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8-2019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教案 5.1 延续文化血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精品全册教学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精品全册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与义务权利与义务的含义及关系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2. 国家机构与国家制度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职能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 依法治国与法律体系依法治国的意义和原则我国的法律体系及其作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民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与国家制度、依法治国与法律体系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具备维护自身权益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使其热爱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认识国家机构与国家制度,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具备法治意识,认识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思考,引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挂图、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 板书内容:公民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与国家制度依法治国与法律体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列举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职能。
(3)谈谈你对依法治国的认识。
2. 答案:(1)权利与义务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它们分别具有立法、行政、审判、检察等职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一框 延续文化血脉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1.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和意义;知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描述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力量;列举中华文化的内容;训练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热爱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文化的意义。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联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精心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传统文化节目,播出以来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
想一想: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传统文化独具魅力,传统文化传承也十分重要。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传统文化的话题。
一、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中华文化根(一)中华文化的形成1.材料呈现: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
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2.思考: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3.教师总结: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中华文化的内容1.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相关链接”材料。
2.总结: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凝聚价值追求》公开课教学设计_0
凝聚价值追求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理解人人都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2、能力目标: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二、学情分析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在教学之始,必须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
因此从学情方面我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1、从学生学习情况看:所任教的班级初三毕业班,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思维活跃,但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提炼概括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
2、从学生知识储备和认知特点看:初三学生对政治学科重视程度增加,学习更加主动,主体意识更强,为本框题的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3、从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来看: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冲击着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因此,提升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任重而道远。
三、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难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过程】(师引)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体现了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请大家回忆一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生齐答P7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文字显示并贯彻始终)。
那么,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还有哪些突出表现?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有何意义?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又该怎样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呢?一.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学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核心那么,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作用?当前,我们为什么要继续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二.(推进新课)【问题探究1】——结合前面的事例,并参考课本P71下面一段,你能否总结一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和重要作用!(板书二、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新编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重点知识点回顾
宪法精神
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 容,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 重要地位。
国家机构与职能
了解国家机构的设置、职责和 相互关系,理解国家权力的运 行方式。
法治理念
理解法治的内涵、原则和价值, 树立法治观念。
公民权利与义务
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道德与法治实践
掌握道德与法治实践的方法和 途径,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备考策略及建议
系统复习
全面梳理教材知识点,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强化记忆
通过反复阅读和练习, 加深对重要知识点的 记忆和理解。
做题技巧
掌握不同类型题目的 解题方法和技巧,提 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关注时事
关注国内外时事新闻, 了解最新法律法规和 道德标准,增强理论 联系实际的能力。
调整心态
保持积极、自信的心 态,合理安排时间, 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推动形成全 面开放新格局。
PART 05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REPORTING共 Nhomakorabea生命家园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 护自然
教案将引导学生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对自然的尊重、顺应和 保护。
民主决策的过程
分析民主决策的过程,包括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 评估等环节。
法治的脚步
法治的基本原则
了解法治的基本原则,如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独立 等。
法律体系与法律制度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凝聚价值追求》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认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还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2.难点:如何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凝聚价值追求》的教材。
2.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包括文字、图片等。
3.投影仪:准备好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材料和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社会现象,如公共场所乱扔垃圾、考试作弊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凝聚价值追求。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精品全册教学精品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精品全册教学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内容。
具体章节为第一单元“法治与自由”,其中包括第1课《法治价值》和第2课《法治与自由》。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法治概念、特点、意义以及法治与自由关系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掌握法治基本概念和特点,认识到法治对国家、社会和个人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法治、维护法治观念,提高法治意识。
3. 使学生理解法治与自由关系,学会在法治框架下正确行使自由权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法治与自由关系,如何在法治框架下正确行使自由权利。
教学重点:法治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中重要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关于法治与自由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法治与自由关系思考。
2. 理论讲解:(1)讲解法治基本概念、特点。
(2)阐述法治在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中重要作用。
(3)分析法治与自由关系,引导学生正确行使自由权利。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针对法治与自由关系,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观点和看法。
六、板书设计1. 法治基本概念、特点2. 法治在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中重要作用3. 法治与自由关系4. 正确行使自由权利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法治基本概念和特点。
(2)谈谈你对法治与自由关系理解。
(3)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如何在法治框架下正确行使自由权利。
2. 答案:(1)法治基本概念:法治是指国家依据一定法律制度进行治理,保障国家、社会和公民权利与义务得到公正、公平对待。
特点:法治具有普遍性、公正性、权威性、稳定性等。
