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分散铁氧体纳米颗粒的生长机制与成分偏聚的透射电子显微
铁氧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铁氧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质表征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铁氧体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催化、磁性和生物等领域的重要材料。
本文将介绍铁氧体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主要的性质表征。
1. 铁氧体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1)化学共沉淀法化学共沉淀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备铁氧体纳米粒子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在溶液中加入两种或多种金属盐,然后在较高的温度下,通过还原剂还原沉淀出铁氧体纳米粒子。
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
但是,由于美学控制粒子尺寸很难得到高度精细的粒子大小分布,从而影响其性能。
(2)热分解法热分解法是一种精细控制铁氧体纳米粒子的有效方法。
在该方法中,首先在溶液中加入铁盐和有机羧酸,生成有机铁复合物。
然后在高温下将有机复合物分解,得到纳米铁氧体。
该方法制备出的铁氧体粒子尺寸分布比较窄,粒子尺寸可以通过控制分解温度、催化剂种类和液相中的有机酸种类来进行调节。
(3)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制备超细铁氧体奈米颗粒的有效方法。
在该方法中,首先在溶液中加入铁盐,然后将氧化剂逐渐加入反应体系,过程中形成溶胶体,最后通过固化和热处理得到铁氧体纳米材料。
与其他方法相比,溶胶凝胶法具有更高的反应温度和较长的反应时间,但可以得到性质更为优异的铁氧体纳米材料。
2. 铁氧体纳米材料的性质表征(1)形貌结构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可以用来观察铁氧体纳米材料的形貌和结构。
如图1所示,观察到由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铁氧体纳米材料呈现出均匀、纳米级别的尺寸,并且有明显的晶格结构,表明其制备过程中形成了晶体和纳米结构。
(2)磁性表征铁氧体是一种典型的磁性材料,其磁性性质与其晶体结构和晶体内的离子配位方式密切相关。
常用的测量铁氧体纳米材料磁性的方法是振动样品磁计(VSM)和超导量子干涉(SSI)。
实验结果表明,铁氧体纳米材料具有高的磁饱和和矫顽力,其磁性能随着粒子尺寸变小而变化。
铁氧体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增强磁性的研究
铁氧体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增强磁性的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新材料的需求越来越高,针对于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功能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其中,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铁氧体纳米粒子作为一种重要的磁性材料,广泛用于储能、信息存储、医学诊断和药物传递等领域,在工业、医学、环保等多个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铁氧体是由氧化铁和氧化铁进行烧结而成的陶瓷材料,一般具有良好的磁性和化学稳定性。
铁氧体纳米材料与传统铁氧体相比,具有更高的表面积和更多的表面活性位点,因此在磁性、导电性、光学性能等方面都有更好的特性,更利于实现多种应用。
目前,常用的铁氧体纳米粒子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共沉淀法、高能球磨法、微波合成法、水热法、物理气相沉积法等多种方法。
化学共沉淀法是一种通过在水中单独或一起加入铁盐和碱性沉淀剂,使反应物沉淀成铁氧化物并形成铁氧体纳米粒子的方法。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性广,制备出来的铁氧体纳米粒子粒径分布均匀,表面性质良好,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合成的铁氧体纳米粒子存在着晶格缺陷和氧化状态不稳定等问题,对材料性质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高能球磨法是在惰性气氛或氧气中将铁和氧化铁混合研磨,形成铁氧体纳米颗粒的方法。
这种方法制备出来的铁氧体纳米粒子尺寸均一,且具有高的磁性和良好的晶格状态稳定性,但是其制备过程中需要高能量消耗,且对操作环境要求较高,制备成本较高,对普及应用有一定限制。
水热法是在高温高压水中加入铁盐和碱性稳定剂,形成膠体溶液,并通过不同的后处理方式制备铁氧体纳米颗粒的方法。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制备的铁氧体纳米粒子尺寸分布均匀,表面性质优良,晶格有序,稳定性高。
但是,该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寻找稳定的自组装体系,并优化反应条件,以制备出性能更好的铁氧体纳米粒子。
近年来,人们在铁氧体纳米粒子的过程中,发现了绿色合成方法,即通过生物活性物质参与化学反应的方法。
这种方法制备铁氧体纳米粒子具有可再生性、环境友好性、操作简单、费用低等优点,极具应用前景。
单分散ZnS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的开题报告
单分散ZnS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的一种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纳米颗粒是纳米技术中最基本的结构单元之一,其小尺寸效应对材料的物理、化学、光学、电学等性质具有显著影响,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之一。
