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州民歌民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徐州民歌民谣

摘要:徐州民歌民谣种类繁多,最能体现徐州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的是战争歌谣、煤矿歌谣、劳动歌谣和生活歌谣。这些歌谣体现了徐州人民的智慧,见证了徐州的历史发展。

关键词:徐州民歌民谣战争歌谣煤矿歌谣劳动歌谣徐州历史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国的民间文化更是一道闪亮的奇葩。作为民间文化中的民歌民谣更是与普通人相伴相随,我们从年少时便听爷爷奶奶唱或念那不知其意的歌谣,到大后细细品味真是回味无穷。我们中国每个地方的民谣都有其自身的地域特点,而徐州作为一个古城,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一地区的民谣更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背景及地域特点。

徐州的民谣非常的多,种类也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最能体现徐州的特色和风土人情的民谣有这么几种,首先是反映徐州战争历史的战争歌谣,其次是煤矿歌谣,还有劳动歌谣、生活歌谣以及其他等。

徐州,古时称彭城,位于我国南北腰部地带,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津浦、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叉点,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从彭祖创建大彭氏国至今,徐州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徐州这一特殊的地理特点使徐州不仅是古战场,而且在现代也曾作为战场。因此,徐州民间流传了许多有关战争的歌谣。下面的几首歌谣就反映了徐州的战争历史。

“《九里山前作战场》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①

“《打丰县二首》一弹弹,二玩玩,庞三杰,打丰县。打开丰县进当典,进了当典要盘缠,要了盘缠向西南。

大毛二毛单扁担,六月初一打丰县,打了七天单八夜,拉起队伍向西南。”②

“《国恨家仇不能忘》火熊熊,炮隆隆,天昏地暗烟云濛。日寇肆淫威,铁蹄逞穷凶。尸横抛阡陌,血殷野草红。家家尽逃难,十室九已空。老人长叹小儿哭,叹声哭声干苍穹。扶老携幼人拥挤,摩肩接踵路不通。敌机忽冲来,轰炸何猖狂,俄顷尸成堆,血肉乱飞扬。一妇被炸死,二子呼亲娘。一翁仰天号,全家俱死亡,

痛哭肝肠断,撞死在道旁。断腿一老人,疼痛不能语,挥手示儿孙,逃难他乡去。凄绝人世间,惨怛悲中肠。入地恨无门,呼天徒悲伤。莫啼哭,莫彷徨,国恨家仇不能忘,煌煌轩辕胄,岂作任人宰割之牛羊!要抵抗,要救亡,拿起刀和抢,杀敌上战场。消灭日寇讨血债,中华儿女斗志昂。”③

“《大炮歌》英勇向前,把大炮的技术练熟,快开到前方火线。同志们!放出我们的开花弹,打到敌人的身边。轰轰轰!叫日本强盗胆寒,叫日本强盗溃散,叫日本强盗滚蛋。轰!”④

《解放军扛大炮》解放军,扛大炮,一夜打通陇海道。陇海道,一扫光,打完八集打碾庄。打了碾庄向西走,一炮打到徐州府。徐州府,先攻占,打完江北打江南。打过江南吃大米,占据江北吃白面。打倒老蒋放鞭炮,全国人民得团圆。”⑤

“《打淮海》(小五更)一更里,月亮渐渐高,八路军共产党的队伍过来了。打临沂,把兵交,国民党,吓跑了;打到那窑湾里,收俘了真不少!

二更里,月亮照正东,八路军打碾庄全使大炮轰。黄伯韬,挨了崩,国民党,吃了惊;收复了陇海道,军民多有功。

三更里,月亮照天河,八路军的同志又来打运河;国民党,开汽车,洋桥以下死成窝,还有那未死的挤下了运粮河。

四更里,月亮照正西,八路军的同志又攻到徐州里;得汽车,得飞机,得了炸弹和武器,打得那国民党军死在江北地。

五更里来天大明,八路军攻下了徐州城。打萧县,打砀山,蚌埠国军一扫干,八路军的队伍才把营盘安。”⑥

上面的五首歌谣我们一读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它把我们从古战场带到了现代的战场。第一首歌谣很简短,仅两句话就概括了九里山作为古战场的壮观场面。九里山在徐州的北郊,这里的山东西连绵九里,故得名,相传这里是楚汉鏖兵的古战场。民间传说韩信设下十面埋伏,围困楚霸王,便是在此。九里山前在唐朝末年也曾摆下战场。第二首民谣也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这两首歌谣分别是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十九日和民国六年(1917年)六月初一这两次攻打丰县城后流传的。第一次庞三杰率领革命军攻克丰城,推翻了清政府的丰县政权。第二次在民国,大毛、二毛,就是毛思忠、毛思玉,单扁担就是单世友的外号,他

们是地方民军领袖,为了反对张勋复辟,推翻丰县政权,他们率领民军攻打丰县城,打了七天八夜。从古代到现代日本的侵华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徐州都经受了战乱的洗礼。第三首歌谣就是邳州人冯昌和所作,当时正是日本侵华时,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悲惨处境,徐州人民也在列;通过一些细节的描写我们能够感受到人们受到日寇侵略时的无助,惊醒人们不要忘记国耻家仇,号召人们要奋起反抗。这样的歌谣在当时不止这一首,它极大的鼓舞了当时的徐州人们,后来徐州的人们与日寇进行了浴血奋战。第四首歌谣就是人们在抗击日寇时所作,我们读起来很是振奋。日寇终于被我们赶出了中国,然而我们并没有盼来和平,尤其是徐州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又迎来了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战争。第五、六两首歌谣便是反映当时解放军与国民党的战争。徐州经历了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从第六首歌谣中我们便可看到当时打淮海的一些情况。自然战争是残酷的,每一场战役肯定有不少的伤亡,也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但民间的歌谣却让我们看到似乎一夜之间淮海战役就结束了,其实民歌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去伪存真”,只突出一点,强调淮海战役时我解放军的英勇无敌,人们口口相传,这样极大的鼓舞了人们的志气。同样第五首歌谣也用了这样的手法,“一炮打到徐州府”,解放军真是神了,一炮就能打到徐州府。这些有关战争的歌谣徐州流传很多,它们在当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让我们看到了徐州的战争史。至于它们的作者很多我们无从考证,但它们一定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如果说徐州的战争史是辉煌的,那么徐州的煤矿工人则经历了从悲惨到幸福的路程。徐州的煤矿歌谣让我们看到了徐州煤矿的发展历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相关的歌谣。

“夏桥、韩桥肩并肩,青山泉,大黄山,曲里拐弯到萧县,徐州转圈都是碳。”

⑦“窑啊窑,窑啊窑,不养老,不养小;到老出尽牛马力,伴块黄土倒荒郊!”⑧

“此地不养爷,自有养爷处;贾汪不让干,山后干八路。”⑨

“筒子屋,阎王殿,十人进去九人亡;活着出尽牛马力,死后扔进乱尸岗。”⑩

“丈夫下窑妻讨饭,井上井下受煎熬;儿女冻饿打颤颤,卖人市上哭声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