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院感讲课PPT学习课件
合集下载
医院院感知识培训ppt课件
既要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染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染给病人强调双向防护口罩帽子护目镜防护面罩手套隔离衣防护服防水围裙鞋套注意对病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保护麻痹轻视盲目乐观防护过度悲观恐慌科学使用标准预防防护用品科学使用标准预防防护用品202121013口罩口罩的类型纱布口罩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将口罩戴上金属软条应该向上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份压成鼻梁形状3完成时口罩必须覆盖鼻至下巴紧贴面部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口罩的正确使用一般活动普通口罩手术室侵入性操作外科
2.将金属软条 向内按压至该部 份压成鼻梁形状 。
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
3.完成时,口 罩必须覆盖鼻至 下巴,紧贴面部 。
14
一般活动—普通口罩 手术室、侵入性操作—外科口罩 接触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病人—防护口罩
注意:佩戴前后清洁双手 紧贴面部,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有颜色的一面向外 按紧鼻夹
19
我院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流程
微生物发现 电话通知 院感科 新典病例网络通知
科室
网
络
书
面
实地指导督查
反 馈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20
职业暴露
•针刺: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护士占80%。 •针刺发生于:
•注射 •抽血 •静脉穿刺或拔除 •锐器处理 •医疗废物处理 •外科手术缝合
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肠道感染、 水痘、带状疱疹、腹泻、流行性结膜炎
18
多重耐药菌管理
根据: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1〕5号
定义: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 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 [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 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2.将金属软条 向内按压至该部 份压成鼻梁形状 。
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
3.完成时,口 罩必须覆盖鼻至 下巴,紧贴面部 。
14
一般活动—普通口罩 手术室、侵入性操作—外科口罩 接触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病人—防护口罩
注意:佩戴前后清洁双手 紧贴面部,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有颜色的一面向外 按紧鼻夹
19
我院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流程
微生物发现 电话通知 院感科 新典病例网络通知
科室
网
络
书
面
实地指导督查
反 馈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20
职业暴露
•针刺: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护士占80%。 •针刺发生于:
•注射 •抽血 •静脉穿刺或拔除 •锐器处理 •医疗废物处理 •外科手术缝合
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肠道感染、 水痘、带状疱疹、腹泻、流行性结膜炎
18
多重耐药菌管理
根据: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1〕5号
定义: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 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 [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 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院感知识培训课件ppt
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
XXXXX医院
202X
主治医生
目录
01. 医院感染概述
02. 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03.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04. 医院感染诊断与治疗
05.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与人 员
06. 总结与展望
01 医院感染概述
1. 医院感染定义与分类
医院感染定义与分类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环境中发生 的感染。其特点为病原体明确、感染具有 特定部位、感染与入院时间有关。根据感 染的病原体类型,医院感染分为:细菌感 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 螺旋体感染、原虫感染。对不同类型的感 染需要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以降低医 院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同时,医院感染报告制度也要求各科室负责人对本专业范围内的感染情 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需要定 期对各科室的感染报告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得 到有效实施。
3. 疑似医院感染病例报告与处理
疑似医院感染病例报告与处理 1. 发现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后,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并启动疑似 医院感染事件应急预案。 2. 确诊为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后,应进行详细调查,确定感染源、感 染途径,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传染。 3. 加强病房环境卫生和消毒措施,确保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避免 交叉感染。 4. 对感染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5. 对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综合预防和控制
除药物治疗外,还需进行综合性预 防和控制措施,如手卫生、隔离措 施、环境卫生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1. 早发现早治疗
当医生发现可疑的医院感染时,应 立即进行诊断和治疗。早期治疗可 以减少疾病传播,降低感染率。
XXXXX医院
202X
主治医生
目录
01. 医院感染概述
