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2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了什么是周长,掌握周长计算方法。
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摸物体的表面,比较物体表面及平面图形的大小,理解面积的概念,为今后学习面积单位进率,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奠定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认知特点,从直观的黑板、电视机、数学书表面到抽象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封闭图形,通过摸一摸物体的表面、说一说等活动,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积,然后通过比较面积大小,拓展学生对面积的感性认识,丰富面积概念的表象,深入理解面积的意义,并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二,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大小的活动,丰富面积的表象,理解面积的意义。
2.经历面积大小的比较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3.让学生积极参加观察,比较,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学情分析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认识面积及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薄弱,对“面难把握,因此我主要通过用手摸一摸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面积的含义。
再经历比较各类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结合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由于三年级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再加之本课内容是由线到面,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感知与理解面积的意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面积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面”的概念。
《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拼摆、度量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中,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面积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面”的概念。
(课件出示主题图)(1)想一想:打扫卫生时,如果两个同学以同样的速度擦黑板、擦国旗,谁先完成?为什么?预设:擦国旗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大,国旗面小。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预设: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体的面……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3)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①教师示范: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面的面积……(板书:认识面积)②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动作与语言相结合,先说说身边物体的面积;再通过想象,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2、认识图形的面积。
(1)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课件出示认识的平面图形)预设:这些图形也有大小。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学设计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在学具袋中选择一种学具做单位来比较2号和4号的大小。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摆:用选取的单位摆一摆,比较2号与4好的大小。
2、记:记录下所摆图形的个数。
师:那选择哪种图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呢?
出示学生回答:我认为选择正方形最合适,因为正方形可以把图形都铺满。
师:说的真好,正方形做面积单位是最合适的,那接下来我们就来数一数下面的图分别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
3、巩固练习,畅谈收获
(1)巩固练习一:
生1:第一个图形有15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因为每行有3个,有这样的5行。
生2:第二个图形有16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可以把左边的平移到右边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
(师补充:没错,位置变化不会影响图形的面积,我们可以通过平移等运动把不规则的图形变成规则的图形)
生3:第二个图形还可以先数出完整的面积单位的个数,然后再把剩下的三角形拼成一些完整的面积单位后再去数。
生4:我也是用同样的方法,第三个图形数出来是27个这样的面积单位。
(二)巩固练习二:
师:周长是图形一周的长度,而面积是整个图形的大小,这两个可是不一样的。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面积》 人教新课标
《认识面积》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文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面积的学习方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是用来描述一个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2.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熟练运用。
3.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2.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3. 面积单位及换算4. 面积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面积的概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的换算,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教具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面积的大小。
3. 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面积知识的掌握。
4.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大小,引出面积的概念。
2. 新课:讲解面积的概念,让学生知道面积是用来描述一个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接着,通过教具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面积的大小。
3.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它们的边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4. 面积单位及换算: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并让学生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5. 面积的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如计算教室的面积、计算操场的面积等。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面积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面积单位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面积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程度。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精选9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面积的含义,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面积与周长的区分,加深学习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学习难点:面积与周长的区分学习准备:学具(方格纸、圆片、正方形、三角形、小印章等)、课件。
学习过程:预设一、激情导课本节课我们学习与“面”有关的知识二、民主导学1.任务一:初步认识面(1)摸一模,认识面。
请学生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
通过更丰富的素材,积累比较面的的经验。
教师请学生观察教室中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2)找找自己身上的面,比比脸面与桌面的不同。
(3)认识曲面(苹果、乒乓球)2. 任务二:认识面积大家来进行涂色比赛。
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涂,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座位完成涂色任务,最快涂完的获胜。
2.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知道“面积”的概念。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教师举例说明: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的面积。
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2)通过想象,举例说明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请学生结合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边想象边说一说它们的面积。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4.周长与面积的区别5. 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1.练习:做一做
1.摸摸你的课本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将课本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1.现在你对面积都有了哪些认识?
统一面积单位
1.提问: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1)观察
(2)重叠
用观察和重叠能不能准确比较出哪一个面积大?你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
出示活动要求:找一找:找几个物体的面
摸一摸:摸这些物体的面
比一比:说说两个物体谁的面大?谁的面小?
1.摸桌面和水杯的表面,你有什么想说的?
