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 伍加壹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一、社会学的含义: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结构—功能角度)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
(“社会行为”角度)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六、“文化滞后”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社会行动以及社会问题的一门科学。
它关注社会的结构、制度、文化及其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可以涵盖从微观个体行为到宏观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
首先,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概念是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形式以及个体在这些组织中的地位和角色。
社会结构包括家庭、学校、政府、经济机构等各种社会组织。
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它规范了个体的行动和关系。
其次,社会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社会交互和社会关系。
社会交互指的是个体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过程,而社会关系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持续的关系。
社会交互和社会关系不仅包括个体之间的互动,还包括社会角色、社会网络等因素。
社会交互和社会关系在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涉及到社会凝聚力、信任、合作等问题。
第三,社会学研究还关注社会行动和社会问题。
社会行动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活动,包括行为的目的、动机以及行为带来的结果。
社会问题是指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利于社会发展和个体幸福的现象和现象,例如贫困、犯罪、不平等等。
社会学研究社会行动和社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社会学研究还关注社会变迁和社会变革。
社会变迁指的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包括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演变等。
社会变革是社会变迁的结果,是指社会中根本性的、大规模的变化。
社会变迁和社会变革是社会学研究的前沿领域,需要研究者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综上所述,社会学的研究重点包括社会结构、社会交互和社会关系、社会行动和社会问题、社会变迁和社会变革等方面。
这些研究内容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学领域的核心内容。
在实施社会学研究时,需要应用各种理论和研究方法,例如结构功能主义、符号互动主义、社会网络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
只有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综合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微观的个人行为到宏观的社会结构,都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社会学概论》中的重点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社会学的概念和方法。
一、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运动、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社会学的目的是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二、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复杂多样,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社会现象,社会学引入了一系列基本概念,如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网络、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等。
这些概念是构建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学的分析方法社会学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调查、实验和文献研究等。
观察法是通过实地考察或间接观察来收集数据的方法,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方法,实验法则是通过实验来控制和观察社会现象的方法。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应根据研究问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四、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功能主义、冲突论、互动论、系统论等。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的整体性和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冲突论则强调社会中的矛盾和冲突,互动论关注个体之间的互动过程和意义,系统论则将社会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
这些理论流派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应根据研究问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
五、社会学的研究应用社会学的研究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例如,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和影响,揭示社会阶层和社会地位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探究社会运动和社会变革的原因和过程,研究社会组织和管理的问题和挑战等。
社会学也可以为政策制定和社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总结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2、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
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我们称之为“角色集”。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这就构成了角色集。
3、社会:就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4、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表现为社会各要素之间、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各方面功能的发挥。
5、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6、符号:符号就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例如: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等都是符号,它是一种意愿标志。
7、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
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帕克认为,集合行为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
8、初级群体:所谓初级群体又称为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它的成员相互熟悉、了解,是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9、群体凝聚力:又称为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吸引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之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10、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它是相对于初级群体而言的次级群体,又称为正式社会组织。
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形成的社会团体。
11、组织管理: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活动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之外,还有赖于组织自身的管理。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doc
