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项训练(9)新人教版
2016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文-第2章-第3节-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解析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 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 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 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①无尘水槛②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 ①竹坞:竹林环抱荫蔽的船坞。②水槛:傍水的 有栏杆的亭轩。
试结合作者的感情体会本首诗的抒情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歌借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孤寂、惆怅和黯淡、 伤感的心情,表达了对朋友浓重的思念之情。艺术上的最大特 点是以景托情、寓情于景。
【整合点拨】 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比 拟、夸张、对偶等。
解题步骤 (1)点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 结 合 诗 ( 词 ) 句 解 释 这 种 修 辞 格 在 诗 ( 词 ) 中 是 怎 样 运 用 的。 (3)指出运用此种修辞的艺术效果。
【对点直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 董颖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 春也归。
【注】 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 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 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香红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 点的刻画。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 起情,丰富了词作的情感内涵。
专题05:古代诗歌鉴赏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练题型 原卷版(全国通用)
专题05: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唐叔良溪居张羽①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
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
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②灯光静坐中。
为问只今江海上,如君无事几人同?[注]①张羽:元末江南诗人。
②香灺(xiè):灺,灯烛灰,此指香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A.“野望通”三字,既交代上句“思无穷”的缘由,又统摄该句以下三联的描写与感喟,是全篇的“诗眼”。
B.首联叙事。
“每到”可见是常来,对风景本当不再经意,却仍“思无穷”,看似无理,实则笔法曲折,引出并凸显四野风景之妙。
C.片雨,阵雨;隔村,村落挨着村落;疏林,稀疏的林木。
颔联中所望之景反映了主人疏懒、淡泊的心境。
D.本诗描述了到好友唐叔良书斋所见景色。
尾联看似是提问,其实是称赞友人。
“几人同”三字,又暗示自己是其同道,表达了仰慕之情。
2.本诗虽无惊人之笔,但措辞亦值得品味。
请结合全诗,赏析颔联中的“犹”“已”两字的妙处。
3.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定林①宋·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②仍:又。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罢官,加之牙齿病痛,内心愁苦之情用一“凉”字全部托出。
B.颔联“脱屦”“敷衾”的动作,看似平淡,恰是诗人心情的写照。
C.在诗人眼中,定林幽静的环境适宜修身养性,祛除心中的烦忧。
D.这首诗即兴即事,最后两句抒写自己旷达的胸怀,极富理趣。
5.赏析诗歌颈联。
6.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临江仙·再用前韵送祐之①弟归浮梁辛弃疾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任务群五古代诗歌阅读任务突破练24理解内容与把握情感(含解析)新人教版
任务突破练二十四理解内容与把握情感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忆滁州幽谷欧阳修滁南幽谷抱千峰,高下山花远近红。
当日辛勤皆手植,而今开落任春风。
主人不觉悲华发,野老犹能说醉翁。
谁与援琴亲写取,夜泉声在翠微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人已离开滁州,千峰环抱的幽谷、山花烂漫的景象仍让他难以忘怀。
B.往昔辛勤种植花木,如今花开花落谁来欣赏,诗人因此生发怅惘之心。
C.欧阳修曾谪居滁州,自号醉翁,他想象田夫野老还会记得当年的自己。
D.尾联以景结情,表明希望有人能陪自己再访滁州,抚琴为乐,夜访幽泉。
2.诗人为何追忆滁州幽谷?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9分)狂歌[注](节选)陆游枵然痴腹肯贮愁,天遣作盎盛藜苋。
发垂不栉性所便,衣垢忘濯心已惯。
眼前故人死欲无,此生行矣风雨散。
羞为尘土伏辕驹,宁作江湖断行雁。
,愤然辞官,重回老家时所作。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句写愁,化虚为实,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异曲同工。
B.第二句写老天爷把“我”的肚皮当作一只盛野菜的大盎,这一比喻生动形象。
C.三、四两句通过描述披头散发、身上的衣衫污垢斑斑的细节,描绘出诗人的狂态。
D.诗人对现实忧多愁深,“性所便”“心已惯”流露出对生活的悲观绝望之情。
4.诗歌题为《狂歌》,诗人为何狂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
(9分)题春归亭唐庚沙际春光又是归,亭前景物故应奇。
绿杨雅与清江称,残雪偏于碧嶂宜。
流水无凭何处去,东风有准不吾欺。
芳菲栏槛无穷兴,消得新愁入鬓丝。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歌首联承诗题而来,写春天再次来临的讯息,并因之联想到江边小亭的景物之变。
B.颔联运用平常意象“绿杨”“清江”“残雪”“碧嶂”进行巧妙搭配,自然新奇。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题弟侄书堂杜荀鹤【注】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叙侄子虽身处困境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
B.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以弟侄静心好学、尚礼的行为反衬了战乱中社会的纷扰。
C.尾联是对弟侄的慰勉之辞,诗人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语重心长地鼓励了弟侄。
