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义薄云天 4 信陵君窃符救赵训练落实提升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4(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学案

高中语文 4(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学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史记》选读]4《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

2、掌握“者”“所”“安”“何”“故”“且”“莫”等几个虚词以及“……为……”格式在文中的用法。

3、了解本文中一些词的多义现象。

4、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学习重点】1、掌握“者”“所”“安”“何”“故”“且”“莫”等几个虚词以及“……为……”格式在文中的用法。

【学习难点】1、对“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的理解。

2、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学习过程】一、知识《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

它不仅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

《史记》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五种不同的体例,其中“本纪”“世家”“列传”写了一系列历史人物。

司马迁曾为战国时代哪四大公子作传?(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我们今天要学的《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司马迁在这篇列传中,亲切地用了一百四十七个“公子”,叙述信陵君“仁而下士”,终于得到游士、门客的帮助,抵抗了秦国的侵略,救赵存魏,振奋诸侯的故事。

二、常识填空:1、战国四君子指的是:。

2、课文中心:本文主要写了信陵君的始末和的情形,表现了信陵君的谦逊作风和的义勇精神。

三、给加点字注音。

薨()嬴()羸()弱厚遗()车骑()执辔()睥()睨()游说()车百乘()譬()若馁()虎自刭()矫()杀四、解释句中通假字1、直上载公子上坐()2、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3、辞决而行()4、北乡自刭()5、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五、解释加点词的词类活用1、仁而下士()2、皆谦而礼交之()3、公子从车骑()4、虚左()5、故久立公子车骑()6、北救赵而西却秦()7、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8、却秦存赵()9、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六、一词多用A、然欲就公子美名()B、乃谢客就车()2、独A、计不独生而令赵亡()B、独不怜公子姊邪()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C、海不择其大,故能就其深()D、还来就菊花()E、臣请就汤镬()F、若无罪而就死地()3、辞A、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B、无一言半辞送我()C、不辞辛苦()D、停数月,辞去()4、下A、公子为人,仁而下士()B、吾攻赵,旦暮且下()5、存A、而公子亲数存之()B、遂救某某,存赵()6、坐A、公子引侯生上坐()B、王曰:“何坐?”曰:“坐盗。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史记选读》文档:第2单元 信陵君窃符救赵训练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史记选读》文档:第2单元 信陵君窃符救赵训练含答案

[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公子引侯生坐上坐B.辞决而行C.朱亥袖四十斤铁椎D.北乡自刭以送公子【解析】A项,“坐”同“座”。

B项,“决”同“诀"。

D项,“乡”通“向”。

【答案】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A。

错误!B。

错误!C。

错误!D.错误!【解析】D项,都解释为“遗憾".A项,功业/夸耀;B项,看、看到/抱怨;C项,表达/招致。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能下士A.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也B.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自附为婚姻者C.胜所以..D.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解析】A项,长者:有德行的人.B项,宾客:古今均为“客人”。

C项,所以:……的原因。

D项,退让:谦让、推辞。

【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C.①臣固知公子之.还也②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D.①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解析】A项,均为“无论”。

B项,①径直;②只是。

C项,①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我”。

D项,①如果;②但是。

【答案】A[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8题.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

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目的要求1 、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

2 、理解课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的特点。

3 、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1 、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 、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教学设想本文属于自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课时安排:二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课时一、介绍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这是个知识分子阶层。

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狞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

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能文能武,又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

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

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

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

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四君,即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都收养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手。

二、解说文题,并指导学生了解原文大意。

1 、学生朗读课文,划出有疑难之处。

2 、教师读课文。

三、集中学习1—4 节1 、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 、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3 、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第二课时一、集中学习5—12 节1 、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 、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3 、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二、难句解析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所以……者”是固定句式,“……的原因”。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义薄云天2.4信陵君窃符救赵课件鲁人版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义薄云天2.4信陵君窃符救赵课件鲁人版

基础导练
问题导读
1.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概括每一段落的段意,然后理清文章的层 次结构。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包括第1、2、3段。概述信陵君的身份和为 人声望。 第二部分包括第4、5段。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为举动。 第三部分包括第6到第11段。记述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全过程。 2.本文是史传类文章,作者怎样写的? 参考答案:本文按史传类文章的一般写法,开头交代信陵君的身 份,概括介绍他的为人,然后选取交结侯嬴和窃符救赵两个重点事 件,详细描写,从两个不同的侧面表现信陵君的思想品德,完成对人 物性格特征的刻画。
基础导练
问题导读
一、识记字音 无忌 (jì ) .
范雎 (jū) . 俾倪 (pì nì ) 壁邺 (yè) 譬 若(pì ) .. . . 馁 虎(něi) 嚄唶 (huò zè) 铁椎 (chuí ) . .. . (hán dān) (lá (jiāo jīn) n shǐ) 邯郸 矢 骄矜 .. . .. 二、通假字 (1)俾倪 故久立(俾倪,同“睥睨”,斜视的样子) .. (2)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坐,同“座”,座位) . (3)辞决 而行(决,同“诀”) . (4)北乡 自刭以送公子(乡,通“向”) .
基础导练
问题导读
4.作者在记叙信陵君对待侯生的两件事中是如何去表现人物的思 想性格和特征的? 提示:可以从刻画的角度、方法,处事环境、细节等角度结合文本 内容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作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写信陵君,写他“置酒,大会宾客”, 等宾客坐定,他才“从车骑”“自迎夷门侯生”且“虚左”以待。而侯生 毫不谦让直上公子上座,“侯生摄弊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 观公子”。又写侯生“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而信陵君“颜色 愈和”;还写“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信陵君则“色终 不变”。至家,“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通过这些不同人物的不同 反映,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把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同时所选 的这几个细节,都安排在“大庭广众”的特定的典型环境中,更使得信 陵君求贤若渴、仁而下士的鲜明形象,得到充分而具体的展现。

