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体制(要点总结)
简述行政组织主体的构成
简述行政组织主体的构成摘要:一、行政组织主体的定义与作用二、行政组织主体的构成要素1.行政组织领导人2.行政组织成员3.行政组织部门与机构三、行政组织主体的分类1.中央与地方行政组织2.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3.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四、行政组织主体的功能与职责五、行政组织主体的管理与监督正文:行政组织主体是负责实施国家行政管理任务的机构,其构成要素包括行政组织领导人、行政组织成员以及行政组织部门与机构。
行政组织主体在实现国家治理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行政组织主体的定义与作用行政组织主体是指依据国家宪法、法律和相关法规设立,负责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任务的机构。
它具有以下作用:1.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2.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保障国家治理的合法性;3.提供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4.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5.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二、行政组织主体的构成要素1.行政组织领导人:负责领导整个行政组织,对外代表行政组织,对内负责组织决策和管理工作。
2.行政组织成员:包括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等,他们是行政组织的主体力量,负责具体实施行政管理工作。
3.行政组织部门与机构:根据行政组织的职能和任务,划分为不同部门和机构,共同完成国家行政管理任务。
三、行政组织主体的分类1.中央与地方行政组织:中央行政组织负责全国性的行政管理任务,地方行政组织负责本地区的行政管理任务。
2.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主要从事国家行政管理任务,非政府部门则承担部分行政管理工作,如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3.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行政机关主要负责行政决策和行政管理,事业单位则主要从事社会服务、科研教育等工作。
四、行政组织主体的功能与职责行政组织主体的功能与职责主要包括:1.制定和执行政策法规;2.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3.提供公共服务,保障民生福祉;4.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5.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行政组织名词解释及论述(3)
行政组织名词解释及论述(3)行政组织名词解释及论述17.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就是将行政组.织按照不同的功能、活动范围横向划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但行政地位、管辖范围和权限是平行和相同的。
18.组织的“显结构”:组织的“显结构”是指构成组织结构的外在因素的集合。
19.组织的“潜结构”:我们把组织当中人的目标价值、观念、态度、气质、情感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称之为组织的“潜结构”或“潜结构”因素。
20.管理层次:管理层次为组织系统中纵向划分的管理层级的数额。
21.管理幅度:管理幅度为一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
22.集权式组织结构:集权式组织结构就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机关的事权由本机关自行负责处理,不设置或授权下级或派出机关的组织结构体系;或者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的组织结构体系。
23.分权式组织结构: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处理事务;或者为适应各地区的需要,分别在各地设立有独立法人地位、有处理其事务的全权,并不受上级机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结构体系。
24.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设计是指组织管理者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因素,规划、选择、建立一种适合本组织自身特点、结构优良、功能齐全、运转灵活的组织结构的过程或活动。
25.负责制:负责制是指对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这些决定以及其所领导的全部工作负全面责任。
26.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行政组织学名词解释
1.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
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
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2.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3.行政组织: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4.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5:权力性影响力:又称为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等。
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
6.行政组织领导:就是指行政组织中的领导者依法运用国家公共权力,通过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等方式,引导和影响所属成员达成公共目标的活动过程。
7.非权力性影响力:也称非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来源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感召和相互信赖。
8.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群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9.领导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有效改变和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一种能力或力量。
