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总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要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要点
第一章生命的多样性和遗传
•生命的基本特征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生物名命及分类方法
•遗传的基本特征
•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基因
•基因的结构
•生物体的染色体数目
第二章微生物的繁殖和应用
•微生物的多样性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
•细菌的代谢方式
•微生物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
第三章植物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植物的生长特征
•植物的器官结构
•植物的组织结构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实验的方法和过程
第四章动物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动物的多样性与特征
•动物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系统
•动物的运动和体内调节
•动物的消化和排泄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五章生物与环境
•生物的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和生态位
•生物群落和生物链
•生物的生态作用
•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加强
总结
本书的复习提纲要点重点涵盖生命的多样性、遗传、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生态等方面。
复习时应尤其注意概念的理解和关系的联系,掌握实验方法和过程。
同时,应该关注生物类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环保措施的实施,具有实际意义。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 0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育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一、 讨论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发生的1、神创论:生命是由神或上帝创造的。
如女娲造人和上帝造人2、自然发生论: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的.(腐草化萤、腐肉生蛆)3、生生论:(1) 雷迪实验:(2) 巴斯德实验:A 实验过程、B 结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4、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是在漫长的宇宙进化中发生的,是宇宙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
化学进化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演变为原始生命的过程。
(1)原始地球: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火山喷发,熔岩横流。
(2)原始大气: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但没有氧气。
现在大气:水蒸气、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氧气。
(3)推测原始生命出现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
(已得到证实)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
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即宇宙射线、紫外线 随水流入原始大气 有机小分子有机高分子 多分子体系 原始生命热能、 闪电 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生命诞生的摇篮 生命发生的开端―――有机小分子的形成 5、宇宙生命论: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来自其他宇宙星球或星际尘埃.6、其他学说热泉生态系统学说:热泉喷口附近的环境要以为生命的出现以及其后的生命延续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物质.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问题一般认为经历了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阶段和生命发展的生物进化阶段。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一、生物进化的化石记录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最有力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北师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21章背诵内容1自然发生论有:腐草化萤,腐肉生蛆2巴斯德的“鹅劲烧瓶”实验证明“生命不能自然发生”(生生论)3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有:氨、氢气、甲烷、水蒸气,但没有游离的氧4弥勒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生成有机小分子”5生命诞生的摇篮:原始海洋6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有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7早形成的地层,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低等8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过度繁殖(前提),遗传和变异(内因,基础),生存竞争(动力和手段),适者生存(结果)9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来实现的10变异是生物的普遍现象,所有的生物都会变异,害虫本身具有抗药性的变异,而不是因为占了农药才产生变异的11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12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黑猩猩,猩猩,大猩猩13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两足直立行走14人类进化可分为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15南方古猿最早两足直立行走,能人最早会制造工具,直立人最早会使用天然火并且制造和使用更复杂的工具,智人最早会人工取火16现代类人猿和人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7直立人包括:北京直立人,蓝田直立人,和县直立人18智人包括: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我们是唯一的现存的智人19四个人种: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22章背诵内容20生物分类的依据:性状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21生物分类由大到小: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小也是最基本的单位,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数量越多,亲缘关系越远22原生生物包括原生动物和藻类23原生动物只有一个细胞,这个细胞能完成全部的生理功能,有细胞核。
