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材研究》课程有效教学的构建——以中华书局和人民版为例
《初中历史有效学习活动研究》课题研究开题、中期、结题报告
《初中历史有效学习活动研究》课题研究开题、中期、结题报告《初中历史有效学习活动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意义和研究价值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六年,如何进一步深化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真正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益,愈加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基于此,我们确立了《初中历史有效学习活动研究》课题,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为宗旨,力求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操作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力求促进初中历史教学发生一种结构和性质的变化,真正实现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师生互教互学,教学相长,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初中历史有效学习。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叶澜《新课程理念》,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新课程的视野》(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等。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界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什么又是初中历史有效学习活动?促使学习想学历史、愿学历史、乐学历史、学好历史的活动就是有效的学习活动。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即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我们认为,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
教学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一、角色转换。
学习本门课程时,学生应转换角色,由师范“大学生”定位于“准教师”。
用“准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提前拟订出本门课程的学习计划与实践需求。
(1)树立角色转换意识,从思维模式上完成转变。
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大学生一定要有清醒地认识,以便进入职场后,较好的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社会角色、社会义务、社会权力。
同时,面对所处的环境不同,应该按照新的环境和角色来约束自己,并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
要摆脱学生“以学为主”的思维模式,把它转变成“以用为主”的思维模式。
(2)克服羞涩心理,从心理上完成转变。
初上讲台的新教师,存在羞涩心里,不免感到紧张。
那么就要懂得克服羞涩心理,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增强自信心,大胆面对。
在工作中,遇到工作不会做或者做不好时往往会以自己是新教师为借口,会给自己留后路。
而“老教师”的心理是,为什么做不好?我哪里做错了?应该怎么改正?自己会主动去找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这是新入职的大学生要尽快改变的心理。
(3)明了师德师规,树立面向学生的思想,以优秀的教师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能力上实现转变。
作为“准教师”,首先要明白自己职责所在,要有应有的教师素养,对全体学生要一视同仁,避免偏爱现象。
同时大学生的行动力,或者说实践力相对较弱,这是入职后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所以,大学生要改变在校时高谈阔论、喜欢争辩的行为模式,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行动高手。
入职后,要业余学习很多的东西。
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
二、理论支撑。
学生应重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结合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查阅并研读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与文献,尤其要重视有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主义等理论专著与文献的学习与探究。
这是学习本门课程应具备的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和教育理论。
认为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应该有主观经验的参与,应该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在原有认知基础上去主动、积极地建构,而不只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
中学《中国历史》教学方法的综合构建
般 的 结 论 和 规 律 。 如 在 讲 中 国几 千 年 的 封 建 社 会
时 , 注 意 引 导 学 生 始 终 要 抓 住 生 产 力 与 生 产 关 要 系 、 济 基 础 与 上 层 建 筑 这 一 矛 盾 运 动 的 逻 辑 规 经
任 何一 种方 法都必 须具 有方 法论 依据 , 则 , 否
[ ■ 词 ] 学 历 史课 ; 学方 法 ; 关 中 教 综合 构 建 [o] O 3 6/.sm 1 0 — 6 7 .0 10 . 3 d il .9 9ji O 8 0 2 2 1 . 20 9 s [ 圈 分 类 号 1.3 . 3 [ 献 标 识 码 ] 中 C 35 - 6 文 A [ 章 编 号 10 8 6 7 (0 1O — 04 一 O 文 10 - 0 2 2 1 )2 1 0 3
义发 展历史 时 , 注 意 引导学 生 始 终要 抓 住 资本 要
知 性 层 面去构 建 , 要从 哲学 的理 性层 面去构 建 , 更
是 三 种 构 建 的 统 一 。也 就 是 说 , 三 种 构 建 构 成 这
主 义 社 会 的 生 产 资 料 私 人 占 有 与 社 会 大 生 产 之 间
其 方 法 就 缺 乏 理 性 的 根 基 。 教 学 方 法 的 综 合 构
建 , 要 从 实 践 的 感 性 层 面 去 构 建 , 要 从 认 知 的 既 又
律 。不 管 外 在 的 矛 盾 多 么 复 杂 , 住 了这 一 矛 盾 , 抓
就 抓 住 了 封 建 社 会 的 主 要 逻 辑 。 在 讲 西 方 资 本 主
的 主要 矛 盾 规 律 。
中学 历史 课教 学 的总体构 建 , 一不 可 。 缺
一
评《中学历史教材研究》
教 师是课 程 改革 的关 键 因 素 ,但培 养 教 师 主 力军 的高 等 师 范 院 校却 在 中学 历 史 课 程 改 革 声 势 浩 荡 的时 候 依 然 因循 传 统模 式 。
