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考题增分训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考题增分训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考题增分训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16·郑州质检)(15分)材料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
为相数十年,政绩显赫。
面对郑国“国小而逼,族大宠多”,处在列强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局面,他首先整理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按亩征税,“作丘赋”,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在认为“礼”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的同时,公元前536年,他铸刑鼎,公布成文法,开创了古代公布法律的先例。
子产还实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不许贵族随意干涉百姓的经商活动,坚持实行“市不豫贾”。
他不毁乡校,广开言路。
对内宽猛相济的方针保持了国内政局长期稳定。
对外他一反过去对大国俯首帖耳的外交政策,敢于说“不”,维护了郑国的利益,为郑国争取并创造了最大限度的生存空间。
子产的改革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郑克堂《子产评传》等(1)根据材料,分析子产改革的意义。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子产改革的特点。
(7分)解析:第(1)问,子产改革的措施重在经济建设、礼仪推广、法律制订、教育等方面,其意义要结合措施从对郑国的影响和对后世的影响两方面分析。
第(2)问,从其内外政策分析,对内礼法结合,宽猛相济;“对外一反过去对大国俯首帖耳的外交政策,敢于说‘不’,维护了郑国的利益。
”答案:(1)意义: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推动了郑国农业及商品经济的发展;礼法结合,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持了郑国国内政局的长期稳定;使郑国的地位大大提高;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2)特点:礼法结合;宽猛相济;保护工商业者;作为小国,敢于对大国说不。
2.(2016·临沂质检)(15分)材料汉初将冶铁、采矿、煮盐等山泽之源下放给私人经营,出现了大量靠经营冶铁、煮盐的富商,形成一股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社会势力。
武帝中期,多次大规模的征讨匈奴,军费开支浩繁,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不得已向豪富借贷,而富商大贾却“不佐国家之急”。
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同步练习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19·徐、连、宿苏北三市高三三模)商鞅变法中的军功爵制是一次历史性突破,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变法以来逐步形成的二十等爵,是秦汉最有特色的制度之一。
它以军功为拜爵依据,打破依宗法身份获得爵位的传统,通过细密的位阶将悬隔的贵族、平民两阶层沟通起来,为下层民众供应了一条上升通路。
——孙闻博《二十等爵确立与秦汉爵制分层的发展》材料二军功爵制相对于五等爵制对国民有着更好的激励作用……相比于东方各国,秦人尚功利轻伦理的民族性,君主至上的权力结构,君主的强有力支持和平民的热情响应是这一新制度能够在短时间内在全秦推行的根源,最终助其统一天下。
——周建波《秦军功爵制的经济学分析》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军功爵制的特点。
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商鞅实行这一措施的干脆目的。
(2)依据材料二,指出秦国能够推行军功爵制的社会基础,并概括军功爵制对秦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答案(1)特点:军功拜爵;打破宗法;沟通贵族与平民阶层。
目的:增加军队战斗力。
(2)基础:秦人崇尚功利的民族性;君主至上的权力结构;平民的热情响应。
影响:统一天下。
2.(2019·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三次调研)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也最有争议的举措就是迁都和汉化。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与宗室重臣的沟通中,孝文帝将他迁都的本意说的非常明白,平城“虽富有四海”,但只是“用武之地”,很难“移风易俗”。
迁都后又说:“若永居恒北,值不好文之主,卿等子孙不免面墙也。
”同时孝文帝明确地相识到只有迁都於“王里”洛阳,才能“光宅中原”。
迁都后,他接二连三地南征萧齐,虽然连遭失败,然而他的“期於混一”的壮志,直到临终前仍念念于怀。
——摘编自尚志迈《也谈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迁都》材料二孝文帝的珍贵之处,就在于他的改革完全是自觉、主动、主动的。
这充分表现在他对陆叡的谈话中:“朕为天子,何必居中原!正欲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
(完整word版)高考试题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解析版)
高考选修真题分类汇总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上海历史卷,16)“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文中错误的表述是A.领导人 B .时间C .参加者 D .地点答案:C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联络的是各省的“会试举人”。
2.(上海历史卷,17)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
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 •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 •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答案:C传统服饰“和服”与西服、酒吧与茶室、西洋歌剧与传统歌舞伎都能见到,说明当时的日本是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并存。
3.(江苏历史卷,25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后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急论。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
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材料二(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王安石)今人材乏少, 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纵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
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举。
……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
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
及科场各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一一请回答:(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4分)(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学“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答案】(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
2016-201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
