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比热容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1 、定义:比热容简称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1 ℃吸收的热量(或降低1 ℃释放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 、单位:比热的单位是复合单位,J/(kg ·℃)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水的比热容为 c 水=4 、2×10 J/(kg Q 放=cm(t·℃) ;3、计算公式:Q=cmΔt,Q 吸=cmΔt=cm(t 末- t 初) ,初-t 末);4 、比热容的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一般不随质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对同一物质,比热容与物态有关( 例如水的比热与冰的比热不同) ;5 、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性质的应用:(1) 对气温的影响-- 一天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温度变化大;(2) 热岛效应的缓解-- 城市中建水库或建绿地;(3) 水冷系统的应用-- 热机(例如汽车的发动机,发电厂的发电机等)的冷却系统也用水做为冷却液;暖水袋。

一、填空题(4) 热水取暖-- 冬季供热用的散热器、1.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温度升高越多,吸收的热量;同一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越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升高相同温度时,小的吸收热量少.2.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不大,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较大,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3.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盛在两个相同杯子里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问:(1)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个温度升高的快些;(2)升高相同的温度,哪个需要的时间长些出什么结论.;(3)从这个实验可得4.把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金属球甲和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分别投入两杯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中,最后发现投入乙球的杯内水温较高,那么可以断定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 c 甲 c 乙.(填><或= )5.一个物体由于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决定于、和. 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 ×10 J/(kg ? ℃),质量是100 g 的铝块,升高30 ℃需要吸收J 的热量,降低30 ℃放出J 的热量.6.甲、乙两金属球的质量之比是5∶3,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5,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7.水的比热是4.2 ×10 焦/( 千克?℃) ,它的意思是指质量 1 千克的水,温度时是4.2 ×10 焦耳8.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小,这是因为水与干沙土相比的较大。

第七讲比热容

第七讲比热容

中午沙子很烫,海水很凉;到了傍晚,沙子变凉了,然而海水却很温和。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课堂探究:一丶1.相同物质的吸热能力①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谁需要的热量多?原因:升高相同的温度,一壶水的质量大②把一壶水烧成温水与烧成热水,谁需要的热量多?原因:质量相同,烧成开水升高的温度高。

结论:·同种物质吸收热量跟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 ·升高温度相同,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 ·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2.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比热容质量相等,升高温度也相同的水和铁两种物质,他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呢?实验设计: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水和铁粉加热,使他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水和铁粉加热,使他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温度的大小。

实验现象:质量相同的水和铁粉吸收相等的热量后,铁粉升高的温度比水大。

据此可推出,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一些。

即:水的吸热能力比铁大。

所以,在物理上,我们用比热容来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

二丶比热容1.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焦/(千克·℃)符号为:J/(kg·℃)焦耳每千克摄氏度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理解:①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②一滴水和一桶水的比热容相同③一杯20℃的水和一杯80℃的水比热容相同注意:某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质量,温度及吸收热量多少无关。

4.水的比热容:4.2 X310J/(kg·℃)物理意义:质量为1kg的水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为4.2 X310J5.热量的计算公式吸热:Q吸=C·m·(t-t0)比热容·质量·(末温-初温)放热:Q放=C·m·(t0-t)比热容·质量·(初温-末温)注意符号!1.晓丽在《物理手册》中查到如下数据:不同温度和压强下液态酒精的比热容c/×103J·(kg·℃)-1(1)图像中能正确反映液态酒精比热容与温度关系的是_________。

初中物理常见的比热容

初中物理常见的比热容

初中物理常见的比热容
一、比热容的定义
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是衡量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它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或者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

二、比热容的符号与单位
比热容通常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J/kg·℃)。

三、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比热容可以理解为物质在单位质量下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热或放热能力。

它反映了物质吸热或放热的特性,是物质的重要物理属性之一。

四、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
物质的比热容与温度有关。

一般来说,物质的温度升高,其比热容会增大;而温度降低,其比热容会减小。

但也有例外,如水和冰在0℃以下比热容的变化情况较为特殊。

五、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为:C = Q/mΔt。

其中,Q表示热量,m表示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使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质的比热容。

六、比热容的实验测量
实验测量比热容是物理学中常见的实验之一。

通过测量物质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吸收的热量,可以计算出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方法包括混合法、冷却法、加热法等。

