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选择题用答题卡的考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试题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用答题卡的考生,在答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选择题栏中;不用答题卡的考生,在答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在答题卷相应的选择题栏上。

3.答卷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点、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答题时,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不要在试题卷上答题。

4.考试结束,监考人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I、Ⅱ卷不收回。

第I卷阅读题(66分)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把中国书法定义为艺术是基于中国书法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但把汉字的字形放在“中国书法”作为文化的层次结构中来审视,就会发现,汉字符号的视觉审美效果是在书法文化结构的物态文化层面体现。

的在整体的书法文化或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中,字体书体“形”态属于物态文化层,这是书法“本体”结构的“外显”的表层的部分。

当人们对汉字构造的科学性、艺术性及书写出来的笔法、字法、章法给予充分的估量和赞美的时候,我们看到研究者往往只限于对“作品”“物态文化层”的分析说明,并且往往忽略字体得以显示的“器物”、材料本身的质地、色调因素,忽略一件书法“作品”的美是在书体形态与材料形态的有机融合中显示出来的这一重要事实,所以人们对书法“物态层”的研究与描述也往往是不全面的。

书法之所以能够超越实用的局限而成为一门艺术,是由汉字的构成特点及其书写工具和载体等因素决定的。

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

因而中国的书法艺术,又被称作线条的艺术。

这简单而又抽象的线条如何会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呢?毛笔的使用是首要因素。

安徽合肥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合肥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合肥市)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l0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之初,虽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经济总量在全世界的占比微不足道,落后的社会生产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在民族复兴、人民富裕的理想和现实巨大的差距面前,强烈的“危机感”很容易催生单纯追求GDP的发展观念,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取得广泛共识,从而为经济建设树立明确清晰的奋斗目标,凝聚力量,果敢行动。

以“GDP挂帅”为集中体现的发展观念,现在已经不能很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了。

十九大报告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来概括当前我们经历的历史性转变,“发展”的内涵在这里已然从“富起来”转变为“强起来”,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还有环境保护、创新能力、科技与文化等很多方面。

“强”是多雏度的,需要综合考量,无法把各个维度的“强”通过“加总”成一个“数”,来理解和测度整体的“强”。

新发展观不再能“化简”“还原”成某个单一维度。

在产业发展领域,这种单一维度的观念在更深的层次上,有时表现在关于产业发展进程所谓“一般规律”的认知中。

自蒸汽机发明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从而开启了现代工业以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数次被称作“产业革命”的生产大发展。

每一次生产大发展都使社会生产达到了一个之前历史上无法企及的新高度,并且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在那些关于产业发展的宏观叙事里,这些显而易见的生产力成就被人们与“一般化”“普适化”的道路连接起来了。

这条路上有大的“驿站”,也有小的“台阶”,发达国家一路走来,后发国家的产业发展就是在这条路上“拾级而上”。

这种对产业发展“规律”的“专断论”认知的危险在于,它提供了一把“尺子”,用来“客观”地评判产业体系和企业的“先进”或“落后”,从而给人为的调整和干预提供“进步”的理由和依据。

