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走出困境
把握“三个环节”
把握“三个环节”摘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注重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抓好阅读教学的“三个关键环节”,即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精心巧妙地设计教案、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积极探索阅读教学优质高效的教学策略,实现学科知识到学科素养的蜕变,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三个环节解读文本设计教案实施教学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大多数时间用于阅读教学,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不尽人意。
究其原因,还是当前的阅读教学大部分都是在分析课文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的课文只是教语文的“载体”,是个“例子”,语文课就是用课文这一“载体”来教学生学习语文。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抓好阅读教学的“三个关键环节”,积极探索阅读教学优质高效的教学策略,实现学科知识到学科素养的蜕变,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那么阅读教学的“三个关键环节”是什么呢?具体来说,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精心巧妙地设计教案,三是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下面结合小学语文高段的教学案例,谈谈对这“三个关键环节”的理解与实践。
审问: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解读文本是构建学生、教师、文本三者有效对话的重要前提,只有通过反复地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才能准确、正确地把握和理解教材,最终才能让学生在对文本的真正参与的基础上,完成对文本阅读的再创造。
小学的语文教学毕竟不是故事课或者品德课,准确深入地解读教材,从专业性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最关键的环节。
于永正老师对解读文本有过精辟见解,他认为:要想真正的上好语文课,必须要学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要深入挖掘教材,不能片面地停留在文本的表面,要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只有钻研出语文的味道来,才能上出带有语文味道的课来。
《黄鹤楼送别》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情画意,以“文包诗”的形式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的创作情境。
在解读这篇课文时,我发现课文中的故事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而诗歌则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话互照,情景同现。
高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改善策略
高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改善策略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大背景中,一些全新的理念终于彻底的改变了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而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阅读教学”也被带领到了一个自由、开放、活跃的新空间。
然而,我们看到的高职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大多都遇到了这样的困惑:学生面对着经典之作,却频频出现了兴味索然的现象;对于老师的提问,他们却三缄其口。
原因何在?是我们的学生都不爱阅读吗?还是问题最终出在教者身上?我们语文课是如何进行教学的?我们的阅读教学,是真正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真正遵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吗?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够让高职语文阅读教学走出困境呢?这是每一位高职语文老师需要面对和深入思考的难题。
一高职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在高职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之上,阅读教学已经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教师居高临下的控制将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全部掩埋。
课堂上,“读”的方式仅限范读、听录音读或学生自读,至于学生究竟听得怎样,读得如何,教师并不关心,紧接着就是机械的课文讲解,学生根本没有消化理解吸收的时间。
课堂之上没有了互动与参与,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使得阅读教学课堂气氛沉闷,久而久之,便造成了学生厌学、厌读的误区。
那么,课外阅读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由于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丧失,造成了绝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有的学生读一点书,多半读的也都是武侠、言情小说、娱乐杂志和漫画书。
总的看来,学生课上及课下的阅读状态实在令人堪忧,学生没有阅读兴趣,就无从谈起如何开展阅读教学。
二造成高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原因(一)职业教育中对文化课的认识偏误在职业教育学校,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学习而轻视文化课学习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最多的是来源于用人单位招聘时的态度,这种只注意招聘者特长的表现,而忽视其他基础素质的用人机制,无形之中,改变了学生、家长、甚至于学校领导、老师对于文化课的认识,学生也将语文学科进行了从“主角”到“配角”的转换。