02. 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03.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04. 医院感染诊断与治疗
05.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与人 员
06. 总结与展望
01 医院感染概述
1. 医院感染定义与分类
医院感染定义与分类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环境中发生 的感染。其特点为病原体明确、感染具有 特定部位、感染与入院时间有关。根据感 染的病原体类型,医院感染分为:细菌感 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 螺旋体感染、原虫感染。对不同类型的感 染需要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以降低医 院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同时,医院感染报告制度也要求各科室负责人对本专业范围内的感染情 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需要定 期对各科室的感染报告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得 到有效实施。
3. 疑似医院感染病例报告与处理
疑似医院感染病例报告与处理 1. 发现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后,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并启动疑似 医院感染事件应急预案。 2. 确诊为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后,应进行详细调查,确定感染源、感 染途径,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传染。 3. 加强病房环境卫生和消毒措施,确保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避免 交叉感染。 4. 对感染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5. 对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综合预防和控制
除药物治疗外,还需进行综合性预 防和控制措施,如手卫生、隔离措 施、环境卫生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1. 早发现早治疗
当医生发现可疑的医院感染时,应 立即进行诊断和治疗。早期治疗可 以减少疾病传播,降低感染率。
院感知识培训PPT课件
空气洁净度
检测空气中悬浮粒子、微 生物等污染物的含量。
清洁频率与效果
评估环境清洁的频次和效 果,确保清洁工作达标。
不同区域消毒方法选择依据
高风险区域
如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需采 用高效消毒剂进行定期擦拭、喷
洒或熏蒸。
中风险区域
如普通病房、治疗室等,可使用中 效消毒剂进行常规清洁和消毒。
低风险区域
如办公区、走廊等,可采用普通清 洁剂进行日常保洁。
方法论述
阐述不同隔离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 和实施步骤,如接触隔离要求减少直 接接触,飞沫隔离需保持安全距离, 空气隔离则依赖于空气净化设备等。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指南
用品清单
列出常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
选用原则
根据个人防护用品的性能、适用场合和使用方法,提供选用建议,如医用外科 口罩适用于普通医疗环境,N95口罩则适用于高风险场合。
手卫生是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 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手卫生重要性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 、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
施。
手卫生设施
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配备清洁 剂;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 免二次污染;配备合格的速干手 消毒剂;手卫生设施的位置方便
医务人员使用。
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医院感染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呼吸系统医院感染、手术部位 医院感染、泌尿系统医院感染、血液系统医院感染等。
发病率及危害程度
发病率
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因医院规模、管理水平、医疗质量等因素而异。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 断提高和医院管理水平的加强,医院感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危害程度
院感知识培训课件ppt
确保医院内各种设备、 设施和环境清洁、无 菌。对感染性废物、 医疗废物正确处理。
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 严格执行病原体隔离 制度,防止传染病扩
散。
4. 防止空气传播
定期进行室内空气消 毒,确保空气质量, 防止呼吸道传染病传
播。
5. 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正确佩戴口 罩、手套、护目镜等, 加强个人防护,降低
感染风险。
量适度。
医院感染控制需要 足够的物资和设备。 例如,消毒设备、 医疗废物处理设备 等,应合理配置。 同时,应对传染病 患者,提供隔离床
位及防护设施。
定期对医护人员 进行医院感染控 制知识的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对 感染防控的意识
和能力。
加强与各个部门 的协作,确保及 时的信息传递和
资源协调。
通过定期评估医 院感染控制措施 的效果,进行持 续改进,确保控 制策略的有效性。
2. 医院感染分类
2.1 经空气传播感染:如肺炎球菌、肺结核杆菌等病 原体可通过空气传播感染。 2.2 接触传播感染:如医护人员在处理患者时,由皮 肤或黏膜接触到病原体,如HBV、HCV、HIV等。 2.3 血源性感染:如输入感染性血液,如HBV、 HCV、HIV等。 2.4 性传播感染:如尖锐湿疣、淋病、梅毒等。 2.5 医源性感染:如医疗器械、手术器械消毒不当, 或消毒剂失效等造成的感染。 2.6 器械相关感染:如呼吸机相关肺炎等。 2.7 垂直传播感染:如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等。 2.8 空气或飞沫传播感染:如肺结核等。
4. 患者管理与护理
1. 落实手卫生
医护人员需严格执行手 卫生策略,避免交叉感 染。
2. 提供隔离管理
为疑似患者、感染患者 提供隔离措施,确保患 者间相互隔离。
3. 鼓励健康行为
院感知识培训幻灯片PPT课件
23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用品使用
2024/1/28
职业防护用品种类与功能
01
列举医务人员常用的职业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并解释其各自的功能和使用场景。
职业防护用品选用原则
02
介绍医务人员选用职业防护用品的原则,如根据工作性质、病
原体种类和传播途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
职业防护用品使用注意事项
2024/1/28
数据分析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描述性统计 、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持续改进
