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表演在阅读教学 [课堂表演——阅读教学的全身心感受]
让课堂充满活力——对小学阅读教学课堂表演的几点体会
究者 、 探索者 、 表演 者 , 而在儿童 的精神世界 中, 这种需要特 别强烈 。 因此点燃学 生体会 中心 的火花 尤为重要 , ” 感的过程。新 课 程理念告诉我 们 , 表演 是一 种深 刻理解 课 文 , 感受 语言 含
悦, 激发了学生的欲望 , 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物 的美好
客人 , 母亲上茶 来 , 把桌子 上伤 痕 累累 的沙果 端走 这个 情 节 。教学第二课时 , 在学生有感 情朗读课 文的基础上 , 由学
来老师请大家表 演 “ 眼睛 会说话 。 此时学 生 兴趣盎 然 , ” 气
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 我抓 住时机 让学 生用 不同的 眼神表示
自己的高兴 、 激动 , 至愤怒 。学 生争先 恐后上 台表演 , 甚 老 师和学 生为表演 成功 的鼓 掌 。通 过表 演 , 子们 明 白了 : 孩
“ 眼睛会说话 ” 是眼神 清晰地 表达 自己 喜怒哀 乐。正 由 就
于梅兰芳经 常刻 苦地 练 习 , 才能 达到 “ 眼睛 会 说话 ” 的境
界 , 能成 为著名 的表演 艺术家 。 才
教学 中如果选择表演 时机恰到好 处 , 就可 以加深学 生
对词语和课文的理解 。可 见 , 阅读教学 中要有 表演需 要的 时候才表演 , 要找准表演的契机。
、
敲 响表 演 动 听 的 前奏
苏霍姆林 斯基 指 出: 如果学 生对 学 习没有 一种 欢乐 “ 和喜爱 , 没有付 出紧张 的精神努力去发现真理 , 并在真理面
前想到激动 和惊奇 , 么就说 不上 热爱 科学 , 爱知 识 。 那 热 ”
目光随着手 指 的变化 也不 停地 移 动。表演 完 毕。我就 总
三 、 过 表 演 点 燃 体 会 中 心 的 通 火 花
关于阅读课堂表演教学的思考
关于阅读课堂表演教学的思考作者:林汇波来源:《语文建设》2009年第04期阅读课堂表演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促进学生自主深入解读文本及进行有效生成的课堂学习活动,表演的内容来自教材中的文本,表演追求的指向是文本言语的感悟及表现。
阅读课堂表演因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及形式的生动性,已成为阅读教学课堂学习活动的亮点。
但在表演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有效性受到质疑。
如何认识课堂表演的意义,弥补其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拟从阅读课堂表演的时机论、突破论、生成论及有限论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表演时机论1、文本解读前的表演——反馈、激趣在教师指导学生解读文本之前,学生的课堂表演一般比较粗糙,会存在许多对文本理解不到位或有误的地方。
教师能从表演中了解到学生预习的深入程度,发现学生初读文本存在的问题:学生也会因表演与自己的初读感悟之间存在差异而产生许多疑问。
所以,这个阶段表演的教学意义是组织学生质疑,营造探究气氛,激起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及提升言语表现力的兴趣。
这时如作精细的追求或肯定性评价过多会起误导作用,阻碍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2、文本解读中的表演——解疑、深入此时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基本感悟,表演是印证阅读感悟,更是同伴间发现感悟差异、进行思维碰撞的良好时机。
教师应选取重难点作为表演内容,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深度解读文本。
如《孔乙己》的阅读教学,学生要理解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孔乙己的心理,理解他在“短衣帮”之前显出自己高人一等的迂腐行为是较难的,可以选取“排出九文大钱”的细节进行表演。
学生会在反复的合作表演中逐步感悟鲁迅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奥妙之处,从而进一步感悟文本的内涵。
3、文本解读后的表演——提升、拓展既然把握了文本,表演就应该带有提升、拓展的意义。
此时的表演除了力求准确表现文本的内涵外,还要追求超越,要把各种要素提升至一定高度。
表演内容要力求有更多更广的联系,要拓展相关知识或是相关领域,从而更好地突出言语表现力。
表演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时 ,教 师应适 当加 以引导 ,使学 生的视野与文本 的历史视 野达 到融合状态 ,这 样学生才能真 正谈得上接 受、理解和
建 构 文 本 的意 义 ,从而 形 成 新 的视 野 。 总 之 , 在 阅 读 教 学 中 , 教 学 的起 点 应 该 是 从 关 注 学 生
这 一 过程 中培 养 自己的想象 力 与鉴赏 力等 语文 素养 。因 经 沉 浸 在 了腰 鼓 节 奏 鲜 明 、 气 势 恢 宏 的情 境 当 中 。 因 此 ,
此 ,语 文 课 堂 上 的 表 演 应 该 围绕 着 学 生 的 体 悟 与 生 成 , 以 学 生 的 朗 读 也 更 振 奋 人 心 , 在 朗 读 的 过 程 中达 到 了 情 感 的 培 养 学 生 的语 文 素 养 , 帮 助 学 生 在 理 解 文 本 的 基 础 上达 到 升 华 。 虽 然 整 个 表 演 过 程 没 有 涉 及 到 人 物 、动 作 与 对 话 , 情 感 的升 华 为 目的。 二 、提 供 表 演 的剧 本 在语 文课 堂 上 ,最常 见 的剧本 即教科 书 中的 课文 。
身 上 , 体现 了中 国 传统 知 识 分 子泛 爱 众 的 悲悯 情 怀 。
当 学 生 与 文 本 之 间 的 视 野 不 能 融 合 , 理 解 有 所 偏 差
1 9 9 9 , (0 3).