际结合 的最 好 的部 分 ,可直 接 应 用 于对 教 学 实 际 中对 图 片 的选 择 课 程改革 本应 是 自上而 下 的严 谨 改革 ,而 非 自下 而 上 的被 动 应 激 。 和运用 的指 导 。除此 之 外 ,书 中 还有 较 为 系 统 的 中学 历史 教 材 评 让课 程 改革没 有波 及 到 的教 师 去 适应 剧 变 中的 学 生 和教 材 是 行 不 价 体系 供读 者 参 考 。课 程 改 革 后 ,教 材 的 “ 圣经”地位被动摇 , 通 的 。改 革形 势下 ,高 等 教 育 与基 础 教 育 之 间 的脱 节 状 态 急需 解 教 师对 教材 的感情 也变 得 复 杂 ,对 如何 评 判 教 材 的 好 坏 失去 了标 决 。 由黄牧航 教授 主编 的 《 高 等 师 范 院校 历 史 学 基础 教 育 教 学 与 准 。在 一纲 多本 的 情况 下 ,评 价 能 改善 教 材 的编 订情 况 ,也可 以 研 究丛 书 :中学历 史教 材 研 究 》 就 是 在这 样 的 背 景 和 目的下 产 生 给使用 者提 供选 择 教 材 的建 议 。对 于 历 史 资源 丰 富 的地 区 ,本 书 的。黄牧 航教 授收 集 了大量 的 当前 国 内外 学 者 关 于 中学 历 史 教 材 还 提供 了校 本课程 开发 的 方 法 与实 践 的建 议 ,教 材 不 一定 要 在 权 研 究 的优 秀 成果 ,在其 亲身 实 践 的授 课 体 系 的基 础 上 构 建 出了 整 威 专家 编订 下产 生 ,它 也可 以是贴 近 现实 的 ,乡土 气息浓 重 的。 个 《 中学 历史 教材 研 究》 的体 系 。全 书共 十 一章 ,第 一章 是 对 中
朱煜:高中历史新教材分析——以人民版和人教版为例
朱煜:高中历史新教材分析——以人民版和人教版为例一、新教材编纂的基础和指导原则(一)历史教材的编纂经验及存在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是目前我国编写中小学教科书时间最长、经验最丰富的出版社,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建立以来,先后为全国的中小学生编写和出版了十套教材,包括最新出版的课程标准初中和高中实验历史教材。
在长期编纂历史教材的过程中,人教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不少教训。
50多年来,人教社历史室的专家、编辑逐渐形成许多编纂历史教材的观点和认识。
兹列举如下:1、关于史学研究与历史教材历史教材的编写要重视历史研究的新信息、了解新面貌,才能使历史教学、历史教材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为此,近年来,人教版教材的编者尽力在教科书里反映史学界和学术界的新的研究成果。
他们注意到历史研究和学术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如,社会史研究的成果(社会结构、人口、交通、饮食、服饰、婚姻、风俗、宗教等方面的风貌,即政治以外的历史,下层阶级的历史),对一些具体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一些具体历史观念的更新(如在教科书里只把民族英雄用来称呼那些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人物,而对国内各民族历史战争中的英雄人物,都称之为抗金、抗元名将等;对历史上所谓贰臣和隋炀帝等所谓暴君的新评价;随着一些档案资料的解密,对朝鲜战争等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有了新认识)等等。
人教版教材是如何反映新成果的呢?对待新成果的态度是:既参考学术界的论点,同时又往往经过了自己的细心研究,得出可靠的结论。
第一,对一些考古研究和考证性质的史学研究最新成果,往往直接加以利用。
如,关于上古历史的断代研究成果,商鞅变法年代的考证等等。
第二,有分歧的问题,一般采用大多数学者或权威著作、权威机构的说法。
如,关于中国最早的纸,80年代中后期,学术界有分歧,教材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说法和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实物,采用西汉有纸说。
第三,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是一门政策性很强的学问,涉及国家许多方面的政策,诸如民族政策、对外政策等等。
初中历史课教学中活用教材浅谈
初中历史课教学中活用教材浅谈新课改教育理念强调启发性和互动性。
初中教师怎样灵活运用教材,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是个关键问题。
笔者以《中国历史》七年级教学实践为例,浅谈以下几个环节。
一、用目录构建知识结构各门学科有它的认知结构,学习就是对它内容认知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及其之间的普通联系,而不是死记硬背零散的知识。
就历史学科而言,其认知结构无非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线索,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征,重大事件的因果,重要人物的功过得失等,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是一些零散的、演义的知识。
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根据现行《中国历史》教材的目录,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学好教材、用活教材,使他们能从纵横两方面掌握历史知识的基本结构和内在联系,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现行新教材的目录有个特点:编者很讲究艺术,力求用简约的文字直接切入主题,抓住要点。
每课篇名本身就是本课历史知识的缩影,而语言简练精美。
巧用目录和篇名就能向学生勾勒出历史的阶段概况及特征,提高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第18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21、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在学习之前先向学生说明明清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点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学完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明朝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什么表现?”学生经过认真讨论思考很容易得出正确结论:政治上是“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经济上出现了“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文化上“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出现了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思想家和文学家)。
从目录入手进行学习,学生不仅能系统地掌握明朝基本的历史线索,历史特征,而且培养了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用“引言”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现行教材每课前都有一段短小精辟的“引言”,有的联系旧课,导入新课承上启下,有的是对一段历史的简要概括,对了解历史知识体系大有好处;有的提出问题发人深思。
中学历史教材版本的内容与教学实践研究
中学历史教材版本的内容与教学实践研究近年来,中学历史教材版本的内容与教学实践的研究备受关注。
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能力以及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材的编写与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教材版本的变迁、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调整、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探讨中学历史教材版本的内容与教学实践研究。
一、教材版本的变迁中学历史教材版本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内容,这与社会发展、历史观念的变化以及历史教育的目标有关。
