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析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探讨改革方向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探讨改革方向在当今社会,教育被认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而小学教育更是孩子们教育生涯的起点。
小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
然而,目前小学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探讨改革的方向。
一、小学教育现状分析1. 学科知识单一化目前小学教育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仅仅注重知识掌握,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教学方法传统化小学教育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注重教师的讲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学生参与,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发展。
3. 教育资源不均衡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城市学校拥有更多的教学设备、优质师资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而农村地区则相对贫乏。
这种不平等的资源分配导致了城乡教育差距的逐渐扩大。
二、小学教育问题分析1. 缺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目前小学教育过于追求学科知识的精细化,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
学生需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还包括德育、体育、艺术等方面。
2. 教学方法单一化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们更喜欢多样化、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这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教育资源不平衡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条件相对较差,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
三、小学教育改革方向1. 多元化课程设置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增加艺术、体育、实践课程在学校的比例,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到多样性和趣味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2. 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变得更加互动和有趣。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网上教育平台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小学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缩小城乡小学教育差距,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探究教育困境与改革方向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探究教育困境与改革方向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小学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小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教育困境和改革方向。
一、小学教育现状小学教育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目前,小学教育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教育资源不平衡: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城市的小学普遍拥有更好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而农村地区的小学则面临着教师数量不足、设施陈旧等问题。
2. 教学内容单一:目前的小学教育普遍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足够的多样性和实践性。
3. 教学模式落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灌输为主,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同时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育困境分析小学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负担重:部分地区的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过多的功课和补习班等额外教育活动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很难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2.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大量素质不高的教师,他们缺乏教育敬业精神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这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教育资源不足:部分地区小学教育资源不足,包括教材、教室、图书馆等方面的资源不足问题,这限制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改革方向探讨为了解决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1. 平衡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小学教育资源的投入,提升其教育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
同时,关注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 推进素质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
3. 减轻学生负担: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业和作业,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多方面能力。
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近年来,中国的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过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发展,也影响了整个小学教育的质量。
本文将探讨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由于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教育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
因此,教育见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无法得到足够的教育指导和教学资源支持,无法深入了解教育现场,无法真正锻炼实践能力。
其次,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缺乏与实际教学工作的衔接。
学校教育和实际教学工作存在差距,学生往往难以适应实际教学环境的要求,导致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此外,实习教师带教能力也存在一定问题,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全面和专业,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影响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的提升。
再次,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面临着实习机构选择不当的问题。
一些学校在安排实习机构时,往往只重视学生数量,而忽略了实习机构的质量和教学环境。
这样的安排导致学生实习时无法接触到真实的教学环境和相关教学资源,无法真正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全貌。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改善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的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地方院校应加强与当地实际教育工作的联系。
与实际教学工作相结合,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教育现场的氛围和需求,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学校应与附近的小学建立实习基地,提供优质的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教学环境,参与教学活动。
其次,地方院校应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加大对教育专业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指导和资源支持。
同时,鼓励实习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
最后,地方院校应在实习机构选择上更加谨慎。
不仅要重视实习机构的数量,更要注重其质量。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探讨教育改革的方向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探讨教育改革的方向当前,小学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起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小学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小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教育改革的方向。
一、小学教育现状的分析1. 学科内容的压缩和单一化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学科内容的压缩和单一化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由于升学压力、考试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学校和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这种单一化的学科教育使得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2. 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
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小学享有更好的师资、设施和教学资源,而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小学则面临着师资不足、设施条件差等问题。
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教育质量和发展机会。
3. 考试应试教育的问题当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着过多的应试教育现象。
学生们被过多的考试压力所笼罩,教师们过多地注重教学提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种应试教育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
二、小学教育问题的探讨1. 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在小学教育中,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灌输。
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拓宽课程内容、引入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等方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2. 平衡教育资源的分配要解决当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和职业吸引力,加强教育设施建设等,实现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教育公平。
