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风景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17
谢谢大家!
18
10
11
Biblioteka Baidu
洞的世界
宜兴雅称“洞天世界”,80多个石灰岩溶 洞千姿百态,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 迹”暨“海内奇观”善卷洞与张公洞及绚丽 多彩气势宏伟的灵谷洞名扬天下
12
善卷洞
13
张公洞
——又名庚桑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兴“三奇”之一
14
灵谷洞 ——当年为唐代诗人陆龟蒙探茶发现
15
慕蠡洞 西施洞
1949年属苏南行署区常州专区,1953年1月26日属江苏省苏州专区, 1956年2月17日属镇江专区,1967年3月改称镇江地区,1983年3月起属 无锡市,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设宜兴市(县级市)。
至2007年10月,全市辖1个国家级环保科技工业园、2个省级开发区、 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有246个行政村、87个社区居委。总面积 20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1万公顷,山林4万公顷,总人口1062363 人。宜兴文臣武将代不绝书。现全市有高级知识分子1369人,宜兴籍两 院院士23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级知识分子逾万,“教授之乡”美誉 驰名中外。
中国是茶的故乡,宜兴是江苏省最大的茶叶产区 ,宜 兴阳羡紫笋茶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三国时代 以“国山舜茶”称雄江南,唐朝以“阳羡唐贡茶”名扬天 下。
在宜兴山区,茶园依山就坡,一望无际,人称“茶的 绿洲”。
9
竹的海洋
宜兴太华山区,是江苏最大的毛竹基地。 全市竹林面积达18万亩。翠竹连岗接坡, 挺拔茂密,层峦叠翠。山风过处,竹影婆 娑,绿浪起伏,有“竹海”美称。
3
宜兴的别称
陶
茶 的
的 古
竹 的
绿 洲
都
洞海
的洋
世
界
4
陶的古都
宜兴陶瓷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其中紫砂陶最具特色。其别致的 造型、精湛的工艺、古朴的色泽和优良的实用功能,在国内外享有很 高的声誉。紫砂陶有壶、杯、瓶、盆等上千个品种,其中紫砂茶壶不 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夏不易 馊等独特优点。1984年,竹简紫砂茶具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赢得金 奖。除紫砂陶外,还有宜兴青瓷,以及均陶、精陶、彩陶和工艺美术 陶,她们被称为“五朵金花” 早就饮誉海内外。在紫砂壶的天地乾坤 里,清雅的茶香,滋润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脉。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里荟萃了三万余件宜兴生产的古今名陶精品五 千余年的陶艺风貌,在此一览无遗。自1988年以来,宜兴市每两年举 办一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
古往今来的工艺大师和民间艺人薪火相传,见证着中华文明发展的 源泉和永恒的魅 。
5
五朵金花——紫砂、青瓷、精陶
6
均陶、工艺美术陶
7
8
茶的绿洲
慕蠡洞:景观壮丽、气宇非凡,是宜兴众多 溶洞中新绽放的一朵奇葩,春秋战国末期, 越国将军范蠡功成身退,西渡太湖来到宜兴, 改名陶朱公,开创陶业,成为宜兴制陶第一 人。西施四处寻访范蠡下落,终于相会于洞 天福地,这就是慕蠡洞名之来历。
西施洞 :西施与范蠡隐居于此,此洞与慕蠡 洞并称为鸳鸯景点。
宜兴风景
1
2
宜兴历史沿革
宜兴简称宜。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秦置阳羡县,属会稽郡。东 汉顺帝四年(公元129年)改属吴郡。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 以表周玘(周处之子)三兴义兵之功,设义兴郡,辖阳羡,国山,临津, 永世,平陵,义乡六县。隋废郡,改为义兴县,属常州。
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避讳,取“义者宜也”之义改名宜兴 县,仍属常州。元初升宜兴府,元贞元年(1295年)立宜兴州,属常州 路。明复称宜兴县,属常州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分置宜兴、荆 溪二县,1912年省荆溪县入宜兴县。1914—1927年属苏常道。
17
谢谢大家!