以我国为例,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随着历史观念的转变和历史教育的重要性的提升,中学历史教材版本也逐渐更新和完善。
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变迁,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历史事件的态度、解读和分析也有所不同。
二、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调整教材内容的更新与调整是中学历史教材版本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历史学科研究的深入和历史意识的觉醒,教材编写者会根据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和历史事实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
内容的更新和调整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拓宽他们的历史知识面,同时也能让学生获得一种动态的历史观念和认知方式。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教材内容的更新与调整需要结合教学方法的创新来实施,这是中学历史教材版本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传统的历史教学注重背诵和理解历史事件的事实,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往往缺乏足够的互动与思辨。
而现代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通过问答、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来了解历史事件,并引导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
四、教学实践的研究教学实践是中学历史教材版本研究的重要一环。
通过实践研究,可以评估教材版本的使用效果,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历史学科的态度和兴趣。
同时,教学实践的研究还可以反过来影响教材版本的编写和更新,根据实践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因此,教学实践的研究对于中学历史教材版本的改进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中学历史教材版本的内容与教学实践研究是一门发展迅速且充满挑战的学科。
2020年《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开题报告
2020年《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开题报告《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开题报告我校《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是大连市西岗区“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一、课题的提出1.背景与意义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时代,它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方面,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为伟大、更为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发挥应有作用和优势;另一方面,基础教育的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进展和成效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如果不及时地、有效地解决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就无从谈起。
基于这样的形势和背景,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指出了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为贯彻《决定》精神,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管理、课程评价、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教师培训培养等各方面规定作了定性描述,形成了新时期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策略。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等诸方面的一次大力调整和彻底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
其中,教学改革是整个新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它是贯彻《纲要(试行)》精神,达成课改目标,落实课改理念,体现课程功能(课程体现课改理念)的必然途径。
xx年9月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在神州大地上铺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成了这次课程改革的宗旨。
中学历史教材版本的特点与适用性研究
中学历史教材版本的特点与适用性研究近年来,中学历史教材版本的更新迭代频繁,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体例和教学方法上都有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学历史教材版本的特点与适用性展开研究,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一、中学历史教材版本的特点1. 大事编年史类型版本这种版本一般以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为主线,将历代朝代和重要事件依次编排,适用于对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整体了解的学习需求。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类教材,迅速掌握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基本背景。
2. 主题研究型版本这种版本以历史事件的主题为中心,通过深入研究某一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时期的特点,以期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思考。
相比于大事编年史类型版本,主题研究型版本更注重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读能力的培养。
3. 全国性版本与地方性版本随着地方课程的发展,历史教材也出现了全国性版本和地方性版本的差异。
全国性版本的教材一般侧重于全国性的历史事件和历代朝代,强调对历史全局的整体把握;而地方性版本的教材则更注重本地区的历史事件和特色,以期让学生更加亲近和了解自己的地域文化。
4. 多媒体教材版本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材逐渐走入课堂。
这类教材以图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呈现历史,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事件和历代人物的形象,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二、中学历史教材版本的适用性1. 强调历史思维培养近年来,历史教育开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历史事件中抽象、比较、总结,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和历史认识。