3. 改革考试评价方式要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可以在考试评价方面进行改革。
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科竞赛、综合素质评价等,让学生在更加宽松和多样化的环境中实现个人发展,减少过度的应试压力。
小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反思教育现状探索改进之路
小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反思教育现状探索改进之路近年来,小学教育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点,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小学教育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认真分析和反思,以便探索出一条改进之路。
一、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1. 压力过重现代社会对小学生的学习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往往需要面对沉重的学业负担和各种竞赛活动的参与。
频繁的考试和评比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和发展。
2. 课程设置单一当前的小学课程设置过于单一,过分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种单一的课程结构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3. 教学方法滞后部分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4. 教育资源不平衡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当前小学教育的一大问题。
城市的小学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资源则相对匮乏,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不平衡。
二、问题的反思1. 倡导素质教育为了缓解小学生的过重学业压力,我们应当倡导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可以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增加艺术、体育、实践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和发展空间。
2. 推进教学方式创新小学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能力。
3. 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的投入力度,缩小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
只有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才能确保每一个小学生都能接受到优质的教育。
4. 强化教师培训教师是小学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教育质量。
因此,应该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
三、改进之路的探索1.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为了让学生从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我们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小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挑战与改进策略探讨
小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挑战与改进策略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小学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学教育不仅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
然而,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现状和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一、小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1. 学科教学过于重视应试目前的小学教育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在面对繁重的课业时,往往只注重临时的应付,而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践应用的能力。
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城市的小学享有更好的师资、教育设施和教育科技,而农村地区的小学则面临着师资匮乏、学校设施简陋等问题,无法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3. 学生课外负担重学生的课外负担日益加重,除了课堂上的学习,还要参加各种培训班、兴趣班和补习班等。
这导致学生没时间休息和进行兴趣爱好的培养,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4. 教育评价机制单一目前小学教育的评价机制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过分强调分数的重要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焦虑感,也不利于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多样性。
二、挑战与改进策略探讨1. 转变教育理念,注重素质教育应该转变教育理念,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校应当开设更多的选修课程,多样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兴趣爱好。
2. 均衡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和教师待遇,提高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同时,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执教,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
3. 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制定科学合理的课业安排,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健康。
4. 改革教育评价机制以多元化、综合评价体系替代单一的考试评价机制。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如何改进教育质量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如何改进教育质量小学教育一直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小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教育质量的一些建议。
一、小学教育现状分析1. 教育资源不均衡: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差异。
城市学校往往拥有更好的师资力量、教育设施和教育技术,而农村学校则面临着资源匮乏的问题。
2. 教育内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目前的小学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往往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们更多地被要求死记硬背知识,而缺乏实际应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和参与性。
学生们往往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
4. 评价体系不合理:现行的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发展。
这种考试导向对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学习压力。
二、改进教育质量的建议1. 平衡教育资源配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支持力度,确保他们拥有与城市学校相当的教育资源。
同时,加强城乡教育交流,促进资源共享和优质师资的流动。
2. 重视素质教育:小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应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采用互联网和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参与性学习体验。
4. 改革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发展,更加灵活多样化。
除了考试成绩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面。
5. 增加家校合作:家长和学校应加强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活动,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形成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三、结语小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挑战与改进之路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挑战与改进之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学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受基础教育的重要时期,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小学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之路。
一、小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1.1 教育资源不均衡当前,小学教育资源在城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小学通常拥有更好的教育设施、教材和师资资源,而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小学则存在资源匮乏和师资短缺的问题。
这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不均衡,加剧了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
1.2 教学内容过于注重应试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教学内容过于注重应试,过多地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
这导致教师及学生都过度关注应试技巧,而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数。
1.3 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当前小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由于课程内容增多和学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长时间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缺乏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社交活动和兴趣爱好的发展。
这不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也限制了他们的个人发展空间。
二、小学教育面临的挑战2.1 教育信息化与技术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小学教育面临着整合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挑战。
教育信息化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拓宽教育资源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小学教育应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利用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开展网络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2 教师素质与专业发展教师是小学教育的核心力量,他们的素质和专业发展对教育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
目前,小学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教师待遇不高、教学方法陈旧等。
