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1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CDK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第:m期贵州医科大学学报V〇1.44 No.lzuiy I/j JOURN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2019.1CDK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石静〃,马洪***,段晓峰(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贵阳55〇〇〇4)[摘要]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OSCC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择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正常对照组)以及64例O S C C组织(OSCC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 D K1蛋白的表达,采用Real-Time q P C R检测C M1 m R N A的表达,比较O S C C组及正常对照组C D K1蛋白及m R N A的表达水平,同时观察不同分化程度、不同临床分期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C£K1 m R N A的表达水平。
结果:O S C C组C D K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1) ;OSCC组C£K1 m R N 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1);中、低分化O S C C组织中C£K1 m R N 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高分化o s c c组织"<〇.〇5),n、iv期o s c c组织中a m m R N A相对表达量也高于I、n期o c s s组织"<0.05);有淋巴结转移O C S S组织中C£K1 m R N A相对表达量也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 05)。
结论:CDK1表达增高可能在O S C C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口腔肿瘤;癌,鳞状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中图分类号]R363.2; R739.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707(2019)01-064-4D O I:10.19367/j. cnki. 1000-2707.2019.01.012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DK1 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HI Jing,M A Hong, D U A N Xiaofeng(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4,Guizhou,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C D K1in O S C C(oral squamous carcinoma)and i t s relationships relationshpi with clinical features of O S C C p atients. Methods:Using Real-T q P C R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CDK1m R N A in 20 cases of normal oral trol group) and 64 cases o f O S C C tissues (O S C C group)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 to detectC D K1protein expression. Comparing expression level of C D K1protein and m R N A of both groups.Meanwhile,observing CDK1m R N A expression level of patients with degrees of ent clinical staging and lymph nodes metastasis or not. 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teinpositive expressions rate of CDK1in O S C 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controlgroup (P <0.01). T he expression of C D K1 m R N A in O S C 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normal control group (P< 0. 01)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C D K1 m R N A in low and m e d i m differentiated O S C C tissu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high differentiated O S C C tissues (P <0. 05);C D K1m R N A relative expression in stage M and IV O S C C tissues was also higherand II (P <0.05);lymph node metastasis O C S S group showed higher C D K1m E N A relative expression than none metastasis O C S S group (P <0. 05) .Conclusion: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C D K1m a 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OSCC [Key words]Cyclin dependent kinase 1; oral neoplasms;carcinoma,squamous 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基金项目]贵州省国际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外G字(2014)7〇09号]贵州医科大学2018届硕士研究生$$$通信作者 E-niail:mahongl966@126. com网络出版时间:019 -01 -18 网络出版地址:ki.n et/kcms/detail/52. 1164. R.20190118. 1118.012. htm l石静等CDK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1期口腔鱗状细胞癌(oral squam 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发生在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一种恶 性肿瘤,占口腔颌面部肿瘤的80%以上且全球每 年新发现的0SCC人数超过300 000例,死亡人数 超过120 000例[1]。
p16和细胞周期蛋白D1蛋白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Ex r si n fp1 n y H n o a q a o s c l c r i o a a d t er sg i c n e A 0 L i , WANG L — p e so s o 6 a d c c n D1 i r ls u m u e l a cn m n h i i n f a c C e i i
Me ia n nd iest dc l dDe t Unv ri a y,T k o 1 3 8 4 o y 1 —5 9,Jpa o  ̄
【 bt c】 O j te T uyh xr s n 1 dccn 1 r e sn r um u clcr nm s A s at r b c v o t e p sos f 6 n l o i as a os e c o a ei s d t e e i op a y iD p tn i o lq la i
维普资讯
实用 医学杂 志 20 年第 2 卷第 l 08 4 4期
2 3 37
p 细胞 周 期 蛋 白 D1 白在 口腔 鳞 癌 中 的 1 6和 蛋 表 达 及 其 意义
曹 雷
摘
王 莉 红 刘 婷娇
刘佩 勇
要 目的 : 究口腔鳞 癌组 织 中 p 6及 细胞 周期蛋 白 D1cci D ) 研 l (yl 1 的表达 以及与 临床 生物 学特 性和 细 n
a t i . Re u t p1 x r s in wa in f a t o e n h x r si n f c ci p oe n n 一 7 we e ci t vy sl s e p e so s sg i c n l l w r a d t e e p e so s o y l D1 r ti s a d Ki6 r 6 i y n
