金生译[美]利昂·奥斯汀格著、郑全全译[美]拉·莫阿卡宁著,江亦丽、罗照辉译[英]梅芙·恩尼思、珍妮弗·帕克著,李长山译[瑞士]荣格著,苏克译[奥]A.阿德勒著,报苏克、周晓琪译[奥]A.阿德勒著,黄光国译[奥]A.阿德勒著,陈刚、陈旭译[美]弗兰克·戈布尔著,吕明、陈红雯译[美]马斯洛著,李文天译[美]马斯洛著,林方译[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梁永佳等译[英]马林诺夫斯基著[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美]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等译[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著,王晓毅等译[美]乔纳森·弗里德曼著,郭建如译[美]卡伦·霍妮著,冯川译李安德著,若水译田兆元著明立国著宋兆麟著孙康宜、耶鲁著刘承华著万明刚著李亦园著王铭铭著居阅时、瞿明安主编荣毅、伊相如著安宇著杨韶刚著邱紫华著马平主编赵锦元著王俊敏著姚小平著杨国枢著苑利主编万建中著胡鸿保主编庄孔韶主编庄孔韶主编胡起望等主编周大鸣著王铭铭著王铭铭著麻国庆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国外文化人类学课题组庄英章等著黄应贵编荣仕星、徐杰舜主编彭兆荣著陈华著徐一峰、严非著谢剑著邢福义主编罗常培著陈忠华、韩晓玲著盖兴之著戴昭铭著邓晓华著张公瑾著周庆生著黄涛著丁石庆著杨占武著王贵著纳日碧力戈著朱净宇、李家泉著白庚胜著高长江著周振鹤、游汝杰著张公瑾主编戴庆厦主编欧阳觉亚、周耀文主编周耀文著戴庆厦、成燕燕、傅爱兰、何俊芳著黄行著何俊芳著关辛秋著戴庆厦著戴庆厦、何俊芳著周庆生主编周庆生主编周玉中、王辉主编王维达编译汪晖著杨国枢主编沙莲香主编刘禾著韩忠太、傅金芝著林耀华著林耀华著庄孔韶著兰林友著王铭铭、[英]王斯福主编于建嵘著陶庆著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吴持哲编宋耀良著刘小枫著杨儒宾著汪民安等主编黄金麟著蔡璧名著郝时远主编尹绍亭著庄英章、潘英海编庄英章、潘英海编黄淑娉主编黄淑娉、龚佩华著谢剑、房学嘉著何国强著庄孔韶等著费孝通著费孝通著费孝通著费孝通著费孝通著郭于华主编胡台丽、许木柱、叶光辉主编王铭铭著张敏杰主编王希恩著邓启耀著杨昌国著周星著庚华著李宏复著李亦园著马戎、周星主编郭于华著刘达临、胡宏霞著李银河主编李亦园著张继焦著沈林、张继焦等著郑晓云著谭必友著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胡燕鸣主编友文著蒋彬著文化著孔繁志著包路芳著杨文炯著骆桂花著吴前进著钱宁主编张璇如等著缪家福著金民卿著叶启政著方铁、何星亮主编张军著杨文炯著束锡红著杨荆楚主编纳日碧力戈著王玉波、瞿明安著刘承华著秦英君主编贾蕙萱著余亚平著张中秋著关世杰著李小云主编陈华著张珣著张诗亚著何磊等著万明纲著杨慧、陈志明、张展鸿主编周相卿著张晓辉主编徐中起、张锡盛、张晓辉主编赵旭东著王文章主编杨庭硕等著杨庭硕、吕永峰著罗康隆、黄贻修著罗康隆著何明著卢晓辉著臧振著詹鄞鑫著韦兴儒著吴泽霖著吴景超著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商务书馆2002年版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团结出版社1991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云南大学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时事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海天出版社2002年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台北桂冠出版社1995年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中华书局2000年版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2003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中华书局2004年版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台北桂冠出版社1997年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台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版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2007年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版作家出版社1987年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台湾:壹圆出版社1999年版团结出版社2002年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远方出版社2000年版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台北“国立”空中大学1992年版台北中正书局1992年版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2000年版北京大学出版部1950年版语文出版社1989年再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语言出版社1996年版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当代民族志书写内涵及其讨论学科史与方法论的思考【精选课件