根据反馈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持续跟进, 不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28
2024/1/28
07
总结与展望
29
本次培训总结
01
培训内容丰富
涵盖了院感基础知识、防控措 施、实践操作等多个方面,使 参训者对院感有了更全面的认
2024/1/28
透析液质量控制
确保透析液质量符合标准,避 免污染。
医患者前后进行手消毒 。
患者隔离与防护
对感染或疑似感染患者采取隔 离措施,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20
05
医疗废物管理与职业防护
2024/1/28
21
医疗废物分类与处置
1 2
医疗废物定义与分类
、家具、医疗器械等。
03
环境消毒的概念
解释环境消毒的定义、目的和 原则,以及在医院感染防控中
的意义。
04
环境消毒的实施措施
详细阐述不同区域、不同物品 的消毒方法和要求,如空气消
毒、物体表面消毒等。
2024/1/28
15
04
重点部门医院感染防控
2024/1/28
16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用品使用
2024/1/28
职业防护用品种类与功能
01
列举医务人员常用的职业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并解释其各自的功能和使用场景。
职业防护用品选用原则
02
介绍医务人员选用职业防护用品的原则,如根据工作性质、病
原体种类和传播途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
职业防护用品使用注意事项
2024/1/28
数据分析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描述性统计 、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持续改进
根据反馈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持续跟进, 不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28
2024/1/28
07
总结与展望
29
本次培训总结
01
培训内容丰富
涵盖了院感基础知识、防控措 施、实践操作等多个方面,使 参训者对院感有了更全面的认
2024/1/28
透析液质量控制
确保透析液质量符合标准,避 免污染。
医患者前后进行手消毒 。
患者隔离与防护
对感染或疑似感染患者采取隔 离措施,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20
05
医疗废物管理与职业防护
2024/1/28
21
医疗废物分类与处置
1 2
医疗废物定义与分类
、家具、医疗器械等。
03
环境消毒的概念
解释环境消毒的定义、目的和 原则,以及在医院感染防控中
的意义。
04
环境消毒的实施措施
详细阐述不同区域、不同物品 的消毒方法和要求,如空气消
毒、物体表面消毒等。
2024/1/28
15
04
重点部门医院感染防控
2024/1/28
16
院感知识培训 PPT课件
8
近年来医院感染爆发事件的回顾
98年深圳妇儿医院发生严重院内感染事件,该院1998年4月3日至5月27日,共计 手术292例,至8月20日止,发生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为56.85%。此次感染是 以龟型分枝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感染原因是浸泡刀片和剪刀的戊二醛因配制错 误未达到灭菌效果。
2009年3月,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6例重症感染患儿 中有5例患儿死亡。该事件后果严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基本特点: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 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 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 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 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20
标准预防措施
认为患者的血液、所有体液(汗液除外)、分泌物 和排泄物都可能具有传染性,具体要求:一、预计 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操 作,要戴手套;二、接触不同患者时要换手套,脱 手套后要洗手;进行任何有血液或体液溅出的操作 时,要加穿不透水的隔离衣、戴口罩、护目镜或者 面罩。三、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应及时 消毒处理;四、避免可能会造成锐器损伤的操作, 如用后针头不可回套针帽。
院感知识培训
1
培训内容
院感基本知识 1
手卫生知识 2
医疗废物分类管理 3
2
院感基本知识
1、什么是医院感染 2、消毒、灭菌
3、标准预防
3
医院感染的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 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 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 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 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6
近年来医院感染爆发事件的回顾
98年深圳妇儿医院发生严重院内感染事件,该院1998年4月3日至5月27日,共计 手术292例,至8月20日止,发生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为56.85%。此次感染是 以龟型分枝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感染原因是浸泡刀片和剪刀的戊二醛因配制错 误未达到灭菌效果。
2009年3月,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6例重症感染患儿 中有5例患儿死亡。该事件后果严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基本特点: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 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 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 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 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20
标准预防措施
认为患者的血液、所有体液(汗液除外)、分泌物 和排泄物都可能具有传染性,具体要求:一、预计 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操 作,要戴手套;二、接触不同患者时要换手套,脱 手套后要洗手;进行任何有血液或体液溅出的操作 时,要加穿不透水的隔离衣、戴口罩、护目镜或者 面罩。三、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应及时 消毒处理;四、避免可能会造成锐器损伤的操作, 如用后针头不可回套针帽。
院感知识培训
1
培训内容
院感基本知识 1
手卫生知识 2
医疗废物分类管理 3
2
院感基本知识
1、什么是医院感染 2、消毒、灭菌
3、标准预防
3