高中语文鲁人版《《史记》选读》第2单元第4课《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高中语文鲁人版《《史记》选读》第2单元第4课《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

2、理解课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的特点。

3、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学习重点和难点: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学习过程:一、介绍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这是个知识分子阶层。

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

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能文能武,又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

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

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

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

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战国四君,即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都收养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手。

二、分析课文内容:全文共12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和“仁而下士”的品德。

第二部分(3~5),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动。

其一为信陵君与侯赢的交往过程。

其二为信陵君与朱亥的交往过程。

第三部分(6~11段),具体叙写“窃符救赵”的故事。

故事发生:秦兵围邯郸,魏王畏秦不敢求赵。

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而不能。

故事发展:信陵君四见侯生①信陵君私约车骑,欲死秦军,行过夷门,见侯生。

②信陵君见侯见生无一言半辞送他,心中疑惑,退回复见侯生。

③信陵君得虎符后,出发之前再见侯生。

④侯生推荐朱亥随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再次出发,过谢侯生。

故事高潮:破秦救赵故事结局:信陵君得胜归来,侯生北乡自刭。

故事尾声:信陵君留赵不归。

第一部分对信陵君的概括介绍突出的是他“仁而下士”的品质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

[试卷+试卷]高中语文 第4课《信陵君窃符救赵》导学案3 鲁人版选修《史记》

[试卷+试卷]高中语文 第4课《信陵君窃符救赵》导学案3 鲁人版选修《史记》
小初高 K12 学习教材
小初高 K12 学习教材
无答案
【预习指导 新课链接】 《管鲍之交》 学习目标 1、 掌握“合” “匡” “游” “多”等实词、 “以” “而” “之” “于”等虚词及“穷 困” “死” “羞” “耻” “下”等活用现象,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 3、 理解司马迁的看法和情感。
小初高 K12 学习教材
2 这几个人他们代表了什么阶层?
【问题展示 合作探究】 结合文意,回答问题: 1、 信陵君除了礼贤下士以外,还有哪些具体的美德?从文中找出具体的句子 来回答。
2、你觉得侯嬴陪同无忌去前线合适,还是以死相送合适?谈谈你的理解?
3、 从第三段可以看出无忌交游很广,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侯嬴也有此本领?
小初高 K12 学习教材
小初高 K12 学习教材
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 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 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翻译:魏公子听说赵国有隐士毛公隐居在赌徒群中,(又有)薛公隐居在卖酒 人的家里。魏公子想要会见这两个人,两人主动躲起来,不肯会见公子。魏公 子知道了他们隐藏的地方,就秘密地步行前去,跟这两个人交往,彼此非常融 洽。平原君听说这件事,对他的夫人说:“当初我听说您的弟弟(信陵)公子 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人物) ,现在我听说他竟然随便跟赌徒和卖酒浆的人交往。 公子是个糊涂人罢了。”平原君夫人把这些话告诉了魏公子。魏公子就告别平 原君夫人要离开(赵国),说:“当初我听说平原君贤能,所以辜负了魏王而 救援赵国,来满足平原君的心意。但平原君和人们的交游,只是一种装饰门面 的壮举罢了, 并不是为了寻求贤士。我在大梁的时候, 时常听说这两个人贤能, 到了赵国以后,唯恐不能见到他们。像我这样的人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要 我呢。如今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当作是羞耻的事情,恐怕真不值得和他交 朋友了。”于是整理行装准备离开赵国。平原君夫人把这些话全部告诉了平原 君,平原君就脱掉帽子谢罪,坚决挽留魏公子。平原君的门下客听说这件事, 半数人离开平原君来归附魏公子。天下的士人又前往归附魏公子,魏公子使平 原君的门客都到自己门下来了。 魏公子留居赵国十年不回国。秦国听说魏公子在赵国,日夜加紧派兵东去进攻 魏国。魏王忧虑这件事,派遣使者去请魏公子回国。魏公子害怕魏王怨恨他, 就告诫门下客:“有谁敢替魏王的使者通报的,处死。”宾客都是背弃魏国来 到赵国的,没有谁敢劝告公子回国。毛公和薛公两人去见公子说:“公子之所 以在赵国受到重视,声名传闻到各国,只因为有魏国。现在秦国进攻魏国,魏 国危急而公子不同情,假使秦军攻破大梁,毁坏先王的宗庙,公子还有什么脸 面站立在世上呢?”话还没有说完,公子立刻变了脸色,吩咐准备车马赶快启 程回去解救魏国。 【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 从文中任意选择一位人物写出你的评价,不少于 100 字。

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doc

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doc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一、学习要点(一)课文内容结构1 •信陵君仁而下士 ⑴迎侯赢(详)(2)请朱亥(略)2 .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事:秦国邯郸(开端)朱亥请命(高潮) 侯赢献策(发展) 却秦存赵(结局) 归军留赵(尾声)(二)重点内容1 •总结、归纳本文的文化常识和特殊语言现象。