七、比热容的应用实例
比热容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空调和电暖器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在农业领域,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比热容来估算其生长速度;在汽车工业中,可以通过改变发动机冷却液的比热容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

此外,比热容还用于计算能源消耗、预测气候变化等方面。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最全)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最全)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1、定义:比热容简称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C吸收的热量(或降低释放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单位:比热的单位是复合单位,J/(kgT),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水的比热容为c水=4、2X10J/(kg-r);3、计算公式:Q=cmAt, Q吸=cmAt=cm(t末-t初),Q放=印代初-t末);4、比热容的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一般不随质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对同一物质,比热容与物态有关(例如水的比热与冰的比热不同);5、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性质的应用:(1)对气温的影响一一天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温度变化大;(2)热岛效应的缓解一城市中建水库或建绿地;(3)水冷系统的应用一热机(例如汽车的发动机,发电厂的发电机等)的冷却系统也用水做为冷却液;(4)热水取 暖一冬季供热用的散热器、暖水袋。

一、填空题1.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温度升高越多,吸收的热量;同一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越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升高相同温度时,小的吸收热量少.2.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不大,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较大,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3.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盛在两个相同杯子里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问:(1)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个温度升高的快些;(2)升高相同的温度,哪个需要的时间长些;(3)从这个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4.把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金属球甲和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分别投入两杯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中,最后发现投入乙球的杯内水温较高,那么可以断定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c甲c乙.(填〉V或二)5.—个物体由于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决定于、和.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 88X10J/(kg<°C),质量是100g的铝块,升高30需要吸收J的热量,降低30°C 放出J的热量.6.甲、乙两金属球的质量之比是5:3.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5,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7.水的比热是4.2X10焦/(千克•。

初中物理热学公式

初中物理热学公式

初中物理热学公式一、比热容:定义公式:c=tm Q ∆ 1、公式中各量及其单位(1)Q ——热量——J (2)m ——质量——kg(3)Δt ——升高的温度(末温t —初温t o )——o C (“升高到”指末温,“升高了”就是指升高的温度)(4)c ——比热容——J/(kg.o C )二、热量的计算公式:(一)Q=cm Δt (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 物质的比热容 、 物体的质量 、 升高或降低的温度 都有关)【Q 吸=cm(t -t 0);Q 放=cm(t 0-t)】1.各量及其单位:(1)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J (2)c ——比热容——J/(kg.O C ) (3)m ——质量——kg(4)Δt ——变化温度——O CA .对于吸热来说,Δt 是指升高的温度,Δt=t —t 0;对于放热来说,Δt 是指降低的温度,Δt=t 0—tB.“升高多少℃”“ 升高了多少℃” “降低多少℃”“ 降低了多少℃”是指Δt ;“升高到多少℃”“降低到多少℃”是指末温t2.各量的关系:(1)在Q 和c 一定时,Δt 与m 成 反 比(2)在Q 和m 一定时,Δt 与C 成 反 比;(3)在Q 和Δt 一定时,m 与c 成 反 比;(4)在c 和m 一定时,Q 与Δt 成 正 比;(5) 在c 和Δt 一定时,Q 与m 成 正 比;(6) 在m 和Δt 一定时,Q 与c 成 正 比。

(二)、变形公式:(1)Δt=cm Q (求变化温度) (2)m=t c Q ∆(求质量) (3)c=tm Q ∆(求比热) 三、燃料燃烧放热公式: 1、固体、液体燃料:Q 放=qm(1)各量及其单位:Q 放——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J q ——热值——J/kg m ——质量——kg(2)各量的关系:在q 一定时,Q 放与m 成正比;在m 一定时,Q 放与q 成正比;在Q 放一定时,m 与q 成反比(3)变形式:q=mQ 放(已知质量和放热,求热值);q Q 放=m (已知热值和放热,求质量) 2、气体燃料:Q 放=qv(1)各量及其单位:Q 放——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J q ——热值——J/m 3 V ——体积——m 3(2)各量的关系:在q 一定时,Q 放与V 成正比;在V 一定时,Q 放与q 成正比;在Q 放一定时,V 与q 成反比(3)变形式:q=VQ 放(已知体积和放热,求热值);q Q 放=V (已知热值和放热,求体积) 四、效率问题效率——有用能量与总能量之比(一)、锅炉的效率1、定义:锅炉热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那部分(被加热物质吸收)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之比。