农村初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初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建议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学好语文对其它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要实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仍面临着很多困难,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农村经济文化落后,没有形成一种阅读氛围;二是学生知识面窄,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三是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学方法落后;四是教学设施设备严重滞后;五是教育观念落后;六是语文教学的急功近利,过分强调应试训练,片面追求升学率,围绕考试的指挥棒教与学,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课标的要求背道而驰。
为改变上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状况,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与同行探讨。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实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主动的有机统一。
提高课堂效果,不是简单地换个面孔。
如果教师的观念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不深谙课标理念,“穿新鞋走老路”,无论怎么教也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
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教学过程中要布满学生的发现、质疑、思考、探究与合作,就必须要求教师有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
新课程也要求教师扩大自己的阅读量,了解许多非本专业及众多边缘学科的知识,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仅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重点应放在有感情朗读的指导上,要在读的情境上下功夫,让学生品味文章的内在美、艺术美,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积累语文知识的习惯,没有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难以由量变达到质变。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摘要: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环节,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英文综合素质不可或缺,但英语阅读教学在新时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
走出困境,研究英语阅读教学的新对策和重新认识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关键词:专业英语;阅读教学;困境;对策;意义语言是用来表达、传递、接受思想感情的交流工具。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仅仅掌握语言文字符号的表层结构和词句等语言结构的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理解语义的深层结构,必须对材料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联想和预测。
因此,英语阅读是一个由语言信息的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的递进的过程。
英语阅读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该教学环节在英语教学中有与听力训练同等重要的基础地位,学习一门语言,如果不能读,不能听,就别妄想说好、译好、写好,然而现在不少大学生,也包括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对英语阅读极不重视,态度消极,认为英语阅读在中学就会了,大学开设英语阅读是浪费时间,这部分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糊涂认识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本科生人才英语阅读技能的提高。
一大学英语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一)教学中,固守“灌输式”现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还普遍存在着“灌输式”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基本上是“一根教鞭,一张嘴。
四十五分钟讲到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从头到尾一个劲儿地灌,学生只能一味被动地接受,机械地积累语言知识。
这种教学是一种缺乏生气的单项封闭的知识输入过程,它扼杀了剥夺了学生的参与权,扼杀了学生的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毫无创造性可言。
(二)教学中,忽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调研发现,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讲授阅读教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讲析语言点、句法结构等语法知识,教师把讲授语法分析课和词汇讲解课的方式复制到阅读课上,常常把一篇完整的语篇拆分成若干个孤零零的句子,着重讲解词义、语法语知内容,结果把阅读教学课变成了纯语言知识课了。
您是如何走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困境的实践总结。
您是如何走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困境的实践总结。
在我长期从事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我遇到了一些困境,但也逐渐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以下是我在走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困境方面的实践总结:首先,我发现了阅读前的准备非常重要。
在开始阅读之前,我会先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活背景,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创作动机。
我还会提前布置一些相关的预习任务,例如让学生提出自己对作品的猜想或问题,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阅读作品做好铺垫。
其次,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对于文学作品,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我会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理解技巧,例如识别并分析重要的情节、人物和主题,通过比较和对比来理解细节和隐含意义,以及提炼和总结文学作品的要点和核心思想等。
