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永生的眼睛 6-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永生的眼睛》优质教案设计

最新《永生的眼睛》优质教案设计

最新《永生的眼睛》优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永生的眼睛》一文,位于教材第十二章“生命之美”第三节。

文章通过讲述作者与父亲关于眼睛捐献的对话,引出对生命、爱心和责任的深入思考。

详细内容包括:介绍眼睛捐献的意义与过程,讨论生命的价值,以及探索个人对生命延续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章主题,认识到眼睛捐献的重要性和生命的价值。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的爱心与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理解眼睛捐献的意义。

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文章《永生的眼睛》、教学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关于眼睛捐献的公益广告,引发学生对生命和爱心的关注。

2. 阅读文章: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主题和内容。

3. 讲解:教师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眼睛捐献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永生的眼睛2. 板书内容:a. 生命之美眼睛捐献的意义生命的价值b. 爱心与责任个人对生命延续的理解社会道德观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你谈谈对眼睛捐献的看法,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b. 以“生命的延续”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2. 答案:a. 答案开放,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

b. 作文要求内容丰富,观点明确,结构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加关于眼睛捐献的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责任感。

b.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

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2. 引出本课的主题《永生的眼睛》,向学生介绍课文的内容和背景。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注意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2.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作者的背景和写作意图。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四、写作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思考,写一篇关于生命的短文。

2.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永生的眼睛》,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写作练习和总结与反思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在自主学习环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注意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在写作练习环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思考,写一篇关于生命的短文,表达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于生命的思考有所提高。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教案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教案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命的赞歌》,详细内容为《永生的眼睛》。

本文通过讲述作者父亲献眼角膜的故事,展示了人类对生命延续的追求和对生命价值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体会作者情感,理解生命的价值。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取信息,概括文章主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学习资料、作业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眼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眼睛的重要性,引出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交流:分小组讨论,探讨文章的主旨,教师适时引导。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生命价值。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永生的眼睛》2. 主旨:生命的赞歌,关爱他人,无私奉献3. 重点句子:父亲的眼角膜捐献给了一位青年,使他的眼睛重见光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生命价值的理解。

答案:生命价值在于关爱他人,无私奉献,延续生命之美。

2. 作业题目:请你为我国器官捐献事业拟一句宣传语。

答案:捐献器官,延续生命之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作者父亲献眼角膜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并进行拓展延伸,如组织学生参加关爱他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品质。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

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最珍贵的?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永生的眼睛》,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小组讨论(10分钟)a. 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愿意捐赠自己的眼睛?b. 你们认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永生眼睛”的作文,表达自己对这种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永生的眼睛》,让学生了解并体会到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较好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课文中的情感表达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说课稿: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课是六年级语文下册的《永生的眼睛》。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讲述了主人公捐赠自己的眼睛,让他人重见光明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到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教案 永生的眼睛

(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教案 永生的眼睛

永生的眼睛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

积累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3.学习作者一家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2.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详细地复述课文(2)简要地复述课文(3)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4)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三、再读课文1.分别指名读“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三部分内容。

2.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为什么写女儿温迪捐献角膜的经过要简略地写?3.指名回答。

四、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让学生组词达()命()肿()肺()访()组()勇()敢()骄()拥()教师重点讲解:“肺”字的最后一笔是竖,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市”。

2.积累本课词语突如其来栩栩如生热泪盈眶与世长辞才华横溢3.按拼音填空yì才华横()、文()、回()、容()、翻()、()思、友()jiāo ( )阳、()傲、()花、()气、上()、香()zǔ ( )挡、()织、()力、()国、()成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本课四字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回忆课文1.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回答。

二、深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1)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2)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出示投影: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15《永生的眼睛》语文A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15《永生的眼睛》语文A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15《永生眼睛》为例,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讲述了捐赠器官的故事,传达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理解,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以故事情节为线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首先,我让学生预习课文,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然后课堂上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将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多次朗读和讨论,引导他们通过细读课文,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同时,我还将会设计一些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写作手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在阅读理解方面,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我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审视文章,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在合作学习方面,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互动中交流思想,分享彼此的感悟。
例如,在讲解《永生的眼睛》这篇文章时,我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文章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定?他经历了哪些心理变化?这个决定对他和他身边的人有什么影响?”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文章的内容,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升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互动中交流思想,分享彼此的感悟。
例如,在讲解《永生的眼睛》这篇文章后,我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反思日记,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理解感悟进行反思和评价。通过这样的反思和评价,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对自身的learning process进行审视和调整。