2018合肥三模语文答案详解太和一中 李岩提供

2018合肥三模语文答案详解太和一中 李岩提供

14、BE(B项,“都是在讴歌古人”错,李诗无,高诗有;E项, “对唐王朝衰亡的隐忧”,前有后无) 15、考点:归纳内容要点(翻译诗句)和鉴赏表达技巧(手法 作用) ①李诗虚实结合,以散落渌池的舞影歌声虚写逝去的繁华热闹, 又以东流入海的滔滔汴水实写眼前的凄清寂寥,意蕴深厚,余 韵悠长;②高诗欲扬先抑,开篇极言梁王汇聚贤才的繁盛,其 后急转直下,写出世殊事异,空余高台痕迹、秋风衰草,顿挫 跌宕,悲慨万端。(答案似乎不完整)
• 杜纮字君章,刚考中进士时任洺州永年县令。当时正值灾年,老 百姓想逃往外地谋生,杜纮让人对老百姓说:“我不能一定不让 你们出去,但假如你们能留下来,我一定让你们不挨饿”,老百 姓欣然听从他的劝告。杜纮就让官府出面印制票据,平价向富豪 大户借贷粮食,约定丰收之年监督偿还。于是老百姓都能填饱肚 子,没有人逃往外地。第二年粮食丰收,向富户偿还借贷时不超 过原来约定。宋神宗听说他很有才干,于是任命他为大理寺详断 官,检详枢密刑房,并负责撰修《武经要略》。有一次杜纮就所 担负职责向皇帝奏报,宋神宗第二天与宰相谈话,称赞杜纮奏陈 简洁明白,时间不长就予以采用。
冷热两重天,无缘却有因
• 国内票房“火”,戛纳赛场“冷”;春节假期总票房 产出超57亿,中国电影却无缘戛纳电影节。这是一种奇怪 的现象,如此冷热不均,不能不让人深思个中原因。 • 享誉世界的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中国却没有任何 一部电影入围,这固然有着“中国商业化的电影越来越多, 但它们不属于我们想要展映的艺术电影类型”的原因,这 也似乎表明,中国导演和制作人都只在乎电影在本土的票 房,太多粗制滥造的商业电影充斥市场所造成的恶果,这 也是不争的事实。
• 杜纮每次与人商议讼案,一定引经据典妥善办理。又说:“天下的 囚犯应该被处死的,吏员软弱无能不能执法,总归结于疑难案件。 杀人后而定为疑难案件,这是放任老百姓被杀的借口。请求惩治胆 大妄为的断案之人!”他的建议未被采纳。杜纮升任刑部郎中。宋 哲宗元祐初年,他担任夏国国母的祭奠使。当时西夏刚向大宋进献 贡品,杜纮来到夏国,夏国人态度十分傲慢,接待者身穿兽皮做得 衣服,给他安排下人坐的座位,座位上蒙着灰黑色的饰物,并且不 下跪接受诏书。杜纮斥责他们说:“宋朝皇帝吊唁礼物十分丰厚, 今天就不能上礼了。”夏国人畏惧才开始恭敬。以后,夏国使臣来 到宋朝,请求归还宋朝占领之地。杜纮将他迎接到宾馆,夏国使者 想入见宋朝天子并有所陈述,杜纮制止他,夏国使者出语十分没有 礼貌。杜纮说:“夏国国王假如有所请求,一定会写在表函之内, 这是国家大事,朝廷怎能用使臣的口传决定能不能吗?”接着连着 驳倒他,夏国使者才不敢发言。

2018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推荐

2018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推荐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地理)渔梁古镇位于新安江主要支流练江沿岸,是古代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心经之路,因此被称为“徽商之源”,有着“江南都江堰”美誉的渔梁坝就在渔古镇的练江中。

读“渔梁古镇位置示意图”和“渔梁坝景观图”,完成23-24题23.渔梁坝建设的目的有①航运②发电③防洪④灌溉⑤拦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24.渔梁古镇的兴起是因为A.古镇附近水域港阔水深 B.古镇上游通航能力提高C.古镇成为货物转运的节点 D.古镇属于水陆交通枢纽读“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5-8月平均位置和中国大陆锋面雨带移动图”完成25-26题25.图中a、b、c、d表示5-8月副热带高压脊平均位置,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于c月位置量,中国大陆锋面雨带大致在A.雨带1位置处 B.雨带2位置处 C.雨带3位置处 D.雨带1以南位置26.图中a月前后,以下情况可能出现的是A.鄱阳湖流域防洪压力大 B.江汉平原遭受旱灾C.黄河流域春旱较为严重 D.海河流域出现倒春寒读“某社区(图甲)居民购物活动结构图(图乙)”及各圈层销售物资特点统计表,完成27-28题圈层Ⅰ圈层Ⅱ圈层Ⅲ圈层Ⅳ蔬菜水果日常用品普通服装日常用品家用电器家用电器日常用品普通服装家用电器高级服装27.图中服务等级最高的圈层的是A.圈层Ⅰ B.圈层Ⅱ C. 圈层Ⅲ D.圈层Ⅳ28.该社区位于城市中的A.住宅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浙江省青田有“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的美誉,“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读图完成29-30题29.历史上,贫困是青田人走向海外成为华侨之乡的重要原因,而导致青田人陷入贫困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少且贫瘠 B.石雕利润微薄 C.交通运输不便 D.气候条件恶劣30.“青田稻鱼花生系统”带来的效益有①形成良性生态系统②增加农民收入③减少水利工程量④减轻环境污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极地冰芯是极地冰层中钻孔获得的连续冰层,它在极地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冬夏季节极地所降雪颗粒粗细不同,使得极地冰芯具有显著的层理结构。