原生动物种类有:草履虫,变形虫,眼虫(减轻水体污染),腰鞭毛虫和夜光虫(引起赤潮)24藻类包括绿藻(叶绿素较多),褐藻(藻黄素较多),红藻(藻红素较多)(孢子生殖)25绿藻有衣藻和小球藻(单细胞),水绵和石純(多细胞)。
褐藻有马尾藻,裙带菜,海带。
红藻有紫菜,石花菜26植物可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有可分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7苔藓植物特征:假根,有茎和叶,茎弱小无疏导组织,叶小而薄,可光合作用,也可吸收谁和无机盐,代表种类有:葫芦藓,小墙藓(孢子生殖)28苔藓植物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敏感,可监测空气污染,藻类可监测水域污染29蕨类植物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孢子生殖)蕨类植物种类有满江红,茫淇,卷柏,巢蕨,古老的蕨类植物形成煤炭30所有的种子植物都有的特征A有种子B有维管组织(木质部和韧皮部)31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是:裸子植物没有果皮包被,而被子植物有果皮包被32裸子植物的种类有:银杉,水杉,凸衫,银杏,苏铁33中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34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有:大麦,小麦,水稻,青稞,玉米,百合,水仙,郁金香。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复习提纲
一、遗传与进化1.遗传与变异:a.变异的概念及类型;b.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的遗传定律;c.遗传变异的原因。
2.DNA与基因:a.DNA的结构和功能;b.基因的概念和特点;c.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3.生命的演化:a.生物的起源和进化;b.人类的起源和进化;c.生态系统的演化。
二、细胞的分裂与生殖1.细胞的分裂:a.细胞周期的概念和阶段;b.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和区别;c.合子的形成。
2.细胞的生殖:a.有性生殖的概念和过程;b.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特点;c.无性生殖的概念和方式。
三、生物的发育与繁殖1.植物的生长发育:a.植物幼苗的形态结构;b.植物器官的形成和发育;c.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
2.动物的生长发育:a.动物个体的发育阶段;b.动物的生长规律;c.动物的适应与非适应性特征。
3.生物的繁殖方式:a.植物的繁殖方式;b.动物的繁殖方式;c.生物群落的繁殖方式。
四、人体与健康1.人体的结构与功能:a.人体的结构组织;b.人体系统的功能。
2.健康与卫生:a.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b.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措施;c.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五、生态系统1.生态学基本概念:a.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b.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c.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
2.生物的生活与其他生物的关系:a.生物的生活空间和资源;b.生物之间的竞争和依存;c.生物的捕食与逃避。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a.循环的概念和种类;b.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c.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六、生物技术与社会发展1.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a.生物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b.生物技术在农业、医学和工业中的应用;c.生物技术的安全与伦理问题。
2.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a.生物资源的意义和分类;b.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法;c.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仅为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复习提纲的基本大纲,可以根据学校教学情况和教师的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1.鱼纲主要特征: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腮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鱼类适于在水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1。
躯干和尾部肌肉发达,鳍维持身体平衡,鳔调节身体比重。
2。
黏液和鳞片有保护和减少阻力的作用,侧线有感觉作用,3.呼吸: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和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
靠胸、腹、背、臀鳍来保持平衡。
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应用:1。
是蛋白质的来源,还可以制成药品饲料,蚕食蚊虫,防止疾病。
著名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鱼,根据它们的栖息水层和食性不同的特点,进行混合放养,充分利用了池塘水体的空间和各种天然饲料,增加鱼的产量。
2.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水陆地生活,用肺呼吸,受精在水中完成。
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应用:1。
是农业害虫的天敌,也是多种药物的来源。
3.爬行纲主要特征:体表都覆盖有鳞片,防止水分散失,用肺呼吸,心脏二心房一心室,体内受精,变温动物,是摆脱水的真正陆地动物。
应用:1。
可作皮制品和名贵药材2。
是一些有害动物的天敌扬子鳄是国家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4。
鸟纲(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鸟类适应于飞翔的形态结构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前肢特化成翼;胸骨突出,形成龙骨突;体表被覆羽毛等,减少空气的阻力。
适应于飞翔的生理功能是:气囊的存在使其具有双重呼吸的功能(具有散热作用);心脏发达;胸肌发达;食量大、粪便及时排出等。
有喙无齿,心脏4腔,卵生,体温恒定应用:1。
维持生态平衡,控制农林鼠害、虫害,2。
是人类重要的食品5.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牙齿有门、犬、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4个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
例如兔与狼的牙齿,两者的区别是有无犬齿,这说明了它们食性不同。
