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水的运动1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水的运动知识点

高一地理水的运动知识点

高一地理水的运动知识点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的运动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高一地理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水的运动知识点,包括水文循环、河流系统和地下水运动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水文循环水文循环是指水在地球各个部分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降水、径流和蓄水等几个主要环节。

1. 蒸发:太阳能使得水从地表、湖泊、江河等水体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大气层。

2. 降水:水蒸气在大气中升高并冷凝形成云,当云中的水滴沉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降水的形式返回地表,如雨、雪等。

3. 径流:降水过多或地表无法渗透时,降水形成的水流开始沿着重力方向流动,形成河流、湖泊等表面水系。

4. 蓄水:部分降水也会渗入土壤,充当地下水,或被植物吸收后蒸腾,成为植物蓄水。

二、河流系统河流是地球上的主要水系统之一,它由源头、支流和河流三部分组成。

地球上的河流多样且分布广泛,它们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源头:河流的源头是指河流的起始点,通常位于山脉或高地的雪山、冰川等地方。

2. 支流:源头河流流经下游地区,会逐渐汇入其他河流,形成支流。

3. 河流:多条支流在下游继续汇聚,形成主河流,最终将水流注入海洋或湖泊等水体。

三、地下水运动地下水是指位于地下的水分。

地下水运动是指地下水在地层中的流动过程,对人类供水和地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水运动的主要方式有两种:1. 渗流:地下水渗透到土壤层或岩石裂隙中,沿着孔隙、裂缝或岩层空间流动。

渗流主要由于地下水的水头差引起,水会从高水头向低水头渗透。

2. 泉水:当地下水流入地表后,由于地下水面高出地表,就会形成泉水,水在地表自然涌出。

总结:水的运动在地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水文循环是水在地球各个部分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径流和蓄水等环节。

河流系统由源头、支流和河流组成,对于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下水运动则是地下水在地层中的流动过程,对供水和地质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3.3海水的运动(共61张PPT)高中地理精品资源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3.3海水的运动(共61张PPT)高中地理精品资源
2
判断流向
3
判断性质
18℃
20℃
北半球
20℃
18℃
南半球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
20℃ 18℃
暖流
20℃ 18℃
寒流
北半球
暖流
洋流运动的三种形式
1
风海流
2
补偿流
3
密度流
1
风海流
盛行风
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
2
水 平 补
补偿流
偿 流
盛行风
上升补偿流
下沉补偿流
风海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 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
冲天的大潮
• 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河水顶托海水的作用明显,又逢东 南风盛行,风助潮涌,潮借风威,于是就发生了“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 大潮;这一时段,浙江海宁一带会吸引众多游客来观看这一天下奇观
活动:讨论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在海边的活动往往和海水运动密切相关;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相关预报查
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海浪潮汐洋流海浪浪海浪的地理要素示意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海浪条件不人类活动例如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戓性而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则应避开大的海浪海浪种类不表现形式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戒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风暴潮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海啸袭击沿海地区地震时海啸开始海浪种类不表现形式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戒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风暴潮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海浪灾害不海岸防护热带温带的沿海地区均可能遭受风暴潮的袭击

【教案】海水的运动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海水的运动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水的运动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

波浪:海面的波状起伏现象。

潮汐: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洋流:海水大规模定向运动。

一、海浪1、定义: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

并且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海浪。

2、组成要素:波峰:海浪周期性运动的高处部分。

波谷:海浪周期性运动的低处部分。

波长:相邻波峰之间的水平距离。

波高:相邻波峰到波谷之间的垂直距离。

3、成因:(1)风浪海浪一般由风力形成,称为风浪。

风速越大,海浪越高,能量越大。

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

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和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两大类。

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其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

主要发生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

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海洋国家、沿海地区均有台风风暴潮发生。

案例:P58 1953年荷兰遭受风暴潮袭击阅读材料,分析此次风暴潮损伤严重的原因及研究的防御措施?(2)外力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都可能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形成海啸。

类型成因常见海浪由风力作用形成,海浪越高,能量越大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都可能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风暴潮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