当代民族志书写内涵及其讨论学科史与方法论的思考【精选课件
特点
当代民族志书写强调对人类行为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述,同时注重对文化和 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以提供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的深入理解。
民族志书写的重要性
理解文化多样性
通过民族志书写,我们可以 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 和社会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 处,进一步促进跨文化交流
和理解。
社会科学的基石
民族志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 的重要基础之一,它为其他 研究提供了实证的数据和深 入的分析,有助于推动社会
03
展望未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民族志书写将会 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其内 涵和外延,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领 域的发展。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期望
建议未来的研究在方法论上 不断创新和完善,以更好地 揭示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
杂性。
期望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步 拓展民族志书写的应用领域 ,将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中,如环境、健康、教育等
目标
通过对民族志书写实践的深入研究,揭示其内涵和特点,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研究方法与过程
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当代民族志书写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过程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建立研究数据库,对当代民族志书写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分析,结合实地调查结 果,总结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当代发展
随着全球化、文化多样性和跨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民族志书写在当代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社 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
02
学科史与方法论
学科史
早期民族志
01
早期的民族志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人类学家
开始对不同文化和民族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和政治学》

《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和政治学》
级 研 讨 会 上 的 论 文 ,这 次 会 议 主 要 是 l 0 位学 者 ( 主要 是 人 类 学 者 )

— —
文 化
: : : -
讨 论 了 t h e ma k i n g o f e t h n o g r a p hi c t e x t s ”( 民 族 志 文 本 的 写
治 学》 , 商 务 印 书馆 , 2 0 0 6 年 。) ( 曹荣 )
治 学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口 口熏 壹
虽 然 沦文 集 中的 作 者 们 对 “ 写 文 化 ” 论 争 所 提 出的 问 题 的 态 度 和 反 应 都 不尽 相 同 ,但 他 们 都 试 图对 论 争 带 来 的 挑 战 做 出构 建性 的 回应 。 他 们 重新 审 视 了 期 田野 1 二 作 的开 展 、学 术 文 本 的 构 建 、专 业 建 议 的 应 用 ,以 及认 识 论 问题 、 人类学 者 的 政 治 角 色 等 各 个方 面 ,并 探 讨 了 “ 表 述 ” 的 不 同 层次 :作 为解 释 的表 述 ;作 为表 达 ( 交 流 )的表 述 ;形
文f t t 的描 述 。 它扮 演 了权 力 的 角 色 ,但 在殖 民地 和 殖 民者 之 间 关 系 中 民族 志 的 功能 是 复杂 的 , 也 通 常 是矛 盾 的 ,其 主 要 是 为 了理 解 异 民族 文 化 方 便 统 治 ,同时 也 潜 在 地 表 达 出 了 反霸 权 的 含
义 。3 . 多重声 音 的文 本 。这 本论 文 集不 仅要 讨论 文 本 理论 ,还 要 讨论 文 本形 式 。克 里 福德 还 尝 试
着 探讨 了民族 志 的一 些新 的 写作 模式 ,主张 摒 弃人 类 学的 整 体论 信念 和 对客 观 、科 学 的标 榜 ,发

《2024年节日影像志_多模态民族志探索》范文

《2024年节日影像志_多模态民族志探索》范文

《节日影像志_多模态民族志探索》篇一节日影像志_多模态民族志探索一、引言节日,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习俗、信仰和情感的集中体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影像技术为记录和呈现节日文化提供了新的手段。

本文旨在通过多模态民族志的方法,探索节日影像志的构建与应用,以期为文化传承、民族认同和跨文化交流提供新的视角。

二、多模态民族志与节日影像志多模态民族志是一种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手段,对某一民族或文化现象进行深入挖掘和呈现的研究方法。

节日影像志则是将影像技术应用于民族志研究,以影像为载体,记录和呈现节日文化的全过程。

三、节日影像志的构建1. 前期准备:明确研究目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节日,了解节日背景、文化内涵、传统习俗等。

