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的课型丰富多彩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课有哪些课型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课有哪些课型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余映朝在《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型创新》中说阅读教学课型,主要有教读课型、自读课型、学法指导课型、审美鉴赏课型,有精读课型、略读课型,有讲析课型、讨论课型、活动课型,有文学作品课型、文言文课型等。
在阅读教学中除了一般常用的教读课型和自读课型之外,还要注意如下创新课型的设计与运用:1.朗读课型——主要用于名家名篇的教学,主要用于文学作品的教学。
此时的朗读训练已不是一个环节而是一个课型,其课型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于朗读中体会课文的精妙之处,并在朗读中对学生进行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技能训练和说普通话的训练。
2.诵读课型——也就是背读课型,主要用于文言诗文课文的教学。
这是一种重要的新课型,其课型任务是降底难度,简化讲析,进行文言文背读、理解和积累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自读、自品、自悟的能力。
3.学法指导课型——重点用于对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和科学的阅读技能的培养。
其课型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
4.文学欣赏课型——主要用于文学作品的赏析教学。
它讲求突出文体色彩,要求有比较高雅的教学手段,还要求有突出的“美点”以及丰富的情感,要求我们在语言品味、形象感染、情感熏陶三个主要方面下功夫。
5.活动课型——用于课中活动,用于培养学生个性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安排语文活动课是义教初中语文教材的创举,是语文教材质量整体突破的标志之一。
语文活动课的课型任务是,将语文知识的渗透、语文能力的培养融于生动活泼的训练、比赛、娱乐、游戏、演出等等丰富多姿的活动之中,开拓学生学习语文的天地,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入学习语文的广阔视野。
6.积累课型——用于语言特别丰富的课文,突出语言的感悟、积累与运用。
【创新课型举例】——学法指导课设计、运用学法指导课,可综合考虑如下层面的指导训练内容:第一层面:文体阅读的基本方法。
如朗读和默读的方法,诵读的方法,精读、略读和测览的方法,品读与欣赏的方法,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等。
让阅读课异彩纷呈
让阅读锝异彩纷呈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渠道。
反思当前的阅读课,我们发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几乎是一种课型,那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精读式感悟。
久而久之,这种单一的阅读课影响了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如何使阅读教学从一元模式走向多元模式,让阅读课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呢?一、呈现不同学段的教学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把小学六年分为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阶段目标,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不同学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阅读基础和阅读心理,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一样,阅读课应该是百花齐放的。
1.侧重于识字写字的低段阅读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然而在当前的低段阅读课中,有的教师过于注重文本的阅读理解而忽视识字写字的指导,出现了低段教学高段化的现象:识字环节走马观花,写字指导蜻蜒点水,大部分时间花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内涵上,最后学生连课文也读不通顺,宇也写不正确。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低段阅读课要突出识字写字这一教学重点,正确处理好识字写字与阅读理解的关系,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基础。
如教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比尾巴>,可以把课设计成四个板块:初口刘荣华读课文,认识参加比赛的动物,认读“松鼠“”猴子”“公鸡”“鸭子”等字词:细读课文,报告比赛的项目,认读“比尾巴”“短”“扁”等字词;熟读课文,宣布比赛的结果,在师生对读、生生互读中反复认读本课要求学习的“松鼠”“尾巴”等字词以及读好问话的语气;演读课文,创设表演比赛的情境,在表演朗读中区别“松”与“公”,书写“公”和“云”。
学生在识字中阅读,在阅读中识字,把识字写字与阅读理解融为一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了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率。
2.侧重于阅读理解的中段阅读课<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课异构,让小学语文阅读课异彩纷呈
探索篇•教学研究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凭借阅读教学,学生的知识视野会得到不断拓展,学生的语言知识会得到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不断提升等。
因此,一直以来,探寻小学语文阅读课的基本教学模式也就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
同课异构,说到底,就是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向学生呈现同一节课。
同课异构能够起到异曲同工之妙,即教师借助于不同的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可谓种类繁多。
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一些同课异构观摩教学活动实际,浅显论述同课异构异曲同工之妙处。
一、依托百变阅读,让阅读课一枝“读”秀百变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之一。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百变阅读就是让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读,理解文本的主旨大意,感悟文本思想内涵,据此提升阅读课教学效益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读,自始至终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依托朗读、默读、跳读、寻读、分角色读、自由读、配乐读等阅读形式,学生的阅读效益也会节节攀升。
基于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依托百变阅读,让阅读课堂一枝“读”秀。
比如,某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体验燕子的可爱,该教师让学生进行了寻读;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该教师让学生进行了朗读;为了让学生感知燕子的特点,该教师让学生进行了自由读等。
在一枝“读”秀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读,透彻理解了文本主旨大意,深刻体会了文本思想内容,据此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益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聚焦核心素养,让阅读课一拍即“核”时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聚焦点。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要在深入挖掘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精心设计一些主题鲜明、妙趣横生的课堂教学活动。