当强风与海水涨潮同时发生,海水水位暴涨,风暴潮来势倍增。

热带、温带的沿海地区均可能遭受风暴潮的袭击4.海浪与人类活动(1)影响人们在海滨和海上的活动冲浪等活动需要选择浪较高的时候进行,可以增加挑战性出海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处于安全考虑,需要选择浪小的时候。

在海上活动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2)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评课稿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评课稿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评课稿一、引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地球上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包括洋流、温度和盐度分布等方面。

本评课稿将从教材内容的编排、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的设计、评价方式的科学性等方面对该章节进行评估。

二、教材内容的编排《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地理必修一中的重要章节之一,与其他章节的联系紧密。

在教材编排上,本章节紧接着介绍了地球的水资源,并在后续章节中详细讲述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了良好的知识衔接。

同时,编排上也合理地将洋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内容相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

因此,教材内容的编排符合教学顺序,能够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理解海水运动的特点与机制。

三、教学目标的达成度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点: - 了解洋流的定义和分类; - 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及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 了解海水温度和盐度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理解海气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

经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对上述知识点的掌握度较高,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学生能够培养以下能力:- 分析洋流的形状、运动路径和表现特征; - 理解海水温度和盐度分布的规律,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海洋生物的分布和海洋划分的原则; - 理解海气相互作用的机制,并能够分析天气变化与海温、洋流等的关系。

通过教学实践观察,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达到了预期的能力目标。

四、教学策略的设计1.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本章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入相关实例和图片,激发学生对海水运动的兴趣。

例如,可以结合实际气象事件介绍北大西洋洋流和厄尔尼诺现象等,让学生感受到洋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实际影响。

另外,可以使用实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规律。

2.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探究洋流、海水温度和盐度分布规律。

高一必修一地理海水运动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地理海水运动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地理海水运动知识点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关于地球表面现象、过程及相关原因的科学,涵盖了诸多知识点。

而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广阔的水域,其运动与地理学联系紧密。

本文将探讨高一必修一地理课程中关于海水运动的知识点。

一、海水运动的原因1. 风力作用:风力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风与海水的摩擦力,使海水表面产生形状各异的波浪,并将波浪的能量转化为海水的运动能量。

2. 潮汐力:潮汐是由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所产生的海水运动。

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作用导致海水发生周期性的起落,形成潮汐。

3. 海水密度差异:海水中盐度和温度的不均匀分布导致了密度的差异。

高密度的海水下沉,低密度的海水上浮,从而形成密度驱动的海水运动。

二、海洋表层海水运动1. 海流:由于风力的作用,使得海水形成持续流动的现象。

海流既有洋流,也有沿岸流。

洋流是大范围上的海水运动,而沿岸流则是沿着陆地或大洋边缘的狭长海域内的流动。

2. 环流:全球大气环流和全球海洋环流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不断循环的海水运动。

比如赤道附近的暖流与寒流相接触处会产生暖环流,而北极地区则形成寒环流。

3. 海洋涡旋:海水运动还会形成旋涡状的运动,即海洋涡旋。

海洋涡旋具有稳定的中心和旋涡流动的特点,常见于洋流的交汇处。

三、海水和气候的关系1. 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海洋具有巨大的吸热、储热和释放热的能力,能够调节气候的变化。

海水的温度对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海水越温暖,所蒸发的水汽就越多,从而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进而影响降水。

2. 海洋与降雨分布:海洋的水汽来源以及洋流的影响,对地球各地降雨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在沿海地区,由于海洋对陆地的水汽补给,使得降水量较多,而内陆地区不受海洋影响,降水较少。

