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中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2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和遗传学意义。

2、掌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的变化,理解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1、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培养学生构建模型能力,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2、用简约的科学术语概括、总结和表达生物现象的能力。

3、识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猜想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情况,激发学生对于未知现象的探索、质疑精神,养成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品质。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模型建构法等。

【教学用具】学生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或其他可以表示染色体的材料、大白纸【教学过程设计】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学生活动复习回顾:有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引入:人的个体生命的起始点是?精子和卵细胞会不会是通过有丝分裂而来回顾旧知思考、回答的?请推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同学们的推测与科学家是否一样呢?我们来了解一下魏斯曼的理论上的预测。

预见需要证实,在19世纪80年代被科学家的显微镜观察所证实。

请同学们阅读书上16页的相关信息,一、减数分裂的概念:绘图介绍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讨论:减数分裂是怎样进行的,染色体数目是如何减少的呢?是不是任意减半的呢?请看“问题探讨”中的图,仔细观察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有什么区别?到底哪种情况是符合事实的呢?教师讲述: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这叫联会。

联会后,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粗、变短,逐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每对同源染色体则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四分体。

高中生物苏教版(新)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 群落 学案 生物群落的结构

高中生物苏教版(新)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 群落 学案 生物群落的结构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结构知识点(一)生物群落具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自主学习】1.群落的概念:特定_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所构成的集合。

2.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各个种群都具有一定的功能,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进化过程中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群落结构。

(1)水平结构①概念: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______方向上的____________或______称为该群落的水平结构。

②表现:多数情况下呈现____________分布,形成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______特征。

③影响因素:植物个体因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湿度的不同和____________等因素影响。

(2)垂直结构①概念:指群落____________形成的群落______现象。

②表现:动植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③影响因素:植物分层主要受到______的影响,与____________有关;而动物分层现象主要与群落的不同层次可提供不同的______和特定的____________等有关。

3.生态位和优势物种(1)生态位概念: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____________上所占据的______及其与__________________称为生态位。

(2)优势物种:在一个群落中,往往有一些种群在____________上占有一定的优势,而成为群落中的优势物种。

(3)生态位的重叠:群落中生态位相似的种群之间常存在______关系。

竞争的结果,可能是其中一个种群____________,也可能是通过____________而减少或排除了相互竞争,使不同种群共存下来。

(4)生态位的意义:生态位的分化提高了____________的能力。

4.影响群落结构的其他因素(1) ______对群落结构的形成也有作用。

通过捕食可以提高或降低生物的多样性和____________。

(2)生物群落的______ ______ (非均匀一致)也对群落的结构产生影响。

高中生物必修课2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课2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课2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包括细胞理论、遗传规律、生物进化等;
2. 掌握生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问题;
3.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的探索欲望。

教学重点:
1. 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遗传规律和基因的表达;
4. 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
1. 生物进化的概念和原理;
2. 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或黑板白板;
2. 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3. 生物学教材和教辅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介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二、教学内容讲解(30分钟)
1. 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细胞理论;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遗传规律和基因的表达。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进行一个关于细胞结构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
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强化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和阅读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问题。

同时,实验操作和讨论环节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后续教学中需要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独立探索,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2章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材内容全解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2章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材内容全解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材内容全解新人教版必修2【教材内容全解】Array要点一染色体1.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是指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如右图中的1与2,3与4分别是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是指形状和大小不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配对的染色体。

如右图中的1与3,2与4,1与4,2与3分别是非同源染色体。

2.联会与四分体(1)联会特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2)四分体是指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上图中含有两个四分体,1与2组成一个四分体,3与4组成一个四分体。

(3)数量关系: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3.姐妹染色单体与非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是指连在同一个着丝粒上的两条染色单体。

如上图中的a与a′,b与b′;非姐妹染色单体是指不同着丝粒上的染色单体。

如上图中的a与b(b′),a′与b(b′)。

要点二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规律性变化2.每个细胞中核DNA、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例1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答案:C例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是()①同源染色体分离②细胞质分裂③联会A.③④①②B.C.③①②④D.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此时,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发生交叉答案:A要点三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2.分裂图像的比较3.曲线的判断主要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的变化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的变化四种曲线的比较。