2016-201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2016---2017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王安石曾写诗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这主要说明A.取信于民是商鞅新法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B.物质奖励是商鞅推行新法的重要手段C.奖励军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D.奖励耕织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什伍制3.下列对于商鞅变法的历史条件的表述,错误的是A.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相对落后的国家 B.秦国国君希望变法图强C.秦国贵族认同了商鞅的变法主张D.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形成变法潮流4.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A.废除土地私有制,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D.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条件是()①北魏统一北方②民族融合③先进文化的吸引④民族矛盾尖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6.“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 B.推行三长制 C.整顿吏治 D.迁都洛阳7.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北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表明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民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D.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15.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16.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的矛盾17.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
2017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第四部分第14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
第四部分选修篇第14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16·广东湛江调研)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
——梭伦(1)根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梭伦“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的表现,并由此归纳梭伦改革的特点。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寡头政治……群众……是……奴隶地位……什么事都没有参与”,可以从群众的政治地位低下、群众缺乏政治参与等角度概括。
第(2)问,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二“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为颁布解负令、实行财产等级制等内容;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为中庸。
答案:(1)背景:群众(平民)政治地位低;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
(2)表现:颁布“解负令”,让债务奴隶恢复人身自由;按照财产等级划分为四个等级,使平民也获得一定的民主权利。
特点:中庸、中立。
2.(2016·湖南永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大索貌阅是严密清查户口的一项措施。
开皇五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各州县大索貌阅,核点户口。
所谓“大索”,就是清点户口,并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目的在于搜括隐匿人口;所谓“貌阅”,则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目的在于责令官员亲自当面检查年貌形状,以便查出那些已达成丁之岁,而用诈老、诈小的办法逃避承担赋役的人。
隋文帝还规定,凡出现户口不实的情况,地方官吏里正、保长、党长要被处以流刑。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练习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练习题(一)1.(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梭伦一成为局势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订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负担……他仿照以前人民的分等,按财产估价把人民分作四个等级……指定以相应的官职……梭伦规定.国家的官职应先由各部落分别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就从这些候选人中抽签选举……梭伦又创立了一个四百人议会。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
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
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
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
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
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
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荣升。
——伯利克里《论雅典之所以伟大》(1)有人说,梭伦改革兼具革命性和“中庸式”,请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梭伦改革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7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伯利克里所言“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的原因有哪些?从梭伦和伯利克里的成功中你有何启示?(8分)2.(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的确,一切所谓政治革命,从头一个起到末一个止,都是为了保护一种财产而实行的,都是通过没收(或者也叫作盗窃)另一种财产而进行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材料三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word完整版)高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例题
高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例题1.(2018•海南卷单科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710 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
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
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
同年,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风俗一变”。
712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十三道增为十五道。
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1)根据材料,说明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
【解析】(1)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据材料“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可得出应对边防危机;据材料“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可得出整顿地方吏治。
(2)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据材料“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改变“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片的办法”,可得出形成新的边防体制;据材料“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可得出促时监察体制完善;据材料“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可得出促成“开元盛世”;据材料“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可得出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