(板书:面:平 、曲)
1.认识面积
同学们都很厉害,不仅能找到物体的面,还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1.物体表面的面积
示范:像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
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板书:面积)
如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教材从比较封面的大小和比较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入手由直接比较到间接比较以利于学生通过多种比较活动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面积的概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摘要
学科
数学
学段
中段
年级
三年级
单元
第五单元
教材版本
新人教版
课程名称
认识面积
一、学习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布置在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解决问题。这一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有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只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的认识-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同步课堂教学设计(人教版)
面积的认识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同步课堂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是用来描述一个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2. 能够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并能够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
3. 能够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
二、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2. 面积的比较方法3. 面积单位及换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面积的概念,面积的比较方法,面积单位及换算。
2. 教学难点:面积的概念理解,面积的比较方法的运用,面积单位换算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方格纸,剪刀,胶水,彩色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2. 新课:讲解面积的概念,面积的比较方法,面积单位及换算。
3. 练习:让学生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进行面积单位换算的练习。
4. 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面积的概念2. 面积的比较方法3. 面积单位及换算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的练习。
2. 让学生完成面积单位换算的练习。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面积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够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进行面积单位换算。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对面积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同时,对于面积单位换算的掌握,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应用。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节课中,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中理解面积的概念,如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面积的比较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练习和应用让学生熟练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书本、桌面、操场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面积的存在。
《认识面积》说课稿(精选5篇)
《认识面积》说课稿《认识面积》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面积》说课稿(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面积》说课稿1一、说教材1、说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60—62页《认识面积》。
2、说教材中的地位本课内容是第五单元《面积》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他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触摸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理解面积。
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3、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体验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探究中张扬个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二、说教法、学法:学生在二年级已经认识了物体的面,感知过面是什么,也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
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面积”这个抽象的概念,同时面积又是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或物体的面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三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物体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教法:本节课主要运用了比较法,通过不同物体的面或平面图形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面积是有大有小的。
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法:动手操作: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自主探究:比较面积大小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出多种方法,从而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面积认识》说课稿(通用16篇)
《面积认识》说课稿(通用16篇)《面积认识》说课稿 1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1)课程内容:《认识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2)说教材中的地位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触摸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理解面积,从而概括出面积的含义。
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结合教材特点并根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为:(1)认知目标: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能力目标: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知识缘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探究中张扬个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2)、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关键是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及操作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二、教法和学法(1)情境教学法:课一开始,创设“涂色”比赛形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习新知作了较好的铺垫。
(2)直观教学法:充分利用实物、学具、教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愉快学习新知。
(3)认知冲突教学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低中年级操作随意性大,对学生的操作必须适当指导启发,另外根据认知冲突论,教学中我不断设置矛盾冲突,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探究、合作、操作学习法:切实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加强操作实践活动,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理解概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认识面积》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经典、完美、好用)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神奇,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例认识并理解物体及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小圆片、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直观感知与比较中,感知“面”的大小,初步建构面积概念(一)在“摸面”活动中感受“面”的存在和“面”的大小1、师:昨天晚上,我们看了视频,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面积),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小组内互相交流:你昨晚学到的内容。