ZnS是一种广泛用于催化、太阳能电池、发光材料以及生物磁共振成像等领域的重要半导体材料。
单分散的ZnS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和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荧光探针、药物传递、生物成像等领域。
因此,本研究选用ZnS为研究对象,旨在制备单分散ZnS纳米颗粒,并对其进行表征,为其在生物医学、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
二、主要研究内容1. 设计制备单分散ZnS纳米颗粒的方案。
2. 采用油包水法和反相微乳液法两种方法进行制备,并优化实验条件。
3. 使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动态光散射等技术进行颗粒形貌、大小分布、结构等的表征,并对其光学特性进行研究。
4. 探究ZnS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三、研究论文的创新点1. 采用两种制备方法,对比其制备效果。
2. 制备单分散的ZnS纳米颗粒,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光学性能。
3. 探究其在生物医学、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四、研究工作周期及重要参考文献研究工作周期:一年。
重要参考文献:1. Yang, P. D., Yan, H., Mao, S., Russo, R., Johnson, J., Saykally, R., ... & Heath, J. (2002). Controlled growth of ZnO nanowires and their optical properti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12(5), 323-331.2. Kim, Y. J., Lee, J. E., Lee, J. H., Park, S. P., Hong, S. I., & Kang, Y. S. (2009).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onodisperse, nearly spherical ZnS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336(2), 417-421.3. Wang, Y., Cui, R., Jia, Y., & Zhang, L. (2015).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onodisperse ZnS nanocrystals by reverse microemulsion technique.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631, 83-88.。
铁氧体磁性纳米微粒
铁氧体磁性纳米微粒Ξ余跃东(贵州教育学院化学系,贵州贵阳 550003)摘要:概述了铁氧铁磁性纳米微粒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就纳米颗粒型磁性材料的应用作了介绍。
关键词:铁氧体;磁性纳米微粒;磁性特征性质中图分类号:T Q13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83(2004)02-0065-04Development in magnetic ferrite nanoparticlesY U Y ue 2dong(Chemistry Department ,G uizhou Education C ollege ,G uiyang ,G uizhou 550003,China )Abstract :The knowledges about magnetic ferrite nanoparticles and the uses of magnetic ferrite nanoparticles in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K ey w ords :ferrite matrix ;magnetic nanoparticles ;magnetic properties 纳米磁性微粒一般是指尺寸在1nm 至10nm 之间的磁性粒子。
由于纳米磁性微粒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磁性能,使它在航空、电子、信息、石油、冶金、化工、生物、医学和环保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用做磁记录材料、磁流体、隐身吸波材料、屏蔽材料、电磁巨阻材料、磁致冷技术关键材料和生物医学材料等方面。
由于其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材料研究的重点。
1 铁氧体[1]在磁性材料中,铁氧体是以Fe 2O 3为主要组元的复合氧化物强磁材料和磁有序材料。
目前在各类磁性材料中都有铁氧体的应用,其电阻率很高,可达1010Ω·m ,远远高于(108-1012倍)金属磁性材料。
Fe3O4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如何制成磁性强、单分散性好颗粒的研究-文档资料
对反应时间的讨论:
反应时间愈短, 粒子粒径愈小, 分布愈窄, 但在通常情况 下, 粒度分布很快进入“ 自保” 分布形式即表观为不同 时间的粒度分布形状相似, 且与初始浓度分布无关, 不易 控制。实际过程中存在着胶体粒子的老化现象,保持适当 反应时间可使粒度分布相对变窄。
26
对温度的讨论:
温度对晶粒的生成和长大都有影响。由晶粒生成速度方程 和过饱和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当溶液中溶质含量一定时, 溶 液过饱和度一般是随温度的下降而增大)可知, 当温度很低时, 虽然过饱和度可以很大, 但溶质分子的能量很低, 所以晶粒的 生成速度很小。随着温度的升高, 晶粒的生成速度可以达到极 大值。继续提高温度, 一方面引起过饱和度的下降, 同时也引 起溶液中分子动能增加过快, 不利于形成稳定的晶粒, 因此晶 粒的生成速度又趋下降。同时由于晶粒生成速度最大时的温 度比晶粒长大最快所需要的温度低得多, 所以在低温下有利于 晶粒的生成, 不利于晶粒的长大, 一般得到细小的晶体。相反, 提高温度, 降低了溶液的粘度, 增大了传质系数, 大大加速了晶 体的长大速度, 从而使晶粒增大。
