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避难间设置
房屋避难层的设置要求
房屋避难层的设置要求
房屋避难层的设置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 高度要求:从第一层到第一层的高度不超过50m,且两层之间的高度不得超过50m。
2. 空间要求:避难层(refuge storey)是高层建筑中用作消防避难的楼层,一般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为消防安全专门设置的供人们疏散避难的楼层。
通过避难层的防烟楼梯间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人员必须要经避难层方能上下。
3. 使用功能:要求设置避难层的建筑包括: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高层病房楼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
该类建筑由于使用人员多、竖向疏散距离长或因人员自身不具备疏散的条件因素,易导致人员的疏散时间长。
一座建筑是设置避难层还是避难间,主要根据该建筑的不同高度段内需要避难的人数及其所需避难面积确定。
当需要设置避难层时,除火灾危险性小的设备用房外,该避难层不能用于其他使用功能。
总的来说,房屋避难层的设置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以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避难场所。
高层建筑避难层(间)的合理设计
设置高层建筑避难层(间)是十分必要的。
设置避难层(间)是保障高层建筑内人员在火灾时安全脱险的一项有效的措施。
就高层公共建筑来说,人员众多,紧急疏散是个大问题。
层数在25层以上的办公、旅馆等人员较多的高层公共建筑,均宜设置避难层(间),但为既基本满足安全疏散需要,又能节约投资,宜缩小设置范围。
在一般情况下,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旅馆(含饭店、宾馆)、办公楼和综合楼,应设置避难层(间)。
设置避难层(间)的歧视高度,主要与当地拥有消防登高车的作业高度和消防队员能承受的最大体力消耗等因素有关。
目前某些城市的登高、举高消防车,最大作业高度在30-45m之间,个别少数城市的登高、举高消防车在50m左右。
根据对消防队员实测,登高超过10层时,心跳和呼吸次数明显加快,不适应扑救的需要,会给灭火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根据上述因素,自地面层起到10-15层设第一避难层。
避难层(间)的层数亦为10-15层。
避难层的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与设置层结合(采用的较多),另一种是专用避难层。
前者形式的避难层要做到:一是设备、管道应集中布置,并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墙围护起来;二是要满足疏散人员的停留面积要求,例如避难层管15层,每层平均100人,共1500人,假设人均停留占用面积5人/m2,1500÷5=300m2,则需要净面积300m2.。
专用避难层核心部位的设备和垂直交通设施,必需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墙围护
起来,人均占用面积应满足上述要求。
国内外高层建筑避难层(间)设置要求的解析
国内外高层建筑避难层(间)设置要求的解析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也会面临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件的威胁。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国内外都出台了相应的高层建筑避难层(间)设置要求。
下面将分步骤进行解析:第一步:国内高层建筑避难层(间)设置要求根据我国《高层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建筑高度在大于100m且小于200m的高层建筑应设置1个避难间,高度在20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应设置2个避难间。
而这些避难间应满足以下条件:1.面积应大于等于人数×1.5 m²。
2.通风应满足要求。
3.供应饮用水和卫生设施。
4.与消防通信中心联网。
第二步:国外高层建筑避难层(间)设置要求不同国家的高层建筑避难层(间)设置要求有所不同,但普遍要求避难间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面积应大于等于人数×1.5 m²。
2.通风应满足要求。
3.储备一定食水和食物。
4.配备基本医疗设备、手持灭火器等。
5.具备夜间工作和舒适设施,如睡椅和洗手间等。
6.通过独立的通道连接每个楼层。
第三步:高层建筑避难层(间)的重要性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是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设施,消防、地震等事故发生时,避难层可以为人们提供“最后一道防线”,同时也可以为消防员的抢救行动提供更多时间和空间。
第四步:避难层(间)的管理和维护避难层(间)管理和维护需要日常重视,保证其设施设备完善、灰尘和污秽不积累、储备物品及时更换更新等,保障其在紧急情况下的有效运营。
最后,高层建筑是城市化的必然产物,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高层建筑避难层(间)的设计、布局和管理十分重要。
各国应该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定,且要不断完善和调整,以提高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全性。
高层住宅避难间的设计要求和设置方式
高层住宅避难间的设计要求和设置方式模板1:简洁风格设计要求和设置方式:1.1 高层住宅避难间的定义根据《建筑设计防空要求》的规定,高层住宅避难间是指在高层住宅楼内设置的用于居民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避难的特定空间。
1.2 高层住宅避难间的位置选择1.2.1 距离安全楼梯间的位置为了提供方便的逃生通道,高层住宅避难间应尽可能靠近安全楼梯间,最好在相邻楼层之间设置。
1.2.2 远离可燃物贮藏室和垃圾房为了降低避难间的火灾风险,应将其远离可燃物贮藏室、垃圾房等易燃区域。
1.3 高层住宅避难间的结构要求1.3.1 墙体和门窗避难间的墙体应采用防火墙体,门窗应具备防火阻隔功能,并配备防烟门。
1.3.2 进出口通道避难间的进出口通道要宽敞明亮,采用易于打开的防火门,并配备应急照明设施。
1.4 高层住宅避难间的通风和供氧要求为了保证避难间内的空气质量,应设置通风设施,并配备备用供氧设备。
1.5 高层住宅避难间的应急设备1.5.1 室内电.化和无线通信设备避难间应设备有线电.化和无线通信设备,以便居民与外界连系。
