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八年级数学(上)》课程纲要
八年级 数学 课程纲要
八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教学材料:八年级数学上册山东教育出版社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必修课课程名称:数学八年级上册授课老师:亓新英授课时间:60-65课时《分式》:13课时《相似图形》:18课时《证明(一)》:11课时《数据的收集与处理》:8课时《二次根式》:7课时约计:65课时授课对象:八年级(3)、(4)班两班学生共计116人。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两个班数学差距较大主要突出表现在学生严重的两极分化,然而数学特优生又不突出。
根据学生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安排。
课程目标:㈠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思想方法。
㈡培养学生爱好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创造能力,提高数学文化素养。
㈢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第一章《分式》课程内容:㈠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想获得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乘除运算法则、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与代数恒等变形能力。
㈡熟练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分式的相关运算,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第二章《相似图形》课程内容:㈠经历对图形问题的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类比、归纳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㈡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掌握比例的性质,探索并掌握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㈢了解位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会做一个图形的位似图形.第三章《证明一》课时内容:㈠了解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反例的意义和作用.㈡初步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会证明两直线平行的有关判定定理、性质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理。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课时内容:㈠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经历调查、统计等活动.㈡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体会抽样方式的差异对结论的影响.㈢了解频数、频率等概念会画频数分布图;掌握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的概念,会用计算器计算极差、方差、标准差.第五章《二次根式》课时内容:㈠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会辨别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㈡能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课程实施:㈠课程资源:1.教材:对教材进行校本的二度开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整。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上课程纲要
八年级数学(上)课程纲要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八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材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2版《八年级数学上册》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生(第一学期)授课时间:约 70个课时课程背景:第一章学习的《勾股定理》是继七年级下册学习了三角形,已经非常熟练了三角形面积的求法之后对直角三角形的深度学习,为九年级的《解直角三角形》打下基础。
第二章学习的《实数》是在七年级上册学习了《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学习的。
这部分知识学完之后整个初中阶段的“数”这部分知识就全部学完了。
它的学习为“式”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章《位置与坐标》是在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中的数轴学习的基础之上学习的,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为第四章《一次函数》、九年级上册《反比例函数》、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四章《一次函数》的学习已有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前面第三章的学习知识储备,为九年级上册《反比例函数》、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在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基础之上进行的,学生已经认识到了什么是“元”,什么是“次”,而本章的学习为将来学生九年级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打下基础。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是在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这部分知识学习之后初中段的统计部分知识学生就已经全部学完了。
第七章《平行线的判定》是在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四章《三角形》的学习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为什么证明?”以及怎么判定命题,如何一步步去证明结论的,为八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证明》、《平行四边形》、九年级上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九年级下册《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学生不管是在知识层面还是在能力层面,都有了不小的进步,也有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我们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1.课程名称:八年级数学上册2.教材来源:人教版3.授课时间:约65课时4.授课教师:赵卓5.授课对象:八年级一.背景八年级的数学是初中数学的转折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学习任务较重,且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创设情境,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把握好重难点。
教材内容素材的选取更贴近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有利于同学们的探索、发现和创造,从而习得良好的数学素养,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课程目标:第十一章:三角形1.三角形的边,知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会画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特别是钝角三角形的高,了解重心的概念。
3.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的概念,探索并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掌握有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边、内角、外角、对角线、正多边形)探索并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掌握并能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经历探索三角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和定理(“角角边”),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一些结论。
4.探索并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能运用教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十三章:轴对称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评分的性质。
2.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能够按照要求画出简单平行图形(点、线段、直线、三角形等)关于给定对称轴对称的图形;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3.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距离相等;反之,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线段垂直平分线上。
八年级上册数学实施纲要
《八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授课时间:69——74课时课程目标第一章 勾股定理1.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了解各种探究方法及其内在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2.掌握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利用它解决简单问题.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运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第二章实数1、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2.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3.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等概念,并会进行实数的简单计算.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平移、旋转,理解平移、旋转的基本涵义和基本性质.2.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和设计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3.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旋转后的图形,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巩固平移、旋转的有关性质.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的探索1.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性质过程和常用的判别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条理的表达能力和说理的方法.3.了解多边形的外角定义,并能准确找出多边形的外角.探索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第五章 位置的确定1.对现实情境中位置确定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的活动,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方法.进一步发展数形结合的意识、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2.能准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能在直角坐标系上准确的描出各点,掌握简单的坐标系中坐标变化引起图形的变化规律.第六章 一次函数1.经历一次函数等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经历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发展合作意识和能力.2. 初步理解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及其性质;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表达式,会作一次函数的图象,并能用一次函数及其图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数学应用能力.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等有关概念,会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检验结果的合理性,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理解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第八章 数据的代表1.