如此一来,立足这些主题鲜明、妙趣横生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效益自然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种课型上好语文整本书阅读课
圉数字课堂三种课型上好语文整本书阅读课文丨范胜武赵芳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就小学生而言,整本书阅读避免了单篇阅读碎片化的弊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世界。
但由 于年龄和认知的限制,在整本书阅读方面,教师 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多样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阅读,达成最佳阅读效果。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本书共读的过程中,可 以在共读前、共读中、共读后各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分别为导读课、推进课和分享课。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这三种课型能顾及一本书的不同阅读阶段,适用于绝大多数的阅读内容,有利 于深度阅读和浅阅读相结合、指导阅读和自主阅读相结合,容易被师生接受。
用信息技术辅助阅读教学,利用便捷的移动终端、互联网平台和平板电脑等,构建智慧学习环境,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更好地实现课程引领、师生共读、在线检测、阅读反馈、阅读延伸等多重目标,为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形成策略和技能提供服务性学习支持。
一、导读课,A p p助力激发学生阅 读兴趣导读课是整个阅读课程的幵启,其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学生做好阅读规划。
围绕这样的教学目标,导读课常常按照“问题与 推测一联想与感觉一规划与闯关”三个步骤进行。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书封面,了解图书作者等基本信息,进而以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推测。
其次,通过阅读或者朗读典型片段,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大胆联想,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阅读期待。
最后,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规划,挑战第一个阅读目标。
导读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两个环节:一是作品中经典片段的试读,运用录音软件极大地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二是帮学生做好阅读规划,分解目标,并用闯关的方式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
(_)朗读类A p p激发兴趣导读课上有一个环节是试读作品中的典型片段,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作品语言,还可以是精彩的故事情节。
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体 验阅读乐趣,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比如,在导读作家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一书时,我们选取了三个片段:一是作者对“大麦河”的景色描写;二是主人公青铜一家遭遇大火的经历;三 是对主人公葵花身世描写的段落。
怎样上好语文阅读课
怎样上好语文阅读课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靠教读课本上的文章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加大阅读量,农村中学的学生,阅读资料太少,又很少有课余读书的习惯,所以,开设阅读课非常必要!那么,怎样上好阅读课呢?下面是我的点滴体会,愿与大家交流!一、给学生讲清阅读的重要性给学生讲清阅读的重要性,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为他们明确阅读的目标。
1、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高尔基说过:“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好的书籍会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知识,多读,才能使你的学识更加渊博。
2、可以提高思维能力托尔斯泰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刘向也说过:“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可见,读书对拓展思维,开启智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可以陶冶情操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皮罗果夫也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所以,多读好书,你会学得好多优秀品质,提升自己的气质,逐渐变为一个高尚的人。
4、可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在读书的过程中,理解、领悟能力会逐步提高,久而久之,阅读能力便会提高。
好的文章,也会让我们在优美的文字中获得写作方法,打开我们的写作思路,为我们提供可学习的典范。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可见阅读对写作的帮助作用之大!二、为学生选好书籍因为是课上阅读,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与教学需要,选择好书籍,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取得更大的收获。
1、优秀的报刊杂志如:《初中生周报》《少年智力开发报》《读者》《青年文摘》《中学生》《作文与考试》《阅读与作文》等。
2、经典名著如:《西游记》《水浒》《鲁滨孙漂流记》《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等,以课标规定的阅读书目为重点。
3、其他为了开拓更广的阅读空间,还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人物传记、随笔散文等,避免阅读的局限性。
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声读物,比如朗读磁带,网上下载的著名朗诵家的朗读作品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课教学计划(通用5篇)
语文阅读课教学计划(通用5篇)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和语文应用规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文阅读课教学计划,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语文阅读课教学计划1一、工作目标本阶段的工作目标如下:⑴“十注阅读法”基本成型,学生能较熟练的运用“十注符号”开展批注性阅读,基本养成了“十注阅读”习惯,通过“带疑初读”,基本能独立完成学案第一环节的相关内容;⑵深化、拓展合作学习小组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继续加强小组合作成型化建设,小组长能充分的发挥职能作用,能科学合理的进行分工、实施信息的传递与整合,能得出组内的集体阅读成果,有效的组织小组进行较有深度效度的合作学习;⑶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小组的“立体化”建设。
合作学习小组的“立体化”建设是合作学习小组凸显合作效能和延长生命周期的根本保证,“立体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八个方面:“课堂合作学习机制的建设”、“小组学习习惯的建设”、“小组德育品行的建设”、“小组校纪班风的建设”、“小组清洁卫生绿化责任制度的建设”、“小组课外主题活动开展的建设”、“小组家庭管理联系制度的建设”、“小组捆绑式学习发展的建设”。
⑷核心目标的教学基本达成,能做到一个“五环节课堂教学”与一个核心教学目标的紧密对应,基本实现“一课落实一个目标、一课得到一项发展“的教学目标。