1.5.2 急救设备和药品避难间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应对突发疾病或伤害。
1.6 高层住宅避难间的人数和面积要求根据建筑面积和居住人口数量,应合理确定避难间的人数和面积。
附件:高层住宅避难间设计示意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设计防空要求:指对建筑物的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对防空功能要求的规定。
2. 防火墙体:指具备一定防火能力的墙体结构,能有效隔离火势蔓延。
模板2:正式风格设计要求和设置方式:1.1 高层住宅避难间的定义根据《建筑设计防空要求》规定,高层住宅避难间是指在高层住宅楼内为居民提供避难的特定空间,用于保障居民在紧急情况下的人身安全。
1.2 高层住宅避难间的位置选择1.2.1 距离安全楼梯间的位置高层住宅避难间应尽量靠近安全楼梯间,确保居民能够快速逃生。
1.2.2 远离可燃物贮藏室和垃圾房避难间应避开可燃物贮藏室、垃圾房等易燃区域,以降低火灾风险。
高层住宅避难间设置要求是什么
高层住宅避难间设置要求是什么范本1:一、概述高层住宅避难间是指在高楼建筑中设置的用于提供安全避难的特殊空间。
它的设置要求十分重要,涉及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保护。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介绍高层住宅避难间的设置要求。
二、灾害类型及预防要求1. 火灾a. 避难间内应该采用防火材料,以减少火灾蔓延速度。
b. 避难间应设有紧急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c. 避难间需安装灭火设施,如灭火器、喷淋系统等。
2. 地震a. 避难间内应设置抗震设施,确保结构稳固。
b. 避难间需设计抗震疏散通道,方便人员迅速撤离。
3. 水灾a. 避难间要位于低洼地带,远离可能受到水灾影响的区域。
b. 避难间需要安装排水设施,以防止水灾的积水影响。
三、设施及空间要求1. 面积a. 避难间的面积应根据住户数量和当地法律规定进行确认。
b. 避难间的面积必须能够容纳所有住户,在紧急情况下提供足够的空间。
2. 通风a. 避难间内应设置通风设备,以保证空气流通。
b. 避难间内还可设置空气净化设备,提供干净的空气环境。
3. 照明a. 避难间内需要配备照明设备,以确保在停电情况下住户的安全。
b. 避难间应设置紧急照明装置,以便于住户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出口。
四、管理及使用要求1. 保养a. 避难间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和完好性。
b. 避难间应定期进行演练,提高住户的应急意识和处理能力。
2. 使用规定a. 避难间的使用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b. 避难间的使用应有专门的管理制度,并对住户进行相关培训。
3. 储备供应a. 避难间内应配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食品、水、医疗设备等。
附件:高层住宅避难间设计图纸、高层住宅安全管理制度法律名词及注释:1. 高层住宅:指高层建筑中用于居住的楼层。
2. 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范本2:一、简介高层住宅避难间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而设置的特殊空间。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层住宅避难间设置的要求,以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超高层建筑避难层的设计
超高层建筑避难层得设计一、《高规》要求:5。
5.22 建筑高度超过l00m得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
避难层(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 自建筑得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得高度不应大于45m;两个避难层之间得高差不宜大于45m。
2 通向避难层得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使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3 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得要求,并宜按5、0人/m2计算;4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5 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6 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消火栓与消防软管卷盘;7 封闭式避难层应设置独立得防烟设施;8应设置应急广播与应急照明,且其供电时间不应小于l、0h,照度不应低于10。
0Lx。
二、说明:避难层:避难层就是高层建筑中专供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用得楼层。
避难间则就是供消防人员在一定高度(大于等于100米得楼层)上设置得临时避难用得得房间。
避难层或避难间得主要作用就是提供给来不及疏散人群得临时避难场所。
发生火灾时,处于极度紧张得人员不容易找到避难层,为此防烟楼梯间宜在避难层错动位置或上下层断开,使需要进入得人能尽早进入避难层。
避难层或避难间得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就是能提供一定得面积供疏散人员避难;二就是要有良好得通风与排烟设施;三就是避难层或避难间与疏散楼梯间及消防电梯间应有通畅得交通组织流线。
使得疏散人群易于识别并能安全地疏散与避难,与疏散楼梯得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串联形式。
避难层得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就是与设备层结合(采用得较多),这种形式得避难层要做到:一就是设备、管道应集中布置,并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得墙围护起来;二就是要满足疏散人员得停留面积要求,例如避难层管15层,每层平均100人,共1500人,假设人均停留占用面积5人/m2,1500÷5=300m2,则需要净面积300m2、。
另一种就是专用避难层。
专用避难层核心部位得设备与垂直交通设施,必需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得墙围护起来,人均占用面积应满足上述要求。
避难层使用规定制度