2、师:那什么是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齐读3、师:大家都会说,是不是真的懂呢?方老师考考你:谁上台摸出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它的面积是指哪部分?哦!原来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齐读4、师:你能找出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小组内说一说。
三个学生汇报:5、(接着第三个学生所说的物体表面的面积)与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相比,哪个更大?你能找到比(刚才说大的物体面积)更大的物体吗?6、师:数学书竖着摆,封面的面积有这么大,现在斜着摆、横着摆,它的面积变了吗?(二)在“涂色”活动中体会到封闭图形的大小1、师:刚才我们摸出了物体表面的面积,那图形的面积又在哪里?2、这里有三个图形,你能涂出它们的面积吗?(投影学生作品,你怎么就不涂呢?)3、师:曲边图形也有面积,比较出三个省份,哪个面积更大?二、弄清面积与周长的区别师:同学们已经很好地理解了什么是面积?那老师就请你们当裁判吧!(播放录音后,停顿数秒,师:比赛公平吗?)小组内互相交流师:跑一圈是指它的(),除草要算它的()师:同学们真的知道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吗?敢不敢接受老师挑战?(出示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哪个周长长呢?师:看来同学们真的弄清面积和周长的区别,老师佩服你!三、动手操作,比较面积的大小,学习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师:我们已经知道,图形的面积是有大小的,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有什么方法?(观察法、重叠法)师:出示两张彩纸,观察,看不出来,重叠,比不出来,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师: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图形,大家来摆一摆、比一比,好吗?请2个学生上台摆正方形,其他的同学在座位上摆,巡视中把另外的两种摆法用手机拍下来学生汇报操作过程,师:你们看,有同学是这样摆的?这样摆,能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师:老师想采访你)如果要准确测量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师:是的,国际上就规定用正方形(贴上黑板)作面积单位师:一个正方形就作为一个面积单位师:刚才我们用“数正方形”的方法比较出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好,我们继续数吧!师:左边图形有6个面积单位,右边图形有24个面积单位,右边的图形大,你同意吗?师: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必须要统一的面积单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 1认识面积说课稿
说课稿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 1认识面积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什么是面积,并且通过图形的展示和以生活中出现的事物为例,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进一步掌握求解面积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掌握定义:什么是面积;2.了解求解面积的方法;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求解面积的问题;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1.首先出示生活场景中介绍面积的图片,例如工地上的面积测量,超市上放置商品的面积等。
让学生通过图片,简单的了解什么是面积。
2.要求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物体,例如室内电视机、黑板、祖传木桶等,将这些物体的面积进行比较。
2. 思考探究1.采用全班研究或分组研究的方式,让学生围绕小广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篮球场的面积等进行探究。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测量并比较,进一步理解什么是面积。
3. 归纳总结1.通过探究与实验,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面积并理解一些基本概念。
2.通过学习,了解面积计算的基本步骤。
3.通过掌握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面积问题。
4. 拓展应用1.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面积的能力。
2.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内容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四、教学评估1.利用小组讨论或提供同质任务来检测学生掌握面积计算方法的程度。
2.通过作业的形式,检查学生能否在实际情况下应用所学知识,进行面积问题的计算。
五、教学建议1.小组讨论、分组研究、游戏竞赛等形式,有助于学生了解什么是面积并掌握面积计算的方法。
2.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
六、教学反思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通过采用生活场景和教学图片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面积的概念,通过实际测量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计算的步骤,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达成。
同时应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巩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范例)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范例)第一篇: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比一比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比较几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学生参与画图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红色长方形、黄色长方形、蓝色长方形各一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学具若干,剪刀,直尺,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张儿童画非常漂亮,我想把它装饰一下,都需要什么?(四周加上框,加膜等)四周加上框需要求它的什么?(周长)再给它配上一块玻璃,配多大的玻璃合适呢?还能用长短来表述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比一比,直观感受面积的含义。
1、我们身边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请你们找一找并摸一摸它们的面,你发现了什么?(大小有什么不同)再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摸黑板的表面,观察铅笔盒盖的表面和黑板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看课件比较数学书和练习本封面的大小,一元硬币和一角硬币表面的大小。
3、我们如果把黑板画在纸上是什么图形?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课件演示)说一说这些图形的面在哪里?4、(课件演示)观察这几个图形,它们的面又在哪里?让学生体会封闭图形才有面的大小。
5、课件出示: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
6、感知面积的含义。
刚才我们比较了什么?所比较大小的部分有一个名字叫面积。
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理解、完善面积的含义)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面积的定义。
(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精品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精品教案范文三篇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精品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精品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物体的表面,正确理解面积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做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教学重点:使学生真正理解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教具准备:卡纸若干、眼罩、毛线绳、桔子、长方体教具学具准备:不同形状的小卡片若干、卡纸若干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引出“面积”同学们,这是?对了!我们最熟悉的数学书。
那今天这节课的数学学习,就从我们的数学书开始。
拿起你的数学书,伸出你的小手,从边缘开始,学着老师的方法,来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
现在放下数学书,还像刚才那样,摸一摸课桌的表面,大家看!这是什么?谁来摸一摸它的表面?同学们,你还对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感兴趣呢?用你的小手摸一摸,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
