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论从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六讲-价值观与态度
(一) 基本概念1.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各种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总的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 念和判断。
2. 价值观的两种属性:{ 强内度容属属性性::这一种种事事物物有是多否重重要要、、 有有多意大义意义3. 价值观体系:根据强度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内容进行排序得到他的价值观体系。
4. 价值系统:所有的人的价值观都是一个层次,这个层次形成为了每一个人的价值系统.这个系统通过我 们赋予如自由、快乐、自尊、诚实、服从、公平等观念的相对重要性而形成层级➢ 是非观,美丑观,人生观➢ 生活价值观,工作价值观,婚姻价值观(二) 价值观的特性1. 价值观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
2. 价值观是隐含的,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体现出来。
3. 价值观受社会环境的影响.4. 价值观具有民族性差异.(三) 价值观的形成1. 社会文化的影响(家庭、学校教育、同伴、社会舆论、大众传媒)2. 早期社会经验习得3. 遗传(四) 价值观的分类1. 奥尔波特:划分了六种价值观类型.1) 理论型(Theoretical ):重视以批评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
2) 经济型(Economic ):强调有效和实用。
3) 审美型(Aesthetic):重视外形和和谐匀称的价值。
4) 社会型(Social):强调对人的热爱。
5) 政治型(Political ) :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
6) 宗教型(Religious ):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
2. 罗克奇价值观调查{终极 工具价价值观:值观:理想个体更偏爱的行的终极存在状态,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的手段是个体愿意终其一生去实现的目标 3. 施瓦茨的工作价值观➢ 是员工工作中希翼得到的和个人需求的表现,反映付出与回报之间的权衡倾向。
➢ 它是个人对工作目的与工作行为的选择和评断标准.是个人价值观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反映了个人在工作上的普通性态度,即个人对工作所持有的信念和偏好。
➢ 权力;成就;享乐;刺激;普遍主义;仁慈;自我导向;传统;顺从;安全秩序4. Meyer 1998 的现代工作价值观➢ 将工作特征划分为三个结构:舒适与安全,能力与成长,地位与独立。
伦理学与生活第六讲
宿命论是这样一种观点,即:所有事件都是被不可更改地决定和 预定的,人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定论
严格决定论主张如果所有事件都有原因的话,那就肯定没有什自 由或自由意志。如果一切事件都是有原因的,那么,自由同决定论就 是不相容的。
非严格决定论
非严格决定论认为,一切事件都是有原因的,但有些事件和原因
6.5 对严格决定论的批评和赞成自由的理由
三、差异层级
1、从宏观上看
(1)岩石、植物和动物 当考察从无生物到有生物、从植物到动物的进化阶段时,自由 因素在逐步增加。 (2)人类 人类具有更加复杂的意识,其精神和情感发展远远超过了任何 已知的其他生物。
2、从微观上看
人的精神和感知是无限的、富有创造性的,——人创造自己对 世界的经验。人不是感觉经验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积极地探 求者和创造者。
遇到的难题:
1、无法证明超自然存在物的存在,也难以证明它创造了世界以及它 确实是全能全知的。 2、如果宇宙和宇宙万物都是超自然存在物所创造的,那么它必定也 创造了罪恶。 3、如果此类存在物预先决定了一些人是善人、一些人是恶人,又因 他们所无法控制之事而予以惩罚或奖赏,这似乎很奇怪。
6.2 决定论的类型和理论
6.2 决定论的类型和理论
科学决定论
二、经济决定论
马克思认为人的性格和行为受经济和社会决定的程度大于受 历史决定的程度,人是由不断发展的经济阶级斗争所决定的。
难题:
(1)辩证唯物主义以未经证明的假设为基础,另有一些经济理 论同样有理,却并不赞成决定论; (2)尽管人们受到个人经济地位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但还 有很多其他因素既影响人又影响经济。
6.2 决定论的类型和理论
科学决定论
二、生物遗传决定论
第六讲我们对社会的善意——亲社会行为
一、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 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 包括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 • 行为有明确的个人目的,但后果有益于他人或
社会,不属于利他行为,但仍属亲社会行为。 • 有些行为没有明确的后果可查,但行为本身却
是社会所欢迎的,如友好、微笑、也属于亲社 会行为。
助人行为 与 利他行为
• 助人行为:
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 利他行为:
不期待任何奖励或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二、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 本能论 • 习得论 • 社会交换论 • 社会规范论 • 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皮亚杰
本能论
• 本能论认为利他是生物的一种本能。
(生)威尔逊, 1975《社会生物学》
• 观察对象:
白蚁、蜜蜂、鸟类、灵长类