2018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
2018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
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的?生命?哲
①中国人对汉字情有独钟,把汉字看作一种特殊的?生命体?,且从中结晶出一种?生命?哲。

②中国的文字最早称为?书契?,《说文解字?叙》中说:?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

?为什么叫?书契??《尚书?序》:?书之于木,刻其侧为契。

?《说
页1第。

语文 2018年高三安徽省三模试题

语文 2018年高三安徽省三模试题

语文 2018年高三安徽省三模试题语文考试时间:____分钟题型单选题填空题多选题总分得分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主流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双向互动: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主流文化是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或能够为该社会确立价值导向,并能整合和引领其他文化的文化,我国的主流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包含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精髓的,包括优秀传统文化中与时俱进、反映时代内涵的部分,西方外来文化中合理与科学的部分,以及大众文化中中有益的、先进的文化。

流行文化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按一定的节奏,以一定的周期,在一定的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被不同阶级所广泛分享的信仰、行为和将他们组织在一起的事物,如时装、流行文化作品、流行音乐及其他流行艺术等,当代中国流行文化,是指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生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契合并受市场规律支配,以城市大众为主体和主要消费对象,以流行和时尚为突出特征,并通过大众传媒广泛传播的新型文化形态。

主流文化作为一种表达国家正统意识形态的文化,在价值目标上必定以建设文化强国为目的,以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流行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文化子系统,是一种亚文化。

一个社会亚文化系统越发达,就意味着这个社会越开放。

这种发达是建立在高度开放与自信的社会文化心态之上,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度、开放度的重要文化指标。

流行文化也是思想的力量,它体现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张扬个性,富有朝气,崇尚科技创新,有助于青少年实现自我价值.但是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青少年自身发展的不成熟性,社会的正确引导与教育是必需的外部力量,进行主流文化的教育能够使其价值选择在坚持主流文化与主导价值观的前提下有鉴别地吸收流行文化的合理元素,充实自我、满足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流行文化总是试图从文化的边缘走向社会主流文化的中心,走向文化的未来,承担起推动文化发展的重任,以证明自己社会价值的存在意义,主流文化也总是在时代的变迁中以崭新的姿态寻求文化的“落差”,将流行文化视为自己的“对应物”,而调整着前进的方方向,构建一主多元的文化格局,既要坚持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又要通过流行文化多样性丰富资源的选择、吸收、创新,形成具有时代特色与创新发展的文化体系。

最新-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最新-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

是具有学习的能力。

人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

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

学的方法是“习”。

“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

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

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

时间中的桥梁——记忆。

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

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

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的。

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

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

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

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

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即时间的选择累积。

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联串的“当前”。

但是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

如果记忆消失了,我们的“时间”就可以说是阻隔了。

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

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

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

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

最新-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

最新-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

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1 50分钟满分:3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 40分)下列各小题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卡的相应栏目内o(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 40分) 美洲王蝶有迁徙习性,寒潮会导致王蝶大量死亡,每年它们都会往返于加拿大东南部与墨西哥米却肯州之间。

据此完成1-3题。

l.图示迁徙线路经过的陆地自然带不包括A.常绿硬叶林带 B.热带荒漠带 C.落叶阔叶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2.推测美洲王蝶停留于米却肯州的主要时段是A.2月至6月 B.4月至8月C.7月至1 1月 D.11月至次年3月3.当美洲王蝶到达加拿大东南部时,当地A.房屋影子全年最长 B.昼长短于米却肯州C.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D.日出晚于米却肯州作物生育期指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时间。

下图为2000 - 2009年我国局部地区冬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等值线图,完成4 -6题。