因此,中学历史教材版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开展案例分析和历史问题探讨,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2. 融入多元文化视角中学历史教材版本应当尽可能融入多元文化的视角,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尊重。
教材可以通过引入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历史案例,让学生了解并比较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联系,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初中历史教师如何进行历史教育教材研究
初中历史教师如何进行历史教育教材研究历史教育扮演着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角色。
而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进行有效的历史教育教材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初中历史教师如何进行历史教育教材研究。
一、收集历史教育教材进行历史教育教材研究的第一步是收集相关教材。
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定期了解并购买最新的历史教育教材,以了解最新的教学资源和教育理念。
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和教育培训,与其他历史教师交流,分享教育教材和教学方法。
通过收集多样化的历史教育教材,教师可以丰富自己的资源库,为教学提供更多选择。
二、分析历史教育教材收集到历史教育教材后,历史教师需要进行仔细的分析。
首先,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整体审视,了解其结构和排布。
同时,教师还需要研究教材中所包含的历史知识点和相关概念,以及教材的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
接着,教师可以进行详细的内容分析。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教师可以发现其中的亮点和问题所在,了解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补充或调整。
此外,还可以根据教材中提供的活动和教学资源,设计出适合自己班级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和任务。
三、开展教材研究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开始进行教育教材研究。
这包括设计教学任务、编写教学反思,以及探究适合学生的评估方法等。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历史学科的理解和教学经验,对教材进行删减、补充、改编和重组,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课程的要求。
在教材研究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其他历史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分享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启示和建议,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实施教材研究成果进行历史教育教材研究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因此,教师还需要将教材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有效应用策略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有效应用策略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如何有效地运用史料教学法仍存在困惑和不确定。
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技巧,才能使史料教学法发挥最大的功效。
有必要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有效应用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史料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有效应用策略,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有效应用策略分析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学科,其教学内容涉及广泛、内容繁杂。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他们的历史素养。
而史料教学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及其背景,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历史学习的效果。
史料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将对初中历史教学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此外,史料教学法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认识,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增强学生的历史自信心。
因此,研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有效应用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史料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其分析历史问题和思考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研究史料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如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同时还可以探讨教师在使用史料教学法时需要做出的角色转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策略。
通过学习案例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史料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总结出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有效应用策略,为未来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学历史教材版本解析培养学生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
中学历史教材版本解析培养学生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中学历史教材版本是培养学生历史知识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分析不同版本的教材,可以了解到学生在不同时期接触到的历史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变化。