(2)法治与自由关系:法治是保障自由基础,自由是法治内在要求。
【精品教案】2018-2019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 第2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
【精品】2018-20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8年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泽山院士是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被称为“火炸药大王”,他是我国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是火炸药资源化治理军民融合道路的开拓者,更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
思考:“王泽山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高扬民族精神(一)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1.话题讨论:“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共同总结: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民族精神的内涵1.阅读教材第67页“探究与分享”。
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填入下图。
2.师生共同总结:(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三)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1.阅读教材第68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价值?3.教师讲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凝聚价值追求》优质课获奖教案_0
第八课第一框《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理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够运用关于消费者的基本权利的知识来指导实际消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诚信的道德观,提高对自觉履行义务的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
教学重点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教学难点增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一、调查导入1、(多媒体展示)小小调查:最近你买过什么东西?有过哪些消费活动?(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导入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学生在被调查的过程中,回答可能涉及到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消费,教师注意做好引导。
2、调查结束后,(多媒体展示)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消费,教师强调指出生活在如今商品经济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会扮演消费者的角色。
引入本节内容。
二、诱发探究,讨论交流分三个部分来和同学生一起完成本节课的内容。
第一部分:你说我说消费者的地位(我们都是消费者)1、教师通过幻灯片演示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指出理论上讲对于经营者来说消费者应该是上帝。
2、然而通过多媒体展示打油诗和漫画生动暗示现实中消费者的权利经常会受到恶意的侵害,激发学生兴趣。
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生活中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
(学生分组讨论,之后畅所欲言谈侵权现象,教师做好指导工作。
)之后,在教师的提醒下,学生阅读教材并分析出产生侵权现象的原因。
3、多媒体展示:“生产酒——批发——零售——购买并消费”的图片,让同学看图思考:1、消费者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2、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有什么意义?自然过渡:展示为保护消费者权利不被侵害,国家政府出台的诸多法律法规。
引导学生理性思考。
进入本节重点环节。
第二部分:消费者享有的权利第二部分是本节重点,为了处理好重点内容。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5.1 延续文化血脉
延续文化血脉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和意义能力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列举中华文化的内容;训练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弘扬中华文化。
教学难点:中华文化的意义。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联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精心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传统文化节目,播出以来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
想一想: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传统文化独具魅力,传统文化传承也十分重要。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传统文化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中华文化根(一)中华文化的形成1.材料呈现: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
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2.思考: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3.教师总结: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中华文化的内容1.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相关链接”材料。
2.总结: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文化的意义1.阅读教材第61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2018-2019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教学计划精品】2018-201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新课改精神,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以课堂教材改革为核心,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
紧紧围绕学校教学处工作的具体要求、年级组的具体情况,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实施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向课堂要质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的教学效果等。
不断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加强大家协同作战、教学研究的能力;实施综合性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材分析: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作为第一单元的主体内容,可以为后面认清基本国情、肩负使命等教学内容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单元是对第一单元内容的深化,又是学生更好地研究第三单元内容的基础;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对第二单元内容的具体化,更好地了解第三单元的内容,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第二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石;第四单元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作为全书的落脚点,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注。
三、重难点:重点:1、我的角色,我的责任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3、施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4、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5、学会选择,学会承担6、终身研究,持续发展难点:1、什么代价,什么回报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5、生活的岔路口四、学生情况分析:1、九年级学生已进一步明白了初中进修生活的基本请求和思路,出格是颠末每学期几回大型考试的磨炼和磨砺,学生对本门学科的答题规范和答题要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仍不够细致和全面,还需要在深度和广度方面举行进一步的磨炼和提高。
2、学生的严谨、上进的学风比较缺乏,仍有相当一部分中下游学生研究态度不端正,研究任务不明确,研究方法不得要领,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本学期教学中做好转后递进工作,缩小两头差距,充实中间力量。
【精品】2018-2019学年人教版初三《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知识架构解读★★★★
【精品】2018-2019学年人教版初三《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知识架构解读★★★★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单元起首语揭示单元要义)富强好比国之脊梁,挺起国家腰杆,护卫民众福社。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走上一条民族复兴、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
(诠释改革开放的影响----意义)回望来路,“中国奇迹”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审视现实,全面深化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强调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
论证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阐述创新的重要性,论证创新强国、万众创新----国家扶持、全民参与)创新者强,创新者胜。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让亿万中国人在创新创业中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改革只有进行时完成时。
扬起改革创新的风帆,“中国号”巨轮必将达到富强的彼岸。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促发展(回望来路审视现实)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等原因,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上文回望来路、审视现实引出核心观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五单元第二课《凝聚价值追求》教材,主要围绕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形成过程以及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
本节课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追求,从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价值观基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其内涵和意义理解不深刻,对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追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其形成过程,学会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形成过程以及如何践行。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追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4.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收集典型案例,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寻求帮助与支持
在遇到困难时,学会寻求他人的帮助 和支持,共同解决问题,增强自己的 抗挫能力。
03
第二单元:和谐交往与师生关 系
亲子之间沟通与理解
亲子沟通的重要性
理解亲子沟通对于家庭和 谐和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以及沟通不畅可能带来的 问题。
有效的沟通技巧
学习并掌握有效的沟通技 巧,如倾听、表达、反馈 等,以促进亲子之间的良 好沟通。
贡献力量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工作、志愿服务等方式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要倡导 社会正能量,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THANKS