八年级生物下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生物复习提纲(北师大版)一、物质与生命1.生物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生物分子的化学结构-生物分子的功能2.生物大分子-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核酸3.元素与生物-常见元素的生物活性-微量元素的作用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发现和发展-细胞的基本特征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纹状体和溶酶体的作用3.细胞的器官-质膜系统-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高尔基体4.细胞的运动和功能-细胞的吞噬作用-细胞的分泌作用-细胞的运动作用-细胞的分裂作用三、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概念-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遗传的历史发展2.遗传的分子基础-DNA的结构和复制-RNA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密码及遗传信息传递3.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显性和隐性遗传-交叉亲和和基因地图4.进化的基本概念-进化的证据-进化的机制-进化的结果四、生物多样性1.物种的起源和进化-物种的定义和分类-物种形成的机制-物种的进化过程2.动植物的多样性-动物的分类和特征-植物的分类和特征-动植物的多样性保护3.地球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物的生态适应和生境要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五、人体的健康与相关知识1.健康与疾病-健康的定义和标准-疾病的分类和特征-预防疾病的方法2.人体的组织与器官-组织的分类和结构-器官的功能和组成-人体系统的相互关系3.健康饮食与营养-主要营养物质和功能-健康饮食的宗旨和原则-能量和物质的平衡4.人体的呼吸与循环-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与循环的协调与调节六、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1.生物工程的基本概念-基因工程的发展和意义-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2.生物技术的应用-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抗体工程和基因治疗-细胞工程和组织工程七、环境问题与生态保护1.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土壤退化和生物灭绝-全球变暖和酸雨2.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恢复和生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再生利用-生态伦理与绿色发展此为1200字以上的生物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你学习生物知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一、细胞与生命1.细胞的结构1.1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2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1.3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2.细胞的生活活动2.1细胞的自营生活与异养生活2.2细胞的分裂与增殖2.3细胞的新陈代谢与生活活动的关系二、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1.1孟德尔实验和孟德尔遗传规律1.2基因的概念和分离定律1.3重组的原理和常见模式2.生物的进化2.1进化的概念和证据2.2进化的驱动力2.3进化的机制和模式2.4生物的分类与进化关系三、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1.1生态系统的组成1.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2.生物的种群、群落和生态位2.1种群的结构与变动2.2群落的结构与相互关系2.3生态位的概念和种类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1环境问题的发生与产生原因3.2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3.3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实践四、人体结构与机能1.人体的器官及其功能1.1器官系统的概念和分类1.2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3器官系统的相互关系2.人体的生长与发育2.1人体的生长过程和规律2.2性别和遗传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2.3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发展3.人体健康与保护3.1健康与疾病的关系3.2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3.3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五、生物实验与科学探究1.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1.1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1.2实验设计的原则和要素1.3实验过程的记录和分析2.实验技巧与数据处理2.1实验器材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巧2.2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2.3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结论的得出3.科学探究与创新3.1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和意义3.2科学探究的创新思维和方法3.3科学探究的道德和伦理要求。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总提纲
第 21 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一.生命起源过程: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 CH4)、、氨气( NH3)、氢气( H2)、水蒸气(H2O)。
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原始生命形成 -----原始海洋(还要受到紫外线、闪电、宇宙射线)二.米勒实验示意图:参考试卷比较法 :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生物进化是指生物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一代地发生着改变。
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它是按照时间的一定顺序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四.马的进化过程年代: 5000 万年前→ 4000 万年前→ 2000 万年前———→现今(现代马)体型:似狐狸——→似羊——,, →现代马四肢:短小———→稍长————→较长—,,→现状足趾: 4 趾———→ 3 趾————→中趾较其余趾发达→中趾着地,侧趾退化生活环境:树丛———→灌木林—— ,, →干旱草原五、鸟类化石始祖鸟似鸟类的特征: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为翼,后肢有四趾;始祖鸟似爬行类的特征:两翼前端生有三个趾爪,口腔长有牙齿,尾长并长有尾椎骨。
六、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历史表。
见课本P11地质年代—分为太古代、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寒武纪:三叶虫时代,寒武纪出现的海口虫—脊椎动物的祖先;中生代:恐龙时代。
在地质年代早期只有最简单的生物,越是地质年代晚期,生物种类越多和现存生物也较接近;这说明现在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漫长历史的产物,生物经历了由漫长的演变过程。
七.生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植物进化系统树)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 ,, →无脊椎动物 ,, →原始脊椎动物 ,, →脊椎动物(动物进化系统树)八.生物进化趋势: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一.生命起源过程: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CH4)、、氨气(NH3)、氢气(H2)、水蒸气(H2O)。
