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章讲课
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第四章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简单描述组织的通用系统模型。
组织是由人和其他各种用以实现一系列目标的资源组成的正式集合。
一个组织就是一个系统。
资金、人力、原材料、机器设备、数据、信息和决策等不断在组织中流动。
下图描绘了组织的通用模型。
它包括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
实体系统包括输入元素、转换元素及输出元素,它为物质资源的流动提供了通道。
控制实体系统的概念系统包括一个反馈循环、一套控制机制和一系列业绩标准。
组织的控制机制是管理,反馈循环是信息流。
数据从实体系统中收集,然后经由信息处理器转换为信息。
管理者将信息处理器给出的实际业绩状况和标准相比较,来实现对实体系统的控制。
2. 简述如何根据组织层次和职能部门对管理者进行分类。
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层次,分别称为战略规划层、管理控制层和运作控制层。
战略规划层,如董事长和副董事长,主要是由组织的高层领导和资深管理者构成,其目的在于确定组织目标、制定长远的政策和发展方向。
管理控制层由组织的中层领导构成,他们负责实施组织目标的具体实现,其目的在于对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对组织的活动进行计划和控制,制定组织的预算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运作控制层是管理和指挥组织日常运作的现场管理人员,目的在于实施具体管理活动。
除组织的各个阶层之外,管理者也存在于组织的各个职能领域中,传统的三个职能领域是营销、生产和财务。
在现代管理中,另外两个职能领域人力资源和信息服务已经显示出了越来越大的重要性。
下图显示了组织所有职能部门中各个层次的管理者的分布情况。
3. 组织中的四种信息流是什么?什么是信息粒度?它是如何与组织的不同层次变化相关联的?组织中的信息面向4个方向流动,即向上、向下、水平和向外。
信息向上流动(或说向上流动的信息)描述了基于日常事务处理的组织当前状态。
信息收集将信息向上传送给负责监督并对问题和机遇做出相应对策的决策者们。
向下流动的信息包括源于最高层的战略、目标和指令,这些信息是向较低的层次流动。
mis11e_ch04_chs
4.11
© 2010 by Prentice Hall
管理信息系统 第4章 信息系统中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理解与系统相关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信息社会中,伦理、社会和政治文的相互关系
信息的权利和义务
财产权利和义务 政治问题
社会问题
伦理问题
信息技术和系统
个人
问责制和控制
社会 政治
系统质量
新信息技术的引入有涟漪效应,提出新的伦理、社会、政治问题,必须在 图4-1 个人、社会和政治层面上处理问题。这些问题有五个方面的道德:信息的 4.12权利和义务,财产权利和义务,系统质量,生活质量,问责制和控制。 © 2010 by Prentice Hall
4.33
© 2010 by Prentice Hall
管理信息系统 第4章 信息系统中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信息系统的道德方面
网站宣布他们的隐私政策让访客去做检讨。TRUSTe印章指定的网站已经同意遵守TRUSTe建立的披露、选择、访问和安全的隐私原则。
4.34
© 2010 by Prentice Hall
管理信息系统 第4章 信息系统中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信息系统的道德方面
• 信息权利和义务
• 隐私 • 个人债权独处,免受其他个人、组织或国家 的干预或监视。 • 自我控制信息的能力 • 在美国,隐私保护由 • 第一条修正案(言论自由) • 第四修正案(不合理搜查和扣押)
4.32
© 2010 by Prentice Hall
信息社会的伦理
• 负责(Responsibility):接受对你所 做决策的潜在成本、责任和义务 • 问责制(Accountability):存在一个 机制,确定谁对行为负责
管理信息系统(路晓丽版)课后题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路晓丽版)课后题答案 (4)第一章 (4)1.1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 (4)1.2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事物流的关系 (4)1.3如何理解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意义的解释者? (5)1.4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能给管理提供支持? (5)1.5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并不能解决管理中的所有问题? (6)1.6为什么说信息系统的建立、发展和开发与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行为有紧密的联系? (7)1.7试述信息系统对人类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7)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8)2.1你认为应怎样定义管理信息系统? (8)2.2从层次上划分,MIS可分为哪几类?从系统功能和服务对象划分又如何呢? (9)2.3简述应用环境对MIS开发的影响。
(9)2.4MIS开发中,如何协调人与系统的关系? (9)2.5为何要对组织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试按横向综合和纵向综合举出实例。
(10)2.6简述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11)2.7管理的不同层次所需信息各有什么特点? (12)2.8简述MRPⅡ的发展过程。
(12)2.9信息系统对组织内部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两者关系是怎样变化的? (13)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13)3.1数据处理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13)3.2线性表顺序结构和链表结构各有何优缺点? (14)3.3数据文件有哪些特点?各有何优缺点? (14)3.4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4)3.5什么是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有哪些特点? (15)3.7简述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概念。
(15)3.8简述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结构有何优点。
(15)3.9简述开发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组成。
(15)3.10试比较OSI与TCP/IP体系结构的差异。
(16)第四章Web开发的基本技术 (17)4.1试表述以下一些概念:IP地址、域名、上载、下载、超文本、浏览器、搜索引擎。
PowerPoint 演示文稿(38)
规划和设计阶段耗费了一年多时间。
1.1 MIS战略规划的作用 战略规划的作用
– 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 通过制订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更正确地识别出为 通过制订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 实现企业目标而MIS系统必须完成的任务,促进信息系 系统必须完成的任务, 实现企业目标而 系统必须完成的任务 统应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统应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 指导MIS系统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 系统开发, 指导 系统开发 的标准。 的标准。