⑸认真落实每两周一节的“自主推荐课”,授课小组能自主选择学习文本、自主提出学习目标、自主开展文本备课、自主进行文本解读、自主组织班级学习、有质量的解答学习小组提出的问题;⑹严格按县课题组要求撰写和上传上一实验阶段的相关材料和完成本实验阶段的材料撰写和上传任务。
二、工作要点(一)加强学习,服务教学。
为了提高研究水平,课题组间周安排一定的'时间培训学习,并要求实验教师全员参与,实验教师必须有学习记录。
除了集体培训外,实验教师要加强自学,推荐学习资料有:《语文:表现与存在》、《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及关于文本细读的资料包。
阅读课的三种课型
阅读课的三种课型一、导读课型1.1 导读课的定义导读课是指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前,通过简要介绍、预测内容、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阅读状态,为学生提供阅读的背景知识和阅读的目的。
1.2 导读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阅读状态:导读课在课文前引导学生思考、预测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导读课为学生提供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导读课通过引导学生根据标题、插图等预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预测能力。
•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提问:导读课通过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1.3 导读课的实施步骤1.导入:通过简短的故事、问题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呈现目标文本:展示课文的标题、插图等,引导学生预测课文内容。
3.提问学生:利用引人思考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
4.引导学生获取背景知识:向学生介绍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提供必要信息。
5.概括导读:总结导入部分的预测和背景知识,为学生提供阅读课文的目标。
6.提出任务:明确学生要完成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7.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阅读教学课型2.1 阅读教学课型的定义阅读教学课型是指教师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2.2 阅读教学课型的分类•独立阅读:学生个体独立进行阅读,并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
•合作阅读: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阅读合作,共同完成阅读任务。
•导读阅读:教师在课前对课文进行导读,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状态,并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
2.3 阅读教学课型的实施步骤1.阅读前的准备:确定阅读目标、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2.导读阶段:进行导读,引导学生进行预测和思考。
3.阅读阶段:学生进行独立或合作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4.理解确认:进行提问、讨论等活动,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022语文新课标实践与探索:整本书阅读的三种课型
2022语文新课标实践与探索:整本书阅读的三种课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理念中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味。
”高效推进整本书阅读,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积极研究的课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紧扣学生完成阅读一整本书的全过程,将整本书阅读课分为陌生化导读课、阅读中推进课、阅读后分享课三种课型,构建整本书阅读教学体系,以引领学生实现整本书深度阅读。
一、陌生化导读课此类课型主要适用于学生初读一本名著之时。
一整本名著,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甚至更多,内容庞杂、主题多元,而且不少经典书籍因为年代久远,作者与现代中学生生活经历不同,导致很多学生对很多整本书都感到很陌生。
如何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陌生化导读课应该“导”什么?(一)导兴趣“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影视片段欣赏、精彩情节赏析、作者轶事、个性化评价或者好书推荐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如在阅读《海底两万里》时,先借助电影片段,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思考,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赏析保尔到莫斯科治病的片段,通过分析作品中保尔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引导学生探索保尔这一人物的特点,燃起学生的阅读欲望。
在阅读《我们仨》时,先让学生了解杨绛先生的生平故事以及世人对她的评价,进而让学生产生阅读原著的动力。
教师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出发点,带领学生从未知走向已知,又从已知走向未知。
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克服阅读的畏难心理,激发阅读兴趣。
(二)导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书籍浩如烟海,教师做不到手把手教学生读每一本书,但可以提供给学生可借鉴的方法指导。
导读课应重视书名、封面、目录、序言和后记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作用,指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图书的特点和价值,根据自身实际确定阅读目的。
拿到一本书后,我通常借助“四读”找到作者或者编者传递的相关信息。
即读封面:初步了解此书特点;读序言:帮助学生更快走进书里;读目录,快速了解书本内容,学会索引;读插图,从短篇阅读平衡过渡到长篇阅读。
阅读课教学计划4篇
阅读课教学计划阅读课教学计划4篇篇一:阅读课教学计划(842字)一、指导思想“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为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品味,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和能力,本着吸收中华文明之精华,同时起到发展学生智力、陶治情操的目的,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制定“阅读课”阅读计划。
此计划作为学校阅读教学活动的延伸与补充,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阅读实践活动,提高阅读能力与水平。
二、活动目标1、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书成为学生的终身伴侣。
2、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美文,积累优秀诗文,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积累之后,形成良好的语感。
3、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4、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三、读书内容1、新课标指定要求背诵的部分古诗词。
2、教师根据教学及学生实际情况推介一些文章或书籍。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图书。
