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质量强市“十二五”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市质量强市“十二五”规划
前言
质量问题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1993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实施“质量立市”战略,近二十年来,先后经历了打假治劣、名牌兴业、信用温州、品牌强市等几个发展阶段。
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动质量立市战略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两度被评为“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先后三次获得“全国质量立市先进市”称号。
实践证明,实施“质量立市”战略,既大幅度提升温州企业发展水平,也从根本上扭转了温州城市的整体形象。
当前,科学发展是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
“十二五”期间,我市处于产业升级提速期、城市发展提质期、全面小康深化期、体制改革攻坚期,随着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的初具规模,人均GDP将由5000美元向10000美元迈进。
因此,建设“质量强市”,全面提升我市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的总体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是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要要求。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质量强省”战略,加快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特制定《温州市质量强市“十二五”规划》。
本《规划》在对我市质量与品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形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市质量强市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并提出质量强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本《规划》以2010年为基准年,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
《规划》是我市“十二五”重点规划,是未来5年我市质量强市建设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
《规划》编制依据:
1.《国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
2.《浙江省质量强省建设“十二五”规划》;
3.《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省的若干意见》;
4.《温州市质量与品牌发展规划(2006-2020年)》;
5.《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6.《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市的实施意见》。
第一章现实基础
1.1 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市积极实施“质量立市”和“品牌强市”战略,质量总体水平全面提升,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有力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
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和进一步解决。
主要工业产品质量指数连续保持在95%以上,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保持在85%以上。
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优质工程不断涌现,工程质量的验收合格率保持100%。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持续向好,主要污染物排放
总量持续下降。
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不断推进,顾客满意度不断提高。
(2)品牌培育成果不断扩大。
集群产业品牌创建取得长足进步,已形成35个国字号特色产业基地。
成功培育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省级品牌梯队,省级以上品牌拥有量继续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2008年荣获“中国十大品牌之都”称号。
生态创建成果显著,成功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生态示范区县、乡镇、村。
确定重点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42个,其中列入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4个。
名牌产品的产值比重逐年提升,市级以上工业名牌产品的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41.2%,名牌企业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的的贡献率保持在33%左右。
(3)质量安全底线切实保障。
期间,没有发生重、特大产品质量安全、环境污染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得到有效监控。
没有发生服务行业涉及质量安全的重大有效投诉。
食品和健康安全类产品质量安全持续稳定。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和规范工作全面完成,规范率达到99.28%。
特种设备安全保持平稳态势,万台设备事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建筑施工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4)质量基础建设逐步夯实。
产品、工程、环境等质量监管机构和力量有力加强,尤其是产品质量监管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
质量管理工作不断夯实,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认证,生产许可证,3C强制性认证等始终走在全省前
列。
2009年推出设立“市长质量奖”,推广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评定获奖企业6家。
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强化,形成以国家级中心为龙头、省级中心为骨干、市县级中心为基础的检验检测体系,主要行业内80%以上企业实现在温州本地计量和检测。
(5)质量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知识产权、标准和人才三大战略有效实施。
基本形成多层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究中心达117 家,年专利授权量突破万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7 项。
主持、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地方标准453项,其中主导制定标准145项,2家企业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在10个块状产业制定实施24个联盟标准,建立30个产业技术标准体系。
培养、引进一大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质量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注:①、②、③数值为2010年新增,2005年累计数值未作统计,无法作纵向比较。
④、⑤数值为2010年, 2005年暂缺。
1.2 存在问题
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当前质量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质量总体水平还不高。
虽然我市质量总体水平在全省已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但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生活品质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2)质量发展水平不平衡。
受狭隘质量观影响,以往讲质量往往局限于产品质量的范畴,对工程、服务、环境等领域
的质量认识相对不足,尚未达到战略性的认识高度,这是导致各领域质量建设和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3)质量建设缺乏总体规划。
目前我市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四大实体质量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在如何建设质量强市的认识上尚未形成统一的目标和方向,而且缺少有力的工作载体和抓手。
(4)制约质量发展的因素较多。
温州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矛盾,企业规模低小散、产业结构低档次、产品品牌同质化等问题,以及高素质质量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5)质量建设工作机制不完善。
大质量建设涉及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各行业、各部门,而部门之间的统一协调工作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在推动质量建设工作中未能形成统一合力,需进一步加以健全和完善。
1.3 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内外宏观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质量与品牌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省政府建设“质量强省”的要求,结合温州实际,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施“质量强市”战略。
从“质量立市”到“质量强市”的变化,是新时期、新阶段的特征所决定的,是与时俱进的重大抉择。
从宏观经济形势看,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孕育着新一轮的创新和产业转型,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
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的风险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转变发展方式、保障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将成为重大战略任务。
从温州自身发展看,我市正处于产业升级提速期、城市发展提质期、全面小康深化期、体制改革攻坚期。