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个阶段是不能跳跃的。实践证明, 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个阶段是不能跳跃的。实践证明,脱 离实际的跨越,结果往往是“跨而不越” 离实际的跨越,结果往往是“跨而不越”。在信息系统建设 必须明确本单位所处的生长阶段, 中,必须明确本单位所处的生长阶段,根据这个阶段的特点 制定规划,确定开发策略,才能少走弯路。 制定规划,确定开发策略,才能少走弯路。
第1节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节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 奥运会管理系统(GMS)历时四年, 它 的信息发布系统(IDS)和数据中心大约要 使用近1000多台服务器、10000台PC机 和1000个网络及安全设备,培训的技术 人员达4000余人。如此庞大的系统,怎 能不需要好好规划? •
• 人员培训
– 组织对高层管理人员、分析员和规划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组织对高层管理人员、分析员和规划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使他们掌握制订MIS战略规划的方法。 战略规划的方法。 使他们掌握制订 战略规划的方法
• 规定进度
– 为规划工作的各个阶段给出一个大体上的时间限定。 为规划工作的各个阶段给出一个大体上的时间限定。
MIS-4技术基础
4.2.8 数据库管理系统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人们将越来越多的资料存入计算机中,并 通过一些编制好的计算机程序对这些资料 进行管理,这些程序后来就被称为“数据 库管理系统”,它们可以管理输入到计算 机中的大量数据,就像图书馆的管理员。Biblioteka 目前主要有两种数据库管理系统: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1.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SQL Server,DB2等。 2.中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FoxPro, Paradox,Access等。
1000 600 2000
30000 12000 4000
4.2.5 E-R 图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概念
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实体—联 系方法。该方法用E-R 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 型。E-R 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
实体
属性
实体间的联 系
连接各个图形
实体(Entity) 属性 联系(Relation) 一对一联系(1:1) 一对多联系(1:n) 多对多联系(m:n)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4.3 计算机网络
4.3.1 基本概念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 相结合的产物。 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 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 路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 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 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
器技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人工 智能等技术的结合与渗透。
4.2.2 数据管理的发展过程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1. 人工管理阶段 2. 文件管理阶段 3. 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统设必修课,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4学分,72学时,其中课程设计18学时,开设一学期.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与系统评价和开发案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对信息系统的理论和应用有较深刻的了解,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结构,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运行、维护、管理等环节的知识,初步具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和管理的能力.二、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是综合了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性、边沿性学科。
与企业管理、物流管理、财务会计等管理类课程,以及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等信息技术类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定义、作用与结构以及开发条件及方法论。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以及面向对象开发过程、原型法开发过程的概念。
3.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阶段、投入运行阶段等管理和维护。
4.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的概念与内容、开发工具的类型与使用。
5.以一个典型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全过程作为实例,使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综合性强,学科覆盖面宽,内容繁杂,因而教学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往往有“听得懂”但“学不到"的感觉。
所以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尽可能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
2.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在教学中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学以致用。
3.教师应督促学员按照规定的教学进度认真自学;指导小组讨论,认真评判学生作业,定期集中进行作业评析,讲解带普遍性的错误问题。
4.日常的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案例的分析讨论等。
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
管理课件
13
关键成功因素法(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s)
关键成功因素: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步骤: ➢ 了解企业战略目标 ➢ 识别所有关键成功因素 ➢ 确定关键成功因素 ➢ 明确性能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管理课件
14
关键成功因素法 源自于企业目标,通过目标分 解和识别、关键成功因素识别、性能指标识别, 直到产生数据字典。
识别企业目标
将企业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目标
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功能需求
管理课件
20
第3节 业务流程重组
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发表了美国 MIT教授迈克尔·哈默(M.Hammer)的文章《改 造工作:不要自动化,而要推翻重来》,哈默 批评了企业在改造中常犯的错误,即运用信息 技术加速已落后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工作 流程,指出要对流程进行重新思考,BPR由此而 产生。