4.图示区域冬小麦生育期最长的地区可能位于A.安徽北部 B.山西北部 C.山东东部 D.河南中部5.导致太原冬小麦播种期早于石家庄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较高 B.纬度较低 C.光照充足 D.降水较多6.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冬小麦A.灌溉需水减少 B.生育期延长C.种植范围北扩 D.播种期提前中国援建印度尼西亚的泗水一马都拉大桥是东南亚最大的跨海大桥,大桥连接爪哇岛和马都拉岛。

下图为爪哇岛和马都拉岛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500m),完成7-9题。

7.从成因上看,M山属于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C.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D.断层形成的断块山8.N地1月降水327mm,7月降水22mm,造成1月和7月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有①1月N地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②1月N地受赤道低压北移影响③7月N地受干燥的东北风影响④7月N地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最可能遇到A.冷锋过境,风雪交加 B.副高控制,晴热少雨C.台风来袭,狂风暴雨 D.对流强盛,电闪雷鸣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

合肥市2018 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答案

合肥市2018 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答案

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C D A D B B A B D A C 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B C D C C A A D B D B 题号2324252627282930313233答案B B A D B B A C A C D 题号3435答案C B第Ⅱ卷非选择题36.(22分)(1)旱灾(2分)关中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凶年降水偏少(凶年夏季风弱,关中平原降水少);年降水量较小且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降水季节变化大);春季(夏半年)蒸发量大。

(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6分)(2)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增加土壤水分;泾河含沙量大,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肥沃的土壤;郑国渠引泾河水冲洗渭河平原的盐碱地,缓解了土壤盐渍化问题。

(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6分)(3)郑国渠渠首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

(2分)因渠首附近的泾河下蚀作用,泾河水位不断降低,泾河水难以自流入渠;郑国渠泥沙淤积,输水渠河床不断抬高,使泾河水难以自流入渠;为使得泾河水能自流到渠内,在上游河段(高海拔河段)设置新的渠首(取水口)以便于泾河水能自流入渠。

(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6分)文科综合试题答案第1页(共5页)37.(24分)(1)春夏季节向北迁徙,秋冬季节向南迁徙。

(2分)冬季北方黑夜漫长,气候严寒,气温过低;冬季积雪深度较厚,刨食困难,故向南迁徙;夏季南方气温回暖(有蚊虫叮咬),驯鹿喜欢北方气温较低的环境;北方夏季苔原植被丰富,食物充足。

(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2)涅涅茨人以驯养驯鹿为主;亚马尔半岛纬度高,气温低,不能生产蔬菜,迁徙途中生食鲜鹿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亚马尔半岛位于苔原带,植被稀少,燃料不足。

(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6分)(3)天然气开发为当地人提供了就业,使涅涅茨人从事传统游牧业的人口减少;天然气开发破坏了苔原植被、水源等,使驯鹿在迁徙过程中食物来源减少;开发设施(道路、管道等)的建设会影响驯鹿迁徙的路线。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美学认为,艺术不是为人们提供一件有使用价值的器具,也不是用命题陈述的形式向人们提出有关世界的一种真理(知识体系),而是向人们打开(呈现)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

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这是人与万物融为一体的世界,是充满意味和情感的世界,这就是“美”与“真”的统一。

这个“真”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

这就是王夫之说的“如所存而显之”,“显现真实”,就是显现存在的本来面貌。

这也就是杜夫海纳说的“灿烂的感性”,就是以情感性质的形式揭示世界的意义,是感性与意义的内在统一。

中国美学的这个理论,在理论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心”的作用,重视精神的价值。

这里的“心”并非被动的、反映论的“意识”或“主观”,而是具有巨大能动作用的意义生发机制。

心的作用,就是赋予与人无关的外在世界以各种各样的意义。

这些意义之中也涵盖了“美”的判断,离开人的意识的生发机制,天地万物就没有意义,就不能成为关。

中国美学的意象理论,突出强调了意义的丰富性对于审美活动的价值,其实质是恢复创造性的“心”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提高心灵对于事物意义的承载能力和创造能力。

