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十七章欧姆定律
十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人教版精品)
第十七章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习目标1. 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3. 学习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一、自主预习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_________成正比;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_________成反比。
3、实验器材你认为要完成本节课的实验,要准备哪些器材,请列举出来。
二、合作探究猜想与假设:1.既然电压是电流产生的原因,那么可以通过方法来改变导体中的电流。
2.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那么可以通过方法来改变导体中的电流。
(实验提示:想探究电路中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电阻不变,只改变电压,观察电流表的变化;想探究电路中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电压不变,只改变电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实验器材:电池组一个,开关一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三个,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探究一)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2)检查电路无误后,合上开关,保持R=10Ω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读出相应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填入表1中。
表1 R=10Ω分析与论证:分析表1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_________成正比;图7.1-1图7.1-2探究二)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分别换用不同阻值(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2V)不变,观察并记录每次定值电阻的阻值和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2中。
表2 U=2V分析与论证:分析表2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_________成反比。
三、检测反馈1. 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___不变, 某同学根据得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7.1-1所示的图像,你对这个图像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九年级物理: 17.2欧姆定律(2)导学案
§17.2欧姆定律(2)导学案自学导读·领悟基础知识我能行【学习目标】1、了解运用欧姆定律和电路特点推导串联电路中电阻关系的过程。
2、知道串并电路电阻的关系。
3、会用串并电路电阻的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重难点】1.重点:串联电路中电阻关系。
2.难点:推导出并联电路等效电阻计算公式。
【探究归纳】自主预习,完成下列知识准备。
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_I=I1=I2_,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_U=U1+U2_2、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_ I=I1+I2,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U=U1=U2_3、欧姆定律的表达式_I=U/R_探究活动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你的猜想是总电阻变大猜想的依据是导体变长问: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1)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右图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2)将两个同样的定值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右图的A、B之间,合上开关前先预计一下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再合上开关。
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结合实验现象,充分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填“大”或“小”)导学设计教学重难点:运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解决电路变化类习题,从而推导出串并联中电阻的关系导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2 分钟)导语:见读书思考目标:课件显示学习目标,师生一起解读二、新课导学( 18分钟)1、自学内容及要求( 10 分钟)结合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完成自主预习及探究活一。
1、交流展示(疑难解析)( 8分钟)(1)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交流评估(2)学生动手做实验或老师做演示实验进行探究。
(3)引导学生进行公式推理。
(4)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3、规律小结( 5 分钟)(2)如果是由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0并联起来,其总电阻又为多少?总结:1.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因此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要大。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7.2:欧姆定律-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7.2: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7.2节欧姆定律。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具体内容包括: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能力。
2. 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难点: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及实验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导线、开关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照明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记录数据。
3. 数据分析:4. 欧姆定律的表述: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推导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U/R。
5. 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解释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即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7.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I = U/R物理意义: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已知电压U = 10V,电阻R1 = 5Ω,电阻R2 = 10Ω,电阻R3 = 15Ω,电阻R4 = 20Ω。
2. 答案: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出电流强度分别为:I1 = U/R1 = 10V / 5Ω = 2AI2 = U/R2 = 10V / 10Ω = 1AI3 = U/R3 = 10V / 15Ω ≈ 0.67AI4 = U/R4 = 10V / 20Ω = 0.5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七章§17.2欧姆定律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7.2欧姆定律【核心素养中的四个方面】一、物理观念1. 目标:理解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 反馈练习: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2)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10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00mA,加在这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大?(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电阻R 的阻值.二、科学思维1.目标: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反馈练习:(4)一个阻值为20 Ω的电阻,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5 A,那么此时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A.4 V B.10 VC.0.25 V D.100 V(5)当某一电阻两端的电压是6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 A.问:①此时电阻的阻值是多少?②要使通过它的电流为1 A,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应是多少?③如果电压增加到12 V,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多少?§17.2 欧姆定律参考答案(1)D(2) 解:U=RI=10Ω×0.2A=2V(3) 解:电阻R两端的电压U=6V,通过电阻R的电流I=0.3A.所以(4)D(5)解:①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阻的阻值:②因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通过它的电流为1 A时,导体的电阻值不变,则:U1=I1R=1 A×10 Ω=10 V③电压增加到12 V,通过电阻的电流:。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是学生在学习了电流、电压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材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入欧姆定律。