医院感染的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 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 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 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 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6
院感知识培训PPT课件
结果反馈机制建立
建立定期的结果反馈机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和医务人员,提高其对医院感染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执行情况评估
对反馈结果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了解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改进 提供依据。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持续改进方向
根据监测结果和评估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持续改进计划,明确改进方向 和具体措施。
常见感染部位
医院内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 泌尿道、手术部位、胃肠道和血液等 。
病原菌
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包 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其 中,耐药菌的出现给医院感染的治疗 和预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CHAPTER 03
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
手卫生与消毒隔离制度
01
手卫,包括去除手部污染和减少细菌传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保障患者安全
培训内容和目标
01
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概 念、分类、危险因素等 基础知识
02
学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 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 、消毒隔离、无菌操作 等
03
了解医院感染监测和报 告制度,掌握相关数据 分析和应用技能
04
培养医务人员对医院感 染的敏感性和责任意识 ,提高防控能力
发病率及危害程度
发病率
医院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较高,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 果和预后,还增加了医疗成本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危害程度
医院感染的危害程度因感染部位、病原体种类和患者基础疾病等因素而异。严 重的医院感染可导致患者死亡,而一些轻微的感染也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 质量。
常见感染部位与病原菌
播等。
02 03
建立定期的结果反馈机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和医务人员,提高其对医院感染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执行情况评估
对反馈结果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了解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改进 提供依据。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持续改进方向
根据监测结果和评估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持续改进计划,明确改进方向 和具体措施。
常见感染部位
医院内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 泌尿道、手术部位、胃肠道和血液等 。
病原菌
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包 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其 中,耐药菌的出现给医院感染的治疗 和预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CHAPTER 03
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
手卫生与消毒隔离制度
01
手卫,包括去除手部污染和减少细菌传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保障患者安全
培训内容和目标
01
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概 念、分类、危险因素等 基础知识
02
学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 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 、消毒隔离、无菌操作 等
03
了解医院感染监测和报 告制度,掌握相关数据 分析和应用技能
04
培养医务人员对医院感 染的敏感性和责任意识 ,提高防控能力
发病率及危害程度
发病率
医院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较高,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 果和预后,还增加了医疗成本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危害程度
医院感染的危害程度因感染部位、病原体种类和患者基础疾病等因素而异。严 重的医院感染可导致患者死亡,而一些轻微的感染也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 质量。
常见感染部位与病原菌
播等。
02 03
院感知识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环氧乙烷灭菌过程安全防范措施
环境安全
确保灭菌环境通风良好,避免环氧乙烷气体浓度过高导致中毒;在 灭菌过程中,严禁明火和静电等火源。
操作安全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环氧乙烷的性质和操作规程;在操 作过程中,应佩戴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环氧乙烷气体和液体。
废弃物处理
对于废弃的环氧乙烷包装物和残留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 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六步洗手法操作流程演示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 搓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 换进行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 转揉搓,交换进行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 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手套佩戴时机和更换频率要求
01泄物、伤口敷料等时应当戴
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等方式,杀灭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前需进行手部清洁和消毒,确保手术过程的无菌 操作。