[ 2 ] 王钟 陵. 论姚 斯 的接 受 美学理论 【 J 】 . 江苏社 会科 学,2 0 1 2
、
表 演 的教 育 目的
剧 场 中 的 表 演 以 娱 乐 为 主 要 目的 , 人 们 去 剧 场 看 戏 ,
可 以将 表 演 理 解 为 作 为表 演 者 的 人 主 动 承 担 某 种 角 色 , 通 主要是为 了放松 身心 ,寻求娱 乐,而教育性只是其娱 乐 目 过 对 角 色 的 理 解 与 表 现 而 达 到 与 角 色 、 观 看 者 以及 自身 内 的 的 副 产 品 。课 堂 上 的 表 演 则 不 同 , 表 演 作 为一 种 教 学 手
全情投入 读中感悟
全情投入读中感悟作者:乔志芳来源:《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2012年第42期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如何贯彻与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以读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在设计《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教案时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年级的课文简短而生动,充满了童趣。
如何让学生在读懂故事的同时又能学习到语文知识,懂得文中的道理,确实需要花些心思。
一、引趣导入,读中感知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关键。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
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始,老师出示了许多有趣的白菜图片,并神秘地问学生老山羊的白菜大丰收了,你们猜他请了谁来帮忙呢?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都集中起来了,大家都进入了故事当中。
乘此机会,我请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很快学生都从中找到了答案。
通过自读得到了答案,孩子们都会很兴奋,都想向老师印证一下是否正确。
老师紧接着在黑板上贴出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图片,让同学们知道自己通过读书已找到答案了。
二、研读讨论,读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其教学过程是单向交往,教和学的关系变成了讲和听的关系,从而使学生的活动人为地局限于面积课业的“自然活动”,使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交往,活动形式多样化,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生生相互合作的社会性活动。
因而在教学此课时,老师设计了几处研读讨论的环节。
例如在学习4、5、6自然段时,老师好奇地问:“小白兔和小灰兔帮老山羊收完白菜回到家以后是怎么做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在4人小组内讨论学习。
孩子们都会很积极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热烈地讨论。
乘着讨论的热情高涨之时,在学习7、8、9自然段时,老师又神秘地问:“小白兔和小灰兔一个自己种白菜,一个只是顾着吃白菜,他们的做法不同,结果会怎样呢?”通过小组讨论研读自学,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更深了。
浅谈阅读教学中课堂表演手段的运用
表演、 小 组合作 、 综合 表演 等形 式 让学 生即 兴表演 课文 ( 或 只 片断 ) , 把抽 象的 语言 文字符 号 转化 为形 象 的 如 果在学 习的过程 中都是 一味地 朗读或 默读 , 不 免单调 , 是 其 中的词句 、 而 且也会让学 生失去学 习的兴趣 。因此 , 在读 的过程 中可 以适 表情 身姿运 动 , 不仅可 以提高 学生们对 课文 的理解 程度 , 还 可 当与带有 丰富肢体 动作 的表 演相结 合 , 从而增 加读 的感染 力 。 以提 高学生整体 的语文素质 , 使学 生在 体悟 中不 断创新 。
在语文 阅读教学 中 , 阅读 实践就 是真正 把课堂 还给 学生 , 得 高兴地 笑了 , 有 的甚至欢 呼起来 。可见在 观看 的 时候 , 他们
让学生 自己和文 章进行 交流 。在 学生对 文章 内容 比较熟 练并 已经把 自己的生活 体验 带入到观 看动 画片 中来 了 ,角色 中的 能基 本掌 握 的基础 上 , 可 以通过 表 演 阅读 , 创造 情境 , 让 学生 喜怒哀 乐牵动着他 们 的神经 ,角色 的情感也 是他 们生活 中体 他们 与片 中的角色产 生共鸣 , 融 为一 体 。看 完 了 进行 声情并茂 的表演 , 把文 字 的抽 象 内容具 体为 形象表 演 , 突 验 到 的情 感 , 出了课 文特点 。 在表 演过程 中 , 教师能感 受到学生 自身对课文 动画片 , 读通 了课 文之后 , 接 下来让 学生和 同桌合 作选 择 自己 最后请学 生上讲 台表演 。 我给他 们戴上各 内涵的了解 , 对学 生 的认 知程度有 一定 的把 握 。另外 , 通 过课 喜欢的 内容来表演 。
对阅读课上“表演”的再思考
文而服务 的 阅读课上 , 对于“ 表演” 一定要 距离大概只有 4 厘米 。为什么学生 画得不对呢?因为尺的 0
慎重 , 否则会适得 其反 。
长度单位属 于市制 , 学生不 曾接触 , 不知道一尺是几厘 更
这几 天, 学校里开展 了磨课活 动 , 我们 米 , 而学生手里 的尺子长度是 2 0厘米 , 二尺 自然就 画了 4 0
让学生走进文本 ,全身心地沉浸在文 本所 的时间与精力 ,教学效率大受影响 ,而且对学生 的情感熏 描绘 的世界 中, 对于理 解课 文意义 , 会人 陶 、 体 语言发展也没有起到作用。
物 不 同的性 格 特征 是有 很好 的促 进作 用 第 二位老师为 了让学生理 解二尺左右 到底是多 长 , 就 的。但语文课上 的“ 表演” 须是 为学习语 让学生用尺在黑板上 画一 画二尺长 的线段 ,结果 学生画的 必
尺左右的距离到底有多大。这个表演过程 , 中 , 虽然是通过列数字来说明 的, 但这些数字也 只是给 出一
・
4 ・ 4
维普资讯
费国英 : 对阅读课上“ 表演 ” 的再思考
个大概的样子。通过这些描述性的语 言 , 在我们脑海 中就会 全砸 了 ,教室里 总会出现一些 不和谐 的笑