管理课件
9
企业目标 企业过程 数据分析
整理报告 开发顺序 信息结构
数据
BSP方法步骤
管理课件
10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一般步骤 准备工作:成立由最高领导牵头的委员会, 下设一个规划研究组,并提出工作计划。 调研:规划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深入各级 管理层,了解企业有关决策过程、组织职能和 部门的主要活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识别业务过程:业务过程指的是企业管理中 必要且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 的一组活动。
1.目标识别 2.CSF识别 3.性能指标识别 4.数据字典定义
企 业 目 标
关键成功因素法步骤
管理课件
15
关键成功因素法举例
管理信息系统(第七版)黄梯云 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1.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方法不包括()A企业信息规划法B关键成功因素法C螺旋法D战略目标集转换法2.CASE能够全面支持除系统调查外的每一个开发步骤,CASE是以下哪组英文单词的简称?A 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B Centr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EnvironmentC Computer Aided Studies EngineeringD Cooperation Aimed Standard Edition3.大型企业在制订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时会成立规划小组,小组中不会出现的人物或角色是()A企业总经理B财务总监C企业基层员工D IT咨询机构4.()是企业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A定义企业管理目标B识别业务过程C定义数据类D定义信息结构5.系统规划工作主要面向()A高层管理人员B中层管理人员C操作员D软件开发人员6.BSP法(企业系统规划法)的优点在于能保证()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A信息系统B数据类C管理功能D系统规划7.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是信息系统专用的一种规划方法,该方法不包括下述哪项内容()A定义业务过程B业务流程重组C定义数据类和信息系统总体结构D完成数据库设计8.BPR不是以下哪个术语的简称?A企业流程重组B业务流程重组C业务流程再造D企业系统规划法9.信息系统发展的()理论被称为诺兰阶段模型A成熟B形成C优化D阶段10.系统规划阶段会提出系统的总体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具体包括()A业务可行性、操作可行性、社会可行性B技术可行性、业务可行性、操作可行性C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社会可行性D经济可行性、业务可行性、社会可行性11.原型法贯彻的是()的开发策略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系统调查D系统设计12.U/C矩阵是用来进行()的方法A系统开发B系统分析C子系统划分D系统规划13.MIS(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组织除了包括成立一个领导小组、进行人员培训外,还包括()A制定规划B规定进度C研究资料D明确问题14、大型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通常要先完成系统规划,以下关于系统规划错误的说法是()A.系统规划任务可以外包给专业的IT咨询公司进行B.系统规划制定的解决方案应涵盖企业流程中的所有需求细节c.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划分企业的各个信息系统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D.系统规划应制定企业各信息系统的开发顺序和开发计划15.MIS的战略规划可以作为将来考核()工作的标准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系统开发16.属于企业系统规划法内容的是()A定义数据类B描述企业目标C定义业务过程D识别关键成功因素多选题17.CSF法的主要步骤有哪些()A了解企业或MIS的战略目标B确定关键成功因素C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D明确各关键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18.以下属于信息系统规划特点和内容的是()A面向全局、面向长远的关键问题B确定总体发展战略与结构C面向高层管理人员D详细的需求分析19.U/C矩阵的描述正确的是()A说明程序模块和数据元素的关系B确定信息系统子系统的划分C在系统规划阶段使用D U表示Use,C表示Create20.以下属于CASE工具的是()A VisioB C#C Power DesignerD Rose。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案一、课程定位《管理信息系统》可作为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专业和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自学用书或参考资料,还可以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者的参考书籍《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它运用经济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的体系。
它既具有较深和较宽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二、课程总目标设立MIS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信息系统的理论和应用有较深刻的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信息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了解信息处理的各种方法和MIS的各种形式,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正确方法,具备一定的分析、设计和表达信息系统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内容(一)重点章节及内容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MIS的概念、定义,MIS的结构及开发。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管理信息、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组织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总体规划:关键成功因素法、战略目标转化法、企业系统计划法。
第五章系统分析: 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功能/数据分析.第六章系统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系统详细设计(二)难点章节及内容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总体规划:关键成功因素法、战略目标转化法、企业系统计划法。
第五章系统分析: 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功能/数据分析.第六章系统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系统详细设计四、实践环节和内容总体设计(一)主要环节安排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环节主要是以理论为主,通过案例分析进行教学活动(二)内容总体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主要以概念解释为主。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以实例讲解为主。
管理信息系统第4章-MIS的开发策略和开发方法
.
