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自然界中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第3节自然界中水教学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第3节自然界中水教学沪教版

通电
水 氢气 + 氧气
H2
H
O
O
2
2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第3节自然 界中水教学沪教版
问题思考
1.为什么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 防止生成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2.电解水时为什么在水中加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 液? 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3.电解水实验中,反应开始时VH2:VO2>2:1的原因: ①氢气比氧气更难溶 ②氧化电极消耗部分氧气
①在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②在标准状况下,水的沸点为100℃,水的凝固点为0℃。 ③能够溶解很多物质。 ④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4℃时的水密度最大为1.0g·cm-3, 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第3节自然 界中水教学沪教版
2.你能列举出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 一些应用实例吗? ①工业上需要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 ②农业上需要水:灌溉农作物。 ③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 ④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海洋航运。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第3节自然 界中水教学沪教版
3.水、冰和水蒸气相互之间是怎样转化的?请 用图示来说明,并描述自然界中的这种转化。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第3节自然 界中水教学沪教版
4.无色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 物?列举有关的事实或通过实验来证明 你的观点。 自来水是混合物。 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第3节自然 界中水教学沪教版
[实验2]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 (在点燃前必须先检验纯度),并在 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实 验现象。
问题思考: 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第3节自然 界中水教学沪教版
检验氢气的纯度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第3节自然 界中水教学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专题汇编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2.3 自然界中的水试题(含解析) 沪教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专题汇编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2.3 自然界中的水试题(含解析) 沪教版-沪教版