避难层使用规定制度在现代高层建筑中,避难层的设置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了确保避难层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特制定以下避难层使用规定制度。
一、避难层的定义与功能避难层是指在高层建筑中,专门设置的用于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供人员暂时躲避危险、等待救援的楼层。
其主要功能包括提供相对安全的空间,防止烟雾和火势蔓延,储备必要的生存物资和救援设备,为被困人员争取更多的生存时间和救援机会。
二、避难层的设置要求1、位置选择避难层应设置在建筑物高度超过 100 米的部分,且应在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 50 米。
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
2、面积要求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的要求,人均使用面积不应小于 02 平方米。
3、防火分隔避难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墙与其他楼层分隔,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200h。
4、安全出口避难层应至少有两个不同方向的疏散楼梯通向地面,且疏散楼梯在避难层应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5、通风与防烟避难层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和防烟设施,保证空气的流通和烟雾的排出。
6、消防设施避难层应配备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设施。
三、避难层的日常管理1、定期检查物业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避难层的消防设施、通风设备、照明系统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清洁卫生保持避难层的清洁卫生,避免杂物堆积,影响人员疏散和救援行动。
3、物资管理对避难层储备的应急物资,如食品、饮用水、药品、灭火器等,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补充,确保其在有效期内且数量充足。
4、禁止占用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避难层作为办公、居住或堆放杂物等其他用途。
四、避难层的使用流程1、紧急情况发生当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发生时,建筑物内的人员应迅速判断情况,按照疏散指示标志向避难层疏散。
2、进入避难层通过安全出口进入避难层后,应立即关闭防火门,防止烟雾和火势蔓延。
避难间设置要求
避难间设置要求随着自然灾害和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人们日益意识到避难间的必要性。
避难间是紧急情况下的最后一个防线,它可以有效地避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
但是,在建设避难间时,必须注意其设置要求,以保证其实用性和安全性。
一、避难间的位置避难间的位置是建设避难间时必须考虑的第一问题。
一般情况下,避难间应该设置在地势较高、地基稳固、地形平缓、离灾害源较远、易于接近的地方。
对于居住在高楼层的居民来说,可以在楼顶设置避难间。
此外,避难间还应该避免设置在高压线、化工厂和易受灾害影响的地方。
二、避难间的区域避难间的区域面积应该足够大,可以容纳较大量的人员。
根据人流量估计避难间的面积,同时要留有通道和逃生出口。
避难间应该设置在人员聚集较多的区域,如学校、公司、商场等地方。
此外,避难间应该在建筑物中心位置,以便于人员疏散和安排。
三、避难间的设施1. 通风设备:避难间必须保持通风顺畅,确保氧气充足。
因此,应该配置一定数量的通风设备,根据避难间面积和人数估计设备数量和通风孔大小。
2. 照明设备:在紧急情况下,避难间必须保持照明,以方便人员活动和逃生。
应该配置长效照明设备和备用照明设备,确保在停电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3. 电力设备:避难间应该配置备用电源设备,如发电机等,以保证紧急情况下的使用。
同时,应该配备有相应的电缆线路和保险设备,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4. 储物设备:避难间应该配置储物设备,储存生活所需物品和急救药品等。
5. 无线通信设备:在避难间中,应该配置一定数量的无线通信设备,以便人员与外界联系,获取救援信息和指导。
四、避难间的逃生出口避难间应该设置足够数量的逃生出口,确保人员及时疏散。
在设立逃生出口时,必须考虑到人员的年龄、体型及紧急情况下的实际操作能力。
逃生出口应该标明清晰,不受灾害影响,且应该能够顺利开启和关闭。
五、避难间的维护及检查为了确保避难间的功能和安全性,应该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
在维护和检查过程中,应该注意通风、照明、电力设备、储物设备和逃生出口等方面的情况。
国内外高层建筑避难层(间)设置要求的解析
国内外高层建筑避难层(间)设置要求的解析
国内外高层建筑避难层的设置要求是相似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建筑层数和高度:高层建筑的避难层设置应根据建筑层数和高度进行规划,通常高层建筑的避难层至少应设置在建筑的1/3处。
2. 强度设计:建筑物的避难层应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与抗震性能,在地震、风灾等灾害发生时,可以为居民提供避难场所,保障人员安全。
3. 宽敞舒适:避难层应足够宽敞,以便于满足人员逃生和逗留的需要,其间距和高度应符合相关建筑规范,同时还应配置适当的通风、照明、监控等设施。
4. 应急物资:高层建筑的避难层应配置适量的应急物资,如照明设备、救生用品、食品、水等,以便在发生灾害时满足人员基本需求。
5. 通讯设施:高层建筑的避难层应配置紧急通讯设施,如手机信号、对讲机、广播等,以便于与外界通讯,报告应急情况或接收指示。
总之,高层建筑的避难层设置应该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来进行设计和建造,以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的安全和生命财产的安全。
浅析高层建筑物避难层-避难间设计
浅析高层建筑物避难层\避难间设计摘要:人性化设计在建筑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建筑物的安全性是人性化体现的首要条件,建筑自身要能经受住一些自然灾害的侵袭,如:地震、洪水、火山爆发等。
还要考虑发生火灾时有利于建筑内人群的安全疏散设计。