初中物理比热容

初中物理比热容

比热容、热量计算一、本周知识概述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但与物体的质量、物体温度升高的多少有关,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夏天,在同样的阳光照射下,为什么水泥路面比路旁的草地要热?沙漠地区为什么会出现“早穿棉袄午披纱”的奇特景象?为什么暖气设备、汽车发动机中都要用水作循环剂呢?关键就在于要理解一个物理量即本周即将学习的比热容。

二、重难点知识精讲(一)比热容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其单位是J/(kg·℃)。

(1)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2)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跟物质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无关,跟质量和温度无关。

(3)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不同,同种物体的状态不同,比热容也不同。

2、有关比热容的应用(1)利用“不同的物质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容小的物质升温快,比热容大的物质升温慢”解释自然现象。

(2)利用比热容特性,选择合适的应用材料。

3、热量的计算:物质吸热或放热的多少跟物质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有关。

(1)计算热量的公式:Q吸=cm(t-t0)Q放=cm(t0-t)。

(2)通式:Q=cm△t(△t是变化的温度,即物体吸热时表示升高的温度,物体放出热量时表示降低的温度。

)(3)符号的意义及单位:Q(热量)—焦(J)c(比热容)—J/(kg·℃)m(质量)—千克(kg)t0,t(初温、末温)—摄氏度(℃)(4)热平衡方程:Q吸=Q放(在没有热损失时适用)4、热岛效应: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大部分成为环境的热源;热机、电器等向环境散发热量,从而使城市的温度升高,这就是热岛效应。

例1、(南京,2001)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A.a B.b C.c D.d精析:本题是用温度—时间图像形象地表述了物体的吸热规律,对于这类题我们可以取定值进行比较得出结果。

初中九年级(初三)物理热量、比热容、显热和潜热.doc

初中九年级(初三)物理热量、比热容、显热和潜热.doc

3、热量、比热容、显热和潜热
(1)、热量Q:物体吸热和放热多少的物理量。

发生在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之间,温度高的
物体失去能量,温度低的物体得到能量,直到温度相等。

标准单位:焦J、千焦KJ
工程单位:千卡Kcal 转换:1Kcal=4.2KJ
(2)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K所变化的热量,称为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简称比热,用符号c表示。

热量公式:Q=cm(T-T0) 其中m为物质的质量。

(3)显热和潜热
显热: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仅仅使物质的温度升高或降低,而并不改变物质
的状态,这部分热量称为显热。

潜热: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仅仅改变物质的状态而温度不变,这部分热量称
为潜热。

如图,Array当为加热变化时A-E
B为熔解潜热,D为汽化潜热
当为冷却变化时,B为凝固潜热,
D为液化潜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两个过程相对应。

第1页共1页。

中考物理考点专题训练:专题02 比热容(含解析)

中考物理考点专题训练:专题02 比热容(含解析)

专题02 比热容一、热量:1、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2)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4)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5)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让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温度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

2、在探究中应尽量保证让不同物质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用加热时间的多少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在探究中应尽量避免热量的损失。

三、热量的计算1、热量的计算公式:用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用t表示物体的末温,用t。

表示物体的初温,则物体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Q吸=cm(t-t0) :物体温度降低时,所放出的热量Q放=cm(t0-t),若用△t表示物体温度的变化,则上述两个公式可统一表示为Q=cmΔt。

2、应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解题时,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即比热容c的单位是J/(㎏·℃),质量m的单位是㎏,温度的单位是℃,热量的单位是J。

3、热量公式Q=cmΔt适用于物体温度变化过程中,物体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物态变化过程中,物体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能用Q=cmΔt计算。