10.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11.外部环境:是指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12.组织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可能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要素。
13: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就是组织管理者对组织的环境进行研究,感知和了解环境及其变化,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适应环境的变化,乃至最终有效地创造有利于组织发展的环境的过程。
14.仲裁解决法:是指当冲突发生以后,通过协商已无法解决时,这就需要第三者或较高阶层的专家、领导出面调解,通过仲裁,使冲突得到解决。
公共基础知识精华要点总结(集合全)
公共基础知识精髓要点总结1.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 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 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5. 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 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7. 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 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规定、条例、办法。
9. 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10. 一切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
11. “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2. 运动的主体是物质13.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15.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这段话强调的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16. 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7.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8.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20. 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
21. 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3.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24.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的场所25.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资产的全部法人财产权26. 社会主义经济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最为有效的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7. 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行政组织
第四章行政组织第一节行政组织概述•一、行政组织的内涵及特征•㈠含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它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门根据宪法和法律,将专职的人员和若干具有一定功能的部门按照特定的结构形式结合起来,并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系统。
•包括三层含义:•一、静态考察:行政机构的设置和权责划分的组织实体•二、动态考察:行政组织功能的运行过程•三、心态考察:行政组织中人员的意志和智能的组合•㈡特征•1、政治性:主要代表现在政治代表和政治维护。
•2、社会性:表现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3、权威性:表现在普遍约束和强制执行•4、法制性:表现为行政组织自身的法制化和行政组织活动的法制化•5、系统性:形成一个纵横交错且具有制约和隶属关系的权责体系。
•6、动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㈠古典组织理论•古典组织理论树起组织理论的第一个里程碑,代表人物有•1、泰罗:其思想为组织理论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2、法约尔:设计组织结构有三项基本要求•3、古利克:提出注明的管理七职能说•4、韦伯:提出“官僚模型组织理论”,他是最典型的代表人物。
(现代组织管理之父)•㈡新古典时期的组织理论(以组织中的人为中心)•它又被称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1、梅奥:人际关系组织理论•组织本质的系统论观点•2、巴纳德:组织平衡理论•权威接受理论•3、西蒙:决策过程组织理论•卡斯特:系统分析组织理论和权变组织理论是这一时期代表性成果•㈣马克思、恩格斯的组织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组织建设的理论•㈤列宁的组织理论•对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组织的建设进行了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总结•㈥毛泽东、邓小平的行政组织理论•1、毛泽东:建立于人民政权,创立了适合我国实际的行政组织理论•2、邓小平: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行政组织理论。
•三、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结构:是实体,它包括最小的职位设置和承担职位的人以及由此构成的单位、部门、•行政机构和政府机关体系。
事业单位行政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事业单位行政工作总结范文五篇许多单位都会要求员工写总结的,你知道怎么写总结么,下面是整理的事业单位2022行政工作总结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事业单位行政工作总结120__年是我院创三冲刺之年,也是关键之年。
我们人事科牢牢围绕医院整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强化学习,团结协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恪守以为人本的办事理念。
不断进步人事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全面落实年初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较为美满地完成了人事科的各项工作任务。
