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专题讲座四化学平衡图象的常见类型及解题方法语文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一、浓度 - 时间图:
例:
c
0.9 0.6 0.3
可用于: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C A B
t
A+2B 3C A的转化率=33.3% B的转化率=66.7%
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200℃ 300℃
pC(g)+qD(g)
正反应吸热 m+n=p+q
P
判断m+n与p+q的关系?正反应是放热 还是吸热?
对于2A(g)+B(g) C(g)+3D(g)(正反应 吸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 能表示:
Y
A. B物质的转化率
B. 正反应的速率
300℃
200℃ C. 平衡体系中的A% 100℃ P D. 平衡体系中的C%
2、该反应正向是:啊
(吸、放)热反应。
啊气体物质的量(增大、减源自)的反应。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
的 转
T1
化 率
T2
t
判断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正反应吸热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c
练: 0.4
0.3
B
0.2
A
0.1
C
t
1)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5A 3B+2C
2) 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A的转化率=62.5%
二、速度-时间图: 可用于:
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像共28页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28Fra bibliotek
化学平衡图像总结
化学平衡图像一.化学平衡图象常见类型注意:(1)首先要看清楚横轴和纵轴意义(特别是纵轴。
表示转化率和表示反应物的百分含量情况就完全相反)以及曲线本身属等温线还是等压线。
(当有多余曲线及两个以上条件时,要注意“定一议二”)(2)找出曲线上的特殊点,并理解其含义。
(如“先拐先平数值大”)(3)根据纵轴随横轴的变化情况,判定曲线正确走势,以淘汰错误的选项。
1、速率—时间图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例1: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C.X、Y、Z、W皆非气体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专练1:A(g)+3B(g) 2C(g)+Q(Q>0)达到平衡,改变下列条件,正反应速率始终增大,直达到新平衡的是()A.升温 B.加压 C.增大c(A) D.降低c(C) E.降低c(A)2、浓度—时间图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
例2:图2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例3: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g)+B(g)C(g);△HA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T1>T2,△H>0 B.T1<T2,△H>0 C.T1>T2,△H<0 D.T1<T2,△H<0专练3:现有可逆反应A(g)+2B(g)nC(g);△H<0,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p1>p2,n>3 B.p1<p2,n>3C.p1<p2,n<3 D.p1>p2,n=34、恒压(温)线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例4:对于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例5:速率—温度(压强)图11.反应2X(气)+Y(气) 2Z(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常见的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例5:可逆反应 mA(g) + nB(g) pC(g)+q 的物质的 量分数
t1
t2
1、P1 m+n
P2 ( >< = < ) p+q ( > = < )
<
t 2、T1 T2 ( > = < ) 正反应___热反应放
T1 T2
t
4、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小结:解题关键] 1.先拐先平数值大,(温度高、压强高) 2.根据拐点纵坐标对比分析平衡移动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___________;
A
(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40%
2A
B+3C
[小结:解题关键]
(1)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 (2)确定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计量数 (3)按要求作答
例3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g)+Y(g) Z(g)(正反应
pC(g) +qD(g)
V
平衡点
V(正)
V(逆)
V
平衡点 V(正)
V(逆)
T P
正反应是
反应吸热
(放热、吸热)
m + n p +q>( > = < )
3、速率-温度(V-T)图像或速率-压强(V-P)图像 [小结:解题关键] (1)找准平衡点(即为交点) (2)根据平衡点后的趋势作判断
4、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或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反 应 速 率
v正
v正 v逆
v逆
0
降温 加压
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技巧
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技巧 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技巧1.图像问题解Ifi 步佛 (1)三看两结合① ■面(即弄清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 ② 看埃(即弄消践的走向和变化趋势);③ 看点(即弄清起点、拐点、交点、终点的意 义); ④ 培合映目中反响方程式:⑤结合II 目中定II 图像中有关■的多少.(2) ■合理运用技巧:技巧二:定一议二。