或 I = s N -t (t<1)
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
• 助人者的心理特征 • 影响助人行为的环境因素 • 对象特点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助人者的心理特征
• 人格:米德拉斯基(Midlarsky,1972),社会责任感与
利他行为有正相关关系。
• 心境:积极心境; 消极心境的两重性 • 情感:内疚使人更可能去助人,不能直接帮助受害者时
在紧急事件背景下,在场的人越多, 个人对特定事件负责的意识就越低; 独自一人时帮助别人的可能性最大。
助人的决策过程,拉特纳与达利
1 注意——事件的 发生。
2 解释——事 件的 性质与意义
3 确定责任——自 己是否应干预; 此时存在明显
的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的存在,
会 降 低 个 人 提 4 评价——自己是否有能力帮助,
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 皮亚杰,1932
第六讲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 在管理思想的发展进程中,行为科学理论的
4、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以提高管理水平。 行为科学理论是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 程碑。行为科学理论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号召人们掌 握一种综合的管理技能。这些技能对于处理人群问 题至关重要。这些技能包括:第一,理解人类行为 的诊断技能;第二,对工人进行咨询、激励、引导 和信息交流的人际关系技能。梅奥等人创立的人际 关系学说为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提出 的社会人、非正式组织等概念已为大多数行为科学 家所接受。他们的成果使得管理者在对待下属问题 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管理思想的发展作了巨大 的贡献。
行为科学的产生是生产力和社会矛盾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管理思想 发展的必然结果。行为科学的产生既有其 政治背景,也有其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建立以后,社会经济、 政治、文化发展状况导致了行为科学的兴 起。
关于行为科学的早期研究
1.美国的管理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福莱特。 2.美国心理学家,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芒斯特伯格。 3.比利时心理学家,也是工业心理学的首创人之一索利尔。 4.美国心理学家,工业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斯科特。 5.英国的心理学家,工业心理学在英国的先驱者迈尔斯。 6.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穆齐西奥。 7.英国的企业企业家和管理学家亨利· 丹尼森。 10.美国的管理学家和管理咨询工作者克拉克。
狭义的理解把行为科学理解为运用心理学、社会学、 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 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而不是一个学科 群。 现在管理学中所讲的行为科学专指狭义的行为 科学。即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他相 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和人与人 之间关系规律的一门科学。
霍桑试验经过8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它 的历史使命,它在管理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 要的地位,是管理思想的一个伟大的历史转 折,给管理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行为科学也就由此成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 支,从此管理思想进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新 世界。
伦理学课件义务论
2020/5/11
•
康德的一这思想,是针对英国经验主义和法
国唯物主义的伦理观。它们都主张从人的自然本
性和经验中引申出快乐论和幸福论的道德体系。
在康德看来,人固然是有感性欲望的动物,但人
和动物的区别却不在感性欲望,而在于理性。如
果一个人只把自己当作一个感性存在物,一味地
追求感性快乐和幸福,那就同畜类没什么区别了
2020/5/11
• 3 、善良意志是理性的。
•
经验主义伦理学把经验作为道德法则的基础
,情感主义伦理学把情感作为道德法则的基础,
功利主义伦理学把利益作为道德法则的基础,具
有个别、偶然、和主观的特点,而不具有普遍性
、客观性和必然性。
2020/5/11
• 三、义务(责任)
• 遵照源自善良意志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法 则行事。
• 命题一:义务是道德价值的根据和标准。 • 命题二:出于义务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
它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取决于它所遵循的道德法 则。 • 命题三:义务就是由尊重理性规律而产生的行为 必要性。
2020/5/11
• 四、绝对命令
• 道德法则作为理性法则,必须排除一切感性经验 、排除道德主体的偏好、兴趣和利益欲求,而纯 粹出自理性对规律的尊重。这样的道德法则就是 “绝对命令”。
•
2020/5/11
• 自由度
• 后果主义,它要求人们做能带来最大善和最大利 益的事情。