本节内容是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物理的基本定律之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电流、电压的概念,并对电流、电压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从实验中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来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掌握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来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来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电源等。
2.教学课件:PPT、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欧姆定律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欧姆定律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通过PPT、动画等教学课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欧姆定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然后分析数据,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PPT、动画等教学课件,回顾欧姆定律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七章 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七章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掌握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方法;3.了解电流强度、电压大小和电阻大小对电路的影响。
课前思考1.你是否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2.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它们对电流的流动有何影响?3.电压的大小与什么相关?电流的强弱与什么相关?4.电阻的大小与什么相关?如何计算电阻?导学内容1.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I)是电荷通过导体的流动,其单位是安培(A)。
电压(U)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时所具有的能量,也可以理解为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其单位是伏特(V)。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描述:欧姆定律表达式:U = I * R其中,U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
2.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阻(R)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特性,其单位是欧姆(Ω)。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描述:欧姆定律表达式:I = U / R其中,I代表电流,U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3. 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与电阻的关系可以通过欧姆定律的变形来描述:欧姆定律变形表达式:R = U / I其中,R代表电阻,U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
从欧姆定律的三个公式可以看出,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改变其中一个值会影响其他两个值。
导学要点1.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欧姆定律的三个公式:U = I * R,I = U / R,R = U / I;3.电流强度、电压大小和电阻大小对电路的影响。
拓展思考1.你能够举出生活中实际应用欧姆定律的例子吗?2.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压大小如果改变,对电路中的灯泡亮度会有什么影响?3.如何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值?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欧姆定律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值。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必考知识点归纳(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如图是利用数字化电压—电流传感器测量电阻后绘出的不同电阻的U−I图像。
由图可知,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R1<R2<R3B.R1>R2>R3C.R1=R2=R3D.无法比较R1、R2、R3大小答案:B由图像可知,当电压一定时,通过R1、R2、R3的电流关系大小为I1<I2<I3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U I所以三个电阻的大小关系为R1>R2>R3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如图表示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的电流强度随电压变化的I-U曲线,从图中可知错误的是()A.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B.R1>R2C.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曲线在区域ⅢD.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曲线在区域Ⅰ答案:BA.两条图线都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可得,R1<R2,故B错误,符合题意;B.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相同的电压下,通过R2的电流小,根据R=UIC.两电阻串联后,总电阻等于两电阻之和,总电阻比任一分电阻的阻值都大,由选项B分析可知,R1<R2时,R2对应的I-U曲线在R1对应的I-U曲线的下方,所以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曲线应在R2对应的I-U曲线的下方,因此其图像在区域Ⅲ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两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小于任一分电阻,因此,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曲线应在R1对应的I-U曲线的上方,因此其图像在区域Ⅰ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图乙是图甲所示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图。
电子秤的示数表是由电流表改装的,R1是一根长6厘米,阻值15欧的均匀电阻丝,滑片P在a端时, 电流表示数为0.15安;在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安,不称重物时滑片P刚好在电阻丝的a端,所称物重最大时P在b端,则()A.R2阻值为6欧B.电源电压为6伏C.当电子秤示数为2千克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安D.当电子秤示数为4千克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安答案:CA B.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在a端时,R1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 a=0.15A,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由I=U,电源的电压RU=Ia(R1+R2)=0.15A×(15Ω+R2)①当滑片在b端时,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 b=0.6A,则电源的电压U=I b R2=0.6A×R2②由①②可得R2=5ΩU=3V故AB不符合题意;C.当电子秤示数为2kg时,对弹簧的拉力F2=G1=m1g=2kg×10N/kg=20N由图丙可知此时弹簧的压缩为2cm,因均匀电阻丝R1的长度为6cm,阻值为15Ω,每1cm的电阻为15Ω=2.5Ω/cm6cm所以,R1连入电路的阻值R1′=(6cm-2cm)×2.5Ω/cm=10Ω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UR1′+R2=3V10Ω+5Ω=0.2A故C符合题意;D.当电子秤示数为8kg时,此时的拉力F2=G2=m5g=4kg×10N/kg=40N 由图丙可知此时弹簧的压缩为4cm,则R1″连入电路的阻值R1′′=(6cm-4cm)×2.5Ω/cm=5Ω此时电路的电流I′=UR1′′+R2=3V5Ω+5Ω=0.3A故D不符合题意。
