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过目不忘的农民秀才郭松龄为什么会参加革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过目不忘的农民秀才郭松龄为什么会参加革命?
导语:郭松龄,字茂宸,奉天沈阳人,1883年生。
祖籍山西省汾阳县。
其远祖戍边来到东北,后一支流落到沈阳东郊鱼樵寨落户。
鱼樵寨现在是沈阳市东陵
郭松龄,字茂宸,奉天沈阳人,1883年生。
祖籍山西省汾阳县。
其远祖戍边来到东北,后一支流落到沈阳东郊鱼樵寨落户。
鱼樵寨现在是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乡赵家铺村,郭松龄就诞生于此。
其祖父是一位粗通文字的农民。
其父名复兴,字恢原。
自幼苦读,终未得志,只得在乡镇做私塾先生。
他好学不倦,教书认真,受到学生的爱戴。
郭松龄的母亲是一位性情温和、明达事理的女性。
郭松龄的父母对他的影响很大,初步奠定了他为人处世的品德基础。
郭松龄家境贫寒。
他从小就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穷困生活。
有时青黄不接,他们母子不得不到邻村乞讨。
童年的痛苦生活在郭松龄的心里打上了深刻的印痕,使他对贫富不均的社会非常不满。
9岁时,他的父亲回村设馆授读,郭松龄才得以入馆念书。
入学前,他的父亲曾经抽时给他讲过启蒙读物。
他背诵过《三字经》《百家姓》等书。
入学后,他学习努力,勤奋刻苦。
加之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很快就熟背下了一些儒家经典。
三年的私塾生活使他具备了相当深厚的中文知识,并且练就了一笔好字。
12岁时,又逢中日甲午战争,辽东百姓流离失所。
私塾馆倒闭,家里失去生活来源。
作为长子的郭松龄提出外出做工,以贴补家用。
靠亲戚帮忙,找到给地主当“半拉子”的工作。
所谓“半拉子”,就是只能算半个劳力赚钱。
从13岁到16岁,一干就是4年。
据当地老人回忆,一提起郭松龄的名字,人们还是管他叫“郭半拉子”。
他给地主做工是实实在在的重体力劳动。
后来尽管他已经做了一个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