1. 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社会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人类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
2. 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人物:传统社会学、现代社会学和后现代社会学;代表人物包括孟特斯、科曼德、马克思、韦伯、杜尔凯姆、帕里索等。
3. 社会学的理论范式: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社会学结构主义和现代性理论。
4. 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包括家庭、教育机构、政治组织、宗教组织等;社会结构包括社会阶层和社会层次、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
5. 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社会变迁包括社会革命、经济发展、文化变革等;社会发展包括现代化、全球化、城市化等。
6. 社会问题和社会政策: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差距、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就业问题等;社会政策包括社会保障、教育、健康保健等。
7. 社会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研究、现场观察、内容分析等方法。
8. 社会学在社会管理和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社会调查、社会评估、社会计划、社会工程等。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社会学概论重点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社会学的功能: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人口与社会运行人口规模直接因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人口的自然构成主要包括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人口发展过程:原始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老龄化:老龄化,即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的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环境与社会运行环境服务于人类的三种总体功能:供应站、居住地和废物库环境的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邓拉普的模型有助于简明地概括环境的社会功能及其随时间演进而发生的变化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变:第一时期是采集狩猎时期;第二时期是农业时期;第三时期是工业时期环境保护经历的主要阶段:末端治理、源头和过程控制、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化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运行:两种生产,即人口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一、什么是社会与社会系统(一)社会主要有两大派别:1、社会维实派:也叫社会实体派。
他们认为,社会不仅是个人之集合,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2、社会维名派: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社会做过多方面的论述:第一: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二: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为根本的关系第三:社会系统思想。
社会系统是由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即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生活系统和思想文化系统(二)社会的特点: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2、社会以人与人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三)社会的功能:整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继承和发展功能二、社会运行(一)什么是社会运行: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他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欢迎阅读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一、社会学的含义: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结构—功能角度)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
(“社会行为”角度)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六、“文化滞后”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详细笔记
社会学波普诺二、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1、经典人物(1)奥古斯特?孔德通常被认为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孔德创造了社会学这个词。
早先,他曾称这门新学科为“实证哲学”,既强调它的科学性,又与传统的哲学相区别。
他认为,社会学的目标是去发现社会的“不可更改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新的秩序。
孔德并没有以纯科学的兴趣去分析社会;他更想建立一个“精神的精英”――由他自己领导――去管理新的社会秩序。
(2)他提出了社会像一个有机体——一个自我管理的体系的思想。
通过吸收一种类似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思想,斯宾塞提出社会就像物种那样,由简单向复杂进化。
斯宾塞认为那些能更好地适应其环境的社会比不能适应环境的社会更易于生存与发展。
斯宾塞认为适者生存的原理适用于社会之间和社会内部。
换言之,社会的特征,包括它的不平等,都是“自然”进化原理(或规律)的结果。
斯宾塞反对政府干预社会事务,因为他认为这种干预会阻碍这些自然发展规律。
他将社会类比为生物有机体的思想却在现代社会学的功能主义学派中得到了响应(关于功能主义参见本章后面)。
(3)他把社会看成是不断冲突与变迁的。
他指出,每一个社会都包含有“毁灭自己的种子”。
马克思相信社会主要是由经济力量决定的。
他将人类历史看成是经济上的各阶级不可避免的相互冲突的过程。
与孔德的传统一样,马克思感到社会科学家不仅应该认识社会而且应该改变社会。
然而,马克思的观点颇为激进,他相信正如资本主义取代了封建主义一样,资本主义也将通过阶级斗争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马克思的社会阶级观和关于经济因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被视为对于社会科学的主要贡献。
他关于阶级冲突的观点反映在现代社会学的冲突学派中(关于冲突学派本章后面将有探讨)。
他对社会学关于政治与经济制度的分析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参见本书第十七、十八章)。
(4)法国学者埃米尔•迪尔凯姆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确定了社会学的研究主题,指出了它与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改革的区别。
《社会学概论》考试复习重点(全)
《社会学概论》考试复习重点
一、重要名词解释:
家庭结构社会交往犯罪社会制度过度城市化社会需要社会分层社会分化初级社会群体社区家庭贫穷文化论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社会控制科层制社会群体越轨行为
二、重要知识要点:
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论点是哪三点?
2、初级社会群体有哪些功能?
3、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主要点。
5、人际关系影响的因素?
7、社会现代化的内容有哪些?
8、什么是社会趋同论?
9、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10、什么是社会控制?它的功能?
11、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
12、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与特殊社会化的异同。
13、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它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14、社会保障功能是什么?
15、社会变迁的原因?
16、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的主要点?