D.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琢的痕迹。
2.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注】。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湘灵:湘水女神。
作为尧的女儿娥皇女英,二人均为舜妃,舜南巡时死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凰”三句描写了诗人在湖上所见到的美景:雨后凤凰山下,水风清爽,晚霞明艳。
B.“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以芙蓉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
C.“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以白鹭有意倾慕来衬托演奏技术的高超。
D.“数峰青”一句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言有尽而味无穷。
2.本词下片是如何来描写音乐的?请作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次韵王定国马上见寄①苏轼昨夜霜风入夹衣,晓来病骨更支离。
疏狂似我人谁顾,坎轲怜君志未移。
但恨不携桃叶女,尚能来趁菊花时。
南台②二谢无人继,直恐君诗胜义熙③。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鉴赏闯关检测题组
专题十二·闯关检测题组1.(2014大纲全国,12,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4分)答:(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4分)答:2.(2014福建,6,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蟾宫曲自乐[元]孙周卿草团标①正对山凹。
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
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 [注] ①草团标:茅屋。
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
溜,小股水流。
(1)本曲每句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答:(2)“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3分)答:3.(2014四川资阳一诊,13,8分)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正宫〕小梁州·九日渡江①二首(其一)汤式秋风江上棹②孤舟,烟水悠悠。
伤心无句赋登楼③,山容瘦,老树替人愁。
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
[注] ①九日,重阳。
江,长江。
②棹,划船。
③汉末王粲去荆州投奔刘表,未被重视,偶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抒写心志。
(1)本曲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4分)答:(2)“山容瘦,老树替人愁”这一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4分)答:4.(2014河南中原名校联考,8—9,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水调歌无名氏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1)诗歌一、二句主要采用了怎样的写景顺序?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诗歌鉴赏及解析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诗歌鉴赏及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严士元刘长卿①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④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①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
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
②阖闾城,苏州城。
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④王昌龄,盛唐诗人。
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臣。
(1)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倚”字将春天拟人化,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寒”字写出春寒料峭,也为诗人与朋友的相别营造氛围。
B.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地”听不到。
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
C.“日斜江上孤帆影”一句描写落日去帆的景象,暗含作者与友人盘桓到日暮仍恋恋不舍及相遇又别离的复杂情思。
D.“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是遥远的湖南,又蕴含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试结合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2.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与颜钱塘①登樟亭望潮作[唐] 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②。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③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释:①颜钱塘:钱塘令颜某,名不详。
②鸣弦暂辍弹:此句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父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
③渤澥:渤海的古称。
(1)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B.小令C.古体诗D.曲子词(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里闻雷震”写未见江潮,先闻其声。
潮声巨大如雷鸣,并且震动百里,渲染出江潮的磅礴气势。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大题精做:16 古代诗歌阅读(词)(含解析)新人教版
古代诗歌阅读(词)【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此处化用杜诗。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第一问:灞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
第二问: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营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