受中国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艺术都十分重视精神的层面,重视心灵的作用。

宗白华强调中国艺术是一个虚灵世界,是一个“永恒的灵的空间”,强调中国艺术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又是自然的本身”;他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中国的工艺器物、艺术作品的虚灵化的一面,并且与《易》象相联系,更多地体验“器”的非物质化的一面,与“道”可以契合的一面。

中国艺术家追求“意境”,“意境”就是艺术作品显示一种形而上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

所以宗白华在他的著作中多次说过,中国艺术常常有一种“哲学的美”,中国艺术常常包含一种形而上的意味。

2018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教师用卷

2018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教师用卷

2018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副标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现如今的书,抢眼的不只是封面,还有上面的推荐文字,有名人的,有朋友的,虽然大多三言两语,却是众口铄金....,一片叫好之声。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对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礼仪规范等作出详细规定,还对侮辱国歌等犯而不校....的行为作出明确规定。

③庄子并没有像道学家那样正襟危坐....地教育人,他擅长讲各种奇异的故事,更愿意用故事来启发当时所谓的“失败者”换个活法。

④“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是做好本职工作要坚持的原则,而只有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才能拥有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法则。

⑤“无人超市”的发展虽然暂时还不尽如人意....,不过曾几何时。

当超市这种业态刚刚进入中国时,也受到过许多中老年人的质疑。

⑥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和光同尘的行为是不足取的,应该有的是标新立异....的进取心、大刀阔斧的勇气,以及广开言路的自信。

A. ①②⑤B. ①④⑥C. ③④⑥D. ②③⑤【答案】A【解析】①众口铄金,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

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此处与“一片叫好之声”的语境不符;②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此处不符合“对侮辱国歌等的行为作出明确规定”的语境,望文生义;③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此处形容教育人的样子,正确;④民胞物与,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此处符合“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语境;⑤尽如人意,即达到大家心目中的理想形态,也可引申为达到社会普世价值观中对于自身的要求。

此处指“无人超市”的发展状况,用错对象;⑥标新立异,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

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

此处形容“进取心”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E.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格言等。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 5 0分钟满分:1 5 0分)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文体坚持“四分法”,即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

与诗歌和小说比较,散文这一文体颇似平淡之水,没有酸、甜、苦、辣、咸五味,却几近于道,而真正的“道”包含在无色之色、无声之声和无味之味中。

同理,我们在散文理论的建构中,也应避开各种干扰,去体悟其中的“道”。

②散文是中国最大的一笔文学遗产。

如果说,小说是民族历史的再现,诗歌是民族精神的写照,散文则是民族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从先秦散文到“唐宋八大家”、晚明小品、“五四”白话散文,再到2 0世纪9 0年代的“散文热”,散文创作成绩辉煌,不容忽视。

古人有言:“读诸葛孔明《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这意味着散文这种文体蕴藏着民族情感的密码。

③散文还是文化传承、传播的纽带。

当今的港台散文、东南亚和欧美华语散文蓬勃发展,都得益于中国传统散文的滋养。

如果回溯文学和文化历史,就可以发现散文是“文体之母’’,中国文化的原典许多是由散文呈现的,“散文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的基本载体”。

④诗歌、小说分别是意象和故事的审美,而散文主要是感觉的审美。

诗歌的沉思给予人们更为梦想的生活感觉,小说的虚构给予人们更为想象的生活感觉,而散文的亲和给予人们更为实际的生活感觉。

这个时代的人们普遍倾向于简单易懂,而散文将生活的简单转化为文学的简洁,更直接流畅地进入生活世界,以更贴近身边的方式表达生活感觉。

⑤新时期以来,散文创作热闹异常,却不乏平庸狭隘之作,这是因为散文作者缺乏高雅精致、大气开阔的诗性情趣追求。

中国古代散文辉煌,是因为其中常有恢宏之气与壮阔情怀,有为国家、历史、思想、天地而写的情趣,所以有像先秦散文那样汪洋恣肆的气魄,而现在的散文常偏于个人生活一隅,为个人玩味和自我情致而写。

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作为一个框架的“中国”内部展开,是对这个框架内部的个人或群体的书写,而此框架本身并未成为作家们自觉描写的对象。