此外,我发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讨论是非常有益的。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读,同时也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发挥的机会。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碰撞,可以激发出更多的思考和不同的见解,从而丰富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
此外,我还尝试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解和讨论,我还引入了一些互动的教学活动,例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和学生演讲等。
我也会利用多媒体资源,例如影视片段、音频剪辑和图片等,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作品的情节和意义。
最后,我发现及时反馈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我会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这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通过对阅读前的准备、阅读技巧的培养、学生互动与讨论、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的运用以及及时的反馈与评价,我成功地走出了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困境,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相信,这些实践总结对于其他从事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教师也会有所帮助。
阅读教学效益低下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阅读教学效益低下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作者:陈俊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4年第07期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直以来阅读教学的效益不佳,阅读教学的目的远没有达到。
反思我们的阅读教学,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学生对文本没有个体阅读的体验阅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智体验,它应当是充满愉悦而令人神往的。
然而,在我们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似乎很少从学生的反应中感到这种愉悦。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固然和当今学生的多元化阅读取向有关,但更重要的就是学生并没有真正获得对文章的体验,他们对文章的阅读体验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别人的翻版。
学生因为缺乏从字词到内涵的深层体验,缺乏直观的、直觉的个体体验,自然就会对文章感到乏味,进而影响了人文精神的吸收和积淀,同时也影响了对语言工具的学习和运用。
2.教师忽视学生个体的阅读体验在今天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忽视学生个体阅读体验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老师或者天马行空,独占讲台;或者以枯燥的阅读练习答案,取代兴致盎然的文章解读。
教师无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忽略学生的阅读体验,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不断成长的个体的事实,忽视了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文化积淀而形成新的认知的平台。
学习个体发展的规律性在教学活动中被人为地取消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不断地被强化。
教师忽视学生个体的阅读体验,使得学生离真正的个性化阅读原来越远。
3.共生阅读的创新性缺少共生阅读教学就是教师要用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思考唤起和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思考,让学生在这种共生的阅读中学会阅读。
这种阅读教学,是以教师自己的深入阅读为基础的,教师没有自己的阅读是无法进行阅读教学的。
而共生阅读的要求就是教师自己必须亲自阅读文本,必须亲自解读文本。
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语文教师自己不读文本了,一切来自教参,一切来自练习答案,一切来自现成的课件和各种资料。
这样一来,师生对文章的解读只好墨守成规,对一家之言不敢有半点逾越,很难产生创新的勇气。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一、阅读教学中的问题1、没有恰当的阅读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流于形式,无的放失。
2、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在阅读训练中针对考纲考点,考什么就讲什么,肢解语段,导致无明显训练效果。
3、忽略了文本对阅读教学的示范作用,失去阅读教学的最佳时机——课堂。
4、阅读教学缺乏计划性,毫无体系。
5、教师自身阅读量小,或者根本不读,整体感悟能力不高。
6、课外阅读的局限性。
7、如何让学生在热闹的阅读教学中收获更多?二、语文阅读教学的应对策略(一)扩大阅读范围1、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学会收取有效信息,学生自觉的阅读行为,应该鼓励。
2、推荐美文佳作,引导健康有效阅读。
a童话、寓言、故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b诗歌散文作品:冰心《繁星春水》、鲁迅《朝花夕拾》、泰戈尔《泰戈尔诗选》c中外文学名著: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海明威《老人与海》d推荐的杂志:《读者》《青年文摘》(二)传授阅读方法善于从课文中抽象出具体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的本领。
让学生在阅读中实践,在实践中阅读。
1、教给学生阅读文章的一般方法(1)根据作品文体特征,抓住阅读重点。
如阅读文学作品,要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把握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
如《故乡》一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人物闰土、杨二嫂的变化及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来理解文章的主题。