• 义务论认为,在不违背规则的情况下,个人有选 择余地。即每个人都有在不违反道德规则之下的 自由度。
2020/5/11
• 有特殊关系之义务 • 在后果主义的计算之中,基于特殊关系的考虑是
第六讲--反社会行为
五、对策
社会要营造文明向上的环境。一个不良的社 会环境将诱导人们特别是善于模仿学习的 青少年走上歧途。因此,作为营造社会环 境的成年群体,要负责任地营造一个文明 向上的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保 障。
美国传播心理学家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即对电 视节目进行过内容分析。他们把节目分为三类, 一类是犯罪—西部—冒险节目,其中暴力最多, 96.6%的节目里包含暴力;一类是卡通节目, 暴力节目高达93.5%,一类是戏剧节目,暴力 节目也有66.3%。在调查的183个节目中,展 现了1215个暴力冲突;在455个主要人物中, 241人偏好暴力。而这种状况在当下我国的电 视荧屏上,也是极为普遍的,以致广电总局要 求严格限制涉案剧的播出。
在日常生活里,各种媒体、书籍、周围人 的行为方式,都会成为人们重要的模仿对象。 在电视节目中,经常报道世界各地的恐怖事件、 有暴力情节的影视作品,这些内容都很容易让 儿童认为“英雄”的形象是与武力征服他人相 联系的。
另外,电脑游戏的普及,大量具有宣泄功 能的战争游戏,让很多青少年迷恋,他们在游 戏中,体会自己控制他人、攻击他人的成就感 和力量感。
(二)学校原因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在预防和控制 青少年违法犯罪上负有最为重大的责任。而 目前学校管理中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教育导向错误。最近几年虽然提出了素质 教育的口号,但这是一种断层的教育概念, 它和后面更高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不衔接的。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 从教师、家长到学生,没有一方会接受所谓 的素质教育。因此,在素质教育或整个教育 理念中事实上存在着自我矛盾自我否定的东 西,它必然异化了素质教育而使它形同虚设。
管理心理学-决策行为
管理决策
战略决策
业务决策
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按层次分
决策的假设
1.完全理性决策 2.有限理性决策 3.“满意标准”决策
7.2 决策责任与流程
决策流程
评价 决策效果
搜集信息
确定问 题和目标
确定决 策标准
确定和实 施方案
拟定方案
分析方案
反 馈
10.3 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3、乐观系数准则(折衷考虑)
对客观条件的估计既不乐观,也不悲观。常用一个乐观系数a表示,取值[0,1]。悲观系数则为1-a。
4、最小后悔值准则
选择各方案后悔值最小的一个。
保本产销量=
固定成本
————————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量本利分析模型
方案
A1 A2 A3
自 然 状 态
高需求 中需求 低需求
64
37
销路好 P1=0.7
销路差 P2=0.3
销路好 P1=0.7
销路差 P2=0.3
100(万元)
-20(万元)
40(万元)
30(万元)
决策方法:德尔菲法
把关键问题分别告诉专家,请他们单独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对实现新技术突破所需的时间做出估计。在此基础上,管理者收集并综合各位专家的意见,再把综合反馈后的意见反馈给各位专家,让他们再次进行分析并发表意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所造成的经济困难,美国减少了对商业网点的食品供应量,同时为了补充食品的不足,又开始向居民供应大量由屠宰副产品制作的罐头,但却遭到了家庭主妇的抵制。为了找到说服家庭主妇的办法,勒温进行了一个实验。他把参加红十字会的妇女组成6个小组,每组13~17人。他对其中某些组采用传统的宣传形式,请人给他们宣传关于购买罐头的好处,并希望他们去购买;而对另外一些组则采用新的、让他们自己讨论的形式,认识购买罐头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群体决定。一周后,勒温进行了访问,调查她们对购买罐头的态度有多大转变,结果是听讲座的那些组里有3%的人改变了态度,而群体进行讨论的那些组则有32%的人改变了态度,去购买罐头。
组织行为学 第六讲 群体行为分析
应用:期未考试要到了,小张同学是公认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并是入党积极分子,但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做兼职,学业难免 有所荒废,不敢保证每门功课都80分以上。而学校有规定, 如果学生单科成绩80分以下,将不发展其成为预备党员。这 种情况下,请你帮张同学想想办法。
2、留面子技术the door-in-the-face technique
语言(即说出的话) 7%
可视性的,外表的:55% (非语言的) 眼神 身体语言 手势 面部表情
语调 38% 音频/音调/音量/音质 语速、顿挫 声音的吸引力 声音的可信度
艾伯特.梅拉比安
表:非语言沟通形式
非语言表述
手势
脸部表情
行为含义
柔和的手势表示友好、商量,强硬的手势则意味着: “我是对的,你必须听我的”。
二、诱导人们依从的社会影响技术
1、登门槛效应the foot-in-the-door technique
原指推销员只要能把脚踏进客户的大门,最后就有 可能成功地让客户购买商品,实现推销目的。 社会心理学:用“登门槛效应”泛指一切在提出一 个较大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较小要求,从而诱使 他人对较大要求接受性增大的现象。
三、群体内的竞争合作
工作较为简单,竞争优于合作;工作较为复杂,合作优于 竞争 若群体有明确的目标,则群体合作的工作成绩优于个人竞 争的成绩;若工作本身缺乏内在兴趣,则个人竞争的工作 成绩优于群体合作的成绩
四、合作的条件
目标的共同性 利益的互惠性 行为的协调性 分工的明确性
五、合作策略
副语言
通过非语词的声音 重音、声调的变化 哭、笑 停顿来实现