口腔鳞状细胞癌的DNA定量分析及临床意义
口腔鳞状细胞癌的DNA定量分析及临床意义尹学敏;尹晓东;王德明;余少壮;李祥彬;王鹏【摘要】目的运用ICM?DNA定量分析系统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DI值及倍体分布情况,评估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口腔鳞癌石蜡标本79例作为实验组,25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和30例口腔黏膜异常增生作为对照组,经Feulgen染色后分组进行ICM?DNA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7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异倍体出现率为55.7%(44/7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组织的0.0%(0/25)和口腔黏膜异常增生的46.7%(14/30),P=0.000;口腔黏膜异常增生组轻、中、重度三组间比较,异倍体出现率分别为0%(0/2)、14.3%(1/7)、61.9%(13/21),P=0.036;口腔鳞癌组高及中低分化组间比较,高分化组异倍体出现率42.5%(20/47)低于中低分化组为75%(24/32),P=0.004;有淋巴结转移的有78.6%出现异倍体(22/28),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43.1%(22/51),P=0.002.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中DNA异倍体出现率均高于正常组织和黏膜异常增生.ICM?DNA定量分析对于口腔鳞癌的诊断以及恶性程度的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临床指标,有望用于口腔鳞癌的辅助性临床预测及诊断.【期刊名称】《口腔医学》【年(卷),期】2018(038)007【总页数】4页(P622-625)【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ICM;DNA定量分析;异倍体【作者】尹学敏;尹晓东;王德明;余少壮;李祥彬;王鹏【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8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大约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总数的80%[2],极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发生局部复发及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低于50%[3-5],预后较差,极大地威胁了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因而准确评估口腔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早期做出诊断与及时给予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都极为重要。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Mcl-1的表达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Mcl-1的表达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作者:杨美静王利山李新颖李彬庄伟杰魏立梅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9年第03期[摘; ; ; ; ; ;要]; 目的:检测Mcl-1在正常口腔黏膜和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生存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cl-1在46例口腔鳞癌组织和11例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
运用SPSS17.0软件分析Mcl-1在口腔鳞癌组织和在正常口腔黏膜中表达有无差异性,运用Kaplan-Meier分析Mcl-1与口腔鳞癌的生存预后有无无明显相关性;结果:Mcl-1在口腔鳞癌组织和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表达具有差异性(P[关; ; 键; ;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Mcl-1;免疫组化;生存分析[中图分类号]; R739.85;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9-0162-02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治愈肿瘤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难题之一。
Mcl-1是近年来发现的凋亡调控蛋白,在多种肿瘤中呈现高表达[1-3]。
目前有关Mcl-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国内鲜有报道。
本研究选取Mcl-1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对Mcl-1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Mcl-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Mcl-1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一、材料和方法(一)标本及临床资料口腔鳞癌组织均来自于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病理科的存档蜡块,共46例,来源均为在2008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切除的肿瘤标本。
所有病例都已经过明确确诊。
同时收集正常口腔唇黏膜组织11例,来源于在该院行唇腭裂手术患者切除的多余组织。
(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评判标准参照文献关于Mcl-1免疫组化染色的评判标准[3],细胞中出现棕黄色染色的颗粒即视为阳性。
Id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和口腔粘膜白斑中的表达及意义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d-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和口腔粘膜白斑中的表达及意义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口腔临床医学指导教师:***20070501图lId一1在口腔鳞癌中的图2Id-l在口腔鳞癌中的阳性表达(×100)阳性表达(X400)图3Id-1在口腔鳞癌中的图4Id一1在口腔鳞癌中的阳性表达(×Loo)阳性表达(×400)图5Id一1在白斑早期癌变中的图6Id—l在白斑早期癌变中的强阳性表达(×100)强阳性表达(X400)图7Id-1在白斑伴上皮重度异常增图8Id-1在白斑伴上皮重度异常增生中的强阳性表达(×100)生中的强阳性表达(×400)图9Id一1在白斑伴上皮中度异常增图lOId-l在自斑伴上皮中度异常增生中的强阳性表达(X100)生中的强阳性表达(X400)图1lId-1在白斑不伴上皮异常增图12Id一1在白斑不伴上皮异常增生生中的阳性表达(×100)中的阳性表达(×400)21Id-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和口腔粘膜白斑中的表达及意义作者:郝晓鸣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1.期刊论文高黎.张彦喜.石爱梅.GAO Li.ZHANG Yanxi.SHI Aimei核因子-кBp65与IкBα在口腔白斑及鳞癌中的表达-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9,25(1)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n=10)、OLK(n=46)及OSCC(n=36)中的NF-кBp65、IкBα表达.结果:NF-кBp65在正常口腔黏膜、单纯增生型OLK、异常增生型OLK及OSCC的表达率分别为:0%、9.09%、42.86%、72.22%,4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кBα在4组中呈动态表达,分别为:10%、81.82%、48.57%、86.11%,4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F-кBp65与IкBα的表达在OLK癌变过程中呈负相关(P<0.05),在癌组织中呈正相关(P<0.05).结论:二者可能是检测OLK的恶变潜能及OSCC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2.期刊论文吴平凡.韩帮锋.夏辉.严超然.