“中国”可以表现为人,可以表现为山川大地,可以表现为辽阔的疆土,也可以表现为悠久的历史。

但综合来看,对于“中国”的书写表现出发散性的特点,“中国”基本并未作为一个融贯的理念,更很少作为一个文明体得到呈现。

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被命名为“新时代”,这一命名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

而作为创造新文明之主体的“中国”,将越来越鲜明地成为一个意蕴深远的理论概念,成为我们向远方眺望的基本视野。

由这种视野出发的新时代文学,也将具有越来越鲜明的纵深感,并最终在客观上将自身发展成为表现新时代之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史诗。

“新时代”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这并不是说当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就化解了所有的矛盾和问题,以一种文明的完成时态而存在。

新时代对新文明的创造是一个正在展开的过程,这个未有穷期的动态过程包含一种内在的张力,即它一方面在本质上表现为批判、推动现有文明进程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另一方面又在具体的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

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文言文翻译)汇编

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文言文翻译)汇编

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作为一个框架的“中国”内部展开,是对这个框架内部的个人或群体的书写,而此框架本身并未成为作家们自觉描写的对象。

“中国”可以表现为人,可以表现为山川大地,可以表现为辽阔的疆土,也可以表现为悠久的历史。

但综合来看,对于“中国”的书写表现出发散性的特点,“中国”基本并未作为一个融贯的理念,更很少作为一个文明体得到呈现。

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被命名为“新时代”,这一命名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

而作为创造新文明之主体的“中国”,将越来越鲜明地成为一个意蕴深远的理论概念,成为我们向远方眺望的基本视野。

由这种视野出发的新时代文学,也将具有越来越鲜明的纵深感,并最终在客观上将自身发展成为表现新时代之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史诗。

“新时代”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这并不是说当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就化解了所有的矛盾和问题,以一种文明的完成时态而存在。

新时代对新文明的创造是一个正在展开的过程,这个未有穷期的动态过程包含一种内在的张力,即它一方面在本质上表现为批判、推动现有文明进程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另一方面又在具体的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

立足于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来展开文学世界,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当下文学的基本特点。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检测语文试题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检测语文试题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检测语文试题(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试题、作文大全、写作练习、文学阅读、语文教学、阅读理解、诗词鉴赏、成语词典、时评借鉴、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nese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books, writing exercises, literary reading, Chinese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poetry appreciation, idiom dictionary, time evaluation reference,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检测语文试题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检测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作为一个框架的“中国”内部展开,是对这个框架内部的个人或群体的书写,而此框架本身并未成为作家们自觉描写的对象。

“中国”可以表现为人,可以表现为山川大地,可以表现为辽阔的疆土,也可以表现为悠久的历史。

但综合来看,对于“中国”的书写表现出发散性的特点,“中国”基本并未作为一个融贯的理念,更很少作为一个文明体得到呈现。

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被命名为“新时代”,这一命名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

而作为创造新文明之主体的“中国”,将越来越鲜明地成为一个意蕴深远的理论概念,成为我们向远方眺望的基本视野。

由这种视野出发的新时代文学,也将具有越来越鲜明的纵深感,并最终在客观上将自身发展成为表现新时代之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史诗。

“新时代”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这并不是说当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就化解了所有的矛盾和问题,以一种文明的完成时态而存在。

新时代对新文明的创造是一个正在展开的过程,这个未有穷期的动态过程包含一种内在的张力,即它一方面在本质上表现为批判、推动现有文明进程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另一方面又在具体的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

立足于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来展开文学世界,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当下文学的基本特点。

置身于社会矛盾的漩涡中,将自己的笔投向现实问题的更深处,揭示复杂的人性和丰富的痛苦,这应该是作家的底线,也是作家良知的根本体现。

直面矛盾,直面现实,从文学内部思考同时代的重大问题,也正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传统。

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内容的转化会带来文学题材和美学形态的变化,比如乡土文学和都市文学的消长、生态文学和科幻文学的涌现等等。

但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写出国人的灵魂”,这些由鲁迅所高扬的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仍将是新时代作家不可忘记的创作指南。

