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复习:第十四单元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最新二轮专题复习《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十六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13中学庞作珍一、复习思路本专题主要阐述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
要充分认识十月革命开辟了一条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即在资本主义模式之外,确立了社会主义模式。
深刻理解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既要看到其产生的积极作用又要认识其存在的弊端,分析苏联改革的原因和解体的原因,正确对待社会主义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总结苏联改革的曲折历程,并与中国、美国的经济发展作对比,探究改革成败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基本观点: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是解放生产力,也是发展生产力。
改革是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
两者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是辨证的统一。
二、一轮复习中的薄弱环节(一)关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1.建党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标志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真正建立。
2.建国(1)理论指导:夺权和建设的理论:《四月提纲》(背景、内容、意义)(2)实践指导:1917年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巩固苏维埃政权:同德、奥议和,退出一战;将一部分大型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有益探索。
3.建设(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2)新经济政策(1921.3)(3)晚年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全面建设道路小结:列宁是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个政党: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一个国家:领导十月革命,创立社会主义俄国一个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一大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俄国发展道路(二)苏联社会主义文明进程中的特点及其评价。
①苏联经济是计划经济,它消灭了私有制,国家掌握着所有生产资料,虽然在短时间内使苏联得以集中各种社会资源,迅速完成工业化并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经济尊重市场、自由贸易等重要发展趋势。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四: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四: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考纲要求] (1)俄国十月革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考点1 俄国十月革命1.条件⎩⎪⎪⎪⎨⎪⎪⎪⎧客观条件⎩⎪⎨⎪⎧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过渡到帝国主义 阶段。
俄国的帝国主义具有浓厚的军事封 建色彩,对内进行压榨,对外推行扩张和瓜 分世界的政策。
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殖民地人民的反 抗斗争此起彼伏。
主观条件⎩⎪⎨⎪⎧ ①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召开。
②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 诞生。
2.二月革命⎩⎪⎪⎨⎪⎪⎧原因:一战使俄国局势恶化,人民群众掀起反战、反饥 饿、反沙皇专制制度的革命浪潮。
过程:彼得格勒工人举行示威游行,并转为起义。
结果⎩⎪⎨⎪⎧ ①推翻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②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③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进程⎩⎪⎪⎨⎪⎪⎧《四月提纲》⎩⎪⎨⎪⎧ ①俄国革命第二阶段应使政权转移到 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③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革命的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
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 武装起义的方针。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6日,武装起义开始。
《告俄国公民书》的发表,宣告临时政府被推翻。
4.结果⎩⎪⎪⎨⎪⎪⎧ 建立新政权⎩⎪⎨⎪⎧ ①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 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 苏维埃。
②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性质: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领导的 社会主义革命。
5.意义⎩⎪⎨⎪⎧(1)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 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2)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教师招聘历史学科知识——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二)
现代世界——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考点梳理】●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一.苏联改革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二.主要改革活动㈠.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造成工农业生产发展迟缓2.措施:首先从农业开始:调整农业政策,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工业方面,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3.评价:①一定程度上冲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②但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一次局部调整,改革失败。
㈡勃列日涅夫改革1.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内容:将工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国营企业中推行一系列改革3.评价①苏联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②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改革停滞㈢戈尔巴乔夫改革1.方针: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2.措施:①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②经济改革陷入困境后,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从而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3.结局: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4.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根本原因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①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律可循,制度建立后,还需要在改革中自我完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要求有创新意识,要树立坚持改革,追求社会进步的信念。
②要认识国情、尊重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③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求有开拓进取、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④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不发达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特别注意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中的一切积极因素,这就要求有开放的思想意识。
⑤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急于向更高的阶段过渡,而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为建立社会主义创造必要的物质和文化前提。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明确如下思路:
1.为什么要创新调整?其背景是什么? 2.如何创新和调整? 3.调整的结果如何?如何看待调整?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和调整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会动荡
造成了政治经济危机
①都进行农村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 经济体制改革 集制
②都利用市场 和货币关系发 展经济
放开商品市场,允许 资本家经营企业,还 允许外国资本家到俄 国经营
作用:都使经 济得到恢复, 社会得到稳定
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 恢复发展起来,苏维 埃政权进一步巩固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文革”使经济 濒临崩溃社会混乱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十四单元: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专题十五: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4.你认为是否都是不可避免的呢? 5.他的判断实现了吗?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学者总评:
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 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 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
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 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 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的目光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 青年哈默,走进了克里姆林宫。10月8日,第一份 给外国人特许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 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归纳总结出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2、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台的内容和特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明确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3、识记“一五计划”、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的有关内容;理解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和评价;认识优先发展重工业对中国的影响,斯大林模式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
4、掌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及失败的原因。
5.结合中国经济改革,理解改革的道路的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