李龙江.WU Ping-fan.HAN Bang-feng.XIA Hui.YAN Chao-ran.LI Long-jiang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Ⅰ类分子在口腔白斑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28(4)目的 通过检测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Ⅰ类分子(MHC-Ⅰ)在伴有不同异常增生程度的口腔白斑中的表达,以探讨MHC-Ⅰ类抗原表达改变后其局部免疫状态的变化,以及与口腔白斑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MHC-Ⅰ特异性单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蛋白表达水平检测28例正常口腔黏膜、55例口腔白斑、31例口腔鳞癌内MHC-Ⅰ类抗原的表达.结果 伴有重度异常增生的口腔白斑与口腔鳞癌内MHC-Ⅰ类抗原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P<0.05).不伴异常增生及伴有轻、中度异常增生的口腔白斑内MHC-Ⅰ类抗原的表达和正常黏膜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HC-Ⅰ在口腔白斑中存在有表达降低的现象,特别在伴有重度异常增生时,其降低与异常增生的程度有关,对判断口腔白斑的预后有一定价值.3.期刊论文卢怡.高文信.牛忠英.欧阳喈.施生根.姜萍口腔白斑及鳞癌中Rb、P53蛋白的表达-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3,19(6)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Rb蛋白产物在口腔白斑及鳞癌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口腔白斑(OLK)、33例鳞癌(OSCC)组织中P53及Rb蛋白的表达.结果: Rb蛋白在OLK、OSCC中的表达较正常口腔黏膜组增强,但无显著性差异;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在OLK即已出现,且随着细胞异常增生程度的增高而增强,在OSCC中其阳性表达率高达80%.结论: p53基因突变、P53蛋白过度表达与O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OSCC的发生可能涉及Rb、p53细胞周期生长抑制反馈调节通路的异常.4.学位论文王鸽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GFR)及Bcl-2在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中的表达2009目的:口腔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是指“口腔粘膜上以白色病变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一部分口腔白斑可转化为癌”。
电离辐射对食管癌细胞周期及MDC1、53BP1蛋白表达的分析
电离辐射对食管癌细胞周期及MDC1、53BP1蛋白表达的分析1. 介绍电离辐射是一种高能量的辐射形式,其能够造成细胞DNA的氧化损伤和双链断裂,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或癌变。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电离辐射对其生长与转移有着明显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电离辐射对食管癌细胞周期及MDC1、53BP1蛋白表达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2.1 线粒体生理实验选取食管癌EC9706细胞,将其分为电离辐射组与对照组,电离辐射组施加4 Gy的电离辐射,随后观察细胞周期变化,并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MDC1、53BP1蛋白表达。
2.2 数据统计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P<0.05为显著差异。
3. 结果3.1 细胞周期变化在对照组中,食管癌细胞周期为S期25.18%,G0/G1期43.92%,G2/M期30.90%。
在电离辐射组中,食管癌细胞S期占比下降至16.72%,G0/G1期占比增加至49.17%,G2/M期占比下降至34.11%。
电离辐射显著改变了细胞的周期分布,S期降低,G0/G1期增加,G2/M期减少。
3.2 MDC1、53BP1蛋白表达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MDC1、53BP1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在电离辐射组中,MDC1、53BP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说明电离辐射可以诱导MDC1、53BP1蛋白的表达。
4.讨论电离辐射可以诱导食管癌细胞周期变化,S期降低,G0/G1期增加,G2/M期减少,这可能是由于电离辐射引起DNA损伤,因而细胞被迫进入G1期进行修复。
此外,电离辐射能够促进MDC1、53BP1蛋白的表达,这两种蛋白在DNA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能是细胞周期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5.结论电离辐射可以改变食管癌细胞周期,诱导MDC1、53BP1蛋白表达,这些结果为电离辐射在治疗食管癌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蛋白表达在口腔鳞癌中的病理特点分析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蛋白表达在口腔鳞癌中的病理特点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蛋白表达在口腔鳞癌中的病理特点。
方法口腔鳞癌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口腔黏膜良性病变30例作为对照组。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阳性细胞。
观察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对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蛋白高表达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年龄>60岁高表达患者所占比例和年龄0.05)。
组织分化中低分化高表达所占比例高于高分化患者、肌层浸润高表达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黏膜及黏膜下层浸润患者、淋巴结无转移患者中高表达所占比例低于淋巴结有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蛋白表达在口腔鳞癌的发生、浸润、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观察其表达情况有助于口腔鳞癌的治疗和评估预后。
关键词口腔鳞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蛋白表达;病理研究认为,口腔鳞癌的发生和发作与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有相关性[1]。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是多种肿瘤浸润及转移关系密切的基因之一,其表达的肿瘤转移基因1蛋白在多种肿瘤疾病(如乳腺癌、肺癌等)中呈现为高度表达。
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口腔鳞癌患者,观察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蛋白在此类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的临床病理特点。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口腔鳞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患者在本实验之前未接受过放疗、化疗等治疗,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53.9±5.5)岁。
同时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口腔黏膜组织良性病变患者3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54.9±6.2)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取口腔黏膜标本,采用甲醛溶液(40 g/L)固定,而后行常规的石蜡包埋,制成厚度为4 μm的连续切片。
口腔鳞状细胞癌的DNA定量分析及临床意义
YIN Xuemin,y,Ⅳ Xiaodong,WANG Deming,YU Shaozhnang,LI Xiangbin,WANG Peng.(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Stomatology,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e To study the DI value and ploidy distr ibution of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by ICM—DNA quanti-