九年级物理全册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含解析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导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学习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学习难点】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并弄清变形公式的含义 【自主预习】1。
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1)串联电路中通过某个电阻的电流,等于电源两端电压除以各分电阻之和.当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改变时,电路中的电流及另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都会随之改变.(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分电阻的关系是R=R 1+R 2,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选填“大”或“小”) 2.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当并联电路中的一个支路的电阻改变时,这个支路的电流会变化,干路电流会变化,但另一个支路的电流和电压都不变。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分电阻的关系是12111R R R =+,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合作探究】★学生活动一: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如果电源电压为U ,R 1两端电压为U 1,R 2两端电压为U 2,R 为R1和R2串联后的等效电阻R ,称为总电阻。
图中,R 1和R 2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为I =I 1=I 2, 根据欧姆定律UI R=有 :U 1=I 1R 1; U 2=I 2R 2; U=IR . 串联电路电压关系:U =U 1+U 2 所以:I R =I R 1+I R 2R =R 1+R 2结论: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表达式:R =R1+R2说明:几个电阻串联,相当增加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大。
通过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可以有推论:串联电路中,电阻阻值之比等于电阻两端电压之比,推导如下:由于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相等:即:I =I 1=I 2由欧姆定律U I R =可知:有111U I R =;则有222U I R =;11R U =22R U ⇒21U U =21R RRU =11R U ⇒1U U=1R R 串联分压★学生活动二: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R 1和R 2并联,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是I 1、I 2,干路电流I ,电压为U ,根据欧姆定律:UI R=;11U I R =;22U I R =因为并联电路中:I= I 1 +I 2所以:RU=1R U+2R U 即:12111RR R =+说明:几个电阻并联,相当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7.2欧姆定律 教案设计
人教版第十七章第2节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能用欧姆定律简单解析生活中的相关例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命题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常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介绍欧姆,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吃苦耐劳的品格教育。
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相互学习。
分析生活例子,把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欧姆定律的理解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
利用欧姆定律解释生活中有关现象和电阻与电压电流无关。
【教学用具】
蛋黄派、吸管、酒精测试仪、测谎仪、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四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
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3.4.2理解欧姆定律。
2.教材分析《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是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年级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的第四节内容。
本节课重视科学方法研究,重视解题的方法过程。
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上节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定律以及数学表达式,无形中降低了难度。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电阻在串并联电路中的规律以及应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3.学情分析初中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知识来支持。
学生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欧姆定律的公式和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结合欧姆定律总结出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通过例题分析,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2.通过电路分析,准确理解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欧姆定律的理解。
难点: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评价任务】1.目标1设计的评价任务:学生通过对例题的分析,掌握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特点,熟练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
评价实施:检测题检测。
2.目标2设计的评价任务:引导学生对电路进行分析,推导出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方法。
评价实施:检测题检测。
后教环节(一)展示交流,统一答案先交换学案,然后更正。
选取4个小组同学分别展1个题目,下面同学提出修改和补充建议,老师要做出及时评价,2分钟时间让学生用红笔更正,提出先学中未解决的疑惑,小组或全班讨论解决。
(二)串联、并联电路中等效电阻与各分电阻的关系(1)串联电路R1和R2串联,因此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设R1两端电压为U1,R2两端电压为U2,则有,综合以上推导,可以得到有串联电路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推论: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即。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7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
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压
实验方法:保持______不变,在电路中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证被测电阻______________
滑动变阻器R′在此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 _更__换__不__同__阻__值__的__电__阻__后__,__调__节__变__阻__器__的__滑__片__,__使__定__值_______ _电__阻__两__端__的__电__压__始__终__不_ 变
_
03 中档题 7.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C ) A.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阻为0 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流为0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 V时,电流为0.6 A
10.(岳阳中考)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 的关系”.