加强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
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度和无菌状态,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ICU患者护理中感染控制方法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对ICU病房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保 持病房环境的清洁度。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因感染部位和病原体不同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局部红肿 热痛、功能障碍等。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判 断。
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
预防措施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
控制策略
院感相关知识PPT课件
化学方法
使用化学消毒剂(如酒精、含氯 消毒剂)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 细胞膜或核酸等结构,达到消毒 或灭菌的目的。
Hale Waihona Puke 手卫生与无菌操作技术手卫生
通过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等方法,保持手部清洁,减少微生物污染。
无菌操作技术
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各项医疗操作,如手术、穿刺、注射等,以防止微生物侵入人 体组织或血液系统,引起感染。
03
指导临床用药
结果解读与报告出具
检测结果解读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 果,综合分析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 病原体类型及其药物敏感性。
报告出具
及时、准确出具检测报告,为临床诊 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对异常结 果进行解释和说明,提出进一步检查 或治疗建议。
05
CATALOGUE
治疗策略与患者管理
按照药物说明书或医嘱规定使用,避 免过量或不足,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耐药性问题及应对策略
耐药性问题现状
随着抗菌药物广泛使用,细菌耐 药性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公共
卫生问题。
耐药机制
细菌通过多种途径产生耐药性, 如产生水解酶、改变靶位结构、
增加外排泵等。
应对策略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合理使用抗 菌药物;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 指导临床用药;研发新型抗菌药 物和替代疗法,应对耐药性挑战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体来源,医院感 染可分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血液感染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医疗操作、患者自身因素、医院环境因素 等。其中,医疗操作如手术、注射、导管插入等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
危险因素
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不当、 医院环境污染等。
使用化学消毒剂(如酒精、含氯 消毒剂)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 细胞膜或核酸等结构,达到消毒 或灭菌的目的。
Hale Waihona Puke 手卫生与无菌操作技术手卫生
通过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等方法,保持手部清洁,减少微生物污染。
无菌操作技术
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各项医疗操作,如手术、穿刺、注射等,以防止微生物侵入人 体组织或血液系统,引起感染。
03
指导临床用药
结果解读与报告出具
检测结果解读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 果,综合分析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 病原体类型及其药物敏感性。
报告出具
及时、准确出具检测报告,为临床诊 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对异常结 果进行解释和说明,提出进一步检查 或治疗建议。
05
CATALOGUE
治疗策略与患者管理
按照药物说明书或医嘱规定使用,避 免过量或不足,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耐药性问题及应对策略
耐药性问题现状
随着抗菌药物广泛使用,细菌耐 药性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公共
卫生问题。
耐药机制
细菌通过多种途径产生耐药性, 如产生水解酶、改变靶位结构、
增加外排泵等。
应对策略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合理使用抗 菌药物;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 指导临床用药;研发新型抗菌药 物和替代疗法,应对耐药性挑战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体来源,医院感 染可分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血液感染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医疗操作、患者自身因素、医院环境因素 等。其中,医疗操作如手术、注射、导管插入等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
危险因素
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不当、 医院环境污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
1
一、职业暴露的定义、防护及处理原则 二、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2
职业暴露的定义、防护及处理原则
一、职业暴露的定义
1、职业暴露 易感工作人员在未实施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的情况下接触传染源。 2、工作人员经血液传播病原体职业暴露 (1)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污染或可疑污染HIV、HBV、HCV、梅毒等经血液传播病原 体的锐器所刺伤。 (2)工作人员的黏膜、非完整皮肤在工作中接触HIV、HBV、HCV、梅毒等经血液传 播病原体感染患者的体液、血液或病毒提取物。 3、狂犬病暴露 被狂犬、疑似狂犬或狂犬病宿主动物抓伤、咬伤、舔舐皮肤或黏 膜破损处。 4、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 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 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5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暴露部位的处理 暴露后的评估 暴露后的血清学检测 暴露后的药物预防 检测与用药的费用及审批