2023最新-小学语文《永生的眼睛》优秀教案(优秀6篇)

2023最新-小学语文《永生的眼睛》优秀教案(优秀6篇)

小学语文《永生的眼睛》优秀教案(优秀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这次为您整理了小学语文《永生的眼睛》优秀教案(优秀6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篇一一、激趣导入:前些天,老师在一本杂志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的故事。

就在去年,这位34岁的电视台记者闫阿红因患癌症去世了,阿红清醒时留下的最后一段话是:“我要把自己这双眼睛,献给那些失去光明的人,让他们能够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她在清醒时留下的最后一封信里写道:“朋友,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我的生命在你的眼睛里延续着,祝福你,祝你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

”她的眼角膜成功的移植给了一位大学生和一位70多岁的老人。

可想而知,这两位昔日的盲人,重见光明的那一刻,将会多么兴奋。

生活将会多么美好。

这样感人的故事也发生在琳达一家。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

《永生的眼睛》齐读课题。

二、情境入课:1、器官捐献,这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结合这个问题大家在课下进行了调查,你周围的人对此有什么看法?2、这种“身体发肤,受之与父母”“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琳达也有,她也不愿意捐献母亲的角膜,课文哪儿表现了她的这种心情?(指导朗读:读出琳达痛苦和难以接受)3、琳达一开始极力的反对,他的看法改变了吗?能够简单地说说吗?学生回答:强烈反对捐献母亲的角膜→遵从遗愿捐献父亲的角膜→主动捐献女儿琳达的角膜4、是什么促使她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呢?你能从文章中找出依据吗?采取你喜欢的读书方式,边读边划5、全班交流(1)从父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能够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指导朗读: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啊,你们自己也读一读。

在短短的时间内,父母亲就能够坦然接受并且身体力行,多么令人钦佩呀,能读出他们的无怨无悔吗?指名读(2)还有什么地方表达了父亲的这一观点?指导朗读:那个盲童将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带给人么多少美好的憧憬啊,能读出你的感受吗?(个人读)越来越多的人得到了欢乐,那我们怎么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全班读)6、当我把父亲的心愿告诉温迪后,温迪的反应是怎样的呢?和当年琳达知道这一情况的反应是否一样呢?如何读温迪说的话?女儿温迪的话充分印证了琳达的父亲的话,她也愿意捐献自己的角膜,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生接答)请你自己来读读这句话,谈一谈你的理解。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教案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教案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命的赞歌》,课文为《永生的眼睛》。

文章通过讲述作者父亲捐献眼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故事,展示了生命的延续和大爱无疆。

教学内容包括: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 学习并运用文章中的好词佳句;3. 了解眼角膜捐献的意义,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并运用文章中的好词佳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眼角膜捐献的意义,激发学生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并运用文章中的好词佳句。

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预习课文、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眼角膜捐献的公益广告,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眼角膜捐献?它有什么意义?”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预习课文,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学习并运用文章中的好词佳句。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表达的情感,以及眼角膜捐献的意义。

6. 随堂练习:设计填空、选择、简答等题目,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7. 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关爱身边的人。

六、板书设计1. 《永生的眼睛》2. 主要内容:父亲捐献眼角膜→他人重见光明→生命的延续好词佳句:无私奉献、关爱他人、生命的赞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文章中的好词佳句,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作文。

(3)了解眼角膜捐献的意义,与家人分享。

2. 答案:(1)见课堂讲解部分。

(2)见学生个人作业。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教案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教案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永生的眼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学习生词、短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探讨课文主题。

具体章节内容:第13自然段,描述作者对眼睛的感悟;第412自然段,讲述作者家人为盲人捐献角膜的感人事迹;第1317自然段,阐述“永生的眼睛”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并掌握生词、短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生词、短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永生的眼睛”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卡片、学习笔记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初步感知课文。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习生词、短语,勾画不懂的句子。

(2)学生针对不懂的句子,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结合具体事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 例题讲解(1)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分析其作用。

(2)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对“永生的眼睛”的理解。

5. 随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

6. 全班交流(1)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永生的眼睛2. 生词、短语:角膜、捐献、感人事迹、关爱、尊重、热爱3. 课文结构:感悟眼睛→家人捐献→永生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文生词、短语。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精品教案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精品教案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眼睛》语文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篇感人至深故事——《永生眼睛》。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捐献眼角膜故事,传递出人间大爱和生命永恒主题。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词汇解析、句式分析以及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感受人间大爱。