(1)连接电路时,图甲中导线E端应与滑动变阻器的___B___(填 “A”“B”“C”或“D”)接线柱相连,使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P应置于A端.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压表始终无 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B____(填序号).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R短路 C.R断路
6.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压保持不变时, 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电阻 R/Ω 电流 I/A
5 6 10 15 20 30 0.6 0.5 0.3 0.2 0.15 0.1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电_阻__两___端__的__电__压__一__定__时__,__通__过__电__阻__的__电__流__与__电__阻__的__大__小__成__反__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能利用图像法分析并处理实验数据。
3.能利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学习准备】准备一个笔记本、铅笔、橡皮、刻度尺和红笔。
在学习过程中做笔记和计算。
【学习方式和环节】听课学习,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利用控制变量法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分为 2 个小问题来研究→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结合视频观看具体实验过程→利用图像法进行数据处理并得出结论→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结合视频观看具体实验过程→利用图像法进行数据处理并得出结论→总结每个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得到欧姆定律,学习使用欧姆定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完成课后作业【作业设计】1.在学过欧姆定律后,同学们有以下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欧姆定律揭示了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B.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C.在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过程中使用了控制变量法D.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可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而变化2.在电学的学习中,比较多实验都用到滑动变阻器,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有关对应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操作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最大值端,作用是使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可以保护用电器B.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时,可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产生变化C.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持接入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D.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电路如图2甲所示。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到最端(选填“左”或“右”)。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7.2欧姆定律(学案)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2节.欧姆定律 姓名:1 二、欧姆定律【学习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2.能说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3.会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课堂导学】课前检测1.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 、 、 和 有关。
2.在一段电路中,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______成反比;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________成正比。
3.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是: ;电压特点是: 。
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是: ;电压特点是: 。
【学点一】欧姆定律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做了大量实验,归纳得出了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 成 比,跟导体的 成 比。
2、公式: ;变换公式有: 、 。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用欧姆定律公式计算时,各符号要用规定的单位。
) U — 电压 — 伏特 ( V ); R — — ( );I — — ( )3、使用欧姆定律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欧姆定律研究的是同一 、同一 的两端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
(2)在电流、电压、电阻这三者中,电流是结果, 是电流变化的外部原因, 是电流变化的内部原因。
(3)定律中所说的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要在 一定的条件下才成立。
(4)定律中所说的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要在 一定的条件下才成立。
4、思考:根据欧姆定律公式的变换式R=U/I ,可不可以说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练一练:例题1、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 Ω,接在220v 的家庭电路中,流过它的电流是多少?例题2、一个用电器电阻100Ω,工作时的电流是0.22A ,那么工作时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例题3、某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2V ,用电流表测的流过的电流是50mA ,这个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少?【学点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猜想:(1)既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关,那么,将电阻串联起来,就相当于增加导体的长度,总阻值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7章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7章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欧姆定律的回顾: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的分配。
3.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压在并联电路中的分配。
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回顾并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掌握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能够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掌握电流、电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分配规律。
3. 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难点:电流、电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分配规律,复杂电路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电路图、电流表、电压表、电阻。