因此,小学教育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和评估,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适应教育变革的需求。
小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小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从孩子步入小学开始,教育的重任就落在了他们的肩上。
小学教育起着铺设孩子智力、品德和行为基础的关键性作用。
然而,当前小学教育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而且未来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小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
一、小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1. 教师素质不高目前,一些小学教师的教育背景不足,教学方法和理念相对陈旧,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此外,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个别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策略,难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2. 教学资源不足在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小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很多学校缺少先进的教学设施、科学实验室以及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
这限制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3. 课程设置过重目前,小学课程设置过于繁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
学生面临来自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的压力,长时间坐姿和学习压力可能会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 教育评价方式单一小学教育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导向,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种评价方式可能导致学生追求分数而忽略了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教育面临的挑战1. 科技变革带来的挑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小学教育面临着应对科技变革的挑战。
学校需要适应新的科技环境,并将科技融入到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
2. 社会变革带来的挑战社会的变革也给小学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如今,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多元化,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小学教育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教学。
三、应对挑战的策略1. 提高教师素质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应该加强教师培训,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
大学和教育机构应该联合起来,提供有效的培训和进修课程,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2.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政府应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改善小学的教学设施和资源。
同时,学校可以与社会组织和企业合作,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探寻改革的方向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探寻改革的方向随着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小学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通过对小学教育现状的分析,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改革方向。
一、小学教育现状分析1. 办学资源不均衡在中国,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大部分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条件相对较差,教师素质和教育设施等方面存在差距。
2. 教育内容单一当前小学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教育内容过分注重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只注重应试,忽视了兴趣爱好的培养以及批判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 教学方法陈旧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教师主导式的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习兴趣。
二、解决小学教育问题的方向1. 均衡地配置教育资源应该优先解决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加大对农村地区小学的投入和支持,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提高教师的素质,建立更为完善的教育设施。
2. 倡导全面素质教育应当在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还应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教育内容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鼓励学生多样化的发展。
3. 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小学教育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如互联网教学平台、智能教具等,丰富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4. 建立育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应该摒弃过度应试的评价体系,建立更加综合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应该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思维。
5. 加强家校合作小学教育改革需要家校共同努力。
学校和家庭应该建立密切的联系和沟通渠道,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教育情况,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小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寻求改革突破口
小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寻求改革突破口小学教育是培养和引导学生养成正确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阶段。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小学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小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改革的突破口。
一、小学教育现状的问题1. 学科内容的过于繁重当前小学教育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太多,负担过重。
这使得学生缺乏时间去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只能沉浸在繁重的作业和考试中。
2. 教学方式的单一传统的小学教育普遍采用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力的培养。
3. 学习兴趣的丧失过于注重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和内容,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逐渐丧失。
学生只关注成绩和排名,而忽略了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和探索。
二、改革突破口的探索1. 促进课程改革针对学科内容过于繁重的问题,应推动课程改革,减少学科内容的数量,注重学科知识的内涵与延伸,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和深度学习的培养。
2. 推行多元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应向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转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探索和自主学习。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并进行团队合作和交流。
3. 建立个性化评价体系要改变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建立符合小学生个性特点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应仅仅关注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包括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个性化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 强调教育的终身性小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为此,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培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社交学习。
三、改革实施的关键角色1. 国家政策的引导教育改革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小学教育的关注和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推动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2. 学校的责任与作用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应承担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责任。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挑战与改革的探索之路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挑战与改革的探索之路小学教育是培养孩子基础学习能力和发展全面素质的关键阶段。
然而,目前小学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小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改革之路。
一、小学教育现状分析1. 升学压力过大:当前,小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
由于升学竞争激烈,家长和学校普遍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导致了对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过度强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
2. 教学内容单一:小学教育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忽视素质教育的培养。
教学内容过重、学科太多,学生缺乏时间和机会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影响了综合能力的培养。
3. 学业负担过重: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普遍过重,长时间坐姿学习、大量作业等导致学生身心健康问题增加。
过多的作业和考试压力,剥夺了学生的游戏和休息时间,限制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解决小学教育问题的改革之路1. 引入多元评价体系:小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评价不仅仅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还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品德、创造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引入多元评价体系。