6
一、暴露部位的处理
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尽可能挤 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直接按压伤口。 3、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0.5%的聚维酮碘、0.2%的安尔碘或75%的 乙醇进行消毒,必要时(如伤口较大)包扎伤口(动物伤除外);被暴露的 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
二、防护原则
在医疗机构范围内工作、活动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当遵循标准预防 原则,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及其污染的 物品、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有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工作人员接触这 些物质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
三、处理原则
1、职业暴露事件发生后,医疗机构的主管领导、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发 生职业暴露的科室或部门负责人、检验科、传染病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 科室、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负责, 及时反映,密切合作。 2、发生职业暴露的科室或部门应在事件发生后与相关部门一起认真分析 查找原因,采取适当措施,改进工作流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暴露事 件的发生。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职业暴露处理相关知识的培训、职业暴 露发生后的指导和费用审批、血清学追踪提示以及临床医技科室职业暴露 管理的督导等工作。
14
四、暴露后的药物预防
3、暴露源HIV阳性或未明时
(1)暴露源抗HIV阳性:被暴露者应在数小时内尽快开始抗HIV药物的预防性 治疗,争取在24小时内进行,24~36小时后开始疗效不佳,但仍应使用抗HIV药 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应持续治疗4周(感染科随诊,观察药物毒性反应、临床表 现等)。 (2)暴露源HIV未明且无法行HIV初筛试验时:被暴露者可权衡暴露程度和抗 HIV药物的毒副作用等,选用基础治疗方案或仅追踪观察。 (3)暴露源HIV阴性时,不需特殊处理。 (4)疑为窗口期者,可追踪观察。
7
一、暴露部位的处理
4、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包括被狂犬病患者或疑似狂犬病患者)咬、抓伤 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 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只要伤口未愈合就应按以下 步骤进行伤口处理。 (1)彻底冲洗。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2)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皮肤消毒剂涂擦伤口。 (3)冲洗和消毒后的伤口处理。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尽量不要缝合,也 不应包扎。伤口较大或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时,确需缝合的,在做完清创 消毒后,应先用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 数小时后(不低于2小时)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放置引流条,以利 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除。
8
二、 暴露后的评估
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后,所在科室或部门应当立即进行相关的评估和确定。 1、暴露级别的评估,分为1、2、3级,经血液传播病原体暴露级别的评估方法 如下图所示。
9
二、暴露后的评估
2、确定HIV暴露源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重度和不明。HIV暴露源严重程度 的评估方法如下图所示。
10
6个月 6个月
梅毒抗体
当日
6周
10周
12
三、暴露后的血清学检测
2、职业暴露后的检测结果由被暴露者负责追踪,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可采取多种方式提醒被暴露者进行追踪检测。一旦出现阳性结果, 应立即报告科室或部门负责人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所有相关检测 结果(原始资料)均需交指定部门或科室负责人存档。
13
四、暴露后的药物预防
三、暴露后的血清学检测
(一)、暴露源的检测 1、立即查看暴露源(患者)经血液传播病原体感染等相关检验报告(3个月内 结果有效)及病史(包括特殊人群和危险行为等),如有任何一种病原体活动 性标志物阳性或有相关感染病史,应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尽快开始相应的预防性 治疗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2、如不能立即得到暴露源(患者)经血液传播病原体感染等相关检测结果亦不 知患者既往感染病史,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立即申请暴露源的HBsAg与抗HIV初 筛试验的快速检测(该两项快速检查检验科24小时均可检测,半小时报告结 果)。及时追踪结果,如有阳性应尽快开始相应的预防性治疗。无条件的医疗 机构按暴露源不明处理。 3、应急处理结束后,对已进行上述两项快速检测的暴露源无论结果阴性或阳性, 最好再进行经血液传播病原体感染等相关检测。
11
三、暴露后的血清学检测
(二)、被暴露者的检测 1、职业暴露后应按本方案规定的时间、项目采取标本送本院临床检验中心检测。 经血液传播病原体暴露的推荐检测时间表如下:
暴露源阳性项目
抗HIV
当日
暴露后检测时间
4周
V
当日
当日
4周
+HCV RNA +HCV RNA
3个月 3个月
1、有皮肤、黏膜损伤者应立即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U。 2、暴露源HBsAg阳性或未明时
(1)未接种乙肝疫苗或近1年HBs-Ab<10mIU/mL的被暴露者,立即一次性肌 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U,同时在不同部位开始接种乙肝疫苗,剂量为 20µg、20µg、20µg(0、1个月、6个月),6个月内完成。 (2)近1年HBs-Ab≥10mIU/mL的被暴露者不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一 次性注射乙肝疫苗20µg。
1
一、职业暴露的定义、防护及处理原则 二、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2
职业暴露的定义、防护及处理原则
一、职业暴露的定义