(2)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培养学生从细微处入手,感受文章思想和感情的能力。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分析某个细节,某个动作,某种心理,或者某个贴切传神的用词,理解文章的某种思想或某种情感。
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引导学生找出菲利普夫妇见到于勒时的神态、动作及语言,分析二人的不同心理和性格的差异,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人情比纸薄的人际关系。
(3)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历史时代情况,培养学生综合把握文章的能力。
如教学《藤野先生》一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鲁迅当年的思想状况,就不难理解文中对清国留学生的冷嘲热讽和对日本一些"爱国"青年学生的愤慨之词。
让阅读教学走出困境
节课他采用 了板块教学法 , 充分体现了“ 简” 而“ 丰” 的特点 。 这节课 第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快速默读课 文 , 解决生字词 , 理 清课文脉 主体部分是三个板块 : 第一板块是“ 术语点评 ” , 就是让学生用语 文 络, 让 学 生思 考 两 个小 问题 : ( 1 ) 平 桥村 为什 么 是 “ 我” 的乐土? ( 2 ) 本 术语来 点评 文章。 第二板块是“ 课 文集美 ” 。 这篇课 文的文字很美 ,
过 抓 核 心 问题 带 动 全 篇 课 文 的 学 习 。
三、 “ 简、 丰、 新、 活” 要追 求
鲁迅的小说《 社戏》 很长 , 学生完整地读一遍就要十几分钟。 如 果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要上好几个课 时 , 这显然不行 。 我在教学 中
安 排 了两 个 课 时 。
1 . 教学 中要追求 “ 简” 而“ 丰” 记得余 映潮 老师 的《 荷叶 ・ 母亲》 这节课 就体 现了这一追求 。 这
让 让 学 生 分 析 小 说 的人 物 形 象 。 这样 一 篇 很 长 的课 文 , 抓 住 几 个 核
来说话 。第二站 : 来 到河街看赛船 , 让学生用 “ 龙舟竞赛真—— !你
” 一句话概括。 第 三站 : 自由下水捉鸭子 , 让学生展开想 象说说捉鸭子的场面。 这个设计新颖而又有效 , 训练 了学生 的语 言 表达能力。 我们在 阅读教学 中适 当地追求“ 新” , 可 以起到换换 口味
文题 目是“ 社戏 ” , 重在写看社戏 , 写这些在平桥村 的一般乐事有什 这个环节 旨在让 学生把文章 中的优美语句找 出来 ,组成一篇微 型 么作用? 然后 引 出 核 心 问题 : 小 说 是 怎 样 描 写 月 夜行 船去 看 戏 途 中 美文。 第 三板块是 “ 妙点揣摩 ” , 就是让学生赏析文章 的妙处 。 一节 的景物的?这样描写看戏途中的景 物有什 么作用 ? 可 以说“ 月夜行 课没有过多的枝枝叶叶 , 显得条理清晰。通过“ 术语点评” , 学生理 清 了课文 , 而且对课文有 了较深 的理 解 ; 通 过“ 课文 集美” “ 妙点 揣 摩” , 学生品味 、 赏析 了课文 中的优美语句 。 2 . 教学 中要追求“ 新” 阅读教学千篇一律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心理。《 端午 日》 这 节 课 我没有按 部就班 , 而是设计了一个“ 湘西 民俗风情游” 。第一站 : 走进寻常百姓家 , 让学生用“ 走进寻常百姓家 , 我看见 瞧( 听) , 我猜想。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点滴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点滴谈教育的发展,呼唤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阅读教学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就要求我们把语文阅读教学由理性分析转为重视学生的感性体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实践活动的指导,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阅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患有串讲串问的痼疾。
岂不知,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落实新课标精神,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
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作前提,我在教学中注重抓住一个项目为实验突破口,进而向其他项目延伸。
近几年来,我一直重点实验的课题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法”,经过反复实践,现把自己的一些收获与大家共勉。
一、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美国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让学生进行有意义或有心理意义的学习应该是教学的首要任务,而有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之一就是学习者应处于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即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可见,激发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心理条件。
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把学习任务和适当的目的联系起来,以激起求知欲望,使学生把被动地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因此,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探究,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
1.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想学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
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语 文教学 中 , 通过有 目的 、 有计 划地 反复训 练 以达到 形成 良好的稳 固持续的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常用的教学方 法, 方法本 身无 可厚 非 , 是有 用 的而且是 必要 的 。而在 实 际 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不 自觉地使用 “ 填鸭式”教学 , 在 课堂上总是尽 可能地把课文分析讲解得足够细致 、足够透 彻, 唯恐有 丝毫 的遗 漏 。 虽 然有 时也从 教学 方法 上尽量 调 动
教 师作 为初中 阅读 教学 的辅导 者 , 对 学生 的阅读 教学 十 分 重要 , 但 部分教 师存 在一 些教 学 的问题 : ( 1 ) 教师 在进 行 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观念较落后 , 教师通常为了应付中考片面 地 追求 教学 目标 。 我 们 的学生 是一个 具有 思想 、 有 智慧 的人 , 我 们应 该教 会学生 教学 方法 而不是 追求 教学 目标 。 ( 2 ) 阅读 教 学形 式 的僵 化 。 初 中学 生在进 行课 外 阅读 的时候 阅读 的书 籍 经 常 是我 们 语文 教 师 规定 的书籍 ,学 生大 多 没有 阅读 兴 趣 ,同时阅读书籍的种类 比较单一。 ( 3 )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