【答案】(1)目的:应对边防危机;整顿地方吏治。
(2)影响:形成新的边防体制;监察体制完善;促成“开元盛世”,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③掌握必要的史学概念和术语并将之运用于论证中、养成 条理化表达的习惯、对已做出的概括性答案进行“再概 括”(合并、删除一些重复、冗余的话语,使答案浓缩精简到 无法再减的极致)等。
2.由表及质之“深” 选修 1 模块试题紧扣当前热点,历史现实性意识考查成为潮 流 。 其 中 第 (2) 问 最 能 体 现 命 题 者 的 意 图 。 试 题 主 要 以 “ 作 用”“影响”“意义”设问,要求考生在对改革的历史背景、内 容和特点了解的基础上,能够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使考生增 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伟大的现实意 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挥历史学“鉴古知今”的价值和作用。
二、例析高分——不仅要得分·更要得高分 [例 1] (2019·全国卷Ⅰ)材料 秦朝推行的①“二十等爵” 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 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 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 功”。此次改革②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 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 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 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 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③将那些 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 建立晋朝的前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 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5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 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 (10 分)
「精品」全国通用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五选修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五选修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纲要求](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5)欧洲的宗教改革;(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7)俄国农奴制改革;(8)明治维新;(9)戊戌变法。
一、梭伦改革1.背景公元前7世纪末,雅典工商业发展;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激化;雅典当时面临外敌入侵,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2.主要措施(1)颁布“解负令”,废除公私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
(2)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3)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4)建立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并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3.基本特点(1)理念:节制、中庸、公平、平等、和谐。
(2)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4.影响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了民主政治的轨道,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商鞅变法1.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井田制瓦解和宗法分封制的崩溃,社会处于转型期。
(2)春秋时期的改革针对经济基础,承认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改革针对上层建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3)秦国相对落后,秦孝公坚决支持商鞅变法。
2.内容(1)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什伍组织。
(2)经济: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3)政治: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秦律。
(4)风俗:塞私门之请;推行分异令。
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评价(1)积极: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消极: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北魏面临危机:经济落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五选修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步步高】(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五选修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纲要求](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5)俄国农奴制改革;(6)明治维新;(7)戊戌变法。
一、梭伦改革1.背景公元前7世纪末,雅典工商业发展;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激化;雅典当时面临外敌入侵,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2.主要措施(1)颁布“解负令”,废除公私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
(2)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3)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4)建立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并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3.基本特点(1)理念:节制、中庸、公平、平等、和谐。
(2)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4.影响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了民主政治的轨道,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商鞅变法1.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井田制瓦解和宗法分封制的崩溃,社会处于转型期。
(2)春秋时期的改革针对经济基础,承认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改革针对上层建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3)秦国相对落后,秦孝公坚决支持商鞅变法。
2.内容(1)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什伍组织。
(2)经济: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3)政治: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秦律。
(4)风俗:塞私门之请;推行分异令。