四、指导措施1、采用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研讨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多种课型进行阅读指导训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适当地选择和运筹: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范读、试读、复读;单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接力读;研读、赏读……等读书的方式。
3、保证学生有时间读书,利用好班级的地方课程课以及每天中午的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平均不少于半小时。
4、传授有效读书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给学生简单的读书方法,指导列出自读提纲。
如:(1)看见了题目你想到些什么?(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3)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心到。
另外,强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1)圈点勾画;(2)做批注;(3)写读书笔记。
5、与学生一起读书,及时交流读书心得。
6、在读书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课外阅读教学计划(5篇)
课外阅读教学计划(5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精选篇1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
要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并提倡他们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切实推进我校书香校园建设,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特制定以下阅读活动计划:一、活动主题:好书伴我行二、活动目标1、努力营造轻松快乐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2、通过活动的开展,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通过推荐相关读物,使他们多读,拓宽知识面,提高读书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活动措施1、激发读书兴趣。
开学第一周,语文老师利用语文课或阅读课总结学生暑假读书情况,表扬部分读书积极的学生。
推荐本学期要求学生必读(选读)书目,进行好书推荐,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把自己读过的认为比较好的书推荐给全班同学,在推荐时可以说说认为好的原因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师生一起制定好每学期的班级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张贴于教室内供所有孩子选择。
充分使孩子体会到读书的诸多好处,调动读书的积极性,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2、合理利用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室资源。
开学前两周完善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利用班内图书分享阅读,也可利用学校图书室的有效资源,让孩子多多借阅,扩大阅读面。
3、保证阅读时间,老师适时指导。
课内利用阅读课时间,老师做适当的指导,教会孩子阅读的方法。
课外,每天给孩子留下阅读作业、阅读时间,自由阅读并请家长负责督促。
4、做好读书笔记。
尊重孩子的独特感受的前提下,指导孩子们在阅读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可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或写下自己的感受。
以摘抄为主,兼顾练习写读后感或简单的批注。
也可办读书方面的手抄报,进行读书心得的交流。
5、阅读延伸。
鼓励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培养读书型家庭,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要总结学生阅读情况,更好更有效地推进读书活动的开展。
四、活动评价1、一年级,儿歌与童话故事单双周交替进行,先以教师的讲故事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有兴趣去开始阅读。
阅读课怎么上
阅读课怎么上阅读课需要选择适合的读物、创设情境,触发阅读欲望保持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指导式。
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这种课型的主要对象是中低年级的学生,目的是扶着学生走上独立阅读的道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2、推荐式。
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
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3、复述式。
可有两种做法:一是学生共同独立地阅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儿童读物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故事的内容。
一是在各自阅读课外读物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故事的内容。
4、朗读式。
就是让学生阅读儿童读物或读某篇文章进行有表情的朗读。
1. 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情境的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 适时点拨,情感共振。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3. 要抓住重点,明确要求。
当学生明确了训练目标,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就有了阅读的积极性,就会主动地阅读。
提出要求的作用还在于促使学生联系讲读上刚刚学到的知识,主动地用来学习新课文,锻炼阅读能力。
4.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查阅的习惯。
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于难以理解的字、词、句及时查阅工具书,查到弄明白为止。
有辅助资料尽量参照查阅,以加强理解。
培养下批注的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对文中不理解和值得揣摩和探讨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来,以便过后再思考。
同时,要求学生对领悟之处也做出标识,必要时还可简单地进行旁注。
培养做读书卡片的习惯。
将文章的内容浓缩在小小的卡片上,将书读薄;将优美的语句或新了解的知识摘抄下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浅谈阅读课教学的策略(精选五篇)
浅谈阅读课教学的策略(精选五篇)第一篇:浅谈阅读课教学的策略浅谈阅读课教学的策略全阅读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心灵相通,情感相遇,智慧相生的一种浅境界。
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及丰富的教学策略,帮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从而达到阅读的教学目标。
我认为从下面进行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
小学语文教材里,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占大部分,这些课文写人、记事、绘景、状物、内容具体、形象生动。
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精炼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文章里生动的记叙和描写产生强烈的感受,在脑子唤起相应的形象,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这时,他们就会被形象的画面所吸引,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境界;他们就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阅读当中得到乐趣。