6
4.3.1 生命周期法
生命周期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基本思想:把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分 成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行维护五个 阶段,并详细规定了各阶段的任务及工作方 法。
.
图4-1 系统的生命周期
初步 调查
框架 设计
可行性 研究
系统 评价
系统规划
系统 维护
系统运行 和维护
审批
详细 调查
本质上分为 从应用场合分为
丢弃型
进化型
⑴ 丢弃式(研究) 丢弃型
⑵ 演化式(试验)
⑶ 递增式(进化)
.
⑴ 丢弃(研究)式
把原型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通信的媒介, 不打算将它作为实际系统运行。
目的 特点
.
⑴ 丢弃(研究)式
目的: 为对最终系统进行研究,用户和开发者借助此系 统进行交流,共同明确新系统的需求。可将这一 过程作为生命周期法的一个阶段,即需求定义阶 段 (原型法与生命周期法结合)。
.
递增式(进化)原型开发MIS过程
系统总体设计
Y
功能子单元
全部实现?N 实现一个功能子单元Fra bibliotek最终系统
图4—6 递增式原型开发MIS过程
4.3.2 原型法
四、原型法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1、原型法的优点 2、原型法的缺点
.
4.3.2 原型法
1. 原型法的优点 ⑴ 开发周期短 ⑵ 增加用户的满意度 ⑶ 加强了开发过程中的用户参与程度 ⑷ 降低系统开发中的风险 ⑸ 降低系统开发的成本 ⑹ 易学易用,减少对用户的培训时间 ⑺ 可产生正确的系统需求描述
.
4.1.2 MIS开发的条件
2.MIS开发前的准备工作
管理信息系统 (MIS)
4.4 管理信息系统(MIS)
第四章
企业中的信息系统
2
管理信息系统(MIS)•根据TPS系统的数据汇总和生成关于企业基本运行情况的报告,常以定期报告的形式呈现•MIS系统回答的是常规性的问题,是预先设定好的确定性程序来解答,分析能力有限。
采用汇总与对比,而不是复杂的数学模型或统计方法
•为管理层服务
的一类信息系统,为中层管理者提供关于组织当前运行情况的报告,进而监督和控制业务信息
3管理信息系统(MIS)
处理业务层数据输出输入总结报表
简单模型中层管理者
例如:年度预算4.4主要特点
▲处理方式
用户
4
MIS通过TPS获取数据
5
一个MIS报表实例
Thank You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输媒体(介质)——微波
•两个地面站之间传送 •距离:50 -100 km
地面站之间的直视线路 微波传送塔
传输媒体(介质)——卫星
传输媒体-卫星
22,300 公里
• 与地面站相对固定位置 • 使用3个卫星覆盖全球
地球
常见联网设备图示
PCMCIA网卡
集线器(HUB)
网卡(NIC)
在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通讯时,一般 用户可能认为只要知道了对方的IP地址 就可以进行通信了,但是实际上在这两 台计算机之间存在的通信路径可能有很 多条。所以,通信时,两边的计算机首 先都要判断彼此是否在同一个网络上, 如果是在同一网络上,就直接进行通信; 否则就转发到本网的出口,由该出口负 责处理.