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评价(1)积极: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消极: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北魏面临危机:经济落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3)掌握实权的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推动北魏改革。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选考题增分训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考题增分训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1.(2017·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质检)(15分)材料春秋时期以车兵为主、步兵为辅,到战国时期逐渐变成以步兵为主、车兵为辅。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征兵范围的扩大,大批原来居于鄙野的农民被征入伍,他们身份较低,宜于编为步兵;二是车兵受地形条件限制,不能在山林险峻的地区作战;三是坚韧锋利的铁兵器和远射有力的机弩广泛使用,往往使排列整齐的车兵受到巨大损失。
骑兵是战国时期兴起的新兵种,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骑兵在对外作战中大显神通。
许多使用机弩的战士集合在一起组成弩兵,威力无穷,马陵之战中齐军“万弩俱发”而使敌人一败涂地。
由于步兵、骑兵和弩兵的出现,战争的场所就从广阔的平原迅速扩展到山林、江河和险要之地,战争方式更加灵活多变。
——摘编自李学勤主编《战国史与战国文明》(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变革有哪些表现。
(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变革的影响。
(9分)解析:第(1)问,从车兵、步兵地位的变化,兵员主体的变化,兵种的变化等方面概括军事变革的表现。
第(2)问,军事变革的影响,一是要分析对战争的影响,二是要分析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答案:(1)表现:从春秋时期的车兵为主、步兵为辅逐渐演变为战国时期的步兵为主、车兵为辅,骑兵和弩兵出现;兵员主体从贵族为主逐渐变为以农民为主;铁兵器和机弩的广泛使用。
(每点2分,共6分)(2)影响:战争规模扩大,战争方式更加灵活,战争更加残酷;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受到冲击,君主权力加强;加速了统一的历史进程。
(每点3分,共9分) 2.(2017·珠海质检)(15分)材料西晋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百姓多迁居江南,形成了许多侨郡县。
这些人不在所在州县编户,无固定租税负担,有的成为豪门世族的佃客、部曲,这不仅在经济上使国家失去了众多的劳动力及可供剥削的对象,也给国家的政治造成不便。
历史专项训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科训练(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17·河南南阳二模·44)(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管仲向齐桓公说:“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管仲理财以此为指导原则,在农业上,他实行“相地而襄征”政策,次地轻征,增产多得,经济上给耕者以前所未有的好处(“与之分货”),这是“予”;由于生产增加,国家所得租税收入也随之增加,这就变成了“取”。
在商业上,他实行盐铁专卖政策,统制流通环节,生产放给民营,生产者可得7/10的纯利,生产积极性提高,产量增加,税收(寓税于价)也相应增加。
他实行轻重敛散政策,在“轻”(物多而贱)时以较市场略高的价格收购粮食,而在“重”(物稀为贵)时以略低的价格出售,调节粮食的供求和价格,给予人民好处,但予中有取,在一买一卖中国家获得了相当大的差价来增加财政收入。
——摘编自吴慧《中国商业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管仲理财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管仲理财改革产生的影响。
(9分)【考点】管仲改革【解析】(1)据材料“管仲向齐桓公说:‘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得出以“予之为取"为指导思想;据材料“在农业上,他实行‘相地而襄征’政策,次地轻征,增产多得,经济上给耕者以前所未有的好处(‘与之分货’),这是‘予';由于生产增加,国家所得租税收入也随之增加,这就变成了‘取’”得出先富民再富国;据材料“在商业上,他实行盐铁专卖政策,统制流通环节,生产放给民营,生产者可得7/10的纯利,生产积极性提高,产量增加,税收(寓税于价)也相应增加”得出生产民营,销售专营;据材料“他实行轻重敛散政策,在‘轻'(物多而贱)时以较市场略高的价格收购粮食,而在‘重’(物稀为贵)时以略低的价格出售,调节粮食的供求和价格,给予人民好处,但予中有取,在一买一卖中国家获得了相当大的差价来增加财政收入”得出政府调控市场,从中盈利。
高考二轮:专题(2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课件(含答案)
4.(2015山东文综,47,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 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 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10分) 答案 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 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 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 “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 系的变化。
——据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分)
答案 (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 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8分)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 权,减少改革阻力。(7分) 解析 第(1)问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要从材料一中去归纳概括,可从遵循的原则和礼制等方 面去概括。第(2)问,庙号改革属于孝文帝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分析其意义时要将其 放到孝文帝改革这一大背景下,从全面融入中原、减少改革阻力、表明改革决心等方面作 答。
误区警示 第(1)问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理解“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的含义, 没有从参政、议政等提高政治地位的举措方面回答,只是答出了教材中梭伦改革的一般措施, 有的考生甚至将克利斯提尼改革与梭伦改革的措施混淆。第(2)问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准 确掌握相关的概念及其含义。第(3)问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理解设问的要求,不能从两个 角度分析。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来源考查主题引文出处设问方式命题分析2018年全国Ⅰ卷汉武帝年号制改革[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比较类、意义类(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
(2)从考查内容看,以中国史为主,着重经济领域的改革,也涉及到了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改革。
(3)从问题设计来看,一般是两问,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很强。
(4)从设问视角来看,多采用比较类(5次),原因类(6次),作用类(11次)、特点类(4次)、其他类(3次),注重对学生2018年全国Ⅱ卷现代中国的科技改革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背景类、内容类、影响类2018年全国Ⅲ卷近代中国治安机构的改革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原因类、比较类2017年全国Ⅰ卷现代中国的工资改革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特点类、意义类2017年全国Ⅱ卷晚清北京街道管理改革苏继祖《清朝戊戌朝变记》、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原因类、启示类2017年全国Ⅲ卷隋代法律制度改革《隋书》特点类、意义类2016年全国Ⅰ卷唐太宗时的谱牒改革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内容类、作用类三论》“调动和运用知识”目标的考核,特别是对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理解和分析。
