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 人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86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86人民版PPT课件
导语
①立国之“本”
1、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与成就:②技术成熟、管理完备 ③对世界贡献卓越
2、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形式:
①小农个体经营;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 ①农民的负担沉重;②土地私有制为主
4、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特点: ①手工业以官营为主,管理严格; ②商业被看做“末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3
(三)垄上扶犁儿,“悯农”犹在唱
□探究一: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的原因?
材料一: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增加了公社农民在“私田” 上劳动的兴趣,乃至于多开私田并隐匿其收入,与此同时耕作 “公田”的积极性下降,以至于荒芜不治。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齐国实行变法,提出“相地而衰征”,按田地多少好坏, 征取一定数量的实物税 ;鲁国颁布“初税亩”;秦国商鞅变法,废

之淮以而火之
水 平
家以致足耕地 。南偷。而,
,生地水地
——
低 下
无,势缛广 司冻无饶,人 马饿积食果稀
, 耕
迁之聚,隋, 《人而无嬴饭 史,贫饥蛤稻
作 方
记亦。馑,耕 》无是之不鱼
式 落
“刀耕火种”(原始社会)

10
石锄、石斧 (刀耕火种时期)
木耒
骨耜
石器锄耕时期


铁犁 春秋开始使用
时 代
战国得到推广
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 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 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 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
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 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 死。《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炎帝神农 在位120年,传七代世袭神农之号,共计380年。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93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93人民版PPT课件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 特点:
以家庭为单位,小农经济为主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精耕细作、男耕女织 分散性、封闭性 脆弱性
基于中国的传统农业,它对中国 社会的影响有哪些呢?
政治方面: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经济方面: 生产规模小,经济力量弱,发展缓慢
思想文化方面:
&&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 文化影响深远
青铜农具少量使用。 3、春秋战国: 铁器农具使用、牛耕的采用。 4、汉代时期:
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 量也大大超过前代。
西汉
东汉
二牛三人
二牛二人
二牛一人
一牛一人
直 辕 犁
犁评
犁槃



犁壁
战国时期粟的亩产大约将近今天的80市 斤,西汉时提高到93市斤,高产田能达到 117市斤。唐宋时,粮食一般亩产大约达到 200多市斤,明清大约达到400多市斤,高产 田能达到500多市斤。
两汉之际,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公 元69年,汉明帝任用王景治理黄河。王景采取河、汴 分治而又统筹兼顾的方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 这次治河使桀骜不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
后人因此赞扬说:“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4 坎儿井
坎儿井示意图 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 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齐 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 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它早 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出现雏 形。
&& 科学技术发展缓慢
外交方面: 闭关锁国
三、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
(一)典型的国有土地制度 商周时期
1、井田制
。 奴隶社会国家公有(实为周王所有)
“公田”
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 (随铁器牛耕使用)春秋瓦解,战国废除

高中历史专题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人民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人民必修2

• 2.土地兼并 • (1)原因: • • • • •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允许土地买卖。 ②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2)表现: ①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______的方式剥削农民。 地租 ②土地高度集中,“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 • • •
(3)影响: ①______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 地权 ②使得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出现民众暴动。 (4)结果:
•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 1.赋税 • (1)目的:古代国家通过征收赋税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的__________提供 财政支出 物质保障。 • (2)标准:各个朝代征收赋税的比率和数额有所不同,秦始皇时代曾经征收 “泰半之赋”。 • (3)形式:________和人头税,还有很多杂税以及各种附加税和临时性的征收。 • (4)结果:赋税征收使农民承受着沉重的负担,赋税成为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 主要来源。 田亩税
•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 1.历程 • (1)原始社会: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 牛耕 • (2)春秋战国:农业发达地区采用______技术和铁制工具。 • (3)汉代: 铁制 耧车 • ①牛耕逐渐普及全国,______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 • ②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及播种工具 ______出现。 曲辕犁 • ③东汉:耦犁在某些地方被一牛挽犁所取代。 点拨提示: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标志不是铁犁牛耕的出现,而是曲辕 • (4)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________。 犁的发展。因为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
• • • • •
2.徭役 (1)基本含义: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2)积极作用:使许多大型__________得以成功营造。 土木工程 (3)消极作用: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 3.影响