泉野蜀藉褊布诚#先谖定-M技巧一:先拐先平,数值大(瑚干晰岫It 中) 对于反响 mA(g)+nB(g) = pC(g)+qD(g)稳固提高:L 在密闭容肴中途行以下反响:M (w )+N 值) R0 + 2L.此反响符合下画图像.以下钗述是 正确的选项是 (A) 正反响吸戡,L 是气体 (B) 正650. ▲是固体 (C) 正反响放舟.提气体 (D) 正反响枚际L 是圈体或液体答案:(O伊1:可逆反响mA(s) * nB(gl = c* tt€0)-n )w ・ sea 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 的百分含WC%)与温J —度(冲压或(0的美脚以下图:以下\// L钮述正确的选项是()L _____4达平衡后.参加供化制用C%最大<»时间B 、达平衡后,假设粗,平衡左8 C*C 、化学方麒中n>HfD 、达平衡后,驹A 的■有利于平衡r/—舶移动厂匕 答案:⑻1 时间A 、 参加催化剂B 、 增大Y 的浓度C 、 降低温度D 、 增大体系压强答案:(A 、D)技巧二:定一议二例2:由可逆反响测绘出图像K 岫时“、 纵坐标为生成物在平衡 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 以下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A 、 反响物中一定有气体B 、 生成物中一定有气体C 、 正反响一定是放热反响D 、 正反响一定是吸热反响答案:(A 、C)3、如下图,反响:X(气)+3Y (气)=2Z (气): △H<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p 2)下. 到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话技巧一:先拐先平擞值大(多用千时间宙像申〉.备螭麹觥蠢籍器器雅鼎2、颇图所示,图中a 曲线表示X(g)+Y(g) = Z(g*W(g) (△,〔<())的反响过程.假设使a 曲线 变为b 曲线,可专项练习时回R% T r P.z%ioxi (rt>I00XlO'A稳固提高:4、可逆反响mA(s)+nB(g) =pC(g): AH<0,在一定温度下B 的百分含星与压强的关系如 图所示,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m+n<pB,B 、n>pX /C 、x 点的状态是F Z >V KD 、'点比y 点的反响速度慢1答案:(C 、D) Pl 压强典型图像(一):V ・t 图像体系中(正反响为放殡反区)下密是臬 州段反响W 与反幌岫眦美"・潴以下何成 (DttrT«tt4>nwHfifi 0〜tp q 〜q 、t 3^t 4、q 〜 ⑵t h tj. 5如体系中 分鞍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 上升高温度,":使用俗化服 .诚小体系压强 (3) FWMWS 中.K 的ft**MKCA. 0〜"R. ”〜tj答案:(A)5、以下图是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反响2N(M)"・2NO 2(AH>0)中NO 的最大转化率与湿度的关系曲线。
高中化学 平衡常见图像分析学法指导
平衡常见图像分析化学平衡图像询问题的综合性强,思维难度大,是很多同学感到困难的题型之一。
化学平衡图像题的特征是以图像的方式将一些相关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形象直观的曲线表示出来,把习题中的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询问题,旨在考察同学对曲线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分析、理解和运用才能。
一、化学平衡常见图像及其分析图像I:图像分析:〔1〕假设a、b无断点,那么平衡挪动确信是转变某一物质的浓度导致。
〔2〕假设a、b有断点,那么平衡挪动可能是由于以下缘由所导致:①同时不同程度地转变反响物〔或生成物〕的浓度;②转变反响体系的压强;③转变反响体系的温度。
〔3〕假设平衡无挪动,那么可能是由于以下缘由所导致:①反响前后气体分子个数不变;②使用了催化剂。
〔4〕假设在的上方,即平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假设在的上方,即平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
图像II:图像分析:〔1〕由曲线的拐点作垂直于时间轴〔t线〕的垂线,其交点即为该条件下到达平衡的时间。
〔2〕由到达平衡的时间长短,推断与、与的相对大小〔关于此图像:、〕。
〔3〕由两平衡时,不同p、T下的量的变化可推断纵坐标y代表的物理量。
图像III:图像分析:〔1〕固定温度T〔或压强p〕,即作横坐标轴的垂线,观看分析图中所示各物理量随压强p〔或温度T〕的变化结果。
〔2〕关键是精确推断所作垂线与原温度〔或压强〕曲线的交点的纵坐标。
〔3〕y能够是某物质的质量分数、转化率、浓度、浓度比值、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
图像IV:图像分析:〔1〕温度为点为化学平衡点。
〔2〕温度段是随温度〔T〕上升,反响速率加快,产物的浓度增大或反响物的转化率增大。
〔3〕温度段是随温度上升平衡向吸热反响方向挪动的结果。
二、解答化学平衡图像询问题的技巧在解答化学平衡图像询问题时,要留意技巧性方法的应用。
1、“先拐先平,数值大”:在含量—时间曲线中,先毁灭拐点的,那么先到达化学平衡状态,说明该曲线的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2、“定一议二”:在含量—温度〔或压强〕曲线中,图像中有三个变量,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争辩另外两个量的关系〔由于化学平衡挪动原理只适用于外界“单要素”的转变,导致的平衡挪动的分析〕,即确定横坐标所示的量后,争辩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或确定纵坐标所示的量后〔通常作一条横坐标的垂线〕,争辩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第四讲 【化学平衡图像】知识点总结
第四讲 化学平衡图像一、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一般方法化学平衡图像题,一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图像;二是以压强或温度为自变量的图像。
从知识载体角度看,其一判断化学平衡特征;其二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平衡移动过程;其三逆向思维根据图像判断可逆反应的有关特征;其四综合运用速率与平衡知识进行有关计算。
①确定横、纵坐标的含义。
②分析反应的特征: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气体体积是增大还是减小或不变、有无固体或纯液体物质参与反应等。