16
但是文献中说第二种方法所做出来的磁性
? 纳米颗粒在单分散性方面是要比第一种方
法好一些的。
17
具体反应化学式:
1、Fe2+ + Fe3+ + OH- =y Fe(OH) 2 / Fe (OH)3 (形成共沉淀) 2、Fe(OH) 2 + Fe( OH) 3= y FeOOH+ Fe304 3、 FeOOH+ Fe2+ =y Fe3O4+ H+
在蒸发过程中原物质烟雾原子与惰性气体原子碰撞失去能量而迅速冷却这种有效的冷却过程在原物质蒸气中造成很高的局域过饱和而均匀成核在接近冷却装臵的过程中原物质蒸气首先形成原子团簇然后形成单个纳米微粒纳米微粒随气流经分级进入收集区内而获得纳米粉末
铁氧体磁性微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铁氧体磁性微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近年来,磁性微纳米粒子因其在生物医学、环境修复、磁性存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材料科学、生物医学、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其中,铁氧体磁性微纳米粒子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磁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铁氧体磁性微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和性能研究进展。
一、铁氧体磁性微纳米粒子制备方法目前,铁氧体磁性微纳米粒子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
物理法主要包括溅射法、热分解法、气相法等,这些方法具有制备简单、操作容易等优点,但有时磁性不能完全发挥,且粒径难以控制。
而化学法则主要有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制备出粒径均一、磁性较好的铁氧体磁性微纳米粒子,但制备条件较为苛刻。
共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铁氧体磁性微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在此方法中,通过将Fe3+和Fe2+以适当的化学计量比加入硝酸铵水溶液中,然后将NH4OH水溶液缓慢加入,并同时加热搅拌,使Fe3+和Fe2+水解形成Fe(OH)2和Fe(OH)3,在NH4OH的作用下,形成Fe3O4晶体,随后离心、洗涤、干燥即可得到铁氧体磁性微纳米粒子。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新型的合成铁氧体磁性微纳米粒子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水热反应与高温煅烧制备。
主要是将Fe(NO3)3与Na2CO3混合,加适量的PEG-400和乙醇,在恒温的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制备凝胶,煅烧得到铁氧体磁性微纳米粒子。
二、铁氧体磁性微纳米粒子的应用铁氧体磁性微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磁性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诊断、治疗、细胞成像等方面。
下面将分别介绍其在这些方面的应用。
1、诊断近年来,磁性共振成像(MRI)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手段,而铁氧体磁性微纳米粒子作为MRI的对比剂,可以显著提高MRI的成像质量。
铁氧体磁性微纳米粒子可以更好地被组织吸收,使得对比剂局部化和积累得到更好的保证。
纳米粒子的单分散指数
纳米粒子的单分散指数纳米粒子的单分散性是指纳米粒子在大小、形状和结构上的分布均匀性。
单分散指数是用来衡量纳米粒子单分散性的一个指标。
在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纳米粒子的单分散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对纳米粒子的性质和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纳米粒子的单分散性对纳米粒子的大小分布有着直接的影响。
单分散的纳米粒子大小分布窄,即纳米粒子的大小相对集中,这样可以确保纳米粒子之间的大小差异较小,从而保证纳米粒子的性质和性能的一致性。
相反,如果纳米粒子的大小分布宽,即纳米粒子的大小差异较大,那么不同纳米粒子之间的性质和性能将有很大的差异,这对一些需要精确控制大小的纳米材料应用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纳米粒子的单分散性对纳米粒子的形状分布也有重要影响。
单分散的纳米粒子形状分布集中,即纳米粒子的形状相对一致,这可以确保纳米粒子具有更加统一的结构和形态特征。
相反,如果纳米粒子的形状分布宽,即纳米粒子的形状差异较大,那么不同纳米粒子之间的结构和形态特征将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对一些需要具有精确结构和形态的纳米材料应用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
另外,纳米粒子的单分散性对纳米粒子的结构分布也具有重要影响。
单分散的纳米粒子结构分布集中,即纳米粒子的结构相对一致,这可以确保纳米粒子具有更加统一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
相反,如果纳米粒子的结构分布宽,即纳米粒子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差异较大,那么不同纳米粒子之间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将会存在很大差异,这对一些需要具有精确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的纳米材料应用来说同样是非常不利的。
要提高纳米粒子的单分散性,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和技术。