2. 实地拍摄:运用高清摄像设备,记录节日的筹备、庆典、活动等全过程,捕捉节日的氛围、人物、场景等细节。

3. 后期制作:将拍摄的影像进行剪辑、配音、配乐等后期处理,形成完整的节日影像志。

4. 多模态呈现:结合文字、图片、音频等手段,对影像进行解读和呈现,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节日文化。

四、多模态民族志探索1. 文化传承:通过节日影像志,将传统节日文化以影像的形式保存下来,为后代传承提供宝贵的资料。

2. 民族认同:节日影像志可以展现民族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3. 跨文化交流:通过多模态民族志的呈现,使不同文化的观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其他民族的节日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五、案例分析以某地区的春节为例,通过节日影像志的构建,我们可以看到春节的筹备过程、家庭团聚、拜年习俗、烟花爆竹等场景。

同时,结合文字、图片等手段,对春节的文化内涵、传统习俗等进行解读和呈现。

这样的多模态民族志不仅让观众感受到春节的喜庆氛围,还能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六、结论节日影像志作为多模态民族志的一种重要形式,为文化传承、民族认同和跨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影像技术记录和呈现节日文化,可以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其他民族的节日文化,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书写“文化”与文化“书写”民族志书写的辩证法

书写“文化”与文化“书写”民族志书写的辩证法

书写“文化”与文化“书写”:民族志书写的辩证法作者:李银兵段成名来源:《广西民族研究》2021年第04期[摘要]对兼具理论的实践与实践的理论于一身的人类学而言,田野调查和民族志是展现其理论实践和实践理论的最好方式。

在科学民族志阶段,基于对科学性的理解与实践,民族志书写的重心在于书写“文化”,科学民族志书写的文本化现象十分突出。

而在后现代民族志阶段,基于对主体性的把握与尊崇,民族志书写的重心在于文化“书写”,后现代民族志书写的主体化趋势十分明显。

“见物不见人”与“见人不见物”的碰撞與交融,充分表征了民族志书写的历史与逻辑,也预示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民族志书写范式的呼之欲出。

辩证法与民族志书写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推进民族志书写范式的改革与创新,也能加强民族志书写的科学性和人文性。

[关键词]书写文化;文化书写;民族志;辩证法[作者]李银兵,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段成名,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贵州贵阳,550001。

[中图分类号]C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21)04-0079-0009当代著名人类学大师格尔茨曾指出:“如果你想理解一门学科是什么,你首先应该观察的,不是这门学科的理论或发现,当然更不是它的辩护士们说了些什么;你应该观察这门学科的实践者们在做些什么。

”“在人类学或至少社会人类学领域内,实践者们所做的是民族志(ethnography)。

正是通过理解什么是民族志——或者更准确地说,理解什么是从事民族志——才可能迈出第一步,以理解人类学分析作为知识的一种形式到底是什么。

”[1]6而“从事民族志好似试图阅读(在‘建构起一种读法’的意义上)一部手稿——陌生的、字迹消褪的,以及充满省略、前后不一致、令人生疑的校正和带有倾向性的评点的——只不过这部手稿不是以约定俗成的语音拼写符号书就,而是用模式化行为的倏然而过的例子写成的”[1]12。

《2024年节日影像志_多模态民族志探索》范文

《2024年节日影像志_多模态民族志探索》范文

《节日影像志_多模态民族志探索》篇一节日影像志_多模态民族志探索一、引言节日,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庆祝、纪念、传承和交流的重要时刻。

通过影像记录的方式,我们可以捕捉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节日文化特色,从而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通过多模态民族志的探索方式,对节日影像志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文化传承和民族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多模态民族志与节日影像志多模态民族志是一种以多种方式(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记录和呈现民族文化的研究方法。

而节日影像志则是运用影像技术,将节日文化进行记录、分析和解读的一种方式。

通过多模态民族志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节日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三、节日影像志的实践探索1. 素材收集在节日期间,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影像素材,如拍摄纪录片、录制短视频、收集老照片等。

这些素材应该尽可能地涵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节日文化,从而形成一个丰富的影像资料库。

2. 影像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影像素材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节日文化特点。