(1)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的曲线:看起点和终点,起点和终点在同一直线上(数量不变)的为有丝分裂(图3与图4),不在同一直线上(数量减半)的为减数分裂(图1与图2)。

江苏省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生殖细胞的形成

江苏省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生殖细胞的形成

第二课时生殖细胞的形成【目标导航】 1.结合减数分裂,说出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通过比较,说出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一、精子的形成1.场所哺乳动物的精子在睾丸中形成。

2.过程(1)在减数分裂的间期,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2)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成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3)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成为4个精细胞;(4)精细胞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形态变化,才能形成精子。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场所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卵巢和输卵管中形成的。

2.过程(1)分裂间期卵原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复制,成为初级卵母细胞;(2)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细胞和一个小的细胞,大的细胞叫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极体;(3)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体积较大)和一个极体(体积较小),与此同时,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也分裂为两个极体。

这样,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其他三个极体退化消失)。

判断正误(1) 所有动物的精子都在睾丸中形成。

()(2) 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增殖并形成精子。

()(3)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完全相同的精子。

()(4)初级精母细胞比精原细胞体积增大。

()(5)卵细胞减数分裂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

()(6)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和极体内的染色体组成不同。

()(7)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答案(1)×(2)×(3)×(4)√(5)√(6)×(7)√一、精子的形成1.精子的形成场所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精巢)中形成的。

睾丸里面有许多极度弯曲的曲细精管,曲细精管中含有大量的原始生殖细胞,叫做精原细胞。

当雄性动物性成熟以后睾丸里的一部分精原细胞就开始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再经变形形成精子。

2.精子的形成过程及图解在减数分裂的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稍微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成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成为4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一系列复杂的形态变化,才能形成精子。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Ⅱ)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Ⅱ) Word版含答案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Ⅱ)1.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重、难点)2.知道受精作用的过程。

3.说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意义。

(重点)4.学会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1.实验原理根据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的变化,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流程(1)装片的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显微观察探讨1:能否在一个装片中观察到精原细胞持续性的变化?提示:否,因为固定装片中细胞为死细胞。

探讨2:观察减数分裂实验为什么不选择雌性个体?提示:卵细胞产生数量少;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

[思维升华]1.观察减数分裂实验材料的选择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数量,因此在选择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时,要选择分裂旺盛的雄性个体生殖器官——被子植物的花药或动物的睾丸(精巢)。

另外,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所以要完整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像,特别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图像,一般不选择雌性个体。

2.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图像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区别是无同源染色体。

1.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①蚕豆的雄蕊②桃花的雌蕊③蝗虫的精巢④小鼠的卵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要想观察减数分裂的全过程,必须要求观察材料能够连续地完成减数分裂的过程且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数量多。

蚕豆的雄蕊和蝗虫的精巢中的细胞能够完整地进行减数分裂且数量多;而桃花的雌蕊中和动物的卵巢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数量很少,并且减数分裂过程不完整,不易观察到。

【答案】 C2.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2倍,该切片取自() 【导学号:10090050】A.人的小肠表皮B.家兔胚胎C.绵羊肝脏D.牛精巢【解析】人的小肠、家兔胚胎及绵羊的肝脏,这些组织或器官的细胞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都是有丝分裂,不可能出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的时期,而牛的精巢内,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生物高中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4

生物高中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4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高一生物备课组一.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3.受精作用的过程二.教学难点1.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变化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有丝分裂的内容】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间期:进行了__________的复制和___________的合成.前期:“两消失”:__________、__________;“两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中期:染色体变____变____,排列在__________中央,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佳的时期后期:__________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

末期:“两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两消失”:__________、_________ DNA数目加倍是在____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在____期。