norm a l tissue and epithelial dysplasia of oral mucosa,and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deg ree of diferentiation and lym ph node m etasta—
55.7%(44/79)in 79 cases of OSCC,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rmal tissues(0/25)O% and oral mucosa epithelia l dys— plasia(14/30)46.7% ,P=0.000.Comparing oral mucosa epithelia l dysplasia of mild,moderate and severe groups,the rates of aneu— ploidy occurrence were 0%(0/2),14.3% (1/7) ,61.9% (13/21),P:O.036,respectively.Comparing high and moderate—poor dif- ferentiation g roups.aneuploidy occurrence rate of hi gh differentiation g roup was 42.5%(20/47),lower than the moderate—poor differ- entiation group 75%(24/32),P=0.004 .The aneuploidy occurrence rat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g roup was 78.6%(22/28),higher than that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 43.1% (22/51),P:0.002.Conclusion DNA aneuploidy rate of OSCC is higher than that o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inx1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谨以此文向我尊敬的导师--魏秀峰教授致以深深的敬意。
三年时光,您不仅在我的临床实践、实验研究中倾注了大量心血,而且在生活上也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您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医德,挚诚的为人以及那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谨以此文向我的导师致以由衷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中文摘要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inx1的表达情况及意义研究背景及意义: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头颈颌面部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成年人中多发,以中老年男性多见,常多发于舌、颊、腭等部位,其晚期常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易造成患者治疗失败甚至死亡。
研究证实,促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对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特殊DNA序列,是细胞中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端粒酶维持端粒长度和结构,端粒酶活性过强将导致细胞不能正常衰老死亡,成为癌细胞。
Pinx1(PIN2码/TRF1相互作用蛋白X1)是内源性端粒酶抑制基因,位于染色体8p23区域,由7个外显子组成,能降低端粒酶酶促反应活性,缩短端粒长度,促使肿瘤细胞程序性凋亡。
研究发现,在肿瘤组织中呈低表达或不表达的Pinx1基因在人体正常组织细胞中呈高表达,提示Pinx1与癌瘤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Pinx1有望成为相关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分子标志物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的有效蛋白因子。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Pinx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情况的报道。
实验目的:研究Pinx1基因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及不同分化程度、伴或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探讨Pinx1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从基因分子水平分析该基因对口腔鳞癌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的意义和作用。
实验方法:本实验选取60例口腔鳞癌组织(高、中、低分化鳞癌组织各20例)和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 ohistochemistry,IHC)的方法进行染色分析,检测Pinx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运用 2检验对比分析各组间Pinx1的表达水平,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差别的衡量标准,从而探索Pinx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分化水平及淋巴结转移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
CASZ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CASZ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CASZ1(Castleman区和腮腺癌相关基因1)是一种关键的转录因子,其在许多肿瘤类型中的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紧密相关。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CASZ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OSCC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肿瘤,占据了所有口腔癌的大部分。
该疾病具有高度侵袭性和恶性转移的特点,而晚期的诊断和治疗限制了患者的存活率。
因此,寻找与OSCC发生和发展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制定。
最近的研究表明,CASZ1的表达与OSCC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
OSCC患者中,CASZ1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
与正常口腔组织相比,OSCC组织中CASZ1的蛋白表达也明显降低。
此外,CASZ1的低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呈正相关。
这表明CASZ1的表达水平在OSC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ASZ1的低表达可能与其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多种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CASZ1的低表达与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的促进有关。
EMT是一种重要的肿瘤进展机制,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CASZ1的低表达可能通过调控多个与EMT 相关的信号通路,如Wnt、Notch和TGF-β信号通路等,参与了OSCC的EMT过程。
此外,低表达的CASZ1还可导致肿瘤细胞的周期异常和增殖能力增强,从而促进肿瘤的发展。
基于CASZ1在OSCC中的低表达与肿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联,该基因有望成为OSCC的预后评估和治疗靶点。
研究人员尝试通过恢复CASZ1的表达水平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外源性表达CASZ1蛋白,可以显著抑制OSC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进一步研究发现,CASZ1的表达水平与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暗示CASZ1可能通过调控药物转运、修复和凋亡通路参与了OSCC细胞的耐药机制。