本文将对中学历史教材版本进行解析,并探讨其对学生历史知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教材版本的演变过程中学历史教材版本的演变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历史价值观的影响,这也使得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
1. 传统史观阶段:在这个阶段,历史教材注重传授综合历史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叙述能力。
教材的内容主要以国家史为主,注重政治和战争史,忽略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多以记忆为主,缺乏对历史事件原因、影响、启示的深入思考。
2. 社会历史观阶段:随着社会历史观的兴起,历史教材逐渐开始注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历史,教材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
在这个阶段,历史教材开始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注重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多角度和深度理解。
3. 新课改阶段:新课改为历史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教材内容更加全面,除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还包括文化、科技和环境等方面。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历史研究,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
二、教材版本对学生历史知识培养的有效途径1. 多样化的内容和视角:不同版本的教材涵盖了不同的历史内容和视角,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多元、全面的历史知识结构。
学生通过接触不同版本的教材,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意义,培养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
2. 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历史教材版本的变化使得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历史观点和解释,学生需要通过对不同观点的思考和比较,形成自己的历史理解和观点。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 引导学生参与研究和探究:新课改阶段的历史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通过设计课程活动和教学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研究和问题解决。
初中历史教材版本的内容与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历史教材版本的内容与教学实践研究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的重要途径,而教材是历史教育的核心载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初中历史教材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本文将从内容与教学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初中历史教材版本的相关问题。
一、历史教材内容的调整历史教材的内容调整是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研究的进展所决定的。
随着历史的演进,历史教材版本也需要不断更新,以反映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和社会现实。
然而,在保证基本历史事实的准确性的同时,教材编写者也需要兼顾内容的丰富性和知识的连贯性。
首先,在内容调整方面,历史教材版本需要关注的是扩大历史的时空范围。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值得被介绍和研究,而教材版本应该尽可能涵盖这些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更加广泛和丰富的历史背景。
此外,也可以根据教材版本的特点,增加一些与国际接轨的历史知识,以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历史意识。
其次,在知识连贯性的要求下,历史教材版本还需要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历史教育不仅是给学生提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能力。
因此,在编写教材版本时,应该将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联系起来,形成有机结构和层次体系,让学生能够系统地理解历史背景和历史变迁。
二、历史教学实践的研究与探索教材是历史教学的基础,而教学实践则是教材落地生根的关键。
教学实践的研究和探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使得教育的目标能够真正实现。
针对历史教学实践的研究,一方面,教师需要关注历史教材版本的更新和变化,及时了解新的内容和教学重点。
通过积极研读教材,教师可以更好地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组织。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历史研讨会和交流活动,了解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教学做法和经验,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历史教学实践的研究还需要重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历史教育不仅仅是讲述历史的事实和事件,更需要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思考能力。
中学历史教材版本解析掌握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
中学历史教材版本解析掌握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中学历史教材版本解析:掌握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历史是人类经验的镜子,而历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中学历史教材的版本选择是学生学习历史的起点,理解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以及其背后的目的和影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解析中学历史教材的版本,以及如何通过这些版本来有效地学习历史。
一、教材版本的影响中学历史教材的版本可以影响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知。
在不同的时期,随着历史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变化,历史教材的编写也会有所调整。
例如,社会主义历史观在不同时期可能会突出不同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以呈现特定的历史解释和价值取向。
同时,历史教材的版本可能还受到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对教材内容和表达方式产生影响。
二、各个版本的特点与优劣1. 传统版本传统版本的中学历史教材主要侧重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叙事。