2019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2019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神农"的传说1.中国农业的起源(1)区域:早在七八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

(2)农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3)传说:神农氏殖嘉谷,创制耒耜,教民耕作。

(4)史证: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的农耕实践.2.农业的地位和影响(1)地位: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2)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取得重大文明成就的基础。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1。

发展历程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3。

局限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三、贫者无立锥之地1.土地制度演变(1)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土地归周王所有.(2)封建社会:①主要土地制度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小农土地所有制。

②在北魏至唐前期,曾实行均田制,最终遭到破坏.2。

土地兼并现象(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

(2)表现:贵族、官僚及豪强占有大量土地,土地高度集中。

(3)影响: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疯狂的土地兼并,使得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

(4)解决途径:①地主阶级:开明政治家力图改革田制,缓和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②农民阶级:提出“平均”的要求,包含平均地权的内容。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1.赋税(1)目的:征收赋税是古代国家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障的主要手段。

(2)标准:各个朝代征收赋税的比率和数额有所不同,秦始皇时代曾经征收“泰半之赋”。

(3)形式:名目繁多,田亩税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杂税以及各种附加税和临时性的征收。

(4)结果:赋税征收使农民承受着沉重的负担,赋税成为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人民版必修2课件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人民版必修2课件

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

进而了解古代中国就有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并通过深入了解农业耕作工具的改革和演进来明白工具的变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3)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进和发展。

进而知道古代中国的农民因此而承受了沉重的负担。

(4)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问题,并明白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的阶级;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几种典型的土地制度。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并结合课本中的历史图片认识几种有名的古代水利工程。

(5)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

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

(6)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深入理解古代中国赋税和徭役的内在关系,以及徭役过重在历史更替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8)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并通过深入了解古代有名的水利工程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联想能力和人文素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

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探究,避免“灌输”。

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始终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35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35人民版PPT课件
奴隶社会──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国家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主导)
农民土地私有制
水旱 从人, 不知 饥馑, 时无 荒年, 谓之 天府
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 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 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
个体经营 自然经济
3.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 土地私有
4.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特点? 严格管理限制工商 重农抑商 海禁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本节知识结构
生产力
古代中国 农业经济
生产 关系
特点
耕作技术和工具的演进
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 土地制度 (赋税) (力役)
4、我国最早使用牛耕技术是在: A、春秋战国 B、夏商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 A.牛耕的出现 B.牛耕的推广
C.铁农具的使用 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
下列关于我国土地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夏朝时归奴隶所有
B.私田归国王所有
C.战国时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神农氏又称炎帝,开拓 了古代中国的农业,成 为传说中农业的始祖。
一、农业的起源和地位;(“神农”的传 说)
1、起源:——神农的传说;
2、地位:
1)农业是经济的主导地位;
2)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 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3)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 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神农”的传说
神农氏的塑像,肩披树叶, 头生双角,手捧五谷。
《白虎通义》记载:“古 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 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 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 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 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 之,故谓神农也”。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 业经济课件 (共24张PPT)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 业经济课件 (共24张PPT)