4、运用热量计算公式解题时要注意明确“初温”、“末温”、“温度升高到”、“温度升高了”、“温度降低到”、“温度降低了”的含义。

典型例题【2014年北京市通州区初三模拟考试】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利用水的()A.密度较大B.质量较大C.体积较大D.比热容较大解析:由Δt=Q/cm可知,在吸收的热量和物质的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物质的比热容越大,温度上升的越慢,所以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而与物质的密度、质量和体积无关。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3节比热容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3节比热容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12/12/2021
例1、室温为20℃时,用质量为500g的铝壶装有
5kg水,把水烧开,水的内能(nèi nénɡ)增加多少?水壶
共吸收多少热量?是否等于燃料放出 的热量?为
什么?
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12/12/2021
生活■物理(wùlǐ)■社会
海陆风成因
(chéngyīn)
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12/12/2021
第十三章 热和能
第三节 比热容(第2课时(kèshí))
第十五页,共二十七页。
2021/12/12
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fànɡ chū)热量多少的计算
实验表明:物体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物体的质
量越大、比热容越大、温度变化越大,物体吸收或 放出(fànɡ chū)的热量就越多.
12/12/2021
4、太阳能具有安全、清洁、方便等特点,使 得人们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它.已知某太阳能热水 器的水箱受太阳热辐射2.4×107 J,如果这些
(zhèxiē)热量的50%被水箱内50 L温度为30℃的水吸 收,可使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多少?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12/12/2021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走.外界
顺风
(wàijiè)
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
12/12/2021
WWW?
水的比热容大,能从发动机吸收(xīshōu)更多的热 量.
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
12/12/2021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sān sì)月份育秧 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 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 你能解释原因吗?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知识;更广义地说,物理学探索分析大自然所发生的现象,以了解其规则。

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九年级物理比热容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知识点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是过程量】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

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

C水=4.2×10??焦/(千克℃) 读法:4.2×10??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Q吸=cm⊿t升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

⊿t=Q/cm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内能单位:焦耳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九年级物理学习方法一、认真预习,画出疑难。

在这个环节中,必须先行学习教程(提前任课教师两个课时),画出自己理解不清,理解不了的部分。

比热容知识

比热容知识

的应用(一)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调节气候水的比热容较大,对于气候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

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小一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影响很大,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升温慢,夜晚沿海温度降低少,为此一天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温度变化大,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海陆风的形成原因与之类似。

1.对气温的影响据消息,三峡水库蓄水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将成为一个天然“空调”,使山城重庆的气候冬暖夏凉。

据估计,夏天气温可能会因此下降5℃,冬天气温可能会上升3到4℃。

2.热岛效应的缓解晴朗无风的夏日,海岛上的地面气温,高于周围海上气温,并因此形成海风环流以及海岛上空的积云对流,这是海洋热岛效应的表现。

近年来,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交通拥塞,大气污染严重,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从而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在缓解热岛效应方面,专家测算,一个中型城市环城绿化带树苗长成浓荫后,绿化带常年涵养水源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库,由于水的比热容大,能使城区夏季高温下降1℃以上,有效缓解日益严重的“热岛效应”。

目前,北京市对永定河的治理工程中,在永定河沿线建立人工湖、水库等,随着水的增加,水的比热容大,在同样“受冷、受热”时温度变化较小,从而使夏天的温度不会升得比过去高,冬天的温度不会下降的比过去低,使温度保持相对稳定,从而成为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

(二)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冷却或取暖1.xx系统的应用人们很早就开始用水来冷却发热的机器,水的比热容远远大于空气,用水代替空气作为散热介质,通过水泵将内能增加的水带走,组成水冷系统。

这样机器产生的热量传输到水中后水的温度不会明显上升,散热性能优于直接利用空气和风扇的系统。

热机(例如汽车的发动机,发电厂的发电机等)的冷却系统也用水作为冷却液,也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

2.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苗的时候,为了防止霜冻,农民普遍采用“浅水勤灌”的方法,即傍晚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再把秧田中的水放掉。

物理重点知识之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

物理重点知识之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

物理重点知识之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重点知识及试题分析: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一.重点知识分析1.重要概念和公式(1)热量的概念及公式Q=cmΔt(3)比热容的概念2.基本物理方法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通过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而升温不同引入比热容的概念;再复习比热容实验时实验应注意回答以下问题:水和酒精的质量什么关系?水和酒精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如何做到这一点?水和酒精哪种物质升高的温度高?如果让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哪种物质吸收的热量多?3.易错易混淆的问题(1)热量和温度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任何一个物体都有一定的温度,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而热量是指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多少,它是内能变化的量度之一,它与物体温度高低无关,与温度的变化量成正比。

(2)内能和温度。

广义来说,内能指物体所包含的总能量。

包括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动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分子、原子内的能量等。