第 位老师上课 的时候 ,为 了让 学生 而语文往往是模 糊的 、 感性 的 , 这位老师 明显地把语 文课上 理解什么是搭石 ,就让学生 到讲 台边 现场 成了数学课 。
进行搭石. 的材料是一些 小石 子 。搭完 ,用 其实课 文中 , 多语 言都 具有一 定的模 糊性 , 许 它不像数
维普资讯
《 教学与管理》
20 年 7 1 08 月 5日
对阅读课上“ 表演” 的再思考
浅谈阅读教学中课堂表演手段的运用
我们把它作为教学 中的一种手段 , 一种深读课文, 感受语言含 2 . 4 群体表 演 。为 了扩大表 演的参 与面 , 我们还可 以根 据教 义, 提高 阅读能力和 审美情操 的手段 。 材设计尽可 能让全班学 生都能参与表 演的教学环节 。 如教 《 笋
但是, 我 们不提 倡一些 教师执 行公开 课教学 时 , 过 分看 重 牙儿》 一 文时 , 在 朗读课 文后 , 我们可 以让学 生一齐 表演 笋牙 课堂表 演的效果 , 而不惜 在课前给几位 学生认定表 演角色 , 进 儿是怎样 “ 向上 , 向上 , 再 向上 ” 的, 学 生从座 位上根 据课 文字 行预排 加工 。 这样不 仅加重 了学生负担 , 而且失去 了表 演的动 意慢慢站起 , 演 出许多笋牙儿陆 陆续续从地 面 冒出来 的景象 。 态生成过 程的教学作 用 ,课堂表 演成了追求形 式主义 的 “ 作 2 . 5 模 拟表演 。有些课堂表演 , 不是 直接表演课文 情节 , 而是 假” , 实在有违课 堂表演 的根本 目的 。 改变课文 内容 , 模 拟生活情境 , 再作 间接的表演 , 如教 学《 九寨 1 _ 3 灵 活简 约性 : 课堂 表演是 一种 学生 的学 习行 为 , 不是 真 沟》 这篇课 文 时 , 教 师模 拟旅 游活动 , 让 全班 学生 当旅游 团成 正舞 台演出 。所 以主要 着眼于促进 学生对课文 语言 的理解和 员, 请一位 同学 当导游 , 教 师给 “ 导 游” 戴 上一顶旅 游 帽 , 一个 思想情意 的感受 。 这就决 定了它的灵活 简约 。 如表演可 以是一 无 线扩音话筒 , 和一 面三角小红旗 , 并要 “ 导 游” 把课文 改变成 个词 、 一 句话 、 一个 片断 、 一篇课文 ; 可 以是 个体 表演 、 小 组表 导游辞 ,指着投 影屏幕上依 次 出现 的景色 ,向全 班 同学 作介 演、 全 员表 演 ; 可 以不化妆 、 不设 布景 、 不穿 角色服 装 ; 可 以不 绍 。同学们还可 以以旅游 团成 员的身份 向“ 导 游” 提 问题 , 由 背熟 台词 , 边拿 着课本边表演 。 “ 导游 ” 解答 。 如 果“ 导游” 答不 出 , 也可 以请 老师或能 回答的 同 1 . 4 反 复 中提 高 : 俗 话说 : “ 台上 一 分钟 , 台下 十年功 ” , 课堂 学作 答 。 这 样的课堂表演 , 不仅 可 以训练学 生在 内化 课文 语言 表演可不 是这样 , 它是一种手 段 , 目的是让学生在 表演 中不断 的 同时 , 根 据表 演的需 要 , 创造 性地 组织语 言 的表 达 , 而 且可 感悟课文 内容 , 在表演 中不断 提高表达能力 , 学生 们可 以演 了 以充 分体现学生对 交际言语 的学习和运 用。 评, 评了再演 , 边评边 演 , 适 时恰当 的评 价能激励学生 , 更能 以 我们还可 以将课 文改编为 剧本 ,再 组织演 出的活 动或课 评促演 , 使表 演在提高 中趋于 完善 。 本剧 比赛 , 它可 以说 是课堂表演 的一种升 华 , 以此启发 学生潜
让课堂迸发生命的火花——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学生表演
让课堂迸发生命的火花——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学生表演摘要】小学生的表演欲特别强,他们喜欢表演、渴望表演,他们把表演当成一种游戏,可以带给他们无穷的乐趣。
把表演引入课堂,是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进行全身心感受课文内容的有效手段。
适当有效的表演即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可以使生充分认识课文里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教学表演兴趣语文素养【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9682(2009)10-0092-01主体教育论认为:“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孩子的特点。
”从课堂实践看,学生的表演欲特别强,他们喜欢表演、渴望表演,他们把表演当作一种游戏,可以带给他们无穷的乐趣。
把表演引入课堂,是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进行全身心感受课文的有效手段。
适当有效的表演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可以使生充分认识课文里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
课堂表演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一、需要时才表演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理智的积极活动和独立克服困难,探索知识的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两个转化,即把书本上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真知,再进一步转化为能力。
由此得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是顺利进行教学的前提。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
如童话《小公鸡和小鸭子》、《小白兔和小灰兔》、《小动物过冬》等;寓言《狼和小羊》、《狐假虎威》等;故事《“你们想错了”》、《将相和》等;小说《信箱》、《小珊迪》等;诗歌《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在讲读此类课文时,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安排学生的“表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教学《小动物过冬》一课,在学生预习前提出要求:你知道小动物有哪些过冬的方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等它们的对话应怎么读,仔细体会它们的神情和语气,看哪些同学学得好?老师还把学得好的同学请到台上来表演。