③分清因果,确定始态和终态;必要时可建立中间态以便联系始、终态(等效模型)。
④关注起点、拐点和终点,分清平台和极值点,比较曲线的斜率,把握曲线的变化趋势,抓住“先拐先平数值大”。
⑤控制变量:当图像中有三个变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⑥最后检验结论是否正确。
二、常见化学平衡图像归纳:例:对于反应 mA (g)+nB (g) ⇌ pC (g)+qD (g),若 m+n >p+q 且ΔH >0。
1.v-t 图像增大反应物浓度,V 正>V 逆,平衡正向移动。
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m+n >p+q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加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减小到达平衡的时间。
2.v-p (T )图像由于m+n >p+q ,在平衡时继续加大压强,V 正>V 逆。
由于ΔH >0,在平衡时继续升温,V 正>V 逆。
3.c-t 图像先拐先平数值大,P 1斜率大,说明C 1的速率大,先拐说明先平衡,P 1>P 2。
先拐先平数值大,T 1斜率大,说明C 1速率大,先拐先平衡,T 1>T 2。
控制变量,正反应吸热,同一压强下,T1温度下C的浓度大于T2温度下C 的浓度,所以T1>T2。
控制变量,m+n>p+q,同一温度下,P1压强下C的浓度大于P2压强下C的浓度,所以P1>P2。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图像及解决化学平衡问题的方法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图像及解决化学平衡问题的方法一、化学平衡图像1、常见类型(2)c - t图像(3)c – p(T)图像(4)其他图像二、解决化学平衡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1、可逆反应“不为零”原则可逆性是化学平衡的前提,达到平衡时应是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的状态,每种物质的量不为零。
化学平衡的定量问题一般可用极限分析法推断,即假设反应不可逆,则最多生成产物多少,有无反应物剩余,过量物质余多少。
这样的极值点是不可能达到的,故可以用确定某些范围或在某范围中选择合适的用量。
2、“一边倒”原则:可逆反应,在条件相同时(等温等容),若达到等同平衡,其初始状态必须能互变,从极限角度看,就是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要相当。
3、“不可混同”原则:不要将平衡的移动和速率的变化混同起来,平衡正向移动不一定是v(正)加快,v(逆)减慢;不要将平衡移动和浓度变化混同起来,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不一定减少。
不要将平衡移动和反应物的转化率高低混同起来,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不一定提高。
4、“过渡态”原则:对于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涉及体积与压强以及与平衡移动有关判断的问题时,可设计一些等效平衡的中间状态来进行求解。
这样能降低思维难度,具有变难为易、变抽象为直观的作用。
A. W、Z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B. X、Y、Z是气体,W是非气体C. 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均为非气体D. X、Y是气体,Z、W中有一种是气体解析:由图像可知,在增大压强的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平衡逆向移动。
因此,方程式左边的系数之和小于右边的系数之和,故A正确。
答案:A例2、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
反应过程中A、B、C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2)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3)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有0.4mol/L A、0.4mol/L B和0.2mol/L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mol/L(4)在(t1+10)min时,保持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 (1)(2)B. (3)(4)C. (1)(3)D. (2)(4)A. 开始时充入A和B,m + n > p + q,反应放热B. 开始时充入A和B,m + n < p + q,反应吸热C. 开始时充入C和D,m + n > p + q,反应吸热D. 开始时充入C和D,m + n < p + q,反应吸热解析:由(1)(2)两图可知,开始反应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为0),因此,开始时充入C和D。
[推荐学习]2018秋高中化学专题讲座四化学平衡图象的常见类型及解题方法学案鲁科版选修4
专题讲座(四) 化学平衡图象的常见类型及解题方法1.常见类型。
(1)速率—时间图象(vt图象)。
既能表示反应速率的变化,又能表示平衡移动的速率—时间图象,如图所示①图象分析。
图A:a.t=0时,反应由正反应开始;b.t=t1时,在改变条件的瞬间,v(正)变大,v(逆)不变;c.t>t1时,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随后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图B:a.t=0时,反应由正反应开始;b.t=t1时,v(正)、v(逆)在改变条件时同时增大;c.t>t1时,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随后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
图C:a.t=0时,反应由正反应开始;b.t=t1时,v(正)、v(逆)在改变条件时同倍增大;c.t>t1时,v′(正)=v′(逆),平衡不移动。
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或增大压强(反应为气态物质系数不变的反应)。
②规律总结。
a.在分析vt图象时,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反应速率的变化即v(正)、v(逆)是都增大或都减小[条件改变的瞬间,v′(正)、v′(逆)的起点与原平衡点不重合],还是一个增大(或减小)而另一个不变[条件改变的瞬间,v′(正)、v′(逆)中不变的那一个起点与原平衡点重合];二是平衡移动的方向,速率大的速率曲线在上面,且向该方向移动。