心理学研究发现,低音频是与愉快、烦恼、悲 伤的情绪相联系的,而高音频则表示恐惧、惊 奇或气愤。 副语言研究者迪保罗的研究发现,鉴别别人说谎 的最可靠线索就是声调。 测谎仪可以通过分析人们说话的节奏,声音的频 率、波长等信息来判断当事人是否在说谎。
现象学导论七讲
现象学导论七讲现象学是一门研究人们观察、概括和认识世界的深刻学科。
它不但深刻检视了人与物的联系,也深刻阐述了人的思维会影响实际的结果。
本文旨在介绍现象学的范畴,并从七种角度来探究它的概念。
第一讲:实在性现象学认为实在性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概念,它强调了客观实在性,即个体当我们观察它们时,其本质确实存在。
它考虑到了人们对事物及其质量,属性和行为的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因此,实在性是现象学的基础,且用于确定人们观察实体时可能发现的本质属性和这种属性的概念化表征,以及它们在现实环境中的发展状态。
第二讲:哲学方法现象学采用哲学方法来研究客观实在性,该方法的特点是深入思考、统一的概念,分析正确的概念,比较和调和它们之间的矛盾,以及追求理性的真理。
现象学的关注点是理解人们对事件、过程以及逻辑结构等概念的看法;它在研究实体时也会采用一定的哲学方法,包括概念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比较等。
第三讲:意义意义是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它强调了客观实在性的意义和目的,即事物的实际意义,以及包含在概念中的意义。
现象学研究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现实进程,同时也涉及到了关于意义、景观和人们的情感经验的分析。
有了这些基本要素,现象学就可以开始从宏观和微观上揭开真正的实在性。
第四讲:认知认知是指人们认识客观实在性的过程。
现象学着重研究人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过程,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也研究由此产生的知识,也就是如何认识客观实在性并形成准确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认知是现象学中最重要的方面,它为研究实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基础。
第五讲:决策决策是现象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它着眼于人们如何从理论角度出发,发现问题的根源,并以正确的方式处理这些问题。
它着眼于通过认知和行动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它考虑了人们如何在实际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日常的决策中。
因此,决策是现象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活动中。
第六讲:行为行为是指任何类型、形式和程度的行为。
第六讲 产权理论案例分析
任何一种产权安排,如果它不能帮助人们形成 他们经济行为的稳定预期,不能有效地克服 机会主义行为,或者排他性软弱,从而不能 保障人们通过生产努力最大化来实现收益最 大化,那么,不仅经济增长成为幻想,而且 会导致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的混乱。山地承 包之所以没有取得象农地那样的效果,而是 诱发了反向积极性,关键就在于其产权安排 的不合理,即已经给出的制度安排与农户山 地经营所需的制度服务环境的不一致,从而 造成了农户行为的预期不足,而且现有的产 权制度安排的运作和实施费用亦十分高昂。 具体而言:
8.1 故事 贵州省从1979年底就开始了大面积推行家庭承 贵州省从1979年底就开始了大面积推行家庭承 包制。在农业种植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大大缓解了始终不能解决的群 众温饱问题。但在山地开发方面则诱发了农 民的破坏积极性,创造了农村改革后毁林开 荒的“奇迹” 1980年全省毁林开荒32.25万 荒的“奇迹”。1980年全省毁林开荒32.25万 亩,1981年50.60万亩,1982年虽采取了管制 亩,1981年50.60万亩,1982年虽采取了管制 措施,但毁林仍达30.56万亩。 措施,但毁林仍达30.56万亩。从而成为继 1958年 大跃进”时的“大炼钢铁” 1958年“大跃进”时的“大炼钢铁”、“十 年浩劫”中的“以粮为纲” 年浩劫”中的“以粮为纲”之后的第三次生 态大破坏
其一,产权中的收益权规定了产体主体获取与 其努力相应收益的权利。产权经济学家将经 济行为的努力分为两种,一种是生产性努力, 它指人们努力创造财富,另一种是分配性努 力,是指人们努力将别人的财富转化为自己 的财富。当产权的排他性软弱,当分配性努 力比生产性努力成本更低、收入更高时,人 们就会选择分配性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讲, 产权,特别是收益权是否得到明确界定和有 效实施,对山地承包制具有怎样的激励功能 和保险功能将是决定性的。
组织行为学-第六单元 群体行为
2、群体的分类 、
(1)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
假设群体或统计群体: 假设群体或统计群体 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 而划分出来的群体。 实际群体: 实际群体: 指实际存在的群体,这类群体成员之间有实际的 直接或间接联系。
4
(2)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小型群体: 小型群体: 凡是群体成员之间有直接的、个人间的、面对面的接触 和联系的群体,就是小型群体。 大型群体: 大型群体: 指成员之间是以间接的方式(通过群体的目标、各层组 织机构等)联系在一起的群体。
29
群体思维和群体转移
群体思维或小集团思想( 群体思维或小集团思想(groupthink) ) 美国心理学家杰尼斯(J. Janis)分析了美国历史上若 干重大决策成败的案例后,发现了一种“groupthink” 现象,指“参与一个统一群体中的人们的一种思想作 风,在这个群体中,人为追求思想一致比现实地评价 各种可能行动方案更重要”。