2.3 自然界中的水一.选择题1.下列对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三态变化,能实现水的自身净化和水资源的重新分配B.水的三态变化,是由于水分子的体积改变C.过滤和吸附能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2.下列单一操作中,净化自然界的水程度最高的是()A.过滤 B.蒸馏 C.吸附 D.静置沉淀3.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C.蒸馏可将海水淡化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4.自来水厂对天然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通常不采用的方法是()A.蒸馏 B.沉淀 C.过滤 D.消毒5.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6.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B.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能增强导电性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B.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C.过滤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D.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B.实验室用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D.硬水经过过滤后就能变成软水9.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不能加入或通入的物质是()A.明矾 B.活性炭C.氯气 D.硫酸铜10.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B.使用共享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C.开发利用各种清洁能源D.大量使用农药提高家作物产量11.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仪器不会使用到的是()A. B. C. D.12.下列过滤装置及其操作的简图(图中固定装置和混合液、滤液均省略,且玻璃棒末端均已轻靠漏斗内的三层滤纸处),其中正确的是()A. B. C.D.二.填空题13.水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用化学符号表示).(2)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示意图,图中试管乙中的气体是.(3)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填“硬水”或“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14.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能.②检验b管内气体的方法是.③若a管收集到8mL气体,则在相同条件下b管应收集到的气体是mL.15.分析图中内容回答问题,(1)左图中海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海水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填离子符号)和Cl﹣构成.(2)右图试管A中气体的化学式为,试管B所对应的电源是(填“正”或“负”)极;(3)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C,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4)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C.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质量发生了变化.16.水是生命之源,为了人类健康,我们应该爱护水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具有性.(2)净水器中小卵石和石英砂起到作用.(3)在常用的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17.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调查:(1)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实验室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2)可用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3)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填序号).①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③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18.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请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填序号).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2)如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3)为除去水中的杂质,某同学制作了图2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4)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19.如图是一种用于野外获取饮用水的吸水装置,它采用活性炭复合滤芯和0.01微米超滤过滤,能够去除水中99.99%的有害病菌,同时能够过滤残余重金属,因此再脏的水都可过滤消毒成可饮用的水质,所以被称为生命吸管.(1)生命吸管净化水质的方法是属于变化,其中活性炭起到和过滤的作用.(2)生命吸管的操作方法很简单,只要把吸管一端伸进水里,另一端用嘴一吸,水就能吸入嘴里了.水被吸入嘴里是由于的作用.三.实验探究题20.小明在实验室观察完品红扩散实验后,想把变红的水做一个简单的处理后再排入下水道.请根据如图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2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是漏斗、、烧杯,该操作过程中共有处错误.(2)小明同学将红色液体按过滤的正确操作完成后,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中仍有少量品红固体,则造成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填一种即可).(3)经过重新过滤后,水中的品红固体已完全除尽.此时小明想让水变得无色透明,应该选择的另一种净水方法是.(4)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离不开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不了解水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直到18世纪末,人类通过电解水实验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下列实验也能证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是(填序号).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煤在空气中燃烧 C.水的蒸发 D.水的净化.21.某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如图所示:(1)炭滤池中常用煤粉替代活性炭,这说明煤粉具有的性质是.(2)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净水方法除(1)中涉及到的还有(填序号).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杀菌消毒(3)吸水井中通入的氯气和氨气可生成氯胺.氯胺可缓慢释放出具有消毒作用的物质.这步操作的目的是(填序号).a.对天然水消毒 b.对生产过程中的水消毒 c.对输往用户的水消毒.22.如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试回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b,c.(2)该图中存在的三处明显错误是:①;②;③;(3)在过滤时,若经过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要求写出两个方面的原因).23.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 )硬水是指含有(选填“较多”或“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 )实验室中常用的方法,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除去;( 3 )电解水实验验证了水是由组成的..24.2017年3月22日是第25届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Wastewater”(废水),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废水中常含有难溶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操作是(填“过滤”、“吸附”或“蒸馏”),实验完成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填序号),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2)除去难溶性杂质后,可利用活性炭(填“过滤”、“吸附”或“蒸馏”)废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化方法进行分级处理后得到中水,中水不可饮用,请列举中水的一项用途:.(3)取某中水水样,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该水样属于(填“硬水”或“软水”).(4)家庭生活用水水费清单中不包含的一项是(填序号)A、电费B、水资源费C、自来水水费D、污水处理费.25.小明同学去某某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填字母)A.玻璃棒靠在滤纸边缘的任一下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C.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2)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水中要加入少量的碎瓷片,其作用是.(3)在过滤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情形中不该出现(填字母)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对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三态变化,能实现水的自身净化和水资源的重新分配B.水的三态变化,是由于水分子的体积改变C.过滤和吸附能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分析】A.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意义来分析;B.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C.根据过滤与吸附的原理来分析;D.根据水的组成来分析.【解答】解:A.水的三态变化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以及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故正确;B.从微粒角度看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自身的能量、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造成的,而水分子的体积没有改变,故错误;C.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吸附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以及部分可溶性杂质,还有部分溶解于水的物质以及微生物不能除去,故错误;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三态变化、净化水的原理以及水的组成,难度不大.2.下列单一操作中,净化自然界的水程度最高的是()A.过滤 B.蒸馏 C.吸附 D.静置沉淀【分析】A、根据过滤操作的原理进行分析;B、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然后再液化得到纯净的水;C、吸附会除去异味和杂质;D、静置沉降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解答】解:A、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小的杂质,不会除去细菌和可溶性的杂质;B、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然后再液化的一种操作,得到纯净的水;C、吸附只会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会除去其他可溶性的杂质;D、沉降只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不会除去其他的杂质;综上所述,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是蒸馏;故选:B.【点评】首先分析各种操作的净水效果,然后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解答.3.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C.蒸馏可将海水淡化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分析】A、根据过滤能够把不溶于水的物质从液体中分离出来解答;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解答;C、根据蒸馏可以得到纯水解答;D、根据常用的净水方法解答.【解答】解:A、硬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离子和镁离子,过滤不能除去钙离子和镁离子,因此通过过滤不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故正确;B、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作用,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故正确;C、蒸馏可以得到纯水,可以将海水淡化,故正确;D、常用的净水方法有过滤、吸附,消毒等,电解水不是水净化的方法,故错误.答案: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的有关知识,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自来水厂对天然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通常不采用的方法是()A.