例如,教学《太阳》一课,当学生初步朗读课文之后,不急于让学生分析太阳有什么特点,而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讲太阳的故事,讲宇航员登月球的故事,然后结合课文的重点词语讲太阳具有离地球很远、很大、很热的特点,在好奇中,在兴趣中,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数字和举例说明问题的方法。
二、使单项纠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在教学中,针对每篇课文的教学步骤,如有的课文生字、词语多,可设计一节字词训练来单项训练,通过查字典、听写、默写、造句、讨论等方式进行。
有一些课文非常适应朗读。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一般以正确的普通话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内容,从而体会思想感情,做到抓住题目,常能得其要旨,理出主线,串起全文。
在教学中,有老师善于采取跳跃式教学、也有采取直奔重点,如《西门豹》一课,学生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就能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那么西门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就不一定会知道。
阅读辅导课教学计划
1、基本阅读方法。
帮助学生学会浏览、略读和精读等阅读方法,培养快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2、选择合适材料用作阅读训练。
内容适宜,语言地道,配套练习形式新颖。
3、适当精讲部分文章教师应结合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语言程度,精心选材。
先要求学生做限时阅读,随后对文章作适当讲解,如体裁、中心思想、背景知识和写作意图等等,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意思。
4、及时扩展相关词汇只有帮助学生掌握了足够的词汇,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而持之以恒地进行广泛的阅读是学生积累词汇的有效手段。
5.适时组织小组讨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不同的版面,按照兴趣分小组进行阅读。
大家可在组内讨论、交流所阅读的内容,也可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和阅览室等多种途径,查询阅读内容所涉及的背景、文化、人物等有关信息。
在班级内以组为单位交流阅读内容,发表观点和看法。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我校特别推出了“读好书、好读书”活动。
新课标也提倡让学生在小学阶段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
让心灵沐浴书香,做一个有有修养的人,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为孩子的一生着想,为孩子的生命奠基!因此,我们开展的这个活动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
<一、课外阅读的目的1、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通过开展课外阅读,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以读促写,走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之路,提高教学质量。
3、深入学习新教育的丰富内涵,营造浓浓的校园书香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读书活动、日记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造学生的人生底色;努力建设师生的精神家园,全面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创建特色班级,使读书层次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外阅读目标<(1)开始阅读名著或科技文章;(2)学会写阅读笔记,一学期不少于5千字;(3)每学期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4)本学期阅读总量不少于50万字。
五年级阅读课教学计划(12篇)
五年级阅读课教学计划(12篇)五班级阅读课教学打算〔精选12篇〕五班级阅读课教学打算篇1一、指导思想:“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倾力打造“书香校内”始终是我校校内文化建设的重头戏,为了拓宽同学的视野,让同学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培育同学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本着读书为了感知传承中华文明,同时为了语文教学服务,依据三班级同学的年龄特点,制定“阅读课”阅读打算。
二、活动目标:1、培育孩子的阅读爱好,养成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2、通过引导同学诵读经典美文,积累优秀诗文,优秀的片段,优秀的故事,丰富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3、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4、让同学在积累学问的同时,提高写作力量。
三、读书内容1、新课标指定要求背诵的部分古诗词。
2、老师依据单元教学及同学实际状况推介一些文章或书籍。
四、指导措施:1、采纳阅读指导课、读物推举课、阅读研讨课、阅读观赏课、读书汇报课等多种课型进行阅读指导训练,激发同学阅读的爱好,提高他们的阅读力量。
2、可以依据实际需要,敏捷、适当地选择和运筹: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范读、试读、复读;单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接力读;研读、赏读等读书的方式。
3、保证同学有时间读书,利用好每周的阅读课以及每周三的“亲子共读”时间,确保同学每天阅读时间平均不少于半小时。
4、传授有效读书方法,指导同学学会阅读,教给同学简洁的读书方法,指导列出自读提纲。
如:〔1〕观察了题目你想到些什么?〔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3〕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要求同学做到眼到、心到。
另外,强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1〕圈点勾画;〔2〕做批注;〔3〕写读书笔记。
5、与同学一起读书,准时沟通读书心得。
6、在读书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优秀读后感评比、精彩片段朗诵竞赛等,以激发爱好,稳固成果。
7、有打算、分层次支配作好读书笔记。
阅读课的三种课型
阅读课的三种课型一、朗读课型在阅读课中,朗读课型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朗读是指学生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将阅读材料中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声音,使其能够被他人听到。
朗读课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语音语调的正确运用能力。
在朗读课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篇适合学生水平的文章,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进行纠正和指导。
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可以熟悉文章的内容,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纠正和指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改正发音错误,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朗读课型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导入、朗读训练和反馈。
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初步了解。
在朗读训练阶段,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示范,反复朗读文章,并进行自我评估和改进。