(5)与教材的关联度:古代史与选修教材内容无直接联系,近代史试题与必修教材也有一定的联系,如涉及到清末戊戌变法与新政一道题。
2016年全国Ⅱ卷晚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改革《清史稿》特点类、影响类2016年全国Ⅲ卷北魏孝文帝庙号改革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内容类、意义类2015年全国Ⅰ卷唐代的币制改革彭信威《中国货币史》内容类、作用(意义)类2015年全国Ⅱ卷清代的养廉银制度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原因类、作用(影响)类2014年全国Ⅰ卷魏晋的法律改革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特点类、作用(影响)类2014年全国Ⅱ卷南朝的山泽管理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背景类、作用(影响)类考法1考查某一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典例1] (2017·全国Ⅰ,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训练:第1部分模块4选修部分-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含解析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
2.(2017·河南开封满分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明清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代前期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清代前期对地方控制举措的影响。
答案:(1)设立督抚,事权归一;通过奏折和廷寄由皇帝直接指挥;建立严密完备的地方监察系统;重视地方官员的选用和考核;削弱地方财权,将之收归中央。
答案:(1)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
(2)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朝廷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
3.(2017·山西太原学情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专题1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案)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附解析)
专题1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案)-2017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从考点重点看,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日本明治维新、中国的戊戌变法、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2.从命题形式看,全国课标地区、山东、海南等主要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考查对重大改革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的理解认识.3.从命题角度看,主要从以下角度考查(1)多数课标地区仍是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等,有时也将古代的改革、近代的改革或者中外改革综合对比命题考查.(2)近年全国课标卷等以新材料为依托,利用改革的有关理论考查教材未涉及的其他改革.4.从社会热点看,当前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倡导公平、公正,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等热点,一、商鞅变法1.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2)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
(3)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4)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2.内容:(1)军事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建立什伍组织。
(2)经济上,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3)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实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4)文化上,焚烧诗书。
3.影响:(1)军事方面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旧贵族;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有利于保证兵源。
(2)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3)县制的设立强化了中央集权;什伍连坐有利于控制人民;轻罪重刑,强化了法律意识,保证变法措施顺利地执行,但措施过于严苛。
(4)有利于加强思想文化控制,但也摧残了文化。
【疑点1】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与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考题增分训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16·郑州质检)(15分)材料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
为相数十年,政绩显赫。
面对郑国“国小而逼,族大宠多”,处在列强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局面,他首先整理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按亩征税,“作丘赋”,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在认为“礼”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的同时,公元前536年,他铸刑鼎,公布成文法,开创了古代公布法律的先例。
子产还实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不许贵族随意干涉百姓的经商活动,坚持实行“市不豫贾”。
他不毁乡校,广开言路。
对内宽猛相济的方针保持了国内政局长期稳定。
对外他一反过去对大国俯首帖耳的外交政策,敢于说“不”,维护了郑国的利益,为郑国争取并创造了最大限度的生存空间。
子产的改革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郑克堂《子产评传》等(1)根据材料,分析子产改革的意义。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子产改革的特点。
(7分)解析:第(1)问,子产改革的措施重在经济建设、礼仪推广、法律制订、教育等方面,其意义要结合措施从对郑国的影响和对后世的影响两方面分析。
第(2)问,从其内外政策分析,对内礼法结合,宽猛相济;“对外一反过去对大国俯首帖耳的外交政策,敢于说‘不’,维护了郑国的利益。
”答案:(1)意义: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推动了郑国农业及商品经济的发展;礼法结合,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持了郑国国内政局的长期稳定;使郑国的地位大大提高;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2)特点:礼法结合;宽猛相济;保护工商业者;作为小国,敢于对大国说不。
2.(2016·临沂质检)(15分)材料汉初将冶铁、采矿、煮盐等山泽之源下放给私人经营,出现了大量靠经营冶铁、煮盐的富商,形成一股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社会势力。
武帝中期,多次大规模的征讨匈奴,军费开支浩繁,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不得已向豪富借贷,而富商大贾却“不佐国家之急”。
公元前118年,大司农颜异提出了盐铁官营的计划,得到武帝的批准。
其内容包括:将盐、铁之事收归政府管理,所得收入用以补充国家赋税;官府招募盐户,提供煮盐的器具和一定的生活费用;严禁私自铸铁、煮盐等。
汉武帝在全国设立了数十处盐官和铁官,任命懂经营、会管理的大盐铁商孔仅和东郭成阳为高官,“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致使“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矣”。