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一、【2017年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蝶恋花·禹庙兰亭今古路陆游禹庙兰亭①今古路。
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鹦鹉杯②深君莫诉。
他时相遇知何处。
冉冉年华留不住。
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
一句丁宁君记取。
神仙须是闲人做。
【注】①禹庙:祭祀夏王大禹的庙宇;兰亭:魏晋风流朝圣地、书法圣地。
②李白《襄阳歌》:“鸬鹚杓,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禹庙兰亭今古路”意指通往禹庙、兰亭的路从古到今只有一条,借此抒发怀古幽思的凭吊之情。
B.“一夜清霜”两句描绘出寒夜冷霜弥漫湖边树林的景象,营造出凄清孤寂的氛围,蕴含着诗人的无尽感伤。
C.“鹦鹉杯”化用李白《襄阳歌》中的诗句,蕴含“一日须倾三百杯”之意,并借之留给读者联想的空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任务群五古代诗歌阅读任务突破练25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含解析新人教版
任务突破练二十五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寒食还陆浑别业[注]宋之问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位于洛阳西南之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住处,公务之暇,他常前往此处消闲度假。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诗前四句在写景的同时交代行踪,表明心境,语言的形象性及概括力极强。
B.颈联描写了诗人远离京师,在热闹的别院欣赏繁花盛开的春景,举杯畅饮,无所拘束。
C.尾联所写的山中野老实为诗人自己,道出了诗人愿做一名山野老人歌颂这太平盛世的心愿。
D.本诗描写了纯朴幽雅的山野景色,情感怡然欢欣,似有田园牧歌风味,令人耳目一新。
2.颔联中的“杨柳风”和“桃李月”是两个全新的组合意象,极有情致,请分析。
(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9分)守睢阳作张巡①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②。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唐代爱国将领。
安史之乱爆发,他力守睢阳。
睢阳为江淮屏障,叛军围攻数年,张巡死守,牵制了敌人南侵的主力,保障了唐王朝的经济命脉。
后来粮尽城陷,张巡英勇就义。
本诗作于城将陷之时。
②鱼丽:古代阵形。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起首两句落笔点题,写出了睢阳保卫战的时日已久和所面临的危机。
诗人忧心如焚,其满腔爱国情怀清晰可见。
B.三、四两句,既写出月下“孤城”的景象,又透露出唐军将士众志成城、齐心卫国的战斗韧性,也说明了统帅临危不惧,治军有方。
C.“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二句为唐军广大将士画像。
“犹”“更”出神入化,成功凸现了将士奋战到底的坚毅。
D.诗歌叙事简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
中间八句,每两句均构成对偶,饶有韵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这首汉代古诗,完成(1)-(2)题。
步出城东门无名氏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雨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①,高飞还故乡。
【注】①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1)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件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的能力。
概括诗中所述事件,要注意抓住叙事的要素,比如时间是“前日”,地点是“城东门”“江南路”,背景是“风雨中”,人物是“故人”和“我”,行为是送别友人、“还故乡”。
由此可以概括出两件事:游子送友和游子欲归不能。
写游子送友,是为了突出他自己欲归不能的哀愁。
答案:一是游子送友,二是游子欲归不能。
在风雨中送别友人归去,更加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寂寥,越发增添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出游子不能归乡的哀愁。
(2)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中最后两句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归乡的强烈愿望,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都比较容易分析得出。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精练(9)古代诗歌阅读·比较鉴赏含解析
古代诗歌阅读·比较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赠蜀府将唐•温庭筠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注】公元829年(大和三年)南诏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十年前秋天诗人与蜀府将在边关分别,回想起来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B.蜀府将在被射下来的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这一细节表现蜀将的武艺精湛。
C.诗中极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悲凉的氛围,也暗示蜀将被闲置冷落。
D.尾联与首联相呼应,并运用典故、对比手法,直接表达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2.本诗第四句“功名犹自滞吴钩”,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都使用了“吴钩”这一意象,请结合诗意比较二者异同.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①。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时世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中女子虽出身贫寒,却也想着托个媒人找个好归宿,但又知道在这样的社会现实面前只会自取其辱。
B.颔联写了人们只知道追逐时髦的梳妆打扮,没有人喜爱高尚的风格和情调。
C.颈联,描写贫女的才能,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双眉与画卷比美,让人对贫女印象深刻。
D.诗歌句句写贫女,也似句句在写作者自己,贫女形象与贫士形象融为一体,这是诗歌的高明之处。
E.全诗没有典故,不用比拟,语言风格凄婉柔丽,以深刻的内涵使诗作蕴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2.这首诗与白居易的《观刘麦》分别塑造了“贫女”和“贫妇”形象,请简析它们各自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个题。