学具:笔记本、笔、电路图、电流表、电压表、电阻。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回顾欧姆定律的内容。
2. 讲解: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通过示例电路图和实验数据,解释电流、电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分配规律。
3. 练习:给出一些串、并联电路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并进行讨论和解答。
4. 应用:让学生通过电路图和实验数据,自己设计电路,并计算电流、电压、电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欧姆定律:I = V/R串联电路: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分配相同并联电路:电压在并联电路中分配相同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个电路中,电流为2A,电压为12V,求电阻。
2. 一个电路由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而成,R1 = 6Ω,R2 =12Ω,求电路的总电阻和通过R2的电流。
3. 一个电路由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而成,R1 = 6Ω,R2 =12Ω,求电路的总电阻和通过R1的电流。
答案:1. 电阻 = 电压 / 电流= 12V / 2A = 6Ω2. 总电阻= R1 + R2 = 6Ω + 12Ω = 18Ω,通过R2的电流 = 总电流× (R2 / 总电阻) = 2A × (12Ω / 18Ω) = 1.33A3. 总电阻= (R1 × R2) / (R1 + R2) = (6Ω × 12Ω) / (6Ω + 12Ω) = 4Ω,通过R1的电流 = 总电流× (R1 / 总电阻) = 2A× (6Ω / 4Ω) = 3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复习了欧姆定律,并掌握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流、电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分配规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学 第17章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解:设电阻 R1 两端的电压为 U1,电阻 R2 两端的电压为 U2,电阻 R1、R2 两端的总电压为 U,电阻 R1、R2 的总电 阻为 R;由于电阻 R1、R2 串联,设电路中的电流为 I。 则 U1=I1R1,U2=I2R2,U=IR,因为 U=U1+U2,即 IR =I1R1+I2R2,因 I=I1=I2,所以 R=R1+R2。
解:小灯泡 L 和电阻 R 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可知 IL
=IR,
UR=U-UL=6 V-2.5 V=3.5 V。
根据串联分压正比可得,UURL=RRL=32..55
VV=57,所以
7
7
R=5×RL=5×
7.5 Ω=10.5 Ω。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导学设计 常考归纳 课堂小结 课堂反馈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导学设计 学点1 电阻的串联
问题:当多个电阻串联时,其等效电阻称为串联电路 的总电阻。请推证:如图 17-4-7 所示,将两个电阻 R1、R2 串联起来,其总电阻 R 与 R1、R2 的关系为:R= R1+R2。
解:根据欧姆定律可知:I1=UR11、I2=UR22、I=RU总,因 I=I1+I2,所
以RU总=UR11+UR22;又因为
1 11 U=U1=U2,所以R总=R1+R2。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常考归纳
类型一 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典例1 (多选)某同学在做实验时,需要一个10 Ω的电阻,但 手边只有5 Ω、20 Ω的电阻各若干个,则应该( )BC A.取两个5 Ω的电阻并联 B.取两个5 Ω的电阻串联 C.取两个20 Ω的电阻并联 D.取20 Ω和5 Ω的电阻各一个并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7.2《欧姆定律》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2《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7.2节《欧姆定律》。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欧姆定律的应用: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掌握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2.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应用。
难点: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提问学生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记录数据。
4. 欧姆定律的发现:引导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解释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5. 欧姆定律的应用:举例讲解如何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6.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I = U/R电流(I):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电压(U):电势差,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电阻(R):阻碍电流流动的性质七、作业设计:答案:I = U/R = 10V / 10Ω = 1A答案:U = I R = 2A 5Ω = 10V答案:R = U / I = 12V / 3A = 4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数据分析、公式讲解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九章第十七章第2节 欧姆定律 (教案)
第2节欧姆定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认识欧姆定律,正确说出各物理量的单位,正确认识影响电阻的因素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计算。
2.欧姆定律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对比,形成对欧姆定律的初步认知;2.通过分析,学会欧姆定律简单应用。
情感与态度目标1.经历“问题—思考—探究分析—结论”的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意识;2.在分析实验现象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3.通过让学生分析,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建立;.难点: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温故知新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是: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一、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UIR3、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国际单位(单位要统一)电压:U --单位:伏特(V )电阻:R --单位:欧姆(Ω)电流:I --单位:安培(A)4、变形公式: U=I R R=U/ I 想想议议对R =UI它表示的是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那么,对R =UI能否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分析:不可以,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的还与温度有关。