在反馈阶段,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和指导,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帮助。
二、阅读理解课型阅读理解课型是指在阅读课中,教师通过给学生提供一篇或多篇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的应用能力。
在阅读理解课型中,教师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教学。
学生可以通过仔细阅读文章,并根据问题的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或进行适当的推理和判断。
通过阅读理解的训练,学生可以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阅读速度和答题技巧。
阅读理解课型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导入、阅读训练和答题。
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初步了解。
在阅读训练阶段,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仔细阅读文章,并进行问题的解答。
在答题阶段,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和指导,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帮助。
三、口语交流课型口语交流课型是指在阅读课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的口语交流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思想交流、意见表达和观点辩论,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在口语交流课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篇具有争议性或讨论性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后,就文章中的观点展开讨论和辩论。
让阅读更丰富多彩
让阅读更丰富多彩高尔基先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对生字词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阅读便成为了一项能快速让孩子成长的途径。
阅读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之事。
通过大量的阅读,使孩子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等有了初步认知和了解。
阅读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和灵活性,正所谓“熟讀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标签:语文阅读丰富多彩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华民族流淌在文字之中的传统美德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润物无声地影响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但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各种终端设备的普及,文字知识的载体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和传播。
各种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大量出产和传播,让阅读获取知识又有了新的途径和介质。
而同时网络的发达和各种搜索技术的发展,会让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进入一个新的深度和广度,不仅仅再局限于书本上固有的内容,印刷好的内容。
阅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以文字形式呈现的语文课本、课外读本、文学名著等。
让阅读更丰富多彩,让学生获得知识增长见识的途径多样化,让知识文化展现形式的多样化,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给孩子在这个时代最好的礼物。
在语文课堂里,现有的教学素材是文字课本或图片插图,当然这还包括老师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的讲解。
如果这些知识再通过另一种被儿童所熟知的形式来展现出来,比如说以动画的形式,那么所产生的效果会不会让人更惊喜呢?在科学课堂里,单纯的文字描述应该也不会有真实世界的影像传递更具震撼效果。
各种令人惊奇的实验现象,其背后蕴含的科学道理必定是早就紧紧的抓住了孩子们好奇而想要探索的心思。
随之而来的讲解传递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日常生活中每天所接触的各种交通工具、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等,一个简单的为什么就会随之引发出一连串的探索和追寻。
让阅读引领学生走入学习佳境
让阅读引领学生走入学习的佳境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阅读技能,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阅读活动,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感悟,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作品的内在要求转化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阅读感悟强化阅读指导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阅读技能,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有了这种能力,学生说话和写作时就能做到游刃有余,从而抓住问题的实质。
良好的阅读指导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也体现了由教向不教的过程,学生的欣赏能力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呢?教师既不能全包全揽,也不能不管不问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想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就必须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引导。
一、乐趣至上,兴趣激发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阅读是干涩无味的,令人生厌的。
如果阅读能带给学生情感上的感染,智慧上的启迪,那么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小说讲座、作品欣赏、读书报告会、读书知识竞赛、名言警句辑录、读书札记等,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作品的内在要求转化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素养,从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此外,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注重能力迁移。
在阅读训练中注重设计好主题实践活动的内容、时间、方式、途径,并强化效果督促。
要根据文章的内容、体裁,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型。
如教学《荷叶母亲》一文时,老师把学生的朗读作为重点,一一阅读到重点阅读,再到仔细品读,时时紧扣文本,充分发挥学生的感知能力。
让学生通过阅读,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感悟,自读课、讲读课、活动课等,人人参与,多角度设计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增长了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二、方法指导,习惯养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埋头去读,以为读的越多,时间越长,遍数越多,费力越大,就能读好书,这是不妥的想法。
统编教材阅读教学中的几种课型
统编教材阅读教学中的几种课型