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没有氧气和氮气。
原始生命形成-----原始海洋(还要受到紫外线、闪电、宇宙射线,高温)二.米勒实验示意图:参考试卷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生物进化是指生物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一代地发生着改变。
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它是按照时间的一定顺序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四.马的进化过程年代:5000万年前→4000万年前→2000万年前———→现今(现代马)体型:似狐狸——→似羊——……→现代马四肢:短小———→稍长————→较长—…… →现状足趾:4趾———→3趾————→中趾较其余趾发达→中趾着地,侧趾退化生活环境:树丛———→灌木林——…… →干旱草原五、鸟类化石始祖鸟似鸟类的特征: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为翼,后肢有四趾;始祖鸟似爬行类的特征:两翼前端生有三个趾爪,口腔长有牙齿,尾长并长有尾椎骨。
六、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历史表。
见课本P11地质年代—分为太古代、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寒武纪:三叶虫时代,寒武纪出现的海口虫—脊椎动物的祖先;中生代:恐龙时代。
在地质年代早期只有最简单的生物,越是地质年代晚期,生物种类越多和现存生物也较接近;这说明现在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漫长历史的产物,生物经历了由漫长的演变过程。
七.生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植物进化系统树)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原始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动物进化系统树)八.生物进化趋势: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八(下)生物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八(下)生物复习提纲(北师大版)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1节生命的起源一、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二、化学进化论1.它是大多数学者公认的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2.化学进化论的条件和过程总条件:原始地球(包括物质条件:原始大气(包括氨、氢、甲烷、水蒸气等,没有氧气)能量条件:闪电、紫外线、宇宙射线、热能)场所:原始海洋(被称作原始生命的摇篮)过程:无机小分子(原始大气中的成分)→有机小分子(氨基酸等)→有机大分子(蛋白质等)→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证据:米勒实验证明在类似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生成有机小分子。
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证明有机小分子可生成有机大分子。
三、几个重要实验1.雷迪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蛆,第一次否定自然发生论。
2.巴斯德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论3.米勒实验:证明在类似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生成有机小分子。
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1. 化石的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2. 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3. 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4. 古老的地层中水生生物的化石较多;晚形成的地层中陆生生物的化石较多。
5.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6. 始祖鸟和中华龙鸟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
二、地球的生命史1. 地球的46亿年得历史,其发展历史分为若干的地质年代,依次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2. 各地质年代盛行的生物类群(1)前寒武纪时期:由原核单细胞到真核多细胞(2)古生代古生代的生物进化历程体现了生物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的趋势。
(3)中生代动物:爬行动物占优势(代表动物:恐龙、翼龙);植物:裸子植物占优势(代表苏铁),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4)新生代动物:哺乳动物,鸟类占优势;植物:被子植物占优势。
北师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1、化学起源学说: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起源的,是由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逐渐进化来的。
⑴原始大气的成分:由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组成,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⑵地球的原始条件:热能、紫外线以及雷电等。
⑶生命起源的过程:原始大气→简单有机物(有机小分子)→复杂有机物→原始生命⑷证据:米勒实验甲烷、氨、氢气、水蒸气(模拟原始大气),火花放电(模拟闪电),生成氨基酸等简单有机物,证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2、宇宙生命起源学说:宇宙中其他星球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
证据有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等。
3、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⑵植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苔藓植物种子裸子植物蕨类植物植物被子植物⑶动物进化的历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4、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重要证据--------化石⑴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⑵形成越早的古老地层中,生物种类越少,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形成越晚的新近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5、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的结果⑴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提出的。
⑵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⑶自然选择的核心内容:①过度繁殖: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大量的后代,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
②遗传变异:生物个体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遗传能使生物保持性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变异能产生具有不同性状的新类型,为生物进化提供更多的原材料。