(1)左、右及尊卑在官职上,尊右卑左,如“位在廉颇之右(之上)”,“左迁”是降职。

在地理上, “东”为左,“西”为右,“江左”即“江东”。

在住所上,“闾左”即住在街巷左边的是地位低的贫民, 豪族常居右,称“豪右”。

坐位(或站)则以左为尊,如课文中的“公子从车骑,虚左” ,御者中,陪乘居右。

兵车则又不同,主帅居中掌旗鼓,御者左,保卫者右(称车右),非主帅所在的一般兵车,御者中,左一甲士持弓,右一甲士持矛。

堂内座位以“南”为尊,即“南面称帝” ,室内座位则以“东向”为尊(坐西朝东),如“项王,项伯东向坐”。

⑵通假字 直上载公子上 坐 坐同座。

辞决而行决同诀。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到乡同向。

“壁”原义为营垒,活用为动词“驻扎” 。

“骄”原为形容词骄傲,活用为动词“傲视” 。

“轻”原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看不起” 。

动词“救”用作“至”的主语,活用为名词“救兵” 形容词“急”作“有”的宾语,活用为名词“危急之事”“礼”作“交”的状语,译作“有礼貌地” 。

“厚”即“厚礼”,作“遗”的状语,译为“用厚礼” “力”即“能力”,作“窃”的状语,译为“靠能力”(5)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① 虚左使“左边”虚着,空着。

②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使“公子车骑”停留 ③ 北救赵而西 却 秦(3) 词类活用 ① 留军壁邺 ②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③ 且公子纵轻胜 ④ 而魏救不至 ⑤ 今公子有急(4) 名词作状语 ① 皆谦而礼交之 ② 欲厚遗之 ③ 力能窃之使“秦”退却④公子怪之以“之”为怪,(6)特殊句式①而如姬最幸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而如姬最被宠幸。

2021年高二语文 信陵君窃符救赵时同步训练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1)

2021年高二语文 信陵君窃符救赵时同步训练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1)

2021年高二语文 信陵君窃符救赵时同步训练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1.以下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分)A .倨.傲(jù) 传.舍(zhàn)曩.者(rǎnɡ) 遗.赵王书(wèi)B .列观.(ɡàn) 自刭.(jǐnɡ)不怿.(yì) 缧绁..(l éi xiè)C .俾倪.(nì) 宿.将(ù)渣滓.(zǐ) 定计于鲜.也(xiǎn)D .皭.然(jiā) 剌.谬(ì)属.草稿(hǔ) 屏.人世语(bǐnɡ)解析 A .“曩”应读“nǎnɡ”;C“鲜”应读“xiān”;D“剌”应读“là”;“皭”应读“jià”,“属”应读“zhǔ”。

答案 B2.指出以下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分)A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B .辞决而行C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D .北乡自刭以送公子解析 A .上坐—上座;B 决—诀;D 乡—向。

答案 C3.以下各组加点词说明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分)A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每一令出,平伐.其功B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C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致.食客三千人D ⎩⎪⎨⎪⎧恨.私心有所不尽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解析 D 项,均说明为遗憾。

答案D4.以下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分)A.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B.是时屈平即疏.,不复在位C.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眷顾楚国D.屈平既嫉之,虽放流..解析A.“表”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显露”。

答案A.以下各句句式划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分)①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②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③求人可使报秦者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⑤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⑥假设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⑦秦,虎狼之国,不可信⑧譬假设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A.①②④/③⑧/⑤⑦/⑥B.①④/②⑦/③⑥⑧/⑤C.①②④/③/⑤⑦/⑥⑧D.①④/②/⑤⑦/③⑥⑧解析依次为:被动句/定语后置句/判定句/宾语前置句。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义薄云天 4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义薄云天 4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4 信陵君窃符救赵仁智信陵君仁与智,是常被我们相提并论的两种品质,它们一个代表着心灵,一个代表着头脑。

人常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事实上这二者缺一不可,董仲舒就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智而不为也。

故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

”——只有仁而没有智,那么施仁于人时便不知分辨好坏,大约就是东郭先生之类的滥仁,所谓次品是也;而只有智而没有仁,那么这样的人恐怕危害会更大,所谓危险品是也。

所以理想状态应该是“必仁且智”,应该是孔夫子所谓的“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仁者用自己的心灵去为善,去安于仁道;智者用自己的头脑去辨析应不应该施仁、应该对谁施仁。

仁为体,智为用;仁是智的根本,智是仁的条件。

而四公子中,只有信陵君做到了“必仁且智”。

也正因此,他才能换得那些侠士们的投桃报李——四公子之中,只有他,能让门客们心甘情愿地跟着自己一起去送死般地攻秦救赵;只有他,能换得智如侯嬴、勇如朱亥者死心塌地的效忠;只有他,死后会有众多门客自杀以随;也只有他,能使刘邦专门派人守护他的坟墓,世代享受祭祀的香火。

仁而下士的战国公子——信陵君信陵君(?—前243年),战国时魏国贵族,“战国四君子(四公子)”之一。

魏公子,名无忌,魏昭王少子,安釐王异母弟,封信陵君。

传在《史记》卷77《魏公子列传》。

他仁而下士,士争归之,门下食客三千,以贤名闻诸侯。

长平大战后,秦兵围邯郸,赵求救于魏,魏王畏秦,使晋鄙救赵而留军于邺以观望。

他用侯生计窃得魏王兵符,夺晋鄙军,亲自将兵救赵,解邯郸之围,赵得以存。

由是留赵依平原君达十年,后秦伐魏,他归为上将军,率五国之兵败秦军于河外,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威震天下。