——据刘玉峰《汉武帝盐铁官营之得失》等(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盐铁官营的影响。
(9分)解析:第(1)问,第一段话共两句,从两个方面说明了盐铁私营的弊端,据此分析实行盐铁官营的背景。
第(2)问,据盐铁官营的内容从有利、不利两方面分析其影响。
答案:(1)背景:实行盐铁私营政策,商人势力强大并与中央对抗;对匈奴战争需要大量经费,而中央财政困难。
(2)影响:打击了盐铁富商势力,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为对匈奴用兵提供经费;民间私营工商业经济的发展空间狭小,处于劣势地位和附庸地位;私商的官员化,造成了官商合流和腐败现象。
3.(2016·衡阳联考)(15分)材料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
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
战国时期,随着以郡领县的“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
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其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
第二阶段大致为隋唐两宋时期。
隋朝乡的基层官吏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
唐朝对城邑之外纷繁杂乱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
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
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
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但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为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1)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8分)(2)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及启示。
(7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两句话概括其趋势;围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来分析原因。
第(2)问,从经济上来说,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商品经济发展;从政治上来说,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从思想上来说,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启示要从既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同时也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治权方面分析。
答案:(1)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原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2)原因: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的推动;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清末新政的实施。
(答对两点即可)启示:国家既要加强对乡村社会管理,又要保障村民享有自治权,集权与分权适度结合,方可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保持农村发展的活力。
4.(15分)材料一洪武初年,锦衣卫二百五员,今一千七百余员……“朝廷威福之柄,徒为人臣酬报之资”……明王朝征税土地由洪武时的八百五十万顷下降至正德时的四百二十万顷,明廷税源在减少,开支却在增加。
国内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塞外蒙古军队数次南侵,东南倭寇成患,天下骚动。
……张居正病逝,改革事业也付诸东流。
改革“利于下,不利于上;利于编氓,不利于士大夫”;张居正“威柄之操,几于震主”,“无老者宽大之风,无大臣休休之量”。
——摘编自赵阳《张居正改革成败刍议》材料二考成法是张居正整顿吏治的一项制度法令。
六部、都察院根据考成法规定,把所属官员应该要办的工作都登记在三本账簿上,并订立完成期限,再根据账簿中官员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确定奖惩,做到赏罚分明。
六科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内阁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官员该升则升,该奖则奖,该罚则罚,易于操作。
考成法要求官员一定要务实,要有切实的结果和成效,不然没法向六部、六科及内阁还有都察院交代。
——摘编自汪成玉《谈张居正改革的成效、原因及启示——以“考成法”为视角》(1)根据材料一归纳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9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考成法的特点。
(6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分层,前三句话从三个方面说明了原因,后两句话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原因,从中概括即可。
第(2)问,据材料二中省略号分层,概括两层含义即为特点所在。
答案:(1)背景:官员冗滥,吏治败坏;土地兼并严重,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尖锐,边患危机严重。
原因:改革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与皇权发生了矛盾;张居正自身性格弱点。
(2)特点:考核内容明确,赏罚分明;考核体系周密健全,强化监督;考核方法操作性强;考核结果有实效性和权威性。
(答出三点即可)5.(2016·昆明质检)(15分)材料一1901年,慈禧太后为大势所趋不得不颁布上谕:从第二年起,乡、会试头场,考中国政治、历史论5篇;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科技,艺术)策5道;第三场,考四书义二篇、五经一篇。
四书、五经考试都不再用八股文程式,与康有为的方案如出一辙。
1905年又宣布,从次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
——成思《千年科举的崩塌》材料二没有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1911年很可能就不会发生辛亥革命。
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是那些青年军官们,他们本来应该在科举的道路上攀爬,但因为科举制度被废除,他们只能进军事学校,并在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动力。
——许纪霖《废科举引发20世纪中国大变局》(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新政中科举制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材料二的观点。
(6分)解析:第(1)问,从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上分析科举改革的特点;改革的背景要从当时清政府所面临的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等方面分析。
第(2)问,根据材料二“没有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1911年很可能就不会发生辛亥革命”得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引发了辛亥革命。
此观点是片面的,一方面要肯定科举制对辛亥革命的作用,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分析辛亥革命爆发是社会矛盾的产物。
答案:(1)特点:考试内容中西结合;考试形式废除八股;改革逐步推进直至废除科举制。
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阶级矛盾激化,国内革命形势发展迅猛;戊戌变法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科举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已无法应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
(2)观点:清末废除科举制引发了辛亥革命。
简评:观点片面。
废除科举制引发知识分子前途危机,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革命的到来。
但该观点未能从本质上认识到辛亥革命爆发是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