生汇报自己摸面的感受(发现有的面是平的,有的面是弯曲的。
发现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总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在数学上,物体表面的大小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
二、创设活动探究新知(一)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面积含义同学们,那我们现在可不可以说,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那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那谁来说一说你刚才摸的物体,表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呢?1、摸一摸接下来,老师想进行一个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请同学上来,蒙上眼睛摸两个面,然后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一下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2、画一画——补充“面积”含义现在老师把刚才他摸的这个面画在黑板上,这是什么?它是不是一个封闭图形呢?刚才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那现在我们可不可以说,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呢?当然可以!那现在我们就可以说,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6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6篇只有关注学生当前学习状态而设计的教案,才能为他们提供适时的支持和指导,很多时候教案应当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
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会选择合适的单位,量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或平面图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常用面积单位模型。
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信息窗1主题图)师:小明家要买新房了,大家看,他们一家笑得多开心呀!观察画面,看你发现了什么?你想提什么问题?二、活动过程:活动一、1、师:你能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餐厅和厨房哪个大这个问题吗?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比较房间地面的大小。
利用比一比或摆一摆的方法,自己尝试解决。
2、请学生汇报自己是怎么做和,有什么发现。
3、师:厨房和餐厅和地面是有大小的,地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你能说说客厅、卧室的面积是指什么吗?学生可能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摆,得到厨房比餐厅大。
4、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面积了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对面积的理解。
活动二、1、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晚厅的面积有多大?的问题吗?学生自己摆。
2、师:把你解决的办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
3、师:大家用来计量的单位不一样,所以得到的结果不一样。
为了方便,人们统一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活动三、1、认识平方厘米。
师: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三年级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篇一:人教版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参赛教学设计)面积的认识一、基本说明 1.模块:小学数学 2.年级:小学三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六单元第一节 5.学时数: 40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结合具体实例和用手摸一摸活动,感知面积的含义。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2、内容分析:主要是这两个内容:认识面积,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
通过学生观察、触摸和比较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理解面积,从而概括出面积的含义。
学习本课内容,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3、学情分析:“面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既陌生而又熟悉的内容。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学习了“周长”,对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及其计算已经掌握。
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生理解概念有一定的难度。
4、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认识面积及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薄弱,对“面积”概念比较难把握,因此我主要通过用手摸一摸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面积的含义。
再经历比较各类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结合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篇二: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案认识面积教学内容:教科书61-62页,例1,例2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学会用观察、重叠、图形单位等方法比较测量面积的大小。
2、经历不同图形做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正方形做面积单位做合适,通过细心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探究比较面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教学准备:比赛用图,方格纸,圆片、三角形、正方形若干教学过程:一、涂色比赛,制造冲突1、进行涂色比赛。
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涂,最快涂完的获胜。
(台上)(台下)2、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知道“面”的概念。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范文(通用7篇)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范文(通用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11.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物体表面和图形大小的比较活动,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一、激趣导入1.涂色比赛:教师出示黑板上提前准备好的小正方形。
选两名学生进行填涂比赛,甲同学填涂小正方形,乙同学填涂老师指定的黑板部分。
你们猜一猜,哪位同学先涂完?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师:小正方形比较小,其实就是说这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比较小。
(板书:面积)2.揭示课题。
到底什么是面积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面积”。
(板书课题:认识面积)[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涂色小正方形和黑板的面,直观感受面积,建立面积的表象。
因为是比赛的形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认识面积(一)认识物体表面。
师:生活中到处都有物体,每个物体都有它的表面。
比如,黑板书写的这个面就是黑板的表面(边说边摸)。
你们能像老师这样举一些物体表面的例子吗?学生举例交流。
注重学生摸的过程。
师:刚才同学们在摸物体表面的时候,有什么感受?老师提炼:平整、光滑、连续、面是有大小的。
(二)认识面积。
1.黑板表面的大小是和黑板表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黑板表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2.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能想老师这样来说一说,比一比吗?请看自学学习单:自主学习单(1)摸一摸:用手摸一摸身边物体的面。
认识面积(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面积(教案)【教学内容】:认识面积【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知道面积的含义。
2.经历用不同方式比较图形面积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经历面积单位产生过程。
3.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主动探索和互相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面积的含义,知道面积单位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初步建构面积概念(一)认识面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面积学习面积之前,我们先来认识面。