3. 海洋与风系统:海洋对风系统的形成和变化有着直接影响。

例如,赤道附近的暖流会使得大气中上升气流增加,进而形成气旋和反气旋,从而影响风向和风力。

四、海洋环境保护1. 海洋污染:人类活动导致的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化学物质排放、固体废弃物、油污染等,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海水的运动(海浪、潮汐、洋流) 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海水的运动(海浪、潮汐、洋流) 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海浪对现在的海岸有巨大的侵蚀作用,人们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 海岸的侵蚀,如修建海堤、种植海岸防护林等。
红树林
现代科技对海浪往往有准确的预报。
老杨说地在理
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要密切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
海浪条件。例如,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而捕
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则应避开大的海浪。
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三章
老杨说地在理
3.3 海水的运动---海浪、潮汐、洋流
的基本形式海浪、潮汐、洋流(综合思维); 2、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波浪、潮汐、洋流的成因和作用(地理实践力); 3、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利用海水运动规律开发海洋的主要途径(综合思维);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波浪、潮汐、洋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综合思维、
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
老杨说地在理
按海水温度,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①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
的海域的洋流,叫做暖流
②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
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寒流
判断洋流寒暖流的方法
老杨说地在理
等水温线判读法:等水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是暖流,如图(a)中M; 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是寒流,如图(b)中N。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核废水在污染海水的同时,还有可 能污染到淡水资源。 另外核废水带来这种污染,也可能会给有关的人群,特别 是沿海人群造成心理上的恐慌。 日本将核废水直接入海,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对海洋 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而受到最直接影响的,要数日本周边 国家。
潮汐
老杨说地在理
潮汐是海水周期性涨落的现象。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 汐,合称潮汐。海水上升的最高水位叫作高潮,海水下降的最低水位叫作低潮。从低 潮到高潮,水位逐渐上升,叫涨潮;反之,叫落潮。相邻的高潮与低潮的水位差称为 潮差。农历的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

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①开源措施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海水淡化、人工增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②节流措施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2.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1、水循环: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3.3海水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3.3海水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课堂作业练习
学问内化于心
课后探究
人类如何减缓海浪活动所带来危害?结合P58页案例活动,请你谈谈自己的做法;
运用海浪相关学问,说出“无风不起浪〞和“无风三尺浪〞是怎么回事?
学问转化,结合所学学问,思索探究的问题
学问的敏捷运用
一、海浪的概念及特点
思索:什么是海浪?海浪如何形成?读课本图文材料圈出关键信息:
①海浪的构成②海浪的成因
归纳探究:
〔1〕海浪是由波的方向、波峰、波谷构成。
〔2〕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风力越大,浪的能量越大〔3〕海浪的类型
同学归纳总结:
⑴海浪的构成:海浪是由波的方向、波峰、波谷构成。
⑵海浪的成因: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风力越大,浪的能量越大
3、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综合运用地理学问力量提高。
4、学会运用生活实例,说明海浪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学习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海浪、潮汐,洋流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学习海浪的定义,形成缘由,分类,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材主要以文字表达、景观图像、案例分析、探究活动等进行呈现,以文字表达为主。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同学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观赏一段海边风景视频,从视频中观看海岸地貌景观,思索这些海岸地貌如何形成?
阅读课本内文段,使同学对海水运动有初步印象。
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探究一:海浪的概念、形成缘由和构成要素
引导结合实际生活例子和教材,总结分析海浪的形成缘由和分类依据,给同学留有充分的信息提取时间,对海浪构成及成因形成深刻印象。
课程根本信息
学科
地理
班级

地理-高一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1课时))-人教课标版

地理-高一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1课时))-人教课标版

B
D
C
30°
A
上图大洋环流是 北 半球的 中低纬(纬度)的大洋环 流,判断依据是 以副热带为中心且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盛行西风的吹拂作用 B洋流形成原因主要是 C洋流从性质来说属于 寒流 。 若此大洋环流位于大西洋,则B为 北大西洋暖流 C为 加那利寒流 D为 墨西哥湾暖流
漂流瓶的旅行
做个大胆的假设吧! 如果地球自转的方向变成自东向西 那么世界大洋表层洋流还会是这样的 吗?如果不是那会怎样?
顺 逆 西 逆 风 漂
F E C顺 D B A
② 流
① 逆 ④ ③
东格陵 兰寒流
拉布拉 多寒流
北 大 西 洋 暖 流
墨 西 哥 湾 暖 流
北大西洋暖流 加 那 利 北赤道暖流 寒 流 巴 西 暖 流
南赤道暖流
本 格 拉 寒 流
西风漂流
世界洋流模式 60 N 30 N
。 。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30 S 60 S 思考: 世界表层洋流实际分布与洋流模式图有何不同? (1)南半球无中高纬度大洋环流 (2)北印度洋洋流分布
0° 东南信风 30°S 盛行西风 60°S 极地东风 90°S
北赤道暖流
世 界 洋 流 模 式
90°S
世界洋流模式 90°N
60°N
西风漂流
30°N 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 南赤道暖流 30°S 西风漂流 60°S