③生存竞(斗)争:由于食物和生存空间有限,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竞争。
④适者生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适应环境生存下来,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6、人类起源的过程:树栖生活现代类人猿森林古猿下地直立行走人类7、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南方古猿(直立行走)→能人(制造、使用工具)→直立人(用火)→智人(唯一现存的人种)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1、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八级生物下册总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总复习提纲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一、生命的起源1.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1)神创论(2)自然发生论(3)生生论(雷迪实验3,和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4),生生论推翻了自然发生论.(3)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4)化学进化论(M勒实验参见课本6)地球上生命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
原始的大气中没有氧气。
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二、生物的进化1.②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我国的银杏、水杉和大熊猫是“活化石”。
③在越古老的地层,出现的生物越简单、低等;在越晚的地层,出现的生物越复杂、高等。
在地层中最初出现的是水生无脊椎动物,以后依次出现鱼类,开始登陆的两栖类,陆生的爬行类和由爬行类分化出的鸟类和哺乳类,最后才出现人类。
④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⑤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⑥生物进化在趋势:一般说来,生物进化在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2.地球上的生命史主要包括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每代又可以分为若干个纪。
中生代主要生物为: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
3.自然选择:①动物的保护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自然选择学说是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创立的。
自然选择指的是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
三、人类的起源与进化:1、森林古猿是人类的最早祖先和现代类人猿的祖先;2、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
3.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人类的进化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4、现代人种:蒙古利亚人(黄色人种);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
5.南方猿人是目前位置发现的最早两足直立行走的人类。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北师大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1节生命的起源1、原始大气成分:氨、氢、甲烷和水蒸气等。
没有氧和氮。
2、自然发生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的。
“腐肉生蛆”。
(错误观点)3、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
生生论推翻了自然发生论。
意大利医生雷迪的实验;法国学者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
4、化学进化论:原始的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原始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
美国科学家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
其中,氢、氨、甲烷模拟原始大气,水模拟原始海洋,电弧模拟原始闪电。
(普遍认同的观点)5、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
6、生命起源的过程原始大气(甲烷、氨、水蒸气)→简单的有机物→原始生命(原始海洋)7、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最具决定意义的阶段是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第2节生物的进化1、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化石(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而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
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生物化石。
2、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3、地球上的生命史:1)元古代和太古代(前寒武纪时期):35亿年前,出现单细胞生物。
2)古生代:始于5.44亿年前,寒武纪称为“三叶虫时代”。
中期,生物开始由水中向陆地发展,首次出现了陆生的裸蕨类植物。
后期,出现了能够登陆生活的两栖类和有翅的昆虫。
煤也是在此时开始形成。
3)中生代:始于2.45亿年前,裸子植物是主要的陆地植物,爬行动物是主要的陆地脊椎动物,恐龙和翼龙非常繁盛。
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4)新生代:始于6640万年前,哺乳动物和鸟类是主要的陆地脊椎动物,被子植物是主要的陆地植物。
新版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新版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一节.生命起源▲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1) 神创论(2)自然发生论(3)生生论(雷迪实验3,和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4),生生论推翻了自然发生论.(3)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4)化学进化论(米勒实验参见课本6)地球上生命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
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CH4)、、氨气(NH3)、氢气(H2)、水蒸气(H2O)。
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原始生命形成-----原始海洋(还要受到紫外线、闪电、宇宙射线)米勒实验示意图:参考试卷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二节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的化石记录生物进化是指生物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一代地发生着改变。
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它是按照时间的一定顺序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在越古老的地层,出现的生物越简单、低等;在越晚的地层,出现的生物越复杂、高等。