1、职业暴露 易感工作人员在未实施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的情况下接触传染源。 2、工作人员经血液传播病原体职业暴露 (1)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污染或可疑污染HIV、HBV、HCV、梅毒等经血液传播病原 体的锐器所刺伤。 (2)工作人员的黏膜、非完整皮肤在工作中接触HIV、HBV、HCV、梅毒等经血液传 播病原体感染患者的体液、血液或病毒提取物。 3、狂犬病暴露 被狂犬、疑似狂犬或狂犬病宿主动物抓伤、咬伤、舔舐皮肤或黏 膜破损处。 4、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 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 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5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暴露部位的处理 暴露后的评估 暴露后的血清学检测 暴露后的药物预防 检测与用药的费用及审批
6
一、暴露部位的处理
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尽可能挤 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直接按压伤口。 3、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0.5%的聚维酮碘、0.2%的安尔碘或75%的 乙醇进行消毒,必要时(如伤口较大)包扎伤口(动物伤除外);被暴露的 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
二、防护原则
在医疗机构范围内工作、活动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当遵循标准预防 原则,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及其污染的 物品、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有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工作人员接触这 些物质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
三、处理原则
1、职业暴露事件发生后,医疗机构的主管领导、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发 生职业暴露的科室或部门负责人、检验科、传染病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 科室、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负责, 及时反映,密切合作。 2、发生职业暴露的科室或部门应在事件发生后与相关部门一起认真分析 查找原因,采取适当措施,改进工作流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暴露事 件的发生。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职业暴露处理相关知识的培训、职业暴 露发生后的指导和费用审批、血清学追踪提示以及临床医技科室职业暴露 管理的督导等工作。
14
四、暴露后的药物预防
3、暴露源HIV阳性或未明时
(1)暴露源抗HIV阳性:被暴露者应在数小时内尽快开始抗HIV药物的预防性 治疗,争取在24小时内进行,24~36小时后开始疗效不佳,但仍应使用抗HIV药 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应持续治疗4周(感染科随诊,观察药物毒性反应、临床表 现等)。 (2)暴露源HIV未明且无法行HIV初筛试验时:被暴露者可权衡暴露程度和抗 HIV药物的毒副作用等,选用基础治疗方案或仅追踪观察。 (3)暴露源HIV阴性时,不需特殊处理。 (4)疑为窗口期者,可追踪观察。
7
一、暴露部位的处理
4、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包括被狂犬病患者或疑似狂犬病患者)咬、抓伤 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 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只要伤口未愈合就应按以下 步骤进行伤口处理。 (1)彻底冲洗。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2)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皮肤消毒剂涂擦伤口。 (3)冲洗和消毒后的伤口处理。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尽量不要缝合,也 不应包扎。伤口较大或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时,确需缝合的,在做完清创 消毒后,应先用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 数小时后(不低于2小时)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放置引流条,以利 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除。
8
二、 暴露后的评估
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后,所在科室或部门应当立即进行相关的评估和确定。 1、暴露级别的评估,分为1、2、3级,经血液传播病原体暴露级别的评估方法 如下图所示。
9
二、暴露后的评估
2、确定HIV暴露源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重度和不明。HIV暴露源严重程度 的评估方法如下图所示。
10
6个月 6个月
梅毒抗体
当日
6周
10周
12
三、暴露后的血清学检测
2、职业暴露后的检测结果由被暴露者负责追踪,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可采取多种方式提醒被暴露者进行追踪检测。一旦出现阳性结果, 应立即报告科室或部门负责人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所有相关检测 结果(原始资料)均需交指定部门或科室负责人存档。
13
四、暴露后的药物预防
三、暴露后的血清学检测
(一)、暴露源的检测 1、立即查看暴露源(患者)经血液传播病原体感染等相关检验报告(3个月内 结果有效)及病史(包括特殊人群和危险行为等),如有任何一种病原体活动 性标志物阳性或有相关感染病史,应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尽快开始相应的预防性 治疗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2、如不能立即得到暴露源(患者)经血液传播病原体感染等相关检测结果亦不 知患者既往感染病史,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立即申请暴露源的HBsAg与抗HIV初 筛试验的快速检测(该两项快速检查检验科24小时均可检测,半小时报告结 果)。及时追踪结果,如有阳性应尽快开始相应的预防性治疗。无条件的医疗 机构按暴露源不明处理。 3、应急处理结束后,对已进行上述两项快速检测的暴露源无论结果阴性或阳性, 最好再进行经血液传播病原体感染等相关检测。
11
三、暴露后的血清学检测
(二)、被暴露者的检测 1、职业暴露后应按本方案规定的时间、项目采取标本送本院临床检验中心检测。 经血液传播病原体暴露的推荐检测时间表如下:
暴露源阳性项目
抗HIV
当日
暴露后检测时间
4周
V
当日
当日
4周
+HCV RNA +HCV RNA
3个月 3个月
1、有皮肤、黏膜损伤者应立即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U。 2、暴露源HBsAg阳性或未明时
(1)未接种乙肝疫苗或近1年HBs-Ab<10mIU/mL的被暴露者,立即一次性肌 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U,同时在不同部位开始接种乙肝疫苗,剂量为 20µg、20µg、20µg(0、1个月、6个月),6个月内完成。 (2)近1年HBs-Ab≥10mIU/mL的被暴露者不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一 次性注射乙肝疫苗20µ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