34
名义群体法
指决策过程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 (1)讨论之前,每个人先写下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2)每人逐次向群体说明自己的观点,一次一个。 (3)群体讨论和评价这些观点。 (4)每人对所有观点进行排序。
35
德尔斐法
这种方法最初由美国兰德公司和道格拉斯公司提出, 是一种集中各方面专家的意见,预测未来事件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
30
群体思维的表现:
(1)决策中出现不同意见时,试图文饰自己的错误坚持自己的观点。 )决策中出现不同意见时,试图文饰自己的错误坚持自己的观点。 (2)对怀疑多数人共同意见的人施加压力; )对怀疑多数人共同意见的人施加压力; (3)持不同意见者为了与多数人一致而保持沉默,避免意见交锋 )持不同意见者为了与多数人一致而保持沉默, (4)造成一致通过的错觉,认为弃权就是赞成。 )造成一致通过的错觉,认为弃权就是赞成。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第一讲绪论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集中研究构成经济的个体单位(厂商、家庭、个人)的行为。
它研究个体单位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作为一个总体的行为,特别是诸如失业率、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平衡这类总量指标的变化。
产权:产权是每个人按照他认为合适的方式使用其财产的权利和出售它的权利。
(指个人使用或处臵资源或资产的权力。
产权不是指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预算约束:因钱受限制的机会集合成为预算约束。
时间约束:因时间而受限制的机会集合成为时间约束。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涉及生产决策的选择中所有机会集合的边界,就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
机会成本:人们做出一项选择所放弃的其他选择中价值最大的那一项选择的市场价格。
(来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多用途性,是指一项资源勇于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是一种隐性成本或内含成本)沉没成本:已经付出且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的成本。
(不受决策影响的成本)1经济学研究的五个核心概念:1、取舍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不得不进行取舍。
2、激励激励有多种形式,通常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决策者在作出选择时对激励作出反应;激励对了解选择十分重要。
3、交换人们从自愿交易中获益,而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交换导致资源的有效使用。
4、信息市场的结构和运行状况特别依赖于决策者可以获得的信息。
5、分配市场决定经济中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如何配臵给社会成员。
2怎样理解基本竞争模型?基本竞争模型由三部分组成:①关于消费者行为的假设——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消费者;②关于厂商行为的假设——理性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③关于这些消费者和厂商相互作用的市场假设——存在价格接受行为的竞争市场。
第六讲 行为建筑学
3)个人空间
个人距离
——男性接近女性 时
--女性接近男性 时个人空间大小示意
3)个人空间
(1)亲密的距离(intimate distance,6-8in) (2)个人空间的距离(personal distance,1.5-2.5ft) (3)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4-7ft) (4)公共距离(public distance,12-25ft ) 人们之间的各种距离关系,决定了人们的交往程度,最终 决定了环境的空间尺度的布局,因而是外环境空间尺度设计 的基本依据。
2)知觉的处理论:
处理论强调知觉中经验的规则,并且重点
放在人和环境的动态关系上,知觉被看成是一 个处理的生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环境观察 者和知觉是相互依赖的。
处理论做了许多关于知觉过程的假设:知
觉是多种形式的;知觉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人和环境的关系是动态的;观察者对环境的意 向既取决于过去的经验,也取决于现时的动机 和态度;过去的经验被投射到现时的情况中去, 以便和人们的需要联系起来;期待和预见控制 着知觉。
(4)尊重的需要(The Esteem Needs)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 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5)自我实现的需要(The Needs for Self-Actualization)。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
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 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 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 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 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1954年,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探