学生的积极性 , 但那也是以教师为中心来组织的。 学生们顺 着教 师捋 的这根 线往 前走 ,而缺乏 自己的主动 性 、思考性 , 久 而久之 , 学 生就对 老师 形成 一种依 赖性 , 等 到他们 自己接 触到 阅读材料 的时候 , 就会机械 、 呆板 、 按部就班地分析 课文。
2 .教 师存在 教 学的 问题
【 中图分类号 6 7 4 —4 8 1 0( 2 0 1 3) 2 9 一O 1 2 2 —0 1
人都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 3 ) 指导学生养成读 、说 、 写结 合 的 习惯 。 课外 阅读 让学 生养 成 了读 书 的好 习惯 , 可 趁此 机 会指导学生摘抄好词好句、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 增长 知识 、启迪 思维 、陶冶 情操 。
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阅读困难
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阅读困难阅读是学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而言,掌握良好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
然而,一些小学生可能会面临阅读困难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阅读困难,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了解小学生的阅读困难原因在帮助小学生克服阅读困难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他们可能面临的困难原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阅读困难原因:1. 语言障碍:某些学生可能是非母语者或学习某一特定语言存在困难。
2. 认知障碍:一些学生可能在注意力、记忆力、推理能力或信息处理方面存在困难。
3. 阅读技巧缺乏:小学生可能缺乏阅读技巧,如理解上下文、词汇量不足或阅读速度慢等。
4. 兴趣缺乏:孩子可能对阅读缺乏兴趣,认为阅读无趣或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不相关。
二、提供适应性帮助针对小学生面临的不同阅读困难,可以采取以下适应性帮助措施:1. 提供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帮助。
例如,针对语言障碍,可以提供额外的语言支持或专门的语言课程;对于认知障碍,可以与学校的专家合作,提供个性化的认知训练。
2. 培养阅读兴趣:通过与学生交流并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可以选择适合他们的读物。
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对动物感兴趣,可以给他提供有关动物的故事书或资料,以激发他的阅读兴趣。
3. 使用多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是重要的。
例如,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4. 增加阅读机会:安排一些阅读活动,如阅读角、课外阅读时间或阅读比赛等,来增加学生的阅读机会。
此外,鼓励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如故事书、科普书籍、杂志等,以扩大他们的阅读领域。
三、建立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除了学校的教育帮助外,建立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也对小学生克服阅读困难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 示范阅读:家长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展示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家长可以经常阅读书籍、报纸或杂志,并邀请孩子参与其中。
2. 定期阅读时间:建立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何走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困境的实践总结。
如何走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困境的实践总结。
以如何走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困境的实践总结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然而,由于学生的兴趣和阅读能力参差不齐,常常会出现一些困境,如学生对文学作品缺乏兴趣、阅读理解能力不足等。
为了走出这些困境,我们需要进行实践探索,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
在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独特之处。
同时,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作品中。
我们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是文学作品阅读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指导、问题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
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文学作品阅读比赛,让学生进行阅读竞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文学作品中常常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形象,需要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
我们可以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学会辩证思考。
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通过写作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文学作品阅读不仅仅是阅读理解的问题,还涉及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等。
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朗读、背诵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综合性的评价活动,如写作、演讲等,让学生将阅读的成果进行展示,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走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困境需要我们进行实践探索,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思维能力以及注重综合能力的角度入手,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出困境,提高他们的文学作品阅读水平。