【新课学习】(一)精子的形成过程学生自主探究:1.为什么精原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一样?2.精子在哪里形成?3.精子的形成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各时期怎样划分?各阶段细胞名称是什么?4.什么是联会、四分体?5.“减数”发生在什么时期?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有什么特点?教师点拔:[减数第一次分裂]1.间期精原细胞染色体行为变化(配课本图片)2.前期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变化(配课本图片)3.中期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变化(配课本图片)4.后期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变化(配课本图片)5.末期细胞染色体行为变化(配课本图片)[减数第二次分裂]教师展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全过程布置任务:学生仿照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方法,归纳各时期的变化特点并绘制示意图。

师生归纳:减II前期: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__同源染色体存在(有/无)减II中期:排列在__________中央减II后期:__________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2 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2 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课时教案[备课时间]:2012年3月7日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卵细胞形成过程及图解2、归纳、总结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异同点3、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能力目标:1、通过比较法叙述卵细胞形成过程和精子形成过程不同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2、通过对卵细胞的存在位置、卵细胞形成过程以及减数分裂图解等图的观察和学习,培养学生识图和分析图的能力3、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染色体以及染色单体的数目和行为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绘图的能力情感目标: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1)卵细胞的形成过程;(2)精子的形成过程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对比。

[教学难点]:。

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图像辨析 [教学关键] 通过对比,分清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教学方法] 讲授,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教 具] 多媒体课件 [课 型] 新课 [课时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预习案一、预习目标 卵细胞形成过程 二、预习内容(一) 1、卵细胞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复制__________第一极体染色单体分开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联会四分体−−−→−染色单体分开着丝点分裂−−−→−_(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和DNA 数量的变化规律设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2N ,DNA 数为2a 12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们记录下来探究案一、教学过程探究点一: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场所: 卵巢2、卵细胞形成过程小结如下:探究点二:卵细胞的形成和精子形成过程的比较探究点三: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1) 次级卵母细胞(1) 卵细胞(1)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极体(3)(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象的鉴别鉴别某一细胞图像隶属于哪种细胞分裂,是本节中经常考查的一种,鉴别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以二倍体生物为例介绍一种思路较清晰,识别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细胞分裂相的关键是看是否具有同源染色体,具体步骤如下:具下列情形之一,便可判定无同源染色体(不考虑性染色体异形):① 有一条(或多条)染色体在形态(长度、着丝点位置等)特征上不能成对存在。

2022版优化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第1课时减数分裂

2022版优化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第1课时减数分裂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学习导航]1.把握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细胞形态的转变。

[重、难点] 2.会区分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不同点。

[重点]一、减数分裂(阅读教材P16)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进展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在整个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只进行一次。

4.结果: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削减一半。

⊙点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一般有三种,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依靠减数分裂,体细胞的增殖主要依靠有丝分裂,其次依靠无丝分裂。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阅读教材P16~P19)1.形成场所:精巢或睾丸。

2.细胞名称的变化3.染色体的变化(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都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包含四条染色单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生交叉互换↓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分别,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3)减数其次次分裂①间期:通常没有或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②分裂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4.变化结果: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和变形形成四个精子。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阅读教材P19~P20)1.形成场所:卵巢。