秦行反间,诬他谋反,魏王对他心存疑忌,终于夺他兵权,使人代为将。

从此他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竟病酒而卒。

有《魏公子兵法》,为门客所辑,今佚。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也就是知识分子阶层。

这些人去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商不稼,靠知识糊口于四方。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 4 信陵君窃符救赵含解析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 4 信陵君窃符救赵含解析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5分)A.倨.傲(jù)传.舍(zhuàn)曩.者(rǎnɡ)遗.赵王书(wèi)B.列观.(ɡuàn)自刭.(jǐnɡ)(léi xiè)不怿.(yì)缧绁..C.俾倪.(nì) 宿.将(sù)渣滓.(zǐ) 定计于鲜.也(xiǎn)D.皭.然(jiāo)剌.谬(cì)属.草稿(shǔ)屏.人间语(bǐnɡ)解析A.“曩"应读“nǎnɡ";C.“鲜”应读“xiān”;D.“剌"应读“là”;“皭”应读“jiào”,“属”应读“zhǔ”。

答案B2.指出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5分)A.公子引侯生坐上坐B.辞决而行C.朱亥袖四十斤铁椎D.北乡自刭以送公子解析A.上坐—上座;B.决—诀;D.乡-向。

答案C3.下列各组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5分)A。

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解析D项,均解释为遗憾。

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5分)A.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B.是时屈平即疏.,不复在位C.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眷顾楚国D.屈平既嫉之,虽放流..解析A.“表"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显露”。

答案A5.下列各句句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5分)①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②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③求人可使报秦者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⑤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⑥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⑦秦,虎狼之国,不可信⑧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A.①②④/③⑧/⑤⑦/⑥B.①④/②⑦/③⑥⑧/⑤C.①②④/③/⑤⑦/⑥⑧D.①④/②/⑤⑦/③⑥⑧解析依次为:被动句/定语后置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

答案C阅读与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鲁人版语文选修第4课《信陵君窃符救赵》word教案

鲁人版语文选修第4课《信陵君窃符救赵》word教案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

2、进一步感受史传文字的魅力,领悟本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的技巧。

3、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认识战国时代“士”的精神和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确看待信陵君和侯嬴的作为和精神。

2、掌握文言词语和其用法。

教学方法:教授法、串讲法、归纳法、练习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设想:本文文字比较简单,情节性强,所以可以快速的强调字词之后,明了情节,认识人物性格和特色,并中肯的评价文中人物的作为和精神。

讲授和梳理用两课时,检测用一课时。

课下练习,有选择的翻译句子。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导入新课。

2、强调字词,疏通文意。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

从战国时代的养客之风说起,跟学生介绍士这样的特殊群体,列举其中的成名者。

介绍战国四公子。

建议学生结合本文理解公子的人品和性格,认识士的作用和精神。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这是个知识分子阶层。

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

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能文能武,又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

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

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

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

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四君,即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都收养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手。

二、强调字词,疏通文意。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理解文意。

4、难句解析“所以……者”是固定句式,“……的原因”。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义薄云天 自读文本 鲁仲连义不帝秦巩固提升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义薄云天 自读文本 鲁仲连义不帝秦巩固提升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第二单元义薄云天自读文本鲁仲连义不帝秦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途于邹假:假如B.会.秦围赵会:恰逢C.前亡.四十万之众于外亡:损失D.吾请为君责.而归之责:责备解析:选A。

假:借。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请为.君责而归之B.先生独不见夫仆乎.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C.昔者.齐威王尝为仁义矣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D.昔者九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解析:选B。

表反问的语气词;A.认为,当作;替。

C.助词,用在表时间的词后;……的人。

D.表判断语气;表感叹语气。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B.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C.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D.故脯.鄂侯解析:选B。

A.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开;B.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帝;C.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拜见;D.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肉干。

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方今唯秦雄天下..之国也..B.弃礼义而上首功C.然后天子南面..帝之..吊也D.欲从而解析:选A。

B.古义:斩首之功;今义:第一等的功劳,最高的功劳。

C.古义:面朝南;今义:方位名词,南边。

D.古义:紧跟着就;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新垣衍曰:“先生独不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而智不若邪?畏之也。

”鲁仲连曰:“呜呼!梁之比于秦若仆邪?”新垣衍曰:“然。

”鲁仲连曰:“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

”新垣衍怏然不悦,曰:“噫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鲁仲连曰:“固也,吾将言之。

昔者九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九侯有子.而好,献之于纣,纣以为恶,醢九侯。

鄂侯争之强、辩之疾.,故脯鄂侯。

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牖里之库百日,欲令之死。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义薄云天 4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义薄云天 4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4 信陵君窃符救赵本文节选自《魏公子列传》。

信陵君即魏公子,是“战国四公子”之一。

他名冠诸侯,声震天下,其才德远远超过齐之孟尝、赵之平原、楚之春申。

《魏公子列传》是司马迁倾注了高度热情为信陵君所立的一篇专传。

通过信陵君窃符救赵的经过,表现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高贵品格,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反映了他的政治远见和爱国精神。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阶层,即“士”阶层,这是个知识分子阶层。

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

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能文能武,又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