在地层中最初出现的是水生无脊椎动物,以后依次出现鱼类,开始登陆的两栖类,陆生的爬行类和由爬行类分化出的鸟类和哺乳类,最后才出现人类。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我国的银杏、水杉和大熊猫是“活化石”。
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生物进化在趋势:一般说来,生物进化在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1).马的进化过程年代:5000万年前→4000万年前→2019万年前———→现今(现代马)体型:似狐狸——→似羊——……→现代马四肢:短小———→稍长————→较长—……→现状足趾:4趾———→3趾————→中趾较其余趾发达→中趾着地,侧趾退化生活环境:树丛———→灌木林——……→干旱草原(2)、鸟类化石始祖鸟似鸟类的特征: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为翼,后肢有四趾;始祖鸟似爬行类的特征:两翼前端生有三个趾爪,口腔长有牙齿,尾长并长有尾椎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总复习提纲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一、生命的起源1.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1)神创论(2)自然发生论(3)生生论(雷迪实验3,和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4),生生论推翻了自然发生论.(3)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4)化学进化论(米勒实验参见课本6)地球上生命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
原始的大气中没有氧气。
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二、生物的进化1.②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我国的银杏、水杉和大熊猫是“活化石”。
③在越古老的地层,出现的生物越简单、低等;在越晚的地层,出现的生物越复杂、高等。
在地层中最初出现的是水生无脊椎动物,以后依次出现鱼类,开始登陆的两栖类,陆生的爬行类和由爬行类分化出的鸟类和哺乳类,最后才出现人类。
④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⑤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⑥生物进化在趋势:一般说来,生物进化在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2.地球上的生命史主要包括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每代又可以分为若干个纪。
中生代主要生物为: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
3.自然选择:①动物的保护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自然选择学说是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创立的。
自然选择指的是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
三、人类的起源与进化:1、森林古猿是人类的最早祖先和现代类人猿的祖先;2、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
3.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人类的进化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4、现代人种:蒙古利亚人(黄色人种);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
5.南方猿人是目前位置发现的最早两足直立行走的人类。
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属于直立人,“山顶洞人”属于智人。
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第一节生物的分类一、尝试对生物分类(检索表)二、科学家进行生物分类的方法1、分类的原则: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
2、生物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3、(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4、分类依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5、分类目的: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6、△生物的命名:林奈双名法(属名+种名)第二节植物的主要类群生物圈中已知的植物约有30万种,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①藻类植物有单细胞(如衣藻等),也有多细胞的。
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阴湿处;全身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根、茎、叶,只有叶状体和根状物。
藻类植物释放出的氧气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常见的藻类植物有水绵、海带、紫菜、衣藻。
海带,石莼。
②苔藓植物(地钱、葫芦藓、小墙藓):生活在背阴潮湿处,具有茎和叶,有假根(假根没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只起着固定植物体的作用)有输导组织,植株矮小。
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容易受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侵害,因此,苔藓植物被人们当作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③蕨类植物(满江红、贯众、卷柏、芒萁等):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具有根、茎、叶,开始出现输导组织;蕨类植物叶片下表面的褐色隆起里有大量的孢子(一种生殖细胞),孢子成熟后散落下来,遇到适宜的环境会萌发和生长。
④种子植物:指能产生种子的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种子的产生使得种子植物比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生活。
因此,种子植物比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高等。
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⑤裸子植物:指种子没有果皮包被、裸露的植物;裸子植物没有果实,具有根、茎、叶和花、种子五种器官。
松、杉、柏、苏铁、银杏都是裸子植物。
中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单子叶植物有种子有果皮包被植种(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物子种子无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的分有根(蕨类植物)类无有茎叶无根(假根)----苔藓植物种子无茎叶无根--------藻类植物第三节动物的主要类群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眼虫,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古老、结构最简单的动物。
都为单细胞组成。
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水螅、水母、海蛰等动扁形动物如猪肉绦虫、涡虫、血吸虫物无脊椎动物线形动物如蛔虫的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分软体动物如乌贼、鲍鱼、贝壳、螺、牡蛎等类节肢动物(昆虫纲—蝗虫,多足纲---蜈蚣,甲壳纲—虾蟹,蛛形纲---蛛蜘)棘皮动物如海星海胆、海参鱼纲:脊椎动物中数量最多的动物脊椎动物两栖纲爬行纲鸟纲:脊椎动物的第二大类群哺乳纲4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细菌、真菌和病毒细菌、真菌和病毒个体体积微小、结构简单,通称为微生物。