经历调查、统计、研讨等活动发展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并会求一组数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2.知道权对平均数的影响,并能用加权平均数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现象;能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实施内容课时安排勾股定理6课时实数11课时图形的平移与旋转8课时四边形性质探索14课时位置的确定8课时一次函数8课时二元一次方程组9课时数据的代表5课时课程实施(一)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内容,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点拨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二)学习方式利用导学案,通过自主预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反馈、运用、操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三)实施对策1.数与代数方面: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通过类比的方法掌握实数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学会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的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2.空间与图形方面:通过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过程探索平面几何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3.统计与概率:经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过程增强学生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增强简单逻辑推理意识,掌握简单推理的基本方式、方法.4.实践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重视复习整理能力的培养.5.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提高教学的效率.6.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7.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别辅导;每个知识点落实到位.课程评价(一) 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1.通过课堂演板、课堂提问、小测试,班级展示,检测自己是否学到了新知,通过合作学习检测自己的不足.2.通过信息平台,参与问题的探究,根据反馈及时矫正与评价,检查课程目标是否顺利完成.3.师生互动,师生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二)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1.通过设计基础知识小测试和作业去评价.2.通过基础知识竞赛活动,查缺补漏.3.通过单元测试去检验阶段知识掌握情况.4.通过家长的监督和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1.通过定期评教活动的反馈信息进行评价.2.通过举行听课活动、说课活动互相交流心得,进行自评和互评.3.通过实际操作去评价,如作业检查,作业展览,教案检查等方法评价.。
八年级上数学课程纲要 (2)
第十一章三角形
本章主要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多边形的有关计算。让学生不仅解决有关计算,而且能够学到研究几何图形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并能初步了解所学的图形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学习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难点: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6、测验后及时总结分析,主要包括:(1)各班和全级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2)哪些知识学生掌握比较好,哪些知识掌握比较差,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3)提出需要补救的问题和今后教学上要注意的事项。
7、认真开展课内、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评价(教学评价)
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教学水平方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数学学科的教法。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素质好、师德水平高、专业知识宽厚、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高度的专业精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
科研能力方面: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深入的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积极参与教科研,认识教科研的意义,用很高的热情投入到教研的工作中来。
3、争取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抓住关键点,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能力上下工夫。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4、坚持听课制度:按学校规定:任课教师每学期每人不少于16节,力争超额完成听课任务,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刘欣八年级数学(上)课程纲要
《八年级数学(上)》课程纲要刘欣课程名称:八年级数学(上)课程类型:必修课教学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数学上册》授课时间:90---100课时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课程总目标1、掌握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
2、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等概念,并会进行实数的简单计算。
3、能准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能在直角坐标系上准确的描出各点,掌握简单的坐标系中坐标变化引起图形的变化规律。
4、初步理解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及其性质,并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解法,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6.经历调查、统计、研讨等活动,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并初步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7、知道通过探索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知道证明要有出发点、要步步为据,会证明平行线及三角形内角和的有关结论。
◆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根据《2011年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发行的《八年级数学(上册)》课程内容实施教学,其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如下:【开学第一课】:一个课时。
解读本学期《课程纲要》:指导学生规划本学期的学◆课程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1.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具,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益和学习效度。
2.设计课课练,并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优化作业。
二、教学方法1.问题驱动教学: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内容创设问题环境,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交流,主动思考分析、解决。
2.先学后讲:课前预习探究,课中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和质疑,重点质疑互享,课堂反馈,巩固拓展。
3.重、难点讲授:对于核心知识中的重、难点内容,典型例题,学生在预习或平时学习中所反映出的共性问题要精讲精练。
4.巩固训练与分层辅导:分层设计相应的优化作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全批全改和部分面批面改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分层辅导,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帮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年级
八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授课时间:50课时授课教师:刘竹轩授课对象:雁鸣湖中学八年级三班、四班课程目标:1. 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运算,并能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2. 掌握二次根式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能够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
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 理解四边形及有关概念,掌握几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
4. 理解相似一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一)教学方式1.关注与就只是的联系,提高思维能力;2.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体会知识的发生与发展;3.恰当把握打牢基础与培养能力的关系;4.保证基本运算能力,避免复杂的题型训练;5.将观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6.在教学中,要注意体现研究图形问题的多种方法,关注学生处理图形问题的思维发展水;平,加强相关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
(二)学习方法1.积极主动,勇于探索,发现的学习方式2.采用多媒体,以调动学生感观的学习方式3.多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以致用4.关注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和他们的学习方法(三)课外拓展性练习1.制作视力表2.吸烟的危害课程评价(一)评价指标1、课堂状态2、参与数学活动程度3、学习的自信心4、合作交流的意识5、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6、学生提问的能力7、解决问题的能力8、分析问题的能力9、学生对问题实质的认识理解程度(二)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1、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关注以上九点内容指标按A/B/C/D四个等级评定2、学习评价按百分制评定3、作业评定按A/B等级评定及附加文字批注。
八上课程纲要
一次函数
评价的目的室内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什么?(评价内容) 参与活动的程度和行为表现、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过程 是否积极主动地独立思考,数学思维策略、水平 、品质——数学思维
能否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否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能否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能否清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否进行反思 获得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数学的主动性、自信心,兴趣,应用数学的意识——情感态度 考查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运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状况
5.会用不同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二元一 次方程组和一次函数的关系;
6.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知道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并能用加权平均数 解释生活的简单现象,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差别,初步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应用。 7.会证明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有关结论,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初步认识证明的必要性和严谨性。 8.综合与实践:计算器运用与功能探索、 哪款手机资费套餐更合适