例如,可以从服饰、饮食、习俗、仪式等方面入手,分析节日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节日影像,探讨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民族志解读在多模态民族志的视角下,我们可以对节日影像进行深入的解读。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节日活动的参与者、活动过程、社会背景等因素,探讨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解读节日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意义,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四、案例分析:春节的影像志研究以春节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影像资料,分析春节的起源、发展、演变和传承。

从历史的角度看,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文化内涵丰富多样。

通过影像资料,我们可以看到春节期间的喜庆氛围、家庭团聚、拜年习俗等文化现象。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春节影像,探讨春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_写文化_与当代民族志写作_陈金星

_写文化_与当代民族志写作_陈金星

第36卷第4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36No.42016年7月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ul.2016收稿日期:2015-11-2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10&ZD100);闽南师范大学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当代文学人类学前沿问题研究”(1001L21415)。

作者简介:陈金星,男,闽南师范大学讲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文学人类学。

E -mail :jinxing811129@126.com《写文化》与当代民族志写作陈金星(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漳州363000)摘要:《写文化》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对民族志修辞性的关注,这体现了当代人类学的“文学转向”。

通过梳理当代民族志的新近进展,可以发现当代民族志存在着多种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形式。

《写文化》之后,“多点民族志”、女性主义民族志、数字民族志等民族志分支蓬勃发展。

“多点民族志”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展现了人或事物的文化变迁。

以《女性写文化》为代表,当代人类学界全面反思性别本质主义,并建构女性主义民族志的经典谱系。

超媒体、数字视频、社交网站、博客等新媒体则为数字时代的“写文化”提供了新的民族志形式与研究手段。

关键词:《写文化》;人类学的文学转向;多点民族志;女性主义民族志;数字民族志中图分类号:I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33X (2016)04-0176-051984年,美国人类学学者詹姆斯·克利福德与乔治·E ·马库斯在新墨西哥州圣菲主持召开了一次关于民族志文本打造的高级研讨会。

1986年,圣菲研讨会的会议论文结集成书———《写文化》。

这本书在人类学界掀起了一场大论争,并享有“人类学思想的分水岭”之誉。

《浮士德》文本变异之文化诗学解读

《浮士德》文本变异之文化诗学解读

《浮士德》文本变异之文化诗学解读
陈金星
【期刊名称】《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4)001
【摘要】运用"文化诗学"解读<浮士德>之文本,深入考察马洛<浮士德博士>与歌德<浮士德>的文本差异,探讨了导致这种差异的文化因素及浮士德的民间文化渊源,对其所表现出的文化意蕴进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歌德<浮士德>的指向是一种终极关怀,同时它蕴含了一种泛神论的文化意识.
【总页数】4页(P62-65)
【作者】陈金星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福建,漳州,3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精神分析在文学文本中的意义建构——解读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J], 刘晓杰;郑东升
2.超越与新生——浅读《浮士德》文本中的狂欢文化 [J], 万曦
3.《浮士德》新探——基督教圣经视野下的文本解读 [J], 吴正英
4.基于视域融合与情节结构的文本诠释——歌德《浮士德》对人本-光照思潮的诗学批判 [J], 吴建广
5.经典变异:文化过滤下的文本细读——以宇文所安对经典诗人杜甫的解读为例 [J], 殷晓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常青藤盟校比较文学课程设置及启示

美国常青藤盟校比较文学课程设置及启示

美国常青藤盟校比较文学课程设置及启示
陈金星
【期刊名称】《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31)004
【摘要】常青藤盟校比较文学系重视学生外语能力与写作能力培养,并要求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文类、时段、学科、区域等因素合理分布.其专业课程面广量多,课程主要承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功能,课程更新及时.国内高校可以吸取其中有益启示,并根据校情与社会需要,展开比较文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总页数】6页(P120-125)
【作者】陈金星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3
【相关文献】
1.探秘拜登的母校——美国特拉华大学:在公立大学接受常青藤盟校教育 [J], 王阳;周晓琪;
2.美国常青藤盟校开展休闲体育的研究 [J], 梁汉平;陈琦
3.美国常青藤盟校比较文学课程设置及启示 [J], 陈金星;
4.中国高校与美国常青藤盟校校园媒体运作模式比较研究 [J], 周颖;古筝
5.美国常青藤盟校人才培养理念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J], 吴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精选】人种志民族志