2. 掌握课文中出现新词汇,学会运用。

3. 分析课文中优美句子,提高写作水平。

4. 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主题理解和感悟。

2. 教学重点:词汇、句式学习和人物情感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捐献眼角膜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爱与奉献思考。

2. 阅读理解:a.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故事情节。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理解。

3. 词汇解析:讲解课文中出现新词汇,让学生做好笔记。

4. 句式分析:分析课文中优美句子,让学生学会运用。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经典句子和段落,进行详细讲解。

6.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

7.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生命、爱与奉献主题。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永生眼睛》2. 主要人物:母亲、女儿、受捐者3. 课文关键词汇:捐献、眼角膜、大爱、永恒4. 主题:生命、爱与奉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选取课文中一个优美句子,分析其句式特点,并仿写一个类似句子。

c. 以“生命、爱与奉献”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a. 略b. 略c.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在理解课文、感悟主题方面是否达到预期?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公益活动,解捐献眼角膜等公益项目,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

推荐2019最新(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永生的眼睛6-优质教案

推荐2019最新(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永生的眼睛6-优质教案

永生的眼睛本课教材分析:眼睛是人体的一个器官,我们拥有她,是多么幸福,多么方便,她是无法比拟的财富。

当某个人失去生命时,尚好的眼睛如果能带给失明者以光明,那将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呀!这个人的眼睛也将得到永生,这又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本文具有语言美、情感美,人物形象鲜明,文章刻画了让人难忘的形象:善良、心中有他人的父亲;有省悟能力、并付之于行动的“我”以及可爱、才华横溢的女儿。

他们热爱生活、关爱别人的心,让人尊敬、让人感动、让人怀念,让人学习。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词6个生字。

2.通过多种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3.读课文,感知语言。

初步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一、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名言吗?谁给大家说一句?老师也喜欢名言,送给大家三句。

(出示:毛主席说:“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有的人死得轻于鸿毛。

”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谁能大声地给大家读读?(生读)相信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三句名言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情境入课:前些天,老师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的故事。

说的是34岁的电视台记者阿红因患癌症去世了,这是阿红清醒时留下的最后一段宝贵的声音。

出示:“我要把自己这双眼睛,献给那些失去光明的人,让他们能够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她在清醒时留下的最后一封信里写道:“朋友,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我的生命在你的眼睛里延续着,祝福你,祝你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

”她的眼角膜成功的移植给了一位大学生和一位70多岁的老人。

可想而知,这两位昔日的盲人,重见光明的那一刻,将会多么兴奋。

生活将会多么美好。

这样感人的故事也发生在琳达一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齐读课题。

三、读课文,学生字、感知语言:1.自读。

要求做到不漏读、不错读,不断句。

想办法处理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教案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教案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教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积累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3.学习作者一家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教学用具: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谈话引入
1.同学们,春暖花开的季节到了,睁开你们明亮的眼睛,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

2.问:这几幅美景漂亮吗生回漂亮,请同学们轻轻闭上你的眼睛,此时你看到了什么生会说什么也看不到。

我会接着说:盲人眼中的世界就是这样--一片黑暗。

上面这么多美丽的景物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多可怜呀!那么,我们健康的人能不能帮一下盲人,让他们重见光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永生的眼睛》
5。

2024年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精彩教案

2024年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精彩教案

2024年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命的赞歌》,课文《永生的眼睛》。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眼睛的奥秘,探讨眼睛在生命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眼睛。

教学内容涉及课文第13自然段,重点学习词汇、修辞手法以及文章结构。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成语、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爱护眼睛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成语,分析文章结构,运用修辞手法。

2.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爱护眼睛意识,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眼睛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眼睛的思考,进而引入课文学习。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讲解课文第13自然段,分析文章结构,讲解生词、成语、修辞手法。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句子,讲解修辞手法,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小练笔。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如何保护眼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永生的眼睛》2. 主要内容:生词:角膜、捐献、移植、珍贵成语:息息相关、息息相关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爱护眼睛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息息相关”和“息息相关”造句。

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眼睛的描述。

2. 答案:造句: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与我们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

眼睛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与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

描述:在阳光的照耀下,眼睛如同璀璨的宝石,熠熠生辉。

它默默承受着我们的喜怒哀乐,用它那无尽的温柔,包容着世间的美好与丑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让学生了解眼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护眼睛意识。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优质教案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优质教案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命的赞歌》,详细内容为《永生的眼睛》。