1、创三工作贯彻始终。
科室围绕创三工作精神,对照三级医院标准,找准差距。
到上级医院学习鉴戒其成功经验,建立了医生的简易档案,进一步完善人事科各项制度及创三评审所需材料。
2、20__年1月13日,第一届优秀青年医学人材答辩会隆重举行。
旨在加强本院学科梯队建设,并进一步推动学科骨干和学科带头人___人的培养工作,加快提升我院医、教、研、管综合水平。
共28名青年医生参加了本次的答辩会,9位成功成为第一批优青培养对象。
再经过层层提拔,公然打擂的方式,推荐一位优秀医学人材往国外进修,真正进步其业务水平。
3、多渠道、全方位做好引进人材。
将人材招聘作为常规工作,成熟一个招聘一个。
20__年共录用77位,其中硕士3名,本科15名。
副主任1名,主治4名。
4、多种情势进行人材培养。
积极贯彻“立足岗位、突出培养、在职为主、择优培养、按需培训”的原则,以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为条件,兼顾规划。
继续加大青年人的在职学历教育的力度。
今年共有52人取得大专及以上毕业证书,其中硕士5人,本科17人,大专30人。
重视在职职员的研究生培养工作。
邀请交大医学院教师来我院进行考前辅导。
有将近70名职员参加辅导班,40名报考交大在职研究生,录取21名硕士、1名博士。
5、做好了新职工进院工作。
5月份将20__年口试通过预备录用职员信息的上报卫生局,9月份对73名新职工进行了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医院的发展、精神文明、职业生涯设计、法律法规等,并对所授内容进行考试,使其全面了解我院的发展及目前的工作重点,并人人把握院感、医疗事故处理条件等相干知识。
行政组织理论课程讲义
第一章:行政组织的概述第一节:行政组织一、行政组织的概念(一)组织概念及特征(西方)组织,英文为Organization,来源于器官(Organ),器官是自成系统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群。
后来又逐渐演变为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社会管理之中。
(中国)组织,在我国汉语中,组织的原始意义是编织的意思,即将丝麻织成布帛。
如《辽史·食货志》说:“国人树桑麻,习组织。
”总的说来: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结构论):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的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
(它包含三层意思)(1)组织必须具有目标(2)没有分工与合作也不能称其为组织(3)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责任制度。
2、(行为论)组织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有意识加以协调的活动的权力系统。
3、(系统论)组织是开放的社会系统,具有许多相互影响共同工作的子系统,当一个子系统发生变化时,必然影响其他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的工作。
4、(管理论)从管理和组织职能关系界定组织:组织就是通过设计和维持组织内部的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有效地协调工作的过程。
它主要完成以下工作:组织设计;人员配备;开动组织;监视组织运行。
★我们通常所说的组织,有时是指它的名词形式,即组织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结合起来协调行动的有机整体;有时是指它的动词形式,即组织就是通过设计和维持组织内部的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有效地协调工作的过程。
组织的特征:——有共同的目标或利益;——两人以上的人组成;——内部进行分工协作;——有运行规则;——需要管理。
(二)公共组织概念在现代社会,影响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组织主要是三大类: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
企业是经济组织,其职能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政府拥有的是社会管理的职能,非营利组织实施的是社会服务的职能,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均称为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指各种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非营利组织系统。
公共行政学复习重点
:政府依法对国家政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自身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
: 从广义上说,行政组织是指为执行一定事务而将从事共同工作的人们通过权责和任务分配结成系统协调的组织机构;从狭义上说,则指为执行国家的政务所结成的有系统的组织机构。
导者,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依法行使行政权力,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活动,即行政领导活动。
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经由一定的过程,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实现彼此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契合,从而赋予的国家行政机关在广泛的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各种任务的总称,是国家行政机关因其国家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地位而产生,并由宪法和法律加以明示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各种职责的总称。
二,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
第三,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
第四,行政权力的客体包括所有的居民及其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组织和集团,囊括领土范围内的整个社会。
第五,行政权力的性质是一种由社会上少数人行使的管理权力。
和实施国家意志、国家目标,依法贯彻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的诸活动的总称。
7.行政决策的含义:指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或个人,为实现一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在系统分析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行动方案设计、评价和选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