让课堂表演成为有效的教学手段
让课堂表演成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摘要课堂表演目前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成为学生在课堂上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形式。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课堂表演,是促进学生对文本进行全身心感受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课堂表演语言效果一、明确目的——课堂表演,为了谁?课堂表演关注的是动态生成,表演的过程实际上学生是推敲字词、理解课文、体会情感的过程。
它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是学生、老师与文本之间开展的有效对话,强调的是表演主体(学生)的自我感受,提高的是学生阅读质量、阅读能力以及审美情操。
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表演,老师应主要着眼于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和思想情感的感受。
因此,确切地说,课堂表演实际上是一种学生的学习行为。
教师在设计课堂表演时,必须明确课堂表演的对象是学生,表演的过程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二、选择内容——课堂表演,演什么?1.演真实剧本,体会人物情感。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就选择了这样一类特殊的文本——剧本。
考虑到体裁的特殊性,与其按照固有的课时来组织教学,还不如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建议在第二课时)。
在表演中,学生通过切身体验,不仅感受到了剧本与普通文本的不同之处,而且走进了人物的内心。
2.演成语故事,加深理解记忆。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练习”的“积累与诵读”一栏中,都有“熟记成语”的练习。
要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真正做到熟记成语,光靠读读背背是不行的。
纵观练习上的成语,我们会发现有许多成语情节性比较强,如果能组织学生将成语的情节演一演,则有助于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在学生熟读成语后,我们可以分组合作表演其中的一些成语,其他学生根据表演内容来猜成语。
通过表演,无论是表演者还是旁观者,都对成语的意思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印象也更加深刻,学生的语言、思维、创造力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3.演文生动情节,增强主观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描述了生动的场景,组织学生表演,静态的文字就会转化为一个动态的“生活场景”,学生的体验也就愈发深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阅读课堂展示会心得体会
语文阅读课堂展示会心得体会在参与语文阅读课堂展示会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和教育意义。
本次展示会上,同学们各自选择了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进行阅读,并用口头或书面方式来展示他们的阅读感悟和体会。
通过他们的展示,我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首先,通过参与这次展示会,我深切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和对自我提升的重要性。
每个同学都选择了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来阅读,并在展示中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会。
通过他们的讲述,我看到了同学们多样化的阅读兴趣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有的同学选择了文学作品,通过文字舞动的方式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有的同学选择了科普读物,通过实例和数据的引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魅力;还有的同学选择了历史书籍,通过引用史料和描述历史事件,告诉我们历史的发展和教训。
他们的选择和展示不仅让我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还激发了我对于不同领域的求知欲望。
其次,通过展示会我也意识到了阅读对于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语文阅读是语文学科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参与展示会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阅读书籍,提高了语文的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展示中,他们用流畅的语言和优美的词句描述书中情节,用合适的语气和节奏朗读书中的精彩片段,还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对书中内容的思考和感受。
这些都是通过长期的阅读积累所产生出来的。
同时,同学们的展示也让我意识到,阅读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语感和文学欣赏能力,这些都是通过大量阅读和熟悉优秀作品而培养出来的。