本课通过讲述作者一家人的角膜捐献故事,展现了生命的延续与大爱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角膜捐献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命的珍贵,体会角膜捐献的大爱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角膜捐献的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大爱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角膜捐献的公益广告,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细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广告中的感人情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课文大意。

细节:教师提供阅读提示,指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主学习中的收获与疑问。

细节: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细节: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生字、新词,分析课文结构,解读角膜捐献的意义。

5.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细节:教师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细节:教师及时批改,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

细节: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永生的眼睛》2. 主要内容:课文结构、角膜捐献的意义、大爱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思考角膜捐献的意义。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6.15《永生的眼睛》语文a版[003]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6.15《永生的眼睛》语文a版[003]

《永生的眼睛》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到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

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抓关键字词,寻找琳达和温迪在岁时首次面对家人捐献角膜不同的态度,从而体会长辈对晚辈的言传身教的力量。

3、从琳达的转变和温迪的决定中,了解他们一家人都已经树立了正确的捐献角膜的态度,并且这种体会这种无私奉献的必会代代相传,永不泯灭。

4、从父亲所说的话中体会出父亲那种关爱他人,无私奉献,对生命有崇高认识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通过抓关键字词,寻找琳达和温迪在岁时首次面对家人捐献角膜不同的态度,从而体会长辈对晚辈的言传身教的力量。

2、从琳达的转变和温迪的决定中,了解他们一家人都已经树立了正确的捐献角膜的态度,并且这种体会这种无私奉献的必会代代相传,永不泯灭。

[教学难点]从父亲所说的话中体会出父亲那种关爱他人,无私奉献,对生命有崇高认识的人生态度。

一、听歌导入,寻找母女之别、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要来听一首歌,老师提两个要求,一请同学们闭起眼睛听歌曲,二请同学们听听看歌手唱出了自己的什么心愿。

、播放《你是我的眼睛》师:是的,他希望自己能看到,说明他是一位盲人,那些我们一睁眼就可以看到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翱翔的鸟儿,如画的四季,他却从来没有看到过,今天课文中的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付出很多,他们也因此感到骄傲和幸福,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体会。

读课题,教师范读,学生一起读.永生的眼睛(教师贴板书)师:这是一篇略读文章,需要我们通过已经掌握的方法,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等方法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在文中找到含有“骄傲”的句子,画下来。

(出示要求:找到含有骄傲的句子)。

生:我在第段中找到了关于骄傲的句子、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这令你骄傲吗?、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岁的温迪而骄傲!师:想一想,这几句话分别是谁为谁骄傲?生:第一句中是温迪为妈妈(琳达)和外公骄傲,第二句中是琳达为温迪骄傲。

六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六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六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永生的眼睛》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掌握并运用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来推断作者的意图和表达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庭、亲人和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体验。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简介作者和课文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和背景。

2.2 课文梗概概述课文《永生的眼睛》的主要情节和主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3 课文细节分析分析文中的重要段落和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方式。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不懂的词汇和句子,并进行自主学习。

3.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合作和交流。

3.4 教师讲解与分析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4.2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3 写作任务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课文《永生的眼睛》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5.2 相关背景资料提供作者和相关背景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3 教学多媒体素材使用多媒体素材,如图片、音频或视频,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来深入理解课文。

6.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文中的情景,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六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六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六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主题。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学会关爱他人。

(2)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

(3)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道理。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抒发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字词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的人物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爱心和责任感。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提高自信心。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 思考: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道理如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 学生的读后感质量。

5. 学生对课文中所表达的道理的运用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

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理解,学生能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亲情的可贵,懂得关爱家人和他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关爱他人的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眼睛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永生眼睛的思考。

二、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永生的眼睛》,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文章大意。

三、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课文解析(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解答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五、情感教育(10分钟)教师通过课文中的情节,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可贵,教育学生关爱家人和他人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在情感教育方面,我通过课文中的情节,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可贵,教育学生关爱家人和他人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说课稿:《永生的眼睛》是一篇六年级语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眼睛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可贵,教育学生关爱家人和他人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情感教育等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我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眼睛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永生眼睛的思考。

接着,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文章大意。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解答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

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永生的眼睛》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对新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2.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什么是最宝贵的?”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永生的眼睛》,理解课文内容和情节。

2.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理解课文中对亲情和生命的表达。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和生命的价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亲情和生命的宝贵。

2. 提醒学生要珍惜身边的亲人和生命,培养感恩之心。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让学生通过阅读和交流来理解课文内容。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课堂氛围活跃。

通过课堂小结,学生对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和生命的价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帮助。