感谢观看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尊重 他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具备基本的法治意识和 道德素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
01
02
03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 析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 图片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提高课堂效果。
绪,保持平静和理智。
合理表达情绪
学会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 情绪,避免过度发泄或压抑情 绪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挫折与意志品质培养
认识挫折
了解挫折的含义和类型,认识到挫折 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积极应对挫折
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寻找解 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轻易放弃。
培养意志品质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困难的经 历等方式,逐渐培养起坚韧不拔、自 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符合自身特点和能力的目标,避免过高 或过低的期望。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最新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 (1)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 (8)1.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2.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知识目标1.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懂得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2.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懂得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能力目标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运用能力,传承、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热爱中华文化。
2.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点文化的力量,美德的力量。
难点树立文化自信。
教师准备:1.精心准备和制作中华传统文化相关情景幻灯片。
2.认真备课。
学生准备:1.搜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片。
2.搜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幻灯片展示“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这句话的不同断句:(1)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下雨与天留人无关)(2)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主人不让留)(3)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自己做不了主,主人和天留客了)(4)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犹豫不决型的客人)(5)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主人非不让留)(6)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还是天让留啊!)教师总结:在这几个断句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除此之外,我们的中华文化还有哪些丰富的内涵呢?我们应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增强文化自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会有所了解。
探究一:中华文化根(一)探索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一)民族传统节日教学活动一:幻灯片展示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
“望”意为“田野”、“田地”;“果”意为“转圈”、“巡游”;“望果”意为巡游田野,以祈祷神佛保佑能顺利收割、获得丰收。
盘王节:又叫“做盘王”、“跳盘王”、“还盘王愿”、“打盘王斋”、“祭盘古”等,盘王节是瑶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凝聚价值追求》公开课教案_0
A.铁人精神B.“两弹一星“精神C.长征精神D.雷锋精神
8、“吃水不忘挖井人”。看到“神七”飞天,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我们要想到,当新中国迫切需要开创自己的两弹一星事业的时候,钱学森回来了,赵忠尧回来了,一批才华横溢的科学家都回来了。正是由于他们的共同奋斗,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从他们身上,我们能感受到()
C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D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1、适应时代要求,我们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是因为()
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B、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C、中华民族精神比其他民族精神更优越
D、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与、于优秀传统文化中。
课题
5.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课时
1
课型
新授
姓名
班级
小组
学
习
目
标
1、能说出民族精神的重要性。2、能记住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地位和作用。3、能分辨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4、能综合全课知识明确为什么弘扬和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重点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难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为什么弘扬、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中华民族精神是_____________中______ _的_______。
4、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是什么?请在课本上用直线划出。
5、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都体现了共产党人身上_____的民族精神。
【教育资料】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新教案:第5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2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学习专
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重点:理解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难点:如何在学习、工作、社会生活中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情境导入生成问题1.展示材料。
(教材P66:“运用你的经验”)2.问题设置:在你看过的文艺作品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或故事有哪些?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提示:①戚继光抗倭;②林则徐虎门销烟;③五四爱国运动;④吉鸿昌“我是中国人的故事”;等等。
)3.教师引言:伟大的民族精神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高扬民族精神的大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激发不竭的精神动力……(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知识点一高扬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__魂魄__”。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__民族精神__。
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__爱国主义__为核心的__团结统一__、__爱好和平__、__勤劳勇敢__、__自强不息__的伟大民族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具有__与时俱进__的品格。
4.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__精神支柱__,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__精神纽带__,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__精神动力__。
5.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知识点二构筑中国价值6.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社会主义__核心价值观__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8.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__日常生活__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探究一:伟大民族精神凝聚民族魂魄1.学生阅读教材P67,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图片,探究民族精神的“魂”。
(1)分成四个小组(爱好和平组、团结统一组、勤劳勇敢组、自强不息组),每个小组分别讲两个故事、填写三个以上成语(名言警句也可):(提示:如:“爱好和平”——故事:抗美援朝;成语:情同手足、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团结合作、同舟共济、讲信修睦、唇齿之邦、睦邻友邦;等等。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延续文化血脉》优质课教学设计_6
电视文化节
时代的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如果将中华民族比喻为
目展开探究,
一棵参天大树,那么什么是树的根?——文化
参 考 学生感受深
4.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却又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 书 本 知 识 刻 , 言 之 有
个重要原因在于?——创造力、包容力
回答。
物。
师:如果我们的文化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躺在博物馆
悠”的境界。
五、板书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根 中华文化的意义
增强文化自信
延续文化血脉
美德万年长
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 反思
从内容结构上看,本框题包括两个部分: “中华文化根” “美德万年长”。 对文化根的学习要把握中华文化的形成、特点及意义。通过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分析引 导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在此过程中不能平铺直叙堆砌考点,除了要通过思 维导图理清知识点之外,更还要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入漫画、音乐、视频等多种素 材加强中华文化的渗透教育,激起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传统美德的部分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自觉践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触及 学生灵魂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除了用“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人物”、“最美人物” 等典型事例感染学生之外,也要通过挖掘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让学生明白——原来道德的 践行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件小事也可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此便很好 地贯彻了“德育即生活,生活即德育”的理念,达成了用正确价值观引导学生的目的。
(飞行速度非常快)。马跑得比隼还快,体现了我们中华民
族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精神。
师:文物是文化的载体,大家翻开书本 p60 找找看,
思维导
中华文化究竟有什么意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和法治上册《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1.小组讨论:“双百”人物的梢神品质为什么能打动我们?