b.画出vt图象的“三步曲”:第一步,画出原平衡建立的过程;第二步,依据条件改变时的速率变化,确定两个起点都在原平衡点的上(下),或一个在上(下)另一个不变;第三步,依据平衡移动方向确定两条曲线,完成图象。
(2)浓度—时间图象(ct图象)。
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此类图象中各物质曲线转折点(达平衡)的时刻相同,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关系,如图所示。
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图像汇总
第四课时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考纲要求
1、了解平衡图像类型 2、掌握平衡图像解题思路、方法与技巧
解 题 思 路
(1)、 看懂图像 • 面:图像形状,横、纵坐标的含义 • 线:走向,变化趋势 • 点:起点、终点、交点、拐点 • 是否需作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 • 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多少
A%
c
0.4 0.3 0.2 0.1
0
B
A C
A
T
t
(2)联想规律,作出判断 _______浓度 增大 _______ 速率增大 增大 压强 解 _______ 升高 温度 题 加催化剂 ________ 思 路 平 增加反应物浓度,减少生成物浓度, 向_____ 正 反应方向移动 衡 移 增大压强,向_____ 气体体积减小 _____的方向移动 动 吸热 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向________
解题思路:
t
t
先从拐点向横轴作垂线: 先拐先平,数值大。 再从拐点向纵轴作垂线: ①分析温度、压强升高时,转化率或含量的变化, ② 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从而确定反应的热效应 或物质计量数。
4、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图:
两个变量影响平衡:
C%
1.01*106Pa 1.01*105Pa 1.01*104Pa
V
V正
V逆
D t B t C t t A 一点连续、一点突跃是浓度变化对平衡影响的特征。
V V正 V逆 V V逆 V正 t
V
V正 V逆
V V逆 V正 t D t
升高 T 或增大P
A
C
t
B
降低 T 或减小P
3、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A A% 的 转 T1 化 T1 率 T2 T2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专题讲座化学平衡图象的常见类型及解题方法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专题讲座化学平衡图象的常见类型及解题方法1.罕见类型。
(1)速率—时间图象(v t图象)。
既能表示反响速率的变化,又能表示平衡移动的速率—时间图象,如下图①图象剖析。
图A:a.t=0时,反响由正反响末尾;b.t=t1时,在改动条件的瞬间,v(正)变大,v(逆)不变;c.t>t1时,v′(正)>v′(逆),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随后又到达新的平衡形状。
改动的条件是增大反响物的浓度。
图B:a.t=0时,反响由正反响末尾;b.t=t1时,v(正)、v(逆)在改动条件时同时增大;c.t>t1时,v′(逆)>v′(正),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随后又到达新的平衡形状。
改动的条件能够是降高温度或增大压强。
图C:a.t=0时,反响由正反响末尾;b.t=t1时,v(正)、v(逆)在改动条件时同倍增大;c.t>t1时,v′(正)=v′(逆),平衡不移动。
改动的条件能够是运用了催化剂或增大压强(反响为气态物质系数不变的反响)。
②规律总结。
a.在剖析v t图象时,要特别留意两个方面:一是反响速率的变化即v(正)、v(逆)是都增大或都减小[条件改动的瞬间,v′(正)、v′(逆)的终点与原平衡点不重合],还是一个增大(或减小)而另一个不变[条件改动的瞬间,v′(正)、v′(逆)中不变的那一个终点与原平衡点重合];二是平衡移动的方向,速率大的速率曲线在下面,且向该方向移动。
b.画出v t图象的〝三步曲〞:第一步,画出原平衡树立的进程;第二步,依据条件改动时的速率变化,确定两个终点都在原平衡点的上(下),或一个在上(下)另一个不变;第三步,依据平衡移动方向确定两条曲线,完成图象。
(2)浓度—时间图象(ct图象)。
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在反响进程中的变化状况。
此类图象中各物质曲线转机点(达平衡)的时辰相反,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络及比例契合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关系,如下图。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 第2章第2节第2课时专题讲座 课件
(4)“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先达到平衡状态,其
所代表的反应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例如:对于反应 aA(g)+
bB(g)
cC(g)
图 A 表示 T2>T1,由 T2→T1,C%增大,平衡右移,即降低温度 平衡正向移动,故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图 B 表示 p1<p2,由 p2→p1,A%增大,平衡左移,即减小压强 平衡逆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反应,即 a+b>c。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度
专题讲座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技巧
1.解答步骤(看图像) 一看面——即横坐标、纵坐标代表的量。 二看线——即线的斜率大小、平与陡的含义;函数的增减性。 三看点——即起点、终点、转折点、交叉点等。 四看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 五看量——浓度、温度等因素的改变量。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2.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解答方法 (1)三步分析法 一分析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分析Δv正、Δv逆的相对 大小;三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2)四要素分析法 ①看曲线的起点;②看曲线的变化趋势;③看曲线的转折点; ④看曲线的终点。 (3)“定一议二”原则 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 关系。