【专题讲解】一、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知识归纳】20世纪初俄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各种矛盾,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但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发表《四月提纲》,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七月事件”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通过武装起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成熟。
【特别提醒】20世纪初俄国已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要与巴黎公社革命作比较,巴黎公社革命时期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无产阶级还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所以巴黎公社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知识归纳】可从对俄国和世界两个方面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在俄国的统治,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十月革命开辟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不仅表现在革命后苏维埃掌握国家政权,而且表现在俄国成为无产阶级掌权的社会主义国家,还表现在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十月革命在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理论转变为现实,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专题十四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点)
专题十四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考试大纲]●俄国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考点梳理】●俄国十月革命一、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1、经济:俄国资本主义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2、政治:沙皇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尖锐;3、俄国革命力量强大;4、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直接促成革命的爆发;5、二月革命后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主要经过1、《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的方向2、七月流血事件——教育了人民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1917年11月6日—7日)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衩推翻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四、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2、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辟了一条寻求解放的道路。
启示: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险恶的战争环境、物质极度匮乏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后期幻想真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3、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④分配劳动,实行配给制。
4、评价:①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①经济形势严峻,急需恢复遭战争破坏的经济;②政治危机严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
2、目的:为迅速恢复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3、内容: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②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旧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
辽宁高考历史考点双向细目表
近代外交4分
(2)戊戌变法*
民主设计方案(选)15分
(3)辛亥革命
(4)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早期组织4分
(5)新民主主义革命
(6)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4分
国际援助4分
三三制15分
中国远征军15分
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试说明要求的考点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考试内容
内容及分值
内容及分值
内容及分值
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历史素养4分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代法律4分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清代内阁制4分
中国古代专制政治4分
中英政体比较12分
明朝内阁4分
(1)文学的主要成就
(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50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周代文化4分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王阳明4分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清代小说4分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不仅彻底改变了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十月革命后,苏联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本文将从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这段历史。
一、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0月25日(俄历11月7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权。
这场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俄国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
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是俄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经济负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使得人民对现有政权失去信心。
布尔什维克党在这样的背景下崛起,他们提出了“和平、土地、工厂”的口号,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在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实行土地国有化、取消对外债务、实行劳动保障制度等,以满足人民的需求。
同时,苏联政府还积极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以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苏联成立后,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经济问题。
苏联经济落后,产业结构单一,需要进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为此,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行计划经济、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实行农业集体化等。
这些措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使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
其次是社会问题。
苏联在建国初期面临着贫困、文盲、疾病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苏联政府实行了全民教育、普及医疗卫生等措施。
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
最后是国际问题。
苏联在建国初期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围剿和封锁。
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措施,如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积极参与联合国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卫了苏联的安全和利益。
总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苏联政府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清单之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清单之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
社会主义建设
【—总结清单之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下面的内容是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点的总结清单,同学们认真学习,记录笔记。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经济陷于全面崩溃,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用武力镇压革命群众.1917年11月7日,在列宁亲自领导下,十月革命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推出”一战”,颁布了没收地主,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的<土地法令>.
苏联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28年和1933年的两国五年计划,其重点都是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1937年苏联基本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同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
希望老师上面提供的知识点的总结能很好的帮助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相信同学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吧,后面我们进行更多知识点的学习。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学习教材PPT课件
5、特点(实质) 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
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允 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 展经济)
或 调整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
经济管理
高度集中, 行政管理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七月事件: 原 因: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俄军在 前线惨败 影 响: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表明无产阶级 和平夺取政权已经不可能 C、十月决议:近期发动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3、十月革命进程----彼得格勒的武装
1917年11月6日夜,列宁亲自领导这次伟大的革命。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用炮声发出进攻临时政府所在 地冬宫的信号。彼得格勒的武装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4、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
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A
D、农业集体化政策
6、有人说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 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 共同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③只看现象,忽视本质 ④没有从发展的、辨证的角度看问题
经济体制