特点
频带较宽,传输 速率较高。
外导体 损耗较低,传输 铜芯 距离较远 (200m,500m) 辐射低,保密性 好,抗干扰能力 强。 保护套 绝缘 层 架设安装方便, 容易分支。 宽带电缆可实现 多路复用传输。
粗缆
细缆
传输媒体--双绞线
双绞线 (Twisted Pair) :每一对双绞线由绞合在一起 的相互绝缘的两根铜线组成,每根铜线的直径大约 1mm。 功能:减少电磁干扰,提高传输质量。电话线就是双 绞线。双绞线可以用于传输模拟传输或数字传输。 局域网中使用的双绞线有屏蔽和非屏蔽之分 屏蔽双绞线 (STP) :抗干扰性好,性能高,用于远程 中继线时,最大距离可以达到十几公里。但成本也 较高, 非屏蔽双绞线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传输距 离一般为100米由于它较好的性能价格比,目前被广 泛使用。
因此,网络通信时,若想找到子网必须定 义子网掩码。子网掩码与IP地址一样也是 一 个32位的值,用它可以屏蔽一部分IP地址,这 样一来,利用TCP/IP就可以区分网络ID和主 机ID。当使用TCP/IP通信时,子网掩码主要 用来确定目的主机是位于本地子网还是远程网。 子网掩码的两大功能可概括为: · 用于区分IP地址中的网络ID和主机ID。 · 用于将网络分为多个子网。 不同类型的网络使用的子网掩码是不同的
Internet 隧道交换机
移动用户
VPN通道
网络安全产品的集成
如果将计算机网络比作城堡:
防火墙就是城堡的护城桥(河)——只允许己方的队伍通过。 入侵监测系统就是城堡中的了望哨——监视有无敌方或其他误入 城堡的人出现。 VPN就是城褒外到城堡内的一个安全地道——有时城堡周围遍布 敌军而内外需要联络。 漏洞评估就是巡锣——检测城堡是否坚固以及是否存在潜在隐患。 防病毒产品就是城堡中的将士——想方设法把发现的敌人消灭。
对称密钥加密(保密密钥法) 非对称密钥加密(公开密钥法) 混合加密算法 哈希(Hash)算法 数字签名 数字证书 公共密钥体系
数据加密技术原理
对称密钥加密(保密密钥法)
明文 加密算法 密文 网络信道 解密算法 明文
密钥
加密密钥
两者相等
解密密钥
数据加密技术原理
非对称密钥加密(公开密钥加密)
网络 类别
网络ID的起始值 1.X.Y.Z 128.0.Y.Z 192.0.0.Z
网络ID的终值 126.X.Y.Z 191.255.Y.Z 223.255.255.Z
A B C
子网掩码(subnet masks) 1、什么是子网 当一个网络较大时,我们常常把它 分成多个较小的网络,每个小网络使 用不同的网络ID,这样的小网络我们 称之为“子网”。换言之,使用子网 可以将一个大网络分成多个较小的物 理网络,通过使用网络互连设备,如 路由选择器,可以将多个子网连接起 来。
· 网络标识ID
网络ID用于辨认子网,同一子网上的所有 TCP/IP主机的网络ID都相同。 主机ID 主机ID用于辨认网络中的每一个主机。 . (1)IP地址的划分 每台运行TCP/IP协议的主机都需要有一个 唯一的IP地址,否则会发生IP地址的冲突, 导致计算机之间不能很好通信。根据网络的 大小,Internet委员会定义了五种IP地址的类 型,以适应不同规模的网络。
数据加密的概念
数据加密模型
三要素:信息明文(Plaintext) 、密钥(Key) 、 信息密文(Ciphertext).