MCL—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MCL—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作者:郑军邬丽苹王天霆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4年第15期[摘要]目的:探讨MCL-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s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OSCC和口腔正常黏膜组织中MCL-1蛋白及mRNA的表达。
结果:MCL-1蛋白在O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1.9%(52/84),在口腔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5.0%(3/2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MCL-1;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15-1257-03The expression of MCL-1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oral squamous cells carcinomaZHENG Jun1,WU Li-ping1,WANG Tian-ting2(1.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School of Medicine,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0, Xinjiang,China;2.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Hami Hongxing Hospital)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MCL-1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MCL-1 protein was detected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the MCL-1 mRNA was assayed by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Results 52 of 84 samples(61.9%)in OSCC tissues were found to over-express MCL-1 protein,while 3 of 20 samples(15.0%)in oral normal mucosa tissues were found to over-express MCL-1 protein.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Key words:OSCC;MCL-1; Immunohistochenistry;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髓细胞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kemia-1,MCL-1)基因是抗凋亡基因BCL-2家族成员,其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过程中是一个必要的抗凋亡因子,调节其表达的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调节紊乱都会引起MCL-1的过度表达,从而导致包括肿瘤在内人类一些疾病的发生。
DicerPC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
DicerPC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口腔鳞状细胞癌是指起源于口腔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颇具医学意义的一种常见癌症类型。
虽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高度恶性、易转移以及复发率较高等问题仍然制约着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PCA(蛋白酶C)是一种关键的DNA损伤检测和修复机制,能够修复由紫外线、放射线等引起的DNA损伤。
Dicer是一种介导microRNA (miRNA)生成和降解的核酸酶,能够影响细胞生命周期和等级,进而调节细胞增殖、分化等细胞生物学过程。
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则是涉及到DNA复制和细胞增殖的一种关键蛋白。
科学家们发现Dicer和PCNA在调节细胞增殖和维持基因稳态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
但目前尚未有关于Dicer和PC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相关研究报告。
因此,本研究拟以Dicer和PCNA为重点研究内容,探究它们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Dicer和PC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确定它们与该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之间的关系,为该病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1.探究Dicer和PC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2.分析Dicer和PCNA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3.分析Dicer和PCNA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之间的关系;4.对Dicer和PC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究。
三、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一定数量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样本采集:采集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和免疫组化染色实验。
3.实验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Dicer和PC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记录其得分值。
NFBD1MDC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NFBD1MDC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背景介绍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约有50万余例,其中大部分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病因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
目前,HPV疫苗的普及和宫颈癌筛查的开展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宫颈癌的发病率仍然较高。
因此,深入研究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NFBD1MDC1是一种介导DNA双链断裂修复的蛋白,参与了宫颈癌等许多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目前研究表明:NFBD1MDC1参与了DNA损伤应答途径的激活和信号转导,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肿瘤标志物。
然而,NFBD1MDC1在宫颈癌中的具体作用以及其表达水平的变化仍未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究NFBD1MDC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二、研究目的1.探究NFBD1MDC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和变化规律。
2.研究NFBD1MDC1在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方面的生物学作用。
3.寻找NFBD1MDC1在宫颈癌治疗和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
三、研究方法1.通过文献查阅和实验验证探究NFBD1MDC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和变化规律。
2.建立宫颈癌细胞株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实验,探究NFBD1MDC1在调节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方面的生物学作用。
3.建立动物模型,通过实验验证探究NFBD1MDC1在宫颈癌治疗和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