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传说 战国 汉代 大禹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了 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 都江堰 (李冰) / 郑国渠(郑国) 井渠法 / 治理黄河(王景)
隋唐五代 立井水车(北方) 高转筒车(南方) 宋元 明清 戽斗 水转翻车
风力水车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①贫者无立锥之地 (土地兼并严重) ②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 4.(2010· 浙江文综)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 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下图,其中 图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 • A.战国 • B.秦 • C.西汉 • D.东汉
第一课 古代中国的 农业经济
课标: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 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
名人 中国农业的始祖 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中 名片 神农氏
占主导地位,是最基本的 (炎帝) 经济形式。 性别:男
出生年月:远古 家庭住址:山洞
主要 事迹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 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 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 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 神农氏塑像 之‘神农氏’。——《白虎通义》 神农尝百草
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 灌溉工具: 立井水车、筒车、戽斗、翻车、 风力水车
走近高考
• 1. (2013重庆2题)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 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 制。”在这一“田”制下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 2. (2013全国Ⅱ卷25题)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 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 3. (2012全国Ⅱ卷24题)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 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 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77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77人民版PPT课件
封建社会 2.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变化
公田转化 (1)土地来源: 军功赏赐
土地买卖 巧取豪夺 你认为它不断发展后,会导致什么情况出现?
(2)土地兼并 →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多种形式
封建社会
2.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变化 (2)土地兼并
如何演变? 汉代→宋初→明清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
农业耕作技 术没有革命 性突破
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衍生的小农 思想
• 重男轻女 • 家庭伦理 • 邻里关系 • 天朝上国 • 家国观念等
垄作法,又叫畎亩法,由畎和 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 畎亩法也就是一种垄作法。这种耕 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 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它的特 点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 而不种在垄上,这不叫做“上田弃 亩”。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 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 畎”。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 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 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
二、精耕细作的农业
1、精耕细作的含义
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 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 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 技术措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 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 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①中国古代农业是怎样完成从原 始农业到刀耕火种再到铁犁牛耕 的演变的? ②推动整个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 是什么?
海南岛黎族人火耕之后进行播种的情景
原始农业出现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992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992人民版PPT课件
木、石、骨、蚌为主,
青铜农具 出现 __铁_农具(重大事件) 出现_牛__耕(_铁__犁)
西汉 _牛__耕推广 唐朝 _曲__辕_犁(标志步犁定型)
(2)灌溉工具: _翻__车_、 _筒__车_
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精耕细作 生产模式
二、影响农业的因素
水利兴修 ——发展农业的一项重大活动
a、治理黄河:大禹治水、王景治黄河 b、水利工程:李冰的都江堰、郑国的郑国渠 c、水利技术:如“井渠法”(又叫“坎儿井”) d、著 作:《河渠书》《沟洫志》 e、灌溉工具:立井水车、高转筒车、水转翻
一、农业的起源
1、“神农”的传说
材料一:原始生活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 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礼记·礼运》
材料二:神农氏尝百草
传说上古的时候,神农氏 “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 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
思考:原始农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神农为什 么受到后人尊敬?
发展: 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中 农 业: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经 济
手工业:是农业的补充,长期依附于农业
关 系
商 业:是农业的补充,末业,增强经济活力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标解读
1.生产力的标志—农业工具和技术的变革 (耕作方式、工具、水利) 2.生产关系中的基本要素—土地制度 (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土地私有制) 3.农业文明的创造者—劳动人民 (勤劳、赋税负担)
陈运和诗《都江堰》:“凝聚过智慧的汗珠与卓绝的远见。都江 堰灌溉了历史,灌溉了民族,灌溉了古诗,灌溉了良田”。都江 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无坝引水, 自流灌溉,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 发挥。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 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Ⅰ教案