再次,通过这次展示还让我认识到了阅读的时代意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电子书的兴起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地阅读,但同时也增加了我们的选择和注意力分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阅读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阅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是我们获取知识、丰富阅历、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这次展示会,我看到了同学们对于纸质书本的喜爱和热爱,他们通过纸上的文字来获得快乐和成长。
课堂表演——阅读教学的全身心感受
课堂表演——阅读教学的全身心感受(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地走,“老虎”在后面东张西望。
)师:(问“老虎”)你东张西望什么?“虎”:我看看动物们是不是怕狐狸。
(众笑)(“狐狸”“老虎”继续往前走,“小兔”“小鹿”等一见“老虎”,“呀”地一声,撒腿就跑。
)师:(问“小鹿”)你为什么跑?害怕谁?“鹿”:我怕的是老虎。
师:不是怕狐狸?“鹿”:谁怕它呀!(众笑)师:同学们,不,各位导演们,对他们的表演有什么意见吗?3.单组表演。
就是教师让几个学生分任课文中的角色,上讲台表演,让全班同学当导演进行指导、评论。
如一位教师教《东郭先生和狼》一课时,在深读阶段,让4位学生分别担任东郭先生、老农、猎人和狼,拿着课本,上讲台表演,请全班同学指导和评论。
单组表演比较集中,虽然参与表演的同学较少,但全班同学在任导演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指导和评论,间接参与表演,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
4.多组表演。
为了克服单组表演直接参与表演的同学较少的缺陷,可以采取多组表演的形式加以弥补;或者在多组表演的基础上,再选出其中的一组作单组表演。
教学《东郭先生和狼》这一课,另一位教师就是先将全班40位小朋友分成10组,4人一组自愿结合,分别担任东郭先生、老农、猎人和狼,边读课文边讨论如何表演,然后分别在走廊或教室内试演,教师作巡回指导,并选出其中一组在讲台前表演,请全班同学进行评议。
这样,扩大了表演的参与面,有更高的课堂教学效率,深得大家的欢心。
5.个体表演。
就是只请一个同学上讲台表演课文片断,请全班同学作评议指导。
如《秘密学习》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在一棵大树下,拨开枯叶,扒去浮土,掀开砖,把课本放进事先挖好的小坑里,然后盖上砖,铺上浮土和枯叶,看上去好像没有动过一样。
”教师便让学生上讲台表演,区别“拨”“扒”“掀”……这些动作的不同,体会用词的准确和这些动作的先后顺序。
教师在个体表演时辅以提问点拨,如:“这些表动作的词语意思有什么不同?在搭配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搭配?在词语的出现顺序上能不能调换?为什么?“从而把读书、思考和动作表演有机地结合起来。
阅读教学中课堂表演手段的运用
景 ?每学完一道风景时, 回到主 旨句 , 都 有感情地朗读 。 这 样一咏三 叹, 不仅强调了文章的中心 , 而且节省 了时间。 这
种 抓 主干 , 枝 叶 的教 学方 法 在 许 多课 文 中都 很 合适 。如 梳
不是为“ 观众”教师、 ( 学生) 而演 出, 而是作为一种特殊的阅
读 理解 手段 , 强调 的是 表演 主 体 的 自我 感 受 , 以求提 高表 演 者 的 阅读 质 量和 阅读 能 力 , 陶 冶审 美 情操 。 并 因此 , 们 在 我
以说是推进语文素质教育, 强化学生主体活动, 培养创造能 力的重要教学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 , 有很强的故
线和暗线两条线索 。明线指我心理和行动的变化 ; 暗线指
老 妇 人 “ 静 ”的神 态 。教 学 时 只要 抓 住其 中任 何 一 条线 平 索 , 能得 心 应手 。 比如 《 色 的翅 膀 》 只要 抓 住 “ 都 再 彩 , 昆虫”
这一线索 : 小高的纸箱子装 的是什么 ?他为什么带 昆虫?
事 性和 形 象性 。如 童 话 《 火 柴 的 小女 孩》 《 小鸭 》 《 卖 、丑 、 稻
表演过程 中, 应提倡师生共同参与设计 、 欣赏和评议 , 在实
践 过程 中进 一 步理 解 课 文 。
2 动态生成性 : . 课堂表演是排演成熟后的成果展示, 它
的表 演 过程 同时也 是琢 磨课 文 、 敲语 言 、 会 情感 并 如何 推 体 “ 形诸 于外 ” 的排演 过 程 。利用 课 堂表 演 的这 种特 点 , 们 我
论
、
抓住课 堂表演特点 , 让学生在表演 中感悟课 文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浅谈阅读教学中课堂表演手段的运用
在小学 语文教材 中 ,许多不 同体裁 的课文 ,有很 强 的故 事
片断) ,是促 进儿童对读物 ( 课文)进行全身心感 受的有效手段 . 性 和形象 陛.如童话 、 松 鼠找花生》 、 、 稻秧脱险记》 、《 i 隹的 在初步理解课 文的基础上 ,让学生表演 ,把抽象 的语 言文字符 本领大》 、( ( 我应该感到 自豪 才又 寸 》 等 ,故 事 《 吃墨水 》 、钛 禹 号转化为形象 的表情身姿运动 ,“ 情动于 中而形 于外” ,提高 的 治水》 、《 公仪休拒 收礼物》 等 ,还有一些小说 、神话 、诗 歌等. 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人理解 程度 ,而是整体的语文素质 .因为它 小学生天真 活泼好动 ,具有 很强 的想象力 和表现欲 ,因此阅读
一
有些 同学 已经知 道 了上课 要 B e 生根 据观看 内容 回答 “ I t ’S …”教 师趁机教学 “ I t i s n ’t t h e r e 面对该 情况 ,可 以调侃一 下 “ u i e t ,而不 是要 m a k e n o i s e ,真是 活学活用啊 ! , ’如此一来 ,学 n o w .I t w a s t h e r e a m o m e n t a g o . ”顺 利 地 引 出 i s 的过 去式 w a s q
的教 学.在学生掌握新 知的基础 上 ,提 问进行 改换 “ Wh e r e a r e 生 已 能 意会 老 师 的用 意 . 孔 子说过 :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这 t h e mi c e ? ”让学生在单数的基础上来进行复数的提问 ,学生对此
兼顾 了教学 目标中认知领域 、情意领域 和身体运动领 域三个方 课 堂表 演 深 受 孩 子 们 的欢 迎 .