送张舍人之江东李白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精练(9)古代诗歌阅读比较鉴赏(含解析)
古代诗歌阅读比较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赠蜀府将唐•温庭筠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注】公元829年(大和三年)南诏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十年前秋天诗人与蜀府将在边关分别,回想起来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B.蜀府将在被射下来的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这一细节表现蜀将的武艺精湛。
C.诗中极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悲凉的氛围,也暗示蜀将被闲置冷落。
D.尾联与首联相呼应,并运用典故、对比手法,直接表达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2.本诗第四句“功名犹自滞吴钩”,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都使用了“吴钩”这一意象,请结合诗意比较二者异同.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①。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时世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中女子虽出身贫寒,却也想着托个媒人找个好归宿,但又知道在这样的社会现实面前只会自取其辱。
B.颔联写了人们只知道追逐时髦的梳妆打扮,没有人喜爱高尚的风格和情调。
C.颈联,描写贫女的才能,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双眉与画卷比美,让人对贫女印象深刻。
D.诗歌句句写贫女,也似句句在写作者自己,贫女形象与贫士形象融为一体,这是诗歌的高明之处。
E.全诗没有典故,不用比拟,语言风格凄婉柔丽,以深刻的内涵使诗作蕴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2.这首诗与白居易的《观刘麦》分别塑造了“贫女”和“贫妇”形象,请简析它们各自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个题。
送张舍人之江东李白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2024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练(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郎士元①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
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底傍山岚。
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②尽向南。
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国意难堪。
【注】①郎士元,唐代诗人,安史之乱时避难江南。
②避地衣冠:西晋末年天下混乱,中原士人大举南迁,史称“衣冠南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仅向友人介绍了自己熟悉的江南风景,认为吴越风光他到任后自然熟悉。
B.诗歌使用“竹影”“山岚”“花木”等意象,写出了江南的自然和建筑的特点。
C.颈联对句借典故从历史渊源角度赞美江南风景,意在表明此地社会环境安定。
D.尾联作者刻画夜晚“猿啼海树”的画面,所营造的意境氛围与前面有所差异。
2.清人毛张健在《唐体肤诠》中评价此诗“不是劝驾,乃是催归”,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该如何理解这个评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①陈师道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
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
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②。
【注】①黄楼:楼阁名。
负山居士:作者友人张仲连的别号。
②戴公:指戴逵。
王徽之居住在山阴时,一日忆及戴逵,就冒雪连夜前往,到了之后却不登门拜访,而是返舟回去,并说:“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访戴?”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登上黄楼,看到林中房舍没有缭绕的炊烟,表达了自己岁暮途穷的悲伤无奈之情。
B.雪后,日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映照着松枝上的积雪,描绘了一幅清白交映的松雪图。
C.“山”为“溪山”,“风”是“晚风”,“进”字联结,画面富有动感,令人如闻风声。
D.尾联用典,表达自己对友人的长久思念之情,既照应雪后的环境,又切合寄友的诗题。
4.“情景交融”是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点,请就此赏析“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窗前[宋]赵崇嶓窗前寻丈地,种得一株梅。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学案-鉴赏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含答案)
鉴赏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品象悟境,分析内涵复习目标1.找准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2.掌握鉴赏诗歌意象和意境的方法。
链接高考卷别篇名题干表述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北京卷《病柏》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
(6分)意象意蕴①意象、意境为常考点,以意象为重点,多考查对其内涵及作用的理解。
②意境内容复杂,很少直接命题考查,以考查景象、画面、氛围特点为主。
2020新高考Ⅰ卷《赠别郑炼赴襄阳》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意象作用2018全国Ⅱ卷《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意象作用考向一分析意象含义(内涵)及作用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即熔铸了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分析理解意象的含义和作用是诗歌鉴赏中一种重要的考查形式,这类题型命题方式单一,要求指出诗中某种意象的含义(内涵),然后简要分析某一意象的作用等(或考查其中一项)。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其主观情感的流露,“月”“雁”“笛”“落花”等传统意象更是因沉淀了特定的文化内涵而显得意蕴丰富。
简单地说:(1)意象=物象+情思;(2)意境=意象+氛围。
1.分析意象含义的方法及步骤(1)研读诗歌,确定意象,分析表层属性。
通读诗歌,确定合乎题干要求的意象,注意采用名词或名词化答法;揣摩并把握意象的特点。