【最新精选】人种志民族志

人种志ethnography对人类特定社会的描述性研究项目或研究过程。

当代人种志的研究工作,几乎完全根据实地调查,因此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类学家,彻底置身於他所研究的民族的文化和日常生活之中,做全面的调查研究。

人种志本身是一门多科性学科,因此必然是比较的。

一个人类学家从事调查工作时必然会保留著自己某些文化上的偏见,所以他的观察和描述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比较的性质。

这样,关於文化的概括叙述和文化的比较描写就必然成为人种志的组成部分。

近代人类学家往往把人种志看成一门专业学科,并与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在美拉尼西亚的超布连(Trobriand)群岛上做的先驱工作(1915?)联系在一起。

人种志的实地调查工作从那时以後,便成为进入文化人类学科这一专业的过渡礼仪。

许多人种志学者都在调查地区居住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学习当地的语言或者方言,而且尽最大的可能投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但同时还要保持一个观察者的不偏不倚的立场。

这种方法叫做「参与观察法」,要想彻底了解某一种外国文化,这种方法是必须而有效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是很困难的。

当代的人种志通常是以社会为中心,而不著眼於个人,著重於当前环境的描述(即所谓人种志的现实),而不强调历史事件。

传统人种志多强调描述居民中的普通人,而现代人种志则已注意诸文化系统内变化的重要性。

人种志工作者使用的工具,自马林诺夫斯基时代以来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

详细的笔记当然还是调查工作的主要手段,但是人种志工作者已经充分地利用了技术发展的有利条件,使用诸如电影和录音机等以增加自己笔记的内容。

民族志,是一种写作文本,是人类学独一无二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在人群中田外野地工作基础下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习俗的撰写。

或者通常说是关于文化的描述,以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并提出理论的见解。

民族志是人类学独一无二的研究方法。

是建立在在人群中田外野地工作基础下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习俗的撰写。

神话思维与《续汉书·天文志》的历史书写

神话思维与《续汉书·天文志》的历史书写

神话思维与《续汉书天文志》的历史书写
陈金星
【期刊名称】《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36)005
【摘要】《续汉书·天文志》的天象记录是层累而成的结晶,西晋史家司马彪根据星占观念作出了具有神话思维性质的解释.它承继了纪录天变以存儆戒人君之义的史学传统,与汉晋之际天人感应的意识形态一脉相通.《续汉书·天文志》的星占叙事体现了天人交感的神话思维,展现了神话思维如何建构历史叙事的具体状况.
【总页数】5页(P14-17,31)
【作者】陈金星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34.2
【相关文献】
1.民俗志:文化书写的历史——基于"民俗志"概念及其书写范式的研究
2.范晔《后汉书》纪传与司马彪《续汉书》志分合考辨
3.中华书局标点本《汉书·郊祀志》及《后汉书·礼仪志》、《祭祀志》标点商兑
4.蔡邕《五行意》辨伪(1)——兼论袁宏《后汉纪》所引“本志”即《续汉书·五行志》
5.神话思维与《续汉书·天文志》的历史书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话学文库”新书发布暨专家研讨会综述

“神话学文库”新书发布暨专家研讨会综述

“神话学文库”新书发布暨专家研讨会综述
陈金星
【期刊名称】《百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27)1
【摘要】2014年1月7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神话学文库”新书发布暨专家研讨会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举行.主编叶舒宪介绍“神话学文库”的来龙去脉,与会专家充分肯定“文库”的学术价值与学术影响,并针对“神话学文库”的下一步出版计划提出了建议,譬如坚持翻译国际神话学经典著作和最新著作,增加本土神话研究著作的比重.
【总页数】5页(P23-27)
【作者】陈金星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漳州36300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8
【相关文献】
1.“神话学文库”新书发布暨专家研讨会综述 [J], 夏陆然
2.空间叙事学的奠基及其未来发展--《空间叙事研究》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综述[J], 王俊暐
3.中国视角与世界眼光——“一带一路”古文明书系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综述[J], 张尧娉
4.《安徽文献总目》新书发布暨研讨会综述 [J], 赵敏
5.《安徽文献总目》新书发布暨研讨会综述 [J], 赵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话历史:走向一种新的文化阐释r——兼评《苏美尔神话历史》与《韩国神话历史》