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总结,我们才能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文学作品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阅读教学“回归”论文
阅读教学的“回归”摘要: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法的主体,要真正走出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困境,阅读教学必须呼唤“回归自然”——以读为本,以学生为本,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的阅读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阅读教学;回归自然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57-001阅读教学必须呼唤“回归自然”,那么阅读教学如何实现“读的回归”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唤起阅读兴趣当今的学生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读书、背背经典诗文的学生少之又少。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还可以创设情境,激情故事导入,或展示实物,设置悬念。
总之,想方设法让学生进入阅读情境。
其实教师的范读指导是最有效的,因为教师不但可以用悦耳的声音,还可借助丰富的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把教师丰富的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
这对诱发学生进行深入的内心体验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和催化剂,可引发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使学生可以模仿学习。
师生共同参与,双向交流,相互感染,共同创造融洽、和谐、富有美感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我也要读书的最佳愿望。
二、指导阅读方法笔者经常看到这样一些学生:有的同学表面看起来虽在看书,其实他的眼睛不停地瞧着其他动静,至于书上写的什么,根本不知;有的同学看见别人在看书说这篇文章太有意思了,觉得很想一睹为快,于是凑过去,想看看人家在看什么。
可当别人把书给他读,可他左翻翻右看看,根本不肯读不知如何读。
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学生不会边读书边思考。
几遍课文读下来,你问他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这时你会发现学生一脸的漠然。
看来,学生的阅读量少,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由于他们不会读,需要加以引导。
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它要通过学生自身积极参与阅读实践,在教师的启迪、引导、点拨下逐渐形成。
学生的读书能力有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科学的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读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教 材 教 学 与 研 究 ・
中 学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现 状 分 析 及 对 策
河 南省 平 顶 山市 叶县 三 高 辛 方 远
巾学 语 义教 学 ・ 走 小 m “ 耗 低 效 ” 血 高 的 境 , 次 次 一
地 引起 , 大 语 文 教 师 的 深 思 。 我 们 的 学 ,消 耗 了 那 么 多 的 卜 时问和精力学习母 语 , 效果 却 义是这 样的遭 人 责难 , 对此 , 作 为 语 文 教 师 自 身 应 忌 讳 , 们 妨 再 反 视 一 下 现 有 教 我 师 在 『 教 学 中 的 具 体 操 作 现 状 , 少 还 仔 在 以 下 儿 方 面 蒯读 至 问题。
足 , 式 单 调 , 率 不 高 。据 有 关 教 学 调 查 数 据 表 明 ,0 形 效 8 % 以 上的 学生 认 为 , 是 存 公 开 课 上 “ ” 训 练 使 他 们 感 到 : 只 渎 的 比 较 满 意 。那 么 , 此 推 测 得 知 , 文 阅读 教 学 课 巾 , 师 照 语 教 的大量讲 解 分析 仍然 在 占据 课堂 而大 行其 是。我 们 都 明
培养 , 形象思维 比抽象思维更具 有灵气 和活力 , 埘培 养创 这 造性 思 维 能 力 是非 常有 益 的 。 三 、 法 单 调 , 式 陈 旧 , 致 学 生 对 语 文 课 缺 少 应 有 教 模 导
的 言 , 能 令 人 满 意 。课 堂 教 学 的 肓 目性 、 意性 较 大 , 师 往 往 习惯 于 课 文 内 容 的 讲解 , 着 随 教 “ 匝于字 、 、 、 章结 构 的讲 授, 词 句 篇 并逐 渐形 成 一套 操 作程
生 开窍 就 行 。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技巧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技巧【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语文教学改革中,阅读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过:“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的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他的话说明了造成目前这种阅读教学现状的根本原因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关注学科内容,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情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文本咬文嚼字如何才能摆脱阅读教学的困境,走出阅读教学的误区,又该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根据这一新理念的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是无法代替的。
本人是一位教龄十几年的教师,结合多年的摸索实践,本人谈一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技巧问题。
一创设氛围俗话说:“言为心声”,每一篇文质兼美的文本,都是作者心灵的独白。
但是,以往的语文教学常常把文质兼美的文本分解成为支离破碎、互不相干的单词、独句,将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讲解得枯燥乏味,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忽视了情感的投入和与学生的交流。