哪个城市夏天更热
课程内容
0《课程纲要》分享 1.勾股定理 2.实数 3.位置的确定 4.一次函数 5.二元一次方程组 6.数据的分析 7.平行线的证明 8.综合实践 9.总复习
课时安排(65课时)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课程纲要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课程纲要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学情分析:经过前面七年的学习,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本学期的学习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八年级学习是初中学习的基础时期,也是关键时期。
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
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
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期教材共安排了五个学习单元:《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分式》、等。
教科书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之上,还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意在使学生经历真正的“做数学”和“用数学”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
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三章《轴对称》本章立足于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整式的乘除运算、乘法公式以及因式分解。
本章内容建立在已经学习了的有理数运算、列简单的代数式、一次方程及不等式、整式的加减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
整式的乘除运算和因式分解是基本而重要的代数初步知识,这些知识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些知识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基础知识。
初二(上)数学大提纲
第一章轴对称图形1.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1.1.1:轴对称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对称轴:某图形关于某条线对称轴对称点: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举例:1.1.2: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举例:1.1.3: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一个看整体,一个看部分1.2轴对称的性质:垂直平分线: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知识点提要: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2、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3、轴对称图形对称点的连线互相平行或同一条直线上。
4、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线段所在直线的交点在对称轴上或对称线段所在直线互相平行。
5、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任何对应部分也成轴对称。
1.3设计轴对称图形知识点提要:1.4线段、角的对称性1.4.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1.4.2:性质定理:线段的初值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1.4.3:到线段两端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知识点提要: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点的集合1.4.4: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1.4.5: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1.4.6: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知识点提要: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2、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脚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4、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1.6直角三角形知识点提要: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举例: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八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6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授课时间:约82个课时■授课老师:■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第一学期)■课程目标:1.探究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判别条件,发展推理能力;学会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探究实数性质及其运算规律,能进行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能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平移和旋转,能够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和旋转后的图形;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4.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和常用判别方法;探索并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了解多边形的概念。
5.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化后点的坐标的变化和各点坐标变化后图形的变化。
6.理解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有关性质,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会作一次函数的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会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字系数),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8.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知道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并能用加权平均数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差别,初步体会它们在不同情景中的应用。
课题学习:探索多边形镶嵌的条件,能运用平面镶嵌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课程内容与安排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八年级数学上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课程实施建议(一) 课程资源1.教材:针对校情、班情、学情整合教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2.练习:依据课程标准及学情作业分层,以课后练习为主。
3.其他资源:网络和班班通,同学的错题集,各合作学习小组等。
数学课程纲要Word 文档
《八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八年级上册课程类型:必修课教学材料: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授课时间:60——65课时授课教师:上街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数学组授课对象:上街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6——10班一、课程目标:《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对课程总目标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下就八年级上册各章,将目标定位如下:第一章《勾股定理》通过本章的学习,在对勾股定理的探索和验证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和合情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利用他们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二章《实数》通过本章的学习,经历探索,掌握无理数概念,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
探索并了解实数的概念,分类。
实数的化简及运算。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第五章《位置的确定》通过丰富的现实背景,让学生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立足于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有效的使用直角坐标系来描绘图形灵活掌握点的位置与坐标的互换;利用变化的鱼这一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的形状、位置变化与图形的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一次函数》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列表、解析式、图像几种方式呈现变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体会函数的概念,明确变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函数,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理解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有关性质,体会方程和函数的关系。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地运用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掌握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联系。
八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大纲
八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八年级上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研究动力。
二、教学内容
1. 数的有理性与实用性
- 分数的计算与运用
- 百分数的应用
2. 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初步应用
- 线段、角的认识与性质
- 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 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 圆的认识与性质
3. 代数初步
- 代数表达式的认识与运算
- 一步一元一次方程初步
4.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 数据的图表表示
-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
1. 分数的计算及应用。
2. 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判定。
3. 一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四、教学方法
1. 授课法:通过讲解、举例和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
2. 实例法: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实例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 锻炼法:通过练题和问题解答,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考试:通过定期考试,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
2. 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口头回答问题:课堂上随机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以上为八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以达到教学目标。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第3次印刷.