17、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
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 伍加壹整理
社会学复习伍加壹整理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1.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科学。
社会学学科可以使我们超越仅局限于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的观念—即那种认为社会成员、构成该社会的群体和机构,以及改变社会的力量均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
2.社会学的研究方式在研究社会与社会互动时,社会学尽量保持科学性。
社会学家总是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技术,比如生物学、物理学的。
像其它科学家一样,社会学家在提出问题、得出结论时努力做到客观性—不受感情、偏好之影响。
3.社会学家关于人类行为的基本假设人类行为由社会和社会环境所塑造。
4.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及其学说奥古斯特·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最早提出社会学这个词,并把其称为“实证哲学”。
他认为社会学的目的是要发现社会的“不可更改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赫伯特·斯宾塞:通常被认为是19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思想家。
斯宾塞认为社会像一个有机体,具有自我管理的功能,类似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社会中的所有一切都是进化的结果,政府不必干预。
卡尔·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不断冲突与变迁的。
他的观点与斯宾塞的社会服从于“自然”规律的观点相对立,他相信社会主要是由经济力量决定的。
马克思的社会阶级观和关于经济因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被视为对于社会科学的主要贡献。
埃米尔·涂尔干:涂尔干对社会学的贡献在于确定了社会学的研究主题-社会事实。
他认为社会之所以能够整合是因为其成员享有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
与孔德、斯宾塞相同,涂尔干将社会视为它自己的一个整体,该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马克斯·韦伯:现代社会学发展的重要影响人物。
他认为,社会科学家在研究问题和得出结论时,只有将他们自己的观点暂时放在一边,才能发现解决问题的客观方法(“价值无涉”社会学)。
和涂尔干一样,韦伯塑造了社会学研究和社会学理论的模型,认为社会学必须包括“社会行动”研究,即研究人们相互之间行为取向的方式,认为研究人际互动不应该只依赖于客观的定量方法。
社会学概论重点、要点及复习指导
社会学概论重点、内容要点一、复习时应注意的问题《社会学概论》复习时应按本课的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以教材为蓝本,结合本《复习指导》,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在复习时可以参考其它学习资料,以增强对本课的深入理解,但如与教材有矛盾的时侯,应以教材的内容为准。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各章节的重点内容。
即《复习指导》对于教材各章节教学重点考核内容所作的调整,如删去的内容,就不列入考试范围。
二、命题形式及所占比例安排命题指导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
题型如下:填空题:检查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方式,它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广,主要体现为重要人物、重要事件、理论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意义等。
名词解释:检查最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涉及范围比较广。
考试中的名词以基本概念和重要概念为主。
所谓基本概念、重点概念是指在社会学的某一领域中有相当大的涵盖和解释能力的概念。
回答时要简明扼要,不要进行过多的解释,要抓住概念的实质,有些名词可能包括其构成要素及显著特点。
简答题:检查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掌握的程度。
这些问题一般出现在教材中阐述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晰的问题上。
回答这类问题时,要求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对该题所涉及的要点要叙述全面、完整、准确。
同时对每个要点有稍作解释。
论述题:检查社会学的重点原理的掌握程度。
这类题目是联系实际题。
在回答联系实际题时,首先要解答问题同所涉及的中心概念,然后阐述理论要点,从而给出理论的全貌;联系实际理论要点与现实要扣得准确、适当。
要避免所涉及的理论与现实脱节的现象。
填空10%;名词解释30%;简答题40%;论述题20%。
三、复习内容要点第一章绪论重要概念:社会所谓社会,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的结合成不同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社会学概论1、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2、角色冲突:是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一个人因同时担当两种以上角色,这此角色又对他提出出相互矛盾的要求时所出现的现象。
3家庭:所谓家庭,是指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4、人的社会化:是指人从出生到成长为一个社会成员,能够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
5、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6.城市化:所谓城市化,主要是指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在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往地的过程。
7、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8.情景定义:情景定义:情景定义是社会学家托马斯用来解释人们社会互动机制或过程的概念。
它指人们在行动之前。
对自己所处和面对的情景进行的审慎考虑和主观解释,这种解释对人们采取何种行动有直接影响。
9、社会制度: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
社会学研究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认为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10、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站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再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越轨行为,被司法机关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进行教化的过程。
11、社会需要:是人们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受,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12、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由哪些部分构成及各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