18
10
11
Biblioteka Baidu
洞的世界
宜兴雅称“洞天世界”,80多个石灰岩溶 洞千姿百态,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 迹”暨“海内奇观”善卷洞与张公洞及绚丽 多彩气势宏伟的灵谷洞名扬天下
12
善卷洞
13
张公洞
——又名庚桑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兴“三奇”之一
14
灵谷洞 ——当年为唐代诗人陆龟蒙探茶发现
15
慕蠡洞 西施洞
1949年属苏南行署区常州专区,1953年1月26日属江苏省苏州专区, 1956年2月17日属镇江专区,1967年3月改称镇江地区,1983年3月起属 无锡市,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设宜兴市(县级市)。
至2007年10月,全市辖1个国家级环保科技工业园、2个省级开发区、 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有246个行政村、87个社区居委。总面积 20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1万公顷,山林4万公顷,总人口1062363 人。宜兴文臣武将代不绝书。现全市有高级知识分子1369人,宜兴籍两 院院士23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级知识分子逾万,“教授之乡”美誉 驰名中外。
中国是茶的故乡,宜兴是江苏省最大的茶叶产区 ,宜 兴阳羡紫笋茶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三国时代 以“国山舜茶”称雄江南,唐朝以“阳羡唐贡茶”名扬天 下。
在宜兴山区,茶园依山就坡,一望无际,人称“茶的 绿洲”。
9
竹的海洋
宜兴太华山区,是江苏最大的毛竹基地。 全市竹林面积达18万亩。翠竹连岗接坡, 挺拔茂密,层峦叠翠。山风过处,竹影婆 娑,绿浪起伏,有“竹海”美称。
3
宜兴的别称
陶
茶 的
的 古
竹 的
绿 洲
都
洞海
的洋
世
界
4
陶的古都
宜兴陶瓷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其中紫砂陶最具特色。其别致的 造型、精湛的工艺、古朴的色泽和优良的实用功能,在国内外享有很 高的声誉。紫砂陶有壶、杯、瓶、盆等上千个品种,其中紫砂茶壶不 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夏不易 馊等独特优点。1984年,竹简紫砂茶具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赢得金 奖。除紫砂陶外,还有宜兴青瓷,以及均陶、精陶、彩陶和工艺美术 陶,她们被称为“五朵金花” 早就饮誉海内外。在紫砂壶的天地乾坤 里,清雅的茶香,滋润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脉。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里荟萃了三万余件宜兴生产的古今名陶精品五 千余年的陶艺风貌,在此一览无遗。自1988年以来,宜兴市每两年举 办一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
古往今来的工艺大师和民间艺人薪火相传,见证着中华文明发展的 源泉和永恒的魅 。
5
五朵金花——紫砂、青瓷、精陶
6
均陶、工艺美术陶
7
8
茶的绿洲
慕蠡洞:景观壮丽、气宇非凡,是宜兴众多 溶洞中新绽放的一朵奇葩,春秋战国末期, 越国将军范蠡功成身退,西渡太湖来到宜兴, 改名陶朱公,开创陶业,成为宜兴制陶第一 人。西施四处寻访范蠡下落,终于相会于洞 天福地,这就是慕蠡洞名之来历。
西施洞 :西施与范蠡隐居于此,此洞与慕蠡 洞并称为鸳鸯景点。
宜兴风景
1
2
宜兴历史沿革
宜兴简称宜。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秦置阳羡县,属会稽郡。东 汉顺帝四年(公元129年)改属吴郡。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 以表周玘(周处之子)三兴义兵之功,设义兴郡,辖阳羡,国山,临津, 永世,平陵,义乡六县。隋废郡,改为义兴县,属常州。
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避讳,取“义者宜也”之义改名宜兴 县,仍属常州。元初升宜兴府,元贞元年(1295年)立宜兴州,属常州 路。明复称宜兴县,属常州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分置宜兴、荆 溪二县,1912年省荆溪县入宜兴县。1914—1927年属苏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