在热学中,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内能跟温度、体积等都有关系,因此说,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是错的。

对同一物体而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具有的内能越大;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具有的内能就增大。

(3)热量和内能。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而内能是状态量,因此不能说物体的热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因此,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初中不考虑热传递和做功同时存在的情况),但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因为物体吸热,还可能因为对物体做功。

(4)比热容和热量。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与热量、质量、温度、温度的变化都无关。

但热量的多少由物质的比热容、质量、温度的变化三者共同决定,缺一不可。

(5)在利用Q=cmΔt计算热量时,一定要弄清各物理量的含义,注意区分温度”升高了”“升高到”“降低”“降低到”等易混淆的概念。

二.例题分析热量、比热容在教材中所占篇幅较少,但中考试卷中必然出现,多以填空题和简算题为主,计算内容达到”理解”等级,难度以中、低档为主,在今后中考中涉及生产、生活实际应用问题(气候、环保等方面)的题目会逐渐增多。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
哎呀呀,说起初中物理的比热容,这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知识点呢!
先来讲讲比热容到底是个啥?就好比不同的人胃口大小不一样,有的吃一点就饱了,有的能吃好多。

物质也有自己的“胃口”,这“胃口”就是比热容啦!
举个例子,水的比热容大,就像一个特别能吃的“大胃王”,要让它温度升高或降低,得给它很多或者拿走很多的“能量食物”。

而铁呢,比热容小,就像一个胃口小小的家伙,稍微给它一点或者拿走一点“能量食物”,它的温度就变化得很明显。

老师上课的时候给我们做实验,把质量相同的水和铁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相同的时间。

你们猜猜怎么着?铁的温度蹭蹭蹭就上去了,水呢,才慢悠悠地升了一点点温度。

当时我就想,这水也太“淡定”了吧!
还有啊,夏天的时候,海边总是比内陆凉快。

这是为啥呢?不就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嘛!白天太阳晒着,水吸收了好多热量,温度升得不多。

而内陆的土地啥的,比热容小,稍微一晒就热得不行。

晚上呢,水又慢慢把白天吸收的热量放出来,所以海边晚上也比较凉快。

这就好像水是个会“存钱”又会“花钱”的小能手,而土地就是个“月光族”,有一点钱马上就花光啦!
再想想,冬天的时候,为啥暖气里用水不用其他东西?还不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能储存好多热量,能让屋子暖和更长时间。

咱们学习比热容,可不光是为了考试得分,这在生活里用处大着呢!比如说,你要选一种材料做保温杯,是不是得选比热容小的,这样它不容易传热,能更好地保温呀?
反正我觉得,比热容这个知识点虽然有点复杂,但是搞明白了真的很有趣,也很有用!它让我们更了解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不是吗?。

初中物理热学公式

初中物理热学公式

初中物理热学公式一、比热容:定义公式:c=Q mt、公式中各量及其单位1)Q——热量——J(2)m——质量——kg3)t——高升的温度(末温t—初温to)——o C(“高升到”指末温,“高升了”就是指高升的温度)4)c——比热容——J/(kg.o C)二、热量的计算公式:(一)Q=cm t (物体汲取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高升或降低的温度都有关)Q吸=cm(t-t0);Q放=cm(t0-t)】1.各量及其单位:(1)Q——(汲取或放出的)热量——J(2)c——比热容——J/(kg.O C)(3)m——质量——kg(4)t——变化温度——OCA.关于吸热来说,t是指高升的温度,t=t—t;关于放热来说,t是指降低的温度,t=t—t00B.“高升多少℃”“高升了多少℃”“降低多少℃”“降低了多少℃”是指t;“高升到多少℃”“降低到多少℃”是指末温t2.各量的关系:(1)在Q和c一准时,t与m成反比(2)在Q和m一准时,t与C成反比;(3)在Q和t一准时,m与c成反比;(4)在c和m一准时,Q与t成正比;(5)在c和t一准时,Q与m成正比;(6)在m和t一准时,Q与c成正比。