1.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3B(g)
2C(g) ΔH<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
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压 强较高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 催化剂效率较高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2章 微专题突破4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3.百分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像 C%指生成物的百分含量,B%指反应物的百分含量。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4.恒压(温)线
该类图的纵坐标为反应物的转化率(α)或物质的平衡浓度(c),横
坐标为温度(T)或压强(p),常见类型如图所示。
5.其他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192021/11/192021/11/1911/19/2021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 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11/192021/11/19November 19, 2021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192021/11/192021/11/192021/11/19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解析:选 D。升高温度,NO 的浓度增大,说明平衡左移,该反 应的 ΔH<0,故 A 错误;ΔH<0,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则 K1>K2,故 B 错误;反应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压强与温度有 关,温度越高,压强越大;pC>pD=pB,故 C 错误;在 T2 时, 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 D ,达到平衡 NO 浓度要减小,反应需要 正向进行,则此时 v 正>v 逆,故 D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讲座(四)化学平衡图象的常见类型及解题方法
1.常见类型。
(1)速率—时间图象(v t图象)。
既能表示反应速率的变化,又能表示平衡移动的速率—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①图象分析。
图A:a.t=0时,反应由正反应开始;
b.t=t时,在改变条件的瞬间,v(正)变大,v(逆)不变;1c.t>t时,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随后又达1到新的平衡状态。
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图B:a.t=0时,反应由正反应开始;
b.t=t时,v(正)、v(逆)在改变条件时同时增大;1c.t>t时,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随后又达1到新的平衡状态。
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
图C:a.t=0时,反应由正反应开始;
b.t=t时,v(正)、v(逆)在改变条件时同倍增大;1c.t>t时,v′(正)=v′(逆),平衡不移动。
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1用了催化剂或增大压强(反应为气态物质系数不变的反应)。
②规律总结。
a.在分析v t图象时,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反应速率的变化即
v(正)、v(逆)是都增大或都减小[条件改变的瞬间,v′(正)、v′(逆)的起点与原平衡点不重合],还是一个增大(或减小)而另一个不变页1 第
[条件改变的瞬间,v′(正)、v′(逆)中不变的那一个起点与原平衡点重合];二是平衡移动的方向,速率大的速率曲线在上面,且向该方向移动。
b.画出v t图象的“三步曲”:第一步,画出原平衡建立的过程;第二步,依据条件改变时的速率变化,确定两个起点都在原平衡点的上(下),或一个在上(下)另一个不变;第三步,依据平衡移动方向确定两条曲线,完成图象。
(2)浓度—时间图象(ct图象)。
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在反
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此类图象中各物质曲线转折点(达平衡)的时刻相同,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关系,如图所示。
甲乙
(3)速率—温度(压强)图象(v T或v p图象)。
反映正、逆反应速率(或放热、吸热反应的速率)随温度或压强的变化曲线,用于判断反应的ΔH或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系数关系,如图所示。
甲乙
(4)恒压(温)线。
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c)或反应物的转化率(α),横坐
标为温度(T)或压强(p),常见类型如图所示两种情况。
甲乙
(5)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象。
此类图象表示的是不同温度(或压强)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页
2 第
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或转化率)的变化过程,包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和不同温度(或压强)下平衡状态的物质的量分数等信息,由图象可以判断T、T或p、p的大小,再判断反应的ΔH或反应前后气态2112物质系数关系(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是气态物质系数增大的反应还是减小的反应)。
如图所示
甲乙
(6)其他类型。
如图所示是其他条件不变时,某反应物的最大(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图中标出的a、b、c、d四个点中,表示v(正)>v(逆)的点是c,表示v(正)<v(逆)的点是a,而b、d点表示v(正)=v(逆)。