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

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

各国贵族都收养大量门客。

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有四君,即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他们都收养几千名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争。

一、字音安釐.王(xī)昭王薨.(hōnɡ)范睢.(Jū)执辔.(pèi)俾倪..(pì)(nì)壁邺.(yè)譬.若(pì)馁.虎(něi)嚄唶..(huò)(zè)铁椎.(chuí)矢.(lán)(shǐ)骄矜.(jīn)二、通假字①赵王田.猎耳田,通“畋”,__打猎②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坐,同“座”,__座位③俾倪..故久立俾倪,同“睥睨”,斜视的样子④公子与侯生决.决,同“诀”__,诀别⑤北乡.自刭乡,通“向”,朝向三、一词多义(1)为⎩⎪⎨⎪⎧①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 动词,是②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动词,难为③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介词,被④如姬为.公子泣 介词,对⑤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介词,替 (2)以⎩⎪⎨⎪⎧①以.怨魏齐故 介词,因②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介词,凭借③诸侯以.公子贤 连词,因为④客辄以.报臣 介词,把⑤实持两端以.观望 连词,表目的,来⑥欲以.客往赴秦军 动词,带领⑦以.至晋鄙军之日 介词,在 (3)故⎩⎪⎨⎪⎧①以怨魏齐故. 名词,缘故②复博如故.名词,先前③故.隐屠间耳 连词,所以④俾倪故.久立 副词,故意⑤今公子故.过之 副词,特意 (4)而⎩⎪⎨⎪⎧①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连词,表并列,并且②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连词,表因果,因而③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 连词,表转折,可是④而.诸侯敢救者 连词,表假设,如果(5)数⎩⎪⎨⎪⎧①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数词,几②公子往数.请之 副词,屡次③请数.公子行日 动词,计算 (6)且⎩⎪⎨⎪⎧①赵寇至,且.入界 副词,将要②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 连词,表递进,况且(7)乃⎩⎪⎨⎪⎧①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副词,就②公子乃.自骄而功之 副词,却③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判断句中表确认作用,是 (8)让⎩⎪⎨⎪⎧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 动词,谦让②让.魏公子曰 动词,责备(9)过⎩⎪⎨⎪⎧①愿枉车骑过.之 动词,探望②行过.夷门,见侯生 动词,经过③自言罪过. 名词,过错 (10)引⎩⎪⎨⎪⎧①公子引.车入市 动词,驾着②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动词,延请③复引.车还,问侯生 动词,掉转④为公子先引. 动词,引路(11)窃⎩⎪⎨⎪⎧①从骑皆窃.骂侯生 副词,暗中②窃.为公子不取也 谦词,私下③力能窃.之 动词,盗窃 (12)于⎩⎪⎨⎪⎧①于.众人广坐之中 介词,在②请救于.魏 介词,向③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介词,到④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介词,从⑤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介词,跟⑥公子有德于.人 介词,对(13)独⎩⎪⎨⎪⎧①独.不怜公子姊邪 副词,难道②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副词,独自③独.子无兄弟 形容词,单独 (14)辞⎩⎪⎨⎪⎧①辞.决而行 动词,辞别②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名词,言辞③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动词,推辞 (15)存⎩⎪⎨⎪⎧①而公子亲数存.之 动词,慰问②遂救邯郸,存.赵 动词,保存 (16)谢⎩⎪⎨⎪⎧①所以不报谢.者 动词,感谢②公子过谢.侯生 动词,辞别四、古今异义 ①公子颜色..愈和 古义:面色。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义薄云天4信陵君窃符救赵巩固提升案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义薄云天4信陵君窃符救赵巩固提升案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4 信陵君窃符救赵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属:连续B.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曾:曾经C.公子往数.请之数:多次D.乃谢客就.车就:登上解析:选B。

曾,读zēnɡ,竟然。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公子往数请之.②愿枉车骑过之.③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④然嬴欲就公子之.名⑤公子勉之.矣⑥吾固知公子之.还也⑦填然鼓之.,兵刃既接⑧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A.①②/③⑥⑧/④/⑤⑦B.①②⑤/③⑥/④⑦⑧C.①②⑦/③⑤⑥/④⑧D.①②/⑤⑥⑧/③④⑦解析:选A。

第三人称代词/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音节助词,无实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皆谦而礼.交之②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③公子从.车骑④北救赵而西.却秦⑤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⑥公子从车骑,虚.左⑦朱亥袖.四十斤铁椎⑧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A.①⑦/②⑤⑥/③/④⑧B.①④/②③⑥/⑤/⑦⑧C.①④/②③/⑤⑥/⑦⑧D.①⑦⑧/②③/④/⑤⑥解析:选B。

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动词。

4.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B.公子何以知之C.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D.何功之有哉解析:选C。

被动句,其余各项是宾语前置句。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8题。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侯生摄弊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公子执辔愈恭。

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公子颜色..愈和。

高中语文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 鲁教版《史记》

高中语文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 鲁教版《史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史记》选读]4《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

2、掌握“者”“所”“安”“何”“故”“且”“莫”等几个虚词以及“……为……”格式在文中的用法。

3、了解本文中一些词的多义现象。

4、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教学重点】1、掌握“者”“所”“安”“何”“故”“且”“莫”等几个虚词以及“……为……”格式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难点】1、对“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的理解。