含义: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国家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管理。
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之间的比率关系(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依法对政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它是一种法制监督。
一、西方公共行政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完成了产业革命;2、工业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人口向城市集中;3、城市膨胀、政府职能扩大,管理内容增加,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激增;4、管理科学的产生为行政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5、英国文官制度、美国三权分立制公共管理实践二.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三个阶段传统管理时期( 1900-1930 )1 ) 1911 年: F.W.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原理》:以效率为中心;2 ) 1916 年:法国“管理理论”之父, H.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提出了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关系理论;3 )马克思.韦伯( Max Weber ) “组织理论”之父,官僚科层组织;行为科学时期( 1930-1960 )1 )梅奥的霍桑实验;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3 )赫兹伯格激励保健因素理论;4 ) 麦克雷格的 X-Y 理论……系统理论时期( 1960- 至今)孔茨 1961 年〈管理理论丛林〉;菲德勒的权变理论……1.国家行政组织的特征:政治性、社会性、权威性、法制性、系统性、发展性2.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法规制度健全 :组织目标明确、人事调派、恰当权责、分配合理、财物数量适中、运行机制有效、行为方式优化、价值观念整合3.行政组织目标的特征:规律性、服务性、复杂性4.目标管理:是上下两级管理人员共同确定目标和主要职责范围的过程;它是一种实施管理的计划和考核的方法,以它为标准,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按预期的成果来评价每一个单位和每一个成员的贡献;它一种个人与组织的关系,通过它,有利于协调个人与组织在行为和努力方向方面的关系,以达到提高组织成员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目标。
行政学说史
一、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六个阶段(一)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背景:19世纪末,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一系列政治、社会问题,激化了社会矛盾;原有的政治制度与行政管理不再适应要求,需要一门科学专门指导国家行政管理活动。
代表与成就:1.威尔逊《行政学研究》标志着行政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进一步发展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思想。
3.泰勒倡导科学管理运动,使人们将政府行政与管理科学化联系起来。
4.法约尔作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奠基者提出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二)正统时期:1919--1941背景与特点:1.秉承早期行政学理念,经济与效率被认为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故得名“正统时期” 2.以官僚制及其组织、管理为重点,探求行政管理是原则与规律,并试图确立行政学基本理论模式与学科体系。
代表成就:1马克斯·韦伯《论官僚制》奠定现代官僚制理论研究基础2.怀特推出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3.古利克研究分工与合作,公共行政,强调工作协调4.厄威克归纳概括行政组织管理原则并参与合编《行政科学论文集》5.福莱特创立动态行政管理理论,为向行为主义行政学过渡做贡献。
(三)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背景:“大萧条”与二战,自由放任政策向国家干预转变,行政学也面临变革与挑战,需要深入实践,拓宽视野代表与成就:1.巴纳德建立系统行政组织学说2西蒙批判行政原则,引入行为主义研究方法与决策概念,创立决策理论3.沃尔多全面探讨行政学历史发展与内容范围4.帕金森批判官僚组织弊病,提出帕金森定律5.麦格雷戈总结人事管理的X理论,提出Y理论(四)应用与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背景:新科技革命展开,管理现代化发展特点:1.由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成为综合学科 2.政策分析学科兴起3行政生态发展代表与成就:1.德罗尔现代政策科学的创始人之一2彼得提出“彼得原理”,进一步研究官僚组织3里格斯借用生态系统的模拟来研究行政生态系统(五)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背景:1滞涨危机,社会问题凸显,政府信贷危机;行政面临挑战2新公共行政学发展3行政学的现实意义被更加重视,新的管理学理论为行政学创新提供了条件代表与成就:1费雷德里克森等提出新公共行政学2菲德勒权变领导模式3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六)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主要研究内容:1回顾与反思本学科历史2“企业家政府”理论兴起3政策科学繁荣,成为行政学研究主流之一4公共选择理论影响深远5公众参与、行政文化等被重视代表与成就:1.奎德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2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3奥斯本、盖布勒“企业家政府”4罗伯特、罗森布鲁姆,整合行政学多元认识视角与研究途径二、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一)思想渊源,产生背景1来自欧洲大陆尤其是得过行政研究思想的影响2源自对自由放任的反动(二)主要内容1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行政研究提上日程,行政学独立是时代的需要,随着国家经济、社会事务的发展以及政府职能的扩大,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迫切的需要有科学理论予以指导以纯洁机构履行责任2行政学的目标和任务:行政学研究的目标首先在于弄清政府能够适应且成功地承担的是什么任务,其次要弄清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尽可能少的金钱或人力上的消耗来完成这些专门的任务。