浅析表演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表演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作者:许萍来源:《新课程·小学》2011年第01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富有童趣,语言生动活泼,很适合儿童模仿表演。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进行模仿表演,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文章情感,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一、摒弃传统观念,让表演走进语文课堂传统的阅读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感悟,教师不着一字,学生于反复阅读中尽得风流。
如此学习,缺少教师指导点拨,其效果与速度自然跟不上时代的快节奏。
在这样的背景下,“快餐式”阅读应运而生,教师一味地追求快捷,几乎剥夺了学生慢慢品味阅读的权力,唱独角戏般地对课文条分缕析,细细咀嚼之后,再一点点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味同嚼蜡。
学生并没有过多地参与阅读,可想而知,阅读能力的培养自然是无从谈起。
课堂是学生的生命舞台,课堂40分钟是其生命的闪光瞬间。
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其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感知社会,运用表演化抽象为具体,化文字为形象,大胆探究生活哲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随着这种体验的逐步积累,他们会变得感情丰富,通达事理。
二、创新表演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领会文本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探究式学习给学生以自主,还学生以本质。
可推行之初,教师难免无从下手。
我从事多年语文教学工作,感触颇多的是阅读。
小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表演,是一种最深刻的阅读。
它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其更深层次地领会文章内涵,陶冶情操。
在教《狼和小羊》时,我先让学生充分预习课文,根据文中图画,自己制作狼和小羊的头饰。
在充分熟悉课文情节后,学生自主分析狼和小羊形象,进一步体会狼的凶残野蛮与小羊的可怜无辜。
对阅读课上“表演”的再思考
对阅读课上“表演”的再思考作者:费国英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8年第07期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课堂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具体的表情、动作、语言,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全身心地沉浸在文本所描绘的世界中,对于理解课文意义,体会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
但语文课上的“表演”必须是为学习语文而服务的。
阅读课上,对于“表演”一定要慎重,否则会适得其反。
这几天,学校里开展了磨课活动,我们教研组磨的是《搭石》。
对于课文中的“按照二尺左右的距离”这一句,两位老师都采用了“表演”的方法。
第一位老师上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搭石,就让学生到讲台边现场进行搭石,用的材料是一些小石子。
搭完后,让学生说一说他搭石时选了什么样的石头,引出“平稳方正”,然后再看距离,结果发现不是二尺左右,再通过摆放,明确二尺左右的距离到底有多大。
这个表演过程,让学生切身理解了什么是搭石,多长才是二尺左右的距离。
但是,在表演的过程中,只有前排少数几个学生能看清,其他学生都无所事事,而且花费了很多时间。
表演时用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教学效率大受影响,而且对学生的情感熏陶、语言发展也没有起到作用。
第二位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二尺左右到底是多长,就让学生用尺在黑板上画一画二尺长的线段,结果学生画的距离大概只有40厘米。
为什么学生画得不对呢?因为尺的长度单位属于市制,学生不曾接触,更不知道一尺是几厘米,而学生手里的尺子长度是20厘米,二尺自然就画了40厘米。
学生不但没有直观地感受到长度,甚至最终是得到了一个错误的答案,真是越描越黑,学生也越发糊涂了。
语文课与数学课最大的区别在于数学是精确的,一是一二是二,而语文往往是模糊的、感性的,这位老师明显地把语文课上成了数学课。
其实课文中,许多语言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它不像数学那样非常精确。
如《长城》中“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通过”,《赵州桥》中“三十多米长的河面”,《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几百里连成一片”等模糊性很强的语句比比皆是。
课堂表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表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表演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提升语文应用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表演可以被广泛地应用。
首先,课堂表演可以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注重语言的应用,讲解知识点和阅读课文只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而表演则是一种更加具体、直观的语言表达形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的语文知识。
在表演中,学生需要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将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内容呈现出来,这就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堂表演可以帮助学生扩展表达语言的能力。
其次,课堂表演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表演中,学生需要在团队中相互合作,分工协作完成表演任务。
这种合作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同时,课堂表演也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技能的差异性,让学生相互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我价值感。
最后,课堂表演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
在表演中,学生需通过语言表达、肢体表现等多种形式将故事情节描绘出来,这种多层次的表现方式是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语文知识的。
尤其是课堂表演与阅读教学相结合,能够形成连贯性的语文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2024年语文阅读课堂展示会心得体会(2篇)
2024年语文阅读课堂展示会心得体会我们平常也会在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的资料,如果能将课前获得的信息有机地恰当地融入到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来,这也是一种教学智慧。
蒋军晶老师教《临死前的严监生》这堂课,他把重点放在感受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情节设计”上,他利用同类文章的阅读拓展等手段,将铺垫、悬念、意外这些文学概念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在学生心中“扎根”,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阅读小说的乐趣。
蒋老师首先由读课题入手,指出监的正确读音,解释监生的意思,自然引入文中的背景知识。