而且随着人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更普遍更深入的要求的提出,也由于生产力不充分尤其是不平衡的状况的存在,社会矛盾给人的内心刻下的印痕更为深隐也是可能的。

这就更要求新时代的作家继续“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

“新时代”给当下文学所带来的挑战还表现在作家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去触及乃至包含“新时代”所具有的文明史意义这一议题。

而当我们意识到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新文明的担纲者只能是“中国”这一综合性的主体的时候,则问题又转化为新时代的作家如何崔自己的作品中理解和阐释“中国”,抑或如何以“中国”一…更准确地说,如何以“文明中国”——为基本视野来展开自己的作品世界。

(摘编自周展安《文学的“文明中国”视野与纵深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20世纪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中国”内部展开,很少关注海外其他文明体的发展情况。

B.“中国”成为作家们眺望远方的基本视野,这使得新时代文学具有极为鲜明的纵深感。

C.上世纪以来,许多中国作家在展开文学世界时都会立足于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D.新时代的作家应当继续直面现实,解决矛盾,这是时代发展对文学创作提出的要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指出20世纪中国文学存在不足,未能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体加以充分呈现。

B.第二、三段详细阐释了新时代具有的文明史意义,为论述当下社会发展提供了依据。

C.第四、五段针对新时代给当下中国文学所带来的挑战,从两个维度分别进行了剖析。

D.文章分析了当下中国文学所面临的问题,呼吁作家要关注时代发展,回应时代诉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时代既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等根本属性,又在具体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

B.新时代文学在表现新时代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同时,其自身也将在客观上发展为史诗。

C.作家应关注文学题材和美学形态所产生的变化,也应在作品中体现良知,守住底线。

D.以文明中国为基本视野进行的创作,一定程度上将体现新时代所具有的文明史意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洗手朱以撒每一次要摊开这些汉画像拓片阅读时,我都要认真地洗洗手,擦拭干净。

其实指掌间已经很干净了,也还是要自觉地进入这么一个程序,算是从内心对前人的作品表示敬畏,还有崇仰。

这种习惯逐渐形成,对待古旧之物,大都如此。

每一件古旧之物都有自己的气息,冷清的、平和的、朴拙的,却不会有时下这么些气味。

充满欲望的手一天到晚都在触摸着种种物质的皮表,要静下来阅读古帖古碑,慢慢地把玩一遍,还是需要洗一洗手,让手的温度冷却一些一一一这很像一个长长的过门,很郑重,很有必要。

一个人在心理上做好了准备,接下来由手展开的动作就会把分寸掌握得很好,至少不会失手。

精神洁癖——让澄澈的水来过手,通常以此开始。

生活习惯中对于洗手的要求,是在进食之前。

一位农妇在不缺水的条件下让孩子们洗手,可能没有想到这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一年到头的栉风沐雨,终于修来了黄澄澄的果实。

一个人把手洗净了.坐在餐桌前,显然是沉稳和端庄的。

对劳动的果实抱有认真的态度,缓慢地品咂.神色越发爽朗。

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也是一种态度,只是劳动果实的滋味未能被细致地感受,不克有些粗率。