2、大家都带了数学书,数学书的面在哪儿?摸一摸数学书的面是怎样的?请一学生板演反馈:大家觉得他摸得全吗?谁再来摸一摸?大家一起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
3、数学书还有其他面吗?摸给大家看看4、观察数学书的6个面,你有什么发现?(二)认识面积1、大家观察得真仔细。
面是有大有小的,面的大小就叫做面积。
(板书: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做封面的面积)2、你能像我这样边摸边说一说数学书其他几个面的面积吗?3、你的旁边还有其他面积吗?同桌之间说一说。
4、有没有比数学书封面面积小的?有没有比数学书封面面积大的?5、出示圆柱形笔筒:你能在笔筒上找到面积吗?平平的面叫做平面,弯弯的面叫做曲面,物体表面可能是平面,也可能是曲面,不管平面还是曲面,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5、出示长方形:平面图形有面积吗?摸一摸课件演示: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板书:平面图形二、感悟面积度量方法。
(一)比较1号图形和2号图形面积大小哪个图形面积大?猜一猜这两个图形面积有什么关系?(课件演示)(二)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大小猜想一下,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能直接看出来吗?还有没有其他的比较方法呢?(根据学生回答,用超链接出示两种方法)1、讨论方法重叠法根据学生描述,可见演示重叠过程,把没有重叠部分剪下来再次重叠,直到比较出大小。
测量法预设:可以用小一点的面来量这两个大的面。
2、动手操作提问:测量需要我提供哪些方法?出示要求:同桌合作,选择一种图形摆一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篇1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4页教学具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教学过程:一、建立面积概念1、物体表面的大小(1)(出示大作文本、生字本)谁能摸一摸他们的面在哪?本的封面、本的底面,他们都是本的面。
大作文本和生字本的封面那个大?你怎么知道?(2)(出示两片叶子)谁能摸摸他们的面在哪?比一比,那片叶子的面比较大?你怎么比的?(板书观察、重叠)(3)请同学们摸摸自己课桌的面。
课桌与刚才那些面比,谁的面的?谁的面小?(4)课桌面、作业本面、树叶面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
谁还能举例说说那是物体的表面?(5)物体表面有的有小,物体表面比较大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大,物体表面比较小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小。
2、平面图形的大小(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他们的大小指的是他们的那部分?(指名学生摸)(2)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封闭图形的面积。
3、概括面积意义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阅读课本概念。
(板书课题:面积)二、认识面积单位1、设疑(1)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数格比较大小(将两个长方形背面展示出来,他们的背面画有相同的方格数)谁的面积大?为什么?(3)同一格子标准(指名三生,发给每人一个画好各自的长方形,让他们各自背着同学数出格子数,并告诉大家格子个数)谁手里的长方形面积大?为什么?(出示各自手中图形)你们发现了什么?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案设计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案设计(通用14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观察、动手操作、估计和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让学生直接使用“面积”这个词进一步去观察、比较和描述。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过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难点:在学习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小纸条/片、彩色笔、小剪刀、硬币教学过程:课前:师:让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短片。
(电脑出示“拍手广告”)师:在刚才的短片里,掌声有哪些含义呢?今天是王老师第一次来到咱们班上课,大家欢迎我吗?那怎么表示你们的欢迎呢?谢谢你们,让我们用同样热烈的掌声也欢迎下面来听课的老师吧。
好,上课。
一、借助直观,理解面积1、谈话引入师:刚才大家在鼓掌时,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
(边说边演示摸手掌面)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里?请自己摸一摸。
师:谁上来和老师比一比手掌?师:大家一起喊123,我们就出掌,好吗?(与学生对掌,注意旋转角度)师:谁的手掌大?谁的手掌小?(有兴趣比的,下课之后我们再比一比)2、观察实物,明确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师:其实不光我们的手掌有面,生活中的物体也有面。
瞧!这是同学们用的数学书。
(屏幕出示,手同时拿起)我们一起来摸摸它的封面。
(教师示范)这个面又是数学书的哪个面?(手同时抚摸侧面)大家也摸摸看。
你们能比较这两个面的大小吗?谁来说一说。
(请1-2人回答)评价:很好师:我们再看看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的面,哪个大?哪个小?(请1人回答)评价:说的真好师:再看看课桌的面和白板的面,哪个大?哪个小?(请1人回答)评价:说的不错师:看来,物体的表面都是有大有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拼摆、度量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中,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面积
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面”的概念。
(课件出示主题图)
(1)想一想:打扫卫生时,如果两个同学以同样的速度擦黑板、擦国旗,谁先完成?为什么?
预设:擦国旗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大,国旗面小。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预设:
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体的面……
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3)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①教师示范: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面的面积……
(板书:认识面积)
②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动作与语言相结合,先说说身边物体的面积;再通过想象,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2.认识图形的面积。
(1)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课件出示认识的平面图形)
预设:这些图形也有大小。
(2)这些图形也有大小,谁来说说它们的面积?
预设:正方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三角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积……
3.及时练习。
(1)完成第61页“做一做”。
(课件出示)
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为学生提供一个苹果,请学生摸一摸它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苹果的面积。
(3)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二)比较面积大小,发展度量意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
(课件出示,同时为学生提供下面两个图形的纸片)
(2)学生自主比较,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1)让学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
(2)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
(3)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一想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1)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
预设1:学生想到用学过的图形去度量。
预设2:如果想不到,可以一起听听小精灵的建议。
(课件出示)(2)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在长方形中摆一摆。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①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
(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预设1:用圆形作单位。
预设2:用三角形作单位。
预设3:用正方形作单位。
②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否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预设:能,用正方形最合适,因为正方形能铺满所测图形,且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的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③教师介绍: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三)应用所学,感受单位价值
1.完成第62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四的第1、2、3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你还想知道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