2.过程3.染色体的变化:与精子形成过程相同。

4.变化结果: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三个极体都退化消逝。

1.连线2.推断(1)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进行减数分裂。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次数和细胞分裂次数是相同的。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3)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分析: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全集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全集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全集第一课: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 细胞器的功能和结构: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3. 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新陈代谢、分裂、运输等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能够描述细胞器的功能和结构3. 理解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重要性教学活动:1. 观察鸡蛋的细胞结构2. 实验观察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3. 班级讨论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重要性教学评估:1. 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笔记2. 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的小测验3. 细胞生物学功能的思维导图第二课:遗传的分子基础教学内容:1. 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功能2. DNA的复制和转录3.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教学目标:1. 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2. 能够描述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3. 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教学活动:1. 观察DNA的结构模型2. 实验观察DNA的复制过程3. 小组讨论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教学评估:1. DNA结构和功能的笔记2. DNA复制和转录的实验报告3. 遗传信息传递和变异的小组讨论报告第三课:遗传与进化教学内容:1.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2. 遗传的分子基础与性状表现3. 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教学目标:1. 了解孟德尔的遗传规律2. 能够解释遗传的分子基础和性状表现3. 理解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教学活动:1. 探究孟德尔的遗传实验2. 分析性状表现的遗传模式3. 班级讨论进化的证据教学评估:1.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实验报告2. 性状表现的遗传模式小测验3. 进化证据的班级讨论总结第四课:植物生长发育教学内容:1.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2.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3.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响应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2. 能够描述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3. 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响应教学活动:1. 实地考察植物的结构特点2. 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3. 班级讨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响应情况教学评估:1. 实地考察植物结构的报告2.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实验记录3. 植物适应环境的小组讨论总结第五课:动物的结构与功能教学内容:1. 动物的体节构和功能2. 动物的内分泌系统3. 动物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体节构和功能2. 能够描述动物的内分泌系统3. 理解动物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教学活动:1. 实地考察不同动物的体结构2. 实验观察动物的内分泌系统3. 观察动物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教学评估:1. 动物体结构的观察报告2. 动物内分泌系统的实验记录3. 动物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观察报告以上是高中生物必修2的教案全集范本,希望对您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第2单元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第2单元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块《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如细胞学、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的基础之上,并与第一章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因此,其在模块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分裂的方式、实质和意义产生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深对前面所学的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积极探索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并且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以学生进行主动思维、参与并且活动、同时经历一个从具体的动手实践和不断创新到知识的归纳和升华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2.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精子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2.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四、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在学习本节时还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学生毕竟有着基础和其它方面(如空间想象及思维能力、兴趣、动机、毅力、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要进行因材施教。

从疑问的设置,到问题的回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到能力的培养,包括探索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等,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相应点拨。

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必修二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必修二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必修二年级:高中必修二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能够描述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的组成和功能;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结构;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3. 细胞质内的器官结构和功能;4.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实验法:进行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以加深学生对细胞结构的理解;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细胞的功能,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引入:通过展示细胞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细胞的兴趣;2. 讲解: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 实验: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了解细胞的形态和结构;4. 讨论:让学生讨论细胞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强化学生对细胞的理解;2. 讲解:详细介绍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3. 实验:进行细胞质和细胞核的观察实验,加深学生对细胞内部器官的认识;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重要性和功能。

评估方式: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写出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分析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2. 提问:随堂提问学生对细胞的理解,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口头评价: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口头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学习。

扩展阅读:1. 《细胞生物学导论》;2.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3. 《细胞生物学实验手册》。

师生互动环节:1.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解答;2.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3. 实验操作: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仪器。

注:本教案仅为参考范本,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全本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全本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全本第一课:生态系统目标: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1. 什么是生态系统?2.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生物生态环境、生态圈。

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1. 生物间的相互关系:食物链、食物网、共生关系等。

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位、生态位规律、生态平衡等。

示例活动:1. 观察身边的生态系统,分析其组成和相互关系。

2. 分析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扩展阅读:《生态学》第二课:生物进化目标: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掌握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一、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生物进化?2. 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1. 化石证据2. 生物地理分布证据3. 生物形态和胚胎发育证据三、生物进化的机制:1. 突变2. 遗传漂变3. 基因重组示例活动:1. 观察不同种群之间的差异,推测可能的进化过程。

2. 分析一个进化速度较快的物种的进化机制。

扩展阅读:《进化生物学》第三课:遗传与变异目标:了解遗传与变异的基本原理,掌握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概念。

一、遗传与变异的基本原理:1. 什么是基因?2. 遗传物质的传递:DNA、RNA、蛋白质3.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二、基因型和表现型:1. 什么是基因型和表现型?2. 基因型对表现型的影响示例活动:1. 通过某一性状在家庭中的传递,分析遗传规律。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基因型对表现型的影响。

扩展阅读:《遗传学原理》第四课:生物技术目标:了解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掌握基因工程及其伦理道德问题。

一、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1. 农业生物技术2. 医学生物技术3. 环境生物技术二、基因工程及其伦理道德问题:1. 什么是基因工程?2. 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3. 基因工程的伦理道德问题示例活动:1. 分析一个基因工程应用案例,讨论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2. 设计一个基因工程实验,展示基因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2.1减数分裂 第二课时教案