四、研究预期结果1.明确NFBD1MDC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和变化规律。
2.探究NFBD1MDC1在调节宫颈癌生物学作用方面的机制。
3.寻找NFBD1MDC1在宫颈癌治疗和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
五、研究意义1.丰富了对宫颈癌的认识,有助于深入探究宫颈癌的发病机制。
2.为宫颈癌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宫颈癌治疗效果。
3.可能为NFBD1MDC1作为潜在的肿瘤标志物提供了新的证据,有助于提高肿瘤的早期诊断水平。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的表达及意义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的表达及意义李兵;傅尧;符义富;游丽萍;孙国文【摘要】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9例健康人、21例经病理证实为白斑的患者和60例OSCC患者的血清,用ELISA检测MIP-1α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白斑患者和OSCC患者血清中MIP-1α的水平分别为170.6(145.0,252.0) pg/mL和118.2(60.48,230.0) pg/mL,较健康人82.54(52.26,105.8) pg/mL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3.0,P<0.01;U =575.5,P=0.010 1).TNM分期Ⅲ~Ⅳ期OSCC患者血清中MIP-1α水平高于Ⅰ~Ⅱ期(P<0.05),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血清中MIP-1α水平高于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P<0.05).MIP-1α的表达与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5),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5).结论 OSCC患者血清MIP-1 α的表达升高,提示其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4(032)011【总页数】2页(P831-832)【关键词】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口腔鳞状细胞癌;白斑;血清【作者】李兵;傅尧;符义富;游丽萍;孙国文【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mous cell carcinoma, OSCC)是口腔病变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MDC1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MDC1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张晓颖;何园;王丽珍;刘宏伟【期刊名称】《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年(卷),期】2008(18)3【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MDC1(mediator of DNA damage checkpoint protein 1)蛋白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6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MDC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MDC1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而且MDC1蛋白的表达升高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33),但与病理分级(P=0.986)、患者的年龄(P=0.723)、性别(P=0.142)无关.结论:MDC1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增高,提示它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为进一步理解细胞DNA损伤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提供了依据.【总页数】3页(P158-160)【作者】张晓颖;何园;王丽珍;刘宏伟【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上海,200072;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上海,20007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病理科,上海,200011;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上海,2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8【相关文献】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口腔扁平苔癣及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J], 胡晓晟;黄云惠;刘晓松;华红2.基质金属蛋白酶-14与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汪晓龙;贾玉林;舒传继3.MDC1、53BP1和BRCA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张娜;李平;喻姗姗4.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和雷帕霉素靶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董小琳;柳志文5.半乳糖凝集素-9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在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王辉; 张利娟; 杨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胞周期素D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细胞周期素D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邢劲松;史培荣;陈显久;何东宁;李丽华;南欣荣【期刊名称】《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29)3【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yclin D1 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Methods A immunohistochemistry method, Envosion, was employed to test the manifesting levels of Cyclin D1 in pathological slices of 50 OSCC cases and 10 normal cases, and the results was treated with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In 50 OSCC cases, Cyclin D1 mainly manifested in karyon, and a little in cytoplasm.The positive manifesting rates of Cyclin D1 in the samples was 8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manifesting rates of 20.0%in normal oral mucous membrane(P<0.01).The manifestation of Cyclin D1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different pathological grades, clinical phases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P<0.05).Conclusion The abnormal manifestation of Cyclin D1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OSCC.Therefore, it can be used as subsidiary index for OSCC treatment and prognosis.