2、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教学要点指导预习,讲读第一、二部分。

二、导入新课《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

它不仅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

《史记》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五种不同的体例,其中“本纪”“世家”“列传”写了一系列历史人物。

司马迁曾为战国时代哪四大公子作传?(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我们今天要学的《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司马迁在这篇列传中,亲切地用了一百四十七个“公子”,叙述信陵君“仁而下士”,终于得到游士、门客的帮助,抵抗了秦国的侵略,救赵存魏,振奋诸侯的故事。

三、指导预习:1、学生阅读“预习提示”,教师提问并为归纳“提示”要点:(1)课文的主要内容;(2)一般传记的写法;(3)本文情节结构;(4)本文表现人物的方法;(5)叙事曲折起伏,精选典型事例,结构谨严的特色。

2、根据要点让学生:诵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师巡堂释疑、归纳有关字词的读音、释义及用法。

)实词(除课文已有注释的):敝衣冠:敝,坏、破旧。

公子执辔愈恭:辔,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公子自度不能得之于王:度,(duó),估计。

鲁人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 选读》

鲁人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 选读》

《陵君窃符救赵》教案目的要求1、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

2、理解课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的特点。

3、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教学设想本文属于自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课时安排:二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课时一、介绍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这是个知识分子阶层。

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狞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

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能文能武,又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

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

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

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

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四君,即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都收养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手。

二、解说文题,并指导学生了解原文大意。

1、学生朗读课文,划出有疑难之处。

2、教师读课文。

三、集中学习1—4节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第二课时一、集中学习5—12节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二、难句解析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所以……者”是固定句式,“……的原因”。

“以”,“因为”的意思。

全句译作:(我)赵胜自动地攀附贵国结为姻亲的原因,(是)因为(我认为)公子有高尚的德行,能够急人之难。

鲁人版-语文-高二-素材 第4课《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艺术技巧 鲁人版选修《史记》

鲁人版-语文-高二-素材 第4课《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艺术技巧 鲁人版选修《史记》

高中-语文-精心校对-打印版《信陵君窃符救赵》艺术技巧一、精心处理详略,对能够表现人物主要特征的事件详加记叙,反之,便加以摒弃或略写。

作者为了突出信陵君的仁而下士,详细地记叙了他礼遇侯生的种种情况,其中自迎侯生一节,记叙尤为详细。

既做了正面描述,也写了有关人物的反映。

对窃符救赵的另一重要人物朱亥也是在这一情节中由侯生介绍出来的。

与写侯生相比,对他只是略写。

至于侯生“为上客”后与信陵君的一般交往,则只字不提。

记窃符救赵这一主要事件,也有详有略,其中着重写了侯生献策:侯生介绍兵符所在;再分析如姬能窃取兵符;再分析如姬一定能为信陵君窃得兵符;末了指出有了兵符,就能夺晋鄙军救赵。

接着又具体写了侯生推荐朱亥与信陵君同去和朱亥慷慨应命的情节。

这些内容之所以详写,是因为它不仅是救赵成功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它充分体地说明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效果。

至于窃取兵符以后领兵进击秦军的具体军事行动,因非表现人物才德所必需,只为了介绍事件首尾,便只一笔带过。

二、用烘托首发表现主要人物的性,写信陵君的“仁而下士”,除了正面记述他的有关言行,还通过有关人物的反应加以烘托。

在记他自迎侯生时,具体写了侯生毫不谦让地“直上载公子上坐”,又要信陵君跟他一同去市场访问屠者朱亥,而且装出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故久立与其客语”,一面偷偷地观察信陵君对他的态度。

总之,将侯生倨傲的行动、表情及所以如此的心理,都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将它与信陵君的“执辔愈恭”“颜色愈和”“色终不变”相互衬托。

写侯生的傲视王侯,正所以反衬信陵君的礼贤下士。

不仅如此,作者还写了“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

这样,从侧面反映出侯生倨傲的令人难忍,更加烘托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真诚和难能可贵。

记“公子引侯生上坐,遍赞宾客”时,又拿出“宾客皆惊”对照来写,同样起到烘托的作用。

此外,写魏王不敢出兵救赵所表现的怯懦、自私,反衬信陵君积极救赵所表现的急人之困的“高义”;写平原君的“不敢自比于人”,是用以烘托信陵君因却秦救赵而获得的崇高信誉。

2019-2020学年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二单元4信陵君窃符救赵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二单元4信陵君窃符救赵Word版含解析

课前预习案文本导读本文节选自《魏公子列传》。

信陵君即魏公子,是“战国四公子”之一。

他名冠诸侯,声 震天下,其才德远远超过齐之孟尝、赵之平原、楚之春申。

《魏公子列传》是司马迁倾注了高度热情为信陵君所立的一篇专传。

通过信陵君窃符救赵的经过 ,表现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高贵品格,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反映了他的政治远见和爱国精神。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阶层,即“士”阶层,这是个知识分子阶层。

这些人走公室 , 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

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能文能武,又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

他们在 战国时代起着异 乎寻常的作用,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 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

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 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

各国贵族都收养大量门客。

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有四君,即 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他们都收 养几千名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争。