蒸馏 B.沉淀 C.过滤 D.消毒【分析】可以根据净化水的方法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一般用不到蒸馏.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中等.5.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硫酸钠或稀硫酸以增强导电性.【解答】解: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故说法正确;B、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H2,氢气具有可燃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说法错误;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说法错误;D、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6.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B.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能增强导电性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分析】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判断有关的叙述.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解答】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试管b中气体较多,是氢气,a收集的气体较少是氧气,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故正确;B、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可以增强导电性,故正确;C、电解水实验表明,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应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即可分析判断.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B.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C.过滤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D.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分析】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些染料、色素、异味等;过滤是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过滤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错误;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解答】解:A、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些染料、色素、异味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过滤是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过滤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错误,可溶性杂质不能通过过滤除去,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D、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B.实验室用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D.硬水经过过滤后就能变成软水【分析】A、根据可利用的淡水的量的多少分析;B、根据蒸馏的原理分析解答;C、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解答.【解答】解: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0.3%,是有限的,故叙述正确.B、蒸馏是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然后冷凝成水的过程,是净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方法,故叙述正确.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叙述正确.D、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使用过滤的方法不能除去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不能将硬水变成软水,故叙述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硬水和软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9.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不能加入或通入的物质是()A.明矾 B.活性炭C.氯气 D.硫酸铜【分析】可以根据加入的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明矾可以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对人体无害,故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对人体无害,故正确;C、氯气都能对水进行消毒,对人体无害,故正确;D、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对人体有害,故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只有掌握了物质的性质才能确定物质的用途.10.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B.使用共享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C.开发利用各种清洁能源D.大量使用农药提高家作物产量【分析】根据已有的环境保护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能保护环境;B、使用共享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能保护环境;C、开发利用各种清洁能源能保护环境;D、开发利用各种清洁能源产量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故选D.【点评】增强环保意识、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仪器不会使用到的是()A.B.C.D.【分析】了解过滤需要的仪器,过滤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漏斗.【解答】解:过滤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漏斗,不需要加热,所以不需要酒精灯.过滤一般在常温下进行,无需加热,故不必使用酒精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过滤操作的基本仪器,需要熟记四种必需仪器方可答对.12.下列过滤装置及其操作的简图(图中固定装置和混合液、滤液均省略,且玻璃棒末端均已轻靠漏斗内的三层滤纸处),其中正确的是()A.B.C. D.【分析】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的操作方法是过滤,过滤时为了防止液体外流,要用玻璃棒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缓慢倒入漏斗中.【解答】解:过滤液体时,为防止液体外流,要用玻璃棒引流,烧杯嘴要靠玻璃棒的中下部,为加快过滤的速度,防止滤液溅出,漏斗末端的尖嘴要靠在烧杯的内壁,仔细观察装置图,可以确定本题答案为D图.故选D.【点评】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一贴:用少量水润湿的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二.填空题13.水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H2O (用化学符号表示).(2)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示意图,图中试管乙中的气体是O2.(3)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硬水(填“硬水”或“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分析】(1)根据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解答;(2)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进行分析解答即可;(3)根据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2)电解水实验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即电解水时;乙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3)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硬水泡沫少、易起浮渣,肥皂水遇软水泡沫较多.答案:(1)H2O;(2)O2;(3)硬水.【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性质、解水的实现现象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化学能.②检验b管内气体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③若a管收集到8mL气体,则在相同条件下b管应收集到的气体是 4 mL.【分析】①根据电解水时,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化学能解答;②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及生成气体的性质分析;③根据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较少.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是氢气,较多.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解答.【解答】解:①电解水时,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②与a试管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多,是氢气;与b电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少,是氧气,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③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若收集到a气体8mL,则在相铜条件下b管应收集到的气体是4ml;答案:①化学;②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③4.【点评】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由H、O元素组成,根据电解生成氢气、氧气体积比2:1,可推导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15.分析图中内容回答问题,(1)左图中海水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海水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Na+(填离子符号)和Cl﹣构成.(2)右图试管A中气体的化学式为H2,试管B所对应的电源是正(填“正”或“负”)极;(3)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填字母序号,下同):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C,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4)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C.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质量发生了变化.【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氯化钠的结构来分析;(2)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相关知识来分析;(3)根据水三态变化过程来分析;(4)根据电解水的微观实质来分析.【解答】解:(1)海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故填:混合物;Na+;(2)右图试管A中气体体积较多,是氢气;试管B中的气体体积较小,是氧气,试管B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故填:H2;正;(3)A、水分子不断运动,该观点符合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特点,故A正确;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水蒸发后体积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故B错误;C、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故C正确;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当物质被分割小到分子时,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不能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故D错误.故选AC;(4)A.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故正确;B.电解水的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故正确;C.电解水的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错误;D.电解水的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故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就考查的内容来看不算难,但是由于涉及的内容和问题都多,解答时一定要仔细,尤其是离子的符号、化学式要严格按照规定书写规X.16.水是生命之源,为了人类健康,我们应该爱护水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2)净水器中小卵石和石英砂起到过滤作用.(3)在常用的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分析】(1)根据活性炭起到吸附作用解答;。