比如设置疏散楼梯间、避难层、避难间、屋顶直升机坪台,从而能够很好地使建筑物空间设计达到能及时、安全的疏散人群的目的及使用功能需求。
对避难层(间)的数量、面积大小和楼层位置都有特殊的设计要求,同时建筑物空间的构件也是如此,比如消防楼梯的畅通、避难层下方的窗上方设防火挑檐、门窗的稳定性如何、安全性如何都很重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人性化安全因素考虑,如何在高层建筑物避难层、避难间的设计中,能更好地体现人性化角度和专业性思维。
关键词:避难层设计,人性化,安全性,因地制宜Abstract: the humanized design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is very important, the safety of the building is the first condition of humanized reflect, building itself wants to be able to withstand some natural disasters attacks, such as earthquake, flood, volcanic eruptions, etc. Consider when a fire in the building of the crowd to safe evacuation design. For example, BiNanCeng evacuation stair setting, BiNanJian, roof PingTai helicopter, which is able to make the building space design to the safety of the timely and evacuate purpose and use function demand. To BiNanCeng (room) the number, size and floor position have special design requirements, while building space so is the component, such as fire stair clear, BiNanCeng below the window of the set fire to pick eaves above, doors, Windows, how the stability and security, how to are all importan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humanized factors based on security, how in high-rise buildings BiNanCeng, BiNanJian design, can better reflect human nature Angle and professional thinking.Keywords: BiNanCeng design, humanization, safety,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现行规范对避难层、避难间概述避难层定义: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中,为消防安全专门设置的供人疏散、避难的楼层。
高层建筑避难间设置
高层建筑避难间设置在现代城市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居住和工作空间。
然而,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火灾等紧急情况所带来的风险也日益凸显。
在这种情况下,高层建筑避难间的设置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避难间的定义与作用避难间,简单来说,就是在高层建筑中专门设置的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供人员暂时躲避危险、等待救援的安全空间。
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为无法及时疏散到室外的人员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场所,以避免受到火灾、烟雾、高温等危险因素的直接威胁,从而争取更多的救援时间,提高人员的生存几率。
当火灾发生时,烟雾和火势往往会迅速向上蔓延,使得高层部分的人员难以通过楼梯或电梯迅速撤离。
此时,避难间就成为了他们的“生命庇护所”。
避难间通常具备良好的防火、防烟性能,能够有效地阻挡火势和烟雾的侵入,同时还配备了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应急物资,如灭火器、防烟面具、饮用水等,以满足人员在避难期间的基本生存需求。
二、避难间的设置要求1、位置选择避难间的位置应选择在建筑中较为安全且易于到达的区域,通常靠近楼梯间或消防电梯。
这样可以方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找到并进入避难间。
同时,避难间应避免设置在容易受到火灾影响的部位,如靠近外墙、厨房、锅炉房等。
2、面积要求根据相关规范,避难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一定数量人员的避难需求。
一般来说,每个避难间的净面积不应小于 5 平方米,且应能容纳 5 人以上。
对于医院、老年人照料设施等特殊场所,其避难间的面积要求可能会更高。
3、防火性能避难间的墙体、楼板、门窗等应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规定的时间。
墙体应采用不燃烧材料,门窗应采用防火门窗,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阻止火势和烟雾的传播。
4、通风与防烟避难间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以保证内部空气的新鲜。
同时,还应采取有效的防烟措施,如设置正压送风系统,防止烟雾进入避难间。
5、消防设施避难间内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超高层建筑避难层的设置要求
超高层建筑避难层的设置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避难层设置要求如下:
1. 面积要求:避难层的面积应尽可能大,以容纳更多的人员。
一般要求不小于建筑总高的5%,以确保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
供人员避难。
2. 独立空间:避难层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空间,与其他功能区域有明确的隔离。
它应该具备独立的出入口、通道、照明、通风等设施,以保证人员在避难层内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3. 结构强度:避难层的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可能的建筑震荡和其他外部冲击。