要抓住描述该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其外在特征,特别是其时令色彩和冷暖色调。
(2)联想旧知,把握意象含义,探求深层含义。
理解意象的含义,需要联想平时积累的意象含义,再抓住关键性词语,找到“物”与“志”“情”的契合点,把握特定语境中的深层含义,挖掘其内在的品质特征;理解意象特定的意义和内涵。
有些意象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内涵,必须结合诗人的具体处境和特定心境具体分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二)【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二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观雨陈与义①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②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①陈与义:北宋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
此诗写于汴京失陷后诗人流寓湖、湘时。
②海:暴雨。
(1)第二、三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用了多种方法抒发感情,请任选两种进行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描写了雨前和雨中的景物变化。
屋前的江流和屋后的山岭云气无阻,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层层翠染的幽林送来隆隆雨声。
暴雨打得竹枝低伏了又顽强地挺起来,大风吹得乌云翻涌的山脊明明灭灭。
(2)( 示例 )①双关。
“晦”“明”“阴晴”等既是天气变化,也隐喻当时抗金的时局。
“雨”既指自然之雨,又指有助于抗金的政策、措施等。
②用典。
尾联上句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下句用《洗兵马》中“净洗甲兵不常用”的诗句(或武王与姜子牙的典故 ),表达了诗人不顾个人利害,渴望取得抗金胜利的愿望。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舍弟宗一①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①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 )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
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1)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一身”与“万死” 比,概括了人孤苦零落的凄惨和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六千里”与“十二年”从空、上高度概括了人屡遭的距离遥和之;来令人震撼,极富感染力。
(语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解析
(语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战城南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①,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注】①化用陈琳诗句“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对句开起,上句“塞北途辽远”,开门见山交待了战争的地点,描绘出了塞外广袤的环境。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军队威武雄壮的气魄,以及士兵高昂的斗志。
C.尾联下句以景作结,通过描绘大漠黄沙飞天的自然景色,渲染了战争的激烈,衬托出将士们的英勇卫国精神。
D.诗歌以旁观者的口吻讲述了远征边塞的军旅生涯,刻画了边塞将士们豪情满怀、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
(2)诗歌的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借此抒发了什么感情?对表现本诗的主题有何作用?2.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与颜钱塘①登樟亭望潮作[唐] 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②。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③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释:①颜钱塘:钱塘令颜某,名不详。
②鸣弦暂辍弹:此句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父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
③渤澥:渤海的古称。
(1)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A.律诗B.小令C.古体诗D.曲子词(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里闻雷震”写未见江潮,先闻其声。
潮声巨大如雷鸣,并且震动百里,渲染出江潮的磅礴气势。
B.“鸣弦暂辍弹”写善理政的县令被江潮吸引而暂停公务前往观潮,从侧面烘托出了江潮的声势巨大。
C.“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写县衙门内一个接一个涌出,急速赶到江岸上观潮,进一步渲染气氛。
D.最后“惊涛来似雪”,表现惊涛骇浪排空而来;“一坐凛生寒”写观潮人因潮水汹涌而感到阵阵寒冷。
(3)“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两句颇受好评,请对这一联加以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届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项训练(9)(60分钟)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席上赠张建康□苏庠①本是白萍洲畔客,虎符卧镇江城。
归来犹得趁鸥盟。
柳丝摇晓市,杜若②遍芳汀。
莫惜飞觞仍堕帻,柳边依约莺声。
水秋鲈熟正关情。
只愁宣室③召,未许钓船轻。
【注】①苏庠(1065~1147):南宋初词人,隐逸以终,终年83岁。
②杜若:香草,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叶广披针形,味辛香。
夏日开白花,果实蓝黑色。
③宣室:古代宫殿名,泛指帝王所居的正室。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评说这首《临江仙》语言“明朗清新”,试结合“柳丝摇晓市,杜若遍芳汀”两句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表达了词人隐居乡野、寄情山水的闲适之情。
词人在席间向朋友表明自己喜欢做一个随遇而安的人,不希望自己为官守城,得到朝廷的征召,连同上钓船都不轻易答应,希望自己归来时和鸥鸟相伴,看“芳汀”之美,听柳边“莺声”,畅饮“飞觞”之酒,表达词人不乐仕进,安于闲适的襟怀。
(2)①不尚修饰,写景简明。
“柳丝”“晓市”“杜若”“芳汀”取景自然,洗去浮艳和纤秾。
②用字脱俗,境界清新。
“摇”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柳丝的特点,突出作者的闲适;“遍”写出了杜若之多,也表现了词人的喜悦。