2.1减数分裂 第二课时教案

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四步教学法”课时教学设计
法3、画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的示意图。

教学过程及方法
环节二合作释疑环节三点拨拓展
(备注:合作释疑和点拨拓展可以按照顺序先后进行,也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交叉进行设计)
过程设计二次备课【自学指导】
认真观察上一节课自己所画的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完成以下内容:
1、填写表格(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比较项目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时间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染色体 4 4 4 4 2 2 2 4 2
DNA 4-8 8 8 8 4 4 4 4 2
染色单体0-8 8 8 8 4 4 4 0 0
【自学效果展示】
针对学生所填写表格数据,进行修改。

依据学生填好的表格和所作曲线图将其进行推广
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表格如下:
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染色体2n 2n 2n 2n n n n 2n n
DNA 2n-4n 4n 4n 4n 2n 2n 2n 2n n
染色单体0-4n 4n 4n 4n 2n 2n 2n 0 0
由表格画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的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数目变化曲线图。

2021版高中生物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第一节第1课时细胞的减数分裂教学案苏教版必修2

2021版高中生物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第一节第1课时细胞的减数分裂教学案苏教版必修2

第1课时细胞的减数分裂胞(配子)时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正常体细胞减少一半。

3.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4.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位置上。

5.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别离,并移向两极。

6.减数第一次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7.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过程相似,着丝点分裂发生于后期Ⅱ。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填表]工程表现范围进展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过程中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1)分裂间期:①主要变化:染色体复制。

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②结果:复制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

(2)分裂过程:[连线]2.减数第二次分裂[填表]时期图像特点前期Ⅱ染色质→染色体核膜解体,核仁逐渐消失中期Ⅱ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再次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位置上后期Ⅱ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末期Ⅱ细胞缢裂,形成子细胞,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1.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1)任何生物都可以进展减数分裂(×)(2)减数分裂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3)DNA复制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4)在前期Ⅰ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5)中期Ⅰ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位置上(√)(6)后期Ⅰ着丝点分裂导致同源染色体别离(×)(7)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8)后期Ⅱ着丝点的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2.以下关于同源染色体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C.是形态和大小都一样的染色体解析:选C 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一般一样,但形态和大小一样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由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高中生物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案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二、精子的形成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2.减数第二次分裂(1)间期:通常没有或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2)分裂期: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细胞两极,最终形成4个精细胞,每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减少一半。

3.精子的成熟4个精细胞经复杂的变形形成4个精子。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卵细胞的形成场所:卵巢。

2.写出图中各种细胞的名称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极体,d.次级卵母细胞,e.卵细胞,f.极体。

3.染色体的行为:与精子的形成过程相同。

4.结果: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三个极体都退化消失。

四、受精作用1.定义: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1)子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2)对于维持每种生物(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减数分裂概念理解1.观察教材P16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分析配子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有何关系。

提示:配子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2.判断下列生物能否进行减数分裂并说明理由:(1)大肠杆菌:提示:不能。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2)果蝇:提示:能。

果蝇是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3)变形虫:提示:不能。

变形虫是真核生物,但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1.观察教材P17图2-2,讨论分析下列问题:(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后,其数目和形态结构有何变化?提示:染色体数目不发生变化;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一条染色体中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哪个分裂期?减半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高中生物_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减数分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减数分裂从细胞水平上阐述生命的延续性。

新课标增加了模型建构、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新增内容旨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江西省教学要求中阐明本节课的重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以及主要特征的描述”。

模型建构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可帮助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

如果让模型建构与科学发现史联系起来,学生相当于对减数分裂过程经历了一次再发现。

减数分裂的发现历史是:科学家先显微观察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即先发现了减数分裂的结果,然后经过多年后才从初生小兔的卵巢中观察到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一些特殊分裂相的。

在此过程,科学家对减数分裂有过多种预想,我们的学生可做类似的模型预构,再根据显微观察结果进行纠错,从做中学,体味发现的乐趣。

2 学生学情分析学生经过有丝分裂的学习和模型建构,熟悉了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和行为。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处于经验性思维向理论性思维转换的关键时期,通过模拟建模,重现科学史,可激发学习生物的热情,帮助他们借助亲身体验进行一定的逻辑思维,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不断扩大认识领域,形成知识体系。