2024年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2章 空气与水资源第4节 水的组成和净化

2024年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2章 空气与水资源第4节 水的组成和净化
归纳总结常用的净水方法净水方法
作用
变化 类型
净水程度
沉降 除去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过滤 吸附 蒸馏
除去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 物理变 除去有颜色或有气味的杂质 化 除去可溶性杂质,得到蒸馏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3 由河水生产自来水的过程及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 正确的是( D )
茶壶 金属网
过滤茶叶
水塔 沙层、活性炭等
除去固体小颗粒,获得工 业用水
家用净 过滤膜、活性炭、离子交换 净化水,获得饮用水 水器 树脂等
3.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4.活性炭 概述 主要含碳,是一种黑色固体物质;经过处理可以重复使用 结构 疏松多孔 性质 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
①有些净水器利用活性炭吸附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达 到净水的目的; 用途 ②在防毒面具中用来除去某些有毒气体; ③在工业上可用来脱色、净化溶液等
第2章 空气与水资源
第4节 水的组成和净化
九上化学 HJ
1.能结合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2.能运用化学方法对水进行净化,学习物质分离的实验技能。 3.能体会化学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水资源综合利 用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1.自然界中的水 (1)水在自然界中能以液态、固态、气态三种状态同时存在。 (2)与大多数物质不同,固态水(冰)的密度比液态水小,可以 浮在水面上;气态水无色无味。不同状态的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互转化。 (3)日常生活中的水大多不是纯净物,研究水的组成时必须使用 纯净的水。水加热煮沸产生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又变成液态的水, 通过这一系列物理变化可以获得较为纯净的水。
拓展培优 用离子交换树脂净水
(1)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多孔性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能够与水中的阴阳离子交换,起到净化水的作用,还可以获得去离 子水。常用于处理硬水和海水。当硬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时,水中 的钙、镁离子被树脂交换除去,变为软水。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课件: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共47张PPT)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课件: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共47张PPT)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8时48分2 1秒下午8时48分20:48:2121.11.9
知识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重点)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 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不是与所有物质都能 发生化学反应。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重、难点) 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制二氧化碳。
实验用品:塑料水瓶一个(带盖),一次性塑料杯一个,废弃注射 器一个,玻璃片一个,废弃塑料吸管,蛋壳,食醋,澄清石灰水。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重、难点) 检验和验满在试剂选择和方法上的区别:
检验是利用某气体的特性,使用某种方法证明该气体是什么 气体。验满是已知该气体是什么气体,使用某种方法来检验 该气体是否收集满。因此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 而不用燃着的木条,因为不支持燃烧除了二氧化碳之外,还有 氮气等也不支持燃烧。
知识点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赤潮和水华:
(2)水华的危害 “水华”,就是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现象,水体呈蓝、 绿或暗褐色,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水华”主要由 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水、污水进入水 体后,藻类大量繁殖,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水华”现象便 随之出现。出现“水华”现象后,面积会逐年扩散,持续时间 逐年延长。“水华”主要发生在静态水体,近年来太湖、滇 池、巢湖、洪泽湖都出现过水华现象。
知识点水的净化(重、难点)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 ①滤纸破损。 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导致液体没有经过充分过滤就流入 到滤液中。 ③滤纸高于漏斗边缘,使滤液从漏斗外壁直接进入滤液中。 ④盛装滤液的仪器本身就不干净。
知识点水的净化(重、难点) 区分明矾吸附作用与活性炭吸附作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2.3《自然界中的水》教案(2课时)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2.3《自然界中的水》教案(2课时)