小组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而发展,引领社会全 面进步。
(三)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你觉得重庆对斑马线手势语的规定好不好?请给出理由。(肯定或否定 都可以,言之有理即可)
小组回答1:我们所认为的规定斑马线手势语好,其实就是价值。即 人们通常所说的意义。某事、某物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就是有意义, 有价值的: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就是没有意义的。价值的大小,说 到底就是满足我们需要的程度的大小,在价值评价和实践中,人们逐 渐形成了关于各种价值的一些看法,从而形成一定的价值观。
二、构筑中国价值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1•材料展示:
重庆规定了四种斑勺线手势语.第一个是“停止”手势:先伸岀左手 做停下手势,随后变成点赞。第二个是“点赞通过”手势:司机先竖 起大拇指,随后食指和中指向下前后摆动,做出类似“请走”的手势, 示意行人可以通行:第三个是“点赞、挥手”手势,意思是谢谢您的 文明礼让:第四个是“左手比划出八”的手势,放在下巴下,表示 “互安全,齐微笑”•
板 书 设 计
r[民族情神对民族的意义
民族精神的含义、核心 高扬民族精神< 民庶精神的力量或作用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
1传承和弘扬民鎂精神做法 凝聚价值追求S尸士比且山出亦
〔文化最深层内核是价值观
(形成 构筑中国价值彳-丄厶、、/垃、“出勿,内容 社会主乂核心价值观j意义
11培育和践行
教 学 反 思
(二)中华民族粘神的内涵与品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2018-2019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第1课时延续文化血脉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中华文化的意义。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联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精心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传统文化节目,播出以来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
想一想: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传统文化独具魅力,传统文化传承也十分重要。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传统文化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华文化根
(一)中华文化的形成
1.材料呈现: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
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2.思考: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3.教师总结: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中华文化的内容
1.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相关链接”材料。
2.总结: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文化的意义
1.阅读教材第61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2.共同总结: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四)中华文化的发扬
1.阅读教材第62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1)中华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日益密切的国际文化交流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怎样的时代机遇?我们肩负着怎样的文化使命?
3.共同总结:(1)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目标导学二:美德万年长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阅读教材第64-65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1)扶危济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果有机会见到“顺其自然”,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2)青岛有“微尘”,宁波有“顺其自然”,你身边有这样的中国好人吗?分享他们的故事,共同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
3.共同总结:(1)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力量。
(2)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德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3)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精华所在。
(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问题提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家风好家道和,家风是一个家庭精神面貌的潜在气质,也是家庭兴衰的隐性因子。
”传文明家风,做美德少年是对青少年的希望,许多地方正在评选美德少年,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问题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一起解决问题。
3.问题解决: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4.作业布置:选择教材65-66页“拓展空间”中推荐的作品,认真阅读经典,在好书中涵养品格,亲近道德人物,提升人生境界,与同学交流读后体会。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意义和怎样发扬中华文化;知道了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和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有了更多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传承中华文化,争做美德少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让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3 板书设计
延续文化血脉中华文化根中华文化的形成
中华文化的内容
中华文化的意义
中华文化的发扬
美德万年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繁杂,较为抽象,不容易理解,主要学习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华文化根,全方位地了解了中华文化,重点是认识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要结合史实和现实来理解,选择一些典型材料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一个是美德万年长,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可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人物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