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化学合成控制纳米粒子的生长过程,以实现其大小、形状和结构的精确控制。
例如,可以通过调控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添加相应的表面活性剂等手段来控制纳米粒子的生长过程。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物理方法,如超声波辐照、高能球磨和激光脉冲等,来改变纳米粒子的大小、形状和结构。
一种单分散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单分散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姜兴茂,李圆圆,程磊,全苇舟
申请号:CN202011154500.2
申请日:20201026
公开号:CN112250043A
公开日:
2021012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分散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制备为:步骤A、将糖类和尿素混合得到澄清透明溶液;步骤B、加入金属盐和无机盐类阻隔剂,继续加热搅拌至得到熔融胶状物;步骤C、将熔融胶状物烘干,得到黑褐色蓬松泡沫状固体;步骤D、将蓬松泡沫状固体研磨,在氧化性气体氛围中热处理,得到被阻隔剂包裹的纳米金属氧化物材料,除去阻隔剂即得到纳米金属氧化物材料;或者将被阻隔剂包裹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在还原性气体氛围中热处理得到被阻隔剂包裹的纳米金属材料,除去阻隔剂即得到纳米金属材料。
该方法可制备得到纳米金属或纳米金属氧化物材料,粒径分布均匀,单分散性优异,且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申请人:武汉工程大学
地址: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693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铁氧体纳米颗粒的制备及BSA吸附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铁氧体纳米颗粒的制备及BSA吸附性能研究的开题
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铁氧体纳米颗粒由于其磁性、光电性、化学稳定性等独特的物理化
学性质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用于磁共振成像、药物
传输、癌症治疗等方面。
同时,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的识别、离析、检测等研究中广泛使用BSA(牛血清白蛋白)作为模板分子。
因此,探
究铁氧体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与BSA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
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铁氧体纳米颗粒的制备
采用水热法制备不同粒径的铁氧体纳米颗粒,并通过XRD、TEM等
仪器表征其物理化学性质。
探究制备条件对纳米颗粒粒径、形貌、分散
度等性质的影响。
2. BSA的吸附性能研究
通过吸附实验、荧光光谱分析等方法,研究铁氧体纳米颗粒与BSA
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吸附行为的动力学、等温线等性质。
同时,
探究不同制备条件下纳米颗粒的表面性质对BSA吸附性能的影响。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
1. 制备一系列尺寸可控、分散度好的铁氧体纳米颗粒,为其在生物
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2. 揭示铁氧体纳米颗粒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在药物传输、生物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对于理解生物大分子与纳米颗粒相互作用的机制,为纳米材
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
意义。
单分散铁氧体纳米颗粒的生长机制与成分偏聚的透射电子显微研究
单分散铁氧体纳米颗粒的生长机制与成分偏聚的透射电子显微研究刘为燕;李亚东;刘甜;干林【期刊名称】《物理化学学报》【年(卷),期】2017(033)010【摘要】理解纳米晶的生长机制对单分散纳米晶的可控合成至关重要.本文以热分解法制备的双金属铁氧体(钴铁氧和锰铁氧)纳米颗粒为例,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系统研究了铁氧体纳米晶的生长机制,揭示了由此造成的成分偏聚现象.对不同时间阶段的反应产物的分析结果表明,两步加热法(即先后在相对低的温度和相对高的温度下加热反应)是制备高质量的单分散铁氧体纳米晶的关键;通过控制低温反应阶段的时间可实现纳米晶的形核阶段和生长阶段的有效分离,从而有利于单分散纳米晶的合成.利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及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谱学成像技术分析,我们进一步发现了双金属铁氧体纳米晶中的成分偏聚现象,表明双金属铁氧体纳米晶在形核阶段主要形成富Fe的核芯,而在生长阶段则形成更富Co/Mn的双金属铁氧体壳层.这些结果对制备高质量的单分散铁氧体纳米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正确理解热分解法制备的铁氧体纳米晶的表面成分和相关表面物理化学性质.