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应延伸到避难层,以确保其稳定性。
4. 防火防烟设计:避难层应设计为具有较高的防火和防烟性能,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其中包括使用防火材料、设置消防设施、安装防烟排烟系统等。
5. 供水和排水:避难层应该有足够的供水和排水设备,以满足人员日常生活的需求。
这包括饮用水、卫生间、洗浴等设施。
6. 通信和电力:避难层应配备可靠的通信和电力设备,以确保人员能够及时联系外界,并提供照明、通风、空调等基本生活设施。
7. 逃生通道:避难层应设有多个逃生通道,以确保人员在紧急
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逃生通道要与其他区域保持独立,且设置有明显的标识和指示。
总体来说,超高层建筑的避难层设置要求综合考虑人员容纳、生活条件、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获得有效的保护和生存空间。
超高层住宅避难层设置要求
向高空逃生:超高层住宅避难层设置要求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垂直发展,越来越多的超高层住宅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等,逃生成为了人们最紧急的需要。
因此,在超高层住宅的设计中,避难层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避难层应该位于建筑最高点以上,这样能够更好地避免受灾的影响,并尽量保证居民的安全。
同时,避难层应该具备应急处理的功能,如应急照明、应急通信等,方便居民及时了解到外界信息,采取对应措施。
其次,避难层的尺寸和数量也需要充分考虑。
一般来说,避难层的面积应该在100平方米以上,并且需要设置多层避难层,以充分满足人员的避难需求。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能源及物资储备,为应急需求提供支持。
此外,避难层的通道和紧急出口的设置也需要精心设计。
通道设备应当符合建筑物使用要求,而紧急出口的数量和大小应当符合消防和避难设计标准,保证居民能够顺利逃生。
总之,超高层住宅的避难层设置不仅需要考虑到设计和建筑的问题,还要根据实际需求,结合逃生和应急措施,从而确保居民的安全和生命健康。
小区应急避难场所设置及使用指南
小区应急避难场所设置及使用指南在现代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小区作为居民居住的主要场所,如何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建立完善的应急避难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小区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置要点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希望能为您的生命安全提供有益的参考。
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要求选择合适的应急避难场所,是确保居民安全撤离的关键所在。
根据相关规定,小区应急避难场所需满足以下几点要求:地理位置优越:选址应远离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区域,如洪涝、地震等灾害易发区域,同时远离工业区、化工厂等可能发生事故的场所。
建筑结构牢固:应选择钢筋混凝土等抗灾能力强的建筑作为避难场所,避免使用临时搭建的棚屋或简易房屋。
设施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如饮用水、简易炊事设备、临时床铺等,并设有固定的应急电源和通信设备。
面积适当:根据小区人口规模,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的面积大小,以确保足够的容纳能力。
通常每人需要2-3平方米的活动空间。
便于疏散:应急避难场所的出入口要宽敞,并设有指示标志,便于居民快速疏散到场所内。
同时要考虑车辆和行人的疏散通道。
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要求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应急避难场所,是保障居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小区管理部门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完善预案制度: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救援措施、保障措施等内容,定期组织演练,确保预案的可操作性。
配备必要物资:根据小区人口规模,提前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干粮、医疗用品、帐篷、毛毯等应急物资,并定期检查更新。
加强日常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应急避难场所的日常管理,保持场所的整洁和设备的完好,确保随时可用。
开展培训演练:定期组织居民进行应急避难演练,提高居民的自救互救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确保遇险时能够迅速撤离到指定场所。
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强化协调配合,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开展。
居民的应急避难注意事项面对各种灾害,居民自身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也至关重要。
高层建筑群间开放空间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管理预案
高层建筑群间开放空间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管理预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群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高层建筑群所带来的密集人口、复杂的结构和火灾隐患等问题,也给应急避难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对于高层建筑群间开放空间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管理预案的制定变得尤为重要。
一、规划原则高层建筑群间开放空间的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避难场所的安全性,包括防火、防灾等方面的安全措施。