2教学用具:直角坐标系挂图,三角板,计算器,直尺,剪刀,硬纸板,班班通等。培养学生多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3基础训练,平时印发习题用教学手段。
二 学习活动
1·在课堂上分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2按学习进度学生动手制造学具经过观察,讨论,总结等活动解决问题
3、经历有点的位置确定点的坐标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之乐;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平面内点的特征;发展形象思维,数形结合意识,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4、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函数表达式并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知道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联系;
5、能根据给出的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了解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理解极差,方差,标准差可以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波动
1
一次函数的应用
3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体会建模思想
哪一款手机资费套餐更合适
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1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
统计知识
那个城市夏天更热
1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
3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1
用二元一次方程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1
本期的知识点较多而且有一定的难度,八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方法生活经验,在平时的生活中和学习中只要能够养成多思考,多动脑多动手习惯,应该是能够顺利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课程目标
1、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会熟练运用解决问题,在探索定理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精神,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数形结合思想。
2、通过拼图,了解到无理数产生的背景和必要性。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能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立方根,会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和乘除运算。
八年级数学上课程纲要
• 4:能运用数学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 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数 学的应用价值。
•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 内容目标 : • 1.从事对现实世界中确定位置的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抽
• 3.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 4.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从而初步理解化“未知”为
“已知”和化复杂的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划归思想。
•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 内容目标: • 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
能力。 • 2.初步经历调查、统计、研讨等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
• 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化后点的坐标的变 化和各点坐标变化后图形的变化。
• 第四章 一次函数 • 内容目标: • 1.经历函数、一次函数等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一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的探 索过程,在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 2.经历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 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像信息的识别与应用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 维能力。 • 3.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理解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有关性质;初步体 会方程和函数的关系。 • 4.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会做一次函数的图像,并利 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语
谢谢大程标准及课时安排 • 第一章 勾股定理 • 内容标准:
1、经历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判别条件(勾股 定理逆定理)的探索过程,了解勾股定理的各 种探究方法及其内在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 推理能力。
第一章单元课程纲要
第一章单元课程纲要课程目标1、经历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判别条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索过程,了解勾股定理的各种探究方法及内在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2、掌握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并能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实例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和应用,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课程内容第一单元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的学习是建立在掌握一般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以及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上,是直角三角形性质的拓展。
勾股定理是平面几何有关度量的最基本定理之一,它从边的角度进一步刻画了直角三角形的特征。
学习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是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直角三角形的需要,也是后续有关几何度量运算和代数学习必要的基础,因而勾股定理具有学科的基础性和广泛的应用课程实施(一)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二)学习方式:利用导学案,通过自主预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运用操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三):实施对策。
1、探索勾股定理:为了突出勾股定理的探究价值,教科书用了三个课时的篇幅,设计了大量的探究,验证活动,层层递进,力图再现勾股定理的探究过程,并感受各种探究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究中,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合作的意识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提高教学的效率。
4、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5、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别辅导,每个知识点落实到位。
课程评价(一)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1、利用课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2、利用信息交流平台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特性与家长定期进行交流。
3、学生书写错题分析报告。
4、收集的有关资料,合作完成一次实践活动,撰写活动报告或数学小论文。