这种版本注重历史的连续性和线性发展,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的整体性认知。
同时,传统版本也比较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记忆能力,强调历史的客观性和客观规律。
然而,传统版本的缺点在于缺乏对历史事件背后原因和影响的深入剖析,以及对历史概念和方法的培养。
学生容易只停留在事实的记忆层面,而缺乏对历史背后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2. 综合版本综合版中学历史教材尝试将不同学派的历史观点和解释融合在一起,以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这种版本注重历史的多元性和相对性,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念和判断能力。
综合版本的优点在于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然而,这种版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历史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联性,学生容易陷入零散知识的堆砌,缺乏对历史整体的把握。
3. 新课标版本新课标版本的中学历史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方法和思维能力,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该版本特点是将历史纳入多学科研究的范畴,强调历史的交叉性和综合性。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中华书局 3篇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中华书局 3篇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中华书局 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中华书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中华书局 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材分析】本课重点是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达到了顶峰,是我国古代经济发达的体现,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
学习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重要作用。
另外,郑和下西洋后,中国文化进一步影响到亚非地区,郑和远航架起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谊的桥梁,在郑和船队到达的很多地方,都有纪念他的遗迹,影响至今,意义深远。
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教学过程】一、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的概括将郑和的航海与同一时期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作一简单比较,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郑和下西洋不仅时间早,而且航海规模之大、远航次数之多,以及涉及的地区范围之广,在世界航海都是空前的。
人物地点时间次数人数船数郑和下“西洋” 1405~1433年7次27800人大号宝船63艘(共百余艘)哥伦布到达美洲1492~1504年4次1000~1500人17艘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1497~1498年1次160人4艘(一说3艘)船只大小大号宝船长44.4丈,宽18丈(淮尺),折合公制长151.8米,宽61.6米旗舰100吨,长24.5米,宽6米,其他二舰50吨、40吨120吨100吨50吨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学生讨论、归纳。
史料教学构建初中历史问题解决式课堂
史料教学构建初中历史问题解决式课堂历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史料教学是历史课堂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教学形式。
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历史文献,了解历史事件的原始资料,培养自主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将史料教学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搭建初中历史问题解决式课堂的角度,探讨如何利用史料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历史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构建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一个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是创设历史问题解决式课堂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问题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史料,引发学生思考史料是历史教学的核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史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史料,如历史文献、图片、地图等,让学生对这些史料进行分析和思考。
通过分析史料,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促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在学生对史料进行了分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题解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除了课堂讨论,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展开自主研究,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
通过自主研究,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自主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引导学生利用史料解决问题,提高历史认知水平通过史料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历史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
对人民版与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比较与研究
对⼈民版与⼈教版⾼中历史教材的⽐较与研究2019-04-04近年来,更多的⼈开始把研究的⽬光转向教材分析。
如:⼭东师范⼤学周晓芬的《⾼中历史岳麓版与⼈教版教材⽐较研究――以必修3⽂化史为例》从⼀线教师的⾓度提出,⽐较教材有助于教师的成长;东北师范⼤学赵唤唤的《⾼中历史教科书课⽂辅助系统的⽐较分析――以⼈教版和岳麓版历史必修1为例》梳理出两个版本教材课⽂辅助系统的异同。
相对⽽⾔,研究涉及⼈民版与⼈教版经济史内容特⾊⽐较的⽂章较少,笔者想通过⽐较这两个版本教材的不同特⾊,深⼊了解这两版教材。
⼀、两种版本教材的编写及使⽤⼈民版⾼中历史教材主编是朱汉国,本册经济史的主编是马世⼒。
编者在前⾔部分写道:“本册教科书着重反映了⼈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把⼈类历史和未来⽐喻成建设中的⼤楼,学⽣学习历史就是为将来参与建设这座⼤楼做好准备,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先应该关注整个⼤楼的基础部分。