3)社会科学尤其是心理学的发展为行 为建筑学提供了研究的手段。
第六讲: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一)PPT课件
LX1
LX2
L
U X1
U X2
管理体系复杂、决策缓慢要交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企业存在的原因两种经济活动协调方式:
企业协调 ——企业作为一个统一单位,组织与协调进行生产,然后与其他个人和企业在市场上发生关系。市场协调 ——个人直接通过市场来调节各种活动进行生产。
降低交易成本: [Depressing Transactions cost]
企业的目标
对生产者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基本假定是: ——利润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唯一目标。 利润最大化被认为是企业的理性行为,即假定企业是理智的生产者。
三、生产者的效率[]
技术观念与经济观念: 技术观念——技术上是否合理; 经济观念——经济上是否划算。技术上合理,经济上不一定划算;技术上不合理,经济上一定不划算。 技术角度——投入—产出分析; [Input-Output Analysis] 经济角度——成本—收益分析。 [Cost-Revenue Analysis]
UX1
UX2
将 I = Px1 X1 +Px2 X2改变为: I - Px1 X1 - Px2 X2 =0 假定MUx1>0, MUx2>0, 设拉格朗日函数为: L( X1、X2、)=U(X1、X2)+(I-Px1 X1-Px2 X2)
无差异曲线的含义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用于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两种商品的效用无差异组合
第六讲 构成要件该当性
2、实行行为
犯罪是该当构成要件的违法且有责的“行 为”。 行为是构成犯罪的基底。无行为则无犯罪 亦无刑罚。 行为的功能:界限功能、定义功能、分类 功能。
行为论
A、因果行为论:作为一种生理、物理过程的因果事实 (意思行为论;基于意思的身体动静;自然行为论:去除 意思的人的身体的动静——肯定精神病人的行为仍然是行 为,只是不具有责任而不罚); B、社会行为论:具有社会重要意义的人的身体动静; C、目的行为论:主体试图利用因果法则实现既定目的的 人的意思行活动。 D、人格行为论:行为是表征主体人格特质的身体动静; E、消极行为论:该避免、能避免而未避免结果,就必须 将结果归责于该人。此时就存在行为。
一应作为行为人具有作为义务即基于保证人地位
第六讲
构成要件该当性
犯罪论的基本立场
构造——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与责任三 阶层犯罪构成体系。 方法论:存在论与规范论的二元区分 体系特色:刑事政策导向的阶层犯罪论体系
基本范畴: 犯罪构成、构成要件与构成要件要素
犯罪构成作为一种定罪思维模式,是关于刑法规 定的表征或者阻却行为的法益侵害与可责难性, 决定该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必须予以依次予以检验 与裁量的各种客观构成要件、主观构成要件以及 阻却违法与责任事由的阶层知识体系。 犯罪构成作为一种司法裁量结论,又是行为经过 犯罪构成阶层知识体系的检验与裁量,满足认定 犯罪的全部要求,而得作为犯罪予以认定并追究 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评价。
单位犯罪成立条件:
(1)单位犯罪必须是我国刑法明文禁止单 位实施的特定犯罪行为。 刑法没有特别规定单位可以作为犯罪主体的, 只能由自然人实施。 单位组织实施非单位犯罪的,不能追究单位 的刑事责任,只能追究组织实施犯罪的主观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个人的刑事责任。
《社会学》第六讲: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
《社会学》第六讲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一、社会控制1、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卢梭:人类应该在公共秩序(通过社会化和一定的社会控制实现)和个人自由之间实现二者的平衡。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适度的社会控制(平衡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之间的关系)很难实现的原因有:①人们对自由与控制的重要性的看法不同。
②利益的复杂性。
③现实的复杂性。
2、社会控制的概念社会控制就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
3、社会控制的类型①统治与制约:统治是建立在外在的强制力量基础之上的控制方式,当社会秩序的维护者运用强制性手段迫使他人去遵守既定规范时就表现为统治;制约也称社会制约,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由于人们认同某种规范而产生的,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控制方式。
②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正式控制也称形式化的社会控制,是使用比较成型比较正规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非正式控制是指用不那么成型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
③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如果一个人感觉到是外在的社会环境对其行为产生了约束和压力,使其不敢违反社会规范,即外在控制;内在控制的直接控制力量来自于行动者本身,如果一个社会成员接受和内化了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规范,自觉地实践角色规范,这就是实现了内在控制。