单一的公 有制体制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 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3、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
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
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专题十四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2011-2012学年度区级骨干教师示范课教案专题十四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考纲要求:1.俄国十月革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分析解读: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是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前苏联经济政策的演变。
学习时要理清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的脉络,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不断实践和完善的过程,从中体验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性、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俄国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新材料,分析、概括、提炼、总结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从中体验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性、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性。
教学重点:新经济政策教学难点:“斯大林模式”教学内容: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是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前苏联经济政策的演变。
可分为三个阶段: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二战之后。
一、俄国十月革命例题第一部分1.2011年是苏东剧变、苏联解体20周年。
有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个“偶然事件”,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政变”。
这次“政变”的直接目的是A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美国记者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
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下列不符合该材料含义的是A工兵代表苏维埃支持临时政府 B布尔什维克颁布《四月提纲》C布尔什维克颁布《和平法令》 D布尔什维克颁布《土地法令》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经过了许多仁人志士的流血和奋斗。
,圣西门《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攻打冬宫请回答:(1)某学习小组拟对上述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题。
(2)俄罗斯科学院下属的俄罗斯历史研究所曾发表一份声明,指出“列宁的活动使国家社会生活和思想方面走入死胡同,阻碍了国家发展,使国家孤立于文明世界之外”。
2014高考历史重难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14高考历史重难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
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 十月革命的胜利(1)二月革命 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工人和士兵在起义中组织了自己的权力机关——工兵代表苏维埃。
(2)列宁发表《四月提纲》列宁回国,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
指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1917年7月,临时政府使用武力镇压革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3)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在列宁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
1917年月11日7日(俄历10月25日),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
这次革命发生在俄历十月,所以被称为“十月革命”。
(4)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在攻打冬宫的战斗中,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举行。
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批准了新政府——人民委员会的组成。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和平法令》宣布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土地法令》宣布立即无偿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
大会选举列宁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苏维埃意即“代表会议”,该政治体制不同于欧美等国,它实行立法与行政权力的统一,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选举政府即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
(5)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鼓舞了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寻求解放的斗争;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2.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新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支持俄国境内的叛军,妄图把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高考历史——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速记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速记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线路图复盘!十月革命是怎么成功的?(1)客观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的发展,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③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反动军队集中于前线,后方薄弱。
(2)主观原因①革命得到人民支持,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③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
④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
⑤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
中国早期共产党人最想知道的秘密: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和意义特点理论创新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使俄国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下,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革命道路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革命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斗争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意义政治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确立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辟了苏维埃政权通向现代化的道路文化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和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跨越28个经度的革命,巴黎公社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异同(快想一下巴黎和圣彼得堡的经纬度,写下来呀。
巴黎【48°N,2°E】圣彼得堡【60°N,30°E】)比较项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不同革命领导没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自发斗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结果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最后失败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影响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开辟了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新纪元相同革命性质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革命方式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革命背景都与大规模战争有关,分别是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与阶级矛盾尖锐有关苏联(1922年成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违背经济规律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时为什么能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的需要,具有必要性;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利于生产力发展,具有空想性。
新课标届高考历史易错题解析十四俄国十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新课标届高考历史易错题解析十四俄国十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2012届高考历史易错点解析:十四、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主要内容】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默写、背诵提示】(1)二月革命:时间、性质、结果。
(2)《四月提纲》:发表时间、内容和意义。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时间、经过、结果。
(4)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和平法令、土地法令、人民委员会。
(4)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重点、难点破解】本考点几套教材所述内容相似,依据教材扎实复习即可。
估计考试命题多以选择题为主,要求简单。
2.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主要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默写、背诵提示】(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内容(农业、工业、产品分配)、评价(结果和影响、俄国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内容(农业、工业、商业、分配制度)、作用、评价。
(3)“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经济发展方针、经济体制的特点)、在经济上的实践(农业集体化、两个五年计划建设)、评价(成就、弊端、教训)。
【重点、难点破解】本考点是复习的重点,但教材叙述内容相同。
考点要求明确,因此复习也较为容易。
第一步——记住史实;第二步——思考命题角度,如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的不同:余粮收集制——粮食税;工业国有化——恢复资本主义私人企业、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取消自由贸易、普遍义务劳动制——按劳分配。
对这两大政策作用的认识与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后期造成经济危机并诱发严重政治危机.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程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P79 结 构 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79-80