神话历史:走向一种新的文化阐释r——兼评《苏美尔神话历史》与《韩国神话历史》

神话历史:走向一种新的文化阐释r——兼评《苏美尔神话历
史》与《韩国神话历史》
陈金星
【期刊名称】《百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30)5
【摘要】神话思维贯穿于人类文明史之中,并以言语、文字、物像及仪式等形式展现.神话与历史都是一种记忆,二者并不绝对泾渭分明.近年来,国内历史人类学界与文学人类学界皆出现了综合考量神话与历史的研究趋势.国内文学人类学学者力倡走出文学本位的神话观."神话历史"丛书既致力于早期中国文明的神话学探源与早期中国经典的文化阐释,又致力于其他文明神话历史的重新解读.该丛书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新"大小传统理论",还提供了可操作的"四重证据法"以及丰富精彩的文化阐释案例.
【总页数】5页(P11-15)
【作者】陈金星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32
【相关文献】
1.神话历史视域中的《春秋》阐释:"元年春王正月"的创世神话隐喻 [J], 谭佳
2.希腊神话的艺术化与中国神话的历史化——古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走向之比
较 [J], 杨宇发
3.希腊神话的艺术化与中国神话的历史化——古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走向之比较 [J], 杨宇发
4.体认神话与历史叙事的再诠释——《神话历史:一种现代史学的生成》 [J], 陈金星
5.什么是"神话历史"——评《神话历史——一种现代史学的生成》 [J], 金立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第4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36No.42016年7月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ul.2016收稿日期:2015-11-2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10&ZD100);闽南师范大学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当代文学人类学前沿问题研究”(1001L21415)。

作者简介:陈金星,男,闽南师范大学讲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文学人类学。

E -mail :jinxing811129@126.com《写文化》与当代民族志写作陈金星(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漳州363000)摘要:《写文化》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对民族志修辞性的关注,这体现了当代人类学的“文学转向”。

通过梳理当代民族志的新近进展,可以发现当代民族志存在着多种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形式。

《写文化》之后,“多点民族志”、女性主义民族志、数字民族志等民族志分支蓬勃发展。

“多点民族志”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展现了人或事物的文化变迁。

以《女性写文化》为代表,当代人类学界全面反思性别本质主义,并建构女性主义民族志的经典谱系。

超媒体、数字视频、社交网站、博客等新媒体则为数字时代的“写文化”提供了新的民族志形式与研究手段。

关键词:《写文化》;人类学的文学转向;多点民族志;女性主义民族志;数字民族志中图分类号:I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33X (2016)04-0176-051984年,美国人类学学者詹姆斯·克利福德与乔治·E ·马库斯在新墨西哥州圣菲主持召开了一次关于民族志文本打造的高级研讨会。

1986年,圣菲研讨会的会议论文结集成书———《写文化》。

这本书在人类学界掀起了一场大论争,并享有“人类学思想的分水岭”之誉。

《写文化》一出版,美国学者鲍勃·希尔特敏锐地指出,《写文化》体现了当代人类学的“文学转向”,它将成为经典之作[1]33-47。

历史验证了鲍勃·希尔特的预言:《女性写文化》(1995)、《写文化之后》(1997)、《超越写文化》(2010)之类学术著作的出现表明,《写文化》已成为人类学界一部不可绕开的经典,而且,当代人类学的文学转向也在不断深化延续。

一、《写文化》与当代人类学的“文学转向”“民族志学者的工作是什么?他写。

”[2]克利福德·格尔兹一语道破人类学家与民族志写作的紧密关系。

《写文化》之所以体现了当代人类学的“文学转向”,正因为圣菲研讨会的任务是“通过展示解读和写作民族志的不同方法而引入一种对民族志实践的文学意识。

”[3]315不少现代人类学家与文学存在着不解之缘。

玛格丽特·米德、爱德华·萨皮尔和露丝·本尼迪克特视自己集人类学家与作家于一身。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超现实主义运动吸引了众多民族志作家的参与[4]172-176。