国家行政组织的概念
国家行政组织的概念引言国家行政组织是国家政府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管理和执行国家的行政事务。
它的职责包括制定法律、管理公共资源、维护社会秩序以及提供公共服务。
本文将介绍国家行政组织的概念、职能和重要性。
概念国家行政组织是指在国家政府内部的各级行政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政府的政策和计划。
它的组织结构通常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级,中央行政组织负责制定国家政策和计划,而地方行政组织负责在地方范围内执行这些政策和计划。
国家行政组织的核心机构通常包括国务院、部委等中央行政机构,以及地方政府、县市区等地方行政机构。
这些机构通常由政府官员组成,他们根据法律和规章制度来管理和运营政府事务。
职能国家行政组织的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行政政策国家行政组织负责制定和实施国家的行政政策。
这包括制定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环境政策等,以实现国家的宏观目标和发展战略。
行政政策的制定需要针对国内外的社会经济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执行行政事务国家行政组织负责执行各级政府的决策和政策。
它管理公共资源,监督社会经济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并提供公共服务。
行政组织通过行政命令、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手段,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调控。
3. 维护社会稳定国家行政组织负责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它通过公安机关、法院、监狱等机构,维护社会秩序,打击犯罪活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行政组织还负责应对突发事件和灾难,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4. 为民服务国家行政组织致力于为民服务,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它负责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各项社会服务的管理和实施。
行政组织还负责规划城市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
重要性国家行政组织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国家行政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
它作为政府的执行机构,负责将政府的决策和政策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行政组织的高效运行和良好管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关键。
行政组织结构名词解释
行政组织结构名词解释在现代社会中,各个组织机构都需要明确的行政组织结构以便于有效地规划和管理工作。
行政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各个岗位之间的关系和层级划分,以及各岗位职责和权限的分配。
一个科学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可以帮助组织高效运转,提高工作效率和协调性。
1. 顶级管理层在行政组织结构中,顶级管理层通常是组织的最高领导者,如首席执行官(CEO)或董事长。
他们负责制定组织的整体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以及决策重要事务。
顶级管理层在行政组织结构中扮演着指导和监督的角色,确保整个组织朝着预定目标前进。
2. 部门部门是行政组织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组织内的各个职能部分,如财务部、市场部、人力资源部等。
每个部门负责特定的业务领域,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
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合作是保证组织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
3. 岗位岗位是行政组织结构中的最基本单元,指的是个体在组织中具体的工作职责和职位。
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负责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
岗位在行政组织结构中的排列和分工与组织的整体目标和战略密切相关。
4. 上下级关系上下级关系是行政组织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定义了岗位之间的汇报和管理关系。
上下级关系的建立可以确保工作的合理分配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上级负责指导和监督下级的工作,下级则负责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
5. 职权委托职权委托是行政组织结构中的一种管理机制,指的是上级部门将一部分职权和权限委托给下级部门或岗位。
委托可以分散决策权,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
然而,委托也需要明确的监督和控制机制,以避免滥用权限或负面影响。
6. 矩阵组织矩阵组织是一种特殊的行政组织结构,它将不同岗位和部门间的关系呈现为一个矩阵状。
矩阵组织的特点是在组织中存在多个上级和多个汇报线,员工可以同时向多个上级汇报工作。
矩阵组织可以促进跨部门协作和信息流动,但也增加了协调和管理的难度。
7. 跨国组织结构跨国组织结构是一种行政组织结构,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普遍。
行政组织理论精华
1、总统直属机构
2、内阁和行政部
美国内阁从一开始就是作为总统的咨询机构出现的,从未起过决策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1)美国的内阁不决定任何政策,也没有集体的政治责任
(2)美国的内阁只向总统负责,不向国会负责
(3)美国的内阁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没有固定的人员,没有固定的会期
1、第一次提出应将议事权力、司法权力和行政权力相区别
2、提出了设置行政机构组织职能的思想
3、初步阐述了行政组织职能的思想,如商务管理职能、城邦监护职能、公共财政职能、军事职能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提出行政人员的任用应遵循适用、专任、德才兼备的原则