说课稿:《永生的眼睛》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家庭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和生命的宝贵。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阅读和交流来理解课文内容。

在课堂小结环节,我强调了亲情和生命的价值,并提醒学生要珍惜身边的亲人和生命。

但我也意识到有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帮助。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课文所传达的亲情和生命的价值。

六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六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六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永生的眼睛》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以及文章背景。

学生能够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评价。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阅读和思考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和表达,培养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关于生命、爱和勇气的主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培养对亲人的感恩之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永生的眼睛》的主要内容: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作者母亲的故事,母亲在临终前决定捐赠自己的眼睛,为他人带来光明。

故事中,作者通过与母亲的交流和思考,逐渐理解了母亲的决定,并对母亲充满敬爱和怀念之情。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要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学生要能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可以分享一些关于器官捐赠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永生的眼睛》,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以及文章背景。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3.4 探究学习: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学生可以思考和讨论关于生命、爱和勇气的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写作和讨论等方式,展示自己对课文的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4.2 评价内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永生的眼睛 6-优质
教案
本课教材分析:
眼睛是人体的一个器官,我们拥有她,是多么幸福,多么方便,她是无法比拟的财富。

当某个人失去生命时,尚好的眼睛如果能带给失明者以光明,那将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呀!这个人的眼睛也将得到永生,这又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本文具有语言美、情感美,人物形象鲜明,文章刻画了让人难忘的形象:善良、心中有他人的父亲;有省悟能力、并付之于行动的“我”以及可爱、才华横溢的女儿。

他们热爱生活、关爱别人的心,让人尊敬、让人感动、让人怀念,让人学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词6个生字。

2.通过多种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3.读课文,感知语言。

初步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名言吗?谁给大家说一句?老师也喜欢名言,送给大家三句。

(出示:毛主席说:“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有的人死得轻于鸿毛。

”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谁能大声地给大家读读?(生读)相信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三句名言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情境入课:
前些天,老师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的故
事。

说的是34岁的电视台记者阿红因患癌症去世了,这是阿红清醒时留下的最后一段宝贵的声音。

出示:“我要把自己这双眼睛,献给那些失去光明的人,让他们能够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她在清醒时留下的最后一封信里写道:“朋友,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我的生命在你的眼睛里延续着,祝福你,祝你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

”她的眼角膜成功的移植给了一位大学生和一位70多岁的老人。

可想而知,这两位昔日的盲人,重见光明的那一刻,将会多么兴奋。

生活将会多么美好。

这样感人的故事也发生在琳达一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齐读课题。

三、读课文,学生字、感知语言:
1.自读。

要求做到不漏读、不错读,不断句。

想办法处理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

教师指导朗读难以读通的的句子,引导学生正音(给予、挚爱、捐赠、盲童、热泪盈眶、屡次、遵从、振聋发聩、仍然),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

3.再读,边读边画出生词。

同桌互相当老师指导对方记忆难以记住的字或是笔画。

4.指名到黑板上写生字。

5.共同给生字组词,并写到黑板上,看能组几个词。

(以此扩大词汇量)
听写词语、同桌校对:栩栩如生屡次况且签字移植昔日
6.选择其中的几个,回想课文内容,说一句或几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

7.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结合上下文理解。

同时边思考边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情境,并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四、布置作业:
1.查阅有关眼角膜的资料。

2.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课文。

3.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 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

3.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小书签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
我们昨天已经读过了课文,谁来说说哪个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我们穿过时间的隧道,回到1965年那个炎热的夏日。

当时琳达只有14岁,母亲就不幸去世了,当警官来访,为了医院要取用母亲的主动脉瓣膜和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时,琳达和爸爸的表现截然不同。

快速的找一找相关的句子,用”――”画出琳达的表现,“浪线”画出父亲的表现。

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2.汇报:指读琳达的表现。

3.琳达无法抑制自己的痛苦,冲着父亲哭喊着,(生接读)琳达发疯似的哭喊着,(生接读)可是父亲却这样说,(生接读)
4.谈感受。

指导读。

5.看似普通的话语,女儿却感到是振聋发聩的,你怎么理解“振聋发聩”?接着学生的回答,问:爸爸的话使琳达受到了哪些触动?
6.那振聋发聩的话是什么呢?我们也记住这句话,慢慢的理解、慢慢的体会吧(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父亲那振聋发聩的话语给琳达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父亲便开启了琳达那扇爱的大门――导读5-7自然段。