其次进入课文,蒋老师简洁明了,抓住严监生的“两个指头”,用列提纲的形式,一步一步呈现在我们面前。
精彩也随之而来,蒋老师引导同学们一步步的发现并完善严监生的动作:摇了两三摇—狠狠摇了几摇—把眼闭着摇头—点一点头。
把严监生的心理写出来了。
而后学生看着板书便能讲述这篇故事。
最后,课外延伸,欣赏表达手法同一特点的片段。
出示两段文本,隐去部分文字,让同学们先读一读,再猜一猜中途情节,提出悬念后再出现隐去文字来对比,来欣赏。
提供其他表达手法描写同一内容的文本,让同学们感悟,对比,回味。
蒋军晶老师摒弃了繁琐的设计,条分缕析的讲解,引导学生扎扎实实从文本入手,还课堂给学生,使教学更具有效性。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课前大量文本相关阅读、长期积累而来的文本解读功力、坦率真诚的语言、一双永远注视着学生的眼睛和一双认真倾听着学生的耳朵,造就了蒋老师生机勃勃的课堂,我想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和语文课堂的魅力,很值得我们学习。
近距离的接触名师、大师,感悟他们课堂的朴实、扎实、求实,感受他们对语文的热情、激情,感受到了他们对教法的慎重选择,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对三维目标的准确落实,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
这次听课对我来说是提高,也是促进。
他们的语文课让我感受到:语文课堂只有在学生阅读兴趣的花朵盛开时,才是最美丽的,才是充满智慧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也要以名师为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努力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谈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课堂表演的有效运用
谈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课堂表演的有效运用——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上海市宝山区通河二小陈洁静阅读教学中,课堂表演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是整体的语文素质。
因为它兼顾了教学目标中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三个方面,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它可以说是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强化学生主体活动,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同时又践行了“以人为本”的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课堂表演形式自由,方法灵活,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但是,有些教师由于缺乏对课堂表演精彩本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表演现象。
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使用过课堂表演,发现当我要求孩子们来演演课文里的人物动作、神情、语言时,孩子们或表现为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或表现为局促不安、面红耳赤,或表现为嬉皮笑脸、敷衍了事……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原本可以为课堂教学带来良好效果的课堂表演出现这些不和谐音呢?于是就想到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一、课堂表演的类型及有效运用(一)运用单项表演理解词语。
单项表演没有情节,也没有多个角色,只是通过表演来理解词语。
如教学《享受森林》时,其中有一段:“泥土干了,她就浇水;长出了杂草,就把杂草拔掉;刮大风了,她就为小樟树绑上一根竹子;寒流来了,就在小樟树苗四周铺些稻草……”要求学生抓住“浇”、“拔”、“绑”、“铺”四个动词来做做动作,体会盈盈对樟树苗的小心呵护,在表演中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些动词,对词义加深了理解,而且也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
再如教学《小冰熊》时,“熊妈妈拿来一条小棉被,严严实实地把小冰熊裹在里面。
”请学生来做做怎样才算是“严严实实地裹”,通过表演理解“严严实实”就是把东西裹得紧紧的、密不透风,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因为要把小冰熊与外界热空气隔绝,所以要裹得严严实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表演在阅读教学[课堂表演——阅读教学的全身心感
受]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
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
因为从教育心理的角度可以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而课堂表演恰恰能兼顾三者,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今天,教师特别喜欢以课堂表演来提高阅读质量,还因为它十分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
如童话《小公鸡和小鸭子》《小白兔和小灰兔》《美丽的公鸡》等;寓言《狼和小羊》《狐假虎威》等;故事《你们想错了》《将相和》等;小说《信箱》《小珊迪》等;诗歌《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另一方面,天真活泼好动的儿童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他们非常喜爱表演课文的活动。
1.单项表演。
即表演既没有情节,又没有多个角色,只是对课文某个词语意思作诠释。
如教
学《小猴子下山》,课文有一些表示小猴动作的词:掰玉米的掰,捧桃子的捧,抱西瓜的抱,扛着往前走的扛等,教师就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做这些词语的动作,不仅区别了这些动作,而且对词义加深了理解,也大大增强了阅读课文的情趣。
2.综合表演。
课文表演的部分,内容比较丰富,有不同的角色,有生动的情节,有个性的对话,大多是课文的一个片断或整篇课文。
这类综合表演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组合了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有着生理感官上的快乐和满足。
实践表明,这种综合表演调动和调节着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认识与创造、对美的追求与体验、张扬个性与建全人格统一起来,十分有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
如于永正老师在执教《狐假虎威》一文时,指导学生课堂表演的片断实录:
师:下面两节就是写他们到森林去的情景,这两节写得非常精彩。
请仔细读,等会儿请几个小朋友来表演。
要想演好,必须读好。
(学生认真读书之后,老师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戴上老虎、狐狸、小鹿、兔子、野猪头饰。
)
师:其余的同学都来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
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请读书,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
生:狐狸在前面走,老虎在后面走。
因为书上说了: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
生:图上画的狐狸在前,老虎在后。
师:这两位导演读书很认真。
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
生:他们在森林深处,要站得远一点。
师:看来小朋友把课文读懂了,都是出色的导演。
下面请一位小朋友朗读7、8两节,由五位扮演动物的小朋友表演。
(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地走,老虎在后面东张西望。
)
师:(问老虎)你东张西望什么?