新课标中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教学目标3.1知识目标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3.2 能力目标通过分步建构模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训练学生综合、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合作、创新的能力。

3.3情感目标认同生物科学的价值,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质疑、求实、创新、合作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以及主要特征的描述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以及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精品教案:第二章第一节 转录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精品教案:第二章第一节 转录含答案

攀上山峰,见识险峰,你的人生中,也许你就会有苍松不惧风吹和不惧雨打的大无畏精神,也许就会有腊梅的凌寒独自开的气魄,也许就会有春天的百花争艳的画卷,也许就会有钢铁般的意志。

祝:学子考试顺利,学业有成转录【教学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2.通过转录过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生命观念。

【教学重难点】遗传信息转录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DNA是由多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具有双螺旋结构的大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蕴含了遗传信息,遗传信息决定了氨基酸的顺序,进而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可是,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储存在DNA上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递出来,并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呢?(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寻找证据——阅读阅读课本P24页资料,根据阅读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1.细菌中新合成的含14C标记的RNA,能与噬菌体的DNA形成杂交分子,不能与细菌的DNA结合,说明什么问题?2.上述实验为什么选择14C-U作为标记物?每个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组代表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点评。

1.RNA是什么物质?(图示核苷酸的结构图及RNA和DNA 的化学组成上的区别。

RNA是另一类核酸,它的分子组成与DNA的很相似;它也是由基本单位——核苷酸连接而成的,核苷酸也含有4种碱基,这些特点使得RNA具备准确传递遗传信息的可能。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RNA和DNA的结构。

)2.为什么RNA适于作为DNA的信使?(①RNA也是由基本单位——核苷酸组成,由核糖、磷酸、含氮碱基:A、G、C、U共同组成,也能储存遗传信息。

②在RNA和DNA的关系中,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G=C。

③RNA一般是单链,而且比DNA短,因此能够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

)3.RNA的分类4.DNA中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给mRNA的呢?(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信息化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不仅是高中生物的教学重点也是高中生物的教学难点,它以学过的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知识为基础。

它能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以及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实际上遗传规律就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规律。

本节内容主要是以染色体的动态行为变化为轴线,抽象地阐明了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

因此如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分析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并形成减数分裂的概念,达到真正意义的理解,这是个关键性问题。

但它就像是魔法一样很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再加上种种变幻更是难上加难,最后只能靠一个字“背”来应付考试。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建立新型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提供了新思维、新方式,特别是为实现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途径。

多媒体课件不仅以文字、图表来传递信息,而且还大量地以图形、图像和声音来传递信息,围绕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强化,积极引导学生思维,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如果将本节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不仅会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还便于学生建立立体的知识框架,同时也保证了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的同步。

2、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特点分析①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在学习本节时还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②学生毕竟有着基础和其它方面(如空间想象及思维能力、兴趣、动机、毅力、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要进行因材施教。

从疑问的设置,到问题的回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到能力的培养,包括探索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等,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相应点拨。

(2)学生学法指导①指导学生观察动画图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②指导学生阅读课内外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指导学生随教师引导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④指导学生对相关表格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传授①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②通过高等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③理解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图解;④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2)能力培养①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提高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探究能力;②通过阅读课内外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③通过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④通过对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

(3)情感培养①通过对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原理、科学态度的教育,使之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确对待自然界。

②通过演示多媒体动画,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生物“奥妙”的探索品质。

4、教学重点分析①知识重点:染色体的动态行为变化,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分。

②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主动探索的能力,通过计算机动画,以比较直观的科学方法,达到让学生认识和发现染色体变化规律的目的。

③情感培养: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原理、方法、态度的培养。

5、教学难点分析①知识难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变化特点。

②能力培养:如何通过设疑、计算机动画教学,让学生真正起动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6、教材处理安排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对本节内容的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的形成过程;第二课时主要学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形成过程的比较和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受精作用过程及意义。