在这里,前者是从外观上来描述社会组织的结构,后者则是从实质上来分析社会组织的结构。
《社会学概论》重点必考知识点整理(最全)
《社会学概论》重点必考知识点整理(最全)利用社会学理论,解剖身边的社会现象。
“泮湖大学”——工具理性——中国企业家缺乏的精神是什么?从计划生育到“二孩政策”——实用主义?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新的社会不公平及贫富差距?昆山反杀案——自媒体新技术掀起的舆论巨浪——技术意味着什么?问题:广告行业是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还是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义: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权力的统摄性研究。
狭义:对人类生活领域的研究。
社会学的三大传统范式(三大研究传统)实证主义范式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布迪厄、吉登斯……什么是实证主义?人文主义范式韦伯、齐美尔、库利……什么是人文主义?批判主义范式马克思、霍加特、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前期马克思、后期马克思什么是批判主义?关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存在根本性差异,导致了范式之间的差异甚至是对立。
但是不管怎么说,实证主义范式一直处于主流地位,故此可称之为主流范式。
另外两个虽是非主流范式,但有着巨大影响。
这就形成了学术研究的争鸣及多元化。
第一节社会学及研究领域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社会唯实论):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他们都采取实证主义路线社会行动(社会唯名论):韦伯人文主义路线霍曼斯—社会交换论实证主义二、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系统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深入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三、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理论社会学:理论、历史、方法三个方面如:“现代性”问题应用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环境社会学……如:“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人口福利”问题第二节社会学发展的历史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与条件(一)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经济上工业革命政治上产生了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2.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暴露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如:经济危机大约每10年一次;工人处于悲惨境地3.经历长期无序和失范后对社会秩序的渴望法国革命:1789年;1815年;1830年;1848年(二)社会学产生的思想条件1.历代社会思想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人的自然状态及社会契约论——洛克霍布斯卢梭等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2.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物理学影响到了孔德生物学影响到了斯宾塞3.社会调查资料的积累二、西方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涂尔干)韦伯:理解社会学帕森斯、莫顿:结构功能主义科赛、达伦多夫:社会冲突论霍曼斯、布劳:社会交换论布鲁默、戈夫曼:符号互动论吉登斯:结构社会学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布迪厄:反思社会学西方社会学存在的问题:1.改良主义(实证主义人文主义)2.价值中立(实证主义)3.西方中心论4.二元对立(实证主义)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脉络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倍倍尔、李卜克内西、梅林——中国共产党(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贡献与影响1.为观察社会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立场和视角,即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2. 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概论核心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核心知识点总结一、社会学的起源与发展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是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古典社会学阶段(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康德、霍布斯、波兴、孔德、孟菲尔德等,主要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角度分析社会问题。
2. 现代社会学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有马克思、韦伯、杜尔几、恩格斯、杜尔几等,主要对社会进行科学化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学理论和方法。
3. 当代社会学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代表人物有贝克、戴维斯、柏拉叶、高奇、豪、普及等,主要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变迁。
二、社会学的研究范畴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包括社会现象、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等内容:1. 社会现象:包括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2. 社会结构:研究社会的组织、分工、层次、角色与地位等问题。
3. 社会变迁:研究社会的发展、演变、变革和变动问题。
4. 社会问题:研究社会中的矛盾、冲突、问题和危机等。
三、社会学的理论体系社会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主义三大理论:1.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的社会机构和角色都有着特定的功能。
2. 冲突理论:强调社会中的利益冲突和社会分化,认为社会是由不同阶级、集团和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构成的。
3. 符号互动主义:关注人们在社会互动中的意义生成和交流,认为社会是由个人的互动和交往构成的,通过符号的解释和理解形成社会现实。
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1. 定性研究:通过观察、访谈、文献资料分析等方式,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意义和内涵。
2. 定量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量化和分析。