%Understanding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nanocrystals is crucial for the synthesis of high-quality monodispersed nanoparticles.In contrast to the widely studied growth mechanism of metal nanocrystals,the growth mechanism of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is still poorly understood.Exemplified by cobalt/manganese ferrite nanoparticles prepared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we reveal the growth mechanism andassociated compositional segregations of bimetallic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by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combined with electron energy loss spectroscopy (EELS).We found that a two-stage heating protocol,involving a first-stage heating at a relatively lower temperature followed by a second-stage heating at a relatively higher temperature,is crucial to synthesize monodispersed ferrite nanoparticles.Controlling the reaction time of the first-stage heating can effectively decouple the nucleation stage and growth stage of ferrite nanoparticles,leading to monodispersed nanoparticles with a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EELS spectrum imaging further reveals previously unreported compositional segregations in the as-prepared ferritenanoparticles,suggesting that an Fe-rich core formed at the nucleation stage and a Co-/Mn-rich shell formed at the growth stage.Our results provide useful insight into the synthesis of high-quality monodispersed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as well as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surface chemistry and related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pinel oxide nanocrystals prepared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总页数】7页(P2106-2112)【作者】刘为燕;李亚东;刘甜;干林【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能源与环境学部,广东深圳518055;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能源与环境学部,广东深圳518055;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材料与器件检测中心,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55;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能源与环境学部,广东深圳518055;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能源与环境学部,广东深圳518055;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材料与器件检测中心,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2【相关文献】1.单分散磁性单晶铁氧体纳米颗粒的制备 [J], 付佳2.单分散磁性单晶铁氧体纳米颗粒的制备 [J], 付佳3.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纳米颗粒\r图像识别研究综述 [J], 高鹏;石晓龙4.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电荷驱动的氧化物纳米颗粒水中自组装 [J], 赵喆;卢岳;张振华;隋曼龄5.电荷驱动水中氧化物纳米颗粒自组装的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 [J], 吴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分散钛酸锶纳米晶体的形成机理
单分散钛酸锶纳米晶体的形成机理展红全;江向平;李小红;朱棉霞;罗志云【摘要】采用水热法,利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合成了单分散钛酸锶纳米晶体.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该晶体为立方相,延长反应时间其结晶性增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显示样品为70 nm左右的均匀立方块晶体.利用SEM、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电子衍射(ED)谱研究了该纳米晶体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前驱体经过扩散反应生成钛酸锶晶核,晶核之间由于定向生长作用而团聚连接形成颗粒球,最后颗粒球在缓慢的奥斯特瓦尔德熟化作用下转化为钛酸锶晶体.这一“扩散反应、定向生长、奥斯特瓦尔德熟化”的生长过程揭示了钛酸锶纳米晶体的生长机理.