明文 加密算法 加密密钥 密文 网络信道 解密算法 解密密钥 明文
信息窃取者
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
数据保密;
身份验证;
保持数据完整性;
确认事件的发生。
数据加密技术原理
IDS 4
带主机IDS感应 器的服务器 服务器
入侵监测系统的优点
入侵监测系统能够增强网络的安全 性,它
能完善现有的安防体系;
能帮助用户更好地掌握系统情况;
能追踪攻击线路,以便抓住攻击者。
VPN的基本概念
虚拟专用网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技 术是指在公共网络中建立专用网络,数据通过安全的 “加密管道”在公共网络中传播。
各类局域网的网络和主机容量
网络 类别 网络编号(W)的取值范围 网络个数
每个网络主 机个数 大约1700万 65000 254
A B C
1.X.Y.Z-126.X.Y.Z 128.X.Y.Z-191.X.Y.Z 192.X.Y.Z-223.X.Y.Z
126 16384 大约 200万 个
各类局域网的网络ID的有效范围
A类地址分配给拥有大量主机的网络。A类 地址的最高位为“0”,接下来的7位表示网络ID。 剩余的24位表示主机的ID。它允许有126个网络 和每个网络大约1 700万个主机。 B类地址分配给中等规模的网络。B类地址 的前两位为“10”,接下来的14位表示网络ID。 其余的16位表示主机的ID。它允许有16384个网 络和每个网络大约65000个主机。 C类地址通常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LAN)。 C类地址的前三位为“110”,接下来的21位表示 网络ID。其余的8位表示主机的ID。它允许约有 200万个网络,每个网络有254个主机。
内导体芯线 绝缘 箔屏蔽 铜屏蔽 外套
屏蔽双绞线
非屏蔽双绞线
双绞线的特点 结构简单,容 易安装,普通 UTP较便宜 有一定的传输 速率 具有较高的容 性阻抗,信号 衰减较大,传 输距离有限 (100m) 有辐射,容易 被窃听
传输媒体—光缆与光纤
• 光纤(Fiber Optics)所用材料为玻璃,外层有包层 和缓冲涂覆层 • 原理:基于光在两种介质交界面上的全反射现象, 把以光形式出现的能量约束在波导内,并引导光沿 着轴线平行的方向传播。
(二)域名系统(DNS)
在Internet环境中,人们为了进行通信必须知道 各计算机的地址,但是对于那些枯燥且无意义的 “IP”地址是很难记住的。为了使用Intemet上的各 种资源,必须使用“IP地址”,因此,人们在 Internet中使用了一整套规定来表示Intemet上的计 算机的地址,这就是“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有了它,当用户在Internet上浏 览和使用资源时,就无需记忆它的"IP地址”,而 只需知道它的名称。我们把网络上负责这项工作的 计算机称作DNS服务器。
网络安全产品的集成
防病毒
入侵检测
访问控制 漏洞评估
防火墙 虚拟专用网
一 IP地址和域名系统
(一)IP地址
在使用TCP/IP通信协议的网络上,每一台 计算机(主机)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 TCP/IP协议规定,IP地址由32位比特位 组成,一般由相对应的4个部分的十进制数字组 成,每部分用“.”分隔,如 202.112.144.111。 由于在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上是利用IP地 址来表示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的,因此对于 网络中的每一台TCP/IP主机都必须分配一个唯 一的32位地址。每一个IP地址都由两部分组成: 网络ID和主机ID。
入侵监测系统应有的功能
能够发现异于正常行为的操作 不需要人工干预即可不间断运行 对网络入侵行为进行实时报警和主 动响应 不需要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
能方便地进行升级
含入侵监测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
含IDS的网络体系结构
Internet
IDS 2 子网 A
交换机 子网 B
IDS 1
IDS 3
明文(Plaintext) : 加密前的原始信息; 密文(Ciphertext) :明文被加密后的信息;
密钥(Key): 控制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得以实现的 关键信息,分为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
加密(Encryption):将明文通过数学算法转换成密 文的过程; 解密(Decryption):将密文还原成明文的过程。
明文 加密算法 密文 网络信道 解密算法 明文
公开密钥 不相等 公钥 公钥 不可相互推导
私有密钥
私钥 私钥
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防火墙是一种高级访问控制设备,是置于不同网络 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是不同网络安全域间 通信流的唯一通道,能根据企业有关安全政策控制(允 许、拒绝、监视、记录)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
路由器
Internet/Intranet/Extranet
Internet(因特网) 在TCP/IP协议下实现的全 球性的互连网络,称为“Internet网际”,我 国称之为“因特网”。 Intranet(企业内部网) 把Internet技术应用到企 业内部建立的基于开放技术的新型网络体系结 构。 Extranet即扩展的Intranet(Extended Intranet) 通过Internet网络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 Intranet联系起来 ,采用通道技术提高通信两 端的安全性级别。
网络安全知识
• 网络安全的威胁 网络安全技术
– 加密技术 – 入侵检测技术 – 防火墙 – VPN
数据加密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