90°S

顺 顺 逆 逆 西 逆 逆 风 漂 流

顺 顺
逆 逆
对照《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指出太平洋 ABCDEF和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洋流名称。
暖流:水温高的海区 水温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海区
100C 200C 寒流:水温低的海区 水温高的海区 150C 100C 150C 0C 20 B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洋流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洋流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洋流洋流是指海洋表面上的水流运动。

洋流的形成和运动主要受到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影响。

根据洋流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暖流和寒流。

暖流是指来自赤道和低纬度地区,水温较高的洋流。

它们一般沿着赤道向高纬度地区移动,对气候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其中最著名的暖流是北大西洋暖流和巴西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是北大西洋中的一条暖流,由赤道附近的暖水推动。

它的主要影响是北大西洋地区的气候和降水分布。

北大西洋暖流从赤道开始向北流动,经过美国东海岸的弗洛里达海流后,分成两股。

一股流经欧洲西北海岸,为欧洲带来温暖湿润的气候;另一股经过加拿大东海岸,对北美地区的气候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巴西暖流是巴西海岸沿线的一条暖流,由赤道附近的暖水形成。

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南美洲东海岸地区,为该地区带来温暖湿润的气候。

巴西暖流的特点是温度较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海洋生物的定居和繁衍有重要作用。

相对于暖流,寒流是来自高纬度地区,水温较低的洋流。

它们一般沿着高纬度地区向赤道方向流动,并对气候和环境产生独特影响。

最著名的寒流包括冷凉的北大西洋寒流和秋末暖湿的秋季寒流。

北大西洋寒流是北大西洋地区的一条寒流,主要来自极地冰川融化的淡水,水温低,含有较高的盐度。

北大西洋寒流沿着北大西洋西北向流动,对欧洲西北部的气候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尤其是在冬季,北大西洋寒流带来的冷空气会给欧洲带来严寒的气候。

秋季寒流是指在秋末冬初,从高纬度地区向赤道沿海地区流动的寒流。

它对于东亚地区的气候和降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秋末暖湿的秋季寒流带来了丰富的水汽和降水,对冬季降水的分布和冷空气的南下有着重要的影响。

洋流的形成和运动是地球自然界中一个重要的现象。

它们对于气候、环境和生物的分布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深入了解洋流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系统的运行规律,把握自然环境的变化,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高一地理3.2海水运动

高一地理3.2海水运动

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
东南信风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
季风 洋流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1、中低纬海区
以副热带 北半球: 顺 时针方向流动 为中心 南半球: 逆 时针方向流动 大洋东岸 寒 流 大洋西岸 暖 流
60° 30°
顺 逆 逆



30°
60°
2、中高纬海区 以 副极地 为中心 大洋西岸 寒 流 北半球:逆 时针方向流动 大洋东岸 暖 流 南半球:南极大陆外围的 西风 漂流。
洋流的分布规律、判读及应用
必修一 地球上的水
知识回顾
1、洋流概念 (大规模性、方向性、常年性、稳定性)
2、洋流分类 按性质分类:
寒流(由水温较低海区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区的洋流)
(高纬度 低纬度海区的洋流)
暖流(由水温较高海区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区的洋流) (低纬度 高纬度海区的洋流)
洋流图的判读及应用
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回答下题。
东 90˚W
图中③、④所在的大洋环流位于(
西
)
A.北半球中高纬,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S B.南半球中低纬,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北半球中低纬,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90˚E
D.南半球中低纬,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B.②为暖流 D.④位于大洋洲东岸
图中洋流(
A.①为西风漂流 C.③位于大西洋东岸
B.图乙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C.图甲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D.图乙洋流为巴西暖流
1、根据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判读寒、暖流
a b c
①如果a>b>c,则该洋流为( 南)半球的( 寒流 ) ②如果a<b<c,则该洋流为( 北)半球的( 暖流 )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水的运动 第1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水的运动 第1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 第一节一、单项选择题(2020·江苏重点中学高一期中)读水圈构成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 B )A.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地下淡水、冰川B.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冰川、地下淡水C.地下淡水、冰川、陆地咸水、陆地淡水D.陆地淡水、陆地咸水、地下淡水、冰川[解析] 陆地水体包括陆地淡水和陆地咸水,以陆地淡水为主,则乙水体为陆地淡水,甲水体为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包括冰川、地下淡水和其他陆地淡水,以冰川为主,则丙水体为冰川。