一、细菌细菌:①形态:根据细菌的形态可分为杆菌、螺旋菌和球菌三种。
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
②结构:单细胞个体,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没成形的细胞核(即DNA集中的核区)构成;有些细菌还有荚膜,或鞭毛。
③生殖方式:分裂生殖,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有些细菌还能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能抵抗不良的环境,在环境适宜时又萌发成一个细菌。
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
④营养方式;异养(寄生如痢疾杆菌,腐生如枯草杆菌)⑤与人类的关系:有害的(很多寄生的细菌会引起疾病)有利的(1. 枯草杆菌作为分解者促进物质循环2.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3.醋酸杆菌用来制醋4.根瘤菌固氮作用5.苏云金杆菌用来杀死菜青虫)二、真菌1、酵母菌(单细胞)2、霉菌(青霉—孢子团扫帚状、曲霉---放射状):由菌丝构成的多细胞个体;3、食用真菌:蘑菇4、生殖方式:孢子生殖注意:1、酵母菌:①单细胞真核生物;②酵母菌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③酵母菌不含叶绿素,营腐生生活,它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活。
有氧时,酵母菌能把葡萄糖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较多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无氧时,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释放出较少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所以,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都离不开酵母菌。
④酵母菌在环境条件合适时,成熟的酵母菌能长出芽体,芽体逐渐长大变成新的酵母菌,这种叫出芽生殖;2、青霉和曲霉:①青霉和曲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其菌丝有横隔,都是多细胞个体。
②青霉和曲霉的每个细胞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③营养方式:不含叶绿素,靠分解现成有机物获取养料,进行腐生生活。
④生殖方式:直立菌丝的顶端能产生孢子,依靠孢子进行孢子生殖。
注意:青霉直立菌丝顶端长有扫帚状结构,,每个分枝长有成串的孢子。
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使青霉呈现青色。
曲霉的菌丝顶端呈放射状地长有成串孢子,孢子有的呈黄色、橙黄色或黑色。
所以,青霉和曲霉所呈现的颜色不同,都是孢子颜色造成的。
3、蘑菇:①包括菌盖、菌褶、菌环和菌柄。
下面由菌丝构成,地下部分是菌丝,吸取养分(有机物)。
②蘑菇是多细胞大型真菌,细胞由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构成;③营养方式:不含叶绿素,进行腐生生活。
④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蘑菇的菌盖下面生有许多菌褶,其上生有很多孢子,孢子成熟后散落下来,遇到适宜的环境就萌发成菌丝,当水分充足和菌丝里积聚了大量养料时就生出蘑菇。
三、病毒(一)病毒的种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三类(二)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三)病毒的生活:寄生生活四、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比如一片草原、一条河流、一个池塘,甚至一片农田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生态系统的组成分解者:腐生性的细菌、真菌(把动植物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供植物直接利用。
)非生物部分: 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等(3)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食物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也叫捕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多条食物链相互关联使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营养关系。
③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杂关系,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
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和能量就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的。
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流动的。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性和逐级递减(一般说,10℅-20℅传递给下一个环节。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行、循环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5)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构成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和比例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其特点如下:①生态平衡时,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②是一种动态平衡。
③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调节能力越大,生态平衡越容易维持,并且绿色植物的数量总比草食动物多,草食动物总比小型肉食动物多,小型肉食动物总比大型肉食动物多。
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一定限度,生态平衡就被破坏。
⑤生态平衡的破坏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的,(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24章人与环境1、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粮食问题(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水资源问题、我国用百分之七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2、控制人口的意义:人口增长导致了资源危机;人口增长破坏了生态平衡;控制人口增长的意义在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持生态平衡,使人类世世代代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
世界人口日---7月11日。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4、保护生态环境。
第25章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第1节发酵技术一、身边的发酵技术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种类多,繁殖速度快,代谢能力强,代谢方式多样。
发酵食品:酸奶、米酒等酒药中含有曲霉、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
在30O C左右条件下,曲霉和毛霉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酵母菌经过代谢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