随着经济、社会、政府“三大转型”的全面推进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的初具规模,人均GDP将由5000美元向10000美元迈进,使得提升发展质量和生活品质的要求更为迫切。
从质量建设需要看,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更新,“质量立市”战略已不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质量观的内涵远远超越了产品生产制造的范畴,拓展到了服务、工程、环境、民生等多个领域,迫切需要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战略来主导下一阶段的工作,这促使质量建设由“质量立市”战略向“质量强市”战略发生转移。
因此,“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探索研究新形势下大质量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切实把质量强市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出一条具有温州特色的质量强市之路。
第二章总体思路
2.1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省政府建设“质量强省”的总体要求,围绕温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建设“三生融合”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的战略
目标,切实强化质量工作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品牌创新、标准创新和管理创新,树立“全面、全程、全民”的质量观,努力提升发展质量和生活品质,使全市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重点领域质量水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强劲动力和有力保障。
2.2 基本原则
(1)坚持质量优先、以质取胜。
注重发展的质量、结构和效益,加快形成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区域竞争力,通过质量建设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2)坚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
把保障安全和改善民生作为质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民生安康,致力质量惠民,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充分发挥企业在质量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广大企业走质量强企、质量强业之路。
(3)坚持宏观着眼,实体入手。
着眼于提升温州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突出抓好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努力形成温州质量建设的特色和优势。
(4)坚持统筹谋划、因地制宜。
从全市发展全局的高度谋划推进质量建设,并结合各地实际,突出重点领域、主导行业、特色产业,制定质量建设规划和政策,推动各地质量建设的特色化发展。
2.3 主要目标
到2015年,全市质量基础建设明显加强,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质量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社会质量意识明显增强,总体质量达到全省或国内领先水平。
——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重点解决食品、药品、农产品以及重点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到2015年,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全国先进水平,省级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达到92%以上,其中本地生产的食品、药品和农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分别达到93%、95%和96%以上;企业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持证率达到40%以上;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块状产业基本建立和实施联盟标准;形成一批具有国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和名牌产品、名牌企业。
——工程质量稳步提高。
重点解决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力量不足、企业工程质量主体责任难以落实等问题。
到2015年,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交验合格率达到100%;建筑节能示范工作取得新进展,新建民用建筑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在建筑用能监管、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引导低碳绿色建筑等方面有新突破。
工程质量争取全省领先水平。
——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重点解决服务业规范化水平不高、品牌意识不强、质量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到2015年,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的标准体系;500家服务业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旅游行业三星级及以上饭店全面推行绿色饭店标准,全市30%以上的旅行社进入星级品质旅行社行列;交通运输业出租车服务基本实现规范化,旅客运输各项安全指标均控制在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范围内;医疗卫生业全面实行医疗卫生服务规范化,居民对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基本满意率达85%以上,标准化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达85%以上;电信、邮政、供水、供电、贸易、保险、金融等行业的用户满意率超过90%。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重点解决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和城市空气污染等问题。
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水系,温瑞塘河流域市控以上断面基本消除劣Ⅴ类水质,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0%;城乡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全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城市空气优良率稳定在95%以上;区域环境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区域环境噪声小于55分贝的县以上城市(县城)比例达到75%,交通干线噪声小于70分贝;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完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争取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居全省领先水平。
第三章主要任务
建设质量强市,质量安全是底线,科技创新是基础,技术标准是核心,品牌培育是载体,质量支撑是保证,其根本是为了惠民,最终落脚点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十二五”
期间,要全面实施“345质量计划”,即把“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建立健全四大体系、全力建设五大工程”作为质量强市建设的主要任务。
3.1深入实施三大战略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品牌战略是质量建设的三大主导战略,在质量强市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
3.1.1深入实施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发、购买和应用发明专利、商标和版权,增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能力。
着力完善知识产权激励保护机制,提高知识产权的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能力。
(1)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建设一批专业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区域行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中介机构等技术创新平台;继续推进省皮革、泵阀、低压电器、汽车及零部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筹建视光学装备、食品药品机械、新材料、化工等省级行业(区域)创新平台。
到2015年,争取科技企业孵化器达15 家以上。
(2)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
加大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示范企业、农业科技企业,培育发展一批省级、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实施优势特色产业科技提升行动,着力提升电气、机械装备、鞋服、高新技术等产业群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时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重点组织实
施重大科技专项,到2015年,实施5个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培育50家创新型企业。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深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促进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实施特色优势产业专利等知识产权的预警与应急项目计划,建立完善重大科技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查机制。
到2015年,新增培育温州市专利示范企业100家以上,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00 件以上。
3.1.2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
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建设,加快构建具有温州特色的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推动和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1)加强技术标准的研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争取我市在国际、国内市场的标准“话语权”。