(二)、变形公式:(1)t=Q(求变化温度)(2)m=Q(求质量)(3)c=Q(求比热)cm c t mt三、燃料焚烧放热公式:1、固体、液体燃料:Q放=qm(1)各量及其单位:Q放——燃料焚烧放出的热量——J q——热值——J/kgm——质量——kg(2)各量的关系:在q一准时,Q放与m成正比;在m一准时,Q放与q成正比;在Q放一准时,m与q成反比(3)变形式:q=Q放(已知质量和放热,求热值);mQ放m(已知热值和放热,求质量)q2、气体燃料:Q 放=qv(1)各量及其单位:Q 放——燃料焚烧放出的热量——Jq ——热值—— J/m3 V ——体积——m3(2)各量的关系:在q 一准时,Q 放与V 成正比;在V 一准时,Q 放与q 成正比;在 Q 放一准时,V 与q成反比(3)变形式:q=Q 放(已知体积和放热,求热值) ;VQ 放V (已知热值和放热,求体积)q四、效率问题效率——实用能量与总能量之比 (一)、锅炉的效率、定义:锅炉热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那部分(被加热物质汲取)的热量与燃料完整焚烧所开释的热量之比。

13.3比热容-+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4

13.3比热容-+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4
煤油
放出)的热量是4.2x103J.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
砂石
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吸收热量的多少、升高的温

度等无关。
干泥
4.2x103 2.4x103 2.1x103 2.1x103 0.92x103 0.88x103 0.84x103
钢铁 0.46x103
热量的计算
第十三章 内 能
第三节 比热容
同种物质吸热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讨论并交流: 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把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的多少,跟物质的质量以及升高温度有关 。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想一想
(1)拿谁比?应控制哪些变量? (2)如何知道哪种物质吸收的热量多? (3)要记录哪些数据?
升高了 降低了 温度差 Δt
两物体发生热传递,没有热损失 Q吸 = Q放
解释现象
Q = cm Δt
由公式可知: 1.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温度变化相同时,比 热容较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 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
解释现象
谈起夏日海风,你可知道, 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 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白 天和夜晚的风向往往是不同的, 你知道白天风是从哪里吹向哪 里?夜晚呢?为什么?
22
43
21
32
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
的热量不同。(水比食用油吸收热量多,即水的吸 热能力比食用油强。)
比热容
意义: 表示不同物质的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 定义: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

教科版初三上册物理比热容知识点

教科版初三上册物理比热容知识点

教科版初三上册物理比热容知识点
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使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

下面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了比热容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知识点
 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种类和状态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bull;℃),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水的比热容是:C=4.2乘以103J/(kg&bull;℃),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乘以103焦耳.
 热量的计算:
 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J;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bull;℃);m是质量;t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
 课后练习
 1.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温度升高越多,吸收的热量_________;同一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________越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__小的吸收热量少.
 2.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不大,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较大,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rdquo;分别给盛在两个相同杯子里的质量相等的水。

初中物理精品物质的比热容

初中物理精品物质的比热容

物质的比热容第1课时一、知识梳理1、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一般。

2、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3、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4、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所吸收的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

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二、课堂练习1、下列过程中,物体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A.把煤块碾碎成煤屑B.把铁屑熔化后浇铸成铁块C.把铜块投入热水中再取出D.冰熔化成水2、关于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传递中温度升高少的物体比热大B.比热是物质的特性,它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及温度的变化等因素无关C.热传递中质量小的物体比热大D.两个物体,如吸收相等的热量能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它们的比热相同3、对于一桶水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时,比热容变大 B.倒掉一冰后,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C.结成冰后,比热容不变 D.液体水的比热是一个确定值,是水的基本特性之一4、以下几个结论中错误的是: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比较好 B.液体的比热都比固体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的值一般不同D.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5、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没有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说热量是毫无意义的B、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及物体温度变化有关C、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也一定相同D、热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烧开了,揭开锅盖看到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B.水沸腾了,只要不断地加热,水的温度就可以不断地升高C.被1000C的水蒸气烫伤较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的温度高D.降低温度,是气体液化的一种方法。

7.水的比热是______,读作______。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一桶水和一滴水相比较,它们的比热是______大。

8.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知识点:比热容
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种类和状态相同,比热就相同.比热容的单位是J/(kg&bull;℃),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水的比热容是C=4.2x103J/(kg&bull;℃),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x103焦耳.热量的计算① Q吸 =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J;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bull;℃);m是质量;t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② Q放 =cm(t0-t)=cm△t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