2.化学平衡图象题的解答步骤。
(1)看图象。
一看图(即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即起点、折点、交点、终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
(2)想规律。
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3)作判断。
根据图象中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相对比,做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3.化学平衡图象题的解答原则。
(1)“定一议二”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象中,包括纵坐标、横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共三个量。
确定横坐标所表示的量,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或者确页 3 第
定纵坐标所表示的量,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即“定一议二”原则。
解题过程中,可以作辅助线帮助分析。
例如反应aA(g)+B(g)cC(g)在不同温度下(T<T),混合气体中Cb的百分含量21(C%)与压强(p)的
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T为一条等温线,随着压强的增大,C%减小,化学1平衡逆向移动,a+b<c。
在压强一定时,如压强为p时,温度越高,3C%越大,则说明升温,C%的值变大,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
热反应。
(2)“先拐值大”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象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温度较高(如图甲)或表示的压强较大(如图乙)[仍以
B(g)cC(g)为例]。
aA(g)+b甲乙
图甲表示T对应的先拐,说明T>T,T对应的平衡状态的C%2221小于T对应的平衡状态的C%,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即该反应1正向
是放热的。
图乙表示p对应的先拐,即得出p>p,p对应的平2122衡状
态的C%小于p对应的平衡状态的C%,说明加压平衡逆向移1动,即a+b<c。
[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g)bR(g)达到平衡时,a1.反应L(s)+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
已知压强p>p,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21合气体中G 的体积分数。
据此可判断()
A.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
C.a>b
页 4 第
D.a+1<b
解析:由图给信息可知,压强一定,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混合气体中G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该反应的正方向为吸热反应;又由题图可知,在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混合气体中G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该反应的正方向是气态物质系数增大的反应,即a<b。
答案:B
B(g)2C(g)(正反应放热)2.下列各项中,能表示2A(g)+)
这个可逆反应的是(
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平衡应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向解析:的体积分数减小,反应物的含量分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生成物C数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
增大体系的压强,正反应和逆反应的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速率都增大。
加入催化剂,只能增大反应速率,不
能使平衡移动,所以达到平衡后,各组分的浓度及体积分数不变。
A 答案:1-mol·ΔH=Q kJ.可逆反应:3mA(g)+nC(g)B(g)x
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反应物A的转化率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对于反应的热效应Q和反应方程式A、B、C的系数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Q>0,m+n>x B.Q>0,m+n<x
D.Q<0,m+n>x <+,<.CQ0mnx解析:由左题图可知,压强为p时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比较短,1即p>p,选择两压强下的平衡状态,由p、p的大小比较和A的1221页 5 第
转化率可知,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m+n>x;由右题图可知,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下降,即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正反应放热,Q<0。
答案:D
4.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g)CO(NH)(s)+HO(g)CO(g)+2NHΔH<0 A.22223CO(g)B.CO(g)(g)+HO(g)Δ+HH>0 222CH===CH(g)CHC.CHOH(g)+HO(g) 223220
H>Δ+(g)CHH.D2CCH(g)2CCH===CHH(g)+O262565230
O(g)2HΔ<H2>T四个选项中水蒸气均为生成物。
依题图中左图可知解析:2H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水蒸气含量减小,升温,,T平衡左移,即Δ1,增压,水蒸气含量>两项均错;依题图中右图可知C、,
0<Bpp21项也错。
D增加,即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A 答案:
页 6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