大凡有洗手这个程序,整个行为都会克制一些.徐缓一些,进程也更为细腻和雅致。

回老家时,我面对晚年的母亲,会给她剪剪指甲。

人老了,指甲也变了形态,如乱石铺街,凹凸不平,连坚硬的指甲剪都有些吃不消。

可是我别的做不了什么.就从剪指甲这等小事入手。

剪完后母亲总会催促我去洗手,顺便把指甲剪也给洗了。

在母亲看来.一件事和一件事之间的过渡,应该用洗手来区别,以示结束和即将开始。

母亲总是把许多事情划分得十分清楚,她是一个善于细化的人。

炊爨、刷洗是一种动作,快,麻利。

接下来把手洗净,在狭窄的书桌前端坐,开始批改作业。

清洁的手在作业本上移动,边改边把那些卷起来的边角抚平。

勤洗手是内心的需要,会更细腻一些,少一些粗率。

在那些越来越热的夏天,少年的我有很多时间都在田园里奔跑,掀动墙边屋角的瓦砾,追捕蛐蛐,或者爬墙上树,弹鸟捕蝉,弄得灰头土脸。

好在家中有两口老井,水量充沛,随时可以用清冽的井水冲洗。

当双手深入水桶的一刹那,脑袋清醒起来一一不能老是这样子啊,应该要有一个新的走向了。

庸常日子里的忙乱双手。

每一日都在大量的抚摸之中。

每一个被抚摸的对象都是有温度的,冰冷的热烈的、粗糙的细腻的,能感受到它们在节乞推移下的变化。

如果没有什么禁忌,面对物体,每个人都会生发出许多抚摸的欲望,抚摸使内心有了把握,判断也随之准确。

我不知道一个人戴着手套,怎么可能感受毫端在宣纸上提按、快慢的回馈,一切行为还是略去一些装饰才能存储优雅。

一个想亲近古贤人的少年,吝惜自己的手,担心墨汁弄黑了手.担心冬日里的水过于寒冷,以为隔着薄薄的手套追寻古人并无不妥,实在是太自以为是了。

一群人在看旧日字画,一律戴上了手套。

目光尽可以随意,对一双手却提出了要求——必须隐藏在手套内部,以保证抚摸时的安全。

这些手套百人戴千人戴,内部外部早已不洁.可是没有办法,规定如此死板。

如果一个人洗净了手,开合卷轴时,会对纸本的轻重、顺逆分寸把握得默契一些,周全一些。

净手的低调而柔和的抚摸,被旧日的纸上纹路牵引着,进入内心最隐秘的深处。

手套对于手来说,就是一层蒙翳,捂在里边久了,蔫了,不活络了,把它抽出来,洗洗,就生动起来。

又一个夜晚到来。

我先是洗了一次手,坐下来整理一篇文稿。

然后又洗了一次手,站着临写《杨淮表记》里的几个字。

洁净的手指灵动地引导着柔韧的羊毫,点线简劲而出。

我一直以为学书者不可不知汉隶,它是一个人笔下的筋骨,让一个人行笔时有了底气。

接着,我又洗了一次手,意味着今夜的临写结束。

(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作者写自己每一次在阅读汉画像拓片之前都会洗手,字里行间也在劝诫着人们对于物质不要过于贪恋。

B.狼吞虎咽的进食方式显得较为粗率,难以细致地感受劳动成果的滋味,于是农妇常会要求孩子们饭前去洗手。

C.本文写戴着手套练书法、赏鉴旧日字画,从反面说明洗手之后亲手抚摸才会使内心更有把握,判断更为精准。

D.结尾写在临摹《杨淮表记》前后反复洗手,既与上一段相关内容形成对比,又呼应开篇的内容,足见运笔匠心,5.第三段对母亲的细致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6.结合全文,说明文中“洗手”的意蕴。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全域旅游的加速发展,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得以持续增强,而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新型业态也得以迅速崛起。

文化旅游1.o时代主要依托的是老祖宗留下的资源,文物发掘、遗迹保护、古建修复、文化恢复是这一阶段最主要的开发形式。

文化旅游2.O时代不以有限资源而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无中生有、变废为宝”是主要特征,文旅产业的智造业属性得以彰显,不断迭代成为必然的选择,“永远建不完的迪士尼”即是文化旅游2.O的典型代表。

值得高兴的是,国内一些优秀的文旅企业,如无锡灵山、华强方特、宋城演艺、华夏文旅等也已经初步建立起以创意和科技为驱动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文化旅游2.o时代的先行者。

可以说,未来,谁拥有了创意和科技创新能力,谁就是文化旅游2.0时代的赢家。

(摘编自肖建勇《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17》)材料二:(资料来源于《2016~2022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材料三:大众旅游的旅游者并不是历史学者、文化学者,也不都期望以旅游来“阅读”中国文化这部恢弘的历史长卷。

所以,在依据资源本身的文化类型进行产品组合时,应考虑到资源的功能性转换,使整个线路切合场景活动特点和旅游者的审美习惯,否则就可能脱离市场。

毫无疑问.文化旅游产品应该具备相应的主题。

主题越鲜明,越典型集中,越富层次感,就越有利于分层次、多视角地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展示,使其内涵得到充分发挥,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