5、提出了要建立行政监督机构,专门对行政人员进行监督,以防止徇私舞弊
市政府组织形式大致有四类:
(1)市长-市会议制
(2)市经理制
(3)委员会制
(4)大都会制
3、镇行政组织
法国现代的行政组织
法国的这种半总统半议会制的体制成为行政组织运行的基础
法国中央行政组织由:
1、总统
2、总理
3、中央各部
法国地方行政组织
2、孙中山提出的政权和治权相区别,在国民大会下实行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督五权并立的思想,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3、从法律上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
4、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国民政府没有也不可能实现孙中山的均权制主张,而是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军阀割据并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行政组织的组成、职能与机构设置:
4、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等
行政组织理论精讲五
第三编 行政组织的生态和心态研究•第八章 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第九章 行政组织的内部条件八 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Ø第一节 行政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Ø第二节 经济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Ø第三节 政治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Ø第四节 文化、民族和宗教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Ø第五节 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Ø第六节 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一节 行政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一、行政组织外部环境的含义 【选择】(一)行政组织的界线含义:指行政组织用以过滤外部环境的投入与行政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产出,防止外部环境的干扰,并保持自身独立性的边界。
界线将行政组织环境一分为二:即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二、行政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 【选择】(1)自然环境(2)社会环境:本书主要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民族和宗教环境以及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阐述。
第二节 经济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第二节 政治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二、政治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选择】1、国体(国家性质)决定着行政组织的基本性质;2、政体规定了行政组织的具体形式和地位;3、政党制度影响着行政组织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4、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着行政组织决策与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5、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行政组织的运行状态;6、法律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组织在整个国家机构系统中的地位;7、法律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着行政组织运转的协调、规范水平。
1、决定行政组织性质的是( )A.政体B.国体C.政党制度D.选举制度2、行政组织外部环境中最基本的方面,且是行政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最深层环境的是( )A.经济环境B.政治环境C.国际环境D.文化环境1、决定行政组织性质的是( )A.政体B.国体C.政党制度D.选举制度2、行政组织外部环境中最基本的方面,且是行政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最深层环境的是( )A.经济环境B.政治环境C.国际环境D.文化环境第四节 文化民族和宗教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一、文化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选择】文化对行政组织的影响,主要通过行政文化来实现的 ,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一)行政组织一般行为的期望对行政组织的影响(依附型OR参与型)(二)行政组织首脑权力的观念对行政组织的影响(世袭、超人意志OR人民委托)(1)血统论的行政文化认为,行政组织首脑的权力来自世袭。
行政组织理论
1.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物质人员(行政组织的主体、核心),经费(维持行政组织运行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物资设备(是行政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精神:目标(这是组织存在的灵魂,是组织前进的方向,从本质上反映了组织存在的基本功能)权责结构(指组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工作单元,以及各工作职位之间在工作任务、权力和责任方面的一系列从属并列关系)人际关系(也对实现组织目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行政组织的性质(1)一般性质:作为社会各类组织的一种,行政组织具有所有组织所的普遍共性,即它具有组织的一般性质。
①静态的组织结构。
从静态的角度看,行政组织是一个完整的实体,它是由按照职能目标分工、权力指挥关系、责任归属、工作程序设置的各个层级、各类部门、各个职位等所共同构建的一个完整体系。
②动态的组织过程。
从动态的角度看,行政组织是一个把人、财、物、时间、信息、知识、环境等因素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联系和配置起来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发挥组织功能的动态活动过程。
③生态的组织环境。
从行政组织与整个社会的关系来看,行政组织是处于外在社会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子系统。