不过,在解释人类学之前,人类学界通行的还是科学范式的民族志,学界尚未对民族志的文学性问题作出充分反思。

20世纪60年代之后,科学范式的民族志及其田野工作方法受到严重质疑。

解释人类学应运而生,解释人类学视文化为文本,既重视当地人的意义阐释,又重视反思人类学家自身的意义建构过程。

克利福德·格尔茨的《深层游戏:关于巴厘岛斗鸡的记述》即是解释人类学民族志的一个范例。

当代人类学的文学转向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历史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众多思潮汹涌澎湃,冲击了语言客观表述现实的旧有观念,从而引发所谓的“表述危机”。

海登·怀特的《元史学》探讨19世纪欧洲史学的历史想象,挖掘出潜藏于19世纪欧洲史学的文学模式:传奇、悲剧、喜剧及反讽。

随着结构主义影响力的逐渐消退,后结构主义大行其道,一些后结构主义思想家的影响力超出了哲学界,辐射至文学理论界、人类学界及其他学术领域。

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揭示西方对东方的建构,后殖民主义理论促使人类学家深刻反思异文化表述,如约翰·费边的《时间与他者》。

在《写文化》之前,当代人类学的文学转向已初671露端倪。

1972年,詹姆斯·布恩已出版《从象征主义到结构主义:文学传统中的列维-斯特劳斯》。

此后,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开始关注民族志文本的写作问题,探讨民族志权威、民族志文本形式与阐释性质之类的话题。

不少人类学家加入民族志实验写作队伍。

其时,实验民族志可分为三类:一是心理动力民族志,代表著如《塔希提人:岛民社会的心智与经验》(1973)等。

二是现实主义民族志,代表著如《尼萨:一个昆人妇女的生活及诉说》(1981)等。

三是现代主义民族志文本,代表著如柯文·德耶尔的《摩洛哥对话》(1982)等[4]71-112。

虽然《写文化》内部存在着多种声音,不可否认,《写文化》存在着偏重文本分析和文学分析的倾向。

《写文化》一书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对民族志修辞性的关注。

诚然,民族志书写受语境、修辞、制度、政治、历史等因素支配,宣称民族志表述的透明性和体验的直接性未免显得天真乐观。

詹姆斯·克利福德在书中直截了当地指出,民族志的真理本质上是部分的真理[3]35。

克利福德还指出,任何文化描写都是“此乃关于彼的(充满色彩的)故事”,在内容与形式上,民族志写作都具有寓言性[3]136。

为此,他还特别揭示了一种“民族志田园诗”的回溯性结构。

克拉帕扎诺在书中将民族志工作者比拟为赫尔墨斯,通过具体分析三个民族志文本:《北美印第安人的举止、习惯和传统》(1841)、《意大利游记》、《深度游戏:关于巴厘斗鸡的记述》(1973),他揭示了民族志描述中对颠覆因素的掩饰。

在《寻常之地的田野工作》中,通过个案解读,玛丽·露易丝·普拉特集中探讨了民族志写作中个人叙述与非个人叙述之间的关系,并进而考察这种话语建构的历史。

雷纳托·罗萨尔多则通过细致解读埃文斯-普里查德的《努尔人》与勒华·拉杜里的《蒙塔尤》,探讨民族志修辞问题。

在《族群与关于记忆的后现代艺术》一文中,迈克尔·M·费希尔通过分析大量的族群自传,总结出族群自传的一系列技法:双焦或视角互换、多重现实并置、互文和交互参照以及通过家族相似作比较。