⽬的就是要告V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类都做了哪些基础性的⼯作、⼈类所取得的成就,从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以及经济活动的效益三个⽅⾯的状况和变化,来说明“凡是社会⽣产或经济活动发⽣重⼤变化时,都同⼀个社会中的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以及经济活动的效益发⽣重⼤变化有着⼗分密切的联系”。
⼈民版教材在2004年进⼊实验区使⽤,教科书的使⽤范围不是很⼴。
⼈教版⾼中历史教材是由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编著,前⾔部分表述是:“本册书要呈现给同学们的是⼈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包括中国的和世界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不同历史时期。
”整本书分为三个⽅⾯:第⼀,由⼈类⽣产⼯具的进步⽽反映出来的⽣产⼒的发展;第⼆,随着⽣产⼒的发展,⼈们的⽣产⼿段和⽣产形式不断发⽣变化;第三,与各个不同阶段⽣产⼒发展⽔平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运⾏⽅式的发展变化。
本书2004年版的主编是陈梧桐、李伟科。
在2006年进⾏了较⼤的修订,并经审查通过。
中学历史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
中学历史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中学历史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和研究,是培养学生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历史观的重要学科。
随着社会的变化,历史教学不断发展,书籍也在不断升级和改进。
为了确保历史教学的效果,需要对历史教材进行研究和优化,同时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一、历史教材的研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基础,被广泛用于中学历史教育。
因此,对历史教材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提高教材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1. 教材目标和结构历史教材应清晰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自己为什么需要学习历史,以及学习历史可以获得什么。
同时,教材结构应当合理,让学生能够从整体到局部深入理解历史,通过掌握历史事件、人物、时代特征等,真正认识历史的本质。
2. 阐释历史事实历史教材应确保对历史事实的准确阐释,避免任何误导和刻意模糊的描述。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详尽描述,可以让学生了解事件的背景、关键的人物、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后果。
同时,还应清晰的表述时间、地点及相关历史文化,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历史背景。
3. 多视角阐述历史历史教材应从不同角度讲述历史,凸显先人的各种思维方式。
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浮现不同人们之间的观点和理解,同时提高学生成为更全面的历史观,并接受并尊重不同的历史观。
二、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的目标是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通过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1. 相关案例分析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通过学习历史案例,学生可以理解并掌握影响历史的要素和积极影响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物。
这样一来,老师就能从案例中演示他们在历史学习中应该掌握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2. 互动式学习利用现代科技,老师可以通过语音、视觉和文字创造活跃的历史教学场地来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05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5,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93期)
Total No .293
收稿日期:2012—03—13
作者简介:陈珏(1972—),女,四川广安人,昆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云南地方史、历史教学法。
杜鹃(1978—),女,云南昆明人,昆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中学历史教材研究》课程有效教学的构建
———以中华书局和人民版为例
陈
珏1
,杜
鹃
2
(1、2.昆明学院,云南昆明650214)
摘要:高师历史专业开设的教师技能课程《中学历史教材研究》,立足师范教育,在掌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
授课教师教学投入的加大,特别是对一线中学历史教学的熟悉与了解都是高师历史专业《中学历史教材研究》课程的有效构建的重要因素,可以为培养高师历史专业学生研究教材的能力、提升素质,成为合格中学历史教师奠定条件。
关键词:高师历史专业;《中学历史教材研究》;有效教学构建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5—0050—02
高师历史专业是培养基础教育者的基地,高师教育中师范性的实现,可以为高师历史专业学生适应新时期中学历史教学要求,毕业后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国内许多高师历史专业在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和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基础上还会开设一门教师技能课程———《中学历史教材研究》,该课程可以为培养高师历史专业学生研究教材的能力、提升素质,
成为合格中学历史教师奠定条件。
一、《中学历史教材研究》课程内容及存在问题《中学历史教材研究》主要研究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结构、编撰等问题和规律,并运用于历史教育和教学实践的各个领域,促进历史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发展。
目前国内的中学历史教学,教材采用的版本多种多样,各个版本编写的理念和处理历史内容的方式和侧重点都各有不同。
所以,
在实际中学教学中,如何用好中学历史教材也正是本门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也日趋综合化,高师历史专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专业技能课程《中学历史教材研究》的课时学习难以保证。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中学历史教材研究》课程作为专业限选课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授课,每周3课时。
从授课安排的时间段看,较为合理。
本科学生在入校的前两年完