2.3《自然界中的水》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身边的物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质水,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个相逆的变化来探究水的组成,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并介绍如何净化水。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通过水的分解、水的合成两种变化分析水的组成;2.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和蒸馏水的区别;3.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2.知道过滤操作的目的,掌握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三)情感与态度目标认识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水的组成,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难点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

四、教法与学法(一)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景教学法、发现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教师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引导,为学生搭建参与和交流的平台。

(二)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课前的社会调查、课内的分组实验、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等活动,采用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获得本节课的知识和方法。

(三)教具准备教材、讲学稿、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展示大自然中关于水的动态图。

师:大自然风景如画,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大自然的风光。

同学们,这些图片与哪种物质有关呢?学生回答:水。

师:那么,同学们,你们了解水吗?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讨论:1.你知道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吗?它有哪些性质?2.你能列举出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吗?3.水、冰和水蒸气相互之间是怎样转化的?4.无色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并且,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lg/cm3,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自然界中的水》(解析)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自然界中的水》(解析)

第2章第3节自然界中的水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C.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D.水分子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答案】C【解析】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可从其化学式的宏观意义解决,元素不能论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氧原子构成的,不能用宏观概念描述微观概念,此项说法错误;故选C。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河水可用蒸馏的方法净化B.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别C.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 1 : 2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答案】C【解析】A、河水可用蒸馏的方法净化,根据蒸馏的原理是正确的叙述;B、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别是正确的叙述;C、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 1 : 2是错误的叙述,应该为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1 : 2;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是正确的叙述;故选C。

3.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错误的是()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B.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能燃烧C.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D.用试管收集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生成的气体,在空气中能燃烧【答案】B【解析】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这个结论与事实相符,故A正确;B、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能燃烧,这个现象的描述与实验事实不相符,故B错;C、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所以电解水是化学变化,故C正确;D、用试管收集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生成的气体,在空气中能燃烧,与实验事实相符合,故D正确;故选B。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1课时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1课时

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教材分析本节是常见气体二氧化碳性质与变化的实验探究课,教材通过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四个版块,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一些变化进行了探究。

在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的重点版块中,对知识点进行了合理分散探究。

安排了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一般可燃物燃烧的性质内容。

在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变化重点探究的基础上,教材中还通过碳酸的形成和分解两个反应引入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学习。

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从中归纳有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3)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4)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设计、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归纳、概括、对比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意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

【教学准备】雪碧、酒精灯、石蕊试液、试管夹、火柴、空饮料瓶两个、二氧化碳两集气瓶。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一种物质,农民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们却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你一定猜到这种物质是二氧化碳。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让人欢喜让人忧的二氧化碳。

【板书】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过渡】奇妙的二氧化碳,它奇妙在哪里,你知道CO2有哪些不同于其他气体的特殊性质?空气中有CO2,你的嘴里呼出的也是CO2,说明它有什么性质?【板书】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奇妙的动态循环)【设问】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只占0.03%,那么我们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去掉行不行呢?【投影】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40页图2-11)【讨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哪些来源?怎么样被消耗?你认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吗?二氧化碳对人的活动有什么影响?【交流】【学生自学】教材40页“拓展视野——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沪教版】2020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第二章《自然界中的水》(含答案)

【沪教版】2020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第二章《自然界中的水》(含答案)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自然界中的水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B.通常情况下,水是无色液体C.在101 kPa时,水在4℃时密度最大D.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水都不能发生化学反应2.下列有关水的变化,不同于其他三种变化的是( ) A.水结冰B.水变为水蒸气C.水中溶解了糖D.水通电分解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一定是纯水B.水是生命之源,但淡水占总水量不足1%,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C.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地球上淡水储水量最大4.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最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5.以下方法得到的水,其纯度最高的是()A.过滤B.吸附C.沉淀D.蒸馏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可鉴别软水和硬水B.使用硬水易产生水垢C.市售的矿泉水是硬水,蒸馏水是软水D.浑浊的水是硬水,清澈透明的水是软水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一滴雨水滴在玻璃片上,晾干后有痕迹,证明雨水不是纯净物B.溶有较多含钙、镁物质的水是硬水C.鉴别蒸馏水还是自来水可滴加肥皂水D.自来水可以饮用,所以是纯净物8.北京市严重缺水,我们要保护好水资源。