五、社会学的应用领域社会学的应用领域包括社会工作、社会政策、城市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1. 社会工作: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帮助弱势群体和个人。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一、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社会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畴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二、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社会2.社会组织3.规范与价值观4.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5.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三、社会学理论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2.冲突理论3.交互主义理论4.社会建构主义理论5.其他重要理论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社会学研究的特点及其科学性2.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3.社会学研究的方法a.实证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统计分析等b.理论分析方法:文献阅读、逻辑分析、比较研究等c.实用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实证研究等4.社会学研究的伦理问题五、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1.社会变迁的概念及其类型2.社会变迁的驱动力3.社会发展的概念及其指标4.社会发展的理论模式六、社会控制与社会变革1.社会秩序与社会控制2.社会控制的手段和机构3.社会变革的概念和类型4.社会变革的影响因素和路径七、社会学应用1.社会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2.社会学在政府和社会管理中的应用3.社会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4.社会学在社会公共服务中的应用八、社会学的发展与前沿研究领域1.社会学的发展历程2.国内外著名社会学家及其代表作品3.社会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及热点问题以上就是社会学概论的总复习重点。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课堂笔记和相关参考资料进行复习,适当做题、讨论和总结,加深对社会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总结重难点,理清知识框架,注重综合性复习和运用,有助于对社会学概论的学习和应用。
社会学概论复习内容
社会学概论复习内容第一章导论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侧重于从社会整体出发,把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在西方,其古典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并由此开创了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
一般来说,在侧重以社会整体为对象的研究中,一般可以看到“秩序和进步”、“结构和过程”等方面。
二是侧重于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在西方,其古典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韦伯,并由此开创了社会学中的人文主义社会学传统。
三是不属于上述两种的说法的,其中有些观点影响较大,但最终没有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
其中主要有“剩余说”、“学科说”、“调查说”、“问题说”等。
二、社会学的学科性质1、社会学不仅仅是低层次的调查工具;2、社会学给我们提供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3、也为我们理解社会、解释社会提供理论方法和视角。
三、社会学的概念界定: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人类社会和人们社会行为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
四、社会学的学科特征整体性、广泛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五、社会学的学科地位1、总和论,即把社会学与各门社会科学的关系看成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综合论,即强调社会学是将各门社会科学的成果,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加以综合而得出的。
3、普适论,即认为社会学原理具有普遍性,适于一切社会生活,因而把社会学与其它各门社会科学的关系看作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4、中心论,即认为社会学居于各门社会科学的中心,它既对其它社会科学有指导作用,又吸收其它社会科学的成果。
5、平等论。
即认为社会学与其它各门社会科学处于平等的位置上。
六、社会学的学科功能1、社会学的认识功能:包括描述、解释、预测和规范;2、社会学的实践功能:包括教育、管理、咨询、监督。
七、社会学的诞生背景社会历史背景、思想渊源八、社会学的发展脉络社会学的三大传统: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批判主义发展历程:古典社会学、现代社会学、当代社会学九、社会学的中国发展传入时期、中断和重建时期、本土化研究探索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方法体系的三个层次:方法论、研究方法、具体的技术工具主要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田野调查、观察法、文献研究、历史比较方法、实验法第二章社会一、社会的涵义1、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而仅仅是一个名称而已。
《社会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重点知识点一名词解释①社会学: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②★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四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保障、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③社会学调查:是指在社会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社会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进行资料的汇集和整理,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认识和具体工作建议的一套实践活动。
④人口:就其最基础的含义而言,即是指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一种集合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
⑤★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稠密程度的指标,指特定时点上单位土地面积所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公里的常住人口数来表示,可以用来评估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⑥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的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⑦老龄化:即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综合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