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Ⅰ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Ⅱ教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农耕文明的起源1.地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特点:初具规模性的农耕经济3.成功实践: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4.原始工具:耒耜5.地位:①支撑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②为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创造条件二、农耕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一)历程★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2.春秋战国:铁犁牛耕3.汉代:①牛耕的普及②铁农具的发明:A.中耕:曲柄犁B.收获:大镰C.播种:耧车D.东汉:耦犁(二牛抬杠)一牛挽犁4.唐代:曲辕犁(二)影响1.积极:产量提高,推动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2.消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农耕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发展三、中国古代的土地问题(一)土地制度1.商周:井田制(土地属于国王)2.战国:土地私有制(始于商鞅变法)3.北魏至唐代:均田制(国家授田)(二)土地兼并1.表现:土地高度集中,地租沉重2.影响:①农耕生产秩序被严重破坏②小农破产,社会动荡,民众暴动(三)田制改革1.地主阶级:开明政治家力图改革田制,缓和社会矛盾2.农民阶级:提出“平均”的要求,包含“平均地权”四、古代的赋税和力役(一)表现1.赋税:①主要形式:田亩税和人头税②其他税种:杂税、附加税、临时税③特点:名目繁多、征发无度2.徭役:①服务项目公共工程:水利、交通、国防、城市建设奢侈工程:宫殿、陵墓②特点:强度大、条件恶劣、死亡率高(二)影响1.积极:为古代中华帝国的富强和繁荣奠定基础2.消极:①严重破坏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②直接导致王朝覆灭,社会经济文化凋残五、水利工程的建设1.大禹治水:中国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2.历史文献:《河渠书》、《沟洫志》、地方史志3.水利事业:①战国:都江堰、郑国渠②秦代:灵渠③汉代:A.关中地区灌溉渠道规划合理B.农民创造“井渠”C.王景治黄河成功④隋元:大运河4.灌溉工具①汉代:戽斗和人力翻车②隋唐:北方:立井水车南方:高转筒车③宋代:水转翻车④明清:风力水车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古代手工业的基本形式(一)基础:自然经济1.以小农经营为主的高度分散的自然经济2.基本做到自给自足(二)家庭手工业1.特点:①附属于农民家庭②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2.产品:大部分消费,小部分流通3.原料来源:种植与采集(三)田庄手工业(汉以后)1.生产经营:①粮食作物、蔬菜、果木、蚕桑、禽畜、药材②酿造、纺织、农具制造、兵器修造2.性质:①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②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四)官营手工业1.“工官”制度①始于汉武帝,盐、铁、钱、铜政府垄断②目的: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③代表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④影响:A.是朝廷财政的一大支出B.局限于帝王、贵族、,不能服务于社会C.行业间的隔绝性和技术传承的封闭性2.“匠户”制度①匠户: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②表现:A.唐:定期服役B.宋:强制役使C.元——清:被编入户籍,世代相袭,承担工役③影响:A.方便统治者征调B.无人身自由,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二、纺织业的发展1.原始社会中后期:人工育蚕丝织技术2.商:有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3.周:“妇功”—女织工“国有六职”—织工4.汉:①技术发达——提花机,花色品种多②“丝国”——丝绸之路(陆路)5.唐:官营纺织业和私营纺织作坊兴旺6.宋: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7.元:①织造工具和技术创新:黄道婆发明新式纺车②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8.明: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纺织业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雇佣关系三、冶铸业(一)铸铜业:1.原始社会后期:早期铜器,小件工具,生活用具2.商周:青铜器规模大,成为礼制的象征(二)冶铁业:1.春秋:铁器开始出现2.汉代:①官府垄断②燃料:煤③供风方式:自然通风人力皮囊畜力鼓风水排(三)炼钢业:1.战国:炼钢和淬火工艺2.南北朝:灌钢法3.北宋:煤作燃料四、陶瓷技术(一)制陶业1.原始社会:①彩陶②蛋壳黑陶③釉陶(原始青瓷)2.唐代:陶制精品“唐三彩”(二)制瓷业1.从陶到瓷的过渡:商中期东汉晚期2.成就:①东汉:青瓷②唐代:A.青瓷,秘色瓷:越窑B.白瓷:邢窑、景德镇、四川大邑C.釉下彩绘:长沙铜官窑③宋代名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④清代:粉彩瓷器工艺登峰造极3.地位:中国被称为为“瓷国”China第三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商业的发展(一)先秦:1.远古时代:早期的商业交换2.商代:初步发展——贝币出现3.西周:骨贝和铜贝4.春秋战国:巨商和商业中心的出现(二)汉代:商运活跃“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三)唐代:商路发展1.水路:“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航程较远2.陆路:客舍、邸店、车坊等生意兴隆3.世界上最早的金融机构:柜坊(四)宋元:1.海外商运远达东亚、南亚、西亚、东欧、北非2.北宋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五)明清:1.会馆的出现:京城、省城、大商埠2.商帮的出现:晋商、徽商二、“市”的发展1.秦代:①关于“市”的法律规定②商品买卖明码标价2.汉代:有专门严格管理“市”的机构3.南北朝:①民间集市——“草市”②政府管理草市——“草市尉”4.唐代:①“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②“夜市”比较繁荣③市与坊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严格的界限5.宋代:①“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不再受官吏监督②坊市无界限③城郊和乡村出现“市”④“草市”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6.明清:商业区的繁华三、商业都会(一)兴起:战国:市井(二)发展1.汉代:①“五均司市师”管理商业区②全国性商业中心形成2.唐代商业大都会:长安、洛阳、扬州、杭州、湖州(三)繁荣宋代:夜市、晓市、庙会集市(四)清代:1.苏州:盛泽镇2.四大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政策(一)含义:始于商鞅变法1.“重本弃末”“强本弱末”2.发展农业,限制商业和手工业(二)目的:稳固经济基础,巩固专制主义国家政权(三)表现:1.西汉初:商人不得衣丝乘车2.汉武帝:①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②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3.西汉中:商人入市籍,不得为官(四)后果:1.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2.使资本主义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二、对工商业的管理政策(一)秦朝:1.统一货币——半两钱,统一度量衡2.对经济管理全面具体,措施严密(二)汉朝:1.汉初:商人赋税加倍2.汉武帝以后:盐钱官营(三)唐朝:1.市的设立与废止取决于朝廷的命令2.朝廷设官吏管理“官市”3.“市”的交易时间受限制(四)总体政策:加重赋税征收1.税种多:流通税——关津之税营业税——市肆之税2.商税部门承担缉私任务3.商税的实际征收额较高(五)影响:抑制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三、“海禁”政策(一)表现:1.明朝:建立“朝贡”贸易体制,禁止民间海外贸易2.顺治:“海禁令”和“迁海令”(二)影响:1.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2.使中国以极端保守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1.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2.产生:①明中后期,纺织业,雇佣关系②“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3.发展:纺织业制瓷业、冶铜业、造纸业、制糖业 4.影响: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120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120人民版PPT课件

