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质量强市“十二五”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市质量强市“十二五”规划
前言
质量问题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1993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实施“质量立市”战略,近二十年来,先后经历了打假治劣、名牌兴业、信用温州、品牌强市等几个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动质量立市战略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两度被评为“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先后三次获得“全国质量立市先进市”称号。实践证明,实施“质量立市”战略,既大幅度提升温州企业发展水平,也从根本上扭转了温州城市的整体形象。
当前,科学发展是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十二五”期间,我市处于产业升级提速期、城市发展提质期、全面小康深化期、体制改革攻坚期,随着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的初具规模,人均GDP将由5000美元向10000美元迈进。因此,建设“质量强市”,全面提升我市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的总体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是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要要求。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质量强省”战略,加快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特制定《温州市质量强市“十二五”规划》。本《规划》在对我市质量与品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形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市质量强市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并提出质量强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本《规划》以2010年为基准年,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规划》是我市“十二五”重点规划,是未来5年我市质量强市建设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
《规划》编制依据:
1.《国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
2.《浙江省质量强省建设“十二五”规划》;
3.《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省的若干意见》;
4.《温州市质量与品牌发展规划(2006-2020年)》;
5.《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6.《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市的实施意见》。
第一章现实基础
1.1 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市积极实施“质量立市”和“品牌强市”战略,质量总体水平全面提升,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有力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和进一步解决。主要工业产品质量指数连续保持在95%以上,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保持在85%以上。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优质工程不断涌现,工程质量的验收合格率保持100%。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持续向好,主要污染物排放
总量持续下降。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不断推进,顾客满意度不断提高。
(2)品牌培育成果不断扩大。集群产业品牌创建取得长足进步,已形成35个国字号特色产业基地。成功培育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省级品牌梯队,省级以上品牌拥有量继续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2008年荣获“中国十大品牌之都”称号。生态创建成果显著,成功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生态示范区县、乡镇、村。确定重点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42个,其中列入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4个。名牌产品的产值比重逐年提升,市级以上工业名牌产品的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41.2%,名牌企业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的的贡献率保持在33%左右。
(3)质量安全底线切实保障。期间,没有发生重、特大产品质量安全、环境污染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得到有效监控。没有发生服务行业涉及质量安全的重大有效投诉。食品和健康安全类产品质量安全持续稳定。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和规范工作全面完成,规范率达到99.28%。特种设备安全保持平稳态势,万台设备事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建筑施工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4)质量基础建设逐步夯实。产品、工程、环境等质量监管机构和力量有力加强,尤其是产品质量监管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质量管理工作不断夯实,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认证,生产许可证,3C强制性认证等始终走在全省前
列。2009年推出设立“市长质量奖”,推广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评定获奖企业6家。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强化,形成以国家级中心为龙头、省级中心为骨干、市县级中心为基础的检验检测体系,主要行业内80%以上企业实现在温州本地计量和检测。
(5)质量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知识产权、标准和人才三大战略有效实施。基本形成多层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究中心达117 家,年专利授权量突破万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7 项。主持、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地方标准453项,其中主导制定标准145项,2家企业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在10个块状产业制定实施24个联盟标准,建立30个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培养、引进一大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质量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注:①、②、③数值为2010年新增,2005年累计数值未作统计,无法作纵向比较。④、⑤数值为2010年, 2005年暂缺。
1.2 存在问题
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当前质量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质量总体水平还不高。虽然我市质量总体水平在全省已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但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生活品质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2)质量发展水平不平衡。受狭隘质量观影响,以往讲质量往往局限于产品质量的范畴,对工程、服务、环境等领域
的质量认识相对不足,尚未达到战略性的认识高度,这是导致各领域质量建设和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3)质量建设缺乏总体规划。目前我市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四大实体质量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在如何建设质量强市的认识上尚未形成统一的目标和方向,而且缺少有力的工作载体和抓手。
(4)制约质量发展的因素较多。温州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矛盾,企业规模低小散、产业结构低档次、产品品牌同质化等问题,以及高素质质量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5)质量建设工作机制不完善。大质量建设涉及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各行业、各部门,而部门之间的统一协调工作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在推动质量建设工作中未能形成统一合力,需进一步加以健全和完善。
1.3 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内外宏观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质量与品牌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根据省政府建设“质量强省”的要求,结合温州实际,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从“质量立市”到“质量强市”的变化,是新时期、新阶段的特征所决定的,是与时俱进的重大抉择。
从宏观经济形势看,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孕育着新一轮的创新和产业转型,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