⑨★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生物、物理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应的环境。
它不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实际上是一种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具有系统的特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
⑩价值观:指社会成员对于人或事物价值的判断,即对于人或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它也是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的基本标准。
二简答题(一)★简述社会学的社会功能1科学理性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认识和改造现代社会的有效的工具。
①认识社会:第一:社会学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将来怎样变化第二:社会学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人们认识新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获得新的社会知识第三:社会学能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可以量化的方面,进行定量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复习伍加壹整理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1.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科学。
社会学学科可以使我们超越仅局限于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的观念—即那种认为社会成员、构成该社会的群体和机构,以及改变社会的力量均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
2.社会学的研究方式在研究社会与社会互动时,社会学尽量保持科学性。
社会学家总是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技术,比如生物学、物理学的。
像其它科学家一样,社会学家在提出问题、得出结论时努力做到客观性—不受感情、偏好之影响。
3.社会学家关于人类行为的基本假设人类行为由社会和社会环境所塑造。
4.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及其学说奥古斯特·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最早提出社会学这个词,并把其称为“实证哲学”。
他认为社会学的目的是要发现社会的“不可更改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赫伯特·斯宾塞:通常被认为是19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思想家。
斯宾塞认为社会像一个有机体,具有自我管理的功能,类似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社会中的所有一切都是进化的结果,政府不必干预。
卡尔·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不断冲突与变迁的。
他的观点与斯宾塞的社会服从于“自然”规律的观点相对立,他相信社会主要是由经济力量决定的。
马克思的社会阶级观和关于经济因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被视为对于社会科学的主要贡献。
埃米尔·涂尔干:涂尔干对社会学的贡献在于确定了社会学的研究主题-社会事实。
他认为社会之所以能够整合是因为其成员享有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
与孔德、斯宾塞相同,涂尔干将社会视为它自己的一个整体,该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马克斯·韦伯:现代社会学发展的重要影响人物。
他认为,社会科学家在研究问题和得出结论时,只有将他们自己的观点暂时放在一边,才能发现解决问题的客观方法(“价值无涉”社会学)。
和涂尔干一样,韦伯塑造了社会学研究和社会学理论的模型,认为社会学必须包括“社会行动”研究,即研究人们相互之间行为取向的方式,认为研究人际互动不应该只依赖于客观的定量方法。
5.社会学理论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了社会稳定。
功能主义特别适合于研究稳定的、小规模的社会。
冲突论:强调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
冲突论建立在“构成社会的各部分远不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平稳运行的,实际上他们是互相冲突的”这样的假设上。
冲突论者认为秩序只是社会各部分之间不断进行的冲突的一种结果,是力量与强制的产物。
冲突论者源于马克思。
冲突论与功能主义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首先关注宏观社会或大规模的社会结构,研究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互动论:关注于社会的微观方面—社会互动和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人。
互动论者探索人们的动机、目标和他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互动论者常使用定性的研究方法(研究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人们的方法)。
6.社会学的作用社会学增强了我们的同情心和想象力,开拓了我们自己解释行为根源的新视角,并且塑造了一种不同于我们自己文化背景的意识。
7.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对于个人而言,是外在的、具强制性的。
社会事实看不见、摸不着,不能被直接观察,所以必须通过间接地分析它们的效果,或者考虑它们的表达方式,诸如法律、宗教条文和书面的行为准则等,社会事实的特性才能被揭示出来。
8.行动行为是指人们不经思考或不太思考就做出的举动。
而行动则是有意识的过程。
行动分为情感性行动、传统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和目标手段理性行动四种类型。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的过程1.社会学解释概念:社会学调查研究和理论的基石是概念和变量。
社会学概念是对研究范围内同一类现象和过程的概括性表达。
变数:在社会学所使用的大部分概念中,其所界定的事物是变化多端的,它们或者在时空纬度上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或者代表了不同的人或群体,这就是变量。
为了进行研究,社会科学家必须将一般性概念转换成具体的、可以测量的变量,这就是“变量的操作化”。
假设和经验概括:假设是关于两个变量或多个变量联系方法的陈述。
一旦研究表明某一假设是合理的,那这一假设就成了一种经验概括—即关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为经验证据所支持的陈述。
理论:理论刚好与假设相反,它是对被观测到的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解性解释。
理论产生于经验性概括,反过来又可以预测其它变量相互联系的方式。
2.变量分析自变量与因变数:可能性原因或解释性变量,是自变量;其结果就是因变量。
因变量是研究者想要解释的变量,自变量是其可能的解释。