我们如何评价中国的 小农经济呢?
1、自给自足、生活稳定、有积极性
优点 2、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
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弊端
A、规模小 B、非常脆弱 C、人地矛盾突出,造成生存环 境恶化
悯农诗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你如何解读 古代农民的 生活境况?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答:农民辛勤耕耘,为社 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农 民生活困苦,没有保障。
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引起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动荡。
3、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土地兼并问题)
历史时期
西汉耧车模型
现代条播机
犁评,调节犁耕深浅
曲辕犁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 基本定型,是中国犁耕 技术成熟的标志
3)魏晋南北朝:北方耕耙耱技术、南方耕耙技术(至今沿用)

耱 牛人用小车耙地

一、古代农耕技术的演进
(一)耕作方式+工具
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 石器—铁器
1、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石器) 2、商周时期: 青铜农具少量使用。 3、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开始使用(铁器) 4、汉代:铁犁牛耕逐渐普及:二牛抬杠 一牛挽犁 5、唐代: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犁耕技术成熟的标志
(二)、水利灌溉
1、水利工程 • 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 • 汉朝:井渠法、王景治黄 2、灌溉工具 • 曹魏:翻车 • 唐朝:筒车 • 宋朝:高转筒车 • 明清:风力水车
“鱼嘴”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 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 的建议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 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104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104人民版PPT课件
曲辕犁
直 辕 犁
曲 辕 犁
省力的同时控制耕地的深浅,提高耕地的质量。
翻车
唐代筒车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
匝未停。禾苗待我灌醉”
——唐《调笑令》
材料二 《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 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 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 布红縿,此其分事也。”
• A.刀耕火种 • B.二牛抬杠
(D)
• C火耕水耨
• D一牛挽犁
9、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下列 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自给 自足
B、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
C、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D、封建政府经常纵容地主兼并土地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含义: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1.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 下方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
A.男耕女织 B.铁犁牛耕 C.集体劳作D.刀耕火种
• 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 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 表现是
B、个体农耕 D、石器锄耕
C
5、“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A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Hale Waihona Puke D、商品经济的发达6.下列对古代传统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农业是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B.在某些历史时期,庄园成为基本的生产单位 C.农耕技术出现多次革命性的进步 D.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89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89人民版PPT课件