(生读父亲的话)
2.父亲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流露出了怎样的心情?指读。

3.父亲曾说过:如果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么死也是有意义的。

父亲认为捐献自己的眼睛有什么意义?能从他的的话中感受到吗?谈读结合。

4.在谈论生与死这个话题的时候,他想到的是盲童、是盲童的父母、是自己的女儿!我们再来通过朗读感受一下父亲那伟大的心愿吧!女、男分读两次话。

四、学习并感受“骄傲”:
1.父亲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琳达感到骄傲,事实上不仅是琳达,就连14岁的温迪都为此而感到骄傲。

所以在后面的文章当中有一个词就反复出现了多次,这个词就是“骄傲”。

2.默读下文,画出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

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

3.指读四处句子――出示句子――集体读。

4.琳达把父亲的话告诉了温迪,温迪被外公的心愿深深打动了,此后,她也见证了外公捐献角膜的动人一幕。

她对妈妈说了什么?温迪为谁感到骄傲呢?为什么?
这种行为是多么令人骄傲呀!温迪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着浓浓爱意的家庭里,耳濡目染,使她为母亲、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所以她骄傲的对妈妈说。

师生对读对话。

5.父亲献出的远非一副角膜。

这话是什么意思?追问:还有什么?
父亲所遗留的仍辉映在温迪的眼睛里,温迪为此感到骄傲!琳达也为有这样懂事的女儿感到骄傲。

没想到不幸的事又一次降临到了这个家庭里。

什么事?
6.听说有的同学在读这部分时满含着泪花,谁来给大家读读文章中的句子?
年幼时失去了母亲,中年时失去了父亲,两周后又失去了可爱的小女儿。

女儿,这是妈妈唯一的希望呀!琳达再也看不见女儿那碧蓝的大眼睛了,再也看不见她那栩栩如生的画了。

这岂是一般的人所能承受得了的呀!而琳达却承受住了,她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读一读!
7.为了别人能够见到光明,温迪愿意像外公、外婆一样在死后捐献自己的眼睛,为了别人能见到光明,琳达在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时,帮助父亲、女儿实现了他们的愿望。

这是多么无私的骄傲,多么伟大的骄傲呀!温迪去世三周后,琳达收到了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银行的一封信。

全班同学一起怀着感激之情给琳达读读这封信好吗?
8.琳达一边看信一边想。

齐读15自然段。

你认为温迪是为谁而骄傲?为了什么而骄傲?
9.透过那双闪烁着骄傲光芒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的家庭。

外公曾经说过(带学生说):如果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么死也是有意义的。

这不仅是温迪的外公、外婆做到了,就连14 岁的小温迪也做到了。

他们的眼睛仍在世上焕发着生命的光彩。

所以说他们的眼睛就是――齐读课题。

10. 你认为这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眼睛吗?
11. 这是爱的永生,是奉献精神的永生。

他们这样做有助于别人,有助于人类,有助于世界。

这是多么令人骄傲呀!孩子们,再来读读课题,相信你们的感受会更深刻。

――齐读(饱含着浓浓的爱意!)再读课题。

12. 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有多少人需要得到这样的眼睛呀!仅我国就有400多万因角膜病而致盲的人!而目前我国的角膜库存却很少,每年只有3千多人能进行角膜移植手术。

他们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着。

因为他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像琳达一家人一样愿意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

你们听说过这样的事吗?你们看,他们就是这样的人。

五、课外延伸,展示资料:
(出示图片)他叫吴翼飞,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大三学生。

在大家眼里,他是一个阳光、善良的大男孩,去年他死于骨癌。

他的眼角膜让四位患者重见光明……
(出示图片)这是吴翼飞生前为角膜捐献中心所设计的宣传图案:它是由无数片美丽的花瓣编织成的一颗美丽的心。

它似乎在呼吁着我们“献出一点爱吧,世界将会更美好!”此时此刻,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很多的话想说,把你最想说的一两句话写下来,好吗?――(把想要说的话读给大家听)
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这么小就懂得感动与关爱。

这不禁使我想到多年以后,你们当中一定会有人主动捐献出自己的器官。

因为你们已经同琳达一家人一样深深的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我们再来用心的朗读一次父亲那令人振聋发聩的话吧!
六、总结升华:
孩子们,老师把喜欢的3句名言,还有从书中摘录的爸爸的话制成了小书签,送给你们。

好好收藏起来,好吗?相信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命的感悟一定会更深、更透彻。

世界上还有各种各样的人需要我们的帮助。

让我们伸出友爱之手吧!让我们人与人之间因真情而温暖吧!让他人因有我们的存在而骄傲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