下列做法中,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B.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9.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10.近几年,我国的很多海域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赤潮”现象。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第3节自然界中的水(共26张PPT)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第3节自然界中的水(共26张PPT)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例6.下列现象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的是 B.夏天,槐花飘香 A.春天,黄沙扑面 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落叶纷纷 D.冬天,雪花飘飘
例7.“花气袭人知冷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
句诗。对于前一句,从分子的观点可以
7.分子间是有间隔的,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 时所占的体积不同,就是因为其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的缘故;气体 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间隔大,液体、固体不易压缩是因 为它们分子间的 间隔小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 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8.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一个水分子由_两__个_氢__原__子__和__一_个__氧__原__子_ 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 两个氧原子 构成的。 9.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如水变为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 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发生了变化。如 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可见,分__子__是__保__持__物_质_ _化_学__性__质__的__最_小__微__粒。。
热,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甚至还可能引起爆炸。
6.自然界的水包括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
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总储量约为1.39×1018 m3,
地球地表约 71% 被水覆盖。
7.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它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动
植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是人类的资源宝库,
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
自然界中的水
电解水实验
水 电 接负极:生成气泡(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H2) 解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2章 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配套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2章 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配套
气法收集。
【方法提示】气体的收集方法 收集某种气体的方法,取决于该气体的性质,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向上排空气集气法:适用于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 的气体。 (2)向下排空气集气法:适用于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小 的气体。 (3)排水集气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2.二氧化碳与灭火: (1)制取一瓶二氧化碳,用燃着的火柴伸到瓶中,观察到 _火__柴__熄__灭__,说明二氧化碳_不__支__持__燃__烧__。 (2)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
学习主题 二 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问题导引】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怎样的?什 么是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 (1)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_无__色__、_无__味__的气体,在 加压、降温条件下可得到_液__态__二氧化碳,进一步加压、降温 即可得到_固__态__二氧化碳,又被称为“干冰”。 (2)干冰常用于_人__工__降__雨__,主要利用了其升华时需从周围环 境中__吸_收__大量热量的性质。
B.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D.碳+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解析】选B。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即一种反应物
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分析四个选项,A、C
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D属于化合反应,B属于分解
反应。
4. (2012·台州中考)碳的耗用量称为 “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 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 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 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 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 ) A.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响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外表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六〕别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1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课时精讲(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1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课时精讲(含答案)