立井水车
高转筒车
水转翻车
利用齿轮原理“以 木桶相连”的水车 是用来提取井水用 于深井取水
用水提有许力至利多转高解竹动处决,筒轮岸能连轴高引接汲水水、水低上借入地山助筒区,借水溉助引,水上也力高可把坡以低进排处行涝的灌。● 的灌溉。
探究问题
1.从时间上和地区上看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的修建有 何突出特点?
材料反映了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何时确立的? 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变化:井田制瓦解,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确立:秦 商鞅变法
原因:铁犁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提高
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制。
主要形式 ①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
地主土地所有制(私有制) ②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
小农(自耕农)土地所有制(私有制) ③封建政府和皇帝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
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等,能调节深 浅,耕作平稳、深浅一致,极易适应水田耕作。
耒(lei)耜(si)(石、骨、木) 生产工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石犁
材质变化:石、骨、木—青铜—铁
工艺变化:打制——磨制——冶炼
青铜犁
铁犁
铁犁牛耕谱新章
材料一 中国古代粮食亩产量的演进
时代
比战国增加%
战国
两汉初
+10
汉武帝后
+43
自主梳理历代的水利发展概况
传说 大禹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了 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
战国 都江堰 (李冰) / 郑国渠(郑国)
汉代
井渠法 / 治理黄河(王景)
隋唐五代 立井水车(北方) 高转筒车 (南方)
宋代 明清
水转翻车 风力水车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必修2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农业经济

必修2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农业经济

b.秦:灵渠。
c.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 黄河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井渠法。
de东汉..隋唐:朝隋:设还炀专创帝职制开官了通员新了管的大理 灌运水溉河方利工,夺事具是两汴业筒世汉河,车界之河城各。上际道地最、,入兴早黄海大坎修、河。运了最儿在6河9不长魏井年齐少的郡,与名水运地万利河的里工。我长程国, f探 苦王景.究和明落:清后有:改,人进是认灌中为溉国,工社地具会主。几阶汉王汴千级明景分年残帝治治在酷任理而经的用黄又济剥古伟程杰河统上削大代。出。筹和和的王兼的三至社压水景顾会迫地大今利采的生造下工已工取方活成水程有程河案上农利之2家、,停民0灌一0滞的0溉,不极多前端工是年的贫 基 方 表本法你原,的因中看。国法也社。有会人长认期为停,滞使治近阶不河河8级前0不使分的0年侵桀析原。汴骜的因后的地,不方,人下历各逊法可因安的水史,以此其黄不从的,赞道河是 多一是扬。安史方种干说这流学面:渠旱次将研探道地究寻取,的。惟请用主一发
探究: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原因是什么?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 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a.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 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b.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 是国富力强的标志;c.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 料和市场;d.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2.“沉重的力役”:徭役繁重
《汉书·食货志》:(秦始皇)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 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 足以赡其欲也。……(人民)衣牛马之衣,食犬彘(猪)之食。
结合材料和秦朝相关史实,思考:封建统治者的赋役政策与 经济发展、社会局势的关系。
赋税繁重,超过社会承受能力,导致民不聊生,甚至天下大乱。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18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18人民版PPT课件

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
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6. (山东枣庄市2009届高三阶段性检测)下面图一到图二两 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图(一)
图(二)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C. 铁犁
D. 曲辕犁
4.(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09届高三一次月考)孔子有两
个学生的字号带有“牛”字,一个是冉耕,字“伯牛”;另一
个是司马耕,字“子牛”。他们有趣的名字可以印证春秋时期
的历史现象是
A.农民可以接受教育
B.牛耕的出现
C.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
D.铁器的产生
5.(安徽蚌埠二中2008届10月月考) “翻倒,翻倒,唱得醉
2、认识:
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 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风力水车( wind waterlift)是利用风车带动 水车提水的一种工具
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09届高三摸底考试)下列农具
的出现标志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划时代进步的是
A. 石斧
B .骨制耒耜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 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 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 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 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 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 智慧的结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126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126人民版PPT课件

原始阶段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农用动力的革命;传统耕作 方式形成(秦国“以牛田”)
石、骨、木 石、骨、木 青铜农具(少)
铁制农具 (发达地区)
汉代
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铁农具数量大大增加,
出现曲柄锄、大镰、 (西汉耦犁——东汉一牛挽犁) 镂车
唐代
铁犁牛耕
贫者无立锥之地 ----古代土地制度的变迁 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水利工程和灌溉技术的进步
教材主要介绍了古代农业的发展表现
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 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 时,分地之利,制耒(lěi) 耜(sì),教民农耕。”成为 农业的始祖。
耕作方式:
骨耜 石 斧
犁 铁锄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春秋战国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耜耕)
铁犁牛耕
历史上曾有几百年时间,中国在许多方面比世界上其他
国家领先,最大的优势也许就是铁犁。
——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
二 牛 抬 杠
()
耦 犁
西汉时期的耦犁(形象图)