(能结合这两句诗,扣住“明朗清新”或“简明”“脱俗”“不浮艳”等语言特点赏析,且表述合情合理即可;不可太拘泥于所给答案。
) 2.(2014·浙江太湖高级中学10月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①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蒋捷,生卒年不详。
咸淳十年(1274)进士。
南宋亡,流浪漂泊,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
晚年过着半隐半僧的生活。
长于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1)简析“抛”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词写景极为出色,看似平凡实为非凡。
试赏析上下阕末尾“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四个写景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精彩词句的能力。
对于“抛”的赏析,可从其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
“抛”用的是拟人手法,其作用是写出了时光流逝之快,以表现作者对人生易老、岁月无情的感慨。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精彩语句的能力。
对于题中指定的四个写景句的赏析,可从其所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方面分析。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叠词”,“风又飘飘”从视觉和触觉、“雨又萧萧”从听觉和触觉的角度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烘托出人在旅途的凄苦;同时,两个“又”字暗示了诗人经常过着漂泊的生活。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用的是对比手法,用颜色的变化暗示时光的流逝、季节的交替;以实写虚,借乐景写哀情,抒发了亡国遗民的深沉感慨。
答案:(1)①“抛”用拟人手法写出时光流逝之快;②表现人生易老,岁月无情的感慨。
(2)①“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运用“叠词”手法;②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烘托人在旅途的凄苦;③两个“又”字暗示了漂泊是诗人生活的常态;④“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运用对比手法,用颜色变化,暗示时光流逝;⑤以动写静,以实写虚,借乐景写哀情;⑥以自然界花开花落还会再有,暗示故国不再有,抒发了亡国遗民的深沉感慨。
3.(2014·云南玉溪一中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行香子·过七里滩①□苏轼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②。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①七里滩,又名严陵滩,即当年严光垂钓处。
②严陵,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不受高官,垂钓于风景秀丽的富春江七里滩。
(1)请根据上下文,分析“但”在词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要赏析“鱼翻藻鉴,鹭点烟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要分析“但”字的作用,其表达效果的解答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要解释这个字的意思和所在句子的意思;②分析其中可能涉及到的手法,包括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③具体分析表达效果,主要是表现了一种什么状态,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等等。
(2)回答本题,可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作答。
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闲自得。
词人用简练的笔墨,动静结合、点面兼顾地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江面风光,体现出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答案:(1)“但”意思是“只有,仅有”。
①作者认为功名利禄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只有山水美景才是永恒。
“但”字承上启下,由严陵滩的风光,引发“虚老严陵”的感叹,由“千古空名”的感叹,回归到对自然风景的赞美、旷达人生的体味。
②“但”字表明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体现了对自然风景的热爱,流露出旷达淡然之意。
(2)①诗句描写了鱼儿在明镜似的水面畅游,白鹭在水雾朦胧的沙滩栖息的图景。
②运用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的手法,水中有鱼,汀上有鹭,显得生机盎然。
③营造了明净安闲(清新静雅)的意境,作者借景抒情,表现了热爱自然,淡看功名的思想情趣。
④炼字精美,一“翻”字,写出了鱼儿的自在闲适;一“点”字,描摹沙滩朦胧背景下白鹭的素洁淡雅;一“鉴”字,描写出水面的平静清澈。
4.(2014·黑龙江苇林高中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越调】小桃红·客船晚烟□ [元]盍西村绿云冉冉锁清湾,香彻东西岸。
官课今年九分办①。
厮追攀,渡头买得新鱼雁。
杯盘不干,欢欣无限,忘了大家难。
【注】①官课:指上缴官家的租税。
九分办:免去一分赋税,按九成征收。
(1)开篇“绿云冉冉锁清湾”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全曲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尾“欢欣无限,忘了大家难”语调轻松却带有深意,请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赏析诗句,主要从其所用之修辞手法方面入手,也可从其词语解释方面入手,还可从表达技巧方面入手。
(2)解答此题,应把着力点放在“深意”上。
可先指出其表层含义,再分析其深层含义。
其表层意思是说人们因为赋税减少而忘掉了生活的艰难;深层含意则是可见以往生活负担之重,它透露了村民欢欣的背后藏着的无比的沉重与辛酸。
答案:(1)这句描绘了一幅优美恬静的日暮云雾江湾图。
如云团一般的烟雾冉冉升起,覆盖了清净的江湾。
“锁”,为笼罩之意,缓缓流动的云雾笼罩着清澄的江湾,久久不散,突显了这江湾一角的美好别致。
与题目相照应,交代了人们活动的环境。
通过江湾优雅而静谧的景象与气氛为下文的轻松欢欣作了铺垫。
(2)结尾表面说的是人们因为赋税减少,饮宴欢庆,忘掉了生活的忧愁、艰难。
深层意思是只减轻了一成赋税就如此欢欣可见以往生活负担之重。
结句耐人寻味,它透露了前文所讲的欢欣只是暂时的,村民欢欣的背后藏着无比的沉重与辛酸。
5.(2014·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都门秋思①□黄景仁五剧②车声隐若雷,北邙③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注】①此诗作于乾隆四十二年,正值清王朝全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