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课时1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知识点1】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1.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水的吸收B.动植物的呼吸C.植物的光合作用D.燃料的燃烧2.由于自然界中存在碳一氧循环,因此空气的成分基本保持不变。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越多越好,也有人认为二氧化碳越少越好,最好没有,你认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2)为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知识点2】二氧化碳的性质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不能溶于水B.二氧化碳无色无味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D.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4.在舞台上喷撒干冰可以产生雾气,给舞台增加气氛,它是利用了干冰在常温下( )A.迅速熔化后再蒸发而变成的白色雾气B.迅速液化而形成的白色雾气C.迅速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即白色雾气D.迅速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液化成小水滴而形成白色雾气5.证明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6.“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加热,用导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A.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B.先变红色后变紫色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D.先变蓝色后变紫色7.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的变化是 .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 . 8.燃着的两支短蜡烛放在两个高低阶梯上,沿着烧杯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 .这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知识点3】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9.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双氧水和二氧化碳制氧气C.在氧气中燃烧木炭D.二氧化碳通入水中1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蜡烛在氧飞中燃烧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干冰升华11.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 →二氧化碳+水碳酸B .−−−→加热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C. +−−−→点燃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 D. +−−−→加热铜氧气氧化铜 【知识点4】二氧化碳的用途12.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主要是因为( ) A.二氧化碳能与燃烧物发生化学反应 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碳酸C.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二氧化碳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3.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利用温室进行植物生产时,可向温室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B.二氧化碳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C.通入后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D.通入后可防止火灾14.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B.于冰用了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知识点5】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1.某同学决定到一口干涸的深井探险,为了安全,该同学进入深井前需进行实验,经过检验氧气浓度过低,进入时应携带.16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的影响1 使人感到气闷、头昏4~5 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6以上使人不省人事,呼吸逐渐停止,以致死亡(1)正常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含量为;(2)二氧化碳是否有毒性? (填‘“是”或“否”);(3)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对人体有害,其原因是;(4)读了上表后,对你有什么启示?(写出一点) .【精选作业】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D.利用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制碳酸饮料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3.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绿色环保溶剂.下列有关超临界CO2流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能燃烧B.是CO2呈现的一种状态C.可取代多种有毒、易燃的溶剂D.是一种与干冰化学组成不同的物质4.下面是一组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①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某同学经查资料了解到二氧化碳会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生成酸.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实验1:取一小块经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干燥的纸(以下简称“纸”),往纸上滴几滴稀醋酸,纸变红色。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课题4 自然界中的水 第2课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课题4 自然界中的水 第2课

沪教版九年级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第2课时教案【教学课型】新课【教学课题】 2.4 自然界中的水【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知道水的净化原理,了解软水、硬水的区别2.知道水体污染与水资源的保护3.学会过滤操作4.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能力目标:学习蒸发和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培养动手动脑,学以致用的能力情感目标: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源的意识【教学重点】1、水的净化 2、水资源的保护【教学难点】过滤操作【教学用具】仪器:试管,酒精灯,铁架台,玻璃棒,蒸发皿,石棉网,漏斗,烧杯,胶头滴管试剂:食盐水,水,雨水【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课前预习:1、第四节课文P49—P52;2、实验基本操作教学情景导入:提供蒸馏水和洁净透明的雨水,让学生区分。

学生设计实验教学过程设计水是纯净物,而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净物。

因其含有一定的杂质而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给工农业生产带来诸多危害。

因而实际生活中我们必须将水中的一些杂质去掉,使水得到净化。

天然水是如何变成蒸馏水的?实验一蒸发雨水目标:1、知道蒸馏水的制取过程中包括蒸发、冷凝2、学会蒸发的基本操作3、了解一种分辨物质的方法4、知道蒸发是一种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学生认真记录实验想象,相互讨论交换结果总结:1、蒸发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区分硬水和软水3、蒸发是将可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你还知道那些净化水的方法,环卫工人是如何打捞水面上的废弃物的?实验二过滤操作实验要求:“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指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一般在将滤纸贴在漏斗壁时先用水润湿并挤出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一是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否则的话,被过滤的液体会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下,直接流到漏斗下边的接受器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课题4 自然界中的水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课题4  自然界中的水

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2)粗略了解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3)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5)懂得过滤,蒸发的目的,学习过滤和蒸发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水的组成和结构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水是宝贵资源的观念,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水的组成,(2)各种水资源的区别2.教学难点:过滤操作的基本要点实验探究:1.水的组成研究2.纯净水与矿泉水的区分教学内容:一.自然界的水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1)地球表面的分布:在地球表面,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的3/4;(2)其他分布:地层下有地下水,大气里有大约0.03%的水蒸气,动植物体内有大量的水注意:地球表面虽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

因此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工业上需要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2)农业上需要水:农作物需要水灌溉(3)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4)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海洋航运3.水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水(water)——生命之源(1)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唾液、胃液、血液、组织液等。