基础梳理一、 字音 安釐王(x 1) 昭王薨(h o n g) 范睢J u)执辔(p i) 俾倪(p )(n ) i 壁邺(y£譬若(p ) 馁虎(n e i) 嚄唶(hu 以z )e 铁椎(chu )i 竽矢(I a n)(sh i)骄矜(j 1 n)二、 通假字① 赵王田猎耳田,通“畋”,打猎②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坐,同“座”, 座位 ③ 俾倪故久立俾倪,同“睥睨”,斜视的样子④ 公子与侯生决. 决,同“诀” ,诀别 ⑤ 北乡自到 乡,通“向”,朝向 三、 一词多义4信陵君窃符救赵R 起你的盖宝虑① 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 动词,是 ② 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动词,难为(1)为 ③嬴闻如姬父为 人所杀 介词,被④ 如姬为公子泣介词,对⑤ 如姬之欲为 公子死,无所辞介词,替① 以怨魏齐故 ②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③ 诸侯以公子贤(2)以④客辄以报臣⑤ 实持两端以.观望 ⑥ 欲以客往赴秦军 ⑦ 以至晋鄙军之日① 以怨魏齐故.名词,缘故 ② 复博如故名词,先前(3)故③故隐屠间耳 连词,所以④ 俾倪故久立 副词,故意 ⑤ 今公子故过之副词,特意①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②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4)而 ③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④而诸侯敢救者①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5)数②公子往数.请之③ 请数公子行日 ① 赵寇至,且.入界(6)且②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①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⑺乃②公子乃.自骄而功之③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① 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8) 让②让魏公子曰介词,因介词,凭借 连词,因为 介词,把连词,表目的,来 动词,带领 介词,在连词,表并列,并且连词,表因果,因而连词,表转折,可是连词,表假设,如果数词,几副词,屡次 动词,计算 副词,将要连词,表递进,况且副词,就副词,却判断句中表确认作用,是 动词,谦让 动词,责备① 愿枉车骑过之 (9) 过②行过夷门,见侯生③ 自言罪过.① 公子引.车入市②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10) 引③复引车还,问侯生④ 为公子先引.①从骑皆窃.骂侯生(11) 窃②窃为公子不取也③ 力能窃.之① 于众人广坐之中 ② 请救于魏(12) 于动词,探望动词,经过名词,过错动词,驾着动词,延请 动词,掉转 动词,引路副词,暗中谦词,私下 动词,盗窃介词,在介词,向魏 介词,到王 介词,从⑤ 平原君不敢自比于⑥ 公子有德于人①独不怜公子姊邪(13) 独 ②计不独 生而令赵亡③ 独子无兄弟①辞决而行 ①而公子亲数存.之(15)存②遂救邯郸,存.赵、①所以不报谢.者(16)谢②公子过谢.侯生四、古今异义 ① 公子颜.色愈和古义:面色。

[试卷+试卷]高中语文 第4课《信陵君窃符救赵》导学案2 鲁人版选修《史记》

[试卷+试卷]高中语文 第4课《信陵君窃符救赵》导学案2 鲁人版选修《史记》

(2)翻译句子,说明句式特点 ①汝何好乐? ③以此言之,何学之有? (3)用你自己的话概括子路“受教”的内容 ②吾非此之问也。 ④其入之不亦深乎?
【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 第三部分(5~11 段) ,具体叙写"窃符救赵"的故事。 故事发生 故事高潮 故事发展 故事结局
【预习指导 新课链接】 《信陵君窃符救赵》 (第三课时)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3、为能急人之困 : 5、却秦存赵: 7、北救赵而西却秦: 9、以便国家: 11、且公子纵轻胜: 13、弃之降秦: 15、此五霸之伐也∶
小初高 K12 学习教材
小初高 K12 学习教材
古今异义
1、公子再拜,因问 古 古 古 古 古 古
古 今 今 今 今 今 今

2、以公子为长者 3、胜所以自附为婚姻 4、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5、公子颜色愈和 6、让魏公子曰 7、愿枉车骑过之 难句解析
“……的原因” 。
“秦军”
前省略
全句译作:见到侯生,把(自己)打算同秦军拼命的(这种)情况的原因都告 诉了(侯生) 。 3、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所以……者”是 “用来……的”意思。 全句译作:我对待侯生的礼节够周到的了。 4、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恨”字有“遗憾”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 语。句中带了宾语“之(我) ”可以解释为“不满意” 。 “恨之”就是“对我很 不满意” 。 “以是”是“因此”的意思。 5、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求”字的宾语应该是“人”如姬
【预习指导 新课链接】 《信陵君窃符救赵》 (第三课时)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小初高 K12 学习教材
小初高 K12 学习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陵君窃符救赵训[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B .辞决而行C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D .北乡自刭以送公子【解析】 A 项,“坐”同“座”。

B 项,“决”同“诀”。

D 项,“乡”通“向”。

【答案】 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A.⎩⎪⎨⎪⎧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B.⎩⎪⎨⎪⎧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C.⎩⎪⎨⎪⎧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致.食客三千人D.⎩⎪⎨⎪⎧ 恨.私心有所不尽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解析】 D 项,都解释为“遗憾”。

A 项,功业/夸耀;B 项,看、看到/抱怨;C 项,表达/招致。

【答案】 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B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C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D .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 【解析】 A 项,长者:有德行的人。

B 项,宾客:古今均为“客人”。

C 项,所以:……的原因。

D 项,退让:谦让、推辞。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C.①臣固知公子之.还也②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D.①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解析】A项,均为“无论”。

B项,①径直;②只是。

C项,①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我”。

D项,①如果;②但是。

【答案】 A[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8题。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