阅读教学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对话,是个体情感与个体情感的交流,是思维结果与思维结果碰撞的过程。
要激发学生的个体情感,教师自己要首先投入,创设一种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自然地融入作品,逐渐靠近作者的心灵世界,从而把握作品深蕴的内涵。
二阅读文本俗话说:“熟能生巧”。
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诵读时间,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和大概的熟知。
学生还没有熟悉文本,教师就着急开始教学,其结果必然是:学生对文本内容了解不多,没有思考的过程,在回答问题时常常一问三不知,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很差。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作者:王建华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7年第6期【摘要】初中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良好的阅读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精神素养。
但从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看,却陷入了教与学的困境中,阻碍着阅读教学的发展。
对此,本文笔者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解决问题,以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语文阅读教学真正走出困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困境对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重要方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要的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
因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较多的老师开始重视阅读教学,并在阅读教学中采取了创新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
但如果从初中语文整体的阅读教学来看,其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在此教学状况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因此,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1.缺乏丰富的阅读学生的阅读水平需要循循渐进的进行,并不是朝夕便可以提高的,当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之后,自然能快速理解课文并体会作者的情感,其语文综合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但从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看,老师并不重视学生的自由阅读环节,除了课堂授课包含阅读环节之外,课下时间学生根本没有阅读的习惯,试问学生阅读层面如果狭小,其阅读水平如何提升呢?同时,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易受到不良读物的影响,当学生在课下阅读中,老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从而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熏陶,更好地投入到阅读文本中。
2.缺乏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方式阅读教学是一项较为灵活的教学活动,其思考文本的角度也是多元化的,只有采取多元化的阅读方式,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实效化。
四维结合: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四维结合: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困惑与对策摘要: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革新,初中语文教师更应注重积极地探索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向与策略。
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群文阅读并不陌生,初中生已经或多或少地接触过这种阅读模式了。
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此阅读形式并不重视,所以学生的实际阅读实践机会并不多。
初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建立四维结合教学理念,着重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阅读素养,并结合多个方面共同提升学生的多维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是非常具有价值的阅读模式,学生在集中化、结构化的阅读当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文本阅读的深厚含义,进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阅读综合能力。
关键词:四维结合;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对策引言:群文阅读经过了几个阶段的不断深化、完善。
在起初的构建阶段,我国借鉴、融合了国际上的多文本阅读教学理念,并进行了多次的自主整改与积极探索。
在群文阅读的区域试点阶段,我国根据基础的理论指导进行了地区化的阅读实践改革。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得群文阅读教学变得更加完整、完善。
然而,在后期的推广阶段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师的教学职责随之变得重大起来。
教师需要直面教学过程当中产生的困惑,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教学对策。
如何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高效地积累更多的阅读技巧与阅读经验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教学问题。
一、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群文阅读计划不够合理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制定的群文阅读教学计划并不合理。
学生之间的差异方面各不相同,但教师却采取一概而论的笼统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并不具有人文性和可行性。