()
耦 犁
(曲

唐辕

代犁
六、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4-1、灌溉工具的进步
戽(hù)斗是古 代最常见的提 水器具,在木 桶、柳条筐系 上绳子,两人 相对而立,用 手牵拉绳子, 从低处戽水上 岸。
春秋战国:桔槔
学生作品
桔槔模型
六、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4-2、灌溉工具的进步
翻车,又名龙骨水车,是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 溉机械之一。《后汉书》 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 钧加以完善。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137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137人民版PPT课件

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 统治者和农民针对土地兼并
方法:改革田制;农民起义
严重分别作出了什么样的努 力?结果如何?
五、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1.沉重的赋税——如“泰半之赋” (农民将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给国家);
你如何解读
悯农诗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古代农民的 生活境况?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秦代收“泰半之赋 ”,使“男子 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人
必修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
名名主人片导农地业位在,中(是神国中炎最农国古帝氏基农)代业本经的的济始经中祖济占 形式。 性别:男
出生年月:远古 家庭住址:山洞
主要 事迹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 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 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 氏’。——《白虎通义》
(3)一直未突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范畴, 商品化程度低;这一点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后我们 都可以看的很明显;
四.贫者无立锥之地 (土地兼并严重)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
1、传统社会的基本土地所有制是什么? 地主土地所有制 小农土地所有制
2、材料反映了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土地兼并
离开土地,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由此 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凋残的直 接原因。
◆请举例说明因为过度征发徭役而引起农民起义,改朝 换代的史实。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必修2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材料二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必须社会地控制自然力,善于利用
它,并依人手的劳作,大规模地占有它或驯服它。这种必要在产业史上 , 有最决定的作用。例如埃及、朗巴底、荷兰等处的治水工作。印度与 波斯的治水工作,也是如此。 这些国家借人工运河所行的灌溉,不仅供土 地以不可缺少的水,并在淤泥的形式上,由山上流下矿物性肥料。 阿拉伯 人统治下的西班牙与西西里的产业繁荣的秘密,就是在灌溉工事上面。 ” (2)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统治者在“控制自然力”方面非常重视水利工 程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并说明其历史作用。 提示: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 府之国”。(或水工郑国修建的郑国渠使关中平原成为沃野)为秦的统一 提供了大量的粮食。 秦朝: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 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材料三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 内容 牛耕、铁农具 春秋战国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用来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翻车 《齐民要术》 筒车、曲辕犁 踏犁,弥补耕牛的不足 宋元 《农桑辑要》,元朝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 《农政全书》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1.赋税 (1)原因:征收赋税是古代国家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 物质保障的主要手段。 (2)表现:各个朝代征收赋税的比率和数额有所不同,有的朝代曾经征收 “泰半之赋”;赋税名目繁多,田亩税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 2.徭役 (1)含义: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2)积极意义:劳动者服事徭役,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 3.影响 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破坏,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 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

进而了解古代中国就有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并通过深入了解农业耕作工具的改革和演进来明白工具的变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3)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进和发展。

进而知道古代中国的农民因此而承受了沉重的负担。

(4)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问题,并明白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的阶级;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几种典型的土地制度。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并结合课本中的历史图片认识几种有名的古代水利工程。

(5)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

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

(6)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深入理解古代中国赋税和徭役的内在关系,以及徭役过重在历史更替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8)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并通过深入了解古代有名的水利工程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联想能力和人文素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

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探究,避免“灌输”。

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始终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
爱之情。

(2)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天仙配”都反映了人民理想中的一种什么生产生活状态?(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读史
材料一(神农氏)“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易•系辞》材料二“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白虎通》卷二材料三“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

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修务》请回答:(1)据材料二回答“神农氏”这个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2)据材料分析神农氏对古代中国的贡献是什么?
(3)人们对神农氏的态度说明了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如何?
答案:(1)“神农氏”的名称得名于他对古代中国农业的贡献,人们认为是他教人们学会种田。