它必须不断地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人员、物资与信息的双向交流。
④心态的组织意识。
人们在加入组织时,必然会将个人情感、价值观和人格等心态因素带进组织之中,使组织成为人们心态意识的汇合及他们在相互交往和思想沟通过程中的感知状况。
(2)特殊性质。
①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行政组织建立及运行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贯彻统治阶级的意志。
阶级性是组织的核心。
②社会性指行政组织必须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社会性是组织的基础。
③权威性政府行政组织作为管理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代表国家行使着这种权力,是国家权力的具体实行者、体现者,它拥有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权威,运用各种手段来维持社会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文化生活秩序。
④法制性。
法制性是行政组织权威性的基础,任何一个行政组织的建立、撤销都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据,并要依据宪法和法律开展活动。
行政管理学重点
第一章导论关于行政的三种观点:1.基于“分权”学说的行政观:司法并立“三权”中的行政权或行政权的行使。
2.基于“政治----行政二分”的行政观:政治与行政是分离的,政治是国家意志和利益的表达过程,行政是国家意志和利益的执行过程,3.基于管理功能的行政观:行政是所有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也包括非政府组织的行政事务的管理活动。
行政: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以及管理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威尔逊:开行政学研究先河的先驱者《行政研究》1887年古德诺:创立“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行政学之父《政治与行政》1900年怀特:出版了美国第一本大学行政学教科书,视为行政学正式问世的标志,行政体系的完整建立。
《行政学导论》1926行政管理: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内部事务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管理活动。
行政管理的构成要素:1.行政权力 2.行政职能 3.行政组织 4.行政体制 5.行政管理方法行政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威尔逊《行政学研究》的贡献:1.指出了建立行政学的必要性2.理清了行政学与政治学的关系3.提出了行政学的目标和任务4.指出了行政学的研究方法5.对行政学的部分内容做了阐述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2.比较.. 3.综合.. 4.案例..第二章行政环境行政环境:指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条件)。
行政环境的构成:自然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是行政系统外部环境中最基本的方面,是行政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深层环境。
生产力/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的发展状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行政系统的存亡和性质2.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行政系统功能发挥和部门设置3.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提供了行政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4.人口的发展状况影响着行政系统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管理功能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系统的基本性质:其中国家制度又包括国体和政体两方面。
行政组织体制
MG2-10
第二节 集权制与分权制
一、划分依据:这是根据公共行政权力在中央与地方政 府进行宏观配置的基本状况来划分的。 二、集权制:指中央政府组织或上级政府组织集中拥有 公共行政决策权,它对地方政府或下级政府组织具有完 全的指挥、控制权而地方政府或下级政府组织处于受控 地位或无权地位的公共行政组织体制 三、分权制:指地方或下级行政组织对其辖区内行政任 务有自主决定权,中央或上级政府组织基本不加干涉或 很少加以直接干涉的行政组织体制。 四、均权制:孙中山的“均权”学说就提出归中央的权 力由中央行使,归地方的权力由地方行使,不偏于中央 集权或地方分权。
第五章 行政组织体制
第一节 行政组织体制概述 第二节 行政组织体制类型 一、集权制、分权制与均权制 二、首长制、委员会制与混合制 三、完整制与分离制
MG2-10
第一节 行政组织体制概述
一、行政组织体制的概念:它是指国家行政组织内部的各层级 之间、各部门之间的权责配置关系和结构体系的各种制度规范 的总和。 二、行政组织体制特征 (一)政治体制影响的深刻性。 (二)确立依据的法律高效力性。 (三)权责关系的正式性。 (四)运作方式的规范性。 三、行政组织体制的意义 (一)体制是行政组织结构的灵魂和核心问题。 (二)合理的组织体制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保证。 (三)体制关系到公共行政组织各项职能的产生重要影响。
MG2-10
集权和分权
保持的职权量 高度集权 集权程度 分权程度 高度分权 授权量
MG2-10
第三节 首长制和委员会制
一、划分依据:这是对行政组织中行使最高决策权人数 划分出的组织领导体制类型 二、首长制;也称一长制、独任制或单一首长制。它是 指公共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由行政首长一人执掌 的组织体制。 三、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或民主制。它是指公共行政 组织法定最高决策权由两上以上的人组成的集体来共同 掌握的组织体制。
行政组织学归纳
行政组织学归纳一、名词解释1、组织:简单地说,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这三种要素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群体系。
2、行政组织:行政组织包括四方面的内涵:一是静态的行政组织结构;二是动态的行政组织过程;三是生态的行政组织环境;四是心态的行政组织意识3、行政组织体制:行政组织体制是指组织内部围绕着行政权力行使而形成的内部秩序,即以职权划分为中心的内部关系及行使权力方式所构成的具体制度。
4、集权制:行政组织中的集权制是指主要行政决策权集中于组织的最高层次,在宏观层面表现为中央集权,在微观层面表现为各级首长集权。
5、分权制:分权制是指主要行政决策权并不集中于组织的最高层次,而是分散在行政组织体系的各个行政层级。