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

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

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

”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

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公子再拜,因问。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两端:两头,指两可之势B.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独生:单独生存C.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他端:别的办法D.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资:资金【解析】资:指赏金,此处作动词用,可译为“出钱悬赏”。

【答案】 D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B.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②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C.①吾攻赵旦暮且.下②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D.①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②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解析】A项,①判断动词,是/②介词,被;B项,动词,均为派遣;C项,①副词,将,就要/②连词,况且;D项,①动词,带领/②副词,表范围。

【答案】 B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魏公子“急人之困”的一组是( )①公子患之,数请魏王②计不独生而令赵亡③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④复引车还,问侯生⑤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⑥公子从其计,请如姬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 D.④⑤⑥【解析】②表明其愿与赵国共存亡;④表明公子礼贤下士;⑥表明公子按照侯生的计策行事。

【答案】 B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

B.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固然有其扶危救困的性格作用,主要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D.如姬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

【解析】B项,“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不正确。

【答案】 B(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

齐王惑于.秦、楚之毁,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国之权,遂废孟尝君。

诸客见孟尝君废,皆去。

冯乃西说秦王曰:“王亦知齐之废孟尝君乎?使齐重于.天下者,孟尝君也。

今齐王以毁废之,其心怨,必背齐;背齐入秦,则齐国之情,人事之诚.,尽委之秦,齐地可得也。

君急使使载币.阴迎孟尝君,不可失时也。

”秦王大悦,乃遣车十乘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

冯辞以先行,至齐,说齐王曰:“今臣窃闻秦遣使车十乘载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

孟尝君不西则已,西入相秦则天下归之,则临淄、即墨危矣。

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复孟尝君,折秦之谋,而绝其霸强之略。

”齐王曰:“善。

”王召孟尝君而复其.相位,而与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户。

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

后召而复之,冯迎之。

未到,孟尝君太息叹曰:“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食客三千有馀人,先生所知也。

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

今赖先生得复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

”冯结辔下拜。

孟尝君下车接之,曰:“先生为客谢乎?”冯曰:“非为客谢也,为君之言失。

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愚不知所谓也。

”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

君独不见夫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

今君失位,宾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

愿君遇客如故。

”孟尝君再拜曰:“敬从命矣。

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

”(节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之情,人事之诚.,尽委之秦诚:实情B.君急使使载币.阴迎孟尝君币:钱币C.君独不见夫趣.市朝者乎趣:同“趋”D.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徒:白白地【解析】B项,币:礼物。

【答案】 B10.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组是( )①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国之权②王召孟尝君而复其.相位③齐王惑于.秦、楚之毁 ④使齐重于.天下者,孟尝君也 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解析】 ①②句中“其”都解释成“他的”。

③句中,“于”表被动,④句中“于”是“在”的意思。

【答案】 B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孟尝君“得士”和“怨士”的一组是( )A.⎩⎪⎨⎪⎧ ①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②与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户B.⎩⎪⎨⎪⎧①后召而复之,冯迎之②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 C.⎩⎪⎨⎪⎧ ①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②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D.⎩⎪⎨⎪⎧ ①冯辞以先行,至齐,说齐王②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解析】 A 项中,①句是孟尝君的话,不能表明“得士”;②句是说齐王的做法,与“怨士”无关。

C 项中,①句表明“失士”。

D 项中,②句表明孟尝君知错能改。

【答案】 B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尝君被废黜的原因,除了是齐王不满其声名盖过了自己并独揽了齐国的政权外,还有就是齐王被秦、楚两国散布的流言蜚语迷惑。

B .众宾客的离去反衬了冯的忠诚,西行游说的成功更说明了他的能力。

冯并不同于那些鸡鸣狗盗之辈。

C .孟尝君有食客三千,体现了他的礼贤下士,而他复职后准备狠狠地侮辱弃他而去的宾客,又反映了他心胸狭隘,缺乏容人之量。

D .冯不仅善于游说,而且善于劝谏。

他巧用比喻劝说孟尝君,并真心祝愿他能恢复往日门客盈门的盛况。

孟尝君最终接受了他的建议。

【解析】 D 项,“真心祝愿他能恢复往日门客盈门的盛况”不合文意。

【答案】 D13.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复孟尝君,折秦之谋,而绝其霸强之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为客谢也,为君之言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大王为什么不在秦国使者没到达之前,恢复孟尝君的官位,挫败秦国的阴谋,断绝它称强称霸的计划。

(2)并不是替宾客道歉,是因为您的话说错了。

(3)富贵的人多宾客,贫贱的人少朋友,事情本来就是如此。

【参考译文】孟尝君姓田名文。

齐王受到秦国和楚国毁谤言论的蛊惑,认为孟尝君的名声压倒了自己,独揽齐国大权,终于罢了孟尝君的官。

那些宾客看到孟尝君被罢了官,一个个都离开了他。

冯就乘车向西到了秦国游说秦王说:“大王也知道齐国罢了孟尝君的官吧?使齐国受到天下敬重的,就是孟尝君。

如今齐国国君听信了毁谤之言而把孟尝君罢免,孟尝君心中无比怨愤,必定背离齐国;他背离齐国进入秦国,那么齐国的国情,朝廷中上至君王下至官吏的状况都将为秦国所掌握,齐国的土地也将为秦国所得。

您赶快派使者载着礼物暗地里去迎接孟尝君,不能失掉良机啊。

”秦王听了非常高兴,就派遣十辆马车载着百镒黄金去迎接孟尝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