(2)从材料可以看出神农氏对古代中国的贡献有创制农具、教会人们播种五谷,还通过自尝百草开创了中国古代的医药学。

(3)可以看出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占主导地位。

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小结: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中国古代的重
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获得的。

【讲授新课】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由于长期采用中种原始的耕作方式,南方地区无法摆脱贫困。

2.牛耕技术的推广:春秋时期,农业发达地区采用牛耕技术;作用:(秦国)由于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所以富国强民,具有列国难以与之抗衡的实力。

汉代,牛耕普及全国,铁制农具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

东汉:一牛挽犁的出现。

并推广到偏远地区。

小结:农耕技术的进步,使农产品的亩产量有所提高。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二)沉重的赋役与力役
问:阅读课本,找一找: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沉重的赋役和力役,还有土地兼并。

1.泰半之赋
古代国家通过赋税剥削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收入,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证。

悯农诗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阅读以上诗歌,说明农夫犹饿死的原因:泰半之赋。

2.沉重的力役
徭役的概念: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徭役按用途分:一是修建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包括: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国防工程,城市建设等公共设施。

二是兵役,如《石壕吏》描写的就是,丁壮都已从军,老弱妇女被迫服役的情形。

影响:过度征发的徭役,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
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凋残的直接原因。

请举例说明因为过度征发徭役而引起农民起义,改朝换代的史实。

(三)难以抑制的土地兼并现象
1.古代社会的基本土地制度
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传统社会的基本土地所有制。

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地租的方式剥削农民。

正是因为这种地主土地所有制,使各朝代的土地兼并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朝代还十分严重。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2.土地兼并的危害:
(1)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

(2)疯狂的土地兼并,使得无数小农破产。

3.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努力
(1)许多开明的政治家:历图改革田制,缓和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

根本原因:是地主阶级是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

(2)历代的农民起义: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平均”的口号。

就包含了平均地权的内容
问题:我们对“平均”这个口号应该如何看待?
小结:沉重的赋税,徭役负担,和无法从根本上抑制的土地兼并现象,成为中国古代阻碍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也是农民暴动的主要原因。

(四)中国古代水利的兴修
1.大禹治水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

2.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
3.汉代:井渠法治理黄河王景
4.唐代:设立了渠堰使一职
5.明代:灌派工具的改进上。

【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演变。

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以生产工具的发展为标志,把它划分为刀耕火种、耜耕(“石器耕锄)和铁犁牛耕三个阶段。

与之相适应,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则有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贵族国有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而精耕细作技术
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也使我国传统农业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但是到了近代小农经济也成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学案:1、单项选择题
(1)西汉时的南方地区主要采用的耕作方式是()
A、火耕水耨
B、普遍使用铁农器和牛耕
C、荒无人烟而无人耕种
D、使用铧犁垦荒
(2)中国古代朝廷修建大型土木工程主要是通过()
A、动用军队修建工程
B、通过老百姓的服力役的方式
C、花钱招募工人
D、有专门的匠户从事这些大型建筑
(3)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是()
A、农耕
B、水利
C、畜牧业
D、纺织
(4)历史上的“泰半之赋”指的是()
A、统治者对农民征收的除正常赋税之外的一种赋的名称
B、农民要将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C、赋税沉重简直像泰山的大半那么重
D、除赋税外农民还要承担的各项力役
(5)基本解除黄河水患的是()
A、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
B、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
C、东汉的王景治河
D、治河专篇《河渠书》的指导作用
2、问答题:概述古代中国从原始时期至两汉时期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发展过程,这种发展有何作用?有什么缺陷?
【答案】1、单项选择题(1)A (2)B(3)A (4)B (5)C
2、问答题传说中神农氏创制了耒耜教导民众耕作,上古时期人们通过刀耕火种拓荒营田;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开始采用牛耕技术;汉代铁制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曲柄锄和大镰出现;东汉出现二牛抬杠、一牛挽犁等先进的耕作方式;西汉司马迁时代的南方地区还是采用火耕水耨的方式,东汉时牛耕和铁铧犁在原先经济比较的淮河地区和一些边远地区得到推广。

农耕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山地的开垦,也使农产品的产量提高,有利于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其缺陷是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业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