电阻的大小不会随着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只跟本身的因素有关.5. 适用条件范围欧姆定律适用于电源两极之间的整个电路或其中的某一部分电路,并且是纯电阻电路(指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电路),而不适用于电动机之类的电路.同一性定律中“通过”的电流I、“两端”的电压U及“导体”的电阻R是对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三者要一一对应,在解题中把同一导体的各个物理量角标用同一数字表示,如“R1、U1、I1”.同时性在同一电路上,由于开关的闭合或断开,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会同时引起相应物理量的变化,因此公式中的三个量是对同一时间而言.二、欧姆定律的应用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1)读题、审题(注意已知量的内容);(2)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3)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4)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整,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已知电阻R 1∶R 2=2∶1,当R 1与R 2串联接入同一电路,R 1、R 2两端的电压U 1∶U 2=_____, 若R 1与R 2并联接入同一电路,R 1、R 2通过的电流I 1∶I 2=_____。
2. 将一支铅笔芯接在3V 电源两端,测出通过铅笔芯的电流是0.15A ,则该铅笔芯的电阻为_____Ω;若将这支铅笔芯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 ,则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A 。
3. 一种电工工具由一个小灯泡L 和一个定值电阻R 并联而成,通过L 、R 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得定值电阻R 的阻值为_____Ω;当把这个工具接在电压为2V 的电路两端,L 、R 并联的总电阻是_____Ω。
4.如图,两个电阻R 1和R 2的阻值都是10Ω,开关闭合后。
电压表的示数是
4.5V ,则电流表A 1的示数是______A ,电流表A 2的示数是______A 。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时,电流表A 的示数将______,电压表V 与电压表V 1示数的差值将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二、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6. 关于公式R =
I
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电压U 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阻R 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 B .当电流I 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阻R 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C .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D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不为零
7. 现有两个阻值不等的未知电阻R 1和R 2,为了分辨它们的阻值大小,几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5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 )
8.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 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图像,下列结论与图像相符合的是( ) A .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 .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 .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 .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9.有两只定值电阻R A 和R B ,各自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U-I 图象中
A
V
V 1
R 1
R 2
S
P
+ -
0.6 3
3 1的A 、B ,则( )
A .R A 的电阻是R
B 的电阻的两倍 B .R B 的电阻是R A 的电阻的两倍
C .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源两端,R A 的电流是R B 的2倍
D .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源两端,R A 的电压是R B 的2倍
10、波同学为了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如图所示的情况下,将A 、B 两点间10Ω的电阻更换为2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应当是:( )
A. 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B. 将滑动变阻器向右移动
C. 将滑动变阻器向左移动
D. 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后,滑动变阻器R 2滑 片P 自a 向b 移动的过程中( )
A .电流表A 的示数 变小,电压表V 1的示数不变
B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 2变小
C .电压表V 1的示数与电流表A 的示数之比变小
D .电压表V 2的示数与电流表A 的示数之比变大
三、实验与探究题(18题7分,19题10分,20题7分,共24分) 12.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 想】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②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③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 V ),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5 Ω、10 Ω、15 Ω),两只滑动变阻器(20 Ω 2 A 、50 Ω 1 A ),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 (1)根据如图所示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2)小明按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指
针超过量程。
小明操作中的错误是 。
(3)小明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通过
改变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测得电
流、电压的值如表一。
分析数据可得出猜想 是正确的。
(4)小明在探究猜想③时,先将5 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 ,并记下电流值;再分别改接10 Ω、15 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表二中的实验数据。
分析数据得出,猜想③是正确的。
实验中,小明多次移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 。
(5)小华在探究猜想③时,重新设计了电路,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3 V ,得到了与表二相同的数据,也完成了实验探究。
小华与小明的实验相比不同之处是: 。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电压U /V
1.2
1.6
2.0
2.4
2.8
电流I /A 0.12 0.16 0.20 0.24 0.28
电阻R /Ω
5
10
15
电流 I /A 0.30 0.15 0.10
13. 有的小汽车前排座位中安装有高低档的电加热,其工作原
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其中R1=12Ω,R2=6Ω,闭合开
关后,通过R1的电流为2A,求:
(1)R1两端的电压;(2)通过R2的电流。
14、如图所示电路,R2=3 Ω,R3=6 Ω.当S1、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 A;当S1、
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
(1)求电源电压.
(2)求出电阻R1的阻值(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2∶1 1∶2 2. 20Ω 0.3A 3. 10Ω 2.5Ω 4. 0.9A 0.45A 5. 变大 变小 二、选择题
6.D
7.D
8.C
9.A 10.B 11.D 三、实验与探究题 12. (1)如右图所示
(2)闭合开关前,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没有调到最大值 (3)①
(4)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5)电压表接在了滑动变阻器两端 四、计算题
13. (1)24V (2)4A 14、(1)4V (2)2Ω。