2. 推行素质教育:小学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学校应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减轻学业负担:减少作业量,使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兴趣培养。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4.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学校和家长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加强家校合作。
家长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学校则需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5.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师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他们的专业素养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小学教师培训的力度,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小学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不容忽视,但通过改革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探讨教育改革的路径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探讨教育改革的路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学教育既是学生基础教育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阶段。
然而,当前小学教育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教育的良性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
本文将分析现有小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并探讨可能的教育改革路径。
一、小学教育现状1. 学业压力过重:当前,小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功课繁重,学习任务繁多,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2. 教育资源不均衡:我国教育资源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异。
城市地区的小学拥有更好的师资和教学设施,学生受益于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小学则面临师资不足和设施简陋的问题。
3. 教育评价偏重应试:小学教育评价体系主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注重中高分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这种偏重应试的教育模式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培养。
二、小学教育问题分析1. 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现行小学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训练,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小学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平衡:小学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但也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然而,现实中往往基础教育压缩了素质教育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鲜活得不到发展。
3. 缺乏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性:小学教育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过程。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表达的机会,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参与感和主体性,这丧失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育改革的路径1. 提倡素质教育:小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调整课程设置,搭建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在兴趣和特长上进行拓展。
2.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小学的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师资水平,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缩小城乡和地区的教育差距。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深度分析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深度分析小学教育是一个社会的基础性教育阶段,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今小学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教育资源不均衡在我国,小学教育资源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
一方面,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往往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名校、优质教材、培训班等;而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另一方面,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也较大。
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导致了小学教育质量的差异化,甚至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教育差距。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性。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支持,提供更多的教育经费和师资力量,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
同时,加强学校间的交流合作,减少城乡教育差距。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滞后小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存在着一些滞后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同时,教学内容也较为陈旧,与时代的需求和发展不相适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推动小学教育的转型和创新。
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育部门也应更新教材内容,加入新的科技、环保、人文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学业负担过重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常常过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一方面,教育部门对学科知识要求过多,课业压力大;另一方面,家长的期望和社会的竞争压力也使得孩子们背负着过多的学业压力。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很多。
首先,教育部门需对课程进行压缩,合理安排学科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习的深度。
其次,学校和家长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不过分强调分数和竞争,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四、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小学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目前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还面临一些困难。
首先,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水平不一;其次,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相对较低,缺乏吸引力,很难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探寻改革方向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探寻改革方向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基础知识、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阶段。
然而,现阶段小学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小学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探寻可能的改革方向。
一、小学教育现状分析1. 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小学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语言、数学和英语这几个核心学科上,缺乏对其他学科的深入学习。
这导致了学生缺乏综合素养的培养,无法全面发展他们的潜能。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小学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和笔记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难以主动参与学习,无法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评价体系不合理小学教育的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导向,学生们被过度强调分数的重要性,这不仅加重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也不利于他们综合能力的培养。
同时,这也使得教学过程中过多注重应试技巧和死记硬背。
4. 师资力量不足小学的教师们普遍面临着教学经验不足、教学理念陈旧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这使得他们无法更好地应对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也难以激励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
二、改革方向探寻1. 综合素质教育的加强小学教育需要扩大课程的广度,在核心学科的基础上增加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学习。
此外,还应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小学教育需要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例如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3.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小学教育的评价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考试成绩外,还应立足于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价,如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以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小学教师需要接受更为全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教育心理素养和教学方法能力。
并且,应该鼓励教师们参与教学研究和交流,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小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优质教育的发展挑战与机遇