成两门通史的专业学习,对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内容体系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掌握了历史基本线索和历史发展、运动变化的规律,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也就是说,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理论知识。
第五学期系统学习中学历史教学法课程,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研究,帮助学生了解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初步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实践和训练,能够具有独立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能力。
第六学期分析研究从事中学历史教学时我们将会遇到的中学历史教材。
遗憾的是笔者学校在安排《中学历史教材研究》课程课时是明显不足。
就目前笔者所在城市中学使用的历史教材看:教学时段涉及到初中(中华书局版)和高中(人民版),教材数量达到9本(不含高中选修课程的教材);教材编写的体系初中以历史发展的时序为线索编写教材,
高中则以专题的方式编写教材,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中外、古今结合对比。
这样的教材体例需要教材的使用者不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把握教材、合理科学使用教材的能力,这也就需要高师历史专业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重视这门课
·
05·
程,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二、《中学历史教材研究》有效教学的构建
1.正确定位《中学历史教材研究》地位,深入研究现行中学历史教材
高师历史专业的特点就是师范性,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对成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尤其重要。
高师历史专业《中学历史教材研究》属于专业技能课程,课程的内容以及课时安排应符合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
自2000年实施新的课程改革以来,中学历史教学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体现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新的教学目标让探究式、参与型的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替代陈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授课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由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一个学业、学科的引路人和启发者,学生的学习角色也由一个被动的接受学习者变为一个主动的思考者、探究者。
基础教育强调的是“授之以渔”,中学历史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史实外,更多则是关注学生能学习、能思考、能创新、会实践的能力培养。
面对浓缩的中学历史教材,如何梳理线索、如何从信息量之大的知识点中找出重难点、如何理解教材的编写者对历史内容的诠释、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我们看到学到的历史知识、历史材料、历史地图、领悟其背后的深意,这都是在中学历史教材研究课程中需要学习的。
教师在教授《中学历史教材研究》时需要从教材文字中解读出教材的观点和结论,要从新旧版教材内容的取舍中领悟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如果教师直接把解读后的结论传达给学生,学生只会被动接受,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受到限制。
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参与解读教材,教师针对教材的提问能与学生的关注点切合起来,学生才可能变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思维才可能真正被调动起来,也才可能更好地认识理解教材。
对于教材中出现的史料、常识、地图和插图,则需要与教材中的文字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系统的历史知识。
在中华书局版初中教材、人民版高中教材中,每课展现了相当数量的原始史料、地图、插图和学界对某一问题较新的研究成果,这些内容比单纯的文字叙述更简洁、鲜明、生动、真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字的延续、补充和发展,具有更高的概括性、生动性和真实性。
教师在授课中一定要重视研究分析这部分内容,力图帮助学生弄清每一材料本身的含义,以及材料在课前课后所起到的作用。
2.教师教学投入力度的加大,有利于教学的有效构建
作为《中学历史教材研究》的授课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
基础教育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掌握的方法和技能,《中学历史教材研究》的授课教师必须首先掌握,并勇于创新和实践。
只有把中学历史教材研究的课堂变成一个贯彻新教育理念的大课堂,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顺应新课程改革趋势,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经常更新知识,保持一种新思维和新视角来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时时补缺、深化、纠偏自己的思想认识。
中学历史课程地跨中外,时跨古今,课程的综合性强,涉及政治、经济、工业、农业、天文、地理、文学等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凡与历史有关的知识皆需了解和学习,以使自己能成为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应对中学历史教学,达到教学目标。
三是了解一线中学历史教学。
新课改下,中学一线教师面临的问题实际也是高师历史专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在这些问题中有如何处理中学历史教学与高师历史专业的教学衔接,让未来的基础教育者所接受的历史教育具有系统性、科学性;有师范教育所树立的教学理念能否适应新课改之下的中学历史教学需要,在这种教育理念熏陶下的学生能否适应对教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工作岗位。
为了让高师学生更好地适应于中学教学,高师教育需要强化为中学教育服务的观念,学校和授课教师都应该以中学教学为基础,深入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以及在改革发展中带来的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林丙义,郭景扬.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评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陈伟国,何成刚等.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胡昌军,孙辉.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选择与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2008,(10).
[4]白阁.略论研究性学习对历史教师的角色要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4).
[5]赵彦.高校历史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