2. 便利性原则:避难场所的位置应尽量接近高层建筑群,方便居民的疏散和避难。
3. 空间利用率原则:合理规划空间,确保能容纳足够的人员,并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
4. 环境友好原则:避难场所的规划应考虑到生态环境和景观的保护,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规划内容高层建筑群间开放空间的规划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 场所选址:根据高层建筑群的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选择离高层建筑群相对较近、地理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作为应急避难场所。
2. 空间规划:根据可用空间的大小,合理划分内部区域,包括疏散通道、安全设施、生活设施等,确保避难场所的功能完善。
3. 设施配备:安装适当的避难设施,如疏散通道指示牌、避难用品储备等,以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生命安全保护。
4. 火灾防控措施:建立完善的火灾预防和控制机制,包括火灾报警系统、消防器材等,确保避难场所的安全性。
5. 交通配套:规划完善的交通配套设施,保证人员在避难时的迅速疏散和便捷出入。
6. 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场所管理制度,包括人员安排、资源调配、危机应对等,以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效能。
三、管理预案高层建筑群间开放空间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类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台风、洪水等各类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
2. 人员组织与分工:明确不同人员在应急避难场所中的职责与分工,包括组织人员疏散、安全检查、物资调配等。
高层建筑避难间设置
高层建筑避难间设置在现代城市的高楼林立中,高层建筑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然而,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火灾等紧急情况所带来的风险也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高层建筑避难间的设置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高层建筑避难间。
简单来说,它是在高层建筑中专门设置的、用于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供人员暂时避难等待救援的空间。
这个空间通常具有特殊的防火、防烟和通风设施,能够为被困人员提供相对安全的环境。
那么,为什么要设置避难间呢?这是因为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火势往往会迅速蔓延,烟雾也会迅速充满楼道和楼梯间,使得人员疏散变得极为困难。
而避难间的存在,可以为那些无法及时疏散到室外的人员提供一个暂时的安全场所,等待消防救援人员的到来。
在设置避难间时,有一系列严格的要求和标准。
位置的选择是关键之一。
避难间通常应设置在建筑的较高楼层,并且要易于寻找和到达。
同时,它应避开火灾容易蔓延的区域,如电梯机房、楼梯间等。
面积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避难间的面积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容纳人数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要能够容纳一定数量的人员,并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
防火性能更是重中之重。
避难间的墙体、门窗等都应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抵御火势和烟雾的侵袭。
例如,墙体应采用不燃烧材料,门窗应具备防火、防烟的功能。
通风和排烟设施也必不可少。
良好的通风可以保证避难间内有新鲜的空气,排烟设施则能够及时排出烟雾,减少对人员的危害。
此外,避难间内还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和应急照明设施。
消防设备如灭火器、消火栓等,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供人员自救使用。
应急照明设施则能够保证在断电的情况下,避难间内仍然有足够的光线,方便人员行动。
对于居住建筑来说,避难间的设置也有特殊的要求。
比如,高层住宅建筑的每户应有一间房间符合避难间的要求,其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避难间的设置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者不规范。
超高层建筑避难层的设计
超高层建筑避难层的设计
一、《高规》要求:
1
2
8
二、说明:
避难层:避难层是高层建筑中专供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用的楼层。
避难间则是供消防人员在一定高度(大于等于100米的楼层)上设置的临时避难用的的房间。
避难层或避难间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给来不及疏散人群的临时避难场所。
发生火灾时,处于极度紧张的人员不容易找到避难层,为此防烟楼梯间宜在避难层错动位置或上下层断开,使需要进入的人能尽早进入避难层。
避难层或避难间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能提供一定的面积供疏散人员避难;二是要有良好的通风和排烟设施;三是避难层或避难间与疏散楼梯间及消防电梯间应有通畅的交通组织流线.使得疏散人群易于识别并能安全地疏散和避难,与疏散楼梯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串联形式。
避难层的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与设备层结合(采用的较多),这种形式的避难层要做到:一是设备、管道应集中布置,并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墙围护起来;二是要满足疏散人员的停留面积要求,例如避难层管15层,每层平均100人,共1500
高的
避难层有敞开式和封闭式。
①敞开式不设维护墙,一般设在顶层。
不适宜寒冷地区使用。
②半敞开式避难层设≥1.2米的防护墙,上部设开启的封闭窗,自然通风排烟。
③封闭式避难层应急设施齐全.