故选B。

2.丙水体主要分布在( A )A.高纬度、高海拔地区B.岩石圈中C.内流区 D.大气圈中[解析] 由上题可知,丙水体为冰川,主要分布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地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是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湖泊,目前有来水注入艾丁湖的河流主要有阿拉沟和白杨河。

下图示意艾丁湖湖泊最大面积各月出现频率与阿拉沟和白杨河总流量季节变化图。

据此完成3~4题。

3.艾丁湖入湖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B )A.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地下水B.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C.雨水和高山冰雪融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4.与3月份相比,7、8月份艾丁湖最大面积出现频率低的自然原因是( C )A.入湖径流量少B.下渗量大C.蒸发旺盛D.泥沙淤积量大[解析] 第3题,由材料“艾丁湖是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湖泊”可知该地区降水稀少,又因该地处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周围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因此艾丁湖入湖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B正确。

季节性积雪融水在冬季降雪量大的地区出现,例如我国东北地区,而新疆降水稀少,季节性积雪融水不是主要的河流补给类型,A、D错误。

该地区降水稀少,雨水不是主要的河流补给类型,C错误。

故选B。

第4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因此7、8月份艾丁湖最大面积出现频率低的自然原因是夏季高温,蒸发旺盛,C正确。

艾丁湖入湖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7、8月份气温偏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使得入湖径流量大,A错误。

高一地理海水的运动知识点

高一地理海水的运动知识点

高一地理海水的运动知识点海水是地球上其中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水的运动规律对于理解海洋环境、气候变化以及地球系统的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一地理海水的运动知识点,并通过不同的小节来详细论述。

一、海流的形成与分类海流是指海洋中水体在水平方向上的流动。

海流的形成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风力、地球自转、海洋地形等。

根据海流的产生原因和运动特点,可以将海流分为暖流、寒流和赤道洋流。

1. 暖流:暖流是由于暖水从热带或副热带地区向极地地区流动形成的。

它们带来了热量,对沿岸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著名的暖流包括日本暖流、巴西暖流等。

2. 寒流:寒流是由于寒冷水从极地或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流动形成的。

它们通常带有较低的温度和盐度,对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西北冷流和佛得角寒流。

3. 赤道洋流:赤道洋流由于赤道附近的海洋水流围绕地球赤道地区流动形成。

赤道洋流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量转移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赤道反赤道洋流和赤向负反馈洋流。

二、海水的垂直运动除了水平流动外,海水还存在着垂直运动。

这些垂直运动包括上升流和下沉流。

1. 上升流:上升流是指深层海水向海表面运动的过程。

上升流通常与富营养物质的上升和生物生产力的增加相关。

它们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气候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2. 下沉流:下沉流是指海水从表面向深层沉降的过程。

下沉流通常与冷水、高盐度水的下沉有关,进而影响着水体的循环和混合。

下沉流也是深海冷水型生物群落的重要来源。

三、海水的波浪与潮汐除了海流和垂直运动外,海水中还存在着波浪和潮汐。

1. 波浪:波浪是由风力在海面上造成的水体起伏和传播。

波浪的形成与风速、风向和海洋地形等因素有关。

波浪对海岸侵蚀、沙滩形成以及海洋交通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潮汐:潮汐是由于地球与月球、太阳的引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海水垂直运动现象。

潮汐对河口、海峡等地形特征具有显著的影响,也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一地理水运动知识点

高一地理水运动知识点

高一地理水运动知识点水运动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直接关系到地球上的水循环和地质变迁。