在统编教材的阅读教学中,通常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课型来促
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课型:
1. 导入式课型,通过引入引人入胜的故事、问题或图片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
围中进入阅读状态。
2. 讲授式课型,老师通过讲解文本内容、阅读技巧和策略等,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语言特点和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
能力。
3. 互动式课型,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例如提问、讨论、
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
解和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
4. 实践式课型,通过阅读文本、分析阅读材料、写作或口头表
达等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
惯和技能。
5. 拓展式课型,在阅读教学中,引入相关的背景知识、扩展阅读材料、多媒体资源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以上是在统编教材的阅读教学中常见的几种课型,通过灵活运用这些课型,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阅读教学设计指什么课型
阅读教学设计指什么课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阅读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各种阅读技巧和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拓展知识面,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师需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本文将探讨阅读教学设计中的课型问题。
一、课型的定义及作用在阅读教学设计中,课型是指按照一定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
课型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课型适用于不同的阅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二、经典的阅读教学课型1. 导读式课堂导读式课堂是指教师通过导读材料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前建立起对于文本的预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读、图片预测等方式,为学生打开阅读的大门,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并构建自己的思维框架。
2. 分析式课堂分析式课堂是指教师通过对文章结构、语言特点以及主题等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3. 探究式课堂探究式课堂是指教师通过布置问题或者提供研究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和成就感。
4. 创设情境课堂创设情境课堂是指教师通过营造一个具体的情境或场景,让学生在其中进行阅读和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媒介手段,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阅读体验,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受到文本的魅力。
三、灵活运用不同课型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课型。
例如,在教授文学作品时可以采用导读式课堂,引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好奇心;在阅读科普文章时可以采用分析式课堂,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科学知识;在学习文化背景时可以采用探究式课堂,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四、课型的局限性与拓展尽管不同的课型都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每种课型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阅读教学的课型丰富多彩王晓红读书时,我最怕遇上这样的语文老师,每学一篇课文,总是按这样的程序上课: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词句解释段落分析主题概括语法修辞写作方法。
这种"八股式"的课堂套式,单调、乏味,没有高潮,肢解了完整的文本意义,让人昏昏欲睡。
教书后,我力戒上这样的语文课。
于是语文阅读课的课型设计研究,成了我从教18年来教学探索的中心。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最有生气最有情趣的艺术活动,于漪老师曾说过"进入语文织就的'宝藏',能开阔视野,提升精神,净化感情,增添智慧,认识社会,品尝人生,其中快乐,难以言表"。
当你以新型的课型设计实施阅读教学时,师生会一起倘佯在文学作品的意境中,那里充满了历险与奇遇,交融与顿悟,其中快乐确实难以言表。
事实上,千差万别的文本个性和各不相同的学习个性,也决定了我们在实施阅读教学中必须灵活多变,追求个性教学。
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特别是名师指点,我在阅读课型设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曾多次获得省、市优质课奖,为此,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以新颖的课型设计构筑阅读教学的新策略十分必要,这也是改变目前语文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现状的有效办法之一。
一、课型设计的理论思考课型设计的理念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北大钱理群教授说:"语文阅读教学在育人方面是有特殊的功能与意义的,文学作品中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阅读教学的精神贯注文化熏陶是影响终生的。
"语文阅读如何完成这种终生教育的重大任务呢?我想,在我们的课型设计中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具体操作上要努力搭建好师生课堂交往的平台,创造一种宽松、祥和、愉快的对话环境,利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碰撞,激起智慧的火花,从而共同探疑解疑,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个性。
我们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设计中,都要体现这种教学理念,我在课型设计中常常提醒自己记住以下两句话:1、把人当人这里的"人"既指学生,也指教师。
首先,在阅读课型设计中应该始终把学生当作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要经常研究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他们的兴趣、爱好,对作品的感知能力,以及各自的差异。
要学会"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从学生容易理解的角度来设计我们的课型。
所谓备课要"备学生"的精髓,我想也就在此。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把自己当人,而不是自我神化,教师不是神仙,教学相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不比老师差,更何况语文教师本身是一个社会的人,那么,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课堂中师生之间应该具有真诚、友善、守信、宽容及合作等精神。
语文阅读教学的特殊性也告诉我们,对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因为"读者是作品的最后完成者",我们在引导学生了解文义的基础上,应当鼓励他们"见仁见智"地从文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特殊感悟。