三、图示:
四、实例:见cad图纸。
家里买了高层住宅的,一定要了解这个特殊房间,关键时刻救一命
家里买了高层住宅的,一定要了解这个特殊房间,关键时刻救
一命
如果,您家买的住宅,楼栋总高度大于54m或者总层数超过18层,一定要注意家里有一间特殊的房间。
大家可不要小看这间房,或是火宅时候,没准就因为它,为挽救生命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它就是——避难间,在来不及逃生的情况下,给我们提供的一个短时间内相对安全,以待救援的场所。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明确规定,对避难间是这样描述的
建筑高度大于54m 的住宅建筑,每户应有一间房间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靠外墙设置,并应设置可开启外窗;
2 内、外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 OOh ,该房间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宜低于1. O0h 。
这就是所谓的避难间。
当发生火灾,当您跑到楼梯间,发现楼梯间已经被烟气充满,不具备疏散的条件的时候,可以暂时回到此房间,关好门窗,用湿毛巾捂号口鼻,以待救援。
因为此房间的隔墙和门窗都有特殊的防火要求,所以在火宅时比普通房间保持安全的时间更长。
最重要的提醒:
一、避难间仅为特殊情况下,楼梯间已经不具备疏散条件,且也没有其他更好的疏散途径的时候,才不得不选择的不得已的救援措施,在发生火灾时,一定要优先选择楼梯间等安全途径先疏散。
二避难间的门为防火门,外侧为耐火窗,在毛坯交房的时候就已经安装到位,后期装修一定不要更换此门或窗,即使要更换,也要换成同等防火的防火门窗,而不能是普通木门或玻璃窗。
也请您一定认清此房间位置,尤其是告诉家里老人及小朋友。
如果您以前为了解此避难间,为了更多人多份安全,向往你能辛苦转发下,让更多人看到和了解。
消防工程-避难层的要求
消防工程-避难层的要求避难层(间)是建筑内用于人员暂时躲避火灾及烟气危害的楼层(房间)。
一、设置场所1.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2.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
3. 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
4. 3层及3层以上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包括设置在其他建筑内三层及以上楼层)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应在二层及以上各层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每座疏散楼梯间的相邻部位设置1间避难间;当老年人照料设施设置与疏散楼梯或安全出口直接连通的开敞式外廊、与疏散走道直接连通且符合人员避难要求的室外平台等时,可不设置避难间。
二、公共、住宅建筑避难层(间)要求1.一般要求1)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
2)通向避难层(间)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说明:此条规定是为了使需要避难的人员不错过避难层。
“同层错位和上下层断开”的方式是强制避难的做法,此时人员均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
“疏散楼梯在避难层分隔”的方式,可以使人员选择继续通过疏散楼梯疏散还是前往避难区域避难。
3)建筑内的避难人数较少而不需将整个楼层用作避难层时,除火灾危险性小的设备用房外,不能用于其他使用功能,并应采用防火墙将该楼层分隔成不同的区域。
从非避难区进入避难区的部位,要采取措施防止非避难区的火灾和烟气进入避难区,如设置防烟前室。
4)在避难层(间)进入楼梯间的入口处和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间)的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5)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6)避难间内不应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不应开设除外窗、疏散门之外的其他开口。
2. 面积要求1)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人/㎡计算。
3. 兼做设备层要求1)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
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应集中布置,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分析对比现行国内外相关规范对避难层的技术 要求,结合剖析 我 国 避 难 层、避 难 间 的 设 置 现 状,找 出 目 前设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增加 避 难 层、避 难 间 数 量,并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其综合性 能 的 技 术 发 展 思 路,为避难层、避难间规范化合理配置提供研究方向 。 2 高 层 建 筑 避 难 层 及 避 难 间 设 置 存 在 的 问 题 2.1 《高 层 民 用 建 筑 设 计 防 火 规 范 》相 关 条 款