《写文化》之后的民族志体裁多种多样,包括诗歌、戏剧、小说、传记等形式。

《人类学与人文主义季刊》每年刊出不少人类学家的小说与诗歌。

民族志戏剧代表作有吉姆·米恩查科斯基的《同声大喊》(1992)与《民族志戏剧:现实剧场选》(2005)等。

民族志小说如约翰·斯图亚特的《酒徒、鼓师与正派平民:特立尼达村的民族志叙事》(1989)。

伴随人类学的文学转向,生命故事出现了反思性倾向,它们更多地意识到自我建构。

于是,“自我叙事”、“自我史”、“民族志传记”等新概念应运而生。

“民族志传记”概念出自米歇尔·赫兹菲尔德关于希腊作家A·尼内达克斯的传记[5],该书同时也是一部民族志。

此类作品包括卡伦·麦卡锡·布朗的《嬷嬷罗拉:布鲁克林的伏都女祭司》(1991)、维克多·蒙特卓的《见证:一个玛雅乡镇之消亡》(1993)、露丝·贝哈的民族志自传《动情的观察者:伤心人类学》(1996)等。

下面以“多点民族志”、“女性主义民族志”、“数字民族志”为例,继续揭示当代人类学的文学转向。

二、“世界体系”与“多点民族志”的涌现就构建民族志的田野地点而言,存在着两种民族志:多点民族志与单点民族志[3]209-239。

单点民族志作者选定单一地点来构建文本,多点民族志则自觉地植根于“世界体系”语境中,走出单点民族志模式,跟踪物、身份、文化意义的流通。

华勒斯坦提出“世界体系”理论之后,埃里克·沃尔夫以其《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提供了一个人类学版的“世界体系”叙事。

对当代地方文化与社会变迁感兴趣的民族志作者而言,单一地点的研究在世界体系观中已显露其局限性。

在理论资源上,福柯的“权力/知识”与“异托邦”概念、德里达的“播撒”概念、德勒兹与伽塔利的“根茎”概念以及利奥塔的“并置”概念为“多点民族志”注入理论活水。

在具体操作上,媒介研究中的生产与接受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文化研究、流散研究、发展研究等形形色色的跨学科研究为“多点民族志”提供了启发性范例[6]95-117。

以科学技术的社会文化研究为例,布鲁诺·拉图尔与唐娜·哈拉维的研究极具引领示范作用。

唐娜·哈拉维的“赛博格”概念启发田野工作者思考作为研究对象的并置地点。

仅就20世纪90年代人类学界而言,稍举数例体现多点研究趋向的科学技术文化研究成果:医疗人类学的流行病研究领域,代表作为玛莎·巴尔什姆的《社区中的癌症:阶级与医学权威》(1993)。

互联网等电子传媒研究领域,代表作为乔治·马库斯主编的《联结:世纪末的媒介联姻》(1996)。

环保主义与毒性灾难研究领域,代表作为金·拉夫林的《改造科学,想象博帕尔》(1995)。

生物技术与重大科学项目的研究,代表作为保罗·拉比诺的《PCR传奇:一个生物技术的故事》(1995)。

乔治·马库斯指出,在跟踪调查研究对象方面,771第36卷陈金星:《写文化》与当代民族志写作多点民族志存在着多种技法。

这些技法包括以人为线,以物为线,以隐喻为线,以情节、故事或寓言为线,以生命历程为线[6]95-117。

譬如当代艺术世界研究中,运用以物为线技法的多点民族志代表作为克里斯托·斯泰纳的《流动的非洲艺术》(1994)等。

以艺术品的流通为例,莉恩·M·哈特在《三面墙:地区美学和国际艺术界》一文中描述了印度女性绘画的三个场景。

位于印度家庙中的“第一面墙”上的绘画,它是一种女性仪式艺术,主要用于娱神;位于北美中产阶级家庭的“第二面墙”上的绘画,它是一种旅游艺术品,购自印度某手工艺村;在巴黎一家博物馆的“第三面墙”上的绘画,则被赋予了高雅艺术和天才艺术界的光环[7]。

受乔治·马库斯启发,国内学界最近出现了“线索民族志”的提法[8]。

马可-安东尼·法尔逊主编的《多点民族志》(2009)收录了新近多点民族志研究的相关论文。

以书中卡仁·伊萨克森·里奥纳德的研究为例,其《变迁中的地点》一文主要考察海德拉巴(Hyderabad)移民的生活状况、社会记忆及身份认同等[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