虎:我看看动物们是不是怕狐狸。
(众笑)(狐狸老虎继续往前走,小兔小鹿等一见老虎,呀地一声,撒腿就跑。
)
师:(问小鹿)你为什么跑?害怕谁?
鹿:我怕的是老虎。
师:不是怕狐狸?
鹿:谁怕它呀!(众笑)
师:同学们,不,各位导演们,对他们的表演有什么意见吗?
3.单组表演。
就是教师让几个学生分任课文中的角色,上讲台表演,让全班同学当导演进
行指导、评论。
如一位教师教《东郭先生和狼》一课时,在深读阶段,让4位学生分别担任东郭先生、老农、猎人和狼,拿着课本,上讲台表演,请全班同学指导和评论。
单组表演比较集中,虽然参与表演的同学较少,但全班同学在任导演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指导和评论,间接参与表演,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
4.多组表演。
为了克服单组表演直接参与表演的同学较少的缺陷,可以采取多组表演的形式加以弥补;或者在多组表演的基础上,再选出其中的一组作单组表演。
教学《东郭先生和狼》这一课,另一位教师就是先将全班40位小朋友分成10组,4人一组自愿结合,分别担任东郭先生、老农、猎人和狼,边读课文边讨论如何表演,然后分别在走廊或教室内试演,教师作巡回指导,并选出其中一组在讲台前表演,请全班同学进行评议。
这样,扩大了表演的参与面,有更高的课堂教学效率,深得大家的欢心。
5.个体表演。
就是只请一个同学上讲台表演课文片断,请全班同学作评议指导。
如《秘密学习》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在一棵大树下,拨开枯叶,扒去浮土,掀开砖,把课本放进事先挖好的小坑里,然后盖上砖,铺上浮土和枯叶,看上去好像没有动过一样。
教师便让学生上讲台表演,区别拨扒掀这些动作的不同,体会用词的准确和这些动作的先后顺序。
教师在个体表演时辅以提问点拨,如:这些表动作的词语意思有什么不同?在搭配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搭配?在词语的出现顺序上能不能调换?为什么?从而把读书、思考和动作表演有机地结合起来。
6.群体表演。
为了扩大课堂表演的参与面,教师应当设计尽可能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表演的教学环节。
教《一粒种子》时,一位教师采用了群体表演法。
在深读课文后,教师让学生坐在座位上边读边演动作。
读到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就把身子挺一挺时,便抬起头,伸一伸腰、一副很舒服的样子;读到他有点儿渴,喝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时,学生们把腰挺得更直,头抬得更高;读到又把身子挺一挺时,大家便站起来;读到最后,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一亮,啊,好个光明的世界。
学生把两手上升,演出一派欢呼的神情。
这种群体表演,往往可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热烈情绪,对调控课堂气氛能起重要作用。
7.模拟表演。
有些课堂表演,不是直接表演课文情节,而是改变课文内容,模拟某种生活情境,再作间接的表演。
如教学《颐和园》这篇游记课文,教师模拟旅游活动,让全班学生当旅游团成员,请一位同学当导游。
教师给导游戴上一顶旅游帽,一个无线扩音话筒和一面三角小红旗,并要导游把课文改变成导游词,指着投影屏幕上依次出现的颐和园景点,向全班同学作介绍。
同学们可以旅游团成员的身份向导游提问题,由导游解答。
如果导游答不出,也可以请老师或能回答的同学作答。
这样的课堂表演,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在内化课文语言的同时,根据表演的需要,创造性地组织语言的表达,而且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
课本中凡游记一类的课文,都适宜作这种形式的表演。
8.说明表演。
对一些说明文体裁的课文,我们还可以将其说明对象变成自述表演。
如《新型玻璃》一文的教学,教师在引导学生深读课文的基础上,要学生以拟人化的方法作XX玻
璃自述的表演。
说明表演把说明的物件改变为生动有趣的拟人化的自述,对于说明文教学来说,不但能变枯燥为生动形象,而且能更好地体现说明文的教学特点,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9.课本剧表演。
就是将课文改编为剧本,再组织演出的活动。
这不仅是课堂表演的一种形式,而且已成为取材于语文课本并为语文教学服务和丰富校园文化的一种新型剧种。
中国戏剧出版社就出版过《中学语文课本剧》一书,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为该书作序。
正如曹老所说:学生参加演戏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演戏里的人,就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要具备活泼生动的想象,也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课本剧可以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使他们对听课、读书发生兴趣。
我国《剧本》杂志1990第9期,还登载过小学语文课文《金色的鱼钩》课本剧。
应当说课本剧是一种相当正规的演出,它主要在课外活动时上演,但是也可以简化为课堂表演的一种形式。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