6、均权制:均权制是指在中央与地方之间保持行政权力的某种平衡,既不偏于集权,也不偏于分权,而是依据事权性质划分中央与地方的决策权,维持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平衡,在两者间建立一种协调和配合关系。
7、完整制:完整制也称集约制或一元统属制,在这种体制下,一级政府的下属机构只接受本级政府的领导。
8、分离制:分离制又称独立制或多元统属制,指同一层次各组织或同一组织各单位,分属于两个以上平行的行政首长或组织领导的体制。
9、首长制:首长制又称一长制或独任制,是指组织内法定的最高决策、指挥权力由首长一人执掌而形成的一种领导体制。
10、委员制:委员制又称合议制、委员会制,是指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和指挥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员组成的集体(或委员会)执掌而形成的一种领导体制。
11、行政组织环境:行政组织环境是指行政组织在对社会进行公共管理活动时所面临的环境,是影响行政组织存在、发展以及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这种影响可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
12、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运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改进行政组织,重组公共管理,实现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务业务流程信息化,为公众和企业提供广泛、高效和个性化服务的一个过程。
简述行政体制的特点简答题
简述行政体制的特点简答题如下:
行政体制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行政一体化: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
体制对行政体制具有决定性作用。
2.行政权力集中化:行政体制的核心是行政权力的分配和行使,
行政权力集中于政府机构,政府机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集
中统一的管理。
3.层级分权:行政体制按照层级分权的原则设立,各级政府机构
分别行使各自的行政权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4.组织结构规范化:行政体制的组织结构是规范化的,各层级政
府机构之间、各政府部门之间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划分。
5.人员管理专业化:行政体制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选拔、培训、考核等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6.运行机制法制化:行政体制的运行机制必须遵循法制原则,依
法行使行政权力,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
7.行政管理现代化:行政体制必须适应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质
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代表:美国。(其州长是各州最高行政长官,由本州选民选出,对选民负责)优点:缺点:
地方因地制宜,处理地方事务;分权过度,造成地方本位主义;分工分权,防止专断独裁;分权过度,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分级治事,发挥下级主动性;地方权力过大,中央统一法规政策难有效有效满足地方第公共物品及服务的贯彻实施;
的差异要求;
均
权
制
分类标准:行政组织同一层级中的各个部门所隶属领导的不同(仅仅对于地方政府而言)
完整制分离制
同一层级地方政府的各个行政部门均受同
一行政组织首脑机关领导的行政组织体制
特征:指挥、控制权集中于本层级的行政组
织,一元领导体制。
典型代表:南斯拉夫
优点:
同一政府内权责集中,指挥统一可令行禁
止;
同一级政府领导下,部门相互配合协调,
行政组织体制(要点)
分类标准:行政组织中掌握最高决策权的人数多寡,分类
首
长
制
委
员
会
制首长制:一长制或独任制,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由行政首长一人执掌。
基本特征:行政首长对行政机关的各种事务有最终决定权,一人决定。
典型代表:美国总统制。(美国部长,不必参加选举,而是由选举中获胜总统提名)
新公共管理倾向于行政组织中实施首长制
优点:缺点:
事权集中,办事果断,统一指挥,首长独揽大权,易出个人专断;效率较高;责任明确,避免责任不首长易滥用职权,营私舞弊。
清;易于保密;首长智力精力有限,决策易错。
委员会制:合议制,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由两个或以上的人员组成的集体或委员会所执掌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
基本特征:行政组织决策由两个以上地位平等的委员负责,最高决策权属全体委员会,一切措施由委员会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集体讨论决定。
典型代表:瑞士
优点:缺点:
集思广益,考虑问题全面;责任不明,对结果易出现争功诿过;集体承担责任,有利于协调一致进委员之间地位平等,难以彼此协调,行计划;相互监督,不易营私舞弊。人多难以保守国家秘密;
分类标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集
权
制
分
权
制集权制:行政决策权集中于中央,地方接受中央命令。
基本特征:中央政府高度集权控制各地事务,地方没有或极少自主权。
发挥地方权力对地方政府的监督,
完善地方监督机制;
均权制: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的权力保持平衡,既不偏于集权,也不偏于分权的行政体制。
基本特征:折中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根据事权性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管辖范围。
代表学说:孙中山均权制(名言:政治里头的自由太过……..便成了专制)优点:缺点:
发挥集权制,分权制之长避二者之均权不当,扬集权分权之短。不利于中央短;保证政令统一,指挥灵便因地的统一指挥,及地方积极性的发挥;制宜,发挥地方积极性;
典型代表:法国。(其省长有总理任命)
优点:缺点:
政令统一,统筹全局;中央集权,地方受压抑;层级节制,提高效率;中央严密控制,易滋生专断独裁;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层次繁多,事务处理低效;无法满足地方对公共物品及服务的差异要求
分权制:地方对其行政事务有决策权,中央一般不加干涉的体制。
基本特征:地方政府受中央控制小,可根据地方需要进行管理。
减少摩擦冲突。
缺点:
权力过分集中地方政府,易形成首长个人
专权;
易形成地方本位主义,不利于上对下的宏
观调控,及政策落实。同一层级地方政府的各个行政部门,分属两个以上行政组织领导的行政组织体制特征:地方政府的各行政部门,既受同级政府首脑机关领导,又受上级同类部门领导,是二元领导体制。
优点:
领导权力分散,可防止一级首长独裁专断;实行二元化领导,既有利于上级政策贯彻,也利于下级政府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