水运动包括河流的流动、海洋的洋流和海浪、湖泊以及冰川等水体的运动,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河流的流动河流是地球表面上最重要的水运动形式之一。

河流主要受到降水、蒸发、融雪等因素的影响,决定河流的水量和水质。

河流的形成经历了河流的源头、水系、河段等不同阶段。

源头是指河流的起点,通常是高地、山顶或地下水的突出点。

水系是指所有流向一个共同出海口或湖泊的河流及其支流的组合。

河段则是指河流中的一个特定区域,具有相对连续的河流形态和水流特征。

河流的流动通过两种主要方式实现,即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地表径流是指雨水或融雪等在地面上流动到河流中的过程。

它受到地形、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对水体和土壤的侵蚀、携带和沉积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地下径流是指水分在土壤中以地下流的方式流动到河流中的现象。

它与地下水位的高低、土壤的渗透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河流的流动不仅影响着河流自身的生态系统,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附近的土地利用、农业和城市发展等人类活动。

二、海洋的洋流和海浪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它的运动对地球上的气候、生物多样性和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海洋的运动主要表现为洋流和海浪两种形式。

洋流是指海水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持续性运动。

洋流受到风力、温度差异和海底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世界各地的洋流系统。

不同的洋流系统在海洋中起到了水平和垂直的物质输送作用,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温度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北大西洋洋流系统将热量从赤道地区输送到北大西洋,起到了温暖海洋气候形成的重要作用。

海浪是指海面的波动。

它们是由风力在海面上的作用下产生的,会随着风向、风速和海洋地形的变化而变化。

海浪对海滩、海岸线等地形造成了侵蚀和沉积作用,同时也为航海、渔业和海洋能源等活动提供了基础。

三、湖泊的水运动湖泊是地球上的一种临时或永久贮水体,它们的水运动对湖泊的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高一水循环笔记

地理高一水循环笔记

地理高一水循环笔记
以下是一份高一地理水循环的笔记,供您参考:
水循环定义: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体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能的作用下,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循环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类型:
1. 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循环:海洋水蒸发成水汽,水汽在空中随气流移动,形成降水,降落到陆地上,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水。

2. 陆地与陆地之间的循环:陆地上的水体(如湖泊、河流)蒸发形成水汽,水汽在空中随气流移动,形成降水,降落到其他陆地上。

3. 海洋与海洋之间的循环:海洋水体蒸发成水汽,水汽在空中随气流移动,形成降水,降落到其他海洋水体上。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1. 蒸发:太阳辐射的热量将水体转化为水汽。

2. 降水:水汽在一定条件下凝结并降落到地面。

3. 地表径流:雨水、融雪等在地表流动。

4. 地下水:水流渗透到地下形成地下水。

5. 植物蒸腾:植物吸收水分后通过叶面蒸发。

水循环的意义:
1. 维持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和平衡。

2. 调节气候,影响降水、气温等。

3. 塑造地表形态,如河流、峡谷等。

4. 提供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工业冷却等。

5. 维持生物生存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高一地理水运动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水运动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水运动知识点归纳地理学科中的水运动是指地球上水分的循环与运动过程,包括蒸发、降水、融化、地下水、河流、湖泊和海洋等。

水运动是地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高一地理课程中关于水运动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水的循环过程水的循环是指水分在地球大气圈、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不断流动和转化过程。

它由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组成。

蒸发是水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主要来源于海洋表面和陆地水体。

凝结是指气态水蒸气转变为液态水或固态水的过程,形成云和降水。

降水是指水分从大气中凝聚并以液态或固态形式沉降到地表的过程,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地表径流是指从地表流动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的水分,它是水在地表运动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二、河流的形成和发展河流是地表水运动的一种形式,是地球上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流的形成与地表水循环紧密相关,主要包括降水和融雪。