④积极的控制与消极的控制:积极的社会控制是建立在积极的个人顺从动机之上的,以倡导、鼓励为特征的防止违规行为发生的控制方式;消极的社会控制是指运用惩罚手段来制裁某些违规行为的控制。
4、社会控制的方式①习俗、道德和宗教②政权、法律和纪律③社会舆论与群体意识从众与服从:米尔格拉姆有效区分了社会控制的两个重要层面即从众与服从。
从众是与同辈一样的行动,同辈指的是和我们处在相同地位且没有特别权力指导我们行为的个人;服从则是对等级结构中具有较高权威者的依从。
二、越轨行为对社会学家而言,越轨行为这个名词并不代表堕落或邪恶。
越轨行为是破坏规范或违反群体与社会期望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根据两个法律行为彼此间的联系为标准, 民法学界将民事法律行为分为主法律行 为和从法律行为。 • 主法律行为是指不需要有其他法律行为 的存在就可以独立成立的法律行为; • 从法律行为是指依赖于其他法律行为存 在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
• 在无以计数的民事法律行为中,不是所有的行 为之间都存在这种联系,而只存在于部分行为 之间,这种联系不是出自学者的主观臆断,而 是来之对具体法律行为特征的高度概括和归纳, 如我国《合同法》中规定的买卖行为,从它的 特征来看,它无需依赖其他行为的存在。有没 有其他行为的存在,丝毫不影响它的成立。相 反,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保证行为则不同。
• 讨论一个具体行为是否是从法律行为,我们认 为标准应该是被讨论的对象是否符合从行为概 念的内涵,如果符合的,那么不管这一对象是 我们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也不论是否有权威 对此作过相反的结论,我们都应坚定认为它就 是从法律行为。 • 所谓从行为,如前所述,它的本质特征是依赖 于其他法律行为的存在而存在的行为。
• 如果我们示这些客观事实而不顾,一味坚持票据行为 是没有原因的,那不就是闭着眼睛说瞎话吗?相反, 如果我们面对现实,承认票据行为也是有原因的,那 么,我们必然会作这样的思考,它和那些被称为有因 行为的行为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没有区别,那它怎 么可能成为行为分类的依据呢? •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有因行为和无因行为按照 目前主流观点的解释,是无法自圆其说的。自然也就 无法将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讲清楚。为了能将这个问 题讲得更清楚、更科学。我们应转换视角,寻找新的 解释方法。
• 仔细分析一下这一个主流观点,我们发现它对以下几 个问题无法给予合理解释:首先,主流观点划分有因 行为与无因行为的依据似乎是实施的行为是否需要原 因。然而,我们知道,根据行为理论,讨论一个法律 行为是只讲行为的构成要件,而不讲行为人实施行为 的原因或动机的。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实施行为的 动机是什么,它与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的效力是没有 影响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原因 和动机才影响其所实施的行为,即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如果以行为人实施实施行为的动机来作为分类的依据, 那么划分出来的应是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和不附条件的 法律行为,而不应是有因行为和无因行为。
• 民法学界对上述两类法律行为的研究, 存在着两方面的缺陷,一是只注重概念 的内涵研究,忽视对概念的外延研究, 二是只注重从行为成立与主行为关系的 研究,而忽视从行为成立后,其与主行 为关系的研究。
一.关于从行为的外延
• 所谓概念的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指示和 包含的对象的范围。即符合由概念所反 映的该类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各种表现形 态。 • 研究从法律行为的外延就是搜寻﹑列举 那些符合从法律行为概念内涵的,尚未 被人们认识的或认识上有争议的从法律 行为的表现形态。
• 按照逻辑上命名的原理,相同的内容只能产生 相同的名字,如有区别,也只是学名与别名的 区别。 • 从法律行为与担保行为显然不是学名与别名之 间的关系 ,通俗地比喻,如果将主从行为比作父 子与儿子,那么,担保行为应是儿子自己的名字. 所以,研究从行为的外延,是研究有几个儿子.担 保行为只是其中的一个儿子. • 由此可见,从行为只是担保行为的认识是不正确 的.
第六讲 论从行为——兼论有因 行为与无因行为划分的依据
• 民事法律行为这一概念在民法体系中具 有重要的地位。民法通则第54条对民事 法律行为作出了如下定义:“民事法律 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 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 民法学者运用抽象的方法,按照一定的 标准探讨彼此间的关系,便形成了民事 法律行为的分类理论。
• 民法学界从未将其置于从行为之下加以 研究,预计本观点的提出会遭遇反对派 们猛烈的反对,但我们还是本着科学、 创新和务实的精神,发表我们的学术观 点,以推进民法基本理论的研究。
三、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的划 分依据
• 有因法律行为和无因法律行为的概念,是行为 分类理论中早已有之的概念,但是在现有的民 事法律行为分类理论中,对解释什么是有因法 律行为,什么是无因法律行为却显得非常模糊。 至于对划分这一类行为的标准或依据则更少见 诸于文字。 • 检讨一下目前比较流行的关于有因行为和无因 行为的解释,大多都是顾名思义的,即实施的 行为是有因的称为有因行为;实施的行为不需 要原因的,就称为无因行为。