%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osion法检测50例OSCC患者与10例正常黏膜组织中Cyelin D1蛋白在病理组织切片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50例OSCC标本中Cyclin D1主要表达在细胞核,也有少量表达在细胞浆.Cyclin D1在OSCC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80.0%,明显高于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clin D1表达与OS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Cyclin D1蛋白的异常表达与OSCC 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OSCC治疗和预后的辅助性指标.【总页数】4页(P299-301,305)【作者】邢劲松;史培荣;陈显久;何东宁;李丽华;南欣荣【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口腔科;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太原,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2【相关文献】1.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1和多肿瘤抑制基因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路敏;郭星;高红;张晓燕2.半乳糖凝集素-9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在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王辉; 张利娟; 杨芳3.口腔鳞状细胞癌外周血、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4+T、CD8+T淋巴细胞上TIM-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闫秋杰;南丽君;赵芳源;李俊冉;张媛媛4.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PD-L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高巍朕;王天祥;张晓鹏;柳宏志5.MMP-9、COX-2、NF-κB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J], 张旭;刘佳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CL-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MCL-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郑军;邬丽苹;王天霆【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年(卷),期】2014(23)15【摘要】目的:探讨MCL-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s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OSCC和口腔正常黏膜组织中MCL-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MCL-1蛋白在O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1.9%(52/84),在口腔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5.0%(3/2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MCL-1 mRNA 在OSCC肿瘤组织中的含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结论:MCL-1的高表达在OSCC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总页数】4页(P1257-1260)【作者】郑军;邬丽苹;王天霆【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新疆石河子832008;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新疆石河子832008;新疆哈密红星医院口腔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相关文献】1.VASH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白斑及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及意义 [J], 孙鑫;魏秀峰;吕珊珊;刘桐;安欢欢;李娜;谷楠2.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和雷帕霉素靶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董小琳;柳志文3.Mcl-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杨美静;王利山;杨敏;李彬;李新颖;庄伟杰;吕隆鲲4.半乳糖凝集素-9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在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王辉; 张利娟; 杨芳5.hBD-3和NF-κB p65在口腔潜在恶性病变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杜永秀;杨琴;杨晨希;徐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与意义
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与意义朱东望;李世芬【期刊名称】《天津医药》【年(卷),期】2003(031)001【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50例OSCC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cyclin D1的表达情况,采用SABC法根据染色指标计数,并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多因素分析.结果:cyclin D1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呈现低水平表达,在OSCC组织中过表达.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cyclin D1的表达与生存期显著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cyclin D1的表达可作为OSCC辅助性的预后指标.结论:cyclin D1的表达与OSCC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并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辅助性的预后观察指标.【总页数】3页(P3-5)【作者】朱东望;李世芬【作者单位】300070,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300070,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CD44和CD133在口腔潜在恶性病变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祁佳佳;孙艳;袁昌青;姜文静;赵涵;曹远盼;刘秋艳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DK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J], 朱东望;张春生;李世芬;杨利3.CD133在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孙艳;祁佳佳;袁昌青;徐全臣;赵涵;曹远盼;刘秋艳4.皮肤鳞状细胞癌中p16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及其意义 [J], 魏志平;刘彦群;张昕博5.细胞周期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J], 章永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IAM-1蛋白在舌体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TIAM-1蛋白在舌体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TIAM-1是一种重要的分子,它在多种肿瘤中表达水平升高,包括口腔癌。
舌体鳞癌是口腔癌中最常见的一种,而TIAM-1在该癌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也备受关注。
TIAM-1被认为是一种促进细胞迁移、侵袭和转移的分子。
在舌体鳞癌组织中,研究表明TIAM-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
这意味着TIAM-1可能在该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许多研究表明,高水平的TIAM-1表达与舌体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如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等。