到2015年,申报国家、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5个,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1项,主导国家、行业标准制修定50项。
(2)大力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重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达到87%以上;加强块状产业标准化重点项目和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加大在十大行业推广实施联盟标准力度,块状产业联盟标准推广实施率达到30%以上。
(3)围绕服务中心镇、生态村等建设,继续加强农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加大国家、省、市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项目建设,促进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
到2015年,农业标准推广
实施率达到60%以上,新增市级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点43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点2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点6个。
(4)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活动,重点加强旅游、餐饮、交通运输、社区服务和现代物流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主动承担国家或省级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
到2015年,制修订服务业地方标准规范10个以上,争取建设纳入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10个以上、市级标准化示范项目20个以上。
(5)全面推行工程施工标准化,通过统一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检验标准,打造规范的工程施工标准体系,推动建设管理程序化、生产规模化,从而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技术创新,实现对建设过程质量、安全的有效控制。
到2015年,争创省级文明标化工地80个。
(6)积极开展环境、能耗等标准的制修订,促进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大市县两级环境监测标准化水平建设,构建完善省市县三级联网、全天候实时监控的现代化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7)紧跟温州城市化建设进程,研究实施城市标准化战略,将标准化工作延伸至城市建设、社区建设和行政服务等领域,强化资源优化配置,着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展的规范性、科学性。
3.1.3深入实施品牌战略
围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工程和环保领域,制定品牌培育规划和品牌政策,进一步完善品牌体系,创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创建一批享有社会美誉度的工程品牌、服务品牌和生态品牌,继续保持我市品牌拥有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领先的地位。
(1)积极培育产品区域名牌。
继续深入实施皮鞋、服装、低压电器、汽摩配、泵阀、锁具、制笔等十大行业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并扩展到其它行业。
开展温州市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创建和认定工作,加大培育力度,将我市具有一定市场优势、自主品牌有一定影响、产品质量长期稳定、集聚程度较高的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全省、全国知名的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或区域名牌。
积极组织申报浙江省区域名牌、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重点产业集群示范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产品生产基地。
到2015年,培育创建18个市级工业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10个市级农业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力争拥有2个国家级区域性品牌,5个浙江区域名牌、300个浙江名牌产品,市级以上名牌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
(2)加快培育服务业品牌。
围绕温州大都市建设框架,以服务业品牌建设为目标,以现代商贸、现代物流、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休闲旅游、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制造业服务、中介服务等功能类型为重点,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品牌带动明显的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鼓励通过收购、兼并、控股、重组等多种途径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服务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全省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小型巨人”品牌服务企业。
到2015年,全市培育100个市级以上服务业品牌(著名商标、知名商号、名牌、老字号等),争取培育市级服务名牌30个以上,省级服务名牌10个以上。
(3)积极创建优质精品工程。
围绕“1650”大都市发展新格局,以加快城市化发展为契机,以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为重点,争创一批大型公共建筑、公共交通工程、大型水利工程、住宅工程方面的国优、省优、市优工程。
重点培育一批具有科研、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和融资综合能力的龙头骨干建筑企业。
到2015年,新增鲁班奖等国优工程5个,钱江杯等省优项目40个,瓯江杯等市优项目160个。
(4)深入开展生态创建活动。
继续开展生态市、生态县(市、区)、生态乡镇(街道)、生态村(社区)等创建活动。
到2015年,争取三分之一的县(市、区)达到国家生态县创建
标准,省级以上生态县(市、区)、生态乡镇比例达到50%,市级生态乡镇比例达到75%,25%个行政村达到市级生态村。
全面开展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饭店、绿色家庭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
深入创建各种生态旅游区。
3.2 建立健全四大体系
3.2.1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1)完善监管机制。
围绕保障质量安全,加快出台与相关法律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确保质量安全有法可依。
明确各级政府对质量安全负总责,建立“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政府牵头协调、部门依法监管、社会共同监督”的质量安全工作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全面推行质量安全区域监管的模式,质量安全监管任务较重的乡镇(街道)、都市型功能区根据需要设立基层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2)构建防控体系。
坚持从源头抓质量,严把市场准入关、环境准入关,探索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
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加强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对评估、监测中发现的质量安全隐患及时预警,开展专项整治,将质量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重点建立全省质量安全动态数据库;构建完善质量安全应急救援系统。
开展食品、农产品以及重点工业产品等专项整治活动;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等。
(3)强化执法监督。
严格落实日常巡查、监督抽查、执法检查等措施,在质量问题多发行业开展专项整治和全过程规
范管理,坚决淘汰不符合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及高污染高耗能产品。
实行重大危险源定向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工程建设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质量安全。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短斤缺两、恶意欺诈、超标排放等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
对涉嫌犯罪的违法行为,一律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2.2建立健全质量技术支撑体系
(1)加强检验检测机构建设。
围绕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检验、计量检测、工程质量检测、环境监测、标准化研究等技术机构建设。
到2015年,建成拥有5 个以上国家质检中心、12个以上省级质检中心;在鹿城、龙湾、瓯海三个区分别建立环境监测站,实现全市环境监测站全覆盖。
(2)加强质量基础管理。
积极引导企业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采用精细化管理、6σ管理、5S管理、QC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形成科学规范的现代化管理体系。
到2015年,推进300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1000家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精细化管理、5S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等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1000家企业开展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等体系认证。
(3)加强协会、中介组织的管理。
扶持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充分发挥其在产业规划、资质认证、技术标准、行业规范等方面的服务、协调、自律、监督等作用。
积极发挥质量中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