当降水或融雪水超过土壤的持水能力时,水分开始形成地表径流,最终形成河流。

河流的发展经历了幼年期、壮年期和衰老期三个阶段。

幼年期的河流水量较小,营造了河道的基本形态;壮年期的河流水量较大,具有较高的侵蚀和沉积能力;衰老期的河流水量减小,形成宽阔的河谷。

三、湖泊的形成和分类湖泊是由地表水积聚而成的淡水体系,具有一定的面积和深度。

湖泊的形成主要受到降水、地表径流和周围地形的影响。

湖泊根据地质特征和成因可分为侵蚀湖、劈岩湖、冰碛湖、火山湖、断裂湖等几种类型。

侵蚀湖是在河流侵蚀过程中形成的湖泊,如长江三峡的重庆都江堰水库;劈岩湖是由于地质断层运动形成的湖泊,如四川的青城山龙泉湖;冰碛湖是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如北美大湖区的五大湖。

四、海洋的特征和运动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占地球表面的71%。

海洋的特征包括咸水、深压、持续性运动和变温性等。

海洋的运动主要受到风、浮力和地球自转等因素的影响。

海洋水体的垂直运动主要包括上层水的风化和混合、中层水的倾斜运动以及深层水的密度驱动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① ②
③ ② ①
⑤ ⑥ 读水循环示意④ 2-2 水的运动
教学设计
深圳市松岗中学 唐小军
第一课时:《水循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以及水循
环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各种水循环类型的示意图,并能用自己的
语言简练的表述水循环的过程;能够利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解决
一些实际问题。

德育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物质的运动性、运动的规律性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
点;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及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过程及成因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问题讨论法;
学法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学生实验、问题讨论、
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
【激趣设悬引入】
李白诗《将进酒》中有两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其实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错误,你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违背了地理学中的什么原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二节 水的运动的第一课时:水循环 板书:水循环
【实验探究】
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做好教材上“模拟水循环”的实验。

为了让实验更明显、快速,可以适当改变实验条件,把“将器皿放在阳光下直晒或用台灯直接照射”的条件改为在“器皿下用酒精灯加热”。

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如下一些问题:
1、器皿中的水和小瓶中装的沙分别相当于现实中的什么?
2、为什么要在塑料纸盖上压放石头,且要放在装沙小瓶的正上方,其作用是什么?
3、要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归纳: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水从器皿中蒸发,然后在塑料纸上凝结,并沿压放石头的正下方滴落到小瓶中的沙上,这就类似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课件展示】
为了更直观、准确地反映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情况,教师有步骤地播放多媒体课件:水循环,如下图。

J D I
E
I A C
F H G
教师边播放课件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
1、从水循环的发生领域来看,水循环可以分哪几类?;图中的A—B—C过程,A—D—E—G、H过程,I—J—E过程分别属于何种水循环类型?
学生回答: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

2、各种水循环的完成,各要通过哪些主要的环节?
学生回答:
海陆间大循环: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地表、地下)——海洋
海上内循环: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到海洋
陆地内循环:陆地水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到陆地
3、根据水循环的过程,你能给水循环下个定义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各个环节,在各种水体之间连续运动的过程叫水循环。

4、讨论水循环的意义。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归纳:①水循环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并在各个圈层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②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再生,并能持续利用③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问题回放】
学生回答,新课引入时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学习水循环的知识,李白诗句中的“奔流到海不复回”违背了水循环的原理。

【知识扩展】
为了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水资源,趋利避害,人类根据水循环的原理,修建了众多
的水利工程。

如我国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工程;我国21世纪实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超大型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它们都是利用水循环的原理,通过影响水循环地表径流这个环节,从而改变了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和空间分配,实现了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配置,达到了为人类服务的目的。

【学生活动】
讨论题:既然水是可以循环并能不断更新、再生,所以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这个观点。

说一说你的理由。

讨论过程略。

【信息反馈】
课件展示下列问题:是非题(正确的划“√”,错误的打“×”)
1、修水库可以起到调节河川径流变化、防洪抗旱的作用。

2、塔里木河主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3、我国东南地区夏季的东南风属于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汽输送环节。

4、水循环能使海陆之间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5、水资源的不断更新和再生主要通过陆地内循环来实现。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一、水循环的定义和类型: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

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海陆间大循环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地表、地下)——海洋
海上内循环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到海洋
陆地内循环陆地水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到陆地
四、水循环的主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