利用Johnson-Mehl-Avrami (JMA)方程模拟证实了其初始阶段的扩散反应机理,并得出反应活化能为15.79 kJ· mol-1.【期刊名称】《无机化学学报》【年(卷),期】2015(031)005【总页数】7页(P888-894)【关键词】钛酸锶;JMA方程;定向生长【作者】展红全;江向平;李小红;朱棉霞;罗志云【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省先进陶瓷材料重点实验室,景德镇333403;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省先进陶瓷材料重点实验室,景德镇333403;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省先进陶瓷材料重点实验室,景德镇333403;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省先进陶瓷材料重点实验室,景德镇333403;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省先进陶瓷材料重点实验室,景德镇3334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1.4钛酸锶(SrTiO3,STO)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催化和电子陶瓷材料中[1-7]。
STO纳米晶体的结构、尺寸和形貌等因素对其材料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控制晶体生长过程的因素可以调节其结构、尺寸、形貌等,进而获得性能各异的纳米材料,因此对于其生长机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形貌和粒径可控的单分散纳米晶体的研究更是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8-15]。
单分散磁性Fe3o4汇总讲解
单分散磁性Fe3O4@BSA 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和表征a 中国长春吉林大学化学学院b 中国长春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集锦·单分散Fe3O4@BSA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Fe3O4@BSA纳米粒子的球形直径大约为35nm·Fe3O4@BSA核壳纳米颗粒为超顺磁性·BSA在Fe3O4@BSA中的反应条件图形抽象文章信息文章历史:2013年5月14号收到2013年8月15号接受修订后的表格 2013年8月29号上线关键字:牛血清白蛋白单分散磁 核纳米颗粒 超顺磁性摘要在本文中,磁性Fe 3O 4的牛血清白蛋白的核壳纳米粒子具有窄粒子(Fe 3O 4@BSA )合成了的粒度分布可以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和动态光散射(DLS )表明,Fe 3O 4@BSA 的核壳纳米粒子的球形形态是良好的单分散的,它的直径约为35 nm 。
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得数据表明在Fe 3O 4@BSA 的核壳纳米粒子中BSA 的存在。
衍射(XRD )表明,Fe 3O 4纳米粒子的晶体结构是不变的复合材料。
通过振动样品磁将Fe 3O 4@BSA 的核壳纳米粒子的超顺磁特性随着约56.43 emu / g 的饱和磁化强度值而确定。
此外,热重分析(TGA )表明,BSA 在Fe 3O 4@BSA 含量核壳纳米粒子达38.2%左右。
©2013 Elsevier B.保留所有权利。
1 引言在过去的十年中,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磁纳米粒子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它的超顺磁性,分散性好,毒性低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
除了传统的光学、电学和磁学中的应用,磁性纳米粒子还广泛应用于磁辅助生物催化、生物医学、分离和小分子药物或基因输送等。
具有整合或调节Fe 3O 4纳米粒子的功能,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在Fe 3O 4纳米粒子的表面改进高分子材料来制备通用核壳纳米磁等复合材料。
单分散In掺杂ZnO纳米晶的合成与表征的开题报告
单分散In掺杂ZnO纳米晶的合成与表征的开题报告
题目:单分散In掺杂ZnO纳米晶的合成与表征
一、研究背景
氧化锌(ZnO)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光电器件、传感器、催化剂等领域。
近年来,掺杂ZnO纳米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掺杂元素的不同种类和掺杂浓度对ZnO的光电性能、催化性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单分散In掺杂ZnO纳米晶的合成与表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二、研究内容
1. 合成方法的研究:根据文献报道和自身实验经验,选择一种合适的合成方法,控制In掺杂的浓度和纳米晶的大小,制备出单分散的In掺杂ZnO纳米晶。
2. 结构和形貌的表征:运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等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
3. 光电性能的研究: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光致发光光谱(PL)等技术,研究样品的光电性能变化规律。
三、预期成果
1. 成功合成出单分散的In掺杂ZnO纳米晶。
2. 系统地研究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光电性能等特性。
3. 对单分散In掺杂ZnO纳米晶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为其在光电器件和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