小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优质教育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小学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未来。
然而,当前小学教育在一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而提供优质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就小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优质教育的发展挑战与机遇。
一、小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1.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各地区的小学教育中,存在明显的资源差距。
一些发达地区的小学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队伍、教育器材、图书馆等方面,而一些贫困地区的小学则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导致了孩子们在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
1.2 教师专业素养不高小学教育的核心是教师,他们承载着培养孩子素养和能力的重要任务。
然而,一些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存在不足。
一方面,部分小学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
另一方面,一些小学教师缺乏持续学习的意识和机会,导致他们的专业素养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1.3 教学内容过于注重考试当前,小学教育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过于注重应试教育。
一些小学通过大量的测试、考试来评价和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充分的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机会。
这种情况也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学业负担,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优质教育的发展挑战与机遇2.1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优质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小学教育需要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
2.2 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教师是优质教育的关键,他们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应该建立健全的师资培训机制,加强教师职业发展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和平台,使教师能够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民族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未来小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但目前在教育见习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来改进这一状况。
首先,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存在着师生配对不合理的问题。
由于学校和教育机构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见习学生与实习教师的配对往往是随意或者是单纯按照数量来安排,导致见习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优秀教师的指导和教育经验。
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的效果受到了限制。
其次,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的周期过短。
当前大多数地方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周期仅为一到两个月,远远不能满足见习学生的发展需求。
教师见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教学环境中实践教学技能,而短暂的见习周期无法让见习学生真正地了解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对于他们发展专业能力和培养教育态度也是不利的。
此外,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中存在着缺乏专业指导的问题。
实习教师通常是学校的在职教师,他们在教育见习过程中无法全程陪同见习学生,缺乏对他们的专业指导和引导,对于见习学生的技能培养和教育经验分享有一定的限制。
这种缺乏专业指导的情况,不仅影响了见习学生的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也影响了他们的教学技能的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首先,建立起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合作机制,加强师生配对的科学性。
学校可以与当地的小学建立见习基地,与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教育见习项目。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障见习学生与合适的实习教师配对,让见习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优秀教师的指导和教育经验,提高他们的教育技能。
其次,地方院校应该加长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见习周期。
可以考虑将见习周期延长至一个学期的时间,这样可以让见习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教学实践中,真正了解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并且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态度。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挖掘改革潜力与解决方案探讨
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挖掘改革潜力与解决方案探讨小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挖掘改革潜力与解决方案探讨小学教育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于他们的发展和未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然而,当前小学教育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小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改革的潜力与解决方案。
1. 小学教育的现状小学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教育资源不均衡在城市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城市地区的学校拥有更好的师资和教育设施,而农村地区的学校则相对条件较差。
这种不均衡导致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影响了农村学生的学习质量。
1.2 课程设置不合理当前的小学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着知识过于笼统、单一的问题。
学生需要背诵大量的知识点,而缺乏实际运用的机会和能力培养。
这种课程设置模式缺乏与实际生活和现实需求的结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1.3 教学方法单一现行的小学教学方法主要以传统的讲授和考试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学生缺乏实践操作和实际体验的机会,容易导致学习的机械化和被动化,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小学教育问题的分析针对小学教育的现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原因。
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2.1 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原因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和教育投入的差异。
城市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教育经费相对充足,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而农村地区经济相对滞后,教育投入不足,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状况。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原因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主要源于教育管理层的政策导向和教学理念的问题。
当前教育主管部门更加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情况,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材编写模式也限制了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2.3 教学方法单一的原因教学方法单一主要根源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传统。
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新时代地方高校提升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与探索
新时代地方高校提升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与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变革,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越发受到重视。
地方高校作为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力量,其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未来人才的素质。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地方高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资源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障;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培养出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往往缺乏应有的素质和能力。
二、提升思路1. 提高师资力量地方高校要加大对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引进优秀教育教学人才,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培养,为学生树立榜样。
要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使教师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 优化课程设置要根据学科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结合小学教育专业的实际需求,合理、科学地优化课程设置,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3. 注重实践教学在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地方高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际教学工作,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增强实践经验。
4. 加强教学资源投入地方高校要加大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资源投入力度,完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5. 结合实际需求地方高校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调整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更适合地方发展需求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为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加强交流合作地方高校要加强与其他高校和地方小学的交流合作,开展师资互聘、教学资源共享、联合项目开发等形式的合作,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建立质量评价机制地方高校要建立健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机制,对培养出的学生进行多方位、全方位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现状