7、教学方法设计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局限性,特别是教学内容本身的抽象性,都给学生学习减数分裂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通过教师的设疑,从计算机动画入手,以“探究式”教学过程为思路,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观察、分析、设疑、推理、对比,引导自己探索减数分裂过程的有关知识,形成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思维空间。

二、教学媒体设计(第一课时)1、课题引入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精子和卵细胞及其结合的动画过程和课本的阅读材料。

2、探索过程设计第一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精子的形成过程。

第二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

第三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过程。

第四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第五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 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

第六步:利用多媒体课件归纳什么是减数分裂,展示减数分裂概念的填空题,空出关键词。

3、课堂小结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小结。

4、课堂练习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练习。

5、课后作业布置利用多媒体课件布置课后作业。

三、学生活动设计(第一课时)1.观看受精作用的动画过程并阅读课本相关材料,分析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2.观看精子的形成过程,分析各阶段细胞的名称及数目和染色体动态变化。

3.观看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分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以及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分子之间的数量关系,理解何为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时期的概念以及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4.观看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过程,理解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意义。

5.观看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分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6.分析总结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

7.分析总结减数分裂的概念。

8.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课堂小结。

9.分析、思考课堂练习。

10.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

四、教学过程分析(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设计动画演示:演示精子、卵子形态,以及精卵细胞受精作用过程。

针对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提出问题:染色体数目在上下代是否稳定不变?指导学生阅读这段课外资料:1883年,比利时学者比耐登(E.van Beneden,1846-1910)在研究马蛔虫受精作用时观察到,精子和卵细胞中含有数目相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通过受精作用传给子代。

根据这一发现,生物学家推测,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否则生物每繁殖一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增加一倍。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许多科学家相继观察,无论动物还是植物的生殖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都减少一半,并将这个过程命名为减数分裂。

目的:引起学生兴趣,实现Brophy提出的“可教学时刻”即学生“愿学时刻”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针对资料提出问题:染色体在什么时候减少一半?减少怎么样的一半?进而导入课题:《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目的:使学生产生急需探究心理,学习动机由潜伏期迅速自然进入活跃状态。

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通过提出假设问题而引出新课题,以起动学生的思维。

(二)教学探索设计【探索点1】精原细胞是如何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①动画演示精子的形成过程。

目的:让学生在整体上对减数分裂有一个初步认识。

②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知识链: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1精原细胞→ 1初级精母细胞→ 2次级精母细胞→ 4精子细胞→ 4精子目的:培养学生观察观察动画能力,并能够记录、整理观察的结果。

【探索点2】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哪些变化?①动画演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

②教师特别说明:精巢中的一部分精原细胞略微增大,染色体进行复制,这时候精原细胞就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③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和四分体的形成过程。

目的:把减数分裂中抽象的东西变成了直观的东西,使学生看到了联会时的动态变化,真正理解联会与四分体。

这些内容也是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以动画方式解决了以往学生的抽象和形象不相符的问题。

④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理解什么是同源染色体?什么叫联会、四分体?目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动画演示。

⑤教师的点拨学生总结出同源染色体的概念以及联会、四分体的特点。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从过程推出概念,有利于把握事物的本质。

⑥教师提出问题:从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析,导致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目的:关键是为了让学生从高起点来分析考虑联会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对于染色体的减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⑦教师指导点拨,让学生仔细分析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分析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直接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根本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有联会才能规则地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从而导致同源染色体分离,使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探索点3】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分离情况?①教师提出问题: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分离情况?②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过程。

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目的:为后面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同时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探索点4】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如何变化,就能使其产生的精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它保持一致?目的:关键是为了让学生从高起点来分析考虑联会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对于染色体的减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①教师提出问题: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如何变化,就能使其产生的精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它保持一致?②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的过程。

目的:为了让学生观察、理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及数目变化。

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就能使其产生的精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它保持一致。

【探索点5】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①动画演示: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②动画演示: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③动画演示: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

【探索点6】什么是减数分裂?①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减数分裂?②动画演示: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

③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染色体复制一次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从过程推出概念,有利于把握事物的本质。

(三)课堂小结设计小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目的:让学生在整体上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个系统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