临床研究还发现,TIAM-1的表达水平与舌体鳞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高水平的TIAM-1表达往往与恶性程度更高的肿瘤、预后更差的患者以及更高的死亡率相关。
因此,TIAM-1可能成为舌体鳞癌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一些研究也正在探讨如何利用TIAM-1抑制剂来治疗舌体鳞癌。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TIAM-1的功能来阻止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从而抑制癌症的发展。
尽管这些药物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它们可能为舌体鳞癌的治疗提供一个全新的选择。
综上所述,TIAM-1在舌体鳞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是需要加强研究的领域。
TIAM-1的高表达与该癌症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探讨如何利用TIAM-1来制定新的治疗策略或研发新药物,可能为舌体鳞癌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1表达对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1表达对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摘要】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并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新血管形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重要环节,也是肿瘤细胞存活的关键。
肿瘤血管在细胞组成、组织结构及功能特点上同正常血管均有不同,其形成过程极其复杂,有许多因子在其中发挥着作用,其中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表达起着关键作用。
不少医学专家在其他肿瘤疾病研究中已经发现,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1和肿瘤的血管生成有关,但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少见报道。
本文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作用及特点进行简单分析,着重探讨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1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为临床提供一些参考及研究的新方向。
【关键词】口腔鳞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肿瘤血管生成口腔鳞状细胞癌实体肿瘤形成后,进入无血管的浸润前期,肿瘤细胞主要靠周围组织的弥散供给营养,此时肿瘤结节直径一般小于2~3mm。
一旦肿瘤直径超过2~3mm,肿瘤组织内开始有新血管生长,肿瘤生长加速,且极易发生浸润和转移。
所以,肿瘤血管生成和由此建立的肿瘤微循环是实体瘤持续生长和浸润转移的先决条件,口腔鳞癌的发展速度也主要取决于新生血管。
而在口腔鳞癌中,MCP-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口腔鳞癌中微血管计数也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MCP-1表达与微血管计数呈正相关。
这就提示MCP-1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密切的相关性。
MCP-1是化学介质CC家族的成员,拥有对单核细胞、树突细胞、NK细胞、T淋巴细胞的趋化性。
MCP-1主要被肿瘤细胞分泌,也可被间质细胞分泌。
近期研究结果表明,在浸润的巨噬细胞中可以观察到MCP-1的丰富表达,这也与笔者观点吻合。
1 MCP-1分子生物学特性1.1 MCP-1的蛋白质结构人类MCP-1包含23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分子的前体蛋白形式分泌,在翻译后加工过程中与信号肽解离后,完整的MCP-1由76个氨基酸残基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键 词 ]MD 1蛋 白 ;口腔 鳞 状 细 胞 癌 ; 疫 组 织 化 学 关 C 免 【 图分类号] 79 中 R3. 8 【 献 标 识 码] 文 A 【 章 编 号 ] 10 -9 9 20 )30 5 —3 文 0 54 7 (0 8 0 —1 80
Ex r si n o DC1 P o en i a q a o s CelCa cn m a a d Is Cl ia in f a c p eso fM r ti n Or lS u m u l r i o n t i c lS g i c n e n i
t e e t e e p e s n o o d t c x r s i fMDC1 p o en i 0 o a q a u elc r i o a e n 0 c s s o n r lo a cs c l a cn ma c s s a d 1 a e f o ma r lmu o a
ZHANG a — n HE a WANG —he LI Ho g- i Xio yig, Yu n, Liz n, U n we
(optl So t oy T n nv r t S a g a 2 0 7; . e at e tf O a P tooy N nh H s i t o g , ogi iesy hn h i 0 0 2 2 D p r n r ah l , it ao f ma l U i, m o l g P o l’ Ho i , co l So *oo , h g a i tn nvri ,S ag a 2 0 1 ,hn) epe S s t S h o t a l S a h J oog U iesy h h 0 0 1 C ia pa l f o m y g n i a t n i
其 与 临 床 病 理 参 数 之 间 的关 系 。 结 果 : C 蛋 白在 口腔 鳞 状 细 胞 癌 中 表 达 高 于 正 常 口腔 黏 膜 , 者 之 间差 异 有 统 MD 1 两
计 学 意 义 ( = . 2 , 且 MD 1蛋 白 的表 达 升 高 与 淋 巴结 转 移 有 关 ( = . 3 , 与 病 理 分 级 ( = .8 ) 患 者 的 P 00 ) 而 4 C P 00 ) 但 3 P 09 6 、 年 龄 ( 07 3 、 别 ( = .4 ) 关 。结 论 : C . )性 2 P 012 无 MD 1蛋 白在 口腔 鳞状 细胞 癌 中表 达 增 高 . 示 它 可 能在 肿 瘤 的发 生 和 提 发 展 中具 有 一 定 的 作用 , 进 一 步 理 解 细 胞 D A损 伤 与 肿 瘤 发 生 的 关 系 提供 了依 据 为 N
【 要 ]目 的 : 讨 口腔 鳞 状 细 胞 癌 中 M C ( e i o N a aec ekon r e ) 白 的 表 达 水 平 及 意义 。 摘 探 D 1 m da r f A d m g hc pit o i 1蛋 t oD p tn
方 法 : 用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E vs n法 检 测 l 采 ni o i 0例 正 常 口腔 黏 膜 、0例 口腔 鳞 状 细 胞 癌 中 MD 1的 表 达 水 平 . 分 析 6 C 并
批注本地保存成功开通会员云端永久保存去开通
维普资讯
口腔 颌 面 外 科 杂 志 2 0 0 8年 6月 第 1 8卷
・
第 3期
1 58・
J u l f a adMaioai ugr 1 8No3 u e 0 8 o  ̄ l n xl f a S reyVo. . n . 0 o or l cl 1 J 2
・
基础研 究 ・
MD 1蛋 白在 口腔鳞 状细胞癌 中的表达及 意义 C
张 晓 颖 ,何 园 王 丽 珍 ,刘宏 伟 ,
(. 1 同济 大 学 附 属 1 医 院 , 海 3腔 上 2 0 7 ; . 海 交 通 大 学 医 学 院 附 属 第 九 人 民 医 院 口腔 病 理 科 , 海 002 2 上 上 20 1 ) 0 0 1
we e u e s c n r l MDC1 p oe n e p e so n OS n t ci io ah lg c lp r me es wee a ay e . Re u t: r sd a o t o r t i x r s in i CC a d i l c p t oo i a a a tr r n lz s n d sl s
E pes no C rt ni S C so e r it sypt r n oei n r a oa muoaf= . 2. T e x rsi f o MD po i O C h w amo e i aenma t s o l r cs P 0 4 ) h 1 e n d en nf t h n m l 0 epes n f C rt nw r p sie orl e i m hn d t ts = . 3. u o p sie o e td x rs os p e ee oivl cr a dwm l p oeme s i i o MD 1 o i t y et y a a s 00 )B t t oivl cr l e 3 n t y a wt ahlg a ga ig i p to i l rdn h o c 096, p tnsae (_ . 3 a dgn e .8) a et’g P 07 ) n e dr i 2 012. C n l in . ) o cu o : T eit s e 4 s h eid nnf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