功能性新型材料 的 广 泛 应 用 ,高 层 建 筑 火 灾 起 数 与 严 重 程度均呈快速上升趋势。这主要缘于现有救援设备的性 能限制和消防设施管理不严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发生这 类火灾时,往往造成50m 以上高层部分救援和逃生 工 作 都无法正常展开的被动局面。
避难层作为火灾情况下人员无法进行正常疏散时暂 时停留等待救援或等待大火被扑灭后逃生的避难区域, 可以弥补高层建 筑 和 超 高 层 建 筑 垂 直 疏 散 距 离 长 、外 部 救援困难、自身灭火设施能力有限等条 件 的 不 足 ,为 消 防 救援赢得时 间,提 高 火 灾 人 员 生 存 率。 但 我 国 现 行 国 家 标准 GB 50045-95(2005年00m 的公共建筑才应 设 置 避 难层,且每隔14 层 设 置 一 层;且 设 置 时 并 未 考 虑 火 灾 人 员在避难区域内 的 耐 受 能 力 ,未 对 设 置 效 果 加 以 试 验 验 证,使高层建筑在避难层 、避难间的设置 数 量 和 性 能 等 方 面都存在严重不足并且不规范 ,发挥的作用很有限 。
关 键 词 :高 层 建 筑 ;火 灾 ;避 难 间 ;疏 散 中 图 分 类 号 :X924.4,TU972.4 文 献 标 志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9-0029(2012)10-1057-04
1 研 究 背 景 随着我国高层 建 筑 的 不 断 增 多 及 各 种 节 能 、装 饰 等
高层建筑避难间设置探讨
建筑防火设计
张 鸿 鹤1 ,王 晋 波2 (1.天津市消防总队,天津 300090;2.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天津 300381)
摘 要:现有设置避难层的高层公 共 建 筑 较 少 且 发 挥 作 用 有限。部分避难层被设置成敞开式,避 难 层 内 部 的 防 火 分 隔 措 施不够完善。我 国 避 难 层 面 积 5 人/m2 的 要 求 明 显 偏 低。 必 须扩大避难层设置范围,100m 以 下 高 层 公 共 建 筑 和 住 宅 也 须 考虑设置避难层、避难间。避难层、避 难 间 的 防 火 分 隔、送 风 系 统 、照 明 系 统 要 求 偏 低 ,需 作 改 进 。
(2)避难 层 内 部 的 防 火 分 隔 措 施 不 够 完 善 。 在 一 些 超高层建筑中,有将设备层与避难层共 用 的 ,这 反 而 会 增 加避难层的危险性。 2.5 避 难 层 的 疏 散 及 通 信 措 施 有 待 进 一 步 改 进
在高层建筑发 生 火 灾 时 ,避 难 层 可 以 供 受 难 人 员 临 时躲避,减 少 伤 亡。 但 我 国 现 行 GB 50045-95 规 定,只 有建筑高度超过100 m 的 公 共 建 筑 才 设 置 避 难 层,且 每 隔14层才设 置 一 层。 而 从 国 内 外 高 层 建 筑 火 灾 案 例 分 析,100m 以下高层建筑火灾 占 近 些 年 火 灾 的 绝 大 多 数 。 在我国,由于高层建筑多 ,这一比例更 高。 但 这 些 高 层 建 筑尤其是住宅建 筑 并 未 要 求 设 置 避 难 层 ,火 灾 中 人 员 在 救援不力等不利情况下 ,逃生率很低。 2.3 避 难 层 面 积 计 算 指 标 不 足
消 防 科 学 与 技 术 2012 年 10 月 第 31 卷 第 10 期
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 满足 设 计 避 难 人 员 避 难 的 要 求 ,并 宜 按 5.00 人/m2 计 算。避难层可兼 作 设 备 层,但 设 备 管 道 宜 集 中 布 置 。 避 难层应设消 防 电 梯 出 口 。 避 难 层 应 设 消 防 专 线 电 话,并 应设有消火栓和消防卷盘。封闭式避难层应设独立的防 烟设施。避难层 应 设 有 应 急 广 播 和 应 急 照 明 ,其 供 电 时 间 不 应 小 于 1.00h,照 度 不 应 低 于 1.00lx。 2.2 现 有 设 置 避 难 层 的 高 层 建 筑 较 少 且 发 挥 作 用 有 限
现行 GB 50045-95规定 避 难 层 的 净 面 积 宜 按 5.00 人/m2 计算。该规定自1995年起 实 施 以 来 从 未 修 订 ,以 目前我国人口的体型情况来看 ,疏散时明显比较拥挤 。 2.4 避 难 层 防 火 措 施 不 够 完 善
(1)部分避难层设置成敞开式 ,火灾 时 易 受 烟 火 蔓 延 影响。GB 50045-95第6.1.13 条 没 有 对 避 难 层 是 否 封 闭做出规定,部分 高 层 建 筑 的 避 难 层 设 置 为 敞 开 式 或 半 敞开式,从现有国内外典型高层建筑火 灾 案 例 分 析 ,当 避 难层下部楼层发 生 较 大 火 灾 时 ,烟 火 将 沿 建 筑 外 墙 向 上 蔓延,继而包围 整 个 建 筑,有 毒 热 烟 气 对 敞 开 式 避 难 层 、 避难间影响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