5、单元学习进行复习整理,及时互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上)》课程纲要
刘欣
课程名称:八年级数学(上)
课程类型:必修课
教学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数学上册》
授课时间:90---100课时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课程总目标
1、掌握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
2、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等概念,并会进行实数的简单计算。
3、能准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能在直角坐标系上准确的描出各点,掌握简单的坐标系中坐标变化引起图形的变化规律。
4、初步理解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及其性质,并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解法,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6.经历调查、统计、研讨等活动,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并初步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7、知道通过探索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知道证明要有出发点、要步步为据,会证明平行线及三角形内角和的有关结论。
◆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
根据《2011年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发行的《八年级数学(上册)》课程内容实施教学,其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如下:【开学第一课】:一个课时。
解读本学期《课程纲要》:指导学生规划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制定学习的自我管理要求和预定本学期学习目标。
章/单元章节内容课时
安排
第一章勾股定理1.探索勾股定理 3
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1
3.勾股定理的应用 1 回顾与思考 1
第二章实数1. 认识无理数 2
2.平方根 2
3.立方根 1
4. 估算 1
5.用计算器开方 1
6.实数 3
7.二次根式 1
回顾与思考
第三章位置与坐标1.确定位置 2
2.平面直角坐标系 3
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2 回顾与思考 1
第四章一次函数1.函数 1
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1
3.一次函数的图象 2
4.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1
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2 回顾与思考 1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1
2.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
3.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 1
4.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增收节支 1
5.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 1
6.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2
7、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1
8、三元一次方程组 1 回顾与思考 1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1.平均数 2
2.中位数与众数 1
3.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1
4.数据的离散程度 1 回顾与思考 1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1、为什么要证明 1
2、定义与命题 2
3、平行线的判定 1
4、平行线的性质 1
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
回顾与思考 1
◆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资源
1.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具,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益和学习效度。
2.设计课课练,并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优化作业。
二、教学方法
1.问题驱动教学: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内容创设问题环境,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交流,主动思考分析、解决。
2.先学后讲:课前预习探究,课中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和质疑,重点质疑互享,课堂反馈,巩固拓展。
3.重、难点讲授:对于核心知识中的重、难点内容,典型例题,学生在预习或平时学习中所反映出的共性问题要精讲精练。
4.巩固训练与分层辅导:分层设计相应的优化作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全批全改和部分面批面改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分层辅导,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帮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5.复习总结:善于总结和归纳,以每章或单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进行回顾和总结,梳理知识主干,构建单元的知识网络构图,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本单元知识和方法,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方法
1.合作学习:建立5-6人组成的互助学习小组,指定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同学为组长,指导小组内学生制定互帮互学的要求和措施,进行组内讨论交流、方法共享、互评互学,达到组内合作学习、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2.自主学习:勇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分析、解决问题,善于类比和反思,查漏补缺,定时完成课内外作业,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反馈
1.课堂反馈:通过课堂观察、预习交流、提问回答、板演、课堂测试和练习、学生质疑等途径及时反馈。
2.课后反馈:通过作业检查批写、课后检测、师生对话交流、课后辅导和单元测试等途径来反馈。
五、课外拓展性学习
1.根据学习内容标准,在课内可适当延伸,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激发学习热情。
2.以课本中的“读一读”栏目为主线,让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有更多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机会,可以鼓励有兴趣的学生选择相关材料阅读、思考,同时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课程评价
一、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
评价分为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和达标测试性评价两部分。
(一)过程性评价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师评三部分组成。
评价指标如下:
1.学生课堂纪律表现、课堂学习状态、参与程度、课堂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及时评价。
2.作业评价: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订正情况。
3.合作交流:参与小组活动的表现情况,作品展示、学科评比活动、竞赛成绩等。
4.自主学习情况:预习表现和效果、自习课学习表现、疑难问题的解决态度和表现情况。
(二)达标测试性评价由单元测试、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三部分组成。
二、评价结果处理
期末评价总分为100分,权重如下:
1.过程性评价占30%,其中,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评分别按3:4:3的比例计算。
2.达标测试性评价占70%,其中,单元过关测试、期中测试、期末测试分别按2:3:5的比例进行计算。
最后两项得分相加得出总分,把总分在100---85分、84---70分、69---60分、60
分以下者的综合评价依次定为A、B、C、D四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