一、赫鲁晓夫改革P78
知识要求:几代领导人的改革都是从原因、 内容、评价、失败原因等角度进行要求。
复习回顾: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如何形成
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它留下了怎样的历史影
响?在后来苏联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它存在哪
些问题而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戈尔巴乔夫经济领域的改革具体措施
①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②要求国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③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 体经济存在。
值得指出的是:这些措施是对斯 大林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它从所有 制到管理体制都进行了彻底的变革, 但为时已晚。
(2010)2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 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 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 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1、下列对赫鲁晓夫的改革评述符合事实的有: ①改革从农业开始,符合苏联当时的迫切需要
②玉米运动解决了苏联粮食严重不足的问题
③改革缺乏全面思路,盲目性很大
④苏联工业有了显著增长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以下对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的表 述,正确的是 ①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 ②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 ③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④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束缚 A、①②④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 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2011)39材料: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 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 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 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报》(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 国兴起的原因。(6分)
前苏联国旗
前苏联国徽
现代世界 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政治史第19课77-80页]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2、3经济史第14课64-67页]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经济史第17课78-80页]
考试大纲考查要求
(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 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2)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 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 转变的必要性。 (3)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 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4)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 艰巨性和曲折性。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 济破产(第三则材料);(2分)苏联计划 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第一则材料); (2分)中国内忧外患。第二则材料(2分)
(2012)22.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 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 极低的国家,早早上上工业化的大 道………尽管这个制度及其缺乏效率,及 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 可知该学者 A.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B.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C.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形成 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五年计划—取 消新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形成 公有制—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行政命令 苏联:成就、体系;基础; 资:借鉴; 后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 比例失调[国计]—民生—农民—工人
主要表现 历史影响
哪些问题
本课灵魂笔记 背景: 模式弊端; 二战后国内困难; 两极格局,美苏争霸; 内容重心: 1农1956-1964 2工1964-1982 3全方位 1982-1991 背景: 1-2有冲破,有成就;没突破,终失败 3有突破,时已晚,终解体;
一、赫鲁晓夫改革P78
1)二战结束,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2)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1背景 3)农业的落后制约了工业发展和民生提高; 会改革内容
3评价
见教材,也应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进 行,即围绕积极方面:冲破束缚,取 得一定成效;局限方面:理论没突破, 目标脱离实际,方针盲目,个人作风 等因素导致改革失败
制的弊端
B、对外扩张使国家陷入困境
C、个人专断,政治生活僵化
D、批判斯大林
5、以下有关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
说法,正确的是
①开始于苏联社会陷入危机的边缘
②主张对旧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
③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④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正气歌
——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 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 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 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 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礡,凛烈万古 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 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诗评· 今· 吴熊和: “前半首历叙乾坤正气的历史表现,后半首为自叙。 诗中写正气一点也不抽象。浩然正气就具体表现在 太史简、董狐笔、张良椎、苏武节等夙昔典型和作 者自己的斗争上。这些斗争代表了我们民族讲气节 的传统,有人称之为民族魂。……天地是否有正气, 这个问题可以存而不论。但文天祥人有正气,诗有 正气,这首诗就写出了斗争中的人们最需要的气节 和气概。他尽管国亡家破,兵败被俘,困辱于牢狱 之中,却始终精神百倍,神气飞扬,就来源于这种 巨大的精神力量。这首诗直叙而下,一如正气运行, 诗中也不故作豪言壮语,却使人肃然起敬,这也可 使我们懂得诗的真正的生命到底是什么了。”
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积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 极 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工 方 业增长,1954原子能发电站,1961载人宇宙 面 飞船)。 A、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原有经 局 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限 B、提出的“建成共产主义”目标脱离实际; 方 C、没有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 面 D、赫鲁晓夫个人作风也阻碍改革的进行;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P79 1背景
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 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2内容 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 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 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A、工业利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 提高,国民收入有增加。 3评价 B、没有突破,后期保守,改革陷于停 滞。加上70年代下半期与美国的军备竞 赛,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80年代初, 经济全面滑坡,改革失败。
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一览表 项目 内容 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 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农 业
工 业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利 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承 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可以看出在所有制和管理体制上的松动
说明:局限性也是其失败的原因所在
苏 联 宇 航 员 加 加 林
在联合国大会用皮鞋敲桌子
以上两幅图片展览你会如 何向人介绍有关内容?
列昂尼德· 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 (ЛеонидИльич Брежнев,1906年-1982年),苏联 党、政、军最高领导人。 193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44年升为 少将。1964年参与推翻赫晓夫的政变,自 任苏共第一书记。在他统治下,苏联的军 事、经济大大增强。 苏联在他统治下成为与美国不相上下 的超级大国。他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 洛伐克。1976年5月,他成为苏联元帅。 1977年至1982年他去世前,任最高苏维埃 主席。他在1977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 消了亲苏联的政策,他发动了侵略阿富汗 的战争。 他曾经被中国毛泽东政府斥责为“苏 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的首脑。
3、下列符合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有 ①改革的重点在工业方面 ②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 ③个人独断专行,瞎指挥,出尔反尔, 政策不稳定是其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 ④改革中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
的自主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 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体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与评价表 项目 评 价 A 、工业利润提高,农民 推行新经济体制: 工业 注意运用价值规律, 生产积极性有提高,国 民收入有增加。 扩大了企业的经营 B、没有突破,后期保守, 自主权。 改革陷于停滞。加上70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 年代下半期与美国的军 农业 主权、降低农产品收 备竞赛,经济发展速度 购计划指标、提高农 放缓,到80年代初,经 产品价格、放松对个 济全面滑坡,改革失败。 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仍然可以看出在所有制和管理体制上的继续松动 内 容
得苏联解体。
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P79-80
1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