• 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的划分依据不是行为需要不需要 原因,而是依据行为的效力是否要受另一个行为的制 约。即本文前述的从法律行为成立后,它与主法律行 为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性质。本文这一观点的提出 是基于以下几点理由:第一,在前述的分析中,我们 已抽象出从法律行为与主法律行为的关系上存在着两 种不同的性质,它们具备了分类的基础;第二,现有 行为分类理论中,存在着被称为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 的分类,但对它的解释却存在严重的缺陷,需从理论 上加以重新界定;第三,透过无因行为的现象,我们 发现它的本质就是本文前述分析的从法律行为所具有 的第二种性质。为了便与读者理解和接受本文的观点, 下面我们来论证无因行为实质就是• •
借贷行为与担保行为 合同行为与转让行为 合同行为与修改行为 合同行为与免除行为 合同行为与解除行为 委托合同与授权行为 买卖合同与登记行为 基础行为与票据行为 国际贸易与信用证
• 对上述行为的规定,虽立法目的不同,但从行为构成 上来说,它们都具备法律所规定的要件,都是一个客 观存在的法律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然而, 他们与大部分法律行为不同,即他们总是和某一个行 为相联系,如没有前一个行为的存在,他就会失去存 在的意义。正是由于这种同属于行为,但互相又存在 区别的现象,才产生可以抽象、归纳,提升为理论的 可能性。据此,我们认为主法律行为与从法律行为的 分类是根据行为是否是另一个行为的存在作为自己存 在的前提条件这一特征加以划分和命名的。 如没有前 一个行为,后一个行为存在就没有意义
•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法律行 为都具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即以主法律行为存在 为自己成立的前提。但当它成立后,其在与主法律行 为的关系上,则表现得不尽相同,有些随主法律行为 的变更和消灭而变更和消灭,有些在成立后,它的效 力则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随主法律行为的变更和消 灭而变更和消灭。 • 如果,我们的研究能够成立,那么,从法律行为成立 后,它与主法律行为的关系就不是一种性质,而是两 种性质。如果从法律行为具有两种性质,那么,那种 将从法律行为与受主法律行为制约作等号的说法就显 得难以自圆其说了。
• 至于不少学说著作中论及的从行为随主行为变 动而变动,这只是讲从行为成立后与主行为的 关系。而不是从行为的本质特征。(关于这一 关系,我们将在后面详细论述) • 依赖于其他法律行为的存在而存在的行为,之 所以是从行为的本质特征,因为在考察﹑比较 不同行为特征间的区别时,人们发现,法律规 定的大部分行为均可独自成立,而有部分行为 却不是这样,他的成立需以另一个行为的存在 为基础。
三、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的划 分依据
• 既然从法律行为与主法律行为的关系存在两种 性质,那么,根据分类的理论,我们可继续以 从法律行为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不同的性质为标 准,对从法律行为做进一步的分类,即在从法 律行为成立后,将那些受主法律行为制约的行 为,归为一类,并给它命名;将那些不受主法 律行为制约的行为,归为另一类,并给它命名。 • 当我们准备给从法律行为予以分类和命名时, 我们发现在现有的行为分类理论中,有一种分 类与我们所要作的分类非常一致,它就是有因 行为和无因行为。
• 如果我们不承认他们是从行为,那么, 我们就无法从法理上来解释和说明后者 行为与前者行为所存在的区别了。因此, 承认它们是从法律行为是逻辑上的必然。
关于从行为成立后, 二 .关于从行为成立后,其与 主行为的关系
• 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基于长期以来,民法学界 普遍认为,从法律行为成立后,它与主法律行 为的关系只表现为一种性质,即主法律行为有效, 从法律行为有效;主法律行为无效, 从法律行 为也无效 • 上述认识和理解是值得质疑的。因为,从法律 行为的本质特征是指它的成立必须以主法律行 为的成立为前提条件。从这一特征里,我们是 推不出从法律行为成立后,它必然要受到主法 律行为制约的结论。
• 其次,主流观点将无因行为理解为没有原因的 行为。我们认为这也是不符合常理的,因为, 人们实施行为总是受一定的动机支配的,除非 那些智力不健全的人。我们无法想象会有哪一 个行为,是在主体没有原因或动机的情况下实 施的。就以票据行为为例,我们认为,签发一 张票据,签发人都是有明确的目的的,或是为 了支付买卖合同中的货款,或是为了支付承揽 合同中的加工费,这难道不是行为人实施行为 的原因吗?
• 从法律行为并不象通说认为的那样,从法律行 为成立后,它与主行为的关系只具一种性质, 即主法律行为有效,从法律行为有效;主法律 行为无效, 从法律行为也无效。当然我们并不 否认从法律行为的确具有这一性质,因为我国 的法律中确实对从法律行为的这一性质作出了 规定。如《担保法》第五条规定:担保合同是 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 担保合同另有规定的,按照约定。
• 按照现有的认知水平,谈及从行为,人们只认 可担保行为。对此我们应如何加以评价呢? • 假定这种认识,即从法律行为就是担保,是正 确的。那么,担保行为就是从行为的唯一外延, 如果真是这样,从法律行为的概念又是根据什 么予以概括和抽象的呢?如果没有被概括和抽 象的对象,从法律行为的概念又是如何确立的 呢?
• 谈及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票据行 为一旦成立,它便与他的基础行为相分离,基础行为 效力的有无或消灭与否都不影响票据行为的存在与效 力。从票据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这一特征,其清楚的表 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 首先,谈票据行为的无因性,会涉及一个基础行为, 那么基础行为是什么呢?如果我们透过基础行为的表 象,我们所发现的,所谓基础行为实际上是一个包含 了民事法律行为,如买卖行为,租赁行为,承揽行为 和非民事法律行为,如基于税法为履行纳税义务而实 施票据行为,为履行违法而受到的各种行政处罚的义 务而实施票据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