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现状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小学教育专业也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推动小学教育专业的进步。
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历程小学教育专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
起初,小学教育专业主要侧重于理论研究,培养学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
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小学教育专业开始注重实践操作和教学实习,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大量的实践环节。
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逐渐明确,包括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小学教育专业的现状分析专业设置不够完善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无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专业课程应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并提供与实际工作相关的课程内容。
师资力量不足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队伍规模相对较小,导致师资力量不足。
要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质量,必须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吸引更多优秀的教育专业毕业生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实践机会有限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机会相对有限。
学生在校期间很难获得真实的教学实习机会,导致他们在毕业后面临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应该加强与小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建议优化专业课程设置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多样化需求,应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提供更多与实际工作相关的课程内容。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提高薪酬待遇、培养项目和人才引进政策等手段,吸引更多优秀的教育专业毕业生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同时,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
扩大实践机会与小学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包括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和实验实践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结论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现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扩大实践机会,可以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为培养优秀的小学教师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
现状、问题与对策探析
查小艳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304)
摘要教育专业和其它专业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注重对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当前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正处于转型阶段,办学理念逐渐向综合化、区域化发展,小学教育专业主要肩负向小学输送良好师资资源的义务,因此需要针对当前现状,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实施相应解决策略,提升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实际办学水平。
关键词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8.3文献标识码:A
在对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其中存在一些较明显的问题,如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实践内容不够丰富且不够合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地方院校应该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之上,实施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使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不断得到完善。
1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
1.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在当前,地方院校中设置的课程内容存在和小学阶段的实际教学内容存在着脱节的问题,不能满足课程改革和社会实际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运用的方式陈旧,不能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看,而这种状况的出现也会导致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显著提升。
1.2理论和实践不能充分结合
在地方院校教学中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致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实践能力。
1.3经费有限
地方院校和一些市级院校、省属高校相比,国家给予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办学条件有限,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教师队伍也和一些重点院校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办学水平不高。
2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完善课程结构
地方院校在进行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时,首先,应该注重课程结构的设置,增加教师教学课程比重,使学生在具有较好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很好把握相关实践能力。
同时对于学生在学习中欠缺的技能,可以设置独立课程进行强化。
其次,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量,在设置课程时,考虑学生的专业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学习中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同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体系标准,使实践内容的课时达到一定量,为学生进行实际训练创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于这一专业的实际内容有深刻认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同时为了调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积极性,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评比,对于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相应物质奖励,进而使教学环节不断得到优化。
2.2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在当前教育体系下,教学模式已经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因此,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其综合能力已经成为地方院校在教学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以期能够满足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
同时对于地方院校的管理部门而言,需要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创建更多表现自己的平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如定期开展教师技能比赛、教学实习、第二课堂以及教学见习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践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并且将教学内容更好落到实处,促进教学的高效完成,更好实现教育目的。
2.3根据实际情况对培养目标做出调整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状况下,学生的就业形势具有一定严峻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地方院校要尽量做到实事求是,从自身条件出发,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做出相应调整。
在培养的过程中,不应该将培养目标仅局限在对教育师资的培养上,同时也可以将视野拓展到和教育服务相关的内容上,并且将其考虑在地方院校的教学改革体系中。
教育服务实际上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是适应社会不断发展需要而产生,因此具有较大市场潜力,这是地方院校在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内容。
但是在当前教育体系中,并没有将培养教育服务专门的人才纳入到自身的培养规划中,教育服务专业的人员专业性不强、数量缺乏,同时理论知识支撑不足。
而在这种状况下,地方院校教育专业毕业生还存在找不到工作的问题,形成了一种相对的“滞销”。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地方院校应该将教学目标做出适当调整,由单纯对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向教育服务产业人才转变。
3结束语
总之,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还存在较多问题,这就需要地方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结合出现的情况和自身实际发展水平,实施相应解决方案,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重课程内容的设置,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也能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提升综合水平,同时促进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马云鹏.从小学教育专业定位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18(03):150-154.
[2]肖春梅,郎耀秀,莫燚.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连贯型”基础教育数学师
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09): 80-84.
[3]李春艳.供给侧改革视野下远程学习者学习需要研究——以新疆电大小学
教育专业的调查为例[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2(02):5-9.
教|育|观|点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15期/5月(下)—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