还有些教师所制定的群文阅读计划脱离实际与教材,并与学生阶段所学内容并不符合,这样的阅读计划与阅读内容会让学生失去阅读兴趣。
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的阅读内容都不适合学生,但教师却并没有从学生整体出发进行语文阅读指导。
这样的阅读计划不仅会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还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消失,(二)群文阅读未被充分重视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单篇阅读教学方法,他们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加详细,也更加能够让学生对于文本进行全面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阅读教学走出困境
摘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但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一直是众矢之的,阅读教学的高耗低效现象一直为人诟病。
提高阅读教学效果,让阅读教学走出困境是始终困扰我们的难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教学;困境
一、咬定核心不放松
有些课文太长,可教的东西很多,千头万绪让人不知从何教起。
对于这类文章,不能平均用力,否则教师教得很累,学生也学得很累,但收获有限,而且会产生审美疲劳。
教学中应该确定重点,通过抓核心问题带动全篇课文的学习。
鲁迅的小说《社戏》很长,学生完整地读一遍就要十几分钟。
如果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要上好几个课时,这显然不行。
我在教学中安排了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让学生思考两个小问题:(1)平桥村为什么是“我”的乐土?(2)本文题目是“社戏”,重在写看社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有什么作用?然后引出核心问题:小说是怎样描写月夜行船去看戏途中的景物的?这样描写看戏途中的景物有什么作用?可以
说“月夜行船”这一段的景物描写是这篇小说的精华所在,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这个问题是本文的核心问题,抓住这个问题就等于抓住了关键。
通过研读、讨论,我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的方法——
是从“我”的视觉、触觉、嗅觉,运用比喻方法,描写月夜行船去看戏途中的景物的,并且让学生分析出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二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两个核心问题:(1)“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2)《社戏》中涉及的人物,你最喜欢谁?
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就得出了答案,我顺势让学生思考:那夜的戏看得“我”昏昏欲睡,豆也很普通,为什么却令“我”怀念?其实这个问题正是本课的难点。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变换一种形式让让学生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这样一篇很长的课文,抓住几个核心问题,从而突出了重点、难点,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得轻松,而且收获大。
对于长文,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教学。
二、立根原在方法中
授人以鱼,只能解一时之饥,只能就事论事,就题论题;而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方法,则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会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所以教会学生阅读方法非常重要。
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篇美文。
《春》是初中学生最早接触的此类文章,所以我先采用教读的手法教给学生赏析美文的方法,在学生讨论回答之后,我让学生总结赏析的方法,从而得出赏析的要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抓住一些关键词或是优美的语句赏析。
在学会赏析方法之后,我让学生从其他的几幅画面中挑选出最喜欢的一幅自由赏析、交流,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应该说今后再碰到类似文章,学生就可以利用学会的方法来自行解决,
这就是授人以渔。
三、“简、丰、新、活”要追求
1.教学中要追求“简”而“丰”
记得余映潮老师的《荷叶·母亲》这节课就体现了这一追求。
这节课他采用了板块教学法,充分体现了“简”而“丰”的特点。
这节课主体部分是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是“术语点评”,就是让学生用语文术语来点评文章。
第二板块是“课文集美”。
这篇课文的文字很美,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把文章中的优美语句找出来,组成一篇微型美文。
第三板块是“妙点揣摩”,就是让学生赏析文章的妙处。
一节课没有过多的枝枝叶叶,显得条理清晰。
通过“术语点评”,学生理清了课文,而且对课文有了较深的理解;通过“课文集美”“妙点揣摩”,学生品味、赏析了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2.教学中要追求“新”
阅读教学千篇一律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心理。
《端午日》这节课我没有按部就班,而是设计了一个“湘西民俗风情游”。
第一站:走进寻常百姓家,让学生用“走进寻常百姓家,我看见,我猜想。
”来说话。
第二站:来到河街看赛船,让学生用“龙舟竞赛真!你瞧(听)”一句话概括。
第三站:自由下水捉鸭子,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捉鸭子的场面。
这个设计新颖而又有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追求“新”,可以起到换换口味的作用。
3.教学中要追求“活”
语文课有时会枯燥无味,长期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教学,学生容易厌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一个“活”字。
在文言文复习课中我经常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四个大组分别选出一名发问人,然后四组轮流互相提问,并在黑板上公布得分,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竞争意识,注意力集中,效果很好。
阅读教学是个大课题,要研究的东西很多,以上仅仅是笔者的一点浅陋的思考。
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善于思考,就一定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