例如:我在教读《雷雨》时,要求学生对周朴园从阶级性、人性和社会性等不同角度去进行评价,在涉及到个人情感世界时,允许保留他们对周朴园不同看法。
在教读柳永的《雨霖铃》时,拿出苏轼的《江城子》来进行比较,同样是写离别,一个是生离,一个是死别,学生在评价他们的艺术特点和世界观时,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看法,从不同角度对两位词人作出不同的褒贬。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活动,阅读教学是一种心智活动,需要师生全身心地投入,文本不可能机械地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只能是借助人的思维、直觉等生命活动形式,通过师生双方互相融合,互为扬弃,互动发展来完成,所以,我们不可以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也不应该把教参的解读结果作为惟一的标准答案。
2、让人像人人类有着丰富美好的情感,阅读教学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就应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那种忽视语文教学自身的情感力量,只要求学生玩弄毫无意义的文字游戏以就会考试的阅读课,是不人道的,北大教授钱理群在对理科学生讲"大一语文"时说:"这门课程将打破时空的界限,克服个人生命的有限范围,把你们引入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与百年之远,万仞之遥的大师巨匠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
你们将触摸集中了人世大智大勇的高贵的头颅,融合了人间大欢喜大悲悯大憎恨的博大情怀的颗颗大心。
"语文阅读教学如果真正达到了这种境界,那么"人本性"的体现就不会落空。
在课型设计中,我十分注重对作者情感的尊重和对学生情感的尊重,每设计一篇课文,力求能尽可能完整地把握好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然后带动学生利用已有的语言材料细细品味感悟,师生之间不断交流,互相传达自己的感受,最后达到融合。
由于情感与人对事情的评价有关,在阅读教学中,师生之间必须交流对作品的评价,才能达到情感的融合,这就决定了这种融合的复杂性,所以,我在课型设计中经常注意相关性、相似性的联系。
例如:设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联系《匆匆》《春》,设计《威尼斯》联系《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设计舒婷的《致橡树》联系《神女峰》等等,尽可能让学生全面完整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然后让学生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以及生活体验,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反馈,这种情感的交流不是单线型的,而是彼此心灵相通,情感相融的双线型,充满了一种人情味、和谐美。
二、课型设计的实践探索"课型",顾名思义指的是课的类型,对课型进行设计,是以教学的最优化为目标的,它的意义在于:都是以新颖的课型设计构筑阅读教学的新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具体点说是教师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教师的教学个性来设计各种教学方案,它是教学模式的雏形,但较模式更轻便、更灵活,有以下三个特点:(1)整体性(使教材、教师和学生三位一体,统一于一个完整的教学构想中)。
(2)灵活性(课的进行顺序不仅受制于教材的顺序,更以学生的认知顺序为出发占,以教师的教学设计为依据)。
(3)民主性(教与学双方平等交流,共同研究文本意义,达成共识,也允许保留自己的见解)。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初步探得以下一些课型设计:1课型常式设计进入中学教材的课文都是按一定的体例编排的,或文体,或时代,或表现手法。
尽管文意千差万别但总有一定的共性,我们可以寻找其中的规律。
根据这个共性结合自己的特性,设计课型的常式。
(1)诵读课型设计:一些文句优美、直抒胸意的抒情散文和诗歌,我们可以从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技巧的指导,如:重音、停顿、语音、语调的变化、语气的各种模拟等,来表达自己对文章意义的理解,使文章"如出我心,如出我口"。
都是在设计中特别要注意诵读层次的层层递进和诵读形式的灵活多变。
例如:我在《蒲公英》一课的设计中,抓住了文中五次"童谣"的出现,让活宝了解作者在五次童谣出现时应有的然后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开头第一次是"由朦胧到清晰的记忆",第二次是"欢快的儿童游戏场面",第三次是"悲伤的回忆",第四次是"冷静的思考",第五次是"难忘的咏叹"。
当学生一个接一个逐渐准确地用声音形象表现出来时,作者的构思和文章的内容已经掌握了,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
(2)品读课型设计:对一些含义隽永,思想深刻的文章,可以采用品读的方式,就像品茶一样,需要提供好的茶叶、适度的水和一定的环境。
例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名篇,我常常会提供一些名家的评论、与作者同时期的作品和历史背景资料,提供一些音乐、图片、录像等,让学生一起进入课文(入境),在作品的意境中细细品味,力求有所感悟有所启发。
例如:我在设计《故都的秋》时,就为学生选择了历代名家"颂秋"和"悲秋"的诗文名句,让学生体味在写秋声和秋色时,历代名家不同的表现手法,然后立足本文仔细品味郁达夫写秋声、秋色、秋味的特点,让学生沉浸在浓浓的秋的意境中,课堂教学中有一种诗意的美。
(3)探读课型设计:有些作品,作者创作的时代、地域都与我们相距较远,作者的生活感受和世界观与学生的差异太大,课型设计可采用问问题的方式进行,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段落或主要问题,进行揭疑--析疑--解疑的探究。
例如:《守财奴》一课抓住作品描写葛朗台太太之死的一段话"......完全是一个基督徒的死,死得崇尚、伟大"以及葛朗台之死的评论句--"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让学生讨论探究,揭示其中的矛盾性,推断出作者世界观的矛盾。
再如《祝福》一课中抓住鲁四爷的两次"可恶,然而......"《雷雨》中抓住周朴园的几次"汗涔涔",设计问题进行比较,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人物个性进行补白,并交流研讨,这样既加深了对作品人物形象的理解,又增强了阅读的兴趣。
(4)研读课型设计:语文阅读课,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应该加大课堂阅读的容量让学生通过阅读,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所以,我在课型设计时专门实践了一种专题研读的课型。
所以,我在课型设计时专门实践了一种专题研读的课型。
例如:鲁迅专题研读课,把中学教材中选自鲁迅《呐喊》《彷徨》中的串联起来,并加以补充,然后进行比较阅读,了解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变迁所引起的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和表现技巧的差异。
再如,田园诗歌专题研读课,在学陶渊明的《饮酒》诗时,比较孟浩然、王维以及英国的田园诗人华兹斯、柯勒律治的不同风格,在欣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由此及彼,联系到"秋菊盈园"(《九日闲居》),"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然后研讨古代诗文中"菊"的形象与古代文人价格形象的联系。
这种拓展性研读课型设计,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除以上四种课型外还有"猜读课型""活动课型"等,这里不一一列举。
2、课型变式设计课型的变式是相对于常式而言的,为了使阅读教学的课型设计能体现教师的个性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突出灵活性,而不至于"模式化",我还进行了课型变式设计的实践探索:(1)教法的变式:在实施课型教学时,应该经常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各种课型,在施教时可以采用一文两教,或一文多教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例如:我在教《一碗阳春面》时,在一个自费班里实施探读课型,抓住三次吃面的不同细节描写,对人物的服饰、语言表情等进行析疑、解疑,然后对母子三人及老板夫妇的心理进行探微,让学生感受到了人物精神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