3.研究方法定量方法:用于研究可以用数量来测量的变量(如收入、年龄等)定性方法:运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社会事实,而不是进行数目大小的测量。
定性方法从所研究的人本身的角度来看待社会世界,而不是从一个外部观察者的角度来研究。
4.经验性研究经验性研究是社会学家常用的方法。
它包括两种类型,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第三章文化1.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非物质对象),而且包括物质对象。
社会学家们提到文化时所关心的是人类社会那些通过学习而非遗传获得的方面。
这些文化要素只有被社会成员共享、合作和交流才能得以发生。
它们形成了社会中个体赖以生活的基本环境。
2.文化的意义文化的意义:就社会、团体和个人而言,文化是一种借助内聚力来维持本体身份的连续过程。
(丹尼尔贝尔)3.文化的构成符号:符号是指一群人所认可的任何能有意义地表达其自身之外的事物的东西。
文化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创造和使用文化的能力。
语言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价值观:价值观是决定社会的目标和理想的普遍和抽象的观念。
文化的主要价值观是通过其符号系统而传递下来的。
规范:规范是人们在特定环境下被要求如何行动、如何思考、如何体验的期望。
规范既有正式的(如法律),又有非正式的。
大部分社会规范与人们的社会地位及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密切相关。
物质文化: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物质形态,就是物质文化。
一个特定社会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其实质是技术水准、可开发资源和人类需求的集合体。
4.亚文化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一些其它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被称为亚文化。
5.用功能主义的视角进行文化分析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一个特定的文化特征的存在是由于其履行了某种重要的社会功能。
功能主义是文化分析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第四章社会与社会结构1.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的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
2.社会结构的单位身份和地位:指的是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
又可以分为自致地位和先赋地位。
自致地位是指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作为个人努力与否的结果而获得的身份地位,如职业,配偶等;先赋地位是指某人所拥有的被指定的并且通常不能被改变的社会身份地位,如种族、民族、年龄、性别等。
角色:a.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
b.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现实生活中,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常常存有差距,这就是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的不匹配。
不匹配的原因可能是人们未完全领会他们的角色,或者因为个人的原因而拒绝按照他人对角色的期待去扮演。
c.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在每一天的社会互动过程中,人们都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
当来自这些角色与身份的要求出现对立时,置身于其中的个人就处于了一种角色冲突的状态。
而当相互对立的要求被置于同一角色时所导致的压力就称为角色紧张。
d.自我认同:指的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对自身以及对我们周围世界的关系的独特感觉。
文化与环境是塑造自我认同的一个因素,个人意志和选择也是很重要的。
自我认同把我们区分为不同的个体。
e. 社会认同:指的是别人赋予某个人的属性,基本是可以被看做是表明一个人是谁的标志。
同时,社会认同也将该人与具有相通属性的其它人联系起来。
社会认同更多地标示出个人如何与其它人的“相同”社会群体和组织: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群体内的成员相互作用和影响,共享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
角色和身份是群体和组织最典型的组成要素。
社会设置:是指用来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的一簇要素。
第五章社会互动与社会网络1.什么是社会互动社会互动即人们以相互或交换的方式对别人采取行动,或者对别人的行动作出响应。
社会互动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构成了人类存在的主要部分。
2.米德的符号互动论行动:行动是指某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全部反应,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单位。
(米德的观点)自我: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客体的能力。
符号互动论:强调符号和意义在微观社会学层次的重要性。
3.互动论三个基本原理(布鲁默)第一,我们依据我们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对其采取行动;第二,我们所赋予的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第三,在任何情况下,为了赋予某种情境以意义,并决定怎样采取行动,我们都要经历一个内在的阐释过程—“我们与自己的交流”。
4.社会互动的其它理论视角1)拟剧论 2)本土方法论 3)会话分析5.社会互动的五种形式交换:个人或群体采取某种方式彼此交往,这种交往旨在获得酬赏或回报。
合作:有共同的利益或目标的人们或群体联合起来一起行动。
合作分为自发合作、传统合作、指导合作和契约合作。
冲突:针对珍稀物品或价值的斗争。
竞争:遵循某些规则的一种合作性冲突。
强制:把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
第六章社会化1.社会化社会化即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
2.吉登斯关于社会化的观点1)文化属于社会的那些习得的方面,而非继承的方面。
儿童或其它社会成员学习他们那个社会的生活方式的过程被称为社会化。
社会化是文化世代相传的主要管道。
2)社会化应该被视为一种终身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行为不断被社会互动所形塑。
它使个体能够发展自己及其潜能,能够学习并做出调适。
3.初级社会化Primary socialization:从出生开始到整个童年时期,是文化学习的最集中的阶段,,儿童在这一阶段习得语言和基本的行为模式,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家庭是这一阶段社会化的主要机构。
secondary socialization:从时间上讲,是童年的晚期开始一直贯穿人的一生(在迅速变化的时代,这个过程不会停止而且更为重要)。
其它诸如学校、同辈群体、组织、媒体、工作单位等成为个人社会化的主要力量。
4.社会化与社会角色通过社会化个人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换言之,社会化是个人获得社会角色的途径。
5.社会化的主体1)家庭 2)学校与日托中心 3)同辈群体 4)大众传媒第七章群体与组织1.社会群体由两个或更多的人所组成的,具有共同的认同及某种团结一致感的,对其中的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