水在人体内起这调节体温、溶解食物、排泄废物等作用(2)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诺贝尔奖两次获得者林德斯•波林医生在《如何活得好》一书中给读者提供了几点养生术,其中有一条就是“每天喝大量的水”*4.水污染情况:(1)水污染的来源a.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b.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c.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防止水污染的主要措施:a.加强对水的管理和对水质的监测;b.工业三废实行先处理后排放;c.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d.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二、水的组成及性质1.水的组成实验:水的电解实验现象:1.接通直流电源,看见两管子中都出现气泡,负极和正极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2∶12.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电源正极,木条复燃,说明生成了氧气3.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电源负极处,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用一个干冷的烧杯放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了氢气(Hydrogen)氧气(O2)+氢气(H2)点燃——→水(H2O)解释:水在通电的情况下,被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水(H2O)通电——→氧气(O2)+氢气(H2)气体体积比: 1 ∶ 2质量比:8: 1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沪教版初三化学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沪教版初三化学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1、知识与技术:(1)认识水的构成;(2)大略认识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差别;(3)认识水与人类的亲密关系,认识水是人类可贵的资源;(4)认识水污染的要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5)懂得过滤,蒸发的目的,学习过滤和蒸发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剖析水的构成。

(2)能够依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水的构成和构造3、感情态度价值观:建立水是可贵资源的观点,养成节俭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教课重点和难点1.教课重点:(1)水的构成,(2)各样水资源的差别2.教课难点:过滤操作的基本重点实验研究:1.水的构成研究2.纯净水与矿泉水的划分教课内容: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1)地球表面的散布:在地球表面,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的3/4;(2)其余散布:地层下有地下水,大气里有大概%的水蒸气,动植物体内有大批的水注意:地球表面固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特别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

所以水资源欠缺和水污染问题开始遇到人们的重视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工业上需要水:清洗、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2)农业上需要水:农作物需要水浇灌(3)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4)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大海航运3.水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水(water )——生命之源(1)生理活动中起侧重要作用:唾液、胃液、血液、组织液等。

水在人体内起这调理体温、溶解食品、排泄废物等作用(2)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诺贝尔奖两次获取者林德斯 ?波林医生在《怎样活得好》一书中给读者供给了几点养生术,此中有一条就是“每日喝大批得水”4.水污染状况:(1)水污染的根源a.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 (废气、废水、废渣)的随意排放;b.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随意施用;c.城市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

(2)防备水污染的主要举措:a.增强对水的管理和对水质的监测;b.工业三废推行先办理后排放;c.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d.节俭用水,提升水的利用效率二、水的构成及性质1.水的构成实验:水的电解实验现象:1.接通直流电源,看见两管子中都出现气泡,负极和正极中气体的体积比大概为2∶12.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电源正极,木条复燃,说明生成了氧气3.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电源负极处,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用一个干冷的烧杯放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响生成了氢气(Hydrogen )氧气( O2)+氢气( H2)点燃——→水(H2O)解说:水在通电的状况下,被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水(H2O)通电——→氧气(O2)+氢气(H2)气体体积比:1∶2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
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
3、认识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的
习惯和意识;
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5、知道过滤操作的目的,学习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一、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情景导入:P47“我们知道水既普通又宝贵。

那么,水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实验: 1、电解水 2、氢气的燃烧水通电氢气 + 氧气氢气 + 氧气点燃水
(H2O)(H2)(O2)(适当讲解)(H2)(O2)(H2O)
交流讨论:
1、上述实验说明水的组成是怎样的?
2、水的沸腾过程与水的分解过程有什么不同?
3、有人说水可以开发成能源,你是怎样想的?
4、天然水、矿泉水、自来水、海水等在成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2、懂得纯净水和自来水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3、通过对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
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4、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5、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
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美
好愿望。

重点、难点:
1、水净化的方法。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实验探究:
探究1、怎样区别纯净水、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的水和含有固体小颗粒的水?
探究2:怎样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志?
归纳小结:
饮用水净化的方法(沉淀、过滤和消毒)
硬水、海水、矿泉水、自来水、蒸馏水的选择使用。

阅读、调查和讨论:
水的利用、地球上水资源的现状和我们的对策。

拓展视野:阅读P51“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工具出来的?”
介绍目前全球水资源的状况。

教学意旨: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在实验中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训练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和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水的利用
地球上的水虽然储存量很大,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缺水状态。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大约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一些地区严重缺水。

水体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

每个社会公民,都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